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考试复习材料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明代的思想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以嘉靖时期为界,文学史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除了三国水浒,宋濂刘基等人的诗文之外,在理学和八股文的禁锢下长期发展缓慢。后期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童心说在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人民大胆思想、发展个性及活跃文化文化文学界的积极作用。1 主张文学要表现真性情,反对假文学2反对摹古,主张文学应随着时代发展而独具面貌。3重视并提倡通俗文学,特别推重戏曲和小说。
2.明代文学
1)诗文:宋濂刘基,
前后七子(主要成员: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唐宋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主张文章取法唐宋古文的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唐
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项脊轩志》)、
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出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主要成就在散文,特别是一些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袁宏道《徐文长传》刻画人物生动鲜明。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性灵说,但强调从古人诗中求性灵,再是稳重开眼界,与公安派的性灵
说有明显不同。审美风格为幽深孤峭。
晚明复社作家
2)小说: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奇书:《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短篇拟话本: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二拍(初
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3)戏曲传奇:梁辰鱼《浣纱记》,沈璟及吴江派,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南柯记)
杂记:徐渭《四声猿》
4)散曲和民歌
散曲略第⑦讲
民歌: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
我明一绝
现存民歌集《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情歌—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3.章回体小说:
四大题材: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分章叙事,标明回目
章回小说史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由单句目录发展为两句回目;由参差不齐的双句回目发展为对仗工整的双句回目。
4.三国演义
著名版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毛纶毛宗岗父子《绣像三国演义第一才子书》
思想内容:圣君贤相的政治思想,拥刘反曹的传统倾向,
艺术特色: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人物造型形象鲜明:渲染、夸张、烘托手法。但个别人物夸过其理: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吸收了传记文学和说唱文学的成就:语言浅近,雅俗共赏。
影响:桃园三结义:结义的传统
开创了讲史小说的先河:其后有大量演义体小说
大量成语俗语
5.水浒传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七十回本
思想内容:乱自上作、官逼民反;忠义
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跌宕腾挪,生动曲折,语言明快洗练,富有表现力。
影响:《金瓶梅》由此书而发,
开创了英雄传奇小说,北宋志传,杨家府通俗演义,皇明英烈传
明清戏剧取材来源,宝剑记,生辰纲,义侠记
第二章明前期诗文
6.明初三杰:宋濂刘基高启
宋濂:开国文臣之首,前后期之文有所谓山林馆阁之分,主张问道统一、总经。
刘基:提倡儒家诗教观—美刺风戒寓言体散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高启:诗歌多取法前人,兼师众长,以歌行体和七律见长。凡古人所长,无不兼之。《咏梅》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7.台阁体于谦茶陵诗派
台阁体: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特点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风格雍容典雅,缺少真情实感和社会生活内容。
于谦:风格道健,不事雕琢。石灰吟
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代表,以台阁大臣的地位主持诗坛,虽未脱尽台阁体之习,但其理论和创作已与台阁体有别,李东阳成为从台阁体到前七子的过渡人物。
8.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另有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
在扫荡台阁体文风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缺乏创新
第三章明代戏剧
9.四大声腔:海盐腔:嘉,湖,温,台用之
余姚腔: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
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
弋阳腔: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
10.汤沈之争:汤显祖沈璟
沈璟与吴江派: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重音律,重舞台性,“宁协律而不工”
追随者:冯梦龙
汤显祖与临川派(玉茗堂派):重“意趣神色”文采才情—“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这一派其他作家:凌蒙初
11.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又号天池。
《四声猿》杂剧代表作:取杜诗“听猿实下三声泪”而名也
物不平则鸣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
12.研究戏曲理论重要代表作:徐渭《南词叙录》沈璟《南曲全谱》王骥德《曲律》吕天成《曲品》
13.我明一绝——民歌
14.明代短篇小说:文言短篇小说:瞿祐《剪灯新话》所写“皆可喜可悲可惊可怪者
李昌祺《剪灯余话》
邵景瞻《觅灯因话》
话本拟话本区别联系第五讲14
15.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墨憨
对李贽的推崇,主张情真
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
三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市井细民着墨颇多
反映社会政治的黑暗,礼教的虚伪,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等,
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描写使命生活及商业活动的,人伦道德标准的新意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终场诗: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
16.二拍:及其他作品抱翁老人《今古奇观》从三言二拍中选取四十篇故事
清代
17.诗文:初期:遗民诗人(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
时代的主旋律,在诗歌中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
18.清初三大家:侯方域《李姬传》魏禧《大铁椎转》汪琬《周忠介公遗事》
魏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则写人物笔墨生动,侯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
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推为第一。
19.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
屈身仕清又心怀故国,心态复杂,强烈的负罪感和恢复故国的责任心交织。
20.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又号弇州山人,后七子领袖之一。
21.诗文中期:理论: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王世禛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
坛达几百年之久。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
●格调说:沈德潜主张思想情感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主张创作有益于温柔敦厚“诗教”,有
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因此其诗论
具有维护封建统治的色彩,有一定保守性。
●袁枚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
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表达思想感情,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一般把
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是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
●翁方纲肌理说:主张“为学必依靠局为准,为诗必以肌理为准。“肌理原为肌肉的纹理,翁方纲
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他以学问为诗,用韵语做考据,遭到袁枚错把抄书当做诗
的批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世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和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
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重振旗鼓。
22.文论: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系清代安徽桐城人得名。
桐城文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其理论体系完整,
创作特点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传播地域广,影响深远。
23.词坛中兴:
●阳羡词派:开山作家是陈维崧,崇尚苏轼辛弃疾,作品特点雄浑粗豪,悲慨健举。《湖海楼词》
●浙西词派: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创始人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
崇尚张炎姜燮,标榜醇雅、清空,在创作中忽视了词的内容,注重词的格律精巧,辞句工
丽,及孤僻典故,艺术上追求“幽新“风格。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绵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