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再创造
论翻译的创造性PPt
在保持语言流畅自然的同时,还应追求行文的流畅和节奏感,使译文读起来更加顺口、有韵律感。
04 创造性翻译的影响与价值
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促进文化理解
创造性翻译能够将原作的文化内涵准确传达 给目标语言读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异域 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打破文化障碍
创造性翻译能够化解文化冲突和误解,打破语言和 文化的障碍,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 和沟通。
翻译时应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包括语言特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 以再现原作的艺术魅力。
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
在保持原文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传递原文的情感色彩,使译文读者能 够感受到原作的情感表达和氛围。
语言流畅自然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为了使译文流畅自然,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生硬直译,使译文更加地道、易 于理解。
丰富语言学习素材
创造性翻译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和案例,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技巧,提高 语言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05 创造性翻译的挑战与未来 发展
翻译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差异
翻译过程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语义误 解或信息丢失。
文化融合
通过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译者能够更好地传 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实现文化融合。
感谢您的观看
风格再创造
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各异,译者 需在译作中创造性地再现原作的 风格特点,以使译作在风格上与 原作保持一致。
创造性翻译的实例
诗歌翻译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节奏感 ,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运用创 造性,再现原诗的意境、韵律和风格 。
小说翻译
再创造——文学翻译成功的关键因素
[2]susan
Liter3ry Press.2001
Bassnett&Andrc Lc足vcre.constnlcting culcures:Essays
on
Tnnslatioll.
shan曲ai:
s11aIl寸lai
Forcigll
LangLlage
Education
[3]谭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人手,细致分析了寓 言体儿童故事《小鸟与大熊》的写作特点,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研 究文本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也探讨了儿童文学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 应力求使其创作的作品和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相符合,要有助于其 认知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就是过程描写时应尽可能涉及到不同的 “过程(prncess)”,但也不可太过繁琐,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事件的参 与者(participant)应力求突出明确,而在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的描 写上应更多样化、具体化,使少年儿童在阅读作品时犹如在眼前展开一 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另 外,本文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再创造
文学翻译成功硇关键因素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陈春莉
[摘要]许多人认为原文文本的精髓是不可能通过翻译完全表现出来的。如果目的语翻译不当,原文和译文会有很大差距。本文 通过梳理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提出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证明再创造是文学翻译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文学翻译再创造 同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每种语言都具有自身的文化 概念和内涵。因此,同样的事物可能代表各自不同的意义,不同的概念 也许被表述成同一种形式。如果简单地将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对应地翻 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词汇,肯定意思传达会大相径庭。译者只有通过 再创造将原文中因文化差异可能会引起歧义的内容用目的读者能理解 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达到翻译接受的目的。 3.2从美学角度看,再创造促使文本真空的回填,使其可行 根据美学反映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达,文学作品才能不断地改变 经验范围。译者首先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译者都不可避免地 有自己的期待值,而这种期待值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事实上译 者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不单是文本的意思表示,也包含了译者的期待 和原文作者的意图。不同译者有不同的期待范围,因此对同一作品会 出现不同理解。这种由理解产生的差异自然而然就会反映在译文中。 文学文本像一幅未完成的绘画作品一样,留有很大的空间供以无限遐 想。这种无限遐想的空间激励着渎者不断探索文本的内涵,进而参与 到文本内涵的创建当中。