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案例分析讲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设计讲义(PPT+105)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设计讲义(PPT+105)](https://img.taocdn.com/s3/m/4056aa8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3.png)
总结与展望
总结成果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全面掌握了公共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案例中。未来我们将继续提高专业技能,为社会 提供优质的公共建筑设计服务。
展望未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建筑设计面临着更多挑战,如可持续发 展、智能化、无障碍等。我们将紧跟行业前沿,不断创新,为打造更 宜居的城市贡献力量。
绿色材料
选用环保、可再生、低碳排放的 建材, 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对环境的 影响。
室内环境设计
营造舒适氛围
室内环境设计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体验。通过合理的采光、色彩搭配和家具布置等,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满足人们的 感官需求。
提升使用体验
关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出人性化的空间布局和动线流线。确保良好的通风、采光和隔音效果,增强使用者的舒适感和归属感。
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确保建筑物及其 使用者的安全。
节能环保
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用户服务
关注使用者需求,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 提升建筑物的公众价值。
成功案例分析一
以苏州园林为例,这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和传 统文化元素。通过精心的空间布局、精细的园景设计和恰当的材料选用,营造出 独特的中国园林风格,为游客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该项目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 巧妙地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和 舒适性。
应急消防设备
在关键区域配备消防栓、灭火器等应急消 防设备,为及时扑救提供保障。
节能环保设计
优化能耗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材料, 最大程 度降低建筑的用水、用电和用气 消耗。
可再生能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a3f377751e79b8969022632.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公共建筑的分类 (1)二、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1)三、公共建筑设计中的若干概念及辩证关系 (2)1、正确理解“建筑”的含义 (2)2、“实用、经济、美观”之间的关系 (3)3 、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3)4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4)5 、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5)第二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7)一、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7)1、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7)2、公共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8)3、建筑群体组合 (9)4、场地及道路 (9)二、群体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 (10)1、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 (10)2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 (10)三、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 (13)1、外部空间与建筑形体 (13)2、外部空间的围合与限定 (14)3、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15)4、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16)5、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 (17)第三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20)一、建筑与功能的关系 (20)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24)1、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及相互关系 (24)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25)三、合理地组织交通流线 (29)第四章公共建筑的造型设计 (33)一、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原则 (33)1、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33)2、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的依存关系 (33)3、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宏观原则 (34)4、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原则 (35)二、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手法 (40)1、几何分析 (41)2、形体的轴线 (42)3、形体的虚实 (42)4、形体的层次 (43)第五章公共建筑的结构与技术 (44)一、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 (44)1、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44)2、结构的空间形式与种类 (45)二、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 (47)1、暖通、空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47)2、采暖与空气调节的方式及其选择 (47)3、气流的组织: (49)4、排出含有热量、湿量以及污浊物质的空气. (49)第一章总论一、公共建筑的分类在文明社会中,建筑不仅是人们遮蔽风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e88a334b35eefdc8d3334a.png)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班级:13建筑学3班姓名:杨林青学号:1310641320摘要在公共建筑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了文化类的公共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
