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业务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3.尿道周围菌种改变及尿液性状的改变,为致病菌入侵繁殖创造了 条件。
4.细菌粘附尿路上皮细胞是其在泌尿道感染的先决条件,尿道周围 微生态的改变也会加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5.泌尿道感染患者分泌lgA的产生存在缺陷,使尿中分泌型lgA浓度 减低,增加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6.先天性或获得性尿路畸形,加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护理措施
2.减轻排尿异常
(1)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尿量尿色,注意观察呼吸、脉搏、 血压等变化。 (2)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冲洗会阴,小婴儿勤换尿布, 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压力消毒。 (3)婴幼儿哭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应用654-2 等抗胆 碱药(解痉 )。 (4)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注意抗菌药物的副作用,例如: 胃肠道反应、肾脏损害等。 (5)定期复查尿常规,进行尿培养,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 治疗效果。
7.糖尿病、高钙血症、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其泌尿道感染的发病率可增高。
发病机制
三、细菌毒力
除以上个体因素所起的作用外,对没有泌尿道系结构异常 的儿童,入侵微生物的毒力是决定细菌能否引起上行性感 染的主要因素。
临床表现
1、急性尿路感染 (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
4.不耐受者注意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5.尽可能用低毒、抗菌能力强,对肾功能损害小的药物。
护理措施
3.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养成多饮水,不要憋尿的好习惯,并保持外阴部清洁。
尿路感染可以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薏仁米,茯苓,生甘 草能清热,可以结合使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感冒,才能 减少感染的机会。保持精神愉快。
一、感染途径
发病机制
1.上行感染 正常小儿尿道有少许细菌存在,当机体抵 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 起膀胱、肾盂和肾间质的感染。上行感染是小儿泌尿道 感染的主要途径;
2.血源性感染 通常可为全身败血症的一部分,主要见 于新生儿和小婴儿;(金黄色葡萄球菌)
3.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 结肠内的细菌和盆腔内感染可 通过淋巴管感染肾脏,肾脏周围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感染 也可直接蔓延。
发病机制
二、易感因素
1.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小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弹力纤维 发育不全,易被压扁、扭曲,发生尿潴留而易感染;女孩尿道短, 尿道口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男孩包皮较长、包茎,易于积垢 而上行性感染。 2.膀胱输尿管反流:正常输尿管进入膀胱呈一钝角,向内、向下进 入膀胱壁有一定的斜度和长度,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由肌肉筋膜鞘 组成,输尿管膀胱开口呈斜行裂隙状,起瓣膜作用。当输尿管进入 膀胱的角度改变、在膀胱壁内行程太短、输尿管末端环形和纵行肌 纤维数量和分布异常或输尿管膀胱开口的先天异常,以及脊髓脊膜 膨出所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输尿管膀胱反流。婴儿期下尿道 神经发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产生的逼尿肌功能亢进, 使膀胱内压增高,改变了膀胱壁和输尿管交界处的解剖关系也引起 VUR,但为暂时性。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婴幼儿勤换尿布,幼儿不穿开裆裤, 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女婴清洗外阴时从前向后擦,避免污 染机会。
护理措施
4.心理护理 安抚患儿,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用药
宣教。 消除顾虑及恐惧,增强治疗信息。
5.皮肤及疼痛护理 婴幼儿保持会阴部位及肛周清洁干爽,勤换尿不湿,减少尿 液刺激,有尿布疹的患儿应遵医嘱予以处理。 伴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的患儿,尿痛时遵医嘱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7、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和再感染。一般急 性感染于疗程结束后每月随访一次,除尿常规外,还应做 中段尿培养,连续3个月,如无复发,可认为治愈,反复发 作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共2年或更长时间。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3、提供舒适的排尿环境和体位。幼儿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纸尿裤,并及时更换, 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尿片,若使用尿布,应勤更换,尿布洗净后应煮沸或在太阳下 曝晒。
4、避免交叉感染。婴幼儿衣服应与家人分开洗。 5、部分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如入托前体检,所以小儿定期 做尿常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 6、注意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注意水温适宜,对不能合作的婴 幼儿,应分开两腿,充分暴露会阴部,并注意观察阴部有无潮红和分泌物,及时发 现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绕虫前行尿道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症状性泌尿道感染 无症状性泌尿道感染
女孩发病率普遍高于男孩,但新生儿、婴幼儿早期,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且新生儿、婴幼儿泌尿道感染的局部症状往往不明显,全身症状较重。
病因
任何致病菌均可以引起泌尿道感染,但绝大数为革兰阴性 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和铜 绿假单胞菌,少数为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 泌尿道感染中的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60%~80%。1岁以 上男孩主要致病菌多为变形杆菌。
