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课件(鲁科版选修)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PPT3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PPT3 鲁科版

1、N2 (g)与H2 (g)反应生成1molNH3 (g) , 放出46.1KJ热量。 2、1molC2H5OH (l)完全 燃烧生成CO2 (g) 和H2O (l) ,放出1366.8KJ热量。
3、2molC2H2 (g)在O2 (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g)和H2O (l) ,放出2598.8KJ热量 4、1molC(石墨)与适量H2O (g)反应生成CO (g)和H2 (g) ,吸收131.3KJ热量。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 体的反应、 C(s) 与 H2O(g) 的反应、 CO2 与 C 的 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H=△H1+△H2
①C(s)+1/2O2(g)==CO(g) ΔH1=? ② C(s)+O2(g)==CO2(g) ΔH2=-393.5kJ/mol ③ CO(g)+1/2O2(g)== CO2(g) ΔH3=-283.0kJ/mol 思考:化学方程式①②③之间有什么关系? C(s)+1/2O2(g)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定义: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 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2、符号及正负值含义 Q>0, 吸热 Q<0, 放热 3、单位 J或KJ 4、测量原理和方法
活动●探究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1、仪器:
量热计、量筒(100ml)、温度计、 烧杯(250ml) 2、药品: 1.0mol/L的盐酸 1.0mol/L的NaOH溶液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
养。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知识铺垫
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提示利用焓变(ΔH)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必备知识
一、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物质的变化,还表示了能量的变化。
第1章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从而形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
学科核心素养。
素 2.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体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
养 目
素养。
标 3.熟悉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
三、能源 1.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包括太阳 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化石燃料等。 2.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 长,消费结构以煤为主,以石油、天然气为辅,以水能、核能、风能、太阳 能为补充。 3.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能、风能、太 阳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需要“节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1)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890.3 kJ的热量,该反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0.3 mol的气态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 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4)(1)2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鲁科版选修4)(1)2

4、反应热的计算公式 Q= - C(T2 -T1)=- C0m(T2-T1)
C—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温度每 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 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1K所吸收的热量 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 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 C0—比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 T—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 热力学温度,也叫开尔文温度, 单位为k 单位为k,T(k)=t(0c)+273.15
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相 同 能量变化 ΔH 点 反应物的量 不 同 点 生成物的量 反应热 的含义 燃烧热 放热反应 ΔH<0 , 单位 kJ/mol 1mol可燃物 1mol可燃物 不一定是1mol 不一定是1mol 101kPa时 1mol纯 101kPa时,1mol纯 完全燃烧生成 物质完全燃烧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稳定氧化物时放出 稳定氧化物时放出 的热量; 的热量;不同的物质 燃烧热不同 不一定是1mol 不一定是1mol 1mol H2O 酸碱中和生成 1molH2O时放出的热 量;强酸强碱间的中 和反应中和热大致相 约为57.3kJ/mol 同,均约为57.3kJ/mol 中和热
三、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 同的。 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 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H=H(反应产物)- H(反应物) (反应产物) (反应物)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为 )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为 )

反应热和焓变 ppt课件

反应热和焓变  ppt课件

ppt课件
6
所以:从微观角度,一个化学反应是放 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ppt课件
7
一、反应热 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 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Ⅲ: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Σ反与生成物分 子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Σ生的相对大小 △H= Σ反- Σ生
若: △H > 0 则为吸热反应 △H为“+” , Q<0 △H < 0 则为放热反应 △H为“-” , Q>0
键Ⅳ能:通: 破过坏实验1 直mo接l测共得价→键掌吸握中收和的热能的量测或定形成1 mol 共价键放出的ppt课能件 量 键能恒取正值16
吸热反应
ΔH>0
能 量 反应物


生成物
放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ppt课件
吸热
△H>0
反应物
反应过程
12
例题
例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lmol CO(g) 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 反应的反应热为△H= +131.5 kJ/mol。
例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 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92KJ/mol,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30.6KJ/mo。l
2H2(g)+O2(g)=2H2O(l);△H=-571.6 KJ/mol

新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51张)

新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51张)