并通过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加以辅助分析。
通过两者做个比较,以便更好的理解。
文章内容通过对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本身的历史环境关系、法规控制、功能和指标要求、造型构思、空间效果、立面材料风格和细节设计等方面;对建筑的独到之处和自己的体会来逐步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建筑特点AbstractI n public building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hose the culture of new public buildings - suzhou museum. And through the hangzhou academy aided analyses folk art museum. By compare the two,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rchitect;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regulation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itself, function and index requirements, design conception, space effect, the facade material style and detail design, etc; For building is unique and his own experience to gradually for analysis.Key words: suzhou museum、Pei 、architectural features目录一、绪论二、案例所选建筑1)苏州博物馆新馆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三、第一章:设计者的设计理念1)贝聿铭2)隈研吾四、第二章:案例分析1)历史环境关系2)法规控制3)功能和指标要求4)造型构思5)空间效果6)立面材料风格7)细节设计五、第三章:建筑的独到之处1)苏州博物馆新馆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六、第四章:体会和收获绪论时间,能够过滤许多浮躁喧哗的现象,能够沉积一些厚实本质的东西。
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分析案例
![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分析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ada3d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png)
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分析案例公共建筑;交通流线;功能分区;关系探讨老子的道德经提到过“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只有依据使用功能来建造建筑,只有符合人性化的使用需求来设计才能是一个好的建筑。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在城市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对公共建筑的要求也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流线美,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把握好建筑功能与交通流线之间的契合点,设计的建筑交通流线形式适合于功能的要求。
1、拉萨市委党校工程简介拉萨市委党校项目基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东城新区书山路以北,梅香路以西,是由一幢六层综合教学楼,两幢五层学员住宿楼,一幢六层教职工住宿楼及一幢两层食堂兼礼堂组成的建筑群体。
项目用地面积493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708.9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计容建筑面积28011.55平方米,容积率0.57。
考虑到党校这样一个公共建筑的特点,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大多采用三面围合的方式,既体现藏式建筑的特征又符合党校的使用要求。
整体空间以开阔的广场、林荫大道、集会广场和南侧静思园形成一个空间的主流线,形成基地最强烈的一条流线。
规划以中心路为主的流线规划模式,并对城市开放,不仅仅是对城市景观及空间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开放,积极的形象。
结合运动区和建筑物间的小绿地形成一个大小有序、尺度适宜、开阖收放的一系列建筑外部空间,满足不同时段、不同人群的空间需求。
2、公共建筑的交通流线分析2.1交通的流线类型交通的流线类型分为公共交通人流线、内部工作流线和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公共交通人流线指的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是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和人流的构成不同分别组织、相互划分。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型,其交通流线也可划分为集中式和自由式两种,集中式的特点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快速的集聚和疏散建筑物内的人流量;自由式流线的特点是在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有序的解决大量人流的进出问题。
建筑案例分析ppt精选全文
