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
努力学习的故事10篇
![努力学习的故事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a2e903700abb68a882fba5.png)
努力学习的故事10篇人的天赋,就象火花,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他熊熊燃烧的办法,只有勤奋努力,此外,别无他途。
孙敬,汉朝信都人,自幼勤奋好学,读书常常通宵达旦,邻居们都称他“闭户先生”。
夜间学习,为了防止打瞌睡,他就用一根绳子,一头拴在房梁上,一头系住发髻,每当打盹时,绳子就会拽痛自己,这样,就可以继续挑灯夜读了。
这就是头悬梁的故事。
苏秦,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年轻时,家人总瞧不起他,觉得他没出息。
可是苏秦并不甘心,决定发奋读书。
每当学习到深夜,睡意袭来时,他就用锥子在大腿上刺一下,继续读书。
这就是锥刺骨的故事。
孙康,晋代人。
家境贫寒,没钱买油灯,为了学习,他就到雪地上,借着雪的反光来读书。
冷得受不了时,就起身跑一跑。
手冻麻了,再搓一搓手。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了一个饱学之士。
车胤,晋代人。
晚上点不起油灯,无法学习,他就捉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白丝娟里,借着微弱的光亮来刻苦读书,最后终于学有所成。
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这四个勤奋好学的故事,流传千古,激励了许多有理想,有志气的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就让岳飞的这句名言,成为我们的座佑铭,让它永远鞭策着我们努力奋斗吧!__160;__160;__160;__160;__160;陕西延安子长县瓦窑堡小学五年级:薛书雅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着名的发明家。
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
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
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
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334c8a79b6648d7c0c746a2.png)
《关于学习的故那》关于学习的故爭(一):关于学习的故爭:哥伦布的鸡蛋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但是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能够做到。
于是,在一个盛人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明白,美洲就在那儿,你但是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应对贵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的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鸠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
哥伦布微微一笑,京起鸡蛋,在桌子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
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
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
但是,诸位,在我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编后语】: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 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
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先我也明白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关于学习的故爭(二):关于学习的故那:青蛙现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立即跳出來,反应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靑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來游左。
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亳不察觉, 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
一旦温度上升到70-804C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编后语】:第一,大坏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见的,我们务必时时注意,多学习,多瞥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第二,太舒适的时刻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试最危险的生活方式。
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爭都有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务必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9-7-1-专心求学的故事
![9-7-1-专心求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8da2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4.png)
专心求学的故事1. 你知道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吗?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晚上想读书却没有灯。
但他没有放弃,竟然把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邻家的光来专心读书。
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呀!他这种对求学的执着难道不让人佩服吗?2. 想想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吧!他为了能在晚上读书,捉来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照亮。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他如此专心求学,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3. 孙康映雪读书的事迹也是超厉害的呀!在严寒的冬天,借着雪的反光来读书。
哇塞,这是怎样的一种热爱和坚持呀!他专心求学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4. 范仲淹在寺庙里读书的时候,那可是非常刻苦的。
每天煮一锅粥,等凝固了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
哎呀,这种艰苦条件下还能专心求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呢?5. 董仲舒专心读书到什么程度呢?三年都没到园子里去看过。
这简直太夸张了吧!他对求学的专注难道不令人惊叹吗?6. 宋濂小时候家里也穷,但他借书抄书也要读。
大冬天的,手都冻僵了还在坚持。
这是怎样的一种决心呀!他专心求学的行为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7. 司马光为了有更多时间读书,做了个圆木枕头,稍微一动就会醒来。
哇,这也太拼了吧!他专心求学的态度真的太让人钦佩了。
8. 孔子为了求学,四处拜访名师。
那奔波的身影,不正像我们追求知识的样子吗?他这种专心求学的热情真的感染了无数人啊!9. 祖逖和刘琨为了专心求学,每天闻鸡起舞。
他们这种自律和努力,是不是让我们自惭形秽呢?10. 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听不见,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专心学习。
这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呀!她的故事真的太震撼人心了!我觉得专心求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向成功的道路。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通用12篇)
![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155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a.png)
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通用12篇)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通用12篇)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篇1他的童年生活是酸楚的。
为了维持生计,他和妈妈常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子。
有一回,一个满脸市侩的汉子很鄙夷地把一篮子烂菜叶扔过来,撒了他和母亲满脸满身。
回到家里,他躲在房间里,委屈的泪水爬满了脸颊。
母亲也立在灰暗的小厨房里暗暗垂泪。
这样的日子深深地刺痛了他年幼的心灵。
多年后,他仍然伤感地说:“那是一段穷得没有尊严的'日子!”为了赢得尊严,16岁的他开始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奋斗。
那时霹雳舞刚刚传入中国,在各地风靡一时。
由于霹雳舞演员都有不菲的收入,于是,他每天晚上都偷偷地去青少年宫练习。
几个月后,他的班主任老师找到了他的父亲,说他已经有段时间没去学校上晚自习,而是学跳舞去了。
当父亲把他从青少年宫揪出来时,父亲怒目圆睁,高高地举起了巴掌。
他泪水满面地大声哭喊着:“我穷怕了,我要挣钱!”父亲当时愣住了,那个巴掌许久都没有落下来。
第二天,父亲对他说:“你去参加比赛吧,如果获奖了,就继续跳;如果获不了奖,就回校读书。
”有了父亲这句话,他训练起来格外卖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他参加黑龙江省霹雳舞大赛获得了一等奖;1988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霹雳舞大赛上,他获得了二等奖。
从此,他开始在各地表演霹雳舞,他的薪水随即水涨船高。
然而,富足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停下奋斗的脚步。
1995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但由于体重超标,他不得不实施减肥,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一个月内成功地把体重从89公斤减到了71公斤。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跨入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为以后的辉煌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他凭借《潜伏》中的精彩表现,在第二十七届飞天奖中获得优秀男演员奖。
