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合集下载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

小区分布系统建设规则及分场景建设方案1.GSM/TDS系统建设方式(1)天线设置具体规则:高层(小高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在室外采用定向天线对打实现覆盖,优先选取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的方式,F1-F7楼层可以采用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作为补充,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室内天线设置:在电梯井设置定向天线、地下室、塔楼的走廊公共区域设置全向吸顶天线实现覆盖。

在地下室等区域设置外打天线实现与室外小区的无缝覆盖。

天线密度:每个单元、每5-7层楼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2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电梯:在电梯井道内安装定向天线作为主要的电梯覆盖方式。

电梯应尽可能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当建筑规模较大时,应保证电梯小区与最低楼层小区设为同小区。

电梯与楼层间的切换区必须设置在电梯厅而决不允许在电梯内,即在电梯厅内安装引导天线(吸顶),与电梯内信号形成重叠覆盖,保证切换效果。

多层小区室外天线设置:可以采用楼体外立面安装天线,或地面射灯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尽量不采用楼顶天线方式。

对于楼间距小于15米,建筑结构较简单的场景可以采用全向天线覆盖。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每1-3个单元安装一面覆盖天线。

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出口功率下调10dB。

别墅区和低矮住宅区室外天线设置:采用地面天线及灯杆天线安装方式,根据建筑物密度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

室内天线设置:一般不需要设置室内天线。

天线密度:天线水平间距10-30米。

室外天线功率设置:GSM系统20-25dBm,TDS系统(PCCPCH)15-20dBm。

地面安装天线下调10dB。

其他形式小区环形楼天线覆盖方案采用地面灯杆天线+自身楼顶天线方式覆盖,单天线覆盖高度约5-7层。

大张角射灯天线对高层居民小区4G深度覆盖提升研究

大张角射灯天线对高层居民小区4G深度覆盖提升研究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I G I T C W 专题54DIGITCW2020.040 引言当前,城区4G 网络弱覆盖多发生在居民小区,根据某省全年室分建设数量统计,约65%的分布系统建设是用于解决居民小区覆盖。

从解决方案上看,使用普通射灯天线对打已经成为解决居民小区4G 覆盖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城市高层住宅小区不断增多,大张角射灯天线也成为解决小区弱覆盖的有效选择。

1 天线参数对比大张角天线通过高增益大张角理论上可以获得较常规天线5 dB 的增益。

本方案中使用的普通天线和大张角天线电性能如表1所示。

大张角射灯天线相比普通天线在垂直波束宽度上大10°左右,增益上高2 dBi 。

表1 普通射灯天线、大张角射灯天线电性能指标参数(单位)普通射灯天线电性能指标大张角射灯天线电性能指标工作频段(MHz )880-9601710-2635880-9601710-2635功率容限100 W 200 W 增益(dBi )≥9≥11≥11≥13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65±1065±1035±620±6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50±850±865±1065±10尺寸(L*W*H )mm450*450*200750*700*3002 试点方案及结论2.1 测试场景及覆盖现状某高层居民小区1共有5栋28层、14栋32层高层住宅楼,楼间距约60 m ;某高层居民小区2共有18栋28-32层高层住宅楼,楼间距约40 m 。

通过将两个住宅小区部分楼宇的射灯天线替换为大张角天线,天线挂高85-90 m ,对天线等位替换前后的MR 弱覆盖指标、楼道内/室内RSRP 以及在小区周围道路的泄露情况开展对比测试。

2.2 高层住宅小区12.2.1 MR 弱覆盖指标比较替换前4天和调整优化完成后4天平均MR 弱覆盖比例。

高密度住宅覆盖指导意见(2019年版)

高密度住宅覆盖指导意见(2019年版)