3、无症状性菌尿 在常规的尿筛查中,可以见到健康儿童存在着有意义的菌尿,但 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无症状性菌尿患儿常同时伴有尿路畸形和 既往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史。
辅助检查
(1)尿常规 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镜检白细胞 ≥10个/高倍镜视野,或白细胞成堆、白细胞 管型有诊断意义。部分病儿可有血尿或终末 血尿。
用药护理
1.抗生素 如青霉素、头孢类,可根据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 果,同时结合临床疗效选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时,注意配伍禁忌。 氨基糖苷类静脉滴注要慎用,时间不可长。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 用较强,但7岁以下小儿慎用。
2.磺胺类 多饮水,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防止中毒。
3.口服抗菌药物,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可于饭后服 用减轻胃肠道症状。
(1)新生儿:多由血行感染引起。以全身症状为主,轻重不一。 可为无症状型细菌尿,或呈严重的败血症表现,表现为发热、 体温不升、体重不增、拒奶、腹泻、黄疸、嗜睡和惊厥等。
(2)婴幼儿: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微。主要表现 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儿有尿路刺激症状,排尿 时哭闹、尿布臭味和顽固性尿布疹。
预后
急性泌尿道感染经合理抗生素治疗后多于数日内症 状消失而治愈,但有近50%的患儿可有复发或再感染, 如不及时纠正,易于频繁复发或慢性感染,最终发 展为肾功能不全。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2.排尿异常 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3.知识缺乏 家长及年长患儿缺乏本病的防护知识 4.潜在并发症 高热惊厥、败血症、慢性高血压和慢
健康教育
1、积极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做好各项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女孩大便后要由前向后擦拭肛周,以预防大便内的细菌污染尿道而感染;在排便前 后均应洗手,便后用清洁卫生纸擦拭会阴部及肛周;避免穿弹力紧身裤;避免穿开档裤 游戏如骑小车,或坐地上玩游戏。
2、鼓励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如不憋尿,及时排空膀胱,同时注意观 察婴幼儿排尿频率,尿量、以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表现,注意不能用奶制品或 饮料代替白开水。
性肾功能衰竭等。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鼓励患儿大量饮水,通过增加尿量 起到冲刷尿道作用,还可降低肾髓质和乳头部组织的渗透压,不 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2)饮食:发热患儿宜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应易于消化, 含足够热量,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3)降温: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
治疗要点
4.抗菌治疗 宜及早用抗菌药物,婴幼儿难以区分感染 部位、且有全身症状者均按上尿路感染用药;
(1)上尿路感染选择血药浓度高的抗生素:尿细菌培养 后,即给予2种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氨苄西林、头 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
(2)下尿路感染选择尿浓度高的抗生素:首选复方磺胺 甲恶唑(复方新诺明)。 (3)复发治疗:尿细菌培养后,选用2种抗菌药物,同 时检查有无泌尿系异常和膀胱输尿管反流。习惯性便秘 者给予处理。
业务学习:
小儿泌尿道感染的护理
主讲:程** 指导老师:朱** 参与人员:全体护士 地点:护士站 时间:2018-8-28
前言
泌尿道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 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
按病原体侵犯 部位分类
肾盂肾炎(上尿路感染) 膀胱炎、尿道炎(下尿路感染)
按临床症状分 类
尿反流分5级:
①Ⅰ级:反流仅见于输尿管。 ②Ⅱ级:反流至肾盂、肾盏。 ③Ⅲ级:输尿管轻~中度扩张与扭曲,肾盏中度扩张,穹隆无或轻 度变钝。 ④Ⅳ级:输尿管中度扩张,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级:输尿管显著扩张与扭曲,肾盂肾盏显著扩张,多数肾盏不 见乳头压迹。
尿液反流的危害在于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复发作引起肾瘢痕,而且, Ⅲ级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肾盏内压力过高引起肾内反流和肾间质损 害。两者同时或单独存在均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2)尿涂片找细菌 取一滴混匀新鲜尿置玻片 上烘干,革兰氏染色,每油镜视野≥1个,有 诊断意义
辅助检查
(3)尿细菌培养 尿培养是确定诊断的重要证据,
要求在抗生素应用前做,排尿前勿多饮水,留尿过 程中要严格按常规操作以免尿液污染。清洁中段尿, 菌落计数超过10万/ml可确诊,菌落计数在1~10万 /ml为可疑。少于1万/ml或多种杂菌生长时,则尿液 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通过耻骨上膀胱穿刺培养,阳 性培养即有诊断意义。对于伴有严重尿路刺激症的 女孩,如果尿中有较多白细胞,中段尿细菌定量培 养≥102/ml,且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类等,也可诊 断为泌尿道感染。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女童 注意清洁外阴。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对症治疗 对高热、头痛、腰痛的患儿应给予解热镇 痛剂缓解症状。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用阿托品等 抗胆碱类药物治疗,也可以给予碳酸氢钠口服碱化尿液, 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3.积极矫治泌尿道畸形。
留做细菌培养的尿若不能及时送验时,应暂放4℃冰箱内, 否则会影响结果。有发热的尿感应同时做血培养。
辅助检查
(4)影像学检查 反复感染或迁延不愈者应进行, 以观察有无泌尿系畸形、慢性肾损害或瘢痕进展 情况、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辅助上尿路感染的诊断。
常有:B超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加断层摄片、排泄 性膀胱造影、肾核素造影、CT扫描等。
(3)年长儿:表现与成人相似,下尿路感染以膀胱刺激症状 如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全身症状轻。上尿路感染多有发热、 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有时也伴有尿路刺激症状。
临床表现
2、慢性尿路感染 (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 轻者无明显症状,可间断出现发热、脓尿或菌尿,反复发作者
有贫血、乏力、腰痛、生长发育迟缓,重者肾实质损害,出现肾 功能不全及高血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