他就是孙红雷,并被张艺谋导演相中,饰演《三枪拍案惊奇》中的男主角。
因为卑微,所以奋发;因为奋发,所以杰出!英雄出自草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名人努力学习故事荐读篇2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最初只生长在美洲的墨西哥。
励志读书小故事
![励志读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e6964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励志读书小故事经典励志小故事篇一1、华佗拜师华佗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
他技术全面,精通医道,尤于外科,曾发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开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特别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谦虚好学。
华佗拜师学艺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一次,华佗给一个年轻人看病,经望、闻、问、切之后,认为患者得了头风病,可是他一时又拿不出来治疗此病的药方,急得束手无策,病人也很失望。
后来,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医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
华佗听后很是惭愧,便打听到老中医的住处,决心去拜师学艺。
但华佗当时名噪四方,唯恐老中医不肯收他为徒,于是改名换姓,来到老中医门下,恳求学医。
老中医见华佗心诚,就收他为徒。
从此,华佗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虚心好学,终于获得了治头风病的绝技。
当华佗满师归来时,这位老中医才明白眼前这个徒弟就是名医华佗,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说:“华佗啊,你已是名扬四海,为何还要到我这里受苦?”华佗把来意告诉了老中医,并说:“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人各有所长,我不懂的地方就应该向您学习。
”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华佗拜师学艺,不耻下问的故事,就体现了这一点。
2、沉沉浮浮是人生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见释圆老僧,老僧用温开水冲了一杯茶,让他喝,那年轻人细细品味了几口说:“一丝香味也没有。
”老僧又用滚开水另冲了一杯,这时年轻人看见那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沉浮。
随着茶叶的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便从杯了里袅袅地溢了出来。
于是老僧往杯子里共冲了五六次水,沁得满屋津津生香。
年轻人品尝着清香四溢的茶水,会意地点了点头,说他一切都明白了。
启示:为什么同样的一撮茶中,可以冲出两种不同的香味呢?关键是温水冲,还是用开水沏。
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
这茶叶在树上泛绿,在阳光的炽烈中开花,在暴风雨中成熟,在熊熊的火焰上被焙干,这是每片茶叶所必须承受的磨练。
十个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
![十个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a5ccb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9.png)
十个关于学习励志的故事1. 故事一:Thomas Edison的毅力在20世纪初,发明家Thomas Edison被公认为电力革命的领军人物。
然而,这一切并非来得容易。
Edison面临着无数的挫折和失败,但他的毅力使他能够不断尝试并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他一直相信:“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通过不懈的努力,Edison成功地实现了众多的发明,包括照明灯泡和发电机。
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学习者,告诉他们只要有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2. 故事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学习决心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笔下的传奇爱情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也启示了我们关于个人努力和意志的重要性。
两位年轻的爱人迫于家族和社会的压力,他们需要超越这些限制,完成他们的爱情故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来学习和成长。
罗密欧决心学会怎样变得成熟并解决问题,而朱丽叶则探索了智慧和勇气的真正含义。
他们的决心和努力使他们最终战胜了困难,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爱情。
3. 故事三:爱迪生的奋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范例之一。
他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但在他成功之前,他遭遇了无数挫折和失败。
爱迪生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经过努力奋斗,我们才能实现梦想。
4. 故事四:杰克·玛的奋斗之旅杰克·玛是一个职场成功的典范。
他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但他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勤奋的学习,最终成为一家知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他深信学习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他不仅注重学术知识,还注重培养实用技能和积累经验。
杰克·玛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并通过学习和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5. 故事五: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健身之路阿诺德·施瓦辛格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健身运动员和演员。
他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天赋和外貌,更源于他对学习和努力的执着追求。
勤学故事_精品文档
![勤学故事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36ca6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c.png)
勤学故事勤学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是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基石。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勤学的故事鼓舞着人们,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
下面,我们将讲述一些关于勤学的真实故事,以期能够激发读者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故事一:爱因斯坦的勤学态度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理论相对论被公认为是物理学的里程碑。
然而,在他的学生时代,并没有人预见到他会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巨星。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一个反叛的学生,对传统教育并不感兴趣。
但是,当他14岁时,他遇到了一位名叫马克斯·泽诺的导师,他的学习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马克斯·泽诺教会了爱因斯坦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何进行实验和思考。
爱因斯坦深受启发,开始努力学习并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追求知识,他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书籍和实验上,甚至为了能够专心研究,不得不忍受挨饿和睡眠不足。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爱因斯坦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相对论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和时间的认识,而且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他对学习的勤奋态度,使得他在科学领域有了如此大的突破和成就。
故事二:菲利普·艾默生的勤学精神菲利普·艾默生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学问涵盖了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他的学生时代,他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
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的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尽管如此,艾默生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特别喜欢自学,并不断地阅读各种书籍。
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
他通过阅读和思考,逐渐培养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见解。
艾默生的勤学精神使得他在后来成为了一位富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传颂。
故事三:居里夫人的勤学毅力玛丽·居里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开启了新时代的原子物理学。
然而,她的学生时代并不是一帆风顺。
有关读书的故事16个
![有关读书的故事16个](https://img.taocdn.com/s3/m/13fe24541711cc7930b71610.png)
有关读书的故事16个有关读书的故事有关读书的故事(一):匡衡凿壁偷光古时候有一个个性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有关读书的故事(二):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一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