高密度住宅覆盖指导意见(2018年版)(暂行稿)中国电信广东公司2019年3月目录1覆盖原则 (1)2高密度住宅的覆盖方案 (1)2.1场景特点分析 (1)2.2频率选取及覆盖方式 (1)2.2.1800M与1.8G/2.1G的对比 (1)2.2.2覆盖频率选择 (2)2.2.3覆盖方式 (2)2.3住宅室内区域的覆盖 (3)2.3.1由住宅外的宏站或微站往内定向覆盖 (3)2.3.2楼间对打覆盖 (4)2.3.3小区内部覆盖 (7)2.4停车场覆盖 (8)2.5电梯覆盖 (8)3案例 (8)3.1案例1:龙湖香域春天高层住宅800M覆盖 (8)3.1.1基本情况 (8)3.1.2解决方案 (8)3.2案例2:祈福新村移动网综合方案 (9)1 覆盖原则光移协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电信800M频率覆盖优势,结合电信光网宽带覆盖优势,有序推进住宅楼盘的深度覆盖。

2 高密度住宅的覆盖方案2.1场景特点分析高密度住宅根据楼宇的特点可分为高层楼宇、多层住宅小区、环抱型小区、综合大型小区、别墅等5种典型场景。

楼宇密集,高层通话质量差,频繁切换,无主覆盖;低层信号差,电梯、地下室为盲区。

总体业务量大,业务量高峰集中在晚上。

高密度住宅基本都已有光网覆盖,而且是光纤到户;用户在室内的数据业务可通过WiFi来解决。

2.2频率选取及覆盖方式2.2.1800M与1.8G/2.1G的对比表2.2- 1 800M与1.8G/2.1G的覆盖能力对比频段带宽功率(W)通道数容量覆盖能力(m)密集市区站间距(理论计算)密集市区室外站到室内深度覆盖距离(测试数据)800M 10M 2*60W/2*802T2R/2T4R激活态200个用户,连接态600个用户927 3101.8G 15M 2*40W/2*602T2R/2T4R激活态300个用户,连接态900个用户524 3032.1G 20M 2*40W/2*602T2R/2T4R激活态400个用户,连接态1200个用户501 –在广覆盖的情况,800M平均RSRP较1.8G提升12dB,800M的覆盖半径约为1.8G的2倍(VoLTE、数据业务一致)。

高层居民小区NR2.1G覆盖方案深讨

高层居民小区NR2.1G覆盖方案深讨

高层居民小区NR 2.1G覆盖方案深讨发布时间:2022-01-18T07:29:04.830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6期作者:冯斯麒周捷[导读] 5G时代,作为移动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区域,室内场景的覆盖极为重要。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06)5G时代,作为移动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区域,室内场景的覆盖极为重要。

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日益增多,居民小区已成为投诉多发区域。

如何进行小区覆盖,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业务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高层居民区的特点,深入讨论了NR 2.1G在高层住宅小区的对打方案和覆盖效果,总结了高层居民区低成本覆盖的建设方案,为电信运营商5G深度覆盖建设提供参考。

0 引言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高价值的高层居民区拔地而起,而伴随的是城区范围内落地塔的大量拆除搬迁,使用周边宏基站进行小区覆盖已基本无可能。

即使在小区内部建设宏站,也容易因为楼宇遮挡,无法全面覆盖。

目前主流方案为对于独栋的高层塔楼居民区,采用无源分布系统,天线布放到楼层走廊内;对于成片的板式居民区,采用楼间对打方案,并在电梯、地下室采用无源分布系统补充覆盖。

无源分布系统方案与4G建设基本相同,本文重点就5G楼间对打方案进行讨论。

1、高层居民小区楼间对打方案分析 1.1 电联5G可用频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从2019年开始共建共享5G无线接入网,已打造了一张基于3.5GHz频段(3400~3600MHz)的优质5G网络。

同时随着R16标准冻结发布,NR 2.1G的产业链逐渐成熟,电联正加速打造3.5G+2.1G FDD/TDD高低频协同5G目标网。

目前电信在2.1GHz频点上可用2*20M带宽,联通实际已用2*25M,剩余2*10M未分配,结合3GPP协议中规定的系统带宽设置,近期以2*40M(下行2110~2150MHz,上行1920~1960MHz)部署为主,后续可逐步演进至2*50M的FDD单载波。