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文学翻译中时,就使再创 造成为了必然。正是因为文本真空的存在,译者才有机会充分发挥创 造力用自己的期待和对原文的理解使译文变得丰满。 4.结语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成为既有意义又有挑战性的任务。文 学翻译的成功包含了许多因素,再创造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 说,文学翻译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是文学翻译的基本特 征。没有再创造过程的文学翻译只是一味追求文本形式上的对等,无 法与原文达到神形契合,无法使读者真正理解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再 创造足文学翻译的灵魂,是高质量文学翻译作品的核心。我们这里谈 再创造是文学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并不是说其他的翻译方法和手段不 重要。正所谓“条条大路同罗马”,只要译本在形式、主旨上最大限度地 接近原文文本,并能被目的读者理解和解释,那么这样的译本就取得了 成功。 参考文献
论文学翻译中再创造
论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摘要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与其他文本类型相比较,文学翻译具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以及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时要考虑的四个层面:历史层面、宗教层面、文化层面和语言结构层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再创造层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中国的翻译可谓源远流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
随着翻译这一门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理论的探讨也不断深化。
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释道安的“五失本”,玄奖的“喻俗”,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镜”,再到我们现在通用的“忠实、通顺”等等,都对翻译作过精辟的论述。
但文学翻译却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翻译,具有其独特性。
它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艺术,要求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色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会受制于诸如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使得翻译活动与前人所提出的“忠实”背道而驰。
“忠实”的翻译原则似乎不能给文学翻译以有效的指导,在文学翻译中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与再现他国的文学作品,这些都是文学翻译面临的挑战。
一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译者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媒人”,原文经过译者的加工而转换成译文。
从翻译活动的开始到翻译活动的结束,原文是译文的出发点,离开了原文,翻译便无从谈起;而译文却是原文的归宿,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把原文转换成译语读者能读懂的信息。
当一种语言环境下产生的作品被移植到另一语言环境中时,译者要让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产生与原文最为相似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视“创造”。
在过去如果有人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就往往会被指责为误译、滥译、胡译。
这实际上是曲解了创造性的真正含义,错误地把创造性当作了任意性,不能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度”。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从传统翻译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看译者的_再创造_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列举了译介学研究的几个角度, 在实 际研究中, 传统翻译理论与译介学研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有很多的重合之处。如上面所举的“绿”色的例子 , 都 可 以 从 文 化 角 度 进 行 研 究 , 只 是 前 者 的 目 的 是 减 少 这 种“ 被 动 再 创 造”, 而后者是为了研究文化本身。
论译者的再创造性
706 ) 10 5
关 键 词 :翻译
译者
再 创 造 性
谈 起 翻 译 之 难 , 多 翻译 家 都 有 一 本 叹 不 完 的苦 经 , 郁 很 像 达 夫 、 沫 若 , 至 鲁 迅 , 在 不 同 的 场 合 , 过 翻译 的 难 处 。 郭 甚 都 谈 他 们 中甚 至 有人 认 为 , 译 之 难 , 于创 作 。 有 人 将 翻 译 中 的 翻 难 “ 实 ” 则 绝 对 化 , 是 将 “ 实 ” 再创 造 ” 立 起 来 认 为 忠 原 于 忠 与“ 对 再 创 造 就 是 不 “ 实 ”忠 实 就 不 能 “ 忠 , 再创 造 ” 。然 而 在 翻译 中 , 他 们 又 往 往 苦 于 可 求 其 貌 相 似 而 不 可 求 其 神 韵 ,最 后 叉 不 得
不 回归 到 “ 创 造 ” 条 路 上 来 。 再 这 再 创 造 性 的 含 义 译 者 的 再创 造性 是 指 译 者 在 忠 实 原 作 的 基 础 上 .不 完 全 照搬 原 作 的 语 言 形 式 和 字 面 意 义 ,而 是 根 据 译 语 的 特 点 和 规 律 , 规 范 的译 语 语 言 形 式 反 映原 作 中所 描 绘 的 客观 现 实 , 用 这 种 反 映 是 一 种 能 动 的 反 映 , 像 “ 作者 用 另 一 国 文 字 写 自 己 好 原 的作 品 ” 对 于 翻译 的 “ 造 性 ” 有 人 从 不 同 的 角 度来 理解 , 。 创 , 如 埃 斯 卡 皮 认 为 :说 翻 译 是 创造 性 的 ,那 是 因 为 它 赋 予 作 品 一 “ 个 崭 新 的面 貌 。使 之 能 与 更 广 泛 的 读 者 进 行 一 次 崭 新 的 文 学 交 流 , 因 为它 不 仅 延 长 作 品 的生 命 , 且 又 赋 予 它 第 二 次 生 还 而 命 。 ( 斯 卡 皮 ,97 17 从 这 个 角 度 来 讲 , ”埃 18 :3 ) 翻译 无 疑 具 有 创 造性 。 无 论 哪 种 理 解 . 