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成品检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

环氧树脂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

为了确保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环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1.物理性能指标1.1密度检测环氧树脂的密度是其质量与体积比值。

可使用比重瓶法或密度计进行测定。

1.2硬度检测硬度是环氧树脂固化后的表面硬度,常用方法有巴氏硬度法和杜氏硬度法。

1.3耐磨损性检测可使用砂轮磨耗试验机进行环氧树脂的耐磨性检测。

1.4耐冲击性检测可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环氧树脂的耐冲击性检测。

1.5耐热性检测可使用热重分析仪进行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检测。

2.力学性能指标2.1抗张强度检测抗张强度是材料抵抗拉伸破裂的能力,可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2弯曲强度检测弯曲强度是材料抵抗弯曲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弯曲试验机进行测定。

2.3压缩强度检测压缩强度是材料抵抗压缩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4剪切强度检测剪切强度是材料抵抗剪切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剪切试验机进行测定。

2.5冲击强度检测冲击强度是材料抵抗冲击破裂的能力,可使用冲击试验机进行测定。

3.热性能指标3.1玻璃化转变温度检测玻璃化转变温度是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从玻璃态转变为高分子态的温度,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测定。

3.2热膨胀系数检测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膨胀程度,可使用热膨胀仪进行测定。

3.3热导率检测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可使用热导率测定仪进行测定。

4.电气性能指标4.1介电常数检测介电常数是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可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进行测定。

4.2介电强度检测介电强度是材料抵抗漏电和绝缘破裂的能力,可使用介电强度测试仪进行测定。

4.3体积电阻率检测体积电阻率是材料导电的难易程度,可使用体积电阻率测试仪进行测定。

5.化学性能指标5.1耐酸碱性检测可使用酸碱溶液对环氧树脂进行浸泡测试,观察其变化情况。

5.2耐溶剂性检测可使用溶剂对环氧树脂进行浸泡测试,观察其溶胀情况。

环氧树脂。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

测试方法四、环氧树脂主要检测项目1、凝胶时间:使用凝胶时间测定仪,调节到规定温度后,将约1g的试料放在仪器指定部位,用搅拌捧或刮刀匀速同向搅拌,到试料不成丝状拉出时结束,试料放在仪器上到结束时所用时间即为凝胶时间。

2、吸水率把试料按其固化条件做成10×5×15mm 的固化块,用分析天平称出固化块的重量,然后放入25℃的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把固化块表面的水份擦干净,再用分析天平称出浸泡后的固化块重量,按%比计算出。

3、硬度:把试料按其固化条件做成50×50×5mm 的固化块,确保固化物表面平整,然后用邵氏D 型的橡胶硬度计垂直压下,硬度计指针所在位置的数据就是被测物体的硬度。

4、外观:用肉眼观察色调,有否异物的混入;5、比重:使用MD-200S型电子比重计测试;6、粘度:在内径约25mm,深度约75mm的容器中注入试料到容器口部,保持温度在25±0.3℃,按规定的转子和转数,打开粘度计,读出5分钟后的数值,再乘上不同转子和转数代表的系数,就是该试料的粘度。

7、热变形温度:将长×宽×高为110×10×15mm的样块平放在间距为100mm的支座上,在样块的中间加上压头,压头上加上所需的砝码(A+C+D),将百分表调零,然后开始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块的变形量加大,当变形量达到0.25mm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

8、触变性:把被测试的产品用玻璃棒或铁棒点在PCB 板和铁片上,观察点胶后的形状,记录下来,(点胶的直径约10mm)然后放在烤箱中按其固化条件固化后取出来再观察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是否有变化。

触变性分三个等级:①、触变性较好:固化后的形状与固化前的形状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②、触变性一般: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比固化前的形状稍有流动扩散现象。

③、触变性较差:固化后的胶体形状比固化前的形状明显不一样,胶水在固化过程中有流胶的现象。

环氧树脂检测报告

环氧树脂检测报告

环氧树脂检测报告环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航空等领域。

然而,由于环氧树脂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苯胺类、重金属等,因此在使用前进行环氧树脂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氧树脂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其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环氧树脂检测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首先需要了解环氧树脂的组成和制造过程。

环氧树脂通常由环氧树脂基料和固化剂混合而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固态。

然而,如果原材料或制造过程中存在污染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环氧树脂检测中,我们主要关注污染物的检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污染物,如苯胺类、有机锡、重金属等。

苯胺类是常用的反应活性组分,但其毒性较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机锡是环氧树脂固化剂中常见的成分,但如果超过一定浓度,可能对生物环境造成异味和有害影响。

重金属是指铅、镍、铬等金属元素,虽然以微量存在,但长期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环氧树脂检测的技术和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原子吸收光谱等。

