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PPt
合集下载
膜分离技术标准文档ppt
渗透现象:即纯溶剂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一侧向溶液一侧 的自发流动过程。
渗透压:渗透过程达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形成的压差 。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加压,使膜两侧的压差大于溶液的 渗透压(p>),溶剂从溶液一侧向纯溶剂一侧液流动。
涉及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等操作 的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工业污水处理、大规模空气分离、 湿法冶金、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及石油化工制品的生产等
常见的膜分离过程
过程
膜
微滤
对称细孔高分子膜 孔径0.03~10 nm
超滤
非对称多孔膜 孔径1~20 nm
反渗透
非对称性或复合膜 孔径0.1~1 nm
渗析(透析
非对称离子交换膜 孔径1~10 nm
电渗析
阴、阳离子交换膜 孔径1~10 nm
气体分离
均质膜和非对称膜
渗透汽化
复合膜
液膜
液体保存在多孔膜中
主要功能
滤除 50 nm的颗粒
滤除 5~100 nm的颗 粒
水溶液中溶解盐类 的脱除
水溶液中无机酸、 盐的脱除
水溶液中酸、碱、 盐的脱除
滤除 50 nm的颗粒
第一节膜分离技术
第一节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 一般是指利用膜对流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渗透的
特点来分离流体混合物的操作过程
膜分离的应用: (1) 分散得很细的固体,特别是与液体密度相近,胶状的可 压缩的固体微粒; (2) 低分子量的不挥发的有机物、药物与溶解的盐类; (3) 对温度、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敏感的生物物质。
素(EC)等。
聚 尼龙-6(NY-6)、尼龙-66(NY- 具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 酰 66)、芳香聚酰胺(PI)、芳香聚酰 酚、醚及高相对分子质量醇类中,不易 胺 胺酰肼(PPP)、聚苯砜对苯二甲酰 被浸蚀,孔径型号也较多。
渗透压:渗透过程达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形成的压差 。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加压,使膜两侧的压差大于溶液的 渗透压(p>),溶剂从溶液一侧向纯溶剂一侧液流动。
涉及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等操作 的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工业污水处理、大规模空气分离、 湿法冶金、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及石油化工制品的生产等
常见的膜分离过程
过程
膜
微滤
对称细孔高分子膜 孔径0.03~10 nm
超滤
非对称多孔膜 孔径1~20 nm
反渗透
非对称性或复合膜 孔径0.1~1 nm
渗析(透析
非对称离子交换膜 孔径1~10 nm
电渗析
阴、阳离子交换膜 孔径1~10 nm
气体分离
均质膜和非对称膜
渗透汽化
复合膜
液膜
液体保存在多孔膜中
主要功能
滤除 50 nm的颗粒
滤除 5~100 nm的颗 粒
水溶液中溶解盐类 的脱除
水溶液中无机酸、 盐的脱除
水溶液中酸、碱、 盐的脱除
滤除 50 nm的颗粒
第一节膜分离技术
第一节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 一般是指利用膜对流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选择性渗透的
特点来分离流体混合物的操作过程
膜分离的应用: (1) 分散得很细的固体,特别是与液体密度相近,胶状的可 压缩的固体微粒; (2) 低分子量的不挥发的有机物、药物与溶解的盐类; (3) 对温度、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特别敏感的生物物质。
素(EC)等。
聚 尼龙-6(NY-6)、尼龙-66(NY- 具亲水性能,较耐碱而不耐酸,在酮、 酰 66)、芳香聚酰胺(PI)、芳香聚酰 酚、醚及高相对分子质量醇类中,不易 胺 胺酰肼(PPP)、聚苯砜对苯二甲酰 被浸蚀,孔径型号也较多。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PPT课件
法、离子交换法和沉淀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工 艺往往都十分繁杂所需时间长、易变性失活、需消 耗大量的原料、能耗高、回收率低、废水污染严重 且处理难度大。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分离、浓缩、提纯
及净化技术具有节能、不破坏产品结构、少污染和 操作简单,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可直接放大、可 专一配膜等特点,且各种膜过程具有不同的分离机 制,适用于不同对象和要求。