们 都 可 以看 到 翻 译 “ 创 造 性 ” 几 个 我 再 的 基本 特 征 : 1 种 “ 创 造 ” 艰 辛 的 . 时 甚 至胜 过 原 作 的 创 作 . 这 再 是 有 许 均 曾在 《 我和 翻译 》 文 中回 忆 自 己参 与 翻 译 译 法 国 文 一 学 巨 匠 普 鲁 斯 特 那 部 被 称 之 为 “ 可 移 植 ” 巨 著 — — 《 忆 不 的 追 似 水年 华 》 时这 样 写 道 : 花费 了近 三百 个 1 “ 3日夜 夜 , 勉 勉 强 才 强 地完 成 了所 承 译 的 二 十 余 万 字 的 初 稿 。 间所 经受 的 痛 苦 、 其 恐 惧 。往 往 使 我 心 力 交 瘁 ,尤 其 那 一 种 唯 恐 背 叛 原 著 的负 罪 感 , 我 负 载着 一个 沉重 异 常 的 十 字架 , 品 中那 长 达 数 十 行 使 作 的 ‘ 识 流 ’ 环 句式 , 声 、 、 意 连 那 色 味一 应 跃 然 纸上 的形 象笔 触 , 那 妙 不 可 言 的隐 喻 双 关 , 有 那 或 细 腻 、 粗 犷 、 高 雅 的 生 还 或 或 花妙笔 , 岂仅 凭 兴 趣 , 忠 诚 , 而 操 笔 所 能 传 达 亦 步 亦 趋 地 凭 率 求 文 字对 应 , 两种 语 言 特有 的 规 律 与 魅 力 所 不 容 , 往 导 致 为 往 貌 合 神 离洒 脱 大 胆 地 弃 其 形 , 求其 神 , 担 心 ‘ 造 ’ 又 创 出一 个 貌 离 神散 的畸 形 儿 。更 不 谈 还 要 不 辱 使 命 , 求作 品 ‘ 式 因素 追 形 美 学 价 值 ’ 再 现 ,文 化 因 素 ’ 的 ‘ 的移 植 ,文 学 形 象 ’ 再 创 造 ‘ 的 和 ‘ 用意义 ’ 传达……这般复杂 , 般 艰辛 , 般痛苦 , 语 的 这 这 是 当初 涉 足译 坛 所 料 不 及 的 。( 均 ,9 7 4 ) 许 19 :1 ” 2 再 创造 应 有 条 件 , 范 围和 限 度 。 . 有 再 创 造 是 有 条 件 的 ,要 以忠 实 反 映 原 作 描 述 的客 观现 实 为 前提 。 均 曾将 翻译 过 程 总 结 为 : 家 一 原 著一 翻译 家一 译 许 作 本一 读 者 , 这 整个 的创 造性 的 活 动 中 , 著 的作 者 始 终 居 于 在 原 主 导地 位 , 因为 是 他 提 供 了整 个 活 动 的基 础 , 限定 了它 的 范 围 . 者的“ 创造” 译 再 活动 只 能 在 这 一 条 件 下 进行 。 离 了 这个 脱 基础和范围。 就是 创 作 了 。 另外 , 从理 论 上 讲 , 任何 翻译 都 要 求 译 作 与原 作 等 值 , 表 达 的信 息相 同 。 因此 , 者 的再 创 造 只 所 译 能 表 现在 译 语 的 语 言 文 字 表 达 形 式 上 ,如 何 使 译 作 的信 息 尽 可 能地 接 近 原 作 的 信 息 。 般 说 来 , 是 在 遇 到 因 两种 语 言 文 一 只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再创造”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再创造”【摘要】对于很多不懂得翻译的人来说,翻译不外乎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只要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把意思传达过来就行了。
但是,对于专业的译者来说,特别是做过文学的翻译的人来说,这个过程远远不是一个机械的转化那么简单。
因为,翻译不是原作简单的“复制”或“转化”,它有“再创作”的一面。
正如本杰明在《译者的任务》中所说,翻译家的任务就在于在自己的语言中将受困于另一种语言魔咒中的纯语言释放出来,在“再创造”中将禁锢于一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中国论文网/5/【关键词】再创造;文学翻译;风格再现1、文学作品中的“再创造”概述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却鲜有能打动人心的文学作品,而能够禁得起推敲和被时间检验的文学翻译作品也是凤毛麟角。
这有时代和环境的原因,也有翻译作品本身质量的原因。
文学翻译一定要为翻译文学,也就是说,只有翻译作品本身也是文学作品,才能称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因此,文学翻译一定要提高到文学创作的地位。
郭沫若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与创作无疑,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 i 。
文学作品中“再创造”的表现形式有:离形得似、得意忘言、优势竞赛。
其层次可分为:被动创造和主动创造,而无意识创造是译者再创造的最高层次,是指译者的再创造在有意无意之间并非出于主动,亦非出于被动,而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随处偶的,信手拈来,属于“人心之通天” ii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原作是的文本形态是一种“原本形态”,那么译作的文本就是一种“诠释形态”。
“诠释”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再现和阐发。
从艺术角度来看的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以原作为基础的阐释的译作完全有可能超越他的母本。
这种情况在翻译文学史上比比皆是。
钱钟书先生就曾经说过:“我这一次发现自己宁可读林纾的译文,不乐意读哈葛德的原文。
也许因为我已经很熟悉原作的内容而难以忍受原作的文字。
哈葛德的原文滞重粗烂,对话更呆板,尤其是冒险小说里的对话通常是古代英语和近代英语的杂拌”。
矛盾中平衡-文学翻译忠实性与再创造
矛盾中的平衡:文学翻译的忠实性与再创造摘要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涉及到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处理。
由于两种文化的迥异,一种文化必然会被另外一种文化所过滤、选择和诠释,对文学翻译而言,更涉及到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译者必须从接受性对翻译的文本和文化语境予以考虑,在可能的自由度里发挥翻译的艺术,既要尽可能地保证原作的风味,又要使之适应于接受文化和接受群体。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过滤接受性再创造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交流。
正如巴思耐特所指出: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
正因为文化是翻译的基石,译者如果不能把源文的文化底蕴尽可能翻译到接受文化中,翻译是不成功的。
作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当包括除了纯粹科技作品以外的一切需要使用“文学语言”的作品,如历史、哲学、一般传记、政论等等,无不包括在内。
事实上,要把原文作品真实、有效地翻译过去,还必须要重视对原文风格和内涵等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处理。
在这个意义上,翻译不仅要考虑源文化,还要考虑本土文化。
近年来不少文章从忠实和顺应或者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如何进行文学翻译进行了阐述,但对异质文化对文本的过滤和接受以及翻译的再创造,论述还不多。