![建筑案例分析ppt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7e167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建筑案例分析ppt建筑案例分析ppt该项目位于名为Odunpazari的地区,地处于新开发的城区和传统奥斯曼木结构住宅小尺度城镇景观的门户位置。
这些在上层设置悬挑的木质房屋,以相互穿插的形式构成整体建筑的外立面,沿着蜿蜒的小街建造,使街道景观和步行体验相当独特和出人意料。
博物馆主人在此建造这个建筑,旨在推广土耳其文化。
分析前言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设计,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a.因地制宜,呼应整个场地、城市的肌理,做到对场地最大的尊重。
b.功能组织合理,流线组织顺畅,空间层次丰富有特色c.造型独创,比例尺度感受舒适,符合博物馆性质。
环境呼应在建筑原有场地,已建有3~4个博物馆,新建博物馆除了要考虑到与老建筑的呼应,同时又需营造一个空间场所,打通南北两条街道的连通,顺应建筑的体块,设计师在布置广场时,统一采用了折线型的布局方式,此类手法较好的使博物馆东侧悬挑部分有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做到了建筑与场地的总体考虑。
中庭空间作为建筑中庭空间,建筑设计师利用当地木材,采用逐步叠加、旋转、交错的手法,使中庭空间产生一种动势,给参观者以一种向上蓬勃欲出的感受。
而屋顶处天窗将阳光以一种倾泄的形式从上至下,照亮整个空间。
Tips:建筑中庭通高空间作为快题中最方便运用的手法之一,如何营造出一种亮点,为自己的方案增光添彩成为诸多学生冥思苦想的内容,而Odunpazari 现代艺术博物馆以逐步缩小,旋转给人以运动感的手法也值得我们在平时学习与积累。
平面设计建筑整体造型如同一个个盒子的堆砌,而堆叠和连锁的盒子被设计成不同的尺寸,以创造出不同规模的内部展览空间。
在分区上,底层的盒子为大型艺术品和装置的展示提供了机会。
盒子在上层逐渐变小,以展示更小、更私密的艺术品。
Tips:在功能分区上,我们常常讲述动静分区,内外分区,干湿分区……对于这个方案,有效的通过盒子的大小形状,做出相应的功能转换布局,底层大盒子容纳大规模展示内容,向大众展示藏品的艺术性,而上部小盒子则作为私密展示区域,同时也出于安保考虑,需要更隐蔽的空间。
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5088dae009581b6bd9eb4d.png)
1、对称手法,比例均称,突出中央。 2、碟形穹顶,外观高出四周屋顶。 3、造型高度协调,由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组成。 4、布局集中,正方形平面,中央圆形大厅, 四周空间完全对称。
2 3
DISCRIBE
3 3
1 16
5、门廊成为室内外过度的 空间。 这座建筑圆厅别墅前后四个 立面相同。 6、四面用同样的大台阶通 向户外。 7、建筑顶端雕塑装饰。 。
5
5
27
1、建筑80%分都埋藏在地下,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现代主义(材料技术、环境因 素) 2、44根银线放射状钢丝建造的隧道,吊桥直接通往美术馆正门。——现代主义(材料 技术、环境因素) 3、外观上多为三角、棱形等玻璃屋顶天窗,采光性好。——现代主义,风格派(材料、 环境因素) 4、天窗错综复杂多面多角度组合,淡黄色木遮光格子。——结构主义,风格派(材料、 环境因素) 5、室内壁面与地面采用了淡土黄色石灰岩。——现代主义(材料因素)
4包装色彩上, 选取了饼干的颜色作 为底色,符合产品的 性质。 2、在包装图案上, 选用动物的形象,容 易吸引消费对象。 3、交互式包装设计, 食用后可将产品包装 盒沿图案的虚线裁剪, 展开后可做面具玩具 使用。增加的商品包 装的趣味性。
5 6
7
37
1、整体建筑群对称,结构严谨。———(政治、文化、宗教) 2、色彩既变化又整体统一,多变与整体的交融 。————(文化) 3、护栏。————(技术、材质、经济) 4、重檐歇山顶 。———(技术、文化、历史) 5、琉璃吻兽。———(宗教、文化、政治) 6、吉祥瑞兽。———(政治、宗教、文化) 7、和玺彩绘。———(技术、经济)
CHARATERISTIC
8
02 PART 2 案例二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7a0e8099b89680202d82522.png)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实例——贝律铭作品分析摘要:本文试通过分析贝律铭的图书馆建筑,依据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探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去综合地解决建筑面临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贝律铭,美术馆在我们的设计中,往往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去解决,有时往往回到最基本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上来。
从最基本的点出发,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再丰富发展,力求做到完善。
贝律铭的作品往往一开始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开始到完成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他不是从形式到功能,也不单单是现代主义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是综合环境、城市脉络、轴线、功能、空间、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体验等等各方面因素。
一、大师简介贝律铭是最富盛名的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博采众长,受柯布西耶影响,建筑中表现雕塑性,同时受密斯风格的影响,展现结构之间的直接相接的构筑美,他自己也摸索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其中最擅长的便是混凝土的应用。
在图书馆建筑的设计中,贝氏加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元素,为现代建筑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同时他表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的观念,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的方向。
相对于中国其他探索中国式建筑的建筑师们任意拼贴中国式的建筑元素,贝律铭的方法显然高明的多,是从中国建筑的本质出发进行的探索。
二、作品分析(一)、伊弗森美术馆该作品是贝律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任务面临两项挑战: (1)该馆需要经常进行特展和巡展,所以空间要适应多变的类型不同的展厅。
(2)该馆是地方性的小美术馆,且位于市中心更新区,想要成为吸引人的场所,势必要有与众不同之处。
第一个挑战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第二个挑战是对建筑造型的要求。
