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8b295f964bcf84b8d57b0b.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二、学分:4三、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四、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是网络教育(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这门课程是以Visual Basic6.0(简写VB)为语言背景,主要特点是采用面向对象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使编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使学生掌握一种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掌握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模块化结构思想及编程技术的基础上,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可视化程序设计开发思想、开发方法及开发过程。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综合处理能力的目的。
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Visual Basic6.0 概述(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建立事件驱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了解VB的功能及特点。
了解VB的运行环境及启动、退出。
重点掌握VB的集成开发环境。
(二)课程内容1、中文Visual Basic 6.0简介2、安装和运行Visual Basic 6.03、Visual Basic 6.0的集成开发环境4、Visual Basic 6.0帮助系统的使用(三)实践环节内容和基本要求1、实验内容(1)掌握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
(2)熟悉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
2、基本要求(1)了解VB系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
(2)掌握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
(3)熟悉Visual Basic 集成开发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4)掌握Visual Basic联机帮助功能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Visual Basic基本控件及简单程序设计(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
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学提纲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1ba18cb28ea81c758f57858.png)
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适用专业:信息、数学专业可视化程序设计Visualizing programming based on MFC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可视化程序设计(VC)是一门使用Visual C++6.0语言和工具训练学生从事计算机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是信息和数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和掌握Visual C++6.0语言的基本功能,掌握Visual C++6.0环境中的各种基本工具。
学会使用Visual C++6.0语言和工具设计并实现各种基本用户界面(如菜单、状态栏和工具栏、对话框、但文档与多文档界面),能熟练处理Windows系统中的各种基本事件,并能打印和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绘制各种功能图形。
初步掌握Windows系统中复杂事件任务(如多线程等)的设计与实现。
本课程是该类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进一步从事基于VC环境的软件开发,完成毕业课题设计,解决遇到的科研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初步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的考试对应考者进行以下水平测试:(1)对Visual C++6.0开发环境中语言(包括MFC)和开发工具基本概念的识记、理解能力;(2)对Visual C++6.0开发环境的使用能力;(3)对C++6.0语言的应用与表示方法的掌握水平;(4)对事件驱动环境下的程序设计的掌握水平;(5)对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掌握水平;(6)对基本二维图形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的掌握水平;(7)对Windows系统中鼠标和键盘事件的掌握水平;(8)对MFC库的重要结构和文档与视框架结构的四大对象的理解与应用水平;(9)对MFC库的各种控件和各种资源的熟练掌握;(10)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第一章概述本章介绍了Visual C++6.0的集成开发环境。
本章通过对Visual C++6.0的集成开发环境中个功能单元的介绍,阐述了各种Windows资源的创建与编辑, 并重点介绍了事件映射原理和Class Wizard工具的使用方法。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设计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6b13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4.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时:总学时_____,理论学时_____,实践学时_____4、课程学分:_____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常见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使用方法。
熟悉可视化编程中的基本控件和组件的功能及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应用程序。
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和逻辑,能够编写规范、高效的代码。
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错误处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1、可视化编程基础可视化编程的概念和特点。
常见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介绍和比较。
2、编程环境与项目创建安装和配置可视化编程环境。
创建新的项目和解决方案。
3、界面设计窗口和控件的添加、布局和属性设置。
菜单和工具栏的设计。
4、基本控件的使用按钮、文本框、标签、单选按钮、复选框等控件的应用。
5、数据输入与输出数据的获取和显示方法。
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处理。
6、事件处理常见事件的类型和触发机制。
事件处理函数的编写和调用。
7、图形绘制与图像处理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图像的加载、显示和处理。
8、文件操作文件的读写操作。
文件夹的操作和管理。
9、数据库操作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