微覆盖解决高低层混合居民楼深度覆盖的应用

微覆盖解决高低层混合居民楼深度覆盖的应用

微覆盖解决高低层混合居民楼深度覆盖的应用李佳明1,吕伟杰1,龚戈勇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揭阳分公司,揭阳 522031;2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 210009)摘 要 城区高低层混合居民楼区域作为无线网络覆盖难点,传统宏站无法进行有效的覆盖。

本文通过采用“微覆盖、微对打”的建设方式有效解决“高低层混合居民楼”无线网络信号的深度覆盖问题。

关键词 深度覆盖;宏微结合;小区合并中图分类号 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20)01-0080-04收稿日期:2019-10-18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区高低层混合居民楼区域不断涌现,宏站在对此类区域进行覆盖过程中由于建筑物间的遮挡越来越多,导致无线网络难以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

同时随着移动通信系统频段越来越高,单站覆盖范围变小,也对网络深度覆盖提出更高的要求。

城中村就属于高低层混合居民楼的典型场景,该区域人口密集,楼宇大部分为村民自建房,建设无统一规划。

传统采用“宏站+室分”模式来解决“高低层混合居民楼”的覆盖方式,由于各楼宇之间空间狭小且高低不一,附近的宏站信号只能解决部分高楼层的信号覆盖。

而传统室分站点建设的覆盖效果受现场环境及业主配合等影响,容易造成覆盖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该类场景中室内信号较差,存在着较多的覆盖盲点和弱覆盖区域,引发居民投诉。

1 “微覆盖、微对打”方案的优势“微覆盖、微对打”方案中采用的微小基站具备体积小、安装工作量小、外观简洁、漂亮、站址要求低、与场景易融合和工期短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于小片区盲区补覆盖,从而达到深度覆盖的目的。

微小基站远端一般采用天线与RRU 集成的设备,覆盖区域范围为50~200 m。

以国内某厂家两种类型的微小基站设备为例:微小基站远端A 型设备为书本式造型,Pad 大小,D 频段设备,发射功率2×10 W ;微小基站远端B 型设备为小型圆柱造型,有D 频和F 频两通道,其中D 频发射功率2×15 W,F 频发射功率2×30 W,从功率上相当于一个“小基站”。

小区深度覆盖设计思路V

小区深度覆盖设计思路V
设计思路
精准规划
需求分析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分析 小区覆盖的难点和痛点, 明确设计目标。
场景分类
根据不同场景特点,如住 宅小区、商业区、工业园 区等,制定针对性的覆盖 方案。
资源评估
评估现有网络资源,包括 基站、光缆、设备等,确 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 配置。
创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引入
积极引入最新的通信技术,如 Massive MIMO、Small Cells等,
案例三:老旧小区深度覆盖
总结词:老旧小区建筑结 构陈旧、线路老化,深度 覆盖需综合考虑改造难度 和投入成本。
详细描述
对老旧小区进行实地勘察, 了解建筑结构和线路状况。
加强与政府和居民沟通, 争取支持和配合,降低改 造成本和难度。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 改造方案,如采用微型基 站、分布式天线等。
05
绿色环保
注重节能减排,采用低能耗设备,降低对环境的 影响。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层住宅小区深度覆盖
总结词:高层住宅小区由于建筑密集、 高度较高,信号传播环境复杂,深度覆 盖难度较大。
优化小区分裂和参数设置,降低干扰, 提高网络容量。
考虑采用定向天线或MIMO技术,提高 信号质量。
详细描述
高层建筑对信号传播产生较大遮挡,需 采用室外天线系统进行覆盖。
提升网络性能。
联合优化
结合多种通信技术进行联合优化, 实现信号的深度覆盖和无缝切换。
智能化运维
借助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网络 的智能化运维和管理,降低运维成 本。
优化资源配置
资源共享
实现基站、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和覆盖效率。
负载均衡
合理分配网络负载,避免设备过载,确保网络稳 定运行。

高层楼宇深度覆盖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高层楼宇深度覆盖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高层楼宇深度覆盖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冯慧琼武晓凯赵国华赵治琳解栋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第09期摘要:近年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楼宇深度覆盖需求愈发强烈。