贝律铭从造型着手,做了高低错落、大小不同十余个展示厅,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展馆的需求,也形成了丰富的体型.主体的展室厅是外挑的四个大小高低不同的方盒子,深深的外挑展现了结构美,同时高低错落,榫卯相接,很有层次,也表现出几何形体的雕塑感。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edd8efba0d4a7302763a1f.png)
图书馆设计要求
1紧凑型的要求 在进行平面布局的时候,必须保证读者和服务之间的道路便捷舒畅,避免交叉干扰。 2.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图书馆建筑一般应将对内和内外两大部分分开,闹区和静区分开。
上第一方面在尖头上的造型使该建筑在该城市作为
地标建筑,另一方面外部倾斜的墙也为在周围走路 的人群提供了遮阳。在立面上,大量的玻璃提供了
采光,也为混凝土材质的立面提供丰富性。
平面图
图书馆利用一个巨大
的中庭与楼梯的配合 来做到采光与交通的
相互结合。而在交通
上还有一个适合阅览 的大楼梯。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3.灵活性要求 图书馆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馆内的房间可以根据与需要灵活的变动,房间的大小也可以 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扩大或缩小:各主要用房的功能从单一性变为尽可能的多样性,
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光线和通风条件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条件,充分利用自然 条件和能源。 5.图书馆建筑布局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合理的组织读者活动流线、工作人员流线 和籍加工运送流线。保证各个功能区彼此之间有合理的联系和分隔,互不干扰,有利于节省时间和提 高工作效率。
加拿大Surrey城市中心图书馆
建筑152 陶楷人 3150622047
基本介绍
关键词 :采光 材料 造型
图书馆设计出自于为阅读、学习与凝聚社区提 供空间的需求。图书馆采用了大玻璃窗与呈欢迎之 姿的入口,明确的视线关系让访客可以迅速定位, 向上盘绕的中庭与天窗为建筑带来了自然采光与通 风。室外混凝土结构细节精良,本身就可以作为最 终完成面,而无需其他昂贵的建筑贴面。而在造型
公共建筑景观案例分析
![公共建筑景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6fb011b8f67c1cfbd6b87b.png)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公共建筑优秀景观案例分析案例名称:塔比亚特桥姓名:阮林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学号:20121150124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来说,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已经将我们的生活严严实实的围合在其中, 人们似乎感觉到已经与大自然渐行渐远,而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景观广场是我们唯一能近距离接触到的自然和绿色。
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呆久了, 都习惯到楼下的广场或者周边的公园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绿色气息, 放松一下心情。
当然不同的广场和公园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因此很多的设计师在景观类的设计中经常会引入些雕塑、水体、植物花卉造型及一些相应的构筑物。
并恰如其分的将他们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 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而在中国诸多的大中城市中没有很好规划和设计的大小景观广场还有很多。
这一景观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城市公共建筑景观,该桥是伊朗境内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的人行天桥。
它连接两个公园,横跨城市内一条主要的高速公路.大桥全长大约270米,包含一个三维架构,这个三维架构位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架构的形状是树状的。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波斯(现伊朗)之前的首都,促进了这个令人惊叹的桥梁的诞生.是在16世纪的萨法维王朝建立的,那时该城市是伊斯兰艺术和文化的中心. 所以毫不惊奇这个高技术的获奖结构出现在伊朗的首都——德黑兰。
令人惊奇的是这座桥是由一位年轻的女士设计。
Tabiat桥是建筑师Leila Araghian的第一个项目。
她在五年前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设计Tabiat桥位于德黑兰的北部,称为Abbas Abad Lands的区域上;该区域有559公顷,主要是像图书馆和博物馆这样的文化空间以及公共公园.这座桥是为行人提供两个公园(这两个公园被高速公路切断)之间的通道而建造的,把西面的Abo Atash公园和东面的Taleghani公园连接起来。
(最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课件
![(最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讲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f577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png)
建筑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规律——“目的性”、“地点性”、“时间性”— —建筑产生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贯穿始终的三大普遍规律。
目的性规律:
三大规律的主体和主导性规律。建筑现象的发展
变化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人的需要、欲求、意
愿等等,即人对建筑的目的。(人类产品共有)。
地点性规律:
地点不同,相应的条件不同,建筑势必因之而异。(建
2.设计的定义 设计的定义
设计: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 如:服装设计;厂房设计。(《辞海》472页) 亚历山大《论形式的合成》中,区分了原始的、民 间的建造过程与职业建筑师的设计活动,并很有见 地的称前者为无意识设计,后者则称为有意识设计。
设计的三个核心: 1)先于事物的实际存在 2)非常周密严谨符合逻辑 3)清晰完整的表达 表达的方式: 图示表达 模型表达 文字表达 语言表达
“公用地”危害理论——是指场地谁来用都行, 怎么用都 行
土木楼操场
作为停车场应该用地性质单一 应该排他性的使用, 如把停车场地面做成鹅卵石地面