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10、多线程编程多线程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多线程程序的设计和实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示例等方式,讲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使用和程序设计的方法。
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9ee960910ef12d2af9e7be.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这门课程是以Visual C# .NET为语言背景,主要特点是采用面向对象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使编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使学生掌握一种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掌握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模块化结构思想及编程技术的基础上,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可视化程序设计开发思想、开发方法及开发过程。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综合处理能力的目的。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VC#可视化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技术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MS .NET 框架的母语C#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初步掌握在VS开发环境下使用C#语言编写基于Windows Form的.NET 应用程序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熟悉C#的有关语法以及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熟悉在VS开发环境下使用.NET窗体和常用控件类设计应用程序界面;掌握使用基本的类,设计简单的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初步掌握多媒体和图形图像程序设计技术三、修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后续课程:C#高级编程、Web Service、.NET frame work、软件设计实训等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主要内容:第一章集成开发环境(1学时).Net框架简介Visual Studio .NET简介基于Windows Form 的应用程序,基于控制台的应用程序Microsoft 帮助系统重点:.NET 解决方案和项目、帮助系统第二章C#语言基础(1学时)了解C#语言的特点熟练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掌握C#程序的异常处理重点:C#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第三章C#面向对象基础(2学时)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类和对象,访问修饰符、继承性和多态性及其C#实现理解接口,委托和事件,名字空间重点:类和对象、继承性难点:抽象类、委托第四章集合类和文件操作类(4学时)掌握常用集合类了解常用文件操作类重点:数组、列表、文本文件操作第五章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6学时)熟练掌握窗体、MDI和主菜单设计技术熟练掌握基本控件(标签、按钮、文本框、列表框、组合框等)的用法掌握工具栏、状态栏的设计技术掌握通用对话框设计技术,了解自定义对话框重点:窗体、基本控件第六章数据库程序设计(6学时)理解基本原理掌握数据访问向导进行数据库连接掌握使用Command组件执行SQL命令理解数据缓存DataSet掌握DataAdapter组件及主要方法的使用理解数据绑定掌握基本数据表单设计技术重点:Command组件、DataAdapter组件及DataSet的使用难点:DataSet的作用、结构和操作学时分配七、实验名称与类别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实验1 C#面向对象基础1. 实验目的掌握类和对象编程最基本的概念,理解继承、多态、运算符重载等概念,并在程序开发中熟练运用。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案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0f2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6.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使学生掌握至少一种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的界面和基本组件的使用。
(2)程序的逻辑结构和控制流程的设计。
(3)事件驱动编程的概念和应用。
2、难点(1)复杂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2)用户界面的优化和美观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效果。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可视化程序设计作品,如小游戏、实用工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这些作品是如何实现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可视化程序设计。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强调其通过图形化界面和拖放组件的方式来创建程序,使得编程过程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2)讲解常见的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如_____、_____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以一个简单的程序为例,讲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创建界面、添加组件、设置属性、编写事件处理代码等。
3、演示操作(15 分钟)打开选定的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现场演示创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
(1)创建一个窗口作为计算器的界面。
(2)添加数字按钮、运算符按钮、显示屏等组件。
(3)设置组件的属性,如大小、颜色、字体等。
(4)为按钮编写点击事件处理代码,实现计算功能。
4、学生实践(20 分钟)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自己动手创建一个简单的程序,如成绩统计程序或购物车程序。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教学大纲
![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2cadf2c281e53a5902ff68.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实验授课纲领一、拟定本纲领的依照依照 2005 气工程及其自化培养划和可化程序及用程授课大拟定本授课大。
二、本实验课程的详尽安排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序每目名称内容介( 50 字左右)要求型人数号学Vb 集成开熟悉 Vb 集成开境,并能熟使用、文本框、命令按,演1境及用12修示窗体与三个控件的常用属性与基2 3 4 5 6 7程序的建立本属性,掌握其示收效。
掌握 VB 常用函数的使用。
掌握框的使用入框、信息框函数的使用。
一步理解 VB 用程序的程体系。
掌握 IF 、 Do ⋯ Loop 循控制构程序句及其句的嵌套用;掌握SelectCase 句、For⋯ Next 句及 Exit For句的使用。
静数的使理解和掌握定数的定和使用。
掌握数的基本操作,认识与静数用相关的常用算法。
一步理解和掌握定数。
掌握数的使用数的定和使用,掌握定数和数定和使用上的差。
