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材简介:这是一个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我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展示了师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再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在幼儿作画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结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活跃气氛和缓解幼儿疲劳。
设计理念:《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基于这点要求,我通过让幼儿在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另外,《纲要》还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
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尽可能的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
倾向。
于是,我通过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通过幼儿合作,使之学会谦让和理解,共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设计思路:现在已经是春天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春天的使者也为我们带来了春的讯息,“青蛙”、“小蝌蚪”作为表现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儿所熟悉。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识别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形象:母蝌蚪、蜥蜴、水蛇、黑鱼、青蛙。
2.能正确理解故事中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验寻找的过程。
3.能对比故事中不同动物的特征,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课件和图片:故事情节图片、动物图片。
2.教学道具:母蝌蚪模型、蜥蜴模型、水蛇模型、黑鱼模型、青蛙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教具,让小班学生猜猜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当小班学生猜出来是母蝌蚪时,老师发起问题:母蝌蚪长什么样呢?它会游泳吗?2. 朗读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朗读《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让学生了解蝌蚪寻找母亲的过程。
老师可以在讲述的同时向学生展示故事情节图片。
3. 观看动物形象图片(10分钟)在讲述故事后,将一些动物图片展示给学生,例如蜥蜴、水蛇、黑鱼和青蛙,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它们长得怎样,它们与母蝌蚪有什么不同。
4. 观看动物模型(10分钟)将准备好的动物模型放在课桌上,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模型的特征,同时让学生互相比较这些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5. 小游戏(15分钟)老师设置简单的游戏:“找找看,什么动物长得像青蛙?”,或者,“黑鱼和母蝌蚪有什么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6. 小结(5分钟)通过教学,小班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故事中的不同动物,能够对比它们之间的差异。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故事中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验寻找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反思这堂语言课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主题,充分利用动物故事的情节和角色,提升小班学生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课堂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如展示图片、比较特征、模型展示和游戏等方式,深化了学生对动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
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培养了学生热爱思考、敢于表达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小蝌蚪找妈妈语言教案6篇
小蝌蚪找妈妈语言教案6篇小蝌蚪找妈妈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宁静地倾听故事,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进展观看、比拟的力量。
2.依据故事内容,学习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宁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索,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学习表演故事。
活动预备:1.《乐园》图谱,《小蝌蚪找妈妈》课件.2.小蝌蚪头饰若干(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一群蝌蚪等贴绒教具一套,头饰一套)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1.今日,乐园里来了很多朋友,小朋友看看是谁呀?(熊妈妈、小熊;鸭妈妈、小鸭;鸡妈妈、小鸡……)2.“小动物们在乐园里玩得可快乐了。
天慢慢地黑了,小动物们也间续回家,小鸡、小鸭玩累了,也想回家了,可怎么也找不到妈妈了,急得要哭了。
”小朋友情愿帮小鸡、小鸭找到妈妈吗?3.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妈妈,你们想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听了故事就明白了。
二、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叙述故事。
故事里有谁?三、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图,按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叙述故事。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乐的时候,先遇到了谁?(鸭妈妈)(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边在背景图上贴上相应的教具)2.鸭妈妈怎么对小蝌蚪说的?(这里可以叫小朋友一起来说鸭妈妈的话。
)3.谢过了鸭妈妈,小蝌蚪把谁当成了妈妈?(鲤鱼妈妈)(出示贴绒教具)4.鲤鱼妈妈怎么说?(幼儿重复鲤鱼妈妈说的话)5.小蝌蚪又把谁当成了妈妈?(乌龟妈妈,出示教具)6.乌龟妈妈怎么说?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和妈妈那些地方不一样?(请幼儿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形状特征)四、师幼一起完整叙述故事1.按图片内容和幼儿一起复述“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中的一些情节。
2.个别幼儿叙述(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说的话)课后反思:事先预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涉及第3章《动物世界》的第2节《小蝌蚪找妈妈》。
内容详细描述了小蝌蚪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询问、尝试,最终找到自己的妈妈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认识青蛙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故事挂图。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青蛙知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通过PPT课件,展示青蛙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个阶段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绘画错误。
(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青蛙和自然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蝌蚪找妈妈》2. 青蛙生长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 教学重点:观察、表达、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保护青蛙和自然环境,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观察图片、绘画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是否存在理解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青蛙的生长过程。
语言 小蝌蚪找妈妈
语言小蝌蚪找妈妈(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活动准备: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活动过程:一、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二、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3 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四、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
语言小蝌蚪找妈妈(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活动准备: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活动过程:一、师幼共同看图复述故事二、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三、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四、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