▪水——给水 种类
饮用水: 直接能喝 洗涤热水: 洗澡等 洗涤冷水: 平常所用自来水 冲厕水: 如北京用中水 复杂分级: 物尽所需,在总体社会运营成本 上便宜
降水——对建筑影响大,雨与雪比较难挡,设计的建筑要 做到不漏和排水通畅
雨: 水表面有张力,雨水在粗糙的地面上流淌要1%以上 的坡,1%~3%的坡度是主要选取的值,因此建筑场地 没有平的,一定要考虑场地排水
雪: 要考虑雪的荷载
门
下水井
院子 人行道
场地排水简图
气流 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迎合或避开主导风向 速度: 几级风即速度每小时约多少公里 风频玫瑰图: 距圆心越远表示频率越大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4355ea69dc5022abea0016.png)
h
2
充分满足博物馆的安全、坚固、耐用、维护等方面的 要求,同时利于文物保护并环抱节约的要求。大量采 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展示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的风采。在突出功能文化特征的同时选用显色性高的 光源进行照明设计,塑造“新奇特”的氛围和光环境 。
h
3
采用多种手法及声音多媒体技术,
加强展示效果和宣传形式,能更有
进入大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简约、时尚,层次对 比分明的异性logo屏风,球形和叶片膜结构吊顶装饰 的点缀,表现含苞待放的生命初始阶段,整个氛围显 出雅致而神秘的色彩。在入口左侧放置花神树,游客 可自由上下此树,体验感受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人 们对鲜花的感性认识,引导人们开始一个情景消费的 序曲。
h
h
11
中心旋转舞台
展馆巧妙利用通道空间,使游客在与大师们的亲密接触中自然过渡到多功
能活动区。步入该区,展现给人们的是壮丽夺目的中心旋转舞台,以及延伸
出的“花瓣”,体现花卉生命的张力,利用声、光、电系统、可活动花架和
展板,实现空间格局的任意变化。该区有配套齐全的会议展会活动设施(如
:更衣间、配套餐厅等),使该区域不仅有展示功能,更具备多功能营销服
是四川省又是中国的文化殿堂,将历史与未来,传
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
h
6
世博会花卉馆
国际花卉艺术馆,是世博园的主题馆,总占地面积19148 平方米,建筑面积4798平方米,由三个边长24米的正六 边形组成。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是由远古植物三叶草演变 而来。隐喻建筑由大地中“破土”而出,给人“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重又归于自然”的感受。其内部空间充盈而富 于变化,非常利于展示空间设计创作。
深邃的夜空,朗朗的繁星,在夜空中低低掠过的北极 光,通过黑白色彩的交织运用,表现出深邃夜空与广 博大地的交融,加之点缀其间的缤纷花朵,既满足了 休息所需的宁静,也融入了展示花艺产品的需求。
公建化 案例
![公建化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c897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5.png)
公建化案例
【实用版】
目录
1.公建化的定义和背景
2.公建化的案例分析
3.公建化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正文
【公建化的定义和背景】
公建化,全称为公共建筑化,是指城市建设中,将原本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集中化、集约化、集聚化的过程。
这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逐渐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表现。
公建化的实施,旨在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绿色、智能、人文的城市发展目标。
【公建化的案例分析】
在我国,有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公建化策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比如,北京市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建设”项目,将原本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集中到一起,形成了“公共服务设施集群”,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也提升了城市空间的
使用效率。
再比如,上海市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公建化的方式,将城市的旧区改造成新型的公共生活空间,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品质。
【公建化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公建化的实施,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公建化提高了城市运行的效率,通过集中化、集约化的方式,使得城市的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其次,公建化提升了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通过集聚化的方式,使得城市的空间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最后,公建化提升了城市生活的品质,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在未来,公建化将继续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
公建化 案例
![公建化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41b5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f.png)
公建化案例【原创实用版】目录1.公建化的定义和背景2.公建化的案例分析3.公建化的优势和挑战4.我国公建化的政策和实践5.公建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公建化的定义和背景】公建化,即公共建筑标准化,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模数,以实现建筑构件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
公建化的概念源于工业化建筑,目的是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建筑质量和性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建筑需求,同时保证建筑质量和效率,公建化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公建化的案例分析】1.国际案例:欧洲模块化建筑欧洲在公建化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模块化建筑方面。