而文化过滤和文本在异质文化中的接受,又是文学翻译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学作品的译介既要尊重原文的文化,又必须适应于接受群体的文化,文学翻译事实上就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来实现。
因此本文拟就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因素与接受性做一定的阐释,以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翻译的标准并没有绝对的规定,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准则一直被后来的翻译者们所推崇,成为翻译标准的典范。
但有人也认为严复的标准把“信”、“达”割裂开来,另一方面又把二者简单地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严格地讲,这些标准都是模糊的,并没有提出涉及到不同文体翻译的标准及其特色。
论翻译的创造性
论翻译的创造性作者:王慧然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2期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上文字的转换和对应,而是以遵循忠实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艺术和思想的锤炼和再现。
没有创造性,翻译就不能称为为一门艺术。
关键词:翻译;创造性翻译;语言转换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91-01一、翻译的创造性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再现。
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意境风貌。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
”。
“译者的任务,就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就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意的更改和延伸。
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
因此翻译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
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一)词义的延伸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
如以下的情况: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
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
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
略谈新闻翻译的“再创造”
略谈新闻翻译的“再创造”[摘要]本文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从四个方面论述新闻翻译中的“再创造”。
文章认为,衡量一则新闻翻译是否成功要以译语读者的反应为依据,要看译文读者能否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等的信息和感受。
由于译语和原语语言形式结构不同,不同语言的人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各异,要使译文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译者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再创造功能对等传播效果一、引言新闻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通顺”同样也适用于新闻翻译,因为新闻本身就讲求真实,准确,因此翻译新闻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不可随意增减;在报刊新闻翻译中常会遇到令译语读者难以接受的形式,如果照译,读来不免诘屈聱牙,这时译者就不能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而应选择符合译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力求通顺。
此外,作为一种实用文体,新闻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即读者的反映。
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harold lassewell,1902-1977)提出的“传播五要素”论认为,任何传播行为都包括这样一个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而五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效果(effects),即信息到达目的地后引起的各种反应。
新闻传播活动是否成功就在于其效果如何;同样,一则新闻翻译是否成功也要看它的传播效果,看它在译语读者中能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因此新闻翻译的标准除忠实通顺外,还应包括“功能对等”。
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认为翻译要做到功能对等,让译文读者读译文所得到的反应、影响和感受与原文读者读原文之所得大致相等。
论翻译是再创作
坊 的产 物。 为了理解 和表 述 , 译者 对待 原作就应 像
导演 对待 剧本 , 指挥对 待乐 曲那样 。要研 究作 品的 主题 , 觉文笔 的风格 , 感 分析 人物 的个性 , 体会 语 言 的品位 与节奏 ; 还要 像作 者那样 沉浸 在角色 和情境 中 。这 时开始对 原作 的翻译 工作 , 也就 是开始作 者 的 再创造 工作 ( 注意 , 再创 造 , 是 不是改 造) 。 在历 史上 不同的年 代 , 影响 了一代 又一代 人 的 优 秀 翻译 作 品, 不 都饱 含 了译 者 的“ 创造 ” 无 再 工 作 。 在 12 早 9 6年春束 , 巴金 为《 女性 》 新 翻译高 德曼 《 女解放 底 悲剧 》 就 对高 氏原 文 “ 妇 , 是采 用 意译 法 的 , 有增减 的地方 ” 令 巴老欣 慰的是 高德曼 允许 问 , 他这 样 做 。 巴金对高 氏文字所 “ ” 减 ” 都是 “ 增 所“ , 希 望她 的作 品 能感 动别人 , 如像 感 动我那样 ” 当 巴金 。 准 备 翻译克鲁 泡特金 的《 面包略取 》 , 时 已有几 个 文 种 的克 氏著作 , 还有 一 部 完整 的 中文译 稿 , 巴金 但 并 没有 选择 最接近克 氏原 著 的那 个母本 , 只选 最 他 符台 他 自己心 目中克 氏精神 的那 个文本 , 现成 的中 文译 本他 也弃 之 不用 , 因为“ 的意 见 与 此书译 者 我维普资讯ຫໍສະໝຸດ 20 0 2年 第 2期
理
论 观
察
N o. 2 0 2. 0 2
( 总第 1 期 ) 4
T H EO RY OBSER V E
Ge r 1 N o 14 ne a . .