(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五、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六、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大意。
2.能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简单的问题回答。
3.能够运用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幻灯片、图片、小蝌蚪和妈妈的卡片、小蝌蚪和其他动物的卡片。
2.录音机及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一些水生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师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如“What is this animal?”。
3.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回答。
Step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15分钟)1.播放录音。
2.学生边听边观看课件或图片,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Step 3:询问理解(10分钟)1.老师用简单的英语对学生提问,如“What is the story about?”2.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
3.适当加一些辅助问题,确保学生理解。
Step 4:对话练习(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2.抽取一对学生到前台进行对话表演。
3.学生通过询问和回答的方式,扮演小蝌蚪和不同的动物,练习对话。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故事的内容,强调关键词和句型。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Step 6:教学反思(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的大意,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
通过课堂表演,学生的对话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
3.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2.小蝌蚪、青蛙、荷叶等玩教具3.画纸、彩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蝌蚪玩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小蝌蚪是从哪里来的?”(二)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故事讲完后,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讨论与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们是怎么克服的?”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延伸1.教师出示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
2.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3.活动延伸部分,教师引导幼儿绘画,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4.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关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的关键细节,如小蝌蚪的特征变化、遇到的困难以及它们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
教学过程补充:(二)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并在关键节点停顿,提问幼儿:“小蝌蚪们是怎么样的?它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教师模拟小蝌蚪的语气:“哎呀,我们怎么长得和妈妈不一样呢?我们一定要找到妈妈!”当小蝌蚪遇到鸭子、小鸟等动物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征,如:“小蝌蚪看到鸭子,它们说什么了?哦,它们说‘你翅膀的颜色真漂亮,我们的妈妈也有翅膀吗?’”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蝌蚪为什么没有立刻找到妈妈?它们是怎么样不放弃的?”(三)讨论与交流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说:“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幼儿甲:“小蝌蚪们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所以他们找错了。
小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活动目标1. 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生物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2. 小蝌蚪、青蛙的手偶3. 画有蝌蚪、青蛙的图片4. 池塘、荷叶等场景布置材料5. 录音机、CD或音响设备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偶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课件、手偶和图片,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制作小蝌蚪:教师指导幼儿用彩泥制作小蝌蚪,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2.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制作小蝌蚪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大自然的关注程度。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知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
2. 能够表达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和感受。
3. 参与制作小蝌蚪和情景表演,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难点:1. 理解蝌蚪和青蛙在外形特征上的差异。
2. 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 在情景表演中能够自然地表达角色情感。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优秀10篇】
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优秀10篇】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1教学目标: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二、中间部分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
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
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幼儿园大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2一、教学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很有趣的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坚持和勇敢,激发幼儿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动物。
2、难点(1)体会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准备1、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或 PPT 课件。
2、相关动物的头饰,如小蝌蚪、青蛙、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大白鹅妈妈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们长什么样子呀?(2)引导幼儿回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如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等。
2、故事讲述(1)教师结合图片或 PPT 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在讲述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语调富有变化,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提问与讨论(1)教师提问:小蝌蚪一开始为什么找不到妈妈?(2)它们都遇到了哪些动物?(3)这些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4)最后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5)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4、知识讲解(1)教师结合故事内容,向幼儿讲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通过图片或简单的示意图,展示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消失,变成青蛙的过程。
5、角色扮演(1)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蝌蚪、青蛙、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大白鹅妈妈等角色。
(2)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与回顾(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强调小蝌蚪找妈妈的坚持不懈和勇敢。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像小蝌蚪一样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六、活动延伸1、美术活动:让幼儿画一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设计思路:《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适合托班宝宝对妈妈的情感表现。
这篇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趣味性强,童话中对话以重复式结构较多,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