于是,他就在自我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有关读书的故事(三):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之后最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有关读书的故事(四):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思考。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忙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有关读书的故事(五):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我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之后,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最后被他抄录到手。
关于勤学的故事10则
![关于勤学的故事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3d0458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7.png)
关于勤学的故事10则导读: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勤学的故事10则,欢迎阅读!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2、高凤流麦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
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
突然,天降暴雨。
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
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
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
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
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
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
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
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时之余。
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集锦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0f68f6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e.png)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集锦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篇1《墨池》墨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
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
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篇2《李密挂角》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篇3《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篇4《映雪》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国内名人勤奋学习的励志小故事篇5《锥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关于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10个
![关于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a27e7fb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png)
关于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10个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他们勤奋好学的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今天呀,就给小伙伴们讲10个这样的人物典故。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可有名啦。
匡衡小时候家里穷,晚上想读书却没有蜡烛。
他看到邻居家透过来的烛光,就想出一个办法。
他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借着那一点点透过来的光,如饥似渴地读书。
那微弱的光,就像黑暗中的希望,匡衡就靠着这光,读了一本又一本书,最后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车胤囊萤夜读也很有趣。
车胤家里也不富裕,夏天的夜晚,他看到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
他就捉来很多萤火虫,装在白色的纱布袋子里,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
那些萤火虫就像一盏盏小灯笼,在黑夜里为车胤点亮了知识的海洋。
孙敬悬梁的故事特别励志。
孙敬读书的时候很容易犯困,他就想了个办法。
他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他的头发,疼得他马上就清醒过来,然后继续读书。
那绳子就像一个严厉的小老师,时刻提醒他要努力学习。
苏秦刺股也很感人。
苏秦在学习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打瞌睡,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那得多疼呀,可是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让自己保持清醒,努力读书。
他的这种勤奋,让他最后成为了很了不起的人。
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都有着远大的志向。
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
那清晨的鸡鸣声,就像他们的起床号。
他们在晨光中挥舞着宝剑,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后来都成为了能文能武的人才。
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小时候生活艰苦,他住在寺庙里读书。
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凝固了,分成四块,再配上一点咸菜。
他就靠着这样简单的食物,刻苦读书。
那一锅简单的粥,是他勤奋学习的见证。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为了能早起读书,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
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他就会醒来。
他就是用这种方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读了好多好多的书。
欧阳修荻草练字。
欧阳修小时候家里没钱买纸笔,他妈妈就用荻草在地上教他写字。
勤奋学习的故事10个
![勤奋学习的故事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9a3dc346c85ec3a87c2c5c9.png)
《勤奋学习的故事》勤奋学习的故事(一):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十分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务必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但是,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十分气愤,但是他更下定决心,必须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此刻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能够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之后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勤奋学习的故事(二):司马光读书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能够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
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
之后,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
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立刻会清醒,又能够起来继续看书了。
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勤奋学习的故事(三):映雪囊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十分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f84358491ed9ad51f01df2a0.png)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潜力相当的状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但小张并不服气,心里想: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
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竞争对手纷纷落马,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单位会计主管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状况。
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张便完成任务了。
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
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原因是对手比小张多做了月末统计、季度统计。
单位主管说这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
关于学习的故事(九):关于学习的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一本畅销书,书中讲述四个小精灵: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同时享受一堆奶酪。
有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两只小老鼠用心行动,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更多的奶酪;两个小矮人中的哼哼不去寻找新的奶酪,却总是在思考奶酪是谁拿走的,为什么要拿走,结果可想而知;而唧唧虽然也经过一阵犹豫,但他及时行动,最后也寻找到了新的奶酪。
这个寓言里的奶酪代表着每个人最想得到的东西,如工作、金钱、财产、健康等。