膜分离技术在低度白酒除浊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正在成为酿酒业的一个重要过滤技术,在去除杂质、 保持品质、降低能耗、缩短处理时间方面具有较大 的优势。
利用超滤膜技术把发酵液中产品和菌体分离,再采 用其它方法精制流程。其优点是: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提高;简化了工艺流程;菌体蛋白不含外加杂质, 利用价值高,达到资源综合利用。
膜分离技术在乳清蛋白的回收的应用
干酪乳清先进行预处理,pH 值调整到5.2~5.9,在 71~85℃灭菌15s。然后进行超滤分离,常用醋酸 纤维素膜、聚砜膜或聚丙烯腈膜等, 截留相对分子 质量20000~25000,压力70~700kPa。乳清蛋白被 截留,截留率为95%~99%,而含有乳糖和无机盐 的溶液透过。利用该法乳清蛋白提得率提高近4倍, 而乳糖下降40%。截留的浓缩乳清蛋白经喷雾干燥 可得乳清粉,可用于配制婴儿乳粉、老人乳粉等。
▪ 医药用水 医药针剂用水是采用多级蒸馏制备的,其工艺繁琐、 能耗高、而且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用超滤膜技术除 针剂热源和终端水热源,取得很好效果。
▪ 工艺水的处理(分离、浓缩、分级和纯化) 在各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分离、浓缩、分级和纯 化某种水溶液的需求。传统用的方法是沉淀、过滤、 加热、冷冻、蒸馏、萃取和结晶等过程。这些方法表 现出流程长、耗能多、物料损失多、设备庞大、效率 低、操作繁琐等缺点,以超滤膜技术取代某种传统技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分离、浓缩、提纯
及净化技术具有节能、不破坏产品结构、少污染和 操作简单,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可直接放大、可 专一配膜等特点,且各种膜过程具有不同的分离机 制,适用于不同对象和要求。
膜分离技术在低度白酒除浊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正在成为酿酒业的一个重要过滤技术,在去除杂质、 保持品质、降低能耗、缩短处理时间方面具有较大 的优势。
利用超滤膜技术把发酵液中产品和菌体分离,再采 用其它方法精制流程。其优点是: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提高;简化了工艺流程;菌体蛋白不含外加杂质, 利用价值高,达到资源综合利用。
膜分离技术在乳清蛋白的回收的应用
干酪乳清先进行预处理,pH 值调整到5.2~5.9,在 71~85℃灭菌15s。然后进行超滤分离,常用醋酸 纤维素膜、聚砜膜或聚丙烯腈膜等, 截留相对分子 质量20000~25000,压力70~700kPa。乳清蛋白被 截留,截留率为95%~99%,而含有乳糖和无机盐 的溶液透过。利用该法乳清蛋白提得率提高近4倍, 而乳糖下降40%。截留的浓缩乳清蛋白经喷雾干燥 可得乳清粉,可用于配制婴儿乳粉、老人乳粉等。
▪ 医药用水 医药针剂用水是采用多级蒸馏制备的,其工艺繁琐、 能耗高、而且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用超滤膜技术除 针剂热源和终端水热源,取得很好效果。
▪ 工艺水的处理(分离、浓缩、分级和纯化) 在各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有分离、浓缩、分级和纯 化某种水溶液的需求。传统用的方法是沉淀、过滤、 加热、冷冻、蒸馏、萃取和结晶等过程。这些方法表 现出流程长、耗能多、物料损失多、设备庞大、效率 低、操作繁琐等缺点,以超滤膜技术取代某种传统技
《膜分离技术》课件
控制运行参数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压力、流量等运行 参数,优化处理效果。
应急处理
针对突发故障或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 应急处理措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04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性
优势
高效分离
膜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地分离混合物中 的不同组分,实现高纯度产品的制备 。
节能环保
膜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进行,能耗 较低,且不产生有害物质,符合绿色 环保理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膜分离技术需要使用特定的化学品进行清洗和维护,因此化学品成本 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环境效益分析
减少污染排放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业 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减轻对 环境的污染。
节约资源
膜分离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减少浪费,对环境保护具有 积极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