论
翻
译
以激情还激情——论穆旦诗歌翻译中的艺术再创造
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以激情还激情——论穆旦诗歌翻译中的艺术再创造蒋莹(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穆旦耀眼的诗人光芒掩盖了其作为译者所取得的成功,研究他的诗歌翻译及翻译思想的学者并不多。
他一生译著颇丰,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诗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词义上,他不拘泥于本义,多用直译法和描述法传达原诗的实质;句法上,他通过调整语序和打破结构使译文更加连贯流畅;而在韵律上,他既考虑译出原诗的韵律,又适当地调整韵脚,采用“因意用韵”的方法,摒弃“以韵害意”。
关键词:诗歌翻译;穆旦;艺术再创造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7-0129-02“再创造”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翻译作为将价值从一种语言系统向另一种语言系统进行转换的活动,其基础障碍之一便是它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对词的意义加以简单的转换,而是与两种语言系统的整体密切相关的一种复杂的转换。
正因为翻译活动这一基础障碍的存在和词对词翻译的无法进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这类障碍时只能采取种种翻译策略和变通手段进行“再创造”(陈路,2017)。
文学翻译的前提是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参与原著的翻译,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既然是创造,很显然译本中就会带有非常明显的主观色彩(张辉,2016)。
而许多译者对主观色彩的呈现把握不了一个度,这就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误译甚至滥译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穆旦在翻译的基础上对原文文本进行了“艺术再创造”。
既传达出了原文的实质,保护了原文的艺术性,又通过“再创造”使译文读者领略到了外国经典的魅力。
词义上,他不拘泥于本义,多用直译法和描述法传达原诗的实质;句法上,他通过调整语序和打破结构使译文更加连贯流畅;而在韵律上,他既考虑译出原诗的韵律,又适当地调整韵脚,采用“因意用韵”的方法,摒弃“以韵害意”。
1词义上的艺术再创造词义问题一直是翻译研究领域的重点。
从词汇翻译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以《哥儿》三译本为例
从词汇翻译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以《哥儿》三译本为例黄莺【摘要】The novel Botchan written by Natsumesouseki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many times at different ages since 1930s.Even at the same age,there are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This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Many translation theorists admit that translation needs translator's artistic creativity which is proved by the research on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Botchan.The three translators made different choices when they were translatingappellations,onomatopoeias and cultural symbols.%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不同时期多次被译为中文,甚至于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译本,这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文学翻译理论方面,许多翻译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承认文学翻译需要译者的艺术再创造性。
通过《哥儿》三种译本的词汇翻译研究,可以看到三位译者在翻译人物称谓语、拟声词、文化符号等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时,都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正体现了文学翻译的艺术再创造性。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129-131)【关键词】文学翻译;词汇翻译;再创造性【作者】黄莺【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夏目漱石在中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鲁迅与周作人的翻译,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论诗歌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局限性
OREAD W h r u ,s a … i p e… l
上有黄鹤深树呜; 春潮 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 自横 。 ( 韦应物 《 滁州西涧》 )
AT CHUZHOU ON THE W E 旺} RN TlEA S l M Wheet n e r s e i s a a r d r a s sr e g m  ̄e r , An e b u h t l w t m ag -i s d d 印 o g s wi i l h ro r 。 b d On t e s r g f o f a t ih ’ r i p i o d o ls g t n。 h n l n Sa T efryb a mo e s o g o o ewe ep l g h er - o t v s t u h s me n ah r oi n