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
【编后语】:老办法、旧观念不会帮忙我们摆脱困境,只有转变旧观念,放下旧的东西,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才会有全新的发现,找到新的出路。
关于学习的故事(十):关于学习的故事:目标的代价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惯,总是盲目的跟着前面的毛毛虫走。
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到六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的走。
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https://img.taocdn.com/s3/m/43be66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2.png)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通用63则)1、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3、孟轲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
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
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
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
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
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4、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关于学习的故事
![关于学习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7ba9cd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5.png)
关于学习的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一〕:关于学习的故事:哥伦布的鸡蛋哥伦布发觉美洲后,很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但是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能够做到。
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莫非: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明白,美洲就在那儿,你但是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假如我们去也会发觉的。
应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的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
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子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
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洁。
发觉美洲的确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简单。
但是,诸位,在我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编后语】: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改变采纳的欢送看法,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
许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先我也明白啊!创新就这么简洁,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愿做。
关于学习的故事〔二〕:关于学习的故事:青蛙现象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猛烈的改变,就会马上跳出来,反响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渐渐给水加温,你会发觉青蛙刚起先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锅里的水温度在渐渐地上升,它毫不发觉,仍旧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
一旦温度上升到70-80℃时,它觉得有威逼,想跳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终只得被煮死。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编后语】:第一,大环境的变更能确定我们的胜利与失败。
大环境的变更有时是看不见的,我们务必时时留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送变更,才不至于太迟。
其次,太舒适的时刻就是最危急的时刻。
很习惯的生活方式,或许就是你最最危急的生活方式。
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坚信任何事都有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变更,就务必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索,而学习是能发觉变更的最正确途径。
刻苦学习故事十篇
![刻苦学习故事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817f6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8.png)
刻苦学习故事十篇篇一: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就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
篇二:司马光*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篇三: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篇四:凿壁偷光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篇五: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篇六: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十个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
![十个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e5e91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十个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读书,是通向知识和智慧的桥梁,也是许多名人成功路上的基石。
以下是十个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鼓舞。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匡衡的“凿壁偷光”。
匡衡幼时勤奋好学,但家中贫困白天要忙农活晚上读书却没有蜡烛照明。
他的邻居家每晚都灯火通明,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照在书上来读书。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了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车胤的“囊萤映雪”。
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家境贫寒的他常常无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读书。
而在冬天,他常常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
最终,车胤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有学问的人。
孙敬“悬梁刺股”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孙敬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他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的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他们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令人敬佩。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宋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气特别寒冷时,砚台里的墨水都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10则)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80b74e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c.png)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10则)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篇1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
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故事点评: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篇2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
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
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故事点评: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
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
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
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
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92b29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7.png)
关于学习的故事10则_短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哥伦布的鸡蛋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认为哥伦布只但是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只要有他的运⽓,都能够做到。
