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地理综合分析题PPT(20张)
上海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3d1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6.png)
上海高中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上海的地理特征?A.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拥有长江和黄浦江两条重要河流D. 属于内陆地区答案:D2. 上海的简称是什么?A. 苏B. 沪C. 浙D. 皖答案:B3. 上海市的行政级别是什么?A. 直辖市B. 省C. 自治区D. 特别行政区答案:A4. 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A. 东方明珠塔B. 广州塔C. 天安门D. 世博会中国馆答案:A5. 上海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二、填空题6. 上海是中国的______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业。
答案:经济7. 上海的______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体现了上海的开放和包容。
答案:海派文化8. 上海的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对上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上海港9. 上海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共一大会址10. 上海的______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制造业企业。
答案:浦东新区三、简答题11. 简述上海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答案: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
答案: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
四、论述题13. 论述上海在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
在文化方面,上海以其包容性、创新性和多元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我们对上海的地理特征、气候类型、文化特点以及在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地理试卷 解析版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地理试卷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1ff9b53b3567ec112d8a3b.png)
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
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A.海成地貌B.黄土地貌C.岩溶地貌D.风成地貌2.(2分)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髙原,云贵髙原,四川盆地之间。
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3.(2分)学生在福建平潭的研学旅行中,观察到矗立在沙滩上的两块巨石,其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色泽较浅,其岩石可能是()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4.(2分)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哪些地区适合天文观测()①西欧平原②亚马孙平原③南美沙漠区④南极大陆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5.(2分)某地因我国东部丽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一地方位于()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6.(2分)赤道以南莫桑比克等地区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应是()A.B.C.D.7.(2分)增加绿地面积会给城市带来的影响()A.植物蒸腾会减少B.下渗减少C.海洋输送水汽减少D.地下径流增加8.(2分)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A.温度升高,暴雨B.温度升高,干旱C.温度降低,千旱D.温度降低,暴雨9.(2分)甲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乙省位于胡焕庸线北侧,表格问两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变化。
相对于甲省,乙省()年龄段甲乙0﹣1416.520.015﹣6474.772.165岁及以上8.87.9常住人口3911398 A.环境人口容量更大B.少年儿童人口量少C.尚未进入老龄化D.劳动人口需求缺口大10.(2分)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战乱不断,一些国民分分向其他国家迁移,这种迁移方式是()A.智利迁移B.难民迁移C.劳务迁移D.生态移民11.(2分)2018年香港金融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三。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bf1c8b14e852458fb5753.png)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年3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显得格外明亮。
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
由此可推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天象的是①水星②金星③火星④土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016年3月23日出现月食现象,该日上海可以观察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我国疆域辽阔,横跨五个时区。
为了使用方便,采用东8区区时作为统一时间,即北京时间。
某人出差到乌鲁木齐发现上午8时天刚放亮,其实当时该地(东6区)的区时为A.5时B.6时C.9时D.]0时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线速度最大的是A.酒泉(约40ºN)B.太原(约38ºN)C.西昌(约28ºN)D.文昌(约19ºN)5.冬至日,微信群中纷纷相传“太阳要回来了”。
这句话的地理涵义是,从冬至日到夏至日上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A.由小变大B.由大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6.地球上不同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其纬度位置密切相关。
下列四个纬度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赤道B.北回归线C.31ºND.北极圈7.据观测,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在以一定的速度抬升,其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8.2016年4月,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发生强烈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区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16K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16K](https://img.taocdn.com/s3/m/20d881c267ec102de3bd8979.png)
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16K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火星A.极点B.木星B.极圈C.土星C.回归线D.天王星D.赤道2、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处位于()3、下列岩石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由原岩石矿物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4、下列因素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分布起主导作用的是()A.劳动力价格B.交通运输A.印度B.日本C.人才和信息D.原材料C.沙特阿拉伯 D.菲律宾 B.西西伯利亚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C.波斯湾C.技术D.几内亚湾D.市场5、下列亚洲国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6、下列平原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A.亚马孙平原C.东欧平原A.墨西哥湾A.劳动力B.北海B.原料7、下列海底石油丰富的海域中,位于北美洲的是()8、部分外资企业在我国内地大、中城市开办面包坊,其主导区位因素是()9、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10、20XX年冰岛多次发生火山喷发,严重影响欧洲航空运输业。
这主要是因为火山灰进入到了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和平流层 C.中间层和热层 A.北非地中海沿岸 C.亚洲热带地区B.平流层和中间层D.热层和对流层B.北美东部温带地区D.南美西海岸11、下列地区中,商品化混合农业高度发达的是()12、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交通事件制定道路疏散方案时,采用的现代地理20XX年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1,共9页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航空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卫星遥感技术13、近年来,美国一批气象学家经常乘坐飞机直击飓风中心,实时传回数据,成为空中探测飓风的追风者。