力 >S(l)>S(s)。]

分 层





返 首 页
·
19
·


备 知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基 达


·
自 主
A.自发进行的反应均是 ΔH<0 的反应
随 堂



B.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关 键 能 力

心 突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


D.如果 ΔH 和 ΔS 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 分



知 识
①CH4(g)===C(s)+2H2(g)
达 标
·
自 主
ΔH(298 K)=+74.848 kJ·mol-1
随 堂



ΔS(298 K)=+80.674 J·mol-1·K-1
时 分


心 突
ΔH<0、ΔS>0 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ΔH>0、ΔS>0 的反应在高
作 业

温时自发进行。]



30
[借题发挥]


备 知

(1)若该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 达


·
自 主
反应过程 ΔH、ΔS 的符号是怎样的?
随 堂



(2)若 A、B、C 都是气体,而且该反应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测
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 ΔH、ΔS 的判断正确的是(

1.1.2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课件(鲁科版选修4)

1.1.2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课件(鲁科版选修4)
-1
(
)
返回
1 C.H2(g)+2O2(g)===H2O(g); ΔH=+242 kJ· mol-1 D.2H2(g)+O2(g)===2H2O(g); H=+484 kJ· mol
-1
返回
[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
区别有三:①一定要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选项中水为 液体,排除。②物质的系数可用分数表示其实际物质的量, 且与热量成正比。③用ΔH表示时,吸热,其值为正;放热, 其值为负。 [答案] A
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亦不同。
返回
(3)物质的系数不同的反应: 对于同一反应,系数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4)运用盖斯定律列等式作差比较: 对于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较的反应或过程,可以设计循环 转化关系图,然后利用盖斯定律,列等式,作差比较它们的 大小。
返回
2.计算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写出反应的焓变,包括“+”、“ -”号,数值及单位。 (3)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返回
点击下图进入
返回
返回
[例 2]
根据盖斯定律,结合下述信息,回答问题。已知
(1)NH3(g)+HCl(g)===NH4Cl(s); ΔH1=-176 kJ· mol-1 (2)NH3(g)+H2O(l)===NH3· H2O(aq); ΔH2=-35.1 kJ· mol-1
返回
(3)HCl(g)+H2O(l)===HCl(aq); ΔH3=-72.3 kJ· mol-1 (4)NH3· H2O(aq) + HCl(aq)===NH4Cl(aq) + H2O(l) ; ΔH4 =-52.3 kJ· mol-1 (5)NH4Cl(s)+H2O(l)===NH4Cl(aq);ΔH=Q 则第(5)中 ΔH=________。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阶段复习课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配套课件:1.阶段复习课

=679 kJ·mol-1-862
kJ·mol-1=-183 kJ·mol-1。
2.盖斯定律法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焓变的计算已经成了高考的新热点。在具体 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以下四个步骤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1)写:写出目标方程式(题目中要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配平。 (2)倒: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注意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 H是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
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2)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 “s”,溶液用“aq”。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和“↓”。 (3)注意Δ H的符号:若为放热反应,Δ H为“-”;若为吸热反 应,Δ H为“+”。 (4)注意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为 分数或小数;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 的倍数。
2.工作原理
3.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 阴极:2H++2e-====H2↑ (2)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Fe-2e-====Fe2+ Zn-2e-====Zn2+ 阳极:2Cl--2e-====Cl2↑
电解 总反应式:2NaCl+2H2O ====
2NaOH+H2↑+Cl2↑
Ni-2e-====Ni2+
反应热的比较与计算 1.利用化学键计算 Δ 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 的能量 例如:对于H2与Cl2燃烧生成HCl的反应,H2(g)+Cl2(g)==== 2HCl(g),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为679 kJ·mol-1,新键形成 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为862 kJ·mol-1,故该反应的反应热Δ H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2.1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2.1 化学反应的方向ppt课件

1.熵 混乱度 的一个物理量。 (1)概念:描述体系_______
S。 (2)符号:__
J·mol-1·K-1 。 (3)单位:____________ 越大 。 (4)特点:混乱度越大,体系越无序,体系的熵值_____
(5)影响因素:
> >