这首诗描写大海的波涛 ,却又使用 了山岳松林的意象加
以叠加 ,由于英汉语言的表达特点不 同, 忠实论 的翻译往 唯 往达不到原诗的效果 ,像诗的标题 O E D是希腊神化中山 RA
岳女 神的名字 ,若直接翻译为 “ 奥里德’ ’ ,中国读者则不知 所云 .译 为 “ 山岳女神”,与原题 相 比,阴柔 的美丽女性形 象也 已打 了不少折扣。诗 中 ‘ i u o p it ie”一 ' r pyu o ne n s Wh l r dp 个 ‘one'能使英文读者联想起波浪与松树 尖的形象类似 , 'i d p t ’ 随即被作 者导入所叠加的意象中 , 但译 为 “ 尖顶 的松树 ’ 对 , 中文读者来说 却不由感到不顺 且困惑 , 不能很快地联想到 也 二者的关系 ,反而是有点莫名其妙 。‘pahp u e ns ' l r g a p e Ss o rt i
翻译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翻译理论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再创造”的过程的是:A) 直译法B) 意译法C) 异化法D) 依附法答案:C) 异化法2. 在西方翻译理论中,比较著名的“对等对仗”理论出自于:A) 费尔南多·佩索阿B) 罗纳德·斯屈亚尔C) 乔治·斯彭塞D) 张爱玲答案:B) 罗纳德·斯屈亚尔3. 以下哪个理论倾向于强调“文化转译”:A) 功能对等理论B) 语际综合理论C) 文化学派D) 相关性理论答案:C) 文化学派4. “文化导向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乔治·斯彭塞B) 罗纳德·斯屈亚尔C) 费尔南多·佩索阿D) 张爱玲答案:A) 乔治·斯彭塞5. 下列哪个理论主张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A) 语际综合理论B) 相关性理论C) 合作原则理论D) 功能对等理论答案:A) 语际综合理论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直译法和意译法,并举例说明其适用情况。
答案:直译法是指将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和原意。
例如,将英文句子“My name is John.”直译为“我的名字是约翰。
”就是直译法的应用。
直译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当原文中存在特定文化背景、质感或情感色彩时,需要传达原文的原汁原味;二是当目标语言中没有与原文词语对等的表达方式时,需要直接翻译。
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原文进行调整和加工,以实现更好的交流效果。
例如,将英文句子“Time flies.”意译为中文的“光阴似箭。
”就是意译法的应用。
意译法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当原文中存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时,需要将其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二是当原文中存在与目标语言文化、习语不一致的内容时,需要进行调整。
2. 请解释“对等对仗”理论和“相对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英语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文章来源于教育网扬子晚报上,有一篇文章以《英语六级译不出小海报?——大学生该增强应用能力了》为题,报道了扬州某高校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特地邀请扬州市区一公司女经理做一场“创业报告会”。
负责的老师起草了海报的中文内容,让学生译成英语。
然而,四名大学生苦思冥想,译出来的内容各不相同,而且在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部分也是一头雾水,结果他们的译文根本用不了。
为此,负责报告会的老师专门去该高校请英语系的教师帮忙翻译。
我们反思:英语教学一直都是注重应试教育,不断地追求分数,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方法与技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一、翻译理论英语翻译是“把-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既要忠实又要通顺,绝非易事,因为语言是最难掌握、最难精通的。
一个作者只需熟悉一种语言,译者则应精通两种语言,并要善于克服两种语言因巨大的差异所造成的困难。
茅盾说:“精通本国语文和被翻译的文字,这是从事英语翻译工作的起码条件……”英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差异,如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表达很不容易;译作到了外国编辑那里,还有一个他们是否理解和认可的问题。
因此,做好英语翻译工作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素质。
翻译课程的本质是语言教学,是提高双语水平的有效手段。
翻译教学可以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汉语语言意识方面使学生受益。
二、翻译即再创造第一,翻译时确切地再现他人的笔意和笔法。
译者翻译时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创造性;不可止于形同,更要追求神似。
翻译是再创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机械重复,所以翻译必然能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翻译课虽然讲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们大多数只需理解而无须硬记。
论翻译的原则