其中,GC-MS是一种高效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对环氧树脂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LC-MS则是一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检测环境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

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用于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通过这些技术和方法,我们可以对环氧树脂样品进行全面的污染物检测。

同时,环氧树脂的质量标准也是环氧树脂检测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环氧树脂的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在食品包装领域,对环氧树脂中污染物的限制更加严格,因为它们可能与食品接触。

因此,通过环氧树脂检测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合格产品,保证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安全。

最后,环氧树脂检测报告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环氧树脂检测报告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对于个人来说,购买经过环氧树脂检测合格的产品,可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环氧树脂的制备、固化及环氧值测定

环氧树脂的制备、固化及环氧值测定

实验5 环氧树脂的制备、固化及环氧值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氧树脂制备的基本原理,掌握环氧树脂制备方法。

2 掌握环氧树脂环氧值测定的方法,并由环氧值计算制备树脂的分子量。

3 了解环氧树脂固化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环氧树脂是指含有环氧基的聚合物,它有多种类型,如环氧氯丙烷与酚醛缩合物反应生成的酚醛环氧树脂,与甘油生成的甘油环氧树脂,与二酚基丙烷(双酚A)反应生成的二丙烷环氧树脂等。

环氧树脂预聚体为主链上含醚键和仲羟基、端基为环氧基的预聚体。

其中的醚键和仲羟基为极性集团,可与多种表面之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而环氧基则可与介质表面的活性基,特别是无机材料或金属材料表面的活性基起反应形成化学键,产生强力的黏结,因此环氧树脂具有独特的黏附力,配制的胶黏剂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常称“万能胶”,可用于涂料,浇铸,层压材料,浸渍及模具等。

目前使用的环氧树脂预聚体90%以上是由双酚A与过量的环氧氯丙烷缩聚而成。

改变原料配比、聚合反应条件(如反映戒指、温度及加料顺序等),可获得不同分子量与软化点的产物。

为使产物分子链两端都带环氧基,必须使用过量的环氧氯丙烷。

树脂中环氧基的含量是反映控制和树脂应用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环氧基的含量可计算产物分子量,含氧基含量也是计算固化剂用量的依据。

环氧基含量可用环氧值或环氧基的百分含量来描述。

环氧基的百分含量是指每100g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质量。

而环氧值是指每100g环氧树脂所含环氧基的摩尔数。

环氧值采用滴定的方法来获得。

环氧树脂未固化时为热塑性的线型结构,使用时必须加入固化剂。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种类很多,有多元的胺、羧酸、酸酐等。

使用多元胺固化时,固化反应为多元胺的氨基与环氧预聚体的环氧端基之间的加成反应。

该反应无需加热,可在室温下进行,叫冷固化。

反应式如下:用多元羧酸或酸酐固化时,交联固化反应是羧基与预聚体上仲羟基及环氧基之间的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称为热固化。

如用酸酐作固化剂时,反应式可示意如下:三、主要药品与仪器双酚A:22.5g 环氧氯丙烷:28gNaOH水溶液:8gNaOH溶于20ml水苯:60ml四颈瓶(250ml)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60ml)水浴锅分液漏斗移液管四、实验步骤4.1 树脂制备在如图9-1所示的反应装置中分别加入22.5g(0.1mol)双酚A,28g(0.3mol)环氧氯丙烷,开动搅拌,加热升温至65℃,待双酚A全部溶解后,将NaOH水溶液自滴液漏斗中慢慢滴加到反应瓶中,注意保持反应温度在70℃左右,约0.5h滴完。

环氧树脂成品检验指导书

环氧树脂成品检验指导书

一.凝胶化时间测试方法1.确认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2.查看圆盘、电炉、控温仪表面是否无杂物、光滑整洁。

3.将圆盘搁至电炉中央位置,确保平整;4.将加热棒插入圆盘剖面的温度测试口,使其与圆盘内部紧密结合。

5. 调整电炉旋钮,使红线位于红,白指示交接处;调整控温仪,设置温度178±2℃;6. 取2g~3g样品放置圆盘中心位置;7.用腻刀将样品压成适量厚度,样品摊平面积约为5cm28. 待样品初始融化,开始计时;9. 秒表计时后约10s,用腻刀轻轻刮拨样品;10. 粉料逐渐变成凝胶态(样品不能拉成丝)为终点,按下秒表记录时间(s)。