常用控件掌握按、复框、和控件的常用属性、基本方法和主要事件。
认识控件数的使用方法。
常用控件掌握列表框、合框的常用属性、基本方法和主要事件。
2修12修12修12修12修12修1掌握函数过程及子过程的调用方8过程设计法及形参加实参的对应关系。
.掌握参2选修设计专业1数个数不同样的看法与使用方式。
熟悉常用算法:列举法、素数、常用算法的程9最大合约数、水仙花数;进一步熟悉2选修设计专业1序设计列表框等控件的使用。
理解过程的嵌套与递归看法。
了10过程设计、算法解过程的嵌套与递归调用。
掌握“值2选修设计专业1传达”和“地址传达”的传达方式。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实验是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专业实验范围。
作为与相关授课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授课环节,应在可视化程序设计及应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开设。
学生应拥有一门计算机语言的基础知识。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经过本课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VB6.01 的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熟悉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并可以正确地在计算机上编写VB程序、调试。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案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69f5e0242a8956bece4d6.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6(38+18),学分数:3.5)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以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为核心,介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重点介绍了Visual Basic语言中程序的调试技术、文件访问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等,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实习,深刻理解和领会Windows程序设计的特点和风格,掌握其方法和要领,学会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通用方法和步骤。
能够较快地掌握同类的编程语言,如:Delphi 等。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VB概述教学内容:1.VB的特点2.VB的启动和退出3.VB的集成开发环境教学要求:介绍Visual Basic的特点、熟悉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定制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的基本方法。
(二)VB编程基础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和术语2.工程管理3.创建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设计、程序启动与运行、编译应用程序)教学要求:掌握Visual Basic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VB中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从界面设计到代码设计、程序编译和程序运行的全过程。
(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常量、变量及数据类型3.数组4.枚举、自定义类型5.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6.过程7.VB中的常用函数教学要求:熟练掌握Visual Basic语言的基本语法、Visual Basic语言中关于程序结构、数据类型、常用函数、过程的基本概念。
(四)用户界面设计教学内容:1.简介2.标准控件3.文本编辑处理常用方法4.ActiveX控件简介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明确各标准控件的功能,熟练使用【属性】窗口设置属性,能为控件的事件过程编写简单代码,学会使用剪贴板对象、键盘事件,了解一些常用的ActiveX控件的功能。
《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9fe3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png)
《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Visual Basic(简称 VB)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 VB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 VB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
(2)掌握 VB 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
(3)熟悉 VB 程序的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ThenElse、Select Case)、循环结构(ForNext、DoLoop)。
(4)掌握数组、过程(Sub 过程、Function 过程)、常用控件(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列表框、组合框等)的使用。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 VB 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和代码规范意识。
(3)能够调试和修改程序,提高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VB 程序设计基础(1)VB 集成开发环境的介绍与使用。
(2)对象的概念,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
(3)创建简单的 VB 应用程序。
2、 VB 语言基础(1)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型、布尔型、日期型等)。
(2)变量与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3)运算符与表达式的运算规则。
3、程序控制结构(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IfThenElse、Select Case)。
(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Next、DoLoop)。
4、数组(1)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使用。
(2)动态数组的创建和操作。
5、过程(1)Sub 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2)Function 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3)参数传递(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8c0c2169eae009581bece2.png)
《VB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VB可视化程序设计》二、学时及学分64学时,4学分三、适用专业软件设计专业、软件设计(日语)专业四、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能够利用可视化的编程方法独立地开发和设计小型系统、并能够进行相应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Visual Basic的对象、属性和方法等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Visual Basic中的数据类型、函数、控制结构的使用方法;熟悉Visual Basic窗体定义及各种控件的使用,了解Visual Basic与数据库的连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
