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6000i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L6000i 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钟伟萍

丛日梅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市立第二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中得到证实。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Ft 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表明在贫血类别诊断中,Ft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贫血类别明确后,临床医生要针对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及类型等区别治疗。如患者达到缺铁性贫血的标准,则尽早补充铁剂治疗,从而改善临床症状,若仅为轻型缺铁性贫血,则可给予饮食治疗。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疾病史等进行治疗,如部分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需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中海贫血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于轻型患者,保证足够休息及治疗,并积极预防感染,适量补充微生物B 12及叶酸,对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可采用输注红细胞治疗,为预防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可配合去铁胺等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血常规指标进行观察发现,1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与2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出现合并感染,回顾分析患者病历发现,此类患者贫血均比较严重,因此在治疗时,需注意感染的治疗及预防。

总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测能够提供准确的红细胞参数,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然而血常规检测结果可能受采集方式、合并疾病等多因素影响出现偏差,因此在确诊时可结合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诊断,必要时可配合基因确诊。

参考文献

[1]何丽,朱晓芳,王薇,等.10854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筛查

结果及基因类型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23):3251-3253.[2]黄昭前,姚红霞,林丽娥,等.血常规检测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

患者感染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447-3449.

[3]陈芳,范晓玲.联合检测血清VitB 12及铁蛋白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

断中的价值[J/CD].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29.

(收稿日期:2018-12-11)

【摘要】血液流变学检查受到的干扰因素很多,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在ZL6000i 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的选择和厂家提供质控物、仪器的质量校正、标本采集、室内质控、正确的操作等方面,以及标本抗凝剂、温度、存放时间等对血液粘度均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血液流变学检验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做到同一仪器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提高血液粘度检验的准确性、重复性、可靠性。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ZL6000i 全自动血液流变仪

量控制

影响因素

DOI :10.19435/j.1672-1721.2019.07.062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 )是专门研究血液和血管的流动性、变形性及其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科学,它是力学和血液学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1]。临床血液流变学检测是血液流变学理论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为诊疗和预防疾病开展相关药物研究提出的定量和半定量参数[2]。目前,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国际和国内没有统一标准;由于检测原理不同导致检测结果不同,各个厂家仪器检测数据没有可比性,但同一原理仪器的结果不会相差悬殊。主要临床测定指标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因此只有做好血流变学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14年5月购进一台众池ZL6000i 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在其应用过程中实行了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仪器的质量控制1.1

仪器的质量

选择合适的血流变仪器。①粘度计的

范围:提供较宽的切边率,这是1S -1-200S -1的技术要求。②灵敏度:低切边率下需能分辨Het 相差0.01的同一标本的两个血样

的表观黏度,高切边率下能分辨Het 相差0.02的同一标本的两个血样的血液表观黏度。本仪器重复性≤1%。③精密度:取一份红细胞压积(Hct )正常的血液,在不同切边率下重复测定10次,计算CV 。低切变率(40/S )下CV<5%,高切边率下CV<2%。本仪器精密度≤1%。

1.2

仪器的校正

采用国家标准物质检测中心的标准粘

度油标定血液粘度仪,标准油应保存在4℃冰箱,有效期1年。定期用标准油对仪器进行标定。保留零点标定曲线、高黏度标定曲线、低黏度标定曲线各一条。标定后应将测试杯清洗干净,避免用有腐蚀作用的消毒剂。

1.3

仪器安装

适宜的温度、湿度、干燥、牢固、平稳的台面及环境。

1.4

仪器的维护

测试结束后必须要取出切血板和定心

罩,用棉签沾湿去离子水擦拭,切血板倒放台面。每日对清洗液及废液进行检查,看是否充足,如无需加液及倒废液,应定期对设备清洗及外部清洁保养[3]。

2人员的质量控制

2.1采血人员要熟知患者情况、做好标本采集、抗凝、保存等工作。

2.2检验人员:培训上岗,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如:定标、质控、检测、日常保养、故障排查、异常结果判断等。2.3

患者:采血要求一般空腹12h 以上,清晨采血。血液

粘度一般在上午11时下午8时粘度最高,不易采血。采血前3d 停用溶栓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前1d 禁高脂饮食。妇女避开月经期。戒烟戒酒,禁止输入血液制品等。

3检测的质量控制3.1

标本采集

统一采血时间和方法,前肘静脉采血。采

血针头用较大号,针头进入后止血带应放松至少5s 以上再开始采血。速度不易快,负压不易过大。采血不宜在输液及滞留针

作者简介:钟伟萍,女,本科,主管技师。

医技与临床

输血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临床疾病诊断作用分析

卫志燕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太原045000)