这批气象学家执行追风任务的季节多为()A.春秋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1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①提高陆地水的比例②使内陆地表径流总量增加③更新陆地水资源④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D.黄土地貌区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A.北美工业区C.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B.西欧工业区D.东欧工业区16、下列属于加工贸易型的世界工业区是()17、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适宜开展攀岩运动的是()A.甲处C.丙处B.乙处D.丁处B.珠江三角洲城市群D.辽中南城市群18、下列我国城市群中,目前已跻身世界六大城市群的是()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C.京津唐城市群19、在下列日、地、月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表示上弦月的是()20XX年上海市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2,共9页20、右图中,分别反映某地暖锋和冷锋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气温变化过程的曲线是()A.①② C.②④B.②③ D.①④二、综合分析题(共80分)(一)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4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9724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0.png)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一.探究城市行道树。
(18分)街景地图是一种实景地图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道或其他环境的360°全景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获得如临其境的地图浏览体验(如图1)。
某研究员利用街景地图分析研究了北美洲36个城市的行道树品种与不同城市的适合程度,提出了行道树对改善城市景观和环境的作用。
图1湖北省潜江市体育馆附近的街景地图图2北美洲简图1. 行道树所属植被类型从新奥尔良到芝加哥、再到魁北克的变化,反映了地域分异规2.利用街景系统来观察树,可以看出树的哪些属性 (不定项选择3分)A.树的科属B.树的蒸腾量C.树的根深D.树干的直径3.探究“叶片叶绿素的多少和叶片的大小,然后测定植物附近干洁空气成分”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道旁树林的功能。
(单选2分)A.固碳释氧B.调节气候C.美化环境D.净化空气4.下列城市群中的行道树可选择树木种类最多的是 (单选2分)A.欧洲西北部城市群B.北美五大湖城市群C.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D.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5.新奥尔良种植枝叶茂密的行道树种,是为了防止 (单选2分)A.防酸雨问题B.防飓风灾害C.防城市内涝D.防城市热岛6.现在洛杉矶正在评估新的行道树,请你补充评估的表格。
(7分)洛杉矶欲拟种某一种行道树,现要对该行道树功能进行多个指标的分析,请你填写两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两个二级指标。
二.清平镇的乡村振兴(19分)材料一清平镇位于四川省绵竹市西北部山区,目前当地居民约5000人,因磷矿储备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开发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磷矿产业一直是清平镇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但清平镇先后经历了“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和“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两次自然灾害,传统支柱产业遭到重创,加之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2017年后,清平镇禁止开采矿产,开发旅游业,向第三产业转型。
2020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清平入口社区正式揭牌,清平镇走出了一条从"产业转型”到"共同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
2_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_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6325b3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7.png)
(1)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2)说出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3)分析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城镇化水平的意义。
知识归纳
答案 (1)沿江、沿湖、沿铁路线分布。(2)交通便捷,水运连接东西,陆运贯通南北;水、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以长江流域为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任答四点)(3)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能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加速人)航道深、泊位宽;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交通便捷;经济发达,腹地广阔;以上海为依托。(2)①产业基础雄厚;②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协作);③市场广阔;④水陆交通便捷;⑤F1赛事对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材料);⑥劳动力丰富而且素质较高。(说明:上海基本无资源)(3)外高桥、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港。 原因:外高桥集聚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产业,国际贸易发达(货物量);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港交通便捷,对外联系密切(交通)。
考点精解:港口区位分析
1、水域条件:①避风 ②航道深浅、泊位宽窄 ③结冰 ④陆地淡水
2、陆域条件:①地形是否平坦; ②铁路、公路、水路交通便利;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腹地:范围、经济情况等
2、港口城市:是否发达
[指点迷津]1.城市集聚的优缺点(1)优点:①产生较好的生产协作条件;②有利于城镇间多种职能相互补充,减轻大城市的负担;③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2)缺点:①可能出现盲目发展和生态恶化现象;②缺乏统一的行政管理;③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大等。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8258e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2.png)
探究活动二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对周边城市在科技、就业、投资、产业迁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下图为1998—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GDP变化图,上海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苏州、杭州、无锡等城市GDP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集聚衰退显著
阻碍集聚的不利因素会日渐凸显,例如⑨___________、环境污染、⑩___________、生活质量下降等
产业基础
生产成本
交通阻塞
地价上升
4.辐射带动作用 (1)概念:经济发展水平⑪_______的地区与经济发展⑫_______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2)表现:大都市以高水平的⑬___________业如金融、物流、商务以及高科技为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形成⑭_______________、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 (3)联系模式:通过⑮_________、信息网、关系网来完成,其作用与距离和关系紧密相连,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地位: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2.上海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3.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75ff5f910ef12d2bf9e79c.png)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复习 课件名 师课件 免费课 件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复习 课件名 师课件 免费课 件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 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 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 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 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共20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2.2问题与对策课件PPT(20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4.2.2问题与对策课件PPT(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fe1a5bb551e79b896802269c.png)
P78“活动”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
唐城市群,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 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 ,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 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知识结构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分析思路
一、工业化 发展条件
国际背景条件 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B ) A.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C.产业大量转移到外地 D.环境污染严重