膜分离技术可以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资源 消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特点
孔径分布均匀、过滤精度 高、阻力小。
03
膜分离技术的工艺流程
原水预处理
去除大颗粒杂质
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去除原水中较大的颗粒、悬浮物和杂质。
降低浊度
通过加入絮凝剂、沉淀等方法降低原水的浊度,提高水质清晰度。
调节pH值
根据不同膜材料的特性,通过加酸或加碱调节原水的pH值至适宜 范围。
膜组件的安装与调试
2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医药产品中的杂质和 有害物,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 景越来越广阔,为新药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新的技 术支持。
06
膜分离技术的经济效益分 析
投资成本分析
设备购置成本
膜分离技术的设备购置成本较高,包括膜组件、泵、管道等。
膜分离技术PPT
优化膜结构
通过改变膜孔径、孔道形状和分布等结构参数,提高 膜的分离性能和通量。
强化传质过程
采用促进传递、电场辅助等方法强化传质过程,提高 分离效率。
降低能耗
优化操作条件,如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操作温度等, 以降低膜分离过程的能耗。
面临挑战及解决思路
膜污染问题
开发抗污染膜材料、优化操作条件和 采用清洗技术等措施减轻膜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
用于油品脱硫、脱蜡、脱色等石油加工过程,以及化工原料的分 离和提纯。
环保领域
应用于废气处理、重金属回收、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环保工程。
05 膜污染与防治策略
膜污染类型及成因分析
无机物污染
由水中的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无机物在膜表面积聚形成,降低膜的 通量。
有机物污染
水中的有机物,如腐殖质、蛋白质等,在膜表面吸附和沉积,导致 膜孔堵塞。
污水处理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技术,结合膜分离和生物 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和水质。
气体分离领域应用实例
氧气、氮气分离
工业气体分离
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从空 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应用于合成气、氨分解气等工业气体 的分离和纯化。
天然气处理
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二氧 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提高天然 气品质。
创新膜制备技术展望
1 2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膜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复杂 结构的制造,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强度。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表面涂覆、接枝等方法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提高膜的选择性、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3
纳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纳米孔道或纳米结构,提高膜 的分离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能耗。
通过改变膜孔径、孔道形状和分布等结构参数,提高 膜的分离性能和通量。
强化传质过程
采用促进传递、电场辅助等方法强化传质过程,提高 分离效率。
降低能耗
优化操作条件,如降低操作压力、提高操作温度等, 以降低膜分离过程的能耗。
面临挑战及解决思路
膜污染问题
开发抗污染膜材料、优化操作条件和 采用清洗技术等措施减轻膜污染问题。
石油化工
用于油品脱硫、脱蜡、脱色等石油加工过程,以及化工原料的分 离和提纯。
环保领域
应用于废气处理、重金属回收、垃圾渗滤液处理等环保工程。
05 膜污染与防治策略
膜污染类型及成因分析
无机物污染
由水中的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无机物在膜表面积聚形成,降低膜的 通量。
有机物污染
水中的有机物,如腐殖质、蛋白质等,在膜表面吸附和沉积,导致 膜孔堵塞。
污水处理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 技术,结合膜分离和生物 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和水质。
气体分离领域应用实例
氧气、氮气分离
工业气体分离
利用气体分离膜的选择透过性,从空 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应用于合成气、氨分解气等工业气体 的分离和纯化。
天然气处理