于是,在⼀个盛⼤的宴会上⼀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我们谁都明⽩,美洲就在那⼉,你但是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应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动,拿起了桌上的⼀个鸡蛋,对⼤家说:诸位先⽣⼥⼠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在桌⼦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家跃跃欲试,却⼀个个败下阵来。
哥伦布微微⼀笑,拿起鸡蛋,在桌⼦上轻轻⼀磕,就把鸡蛋⽴在那⼉。
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
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起这个鸡蛋⼀样容易。
但是,诸位,在我⽴起它之前,你们谁⼜做到了呢【编后语】:创新从本质上是⼀种对新思想、新⾓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度。
很多时候,⼈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先我也明⽩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关于学习的故事(⼆):关于学习的故事:青蛙现象有⼈做过⼀个实验,把青蛙放到⼀锅热⽔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即跳出来,反应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中去,慢慢给⽔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游来游去。
锅⾥的⽔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得其乐。
⼀旦温度上升到70-80℃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
这就是温⽔煮青蛙的故事。
【编后语】:第⼀,⼤环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见的,我们务必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于太迟。
第⼆,太舒适的时刻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很习惯的⽣活⽅式,也许就是你最最危险的⽣活⽅式。
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且相信任何事都有改善的地⽅。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改变,就务必停下来从不同⾓度来思考,⽽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勤奋好学的故事
![勤奋好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9b49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5.png)
勤奋好学的故事1、囊萤映雪晋代的车胤和孙康为了学习,夜晚点不起灯,车胤夏日里就捉萤火虫装在绢袋中照明,而孙康则在冬夜下大雪时,映着雪光读书。
2、悬梁刺股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他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
最终成为当世大学者。
战国时苏秦出身寒微,但他读书非常勤奋,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锥子来刺击大腿,最后苏秦终于学成满腹经纶,挂六国相印。
3、凿壁偷光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
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
当地一个大户人家有许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工,不要报酬。
主人很惊奇,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得到主人的书,全部读完它。
主人很受感动,就用书作报酬资助他。
后来,匡衡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
4、焚膏继晷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5、孙康映雪孙康年轻的时候家中贫穷,但是非常喜欢读书。
有一天晚上下雪了,酷爱读书的孙康当时就想:既然这么亮,能不能看书呢?他回屋取出书来一试,果然能看得清。
于是,孙康顾不上屋外的寒冷,天天晚上坚持在雪地里看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大学问家。
6、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
太夫人用芦苇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致力读书。
7、负薪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8、手不释卷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吕蒙,因家境贫困,无法读书。
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的故事(一):
关于学习的故事:哥伦布的鸡蛋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许多人认为哥伦布只但是是凑巧看到,其他任何人只要有他的运气,都能够做到。于是,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一位贵族向他发难道:哥伦布先生,我们谁都明白,美洲就在那儿,你但是是凑巧先上去了呗!如果我们去也会发现的。
应对责难,哥伦布不慌不乱,他灵机一动,拿起了桌上的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诸位先生女士们,你们谁能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请问你们谁能做到呢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要我们能够微笑着应对人生。
关于学习的故事(五):
故事2
砌墙工人的命运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关于学习的故事(二):
关于学习的故事:青蛙现象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剧烈的变化,就会立即跳出来,反应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你会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一旦温度上升到70-80℃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只得被煮死。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关于学习的故事你们看过吗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明白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忙她学习。但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样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明白了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你能够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在学习、在生活,最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此刻,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不必再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悬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而且我们都是健康人,比海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必须会成功.
大家跃跃欲试,却一个个败下阵来。哥伦布微微一笑,拿起鸡蛋,在桌子上轻轻一磕,就把鸡蛋立在那儿。哥伦布随后说:是的,就这么简单。发现美洲确实不难,就像立起这个鸡蛋一样容易。但是,诸位,在我立起它之前,你们谁又做到了呢
【编后语】:创新从本质上是一种对新思想、新角度、新变化采取的欢迎态度,它也表现为看问题的新角度。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这也算是创新吗原先我也明白啊!创新就这么简单,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肯不肯做。
【编后语】:第一,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我们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见的,我们务必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第二,太舒适的时刻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改善的地方。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务必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盲人打着灯笼上路,没想到走到半路就被人撞倒了。他很生气地说:你的眼睛也瞎了吗为何把我撞倒路人回答: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你。盲人大惑不解:我明明打着灯笼,为什么你看不到我呢路人说:灯笼里的火早就熄灭了啊!
【编后语】:故事的第一节告诫我们,局限思考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整体思考是你把自已放到整个环境中去思考。系统地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你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互动。
关于学习的故事(六):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学习的故事(七):
关于学习的故事: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的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白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部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能够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倒了。盲人一想,对呀!
关于学习的故事(四):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那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答:糟透了!老人家说:那你快走,那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之后又来了另一青年问同样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答:我的家乡很好.老人家说:那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