对当前高层居民小区的主流覆盖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以楼顶对打、楼顶宏站、周边宏站作为覆盖解决方案。

但是由于高层楼宇分布密集、室内结构复杂,室内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弱覆盖,因此报告出当前主流方式覆盖能力不足的现状。

同时对高层居民区物业进行了调查走访,楼顶天线施工受到阻碍较小,但地面天线施工会破坏路面、绿化带,因此地面施工阻碍较大,进一步导致局部区域的弱覆盖。

基于以上问题,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区楼宇,结合3种传统覆盖方案与5种新型覆盖方案,进行覆盖方案组合应用,有效解决高层楼宇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楼宇;深度覆盖;覆盖方案组合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09-0008-07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High Buildings Deep Coverage SchemeFENG Huiqiong1, WU Xiaokai1, ZHAO Guohua1, ZHAO Zhilin2, XIE Dong3(1.Taiyuan Branch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Shanxi Co., Ltd., Taiyuan 030000, China; 2.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129, China; 3.Nanjing Ruiqing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211300,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of deep coverage for high building is increasing.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mainstream coverage modes of high building areas, and the coverage solutions are mainly on rooftop spotlight, rooftop macro-site, and surrounding macro-site. However, high buildings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indoor structures are complex, and there is significant weak coverage in the local indoor areas. Therefore,the coverage capability of the current mainstream mode is insu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stigation and visit of the high buildings property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ennas on the roof of the building is less hindered, bu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ennas on the ground will damage the road surface and green belt. Ther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antennas on the ground, which further leads to weak coverage in some areas of high buildings. Based on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combines 3 traditional coverage solutions and 5 new coverage solutio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 to conduct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e coverage solutions, and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deep coverage of high buildings.Keywords: high building; deep coverage; combination of coverage solution0 引言当前无线通信的业务主要发生在室内场景。

高层楼宇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高层楼宇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高层楼宇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商务区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楼宇,其中大部分是酒店、宾馆、写字楼。

人流量集中,话务量大。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高层楼宇室内覆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城市内基站数量和载频数量迅速增加,例如某城市中国联通公司2001年GSM基站的载波总数只有800个,而现在多达3500个。

随着城市基站的不断扩容,频谱资源日益贫乏,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问题日益突出。

这给高层楼宇覆盖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楼宇低层室内信号过强,导致信号泄漏到室外,对室外大网造成干扰;2、高层窗边乒乓效应严重,频繁切换、易掉话,通话质量很差。

因此原有的高层楼宇室内分布系统项目有待进行整改,以解决上述问题;而对大量的新建高层楼宇进行覆盖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力图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2.1 低层低层部分的室内通话质量都较好,主要解决室内信号的泄漏问题。

解决的方法主要有:1、增加天线数量,减小发射功率;2、适当调整局部天线的位置,远离窗户等易泄漏的区域;3、将现有天线更换为定向吸顶天线。

2.1.1 建模与思考楼层模型:信号泄露范围整改前整改后楼层模型,可以采用增加天线减小天线功率的方法。

大厅模型大厅服务台大门覆盖区域大厅四周多为门或落地玻璃窗等形式,易泄漏,可以采用局部调整天线位置或更换为定向吸顶天线2种方法。

2.1.2 分析与计算对移动通信而言,当电波传输距离很小且为直射波,例如,在微小区域中或室内无阻拦环境下,其传播损耗非常接近自由空间的情况,计算公式为:LS (dB )=32.4+20lgf(MHz)+20lgd(km) f: 890~960MHz (取为900MHz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3·代入上式可得:LS (dB )=91.5+20lgd(km)普通大楼建材和结构的平均信号损耗:从系统框图中可以看出,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为5~10dBm 。

住宅小区综覆盖解决的方案

住宅小区综覆盖解决的方案

住宅小区综覆盖解决的方案住宅小区综覆盖解决方案在当今社会,住宅小区的综合覆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一个完善的住宅小区综合覆盖体系变得至关重要。