通过膜分离技术去除天然气中的二氧 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提高天然 气品质。
创新膜制备技术展望
1 2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膜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复杂 结构的制造,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机械强度。
表面改性技术
通过表面涂覆、接枝等方法对膜表面进行改性, 提高膜的选择性、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3
纳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纳米孔道或纳米结构,提高膜 的分离精度和效率,同时降低能耗。
《气体膜分离技术》课件
03
气体膜分离技术分类
根据驱动力的分类
压差驱动
利用不同气体在膜上的溶解-扩散 差异,在压力差的推动下实现混 合气体的分离。
浓度差驱动
利用不同气体在膜上的吸附-脱附 性能差异,在浓度差的推动下实 现混合气体的分离。
电场驱动
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不同气体 在膜上的电离或吸附性能差异, 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
01
03
气体膜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提 高膜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交
叉合作,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04
气体膜分离技术与其他分离技术的结合将为工业气体 分离和净化提供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工 艺流程的需求。
THANKS感谢观看应用领域工业气体分离
用于分离空气、氮气、氧气等工业气体,提 高产品质量和纯度。
氢气回收与纯化
用于从各种原料气体中回收和纯化氢气,满 足氢能产业的需求。
有机蒸气回收
用于从有机废气中回收有价值组分,实现资 源化利用和环保减排。
天然气处理
用于脱除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杂 质,提高天然气的品质。
发展历程与趋势
根据膜材料的分类
01
02
03
高分子膜
利用高分子材料的透过性 和选择性,制备成气体分 离膜。
无机膜
利用无机材料的稳定性、 耐高温性和高透过性,制 备成气体分离膜。
复合膜
将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 复合,制备成具有优异性 能的气体分离膜。
根据应用领域的分类
工业气体分离
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各种气体混合物的分离 ,如氢气、氮气、氧气等 。
拓展气体膜分离技术在氢气、二氧化碳、 甲烷等气体分离领域的应用,推动其在环 保、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发展。
膜分离 (Membrane Separation)PPT课件
Na+ +
固定离子
Cl-
正极 阴离子交换膜 负极
高分子膜中间有足够大的孔隙,水中的离子 在膜孔隙通道(比膜厚度大得多)中电迁移运 动。例如,在水溶液中, 阴离子交换膜的活性 基团会发生离解,留下的是带正电荷的固定基 团,构成了强烈的正电场。在外加直流电场作 用下,根据异电相吸原理,溶液中带负电的阴 离子就可被它吸引、传递而通过离子交换膜到 另一侧,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则离子膜上固定 负电荷基团的排斥不能通过交换膜。
静压膜分离操作
1) 膜的选择性
2) 常用被分离溶质的截留率/去留率表示:
3)
R = (CF-CP)/ CF×100%
4) CF:原液浓度, CP:透过液中溶质浓度。
2) 浓度极化现象
通常沉淀溶液过滤时会出现“滤饼”现象, 使滤膜
孔洞受阻变小, 流速变慢。
对于实际过程, 膜的排除率应修正为:
(CM -CP) / (CF-CP) = exp (JV /k) JV : 膜 透 过 流 束 (cm2/cm·s) ; k : 物 质 移 动 系 数
根据溶质与流动载体之间的可逆化学反应提出了促进传递概念上世纪60年代中期bloch等采用支撑液膜研究了金属提取过程黎念之发明乳化液膜推演出了促进传递膜的新概念并导致了后来各种新型液膜的发明?湿法冶金?废水处理?核化工?气体分离?有机物分离?生物制品分离与生物医学分离?化学传感器与离子选择性电极液膜过程和萃取类似但它的萃取与反萃取分别发生在膜的两侧界面溶质从料液相萃入膜相并扩散到膜相另一侧再被反萃入接收相由此实现萃取与反萃取的内耦合
应用:
➢ 低聚糖的分离和精制 ➢ 果汁的高浓度浓缩
多肽和氨基酸的分离
离子与荷电膜之间存在道南(Donnan) 效应,即相同电荷排斥 而相反电荷吸引的作用。氨基酸和多肽在等电点时是中性的, 当高于或低于等电点时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一些纳滤膜带 有静电官能团, 基于静电相互作用, 对离子有一定的截留率, 可 用于分离氨基酸和多肽。纳滤膜对于处于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 和多肽等溶质的截留率几乎为零, 因为溶质是电中性的并且大 小比所用的膜孔径要小。而对于非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和多肽 等溶质的截留率表现出较高的截留率, 因为溶质离子与膜之间 产生静电排斥, 即Donnan 效应而被截留。