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开发实例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的开发和设计、代码编写、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在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实验、实践、实例、演示、投影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七、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 Visual Basic 基础(2学时)内容提要:本章要求学生了解VB的发展史,理解VB作为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及编程思想,掌握VB6.0的安装、启动方法及其集成开发环境中的菜单栏;工具栏;属性、代码编辑器、立即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体布局窗口等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VB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通过介绍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使学生熟悉VB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以及工程、窗体、报表、等文件的运行与保存。
教学重点和难点:VB的编程思想及属性、代码编辑器、立即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体布局窗口的灵活使用, VB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以及工程、窗体、报表、等文件的运行与保存。
§1.1 Visual Basic概述(0.2学时)一、Visu al Basic简介及版本二、Visual Basic特点三、Visual Basic简介及版本四、Visual Bas ic特点§1.2 VB的安装与启动(0.4学时)一、 Visual Basic的安装过程及软硬件环境要求二、 Visual Basic6.0的启动§1.3 Visual Basic6.0的集成开发环境(0.4学时)一、 Visual Basic的菜单栏、工具箱的介绍二、 Visual Basic的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三、 Visual Basic的属性窗口、窗体布局窗口四、 Visual Basic的代码编辑器窗口五、 Visual Basic的对象浏览器窗口六、 Visual Basic的立即窗口§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0.2学时)一、对象和类的概念二、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1.5 启动Visual Basic(0.2学时)Visual Basic的启动方法§1.6 最简单的应用程序(0.2学时)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实例介绍§1.7 开发VB应用程序的步骤(0.1学时)模仿这个实例介绍开发应用程序的步骤§1.8 如何运行与保存程序(0.2学时)一、程序的运行二、程序的调试三、程序的运行结束四、程序的保存§1.9 生成可执行文件(0.1学时)对于开发好的应用程序进行编译第二章窗体与基本控件(3学时)内容提要: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掌握窗体的属性、常用事件、常用方法、多窗体和启动窗体的设置等内容,并能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制作;了解文本框和标签框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文本框和标签框的常用属性、方法及事件,了解在程序运行中通过键盘接收用户输入信息的方法。
《可视化编程技术教学大纲》
![《可视化编程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d2dba6770bf78a64295456.png)
《可视化编程技术教学大纲》Visual Programming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本课程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和软件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知识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过至少一门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先开课程为《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清晰OOP程序设计基本概念,Visual Basic语法基础;掌握Visual Basic中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技巧,及Visual Basic 工具的使用;理解软件开发前沿技术的概念并掌握其开发方法;形成学习可视化语言的系统方法。
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并且胜任软件开发工作的水平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具体要求:第一章概述[目的要求] 熟悉Visual Basic的IDE环境。
[教学内容]1.1 Visual Basic 6.0的三种版本1.2 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IDE1.3 第一个Visual Basic应用程序1.4 Visual Basic的文件系统1.5 Visual Basic的特点1.2 MSDN的使用1.3 可视化编程基本概念1.4 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概念[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
[课时] 2学时第二章 Visual Basic基础[目的要求] 理解和掌握Visual Basic语法基础。
[教学内容]2.1 Visual Basic语法基础2.1.1 书写规则2.1.2 标准数据类型和自定义数据类型2.1.3 可变数据类型2.1.4 顺序、选择、循环程序结构2.1.5 对象集合2.1.6 数组和控件数组2.1.7 Sub和Function过程2.1.8 对象、类和继承2.1.9 集合2.2 窗体、标准控件及部分ActiveX控件2.3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向导和应用程序安装向导[重点难点] Visual Basic的各种语法。
[教学方法] 利用例程进行讲解。
可视化程序设计VC++教学大纲
![可视化程序设计VC++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2b6db4ddccda38376bafd9.png)
《可视化程序设计VC++》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可视化程序设计VC++ 课程代码:08120130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4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48 上机学时:32先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可视化程序设计VC++》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掌握C++程序设计以及应用Visual 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MFC基本应用程序的建立、掌握对话框、常用控件、菜单、窗口、图形、文本、位图、数据库编程。