这不仅包括网络信号的覆盖,还涵盖了安全监控、物业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住宅小区综覆盖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信号覆盖(一)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在现代社会,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一些住宅小区中,由于建筑物的遮挡、信号衰减等原因,移动通信信号可能存在盲区或弱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和室外宏基站相结合的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天线和信号放大器,将室外的移动通信信号引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的良好覆盖。

室外宏基站则负责覆盖小区的公共区域和周边道路。

(二)无线网络覆盖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覆盖也成为住宅小区综合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小区内设置多个无线接入点(AP),实现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

对于居民楼内部,可以采用每户单独安装无线路由器或者采用分布式无线网络系统的方式,确保居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服务。

二、安全监控覆盖(一)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

在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场、公共区域、楼道等关键位置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

监控图像可以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与报警系统联动,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二)门禁系统门禁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小区人员的进出。

可以在小区出入口设置车辆道闸和行人门禁,只有经过授权的车辆和人员才能进入小区。

对于居民楼,可以安装单元门门禁和电梯刷卡系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三)周界防范系统周界防范系统用于防止非法人员从小区周边入侵。

可以采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技术,在小区的围墙或周边设置感应设备,当有人翻越或破坏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居民小区分场景弱覆盖解决方案

居民小区分场景弱覆盖解决方案

居民小区分场景弱覆盖解决方案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情景说明:近年来,居民小区内选取宏站站址阻力越来越大,因此高层小区、密集小区等宏站无法覆盖的深度区域存在弱覆盖,造成用户投诉增多,移动品牌效力下降,因此需要采用除宏基站外的方式,完成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提升用户感知。

二、问题分析:首先需要将目前城区内常见的小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场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小区内楼宇高度及分布特性,将居民小区分为以下5类:(1)多层居民区(6层及以下)(2)小高层居民区(6-15层)(3)高层居民区(高于15层)(4)综合居民区(小区包含多层、小高层、高层)(5)特种类型楼宇(环形楼、回字形筒子楼、结构复杂的塔楼等)三、解决方案:针对以上5类场景,分别提出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1、多层居民区(6层及以下)建筑特性:楼层矮,内部建筑结构相对简单。

在周边规划建设宏站情况下,小型低层居民区基本可解决深度覆盖问题,大中型低层居民区中心区域、远离宏站区域会存在弱覆盖。

解决方案:(1)室外宏站,优先考虑在小区内部或者周围200米以内建设室外宏基站,(2)室外微基站(地面灯杆等):室外宏站覆盖完成后,对于仍然无法满足覆盖的楼宇,可以采用室外微基站或者光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2、小高层居民区(6-15层)建筑特性:楼宇相对结构单一,但相对周围楼宇较高,需要针对具体楼宇进行针对性覆盖,同时小高层小区地下存在地下停车场等区域也需要解决通信覆盖问题。