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动重难点: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
活动目标:1、鼓励宝宝进行小蝌蚪游泳动作的创编。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1、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PPT2、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小蝌蚪头饰每人一个活动过程:一、复习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观看PPT。
师:宝宝们,我们上次听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蝌蚪好看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老师配合PPT,进行故事欣赏。
二、欣赏音乐,创编小蝌蚪游的动作。
(1)师:宝宝们,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
你们想听吗?(播放一小段音乐)(2)提问:宝宝们,小蝌蚪去干嘛呀?(找妈妈)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泳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2-3个)(3)创编小蝌蚪游泳的动作,配合音乐进行。
(4)教师示范游,创编宝宝没有想到的`动作。
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我这只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三、情景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示范游戏。
师: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啦!前奏部分,跟老师做简单的准备动作。
(2)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老师一起游。
音乐停顿时,助教老师扮演(鸭妈妈)。
鸭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鸭妈妈”(3)继续往前游。
音乐停顿时,鲤鱼妈妈出现。
鲤鱼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鲤鱼妈妈”(4)继续往前游。
音乐停顿时,乌龟妈妈出现。
乌龟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回答:“不是,不是,你是乌龟妈妈”(5)继续往前游。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关爱小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2.小蝌蚪、青蛙、鱼、鸭子等图片3.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生活在哪儿?幼:小蝌蚪黑黑的,长长的,生活在水里。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关于小蝌蚪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讲述师:故事开始了,小蝌蚪刚出生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一心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它们遇到了鸭子、鱼、乌龟,可是都不是它们的妈妈。
它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是青蛙。
3.故事理解师: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了吗?幼: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幼:小蝌蚪遇到了鸭子、鱼、乌龟。
鸭子有长长的脖子,鱼有尾巴,乌龟有硬硬的壳。
师:小蝌蚪为什么会找不到妈妈呢?幼:因为小蝌蚪还小,不认识妈妈。
4.情感体验师:小朋友们,小蝌蚪找不到妈妈的时候,心里会是什么感受呢?幼:小蝌蚪会难过、害怕。
师:当我们找不到妈妈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我们要勇敢、不害怕,继续找妈妈。
5.语言表达师:请小朋友们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幼:小蝌蚪先遇到了鸭子,然后遇到了鱼,接着遇到了乌龟,终于找到了妈妈。
6.拓展活动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画纸和画笔,画一画你们心中的小蝌蚪和妈妈。
幼:画小蝌蚪、妈妈、水草、荷叶等。
师:通过今天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也学会了关爱小动物。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像小蝌蚪一样勇敢、不害怕,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相关推荐《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学过程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二、讲读理解第三段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
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2023年《小蝌蚪找妈妈》小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
2023年《小蝌蚪找妈妈》小班语言教案(通用6篇)《小蝌蚪找妈妈》小班语言教案1(一)教材分析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二)学生分析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学生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所以教学本课,应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收到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会捉害虫。
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动作技能目标:借助手指玩具,分角色演一演,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3.通过质疑、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五)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法:1.采用变序教法,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想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学习哪一部分。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二篇)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在有困难时能进行语言求助。
2、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胸饰魔法场景,配班教师扮演魔法师教学重点:学说“请你帮帮我。
”能力弱的幼儿学说“帮帮我。
”教学过程:一、引题“小小蝌蚪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妈妈、妈妈在哪里,宝宝找你不停留。
”(念儿歌进场)“咦?妈妈是谁呀?我们去找找吧!”二、过程1、教授咒语“请你帮帮我!”,并讲解游戏规则。
“找妈妈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门,要从门里的魔法师手上拿到妈妈的画像,可是想通过魔法门要先学会一句咒语‘请你帮帮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通过三道魔法门拿到三张图画拼在一起就能看见妈妈啦!准备好了吗?出发——”2、教师引导幼儿游戏第一道门:请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出想帮什么忙。
第二道门:请部分幼儿一起说,并引导幼儿说谢谢。
第三道门:请个别幼儿说,并继续引导幼儿说谢谢。
3、拼图“三张图片都拿到了,我们真是一群能干的小蝌蚪,现在把图片拼起来看看我们的妈妈是谁——”“看!她是谁?”(幼儿回答)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二)一、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于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小蝌蚪找妈妈》。
2.图片或手偶:蝌蚪、龟、鱼、蛇、鸭子等动物。
3.图片或词卡:妈妈、蝌蚪、鱼、蛇、鸭子等词语。
4.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背景音乐。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绘本《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注意绘本封面上的图片,询问幼儿识别出其中的蝌蚪。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它迷了路,请幼儿帮助它找到妈妈。
2. 图片呈现:教师依次展示蝌蚪、龟、鱼、蛇、鸭子等动物的图片,并向幼儿介绍这些动物。
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并引导幼儿思考,蝌蚪的妈妈可能是哪种动物。
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幼儿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活动准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活动过程(一)引入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心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
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
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
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
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故事,乐意回答老师的问题。
2、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3、喜欢扮演小蝌蚪,感受小蝌蚪对青蛙妈妈的爱,
二、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视频故事。
2、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白鹅妈妈、青蛙妈妈相关的故事图片。
3、幼儿每人一枚小蝌蚪的胸饰。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出故事。
(1)教师:脑袋圆圆的,身体灰黑的,还有一条小尾巴。
咦!它们是谁呀?