2.反应熵变
反应产物 总熵与_______ 反应物 总熵之差。 (1)概念:_________ ΔS 。 (2)符号:____
2.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 反应。 (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_____ 吸热 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2)有些_____ 焓变 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 (3)反应的_____ 是惟一因素。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什么是熵变?
(பைடு நூலகம்)体系的熵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3)任何熵增加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吗?
1.凡是焓变小于零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 ) 分析:焓变小于零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但焓变小于零的反应
不一定能自发进行。
2.凡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 ) 分析: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无关。 3. 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熵增加的过程。( × ) 分析:同一种物质的熵:气态>液态>固态。
(3)熵增加和熵减小的判断:
①固体的溶解、水的汽化、墨水在水中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扩 散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②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为熵增加 的反应。
3.熵变与反应方向
增加 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1)熵 _____
减小 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2)某些熵_____ (3)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2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PT2 鲁科版

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
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 倍,则ΔH也要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 相等,符号相反。如:
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要注意“四看”: (1)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2)看ΔH变化的“+”、“-”是否正确; (3)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
2.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 (1)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
(2)适当加减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待求的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要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从而得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 (3)在进行反应热的计算时,要注意反应热的符 号以及反应热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间的比例关 系。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成物中有4 mol P=O键和12 mol P—O键,所以ΔH=
(6a+5d-4c-12b)kJ·mol-1,磷燃烧是放热反应, 所以ΔH<0。答案为A。 答案:A
5.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
Q kJ。经测定生成的CO2恰好被100 mL 5 mol/L的 KOH溶液吸收生成K2CO3,则热化学方程式:C4H10(g) +6.5 O2(g)===4CO2(g)+5H2O(l)的ΔH为( A.-16Q kJ/mol B.+16Q kJ/mol )
答案:A
2.(2008年上海高考改造题)已知: 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 反应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 热能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 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来表示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优质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优质课件

则发生反应时就需要从外
吸收 能量 ( 即 ______ 吸热 界 _______
反应) ΔH____0。 反应过程
>
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1-1- 1 所示:
图 1-1-1
│ 新课探究
【思维拓展】 1. 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 这种说法对 吗? 2.物质的能量与其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提示:1.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 放热反应,若是吸热反应则相反。 2.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 新课探究
C
[解析]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 反
应放热,故 C 项正确;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如铝热 反应需要高温引发,D 项错误:
│ 新课探究
【特别提醒】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由于气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固体均会放热 ,若是放 热反应,生成固体放出的热量 ____生成液体放出的热量 ____ 生成气体放出热量; 若是吸热反应, 生成气体吸收的热量____ 生成液体吸收的热量 ____生成固体吸收的热量;由固体变成 液体、液体变成气体时则相反。
│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 知识点一 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1.焓的意义 能量 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 H 。 焓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______ 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其焓也不同,用焓的变化来 描述与反应热有关的能量变化。 2.反应焓变 ΔH 表示,单位为_________( 用符号_____ kJ· mol-1 或________) J· mol-1 ,数学表 H(生成物)-H(反应物 达式为Δ H=________________ 。 )
│ 新课探究
【思维拓展】 1.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或 1 mol H2O 放出的热量 是 57.3 kJ 吗?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①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②焓变:等压条件下,反应热也可称为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
3 . 规定
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放热反应),则△H为“-” 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即吸热反应),则△H为“+”
规定:当△H为“-”(△H < 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H > 0)时,为吸热反应
【课堂练习】 1. 1.0L 1.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_-1_1_4_._6_k_J_/m。ol
2. 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 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_+__1_3_1_.5_k__J_/m__o_l 。
反应的ΔH = +183 kJ/mol
总结:反应热、焓、焓变的比较
概念
符号 单位 数值 联系 注意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释放或从吸收的热量 △H=H生成物-H反应物 物质具有的能