解决方案:(1)室外宏站:利用小区以外附近宏基站解决小区内大多数楼宇朝向基站方向的覆盖问题。

室外宏站具体覆盖方案参照上小节多层小区宏站覆盖方案,小区内部覆盖需结合其他方式。

(2)室外微基站:根据室外宏站覆盖的情况,对于仍然无法满足覆盖的楼宇或个别楼宇的无覆盖或弱覆盖区域,可以采用室外微基站地面、楼体中段或楼顶对打的方式解决。

地面部分安装微基站,采用对打方式主要覆盖小区内部地面以及低矮的1-7层部分;楼体中断或者楼顶安装微基站,采用对打方式可以覆盖小区楼宇中上层的部分。

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深度覆盖常用解决方案

窗边效应,但对从大厅出去并一直保持通话的客户会受
到影响。
彻底解决用户从室内到 室外的切换问题。存在 电梯内外异小区切换问 题。
为保证室内外切换,我们建议使用分区异频方案。
18
二、室内异频覆盖优化
分区异频优化介绍
分区异频切换设置: 1) 手机从室外切室内 手机从室外? 室内低层:通过普通软切换或空闲切换到室内; 手机从室内低层? 室内高层:高层也设置基本频点,移动在通话状态一直处 于基本频点,在通话结束后由基本频点引导到异频频点待机;空闲状态下直接由 基本频点引导待机到异频频点待机。
8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案例
目前XX市区内室内分布和小区分布很密集,主要问题为邻区已满。 XX市区邻区一般做2层,光是宏站邻区资源已经非常紧张。 以XX基站附近为例:区域内有 15个室内分布,周边有 4个小区能够覆盖到, 那么对于这块区域的邻区条数需要增加 60条,这个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因此, 很多室内分布小区都只做单边邻区,对掉话指标有直接影响。 而且受CDMA邻 集搜索速度的影响,即使在小区级邻区额外添加,难以保证其切换的成功率。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同PN小区优化,以减少邻区需求。改善掉话率、高层 导频污染和软切换因子的相关指标。
由于频点是室内专用,外部网络无此频点,因此在窗边也可以获得满意的前 向Ec/Io,保证了通话质量,发生的话务量也全部由室内基站吸收。
16
二、室内异频覆盖优化
异频解决方案优化介绍
异频室内覆盖方案分类: ? 单区异频:
采用室内专用载频( 160频点)与伪导频相结合方式,将整个楼宇的覆盖用 一个扇区进行异频覆盖,并在室内设置专用频点 ? 分区异频:
9
一、同PN小区优化
同PN小区优化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布系统设计 根据地下室的使用以及地下车库的构造 进行合理的天线分布设计
• 直放站选型 • 信号源选择 • 天线调整,避免泄漏引起上行干扰 • 相应小区参数调整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 室内分布系统
•微蜂窝/直放站
•无源天馈分布系统 •有源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城镇密集区覆盖(特点)
• 小城镇楼宇分布复杂 • 楼宇间距很小 • 建筑材料多样性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城镇密集区覆盖(方案)
• 根据现有宏蜂窝解决问题 利用周边的小区进行覆盖,通过天线方 向和高度调整,提高信号强度
• 新站建设 选择适当的位置建设新站,补充覆盖和 容量
• 利用直放站和街道站解决问题
• 高档写字楼、酒店 使用室内分布系统
• 高层住宅楼 调整周围宏蜂窝,达到有主覆盖小区, 利用参数调整稳定信号强度和质量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生活小区覆盖(方案—室外)
• 采用微蜂窝街道站) 通过对小区楼宇排列的调查,选择合适的位置 进行合理覆盖
• 伪装处理 • 天线选型
避免频率干扰和辐射投诉 • 参数设置
频率、小区重选、功率、切换、分层结构等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生活小区覆盖(方案—地下室)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PPT文档演模板
城镇密集区案例
楼宇密集,底层和路上的信号强 度很低,室外
-80dBm 室内-90dBm左右, 解决方案:1 调整宏站加强覆
盖—改善不大 2 利用微蜂窝,由于排列不规则,
成本过高 3选择适当的位置建立新的宏
站—最终选择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高层覆盖
• 天线、塔、桅选型 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定向、全向) 全向站天线是否使用电调下倾角 塔、桅的选择
• 配置及参数设置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山区农村覆盖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在某山区考虑到一个村落和周 围的零散住户,选择适当的位 置(左图),由于话务量不大, 可以用小配置,全向站,尽可 能的解决覆盖问题。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较高档小区覆盖方案
特点:覆盖差,但是居民比较反 对建站。
方案:使用微蜂窝,或者使用直 放站,在适当的位置选用美化 天线,解决覆盖。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山区农村覆盖(多村落分布)
• 站址的选择 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当的站址,尽可能的解 决问题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 盖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深度覆盖
• 生活小区覆盖 • 山区农村覆盖 • 城镇密集区覆盖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生活小区覆盖(特点)
• 新建小区排列比较有序 • 3层以上基本能有信号达到一定强度 • 1、2层存在弱覆盖和盲区 • 地下室、地下车库有覆盖要求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山区农村覆盖(绝对盲区)
• 选用直放站或边际站覆盖 直放站类型选择
• 信号源的选择 • 相应小区的参数设置
PPT文档演模板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山区盲区覆盖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经过山洞,周围为高山, 解决寺庙和风景区的覆 盖问题,通过光纤直放 站,引入信号源。
小区深度覆盖与高层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