《膜分离技术》PPT课件
蛋白质、无机盐
缓冲液
精选ppt
无机盐
34
2. 微 滤
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 筛分原理使不溶性粒子(0.1-10um)得以分离的 操作。操作压力0.05-0.5MPa。
精选ppt
35
• 微滤应用 1) 除去水/溶液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粒; 2) 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 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3) 除去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 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F
精选ppt
11
17.1 膜材料 与膜的制造
精选ppt
12
膜材料的特性
•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
–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 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 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 –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 –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 –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 – 成本低;
孔膜,其孔隙大小在电镜的分辨范围内。
精选ppt
28
4完整性试验
• 本法用于试验膜和组件是 否完整或渗漏。
• 将超滤器保留液出口封闭, 透过液出口接上一倒置的 滴定管。自料液进口处通 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当达到稳态时,测定气泡 逸出速度,如大于规定值, 表示膜不合格。
× 保留液 出口封闭
压缩空气
• 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内无流体流动,溶质 以扩散的形式移动。
精选ppt
32
透析原理图
大分子
透析膜 小分子
水分子
精选ppt
33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 的小分子杂质,
缓冲液
精选ppt
无机盐
34
2. 微 滤
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 筛分原理使不溶性粒子(0.1-10um)得以分离的 操作。操作压力0.05-0.5MPa。
精选ppt
35
• 微滤应用 1) 除去水/溶液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粒; 2) 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 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3) 除去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 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F
精选ppt
11
17.1 膜材料 与膜的制造
精选ppt
12
膜材料的特性
•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都有一个基本要求:
– 耐压:膜孔径小,要保持高通量就必须施加较高的压 力,一般膜操作的压力范围在0.1~0.5MPa,反渗透 膜的压力更高,约为1~10MPa
– 耐高温:高通量带来的温度升高和清洗的需要 – 耐酸碱:防止分离过程中,以及清洗过程中的水解; – 化学相容性:保持膜的稳定性; – 生物相容性: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 – 成本低;
孔膜,其孔隙大小在电镜的分辨范围内。
精选ppt
28
4完整性试验
• 本法用于试验膜和组件是 否完整或渗漏。
• 将超滤器保留液出口封闭, 透过液出口接上一倒置的 滴定管。自料液进口处通 入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当达到稳态时,测定气泡 逸出速度,如大于规定值, 表示膜不合格。
× 保留液 出口封闭
压缩空气
• 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内无流体流动,溶质 以扩散的形式移动。
精选ppt
32
透析原理图
大分子
透析膜 小分子
水分子
精选ppt
33
透析法的应用
常用于除去蛋白或核酸样品中的盐、变性剂、还原剂之类 的小分子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膜种类:
阳离子膜 带电膜 阴离子膜 过滤膜
高分子膜
分 离 膜
精密过滤膜
液体膜 生物膜
非带电膜
超滤膜 纳米滤膜 反渗透膜
1.2 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高分子膜的分离功能很早就已发现。1748年,耐克特(A.