上采血。

3.2

抗凝剂的选择

不同的抗凝剂对血液粘度有明显影

响。肝素作用强,不影响细胞形态其浓度为10~20IU/mL ,肝素可能造成血小板的聚集,影响细胞的过滤,有些黏度测定与细胞滤过检测共存的检验不适合。为避免抗凝剂对血液的稀释,通常使用干粉。枸橼酸盐或草酸盐作为抗凝剂易引起细胞皱缩,一般不作为黏度测定的抗凝剂。现用成品一次性肝素抗凝真空采血管。

3.3

标本存放

采血后立即缓慢置于肝素抗凝管中,充

分颠倒混匀。静置20min 再检测为佳,过早黏度偏低。室温保存不超过4h ,不可放入冰箱保存,否则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pH 值发生变化使血液黏度稍高[4]。血浆制备采用离心力2300kg 左右离心30min 后提取上层血浆测量血浆黏度。

3.4

室内质控

每日测试标本前做好室内质控,质控物

由厂家提供,有规格、有效期、生产批号、质控参数等。陈静[5]的研究表明室内血流变批内质控检测项目(200s -1、50s -1、1s -1)CV 值均小于标准化非牛顿标准值与准确性CV 值。表明血流变仪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准确性强。如有失控及时查找原因,采取对应措施加以纠正。

3.5

操作要点

标本量足够不溢出,不带气泡,充分混

匀。加样量准确、角度完好、速度稳定,样圈圆滑无变形,用力恒定。一次不可放多标本,时间过长血细胞沉降,一般可放10~15个左右。若连续出现3个标本全血测试结果异常,暂停一下,检查切血板和液池。冲洗液必须用去离子水。通过以往检查结果对比,可以根据结果的异常情况发现如标本编号错误、标本未混匀造成部分项目以及仪器测试性能的改变等情况[6]。

3.6

加强沟通

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增强各实验室

之间的交流,提高检验质量。对于结果明显异常或与疾病不符

的,及时联系医师查找原因,保证结果准确。

4影响血液黏度的其他因素

4.1血细胞比容:同一切边率,血细胞比容增高黏度上升。4.2红细胞聚集:切边率低于50/s 时,切边率越低聚集越大,黏度增高。

4.3红细胞变形:在相同的比容下,正常红细胞悬液比硬化的红细胞悬液在高切边率时表现黏度明显要低。

4.4血浆粘度:取决于血浆中的蛋白、水、脂质等。4.5

温度、pH 值、渗透压等均可影响全血黏度。综上所述,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与质量检测影响因素极其复杂,我们要严格掌握以上流程以及要点。血液流变特性改变只能反映体内存在着某种异常改变,不能确定这种改变的诱因及原发部位,并且这种改变是一种共性改变。目前尚不能找到某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与临床某种疾病之间的特定关系;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应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诱因、诊断和部位来源。

参考文献

[1]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08.

[2]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148.[3]许小龙,吴浙君.ZL6000i 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常见故障分

析[J].医疗设备,2014,27(4):31.

[4]崔丽,王佳秋,任丽萍.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临床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

与实践,2007,4(2):8.

[5]陈静.ZL6000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室内质控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

医学,2011,4(29):399-400.

[6]翁雏良.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与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国微循环,

2002,6(1):5.

(收稿日期:2018-12-01)

DOI :10.19435/j.1672-1721.2019.07.063

输血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与输血实验室之间在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分工,所以双方人员的密切沟通与协作对于安全有效输血极为重要。输血科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比较其他临床检查能更加反映患者的血液情况,特别是输血科实验室检查项目结果的判读更加依赖输血医师的工作经验,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建议。现将我院以输血科实验检测结果异常为临床疾病提供诊断治疗思路的2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9岁,主因“腰骶部疼痛1个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于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酸困、疼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腰椎MIR 示:1:胸10~12段椎管内硬膜外肿瘤;2:腰5~骶1椎间盘轻度

膨出。患者及家属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抵抗(-),四肢温痛觉未见明显减退。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对称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109/L ,中性粒细胞0.46,红细胞计数2.45×1012/L ,血红蛋白77g/L ,红细胞比容0.229,血小板计数158×109/L 。入院诊断:胸椎占位;腰5~骶1椎间盘轻度膨出。手术前1日常规输血科实验室检查配血,患者血型为O 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阴性。交叉配血diana 微柱凝胶卡主侧(-),次侧(4+),自身对照(4+),实验中可观察到患者红细胞呈缗钱状改变。与科室临床医师沟通,患者于半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目前仍存在贫血体征,建议手术暂停,请血液科会诊。遂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提示:IgA<0.26g/L ;IgM<0.19g/L ;IgG>43.10g/L 。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以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G 升高为主,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浆细胞明显增加占细胞数57.0%,其中以原始浆细胞为主(占51.5%)。至此,患者

作者简介:卫志燕,女,硕士,主管技师。

医技与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