Q
ΔH
H
kJ/mol
正值表示反应吸热;负值表示反应放热
只有正值
反应热 = 焓变(等压);ΔH=H(生成物)-H(反成物)
➢ 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它部分(如试管、空气等)
➢ 热量 : 指因为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 或传递等能量。
一、反应热
1.定义: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符号:Q 3.单位:kJ/mol 或 kJ.mol-1
二、焓变
1.内能(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 状态等影响。 2.焓与焓变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 章末整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 章末整合
ΔH3=ΔH1+ΔH2=100.3 kJ·mol-1+(-11.0 kJ·mol-1)=+89.3 kJ·mol-1。
(2)由盖斯定律可知,将题给催化过程的三个反应直接相加可得:2HCl(g)+
1
O2(g) ==Cl2(g)+H2O(g)
2
ΔH'=(83-20-121)kJ·mol-1=-58 kJ·mol-1,则ΔH=2ΔH'=-116 kJ·mol-1。
反应Ⅰ:2H2SO4(l) ==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 ==SO2(g)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ΔH3=-297 kJ·mol-1

答案(1)+53.1 (2)+247
(3)+114
(4)3SO2(g)+2H2O(g) ==2H2SO4(l)+S(s)
A.电子从b极经导线流向a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C.还可以选用NaOH固体作固态电解质
D.若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则生成22.4 L
(标准状况)CO2
)
答案A
解析燃料电池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则a为正极,电子从b极经导线流向a
极,故A正确;介质为固态熔融介质,不存在水溶液,则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3)首先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3HCl
SiHCl3+H2,然后写出物
质的状态和焓变可得热化学方程式:Si(s)+3HCl(g)
ΔH=-225 kJ·mol-1。

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已知:△U=-240.3 KJ•mol -1
解: △n=1 - 1.5= -0.5 ∴ △H0=-240.3 -- 0.5×8.314 × 373 × 10-3 =-241.8 (KJ•mol-1)
3.3、盖斯定律: (利用热化学方程的 +、-、×、÷ 关系进行求算) 大意:恒压或恒容下,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分几步进
若: QV=+值 △U > 0 ——体系内能增加 QV=-值 △U < 0 ——体系内能减少
第3页,此课件共17页哦
2、等压反应热:QP 等压:P1 = P2 = P = P外 or △P = 0 将等压条件用于第一定律: △U = Q +W
即有:
△U =QP + W
∵ 一般化学反应 W′= 0
故:第一定律为
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反应热和焓变反应热和焓变的区别化学反应的焓变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焓变反应热反应焓变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焓标准摩尔反应焓
关于化学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第1页,此课件共17页哦
体系状态变化而引起的内能变化:
UⅡ = UⅠ + Q
- ( –W)
终态 始态 吸热,使U↑ 对环境作功使U↓。
改写
UⅡ - UⅠ = Q + W
∵Hi无法测定;
为此 :①、选参考态作为相对标准:
ΔH 0
②、测
f稳定单质
③、以
ΔH
代f
进行计算。
ΔH H
f
i
第11页,此课件共17页哦
• 即有: Δ (H H H ) (H H ) ADBC ABCD
( H H ) ( H H )
推广,有通式
fAD fBC
fAB fCD
4
1

反应热 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  焓变ppt课件

D.896 kJ/mol
解析:根据Δ 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列式得
N≡N键的键能= -92.4 kJ/mol +6× 391 kJ/mol − 3 × 436 kJ/mol = 945.6 kJ/mol
随堂训练
4.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
A.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a-b)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 出a kJ能量 【解析】:每生成2 mol AB吸收(a-b)kJ热量,A项错误,B项正 确;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项错误; 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D项错误。
指化学反应发生后,使反应体系的温度恢复到反应前体系的温度, 即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相等。
如何测定反应放出 的热量?
量热计
知识点二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1.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量筒、温度计、玻璃搅拌器、 盖板、泡沫 试剂: 0.5mol/L盐酸、0.55moHale Waihona Puke /L NaOH简易量热计示意图
知识点二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H(kJ/mol)
436 kJ/mol
2H+2Cl
2×(431 kJ)
243 kJ/mol
=862 kJ/mol
Q吸收=436+243=679 kJ/mol Q放出=431×2=862 kJ/mol
H2 +Cl2 -183 kJ/mol
2HCl 反应历程
反应热 △H=679-862= -183 kJ/mol