论翻译的原则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应如何?严复是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的翻译实践和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
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
《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
言可近而取正也。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
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
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
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论双关语的翻译——兼谈“不可译”与“再创造”
论双关语的翻译——兼谈“不可译”与“再创造”周鸿云南昭通学院DOI:10.32629/er.v2i2.1658[摘 要] 双关语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它经常出现于各类场合和各种文体中,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关于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它“可否译,怎样译,翻译过来的双关语是否还属于翻译?”都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了。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简单讨论“不可译”与“再创造”的联系和区别,旨在为双关语的翻译研究添砖加瓦,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不可译;再创造;双关语翻译引言双关语是世界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方式和修辞手法,它往往语中有话,弦外有声。
一般都是一语关顾表里两层含意,其中蕴含着的含意是表意所在,既要含而不露,又要使人体会得到,寻味得出,不能造成误会或歧义。
双关语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双关语主要分为语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语音双关又称谐音双关,主要由发音相同或相近但语意不同的词来构成。
语意双关是利用某个词的多层含义或比喻义使该词在特定的语境下形成双重含义。
由于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很多人认为双关语如同诗歌一样是不可译的(诗歌到底可否译,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正如郭建中先生所说:“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
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原语中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特征。
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郭建中,1996:12)。
而双关语亦属于这样的一种语言结构形式。
首先,在语言层面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字形构造,语音系统,“原语中的同音异义形成的谐音双关或一词多义形成的谐意双关,一般不可能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另外,语法结构上的歧义,目的语与原语也不可能有对应的形式”(郭建中,1996:14)。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
从古诗文翻译看翻译的创造性论文摘要:在许多人眼中翻译只是“学舌的鹦鹉”,“作者的传话筒”,译文只是换一种语言对作者的文章进行“拷贝”或“复制”。
实际上,翻译并不仅仅是直译那么简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译者根据译入语的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
关键词:古诗文翻译创造性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译文并不是与原文完全对应完全一致。
特别是一些古代文体的翻译,更涉及到文体格式以及一些古典词句的要求,因此想只依靠直译来翻译这些文章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译文的再创作,以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特征。
那么,如何进行创作呢?让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理解、比如这一段话:“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容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初读这一段文字,我们大概都会以为这是我国近代某位大师的原创作品。
但实际上这是王佐良先生翻译的培根先生(Sir Francis Bacon)的随笔《谈美》(Of Beauty)的一部分。
请看培根的原文: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如果直译这段文字的话就会变成“美德就像是富裕的石头,最平坦最好;而且自身的美德会是清秀,不必要面容精致,高贵的仪态比外表的美貌更重要。
”显然这种译文不仅没有表达出原作者的意思,而且译入语的规则和特征,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也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
而我们从王佐良先生的译文中看,译文不仅准确、忠实的传达了原作的内容,而且在风格方面也做到了与原作高度近似:凝练、流畅、古色古香。
论诗歌翻译中局限译者再创造的因素
论诗歌翻译中局限译者再创造的因素
任莺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9)001