以德国为例,德国采用标准化的模块化建筑设计,使得建筑构件可以在工厂生产,现场快速组装,大大提高了建筑效率,降低了成本。
2.我国案例:装配式建筑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即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等工业化建筑方式。
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点,符合我国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公建化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1)提高建筑效率:公建化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降低了设计、生产和施工的复杂度,提高了建筑效率。
(2)降低成本:公建化实现了建筑构件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减少了建筑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降低了成本。
(3)保证建筑质量:公建化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生产,使得建筑构件质量可控,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
2.挑战:(1)技术难度:公建化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规范,对设计和施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产业配套:公建化需要建筑产业上下游的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我国公建化的政策和实践】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建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公建化的发展。
如《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平面图
建筑所在位置正 好处于山头,拥 有良好的环形观 景视野,这次作 业的场地鹅岭公 园3号地与其类 似拥有3个良好 的景观面,并且 北向视野可达高 远。
海面
海面
山 地 与 植 被
美术馆外观
建筑共四层覆土两层,陆 地上两层后方圆形主要为 展览厅,外部矩形主要为 客房和观景平台,远处看 建筑似镶嵌在山体中,晚 上建筑自己作为一种景观 ,显得通透,明亮。 使建筑与周围的景观融为 一体,让环境和建筑能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
公共和建筑案例分析
一、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
建筑选址 :
苏州博物馆 毗邻拙政园 和忠王府, 在建筑设计 上需要与其 融合,但又 要与周围的 现代建筑呼 应。
新馆采用三条 轴线的布局;
与忠王府的布 局相呼应,和 谐自然
中央庭院连接 西部展区和现 代艺术厅,层 次分明
东西两侧的院 落式组合和周边 的合院式住宅相 呼应 ,从而很 好的融入周围 环
直岛是濑户 内海中的一 个小岛,位 于日本香川 县高松市以 北约1,300 米的地方, 面积大约 8,130平方 米,人口约 3,600人。 。基地环境 非常纯净, 大海浩瀚, 阳光充沛, 景色优美。
当代美术馆
地中美术馆
直 岛 文 化 村
这栋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功能主要包括一個大展览厅,和一 个小旅馆,设计中安藤材质既使用了混凝土,也采用了碎块毛 石墙,通过向地下发掘,安藤创造出一种,类似于土木工程的 作品。 直岛二期“地中美术馆”的建成与传统民居呼应 ,最终以低调 、素朴,让人与自然保持对话的情境。建筑文化群落的完成引 发另一波「艺术建筑」的朝圣热潮 。
周边以住宅区为 主,距离安庆市 市政府与区政府 较近,周边商业 服务规模较小, 有待发展。体育 中心有望拉动周 边经济发展,成 为新的城市中心 。
新建体育馆应与 老馆有一定距离 ,可与老馆风格 相近,也可创造 新风格,与工业 建筑之间应有一 定的距离,且设 立一定的隔离措 施。
基地南临菱湖 南路,东临龙 眠山南路,交 通便利。场地 主入口在菱湖 南路上。而右 侧通往自来水 厂的道路可作 为车辆入口。
苏州博物馆的墙面用 白墙灰瓦降低传统白 墙黑瓦的对比度,保 留了传统民居的味道 ,又使建筑具有现代 感。
苏州传统民居
建筑高度:
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大堂高 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
用灰色装饰直线条代替传统的木梁,既体现传统 建筑结构又成为新建筑的现代表皮纹样
用暴露的钢结构和石材的曲桥 、亭子,把馆与馆连接起来, 使建筑的现代感更加强烈。
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 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新馆建筑 的西北端 和东北端 都留出了 消防通道 ,保证紧 急情况的 救援
苏州博物馆作为贝聿铭先生的晚期比较成熟 的作品之一,该建筑是借鉴古典园林的现代 之作,但是仍然很好地和周围环境,建筑融 合在一起,尤其是和拙政园,忠王府的融合 ;结构布局、与环境的融合、空间布局、采 光通风等等,都能使得建筑的更好的表现气 的特点,融入环境。
良好的利用周围环境 ,和气候情况,使建 筑与环境的关系密不 可分
树木遮挡
地下室平面图
用于挡风的弧形 墙体
一层平面图
良好景观
良好水景视野
二层平面图
良好山 景视野
顶层平面图
建筑实体模型
虽然这座建筑背后 ,有道路通达,但 通常人们都是经由 一专用的码头与和 台阶从广场进入 。设计栈道不仅从 交通上更加的便捷 ,也是建筑与外界 的联系更加紧密。
总结:
1.整体建筑充满美感,设计强调简单线条 2.面积虽小,却能与大地共构,融合了基地特性 3.美术馆的动线设计,是由专用码头与台阶式的广场进入, 由水岸空间延伸至陆地,再转换至美术馆的路径上,多重的 体验感受 4. 结合不同的材料;自然等元素,改造成带有海边的意象 5.自然采光,大量运用来自「顶光」+大面窗的空间意境 6.建筑物以不打扰自然为主,下挖,高度只是隐约可见,墙 饰几乎是零 7.正面有运用板块,阻挡海风吹袭 8.面向海面的方向,巧妙的用高低阶层次的墙面+弧线,对 应高地 不平的山势 9.建筑量体尽量处理得合理,开敞。让每一面向可以享受到 良好的光线跟视野 10.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最佳场域予以量身订作
三、安庆市体育馆
安庆市规划总面积 843平方公里。市辖 区(迎江、大观、 郊区三区)、怀宁 县的大龙山镇、月 山镇、五恒镇、山 口镇、开口镇以及 罗岭镇。 基地位于老城区与 新城区之间,且与 大湖风景区相邻。
立交桥:龙眠山 南路 城市一级道路: 集贤南路 湖心 中路 菱湖南路 菱湖北路。 基地周边的菱湖 南路贯穿老城区 ,而湖心中路则 连接了老城区与 新城区,基地位 于老城区与新城 区之间,有望成 为新老城区的纽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