课时2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24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时2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24张PPT) 课件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以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为例说明
计算结果表明: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时,放出183 kJ的能量。
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热效应呢?
热化学方程式
三、热化学方程式
意义:1 mol液态H2和 mol液态O2反应生成 1mol气态H2O放出241.8 kJ的热量。
ΔH正负号及单位

必须注明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循规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守恒和能量守恒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又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符号:
U
决定因素:
物质的种类、数量及聚集状态
体系的温度、压强
U(反应产物)>U(反应物),反应吸收能量;U(反应产物)<U(反应物),反应释放能量。
2.化学反应中内能的变化
ΔU=U(反应产物)-U(反应物)
化学反应体系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以热和功的形式呈现。
3.内能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ΔU=Q+W
如果反应过程中体系没有做功(如反应前后体系体积不变且没有做电功等其他功),则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必须在分子式后注明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原子守恒
1.已知: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2)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ΔH___(填“>”或“<”)0。

反应热和焓变ppt课件

反应热和焓变ppt课件

(2)若E反> E生,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问题二: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旧键断裂需要 吸 收 能量,
新键形成会 放 出 能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旧键断裂 — 吸收能量 = 679kJ/mol 新键形成 — 放出能量 = 862 kJ/mol
所以:从微观角度,一个化学反应是放 热还是吸热取决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 )
A. 2个H 原子的能量高于 H2 的能量 B. H 原子的能量低于 H2 的能量 C. H 原子比 H2分子稳定 D. H2分子比 H 原子稳定
2.已知键能: N≡N: 946KJ/mol,
H-H :436KJ/mol, H-N :391KJ/mol
N2(g) + 3H2(g) 2NH3(g),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一、反应热 焓变
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叫做反应热。
2.焓 变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1
ΔH =
能 量
反应物
∑ E 生成物
思考4、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
出热量Q1、Q2的大小 H2(g)+Cl2(g)=2HCl(g)
△H1= -Q1 kJ/mol
1/2H2(g)+1/2Cl2(g)= HCl(g) △H2= -Q2 kJ/mol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 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
典型试题
H2(g)+
1 2
O2(g)=H2O(l);△H=-28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能量越高越不稳定,能量越低越稳定。
返回
点击下图进入
返回
返回
[例 1] (2012·青州一中段考)已知 H2(g)+12O2(g)===H2O(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问:
返回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 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________。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 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答案] (1)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代表新键生
成放出的能量 代表反应热 (2)放热反应 小于零
返回
判断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的两个常用关系: (1)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反 应产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2)ΔH=反应产物的能量总和-反应物的能量总和。
返回
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量筒量取所用药品 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的溅出 C.量热计的保温材料质量高 D.测量HCl溶液温度时的温度计用水洗后,测NaOH溶
液的温度
返回
分析:NaOH溶液溅出,导致反应的NaOH的量减小,使 放出的热量减少,致使结果偏低。 答案:B
返回
④多数化合反应。如: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3)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多数分解反应。如:
高温 CaCO3=====CaO+CO2↑。
返回
②其它特例: 2NH4Cl(s)+Ba(OH)2·8H2O(s)===
BaCl2+2NH3↑+10H2O。 高温 C(s)+H2O(g)=====CO+H2, CO2+C==△===2CO。
返回
3.反应热的测量 (1)测量仪器: 测量反应热的仪器称为量热计,其由内、外两个筒组成, 内筒是 反应容,器外筒起 保温作。用 (2)计算: 利用公式Q=-C(T2-T1) 计算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公式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1和T2分别表示反应 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返回
4.焓变 (1)焓变: ΔH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 变,即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 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 热能 ,而没有转化为电 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 物质的焓的变化。表达为: ΔH=Qp ,如果ΔH>0,为 吸热 反应,若ΔH<0,为放热反应。
①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反应产物 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反应吸热;
②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反应产物 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反应放热。
返回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两类反应的比较: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
(2)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可使其中一种反应物稍过量, 使中和反应能充分进行。
(3)为减小误差,实验中应使用新制的NaOH溶液。
返回
返回
点击下图进入
返回
返回
(1)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 收的能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 用Q表示,Q>0表示反应吸热,Q<0表示反应放热。
返回
返回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焓变
返回
返回
返回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 、 新化学键形成 。 (2)破坏旧化学键要 吸收 能量,形成新化学键时要 释放 能量,当形成化学键所 释放 的能量大于断裂旧化学键所 吸收 的能量时,化学反应会 释放 能量。
返回
返回
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 下进行时,反应所 释放或吸收 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表示符号 通常用符号Q表示。当Q>0时,表示反应 吸热 ,当Q<0 时,表示反应 放热 。
返回
返回
1.正误判断。
(1)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2)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下才能发生
()
(3)反应热就是焓变,两者没有差别
()
返回
分析:(1)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 的联系,而与物质的能量有关系,有许多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下 引发反应,如 Fe 在 O2 中的燃烧等。 (2)部分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在常温时就能发生,如: 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 (3)反应热和焓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ΔH 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 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且不与外界进行电能、光能等 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时的反应热(Qp),即 ΔH=Qp,中学阶段二 者通用。
返回
4.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吸热反 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 变质
返回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中和反 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的分 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 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答案:②③④⑤⑥ ①
关系 于反应产物具有的总能 于反应产物具有的总能