【摘要】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受到很多局限,而产生这种局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语言上的区别和中西文化差异这两方面.文章用充分的翻译实例说明和论证语言和文化差异对译者翻译诗歌所产生的局限.
【总页数】4页(P61-63,74)
【作者】任莺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论诗歌翻译中译者再创造的局限性 [J], 任莺
2.浅议诗歌翻译中的模糊现象——兼谈诗歌译者的可视性 [J], 马曦
3.影视翻译中的译者再创造 [J], 张帅;郑朝红
4.英文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伦理身份再现——以The Noble Nature和Life这两首诗的翻译为例 [J], 张丽
5.句式局限的突破与译者审美的再创造——试以高慧勤先生译句为例 [J], 黄珺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原语 文本作 者是在其生存的文化背景 下进行创作 的 , 译作
如果 单纯将原语翻译成译者本 国语言 的话 , 倘 若读者缺 乏相
Hale Waihona Puke 美, 同时还 强调要逐 字翻译 , 他 甚 至在创 作 和翻译 时经 常使 用怪 字 、 难字 , 就是为 了逃避 现实 , 使作 品脱 离一般的“ 粗俗 ” 的读 者。虽然费特 的创 作成 就很 高 , 译作 也很 丰 富, 但 他 只 是为 一部分读者层服务 , 因此不能将其 称之为 大众 的人 民艺
术家 。
应文化背 景就 很难 理解 作品的 内涵 , 而且每部作 品都有其 独 特的时代 特征 , 译者 由于与原作 者不 处于 同一 时代 , 这 时将 原作 的文 化 信 息 准 确 地 移 植 到译 作 中就 显 得 至 关 重 要 。 大量的事实证明对交际或语言 的研究脱离 它们赖 以生
家都有 自己的见 解和 主张 , 翻译标 准和 方法 的不 同 , 直接 决 定 了译作 的质量。虽然人们对译作 的评判标 准不一 , 但 提到 评判标准 , 首先想到 的是译 入语 读 者对译 作 的接 受程度 , 如 果译作被读者广 泛接受与认可 , 我觉得这 已经可 以说 明译 作 是很 成功的 。翻译 目的其 中之一 就是 为 了让处 于不 同语 言
我们 在翻译时应该考虑一 个问题 , 究 竟是应 该让读 者适 应译作还是 应该让译 作 适应 读者 。针 对这 一 问题 每位 翻译
1 8世纪下半 叶起 , 俄国的翻译活动就呈现 出两个鲜 明的 特点 : 一是翻译 家认 为翻译 是创 造性 的活动 , 译 者认 为原作
是创作 , 泽作也 是一种 创作 , 译 者应尽 力也 能够再 现原 作 的
言形式 传递 到另一种语言形式上 。
2 翻 译 中 的再 创 造
2 . 1 翻 译 的再 创 造
翻译是指在 准确通顺 的基础上 , 把一 种语 言信 息转变 成
另一种语言信息 的活 动 , 是文 化沟 通 的重要 手段 , 是 一种 特 殊 的社会实践 活动 , 并且具有很 强 的创 造性 。由于翻译是 涉 及原作者 、 译者和读 者三 方 的活动 , 翻译原作 时难 免会 出现 脱 离原文 的情况 。所 谓的“ 脱离 ” 其实可 以说是一种再 创造 ,
文化背景 中的人们加 深沟通和 了解 。1 9世 纪 中叶“ 纯 艺术” 派诗 人费特就是坚持死译 翻译方法 的典 型代 表 , 他 是一个 自 觉的形式主 义者 , 翻译 时 强调 译 作一 定 要传 达 原作 的 形式
修辞特点 ; 另一 特 点是 主 张采 用 “ 适合 俄 国 口味”的译 风 , “ 尽量使译作接 近读 者 , 使读者忘却这是译作 , 消除译作 与创 作之间的界限” 。译 者明确 提出 了翻译再 创造 的说 法 , 只有
的翻译方法或 翻译文 字。意译 , 又 叫做 自由翻译 , 它是 只保 持原文 内容 、 不保持 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或翻译文 字。采用 哪种翻译方法受多方面 因素 的限制 , 如: 原作文本 的类型 , 两 国语言和文化差 异 , 译 作 的读者 层 , 等等 。无 论采用 哪种 方 法, 译者都是为 了同一个 目的, 将 原作 的思想 内容从 一种 语
2 0 1 4年 9月
黑龙 江生 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l o g i c l a E n g i n e e r i n g
有 差别 的是这种 再创 造是 否超 过 了一定 的 限度。本 文从 翻
译 中译者主体性原 则 人手 , 分 析再创 造对 译 作的影 响 , 进 而 探讨 翻译时再创造应该遵 循哪些原则 。
1 翻 译
翻译其 实是 充满创造性的工作 , 是读者接触 了解外 国作 品的重要途径 。译者 在翻译作 品时 , 都 致力于再 现原作 的形 式、 内容 , 极力保存原作 的特点 , 但仍 不可避免造成 原作某些 内容 的流失 。译作是译者再创 造的产物 , 允许译者 将个人 的
问题 。
要: 翻译 是不 同文化 背景 下的人们 相互沟通与 交流的重要手段 。从译者 的主体性入手 , 探讨翻译的再创造
关键 词 : 翻译 ; 译者 ; 主体性 ; 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 : H 0 5 9
0 引 言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6 3 4 1 ( 2 0 1 4 ) 0 5— 0 1 5 3— 0 2
理解 、 利用本国语言 以读者 易于 接受 的形式进 行 翻译 , 这 时 的译作就 明显地带有创造性 的色彩。
奈 达曾给翻译下 过这样 的定 义 : “ 翻译是 用 泽人语 重新 表达原语 表达的信息 , 使译入语读者对 信息 的理解与原 语读 者对信 息的理解相等 。 ” …翻译是一项 非常复杂的工作 , 不是 单纯地将一 种语 言直译成另一种语 言 的简单过程 , 翻译 肩负 着 文化 传承的重担 , 可以说翻译是将 一种文化 移植到 另一种 文化上 的过程 , 它充 当着文化移植 的媒介 。
S e p . 2 01 4 Vo 1 . 2 7 N o . 5
第2 7卷第 5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6 3 4 1 . 2 0 1 4 . 0 5 . 0 7 2
论 翻 译 的再 创 造
宋 彬 彬
( 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 院 , 山东 曲阜 2 7 6 8 2 6 )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