Nelkt)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开创了
膜渗透的研究。 1861年,施密特(A. Schmidt)首先提出了超过滤的概念。 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 在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 中的细菌、蛋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 这种过滤可称为超过滤。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滤应称为微
C6H7O2 + (CH3CO)2O = C6H7O2(OCOCH3)2 + H2O C6H7O2 + 3(CH3CO)2O = C6H7O2(OCOCH3)3 + 2 CH2COOH
醋酸纤维素是当今最重要的膜材料之一。 醋酸纤维素性能 稳定,但在高温和酸、碱存在下易发生水解。 纤维素醋类材料易受微生物侵蚀,pH值适应范围较窄,不 耐高温和某些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因此发展了非纤维素酯类 (合成高分子类)膜。
多孔支持膜
形成超薄膜的溶液
涂覆
交联
交联剂
加热
形成超薄膜
亲水性高分子溶液的涂覆
复合膜
图3
复合制膜工艺流程框图
1.8 膜的保存
分离膜的保存对其性能极为重要。主要应防止
微生物、水解、冷冻对膜的破坏和膜的收缩变形。
微生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醋酸纤维素膜;
而水解和冷冻破坏则对任何膜都可能发生。温
度、pH值不适当和水中游离氧的存在均会造成膜的
具有分离选择性的人造液膜是马丁(Martin)在60
年代初研究反渗透时发现的,这种液膜是覆盖在固体
膜之上的,为支撑液膜。 60年代中期,美籍华人黎念之博士发现含有表面活 性剂的水和油能形成界面膜,从而发明了不带有固体
膜支撑的新型液膜,并于1968年获得纯粹液膜的第一
项专利。 70年代初,卡斯勒(Cussler)又研制成功含流动载 体的液膜,使液膜分离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醋酸纤维素膜
醋酸纤维素膜的结构示意图
1% 表皮层 孔径 0.0008~0.001m
过渡层 孔径 0.02 m
99%
多孔层 孔径 0.1~0.4 m
显 微 镜 下 膜 的 照 片
2. 非纤维素酯类膜材料
常用于制备分离膜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有聚
砜、聚酰胺、芳香杂环聚合物和离子聚合
物等。
聚砜类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热学和水解稳定性,
流涎成薄层,然后控制温度和湿度,使溶液缓缓蒸
发,经过相转化就形成了由液相转化为固相的膜,
其工艺框图可表示如下:
聚合物
溶剂
均质制膜液
添加剂
流涎法制成平板型、圆管型;纺丝法制成中空纤维
蒸出部分溶剂 凝固液浸渍 水洗 后处理
非对称膜 图2 L-S 法制备分离膜工艺流程
3. 复合制膜工艺
由L-S法制的膜,起分离作用的仅是接触空气 的极薄一层,称为表面致密层。它的厚度约0.25~ 1 m ,相当于总厚度的1/100左右。理论研究表明可 知,膜的透过速率与膜的厚度成反比。而用L-S法 制备表面层小于0.1 m的膜极为困难。为此,发展 了复合制膜工艺,其方框图如图3所示。
作膜材料。
常见材料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名 称 温度
CA(Cellulose Acetate) 聚酰胺 聚苯并咪唑 聚苯并咪唑酮 磺化聚苯醚 磺化聚砜 聚醚砜酮
35 35 90 70 70 120 160
无机膜多以金属及其氧化物、多孔玻璃、
陶瓷为材料。从结构上可分为致密膜、多
孔膜和复合非对称修正膜三种。
相转化是指将均质的制膜液通过溶剂的挥发或 向溶液加入非溶剂或加热制膜液,使液相转变为固 相的过程。相转化制膜工艺中最重要的方法是L—S 型制膜法。它是由加拿大人劳勃(S. Leob)和索里 拉金(S. Sourirajan)发明的,并首先用于制造醋 酸纤维素膜。
将制膜材料用溶剂形成均相制膜液,在模具中
W Jw At
c1 c2 R c1
W—透水量,A—膜的有效面积,t—时间 c1—料液中溶质浓度, c2—透过液中溶质浓度
膜分离基本原理
1.5 膜分离过程的类型
分离膜的基本功能是从物质群中有选择地透过或输送特定的物 质,如颗粒、分子、离子等。或者说,物质的分离是通过膜的选择 性透过实现的。几种主要的膜分离过程及其传递机理如表2所示。
气体和蒸汽的 气体或蒸汽 扩散渗透
易渗溶质或溶 剂 杂质
难渗透性 气体或蒸 汽
难渗透性 溶质或溶 剂 待分离物
均相膜、复 合膜,非对 称膜
均相膜、复 合膜,非对 称膜 乳状液膜、 支撑液膜
选择传递 反应促进和 扩散传递
1.6 膜材料
用作分离膜的材料包括天然的与人工合成的有 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
膜分离技术
相关官方网站:
中国膜工业协会 /
美国膜技术协会(AMTA) /
北美膜学会(NAMS) /nams/NAMSHP.html
欧洲膜学会(EMS) www.ems.cict.f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膜科学技术中心 .au/ 美国过滤与分离学会(AFS) /
强度也很高,pH值适应范围为1~13,最高使用温度