图示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类型 比较放热反应
表示 方法
ΔH<0
稳定性 反应产物>反应物
吸热反应
ΔH>0 反应产物>生成物
返回
(2)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活泼金属与 H2O 或酸的反应。如: 2Al+6HCl===2AlCl3+3H2↑。 ②酸碱中和反应。如: 2KOH+H2SO4===K2SO4+2H2O。 ③燃烧反应。如: 2CO+O2=点==燃==2CO2; CH3CH2OH+3O2=点==燃==2CO2+3H2O。
(2)焓是表达物质具有能量多少的物理量,用H表示, 其数值无法求得,大小与其物质的量(或质量)、状态、T、 p等有关。生成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 变,用ΔH表示,等压条件下反应热即为焓变。
返回
(3)ΔH>0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低于反应 产物的能量;ΔH<0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 于生成物的能量。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 量总和—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返回
[解析]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氢氧化钠溶液稍 过量,能使反应进行完全,测得的中和热相等;需做2~3 次求平均值。
[答案] C
返回
(1)对于本实验,让强酸和强碱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 少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上下搅动, 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 要方面,所以选用玻璃棒,而不用铜丝。
返回
(1)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可使碱略过量,是为了 能使酸完全反应。
(2)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不能用稀醋酸代替盐酸, 因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出H+时吸收热量,所测中和反应 反应热的数值小于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返回
(3)在实验装置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①盐酸和NaOH溶液的配制浓度必须准确。为了使测得的 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 ②宜用分刻度较小的温度计(如0.1刻度),且测量时应尽可 能准确,可估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找准温度的最高点。 ③实验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4)计算中和热时进行的近似处理:忽略量热计的热容;认 为溶液与水的比热相同;认为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返回
[解析] (1)H2(g)和12O2(g)与 2H(g)和 O(g)之间的能量差是 H2―→2H(g)和12O2―→O(g)过程中断开 H—H 键和 OO 键需吸收 的能量。所以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 2H(g)+O(g) 结合成氢氧键所放出的能量,c 代表成键所释放的能量—断键所 吸收的能量,即 b-a=c。
答案:(1)× (2)× (3)× 返回
2.下列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返回
分析:A、B、C均为放热反应,ΔH<0,说明它们的反应物 的总焓大于生成物的总焓,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 而D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符合题意。 答案:D
返回
返回
1.焓变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中能量之间 的变化关系
(1)焓变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中能量变化的 关系: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 要原因(如图)。
返回
返回
(2)由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过程的能量变化求焓变的公 式:
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总和-反应 产物的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总和。
返回
[例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右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 小两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 小烧杯 B.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 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的硫酸充 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实验时需要记录初始温度T1和最高温度T2 D.做一次实验根据公式即可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