4.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措施是( D ) A.城市遍地开花,分散发展 B.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产业发展 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C.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扩展,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D.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1、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经济腹地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
长江三角 洲
珠江三角 洲
大
受南岭阻 隔,腹地 范围小
雄厚 薄弱
强 较弱
大 较小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缺少核心城市 ③城市间缺少分工合作,甚至相互竞争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噪音污染 ②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③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社会经 (工业区位因素)济因素
科技、动力、原料 劳动力、历史基础
个人偏好、国防、
环境因素等
二、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进程
阶段划分 发展条件 有利条件
(划分依据)
不利条件
三、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 进程中的问 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1、大气垂直分层图 考点:各层名称及气温变化;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大气各层对人类活动影响 《要求》P57“综合分析题6”
2、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考点:防弹衣、遮阳伞(反射、散射、吸收)、保温被(大 气逆辐射);长短波辐射;各箭头的含义 《要求》P38例题1
⑷太阳直射点由A到B,伦敦的昼长比上海
内极昼范围
(扩大还是变小)
; 北极圈
⑸从
到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
到
, 上海昼长于夜,且白昼在越来越短。从 到
,悉尼的白天比新加坡长。
⑹B点时,上海的昼长比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 。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1、全球板块分布图、海底扩张示意图 考点:六大板块分布与名称;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 脉的成因;板块的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海底岩石年龄分 布规律;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 《要求》P27“核心例题”
5、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前后的天
气变化状况
6、结合某次台风实例
考点:台风的成因、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 ;
所属天气系统
《要求》P58中的练习
7、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环境问题 考点: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
因,提出合理建议
3、根据气候图表资料 考点:判别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8种) 《教材》P87表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大气环流
90°
90°
70° 60°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70° 东风带
60° 副极地低气压带
温带 海洋性气候
40°
温带 大陆性气候
50° 温带季风气候
第六篇 城市
根据城市的图表资料 考点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分区;对城市土地利用 类型和功能分区进行评价;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 效益的关系 考点2:城市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提出合理建 议;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要求》P99~P100“综合分析题4、5、6”
第七篇 产业区位与分布
2、根据地震或火山实例 考点: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纵 波与横波;震级与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世界地震 带与火山带的名称与分布;分析地震或火山的成因、危害, 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 《要求》P54“综合分析题1”
3、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归纳地形特征; 评价某地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 设、城市发展、旅游等的影响 《要求》P29“核心例题”
第四篇 水环境
1、水循环示意图
考点:环节、类型、改变的环节(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 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要求》P60综合分析题的第12题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降水
地表蒸发
地表径流
陆地
下渗
地下径流
江河 汇聚
降水 蒸发 海洋
2、各类河水补给的主要形式图 考点: 《教材》P125 《要求》P44“核心例题”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30°
热带沙漠气候 20°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35°
亚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25°
热带季风气候
东北信风带
10° 0°
热带雨林气候
10° 赤道低气压带
0°
4、根据1月、7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 考点:判别海与陆、冬与夏、以及风向并说明理由;东亚和 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海洋、陆地上的气压中 心的名称及所属天气系统;被切断的气压带;评价季风对我 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 《要求》P40、57的练习
3、归纳某地区水资源问题 考点:水资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
4、某一海区图 考点:洋流(按成因分类);渔场位置及成因;寒暖流判别 及对气候影响;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5、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图 考点:随季节变化洋流的变化及原因
6、根据资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 《要求》P48“学习指引—如何阅读未来海洋空间利用”
《要求》P59中的练习
读北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区等温线图 1、此图是__夏___(冬、夏)季等温线图,风从_海__洋__吹向_陆__地__, 高压中心出现在__海__洋___ (海洋、陆地)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 _______同__纬__度__海__洋__气_温__低__于__陆_地______ ___; 2、此时,北半球昼__长___夜__短___,亚洲大陆出现的气压中心名称 是_亚__洲__低__压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
1、根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图和资料 考点:水田农业、旱作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地中海型农业的分布、区位(可考到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及主要生产特点 《要求》P80“核心例题”
4、运用各种光照示意图 考点: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 夜长短变化 《要求》P15“核心例题”
读太阳直射点示意图,回答:
⑴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
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之中最小值的纬度范
围是
。
⑵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 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 道上 (多或少)小时。
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小的是从 到 。 北回归线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小的是从 到 。
综合分析题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1、太阳系示意图 考点: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分类与特征;八大 行星运动的特点;冥王星出局的原因;地球生命物质的存 在条件 《要求》P4“核心例题”
2、太阳大气示意图 考点: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 主要标志及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月相示意图 考点:四个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依次出现 的规律;日食与月食发生位置与形成的条件;大小潮发生 时位置、潮汐对经济的影响 《要求》P7“核心例题”
千岛寒流五篇 人口
根据的人口数据图表 考点1:人口增长状况(会计算自然增长率);两类国家和 地区不同的人口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解决措施;两类国 家人口发展的趋势 考点2:人口增长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影响人口分布的自 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考点3:我国人口问题及上海人口问题 《要求》P97~P98“综合分析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