能正确运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理论课需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主要讲授VC++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在实验课上进行编程练习。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本C++语言了解C++预处理,理解C++程序结构,C++基本语法,C++函数,C++指针和引用。
第二章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了解输入、输出流库,理解类和对象,继承、多态、虚函数、运算符第三章 MFC基本应用程序的建立了解Windows编程基础,编制一个MFC应用程序,掌握使用MFC AppWizard、类向导第四章对话框和常用控件掌握对话框的创建和使用,常用控件的创建和使用第五章菜单、工具栏和状态栏理解工具栏、状态栏,掌握菜单第六章框架窗口、文档和视图了解文档序列化、文档视图结构,理解视图及视图类、框架窗口、文档窗口第七章图形、文本和位图理解位图、图标与光标,掌握字体与文字处理、简单图形绘制第八章数据库编程了解MFC ODBC数据库概述、ADO 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相关的Active 控件,理解MFC ODBC 应用编程四、实验(上机)内容实验一认识Visual C++中文版开发环境、C++程序设计实验二 MFC基本应用程序的建立实验三对话框的建立实验四按钮控件的建立和应用实验五编辑框、列表框、组合框的建立实验六进展条、滚动条和滑动条的建立实验七菜单的建立实验八工具栏和状态栏的建立实验九框架窗口的建立实验十文档和视图的建立实验十一图形实验实验十二文本实验实验十三位图实验实验十四 ODBC数据库编程实验十五 ADO数据库编程实验十六综合案例:学生信息系统五、学时分配六、考核方法本课程突出过程考核和编程能力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这门课程是以Visual C# .NET为语言背景,主要特点是采用面向对象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思想,使编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使学生掌握一种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掌握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模块化结构思想及编程技术的基础上,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可视化程序设计开发思想、开发方法及开发过程。
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综合处理能力的目的。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VC#可视化程序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技术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MS .NET 框架的母语C#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事件驱动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初步掌握在VS开发环境下使用C#语言编写基于Windows Form的.NET 应用程序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熟悉C#的有关语法以及面向对象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熟悉在VS开发环境下使用.NET窗体和常用控件类设计应用程序界面;掌握使用基本的类,设计简单的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初步掌握多媒体和图形图像程序设计技术
三、修读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
后续课程:C#高级编程、Web Service、.NET frame work、软件设计实训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主要内容:
第一章集成开发环境(1学时)
.Net框架简介
Visual Studio .NET简介
基于Windows Form 的应用程序,基于控制台的应用程序
Microsoft 帮助系统
重点:.NET 解决方案和项目、帮助系统
第二章C#语言基础(1学时)
了解C#语言的特点
熟练掌握C#程序的基本结构和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
掌握C#程序的异常处理
重点:C#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
第三章C#面向对象基础(2学时)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
掌握类和对象,访问修饰符、继承性和多态性及其C#实现
理解接口,委托和事件,名字空间
重点:类和对象、继承性
难点:抽象类、委托
第四章集合类和文件操作类(4学时)
掌握常用集合类
了解常用文件操作类
重点:数组、列表、文本文件操作
第五章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6学时)
熟练掌握窗体、MDI和主菜单设计技术
熟练掌握基本控件(标签、按钮、文本框、列表框、组合框等)的用法掌握工具栏、状态栏的设计技术
掌握通用对话框设计技术,了解自定义对话框
重点:窗体、基本控件
第六章数据库程序设计(6学时)
理解基本原理
掌握数据访问向导进行数据库连接
掌握使用Command组件执行SQL命令
理解数据缓存DataSet
掌握DataAdapter组件及主要方法的使用
理解数据绑定
掌握基本数据表单设计技术
重点:Command组件、DataAdapter组件及DataSet的使用
难点:DataSet的作用、结构和操作
学时分配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C#面向对象基础
1. 实验目的
掌握类和对象编程最基本的概念,理解继承、多态、运算符重载等概念,并在程序开发中熟练运用。
2.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PERSON类的实验;
(2)假设一个政府部门对不同的职务的员工有不同的工资,比如普通员工第一年的基本工资是一个月800元,科长的工资是普通员工的2倍,局长的工资是普通员工的3倍,而且这个部门按员工开始工作的时间计算,每年的工资会增长10%,现要求用虚方法和方法重写来实现多态性,以计算不同员工的工资。
3. 实验要求
要求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实验内容。
实验2 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
1.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C#来创建WINDOWS应用程序,学会比较简单的设计,包括创建菜单、鼠标响应、键盘输入、标准控件、对话框和工具栏。
2. 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
(2)修改窗体属性;
(3)添加窗体事件处理方法;
(4)在窗体中绘图;
(5)实现WINDOWS菜单;
(6)实现鼠标和键盘输入;
(7)实现标准控件的使用;
(8)实现常用的会话框;
(9)实现工具栏。
3. 实验要求
要求掌握窗口控件的编程实现。
实验3 数据库程序设计
1. 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使用C#来编写数据库程序,学会数据库定义和操作的方法。
2. 实验内容
使用OLE DB来建立客户电话号码查询程序
(1)建立ACCESS数据库;
(2)建立应用程序;
(3)使用SQL来建立客户电话号码查询程序;
3. 实验要求
掌握数据库访问的程序设计。
附注:其中实验3为综合性实验。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Visual C# .NET 可视化程序设计,郭文夷、戴芳胜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Visual C++网络通信编程实用案例精选人民邮电出版社丁展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考查
实验课考核方式:
实验检查、实验报告
执笔:涂超
审核:吴卫祖
批准人:王荣辉
时间:200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