达120℃,抗氧化性和抗氯性都十分优良。因此已成
为重要的膜材料之一。
早期使用的聚酰胺是脂肪族聚酰胺,如尼龙-4、
尼龙-66等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这类产品对盐水的分
离率在80%~90%之间,但透水率很低,仅0.076
ml/cm2· h。
以后发展了芳香族聚酰胺,用它们制成的分离膜,
原则上讲,凡能成膜的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
均可用于制备分离膜。但实际上,真正成为工业化
膜的膜材料并不多。这主要决定于膜的一些特定要
求,如分离效率、分离速度等。此外,也取决于膜
的制备技术。
3
目前,实用的有机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酯
类、聚砜类、聚酰胺类及其他材料。从品种来说,
已有成百种以上的膜被制备出来,其中约40多种已
非纤维素酯 类
聚酯、烯烃类 含氟(硅)类 其他
2. 按膜的分离原理及适用范围分类
根据分离膜的分离原理和推动力的不同,可将
其分为微孔膜、超过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渗
析膜、电渗析膜、渗透蒸发膜等。
3. 按膜的形态分类 按膜的形状分为平板膜(Flat Membrane)、管 式膜(Tubular Membrane)和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 membrane)。
H O H H
CH2OH
O H
OH H H O O
H
CH2OH
H O H H
CH2OH n_ 2 2
H OH OH H
O H
OH H H O OH
OH H
H OH H
OH H
OH
OH
从结构上看,每个葡萄糖单元上有三个羟基。在催化剂
(如硫酸、高氯酸或氧化锌)存在下,能与冰醋酸、醋酸酐进行 酯化反应,得到二醋酸纤维素或三醋酸纤维素。
被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以日本为例,纤维素酯类 膜占53%,聚砜膜占33.3%,聚酰胺膜占11.7%,其 他材料的膜占2%,可见纤维素酯类材料在膜材料中 占主要地位。
1. 纤维素酯类膜材料
纤维素是由几千个椅式构型的葡萄糖基通过1, 4-β-
甙链连接起来的天然线性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H
CH2OH
pH适用范围为3~11,分离率可达99.5%(对盐 水),透水速率为0.6 ml/cm2· h。长期使用稳定性好。 由于酰胺基团易与氯反应,故这种膜对水中的游离 氯有较高要求。
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有机溶剂
能力,因此是一类较好的膜材料。例如,下列结 构的聚酰亚胺膜对分离氢气有很高的效率。
O C N C O C n O O C N Ar
1.3 膜的分类
1. 按膜的材料分类
表1
类别
纤维素酯类
膜材料的分类
举 例
膜材料
纤维素衍生物类 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聚砜类 聚酰(亚)胺类 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 聚砜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酰亚胺等 涤纶,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腈等 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 壳聚糖,聚电解质等
国际水协会(IWA) /
国际脱盐协会(IDA) /
内容
膜技术概述 膜分离装臵
极化、污染现象和控制
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领域
1.膜技术概述
1.1 基本概念
膜(Membrane)是什么?有何特性?
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相之间
4. 按膜的结构分类
按膜的结构分为:
对称膜(Symmetric Membrane)
非对称膜(Asymmetric Membrane) 复合膜(Composite Membrane)
1.4 膜过滤的基础理论
通透量理论:一种基于粒子悬浊液在毛细管内流动 的毛细管理论。 水通量(Jw)和截留率(R):
离子性聚合物可用于制备离子交换膜。与离
子交换树脂相同,离子交换膜也可分为强酸型阳离 子膜、弱酸型阳离子膜、强碱型阴离子膜和弱碱型 阴离子膜等。在淡化海水的应用中,主要使用的是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 磺化聚苯醚膜和磺化聚砜膜是最常用的两种离 子聚合物膜。
用作膜材料的乙烯基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聚乙 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偏氯乙烯、 聚丙烯酰胺等。共聚物包括:聚丙烯醇/苯乙烯磺酸、 聚乙烯醇/磺化聚苯醚、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酯、聚 乙烯/乙烯醇等。聚乙烯醇/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