幼儿:是小蝌蚪。
(2)教师:哦!原来是小蝌蚪呀!那小朋友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幼儿:是小青蛙。
幼儿:不知道。
(3)教师:今天杨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故事视频,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在看故事之前,杨老师希望小朋友都能安静地听故事,用你小眼睛仔细看,用耳朵认真听。
好的!故事开始了!
2、播放故事视频,并对幼儿进行提问。
(1)教师:小朋友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那杨老师的问题就来了,小蝌蚪它们找到妈妈了吗?
幼儿:找到了。
教师:那它们的妈妈是谁呀?
幼儿:是青蛙。
(2)教师:那小蝌蚪找到青蛙妈妈之前都遇到谁?
幼儿1:鸭妈妈。
幼儿2:白鹅妈妈。
幼儿3:乌龟妈妈。
幼儿4:鱼妈妈。
3、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来简单地讲述故事情节。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原来小蝌蚪遇到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呀!那接下来小朋友和杨老师一起来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
青蛙妈妈舒舒服服的睡了一个冬天,被暖暖的春天叫醒了。
它爬出洞口,跳进金色的池塘,痛痛快快地游泳,然后就在嫩绿的水草底下生了好多小宝宝。
这些小宝宝黑黑的,圆圆的,看上去好玩极了。
春天的太阳把金色的池塘照的暖暖的,那些黑黑圆圆的小宝宝也很快醒过来了,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模样,人们管它们叫小蝌蚪。
小蝌蚪们很喜欢聚在一块,它们在水里游啊游啊,过的很快活。
这一天,池塘里来了鸭妈妈,带着它的孩子玩得很开心。
小蝌蚪们瞧见了,心想我们也应该有妈妈,它在哪呢?
它们互相看来看去,谁也说不出来。
“还是去问鸭妈妈吧!”
它们游到鸭妈妈耳边问它:
“请问鸭妈妈,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模样?”
“啊!小蝌蚪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长得又大又宽。
小蝌蚪们,你们自己去找吧!”“谢谢!”
“不用谢。
”
小蝌蚪们谢了鸭妈妈,出发去找自己的妈妈了。
游了没多久,碰见了一条大鱼。
小蝌蚪们见它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长得又大又宽,以为这就是妈妈,追上去直喊,
“妈妈,妈妈。
”
“哟!我才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应该有四条腿,你们再到前面去看看吧!”
“谢谢!”
“不用谢!”
小蝌蚪们谢了鱼妈妈,继续往前游。
很快碰见了一只大乌龟,小蝌蚪们见它有四只脚,心想这回准是我们妈妈了。
“妈妈,妈妈。
”
“不!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还在前面了。
”
“哎!谢谢!”
“不用客气!”
小蝌蚪不泄气,谢过了乌龟妈妈以后继续往前游。
这时,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过来了。
小蝌蚪瞧见它的肚皮是白的,连忙高兴地游上去喊,
“妈妈,妈妈。
”
“你们认错了,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爱穿绿衣服,还“呱呱”地唱歌了。
小蝌蚪又朝前游,一直来到池塘的边上。
看见一只青蛙蹲在远远地荷叶上,正“呱呱”的唱歌了,这回小蝌蚪们不冒失了,它们游上去轻声地问,
“嗯,请问有没有见过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长得又大又宽,白白的肚皮四条腿,爱穿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叫地妈妈?”
青蛙一听就乐了,它说,
“哎呀!你们真是些可爱的傻孩子,你们要找的妈妈不就在眼前吗?”小蝌蚪们仔细看看,可不是吗?可它们一点也不明白,怎么妈妈会跟它的孩子长得不一样了。
青蛙妈妈笑着说,
“呵呵,你们现在还小了,等长大了就会跟你们的妈妈一个模样,到那个时候你们还能妈妈一起跳上岸去捉小虫子吃了。
”
“太好了!”
小蝌蚪们听了,直翻跟斗,它们实在太高兴了,因为它们再也不会离开它们的妈妈了。
青蛙妈妈也很开心,它跳进池塘里和它孩子们一块玩起来。
4、给幼儿佩戴小蝌蚪的胸饰,请幼儿扮演小蝌蚪,感受小蝌蚪对青
蛙妈妈的爱。
教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棒!现在杨老师要变成一只小蝌蚪了,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变成一只小蝌蚪呀?让我们一起变成勇敢可爱的小蝌蚪,游到外面一起去找我们的青蛙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