11. 记录每次测试时间即为所测胶化时间。

二. 螺旋流动长度测试方法1. 确认机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2. 开启压机预热验证探头,加热棒是否完好;打开“加热”键,设置上、下模温度;并按下“油泵启动”按钮;3. 压机设置为“自动”档,合模转进过程中转进时间设定为45s,固化时间为30s,合模压力105㎏±5kg,转进压力40㎏±5kg,且设置“先转退后开模”状态;4. 开模后,将压机设置“手动”状态,将“流动长度”模具放在压机下模中间位置,同时按下“安全联锁”、“合模”按钮,使压机合模。

再同时按下“安全联锁”、“转进”进行模具预热。

5. 需测的样品磨碎待用。

6. 将天平放置水平位置,游码归零。

调整天平两侧平衡杆上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处于中心位置(或两侧位置均等)。

7. 取一正方形纸,大小与天平托盘相当放置天平左侧托盘中,通过调整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读数即为纸重。

8. 取15g砝码放置天平右侧托盘中,并加1g游码(如中心块的厚度小于3mm则增加取样量至18g左右),取磨碎样品放入托盘左侧方纸中,使两侧平衡。

9. 将所称样品放入引料槽。

10. 温控仪显示“流动长度”模具温度,当温度值达到175℃±2℃,方可进行流动长度检测。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验报告1. 引言本检验报告针对某环氧树脂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对产品的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检验报告,为购买和使用该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2. 检验标准及方法2.1 检验标准本次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环氧树脂产品检验规范》进行。

根据产品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确定了一系列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2.2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包括外观检验、固化时间测试、硬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化学稳定性测试等。

3. 检验过程及结果3.1 外观检验对产品外观进行了详细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色泽均匀度、气泡和杂质等方面,结果显示产品外观良好,符合标准要求。

3.2 固化时间测试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产品的固化时间。

结果显示,产品的固化时间为X小时,符合标准要求。

3.3 硬度测试采用硬度计测定了产品的硬度值,并进行了多次重复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显示,产品的硬度值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3.4 抗拉强度测试采用拉力试验机测试了产品的抗拉强度,并记录了拉伸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产品的抗拉强度达到X MPa,符合标准要求。

3.5 化学稳定性测试针对产品的化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包括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溶剂性等。

结果显示,产品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符合标准要求。

4. 结论通过对该环氧树脂产品的全面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 产品的外观整体良好,符合标准要求;2. 产品的固化时间、硬度值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3. 产品在化学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因此可以得出,该环氧树脂产品的质量合格,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 建议鉴于本次检验结果良好,建议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质量控制,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质量合格证明,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6. 致谢感谢参与本次环氧树脂产品检验的所有检验人员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为本次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环氧树脂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环氧树脂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要求
目测

1、检验批量的划分:通常以供应商每一供货批号为一检验批; 2、以每桶为单位进行抽样。

制作日期
版本/改次 D/
GB/T2828.12012,S-2,
(0收1退)
逐批
供应商提供 检验报告 出货报告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IQC 检验指导书-环氧树脂
序列 检查项目
标值
缺说
检 工具
包装完好,规格、标 CR:有杂色、
识清晰,无杂色,无 沾污,不在保质
1
外观 沾污,且在保质期内。
期内;
目测
A料:白色粘稠液体 MI:包装破损、
B料:浅黄色透明液体 标识不清晰。
密度,粘度,硬度, MA:不在规格书
2 性能检查 击穿耐压符合规格书 范围

环氧树脂检验标准

环氧树脂检验标准
备注:1.产品需符合ROHS环保要求,出货时必须附上RoHS检验报告或符合ROHS保证书;内外包装均有ROHS环保标识.;2.附有产品出货检验报告;3.检验后在对应的检验报表上填写实测的数据范围。
制定:
审核:
核准:
品管(IQC)检验标准书
CT-QM-034
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环氧树脂检验规范
检验标准
编号
CT-QM-034
版本
A/0
日期
2009-11-2
页次
1
NO
检查项目
检验内容
判定水准
CR
MA
MI
1
外观
1.1.外表标识:标示内容和规格符合
*
1.2.树脂颜色符合.
*
1.3.无沉淀物产生
*
1.4.硬化后,气密性好,且无缝隙
*
1.5.硬化后,硬度需满足,不发软.(硬度判定要求:用手指用力按硬化后的环氧树脂,胶体表面无指甲痕迹)
*
2
测试
2.1.A,B胶正常配比后,能正常硬化(12H)
求级别
*
3
包装
3.1包装为筒装,且方便使用
*
3.2标识正确,有物料编号,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出厂日期等信息
*
执行标准:
GB2828.1-2003正常检验一次抽样 II级水平
AQL:
CR:0.01 MA:0.65MI:1.5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

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环氧树脂检测工作,提高产品检测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对环氧树脂产品进行检测的所有生产、销售、使用等单位。

第三条环氧树脂检测应符合《环氧树脂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检测要求第四条环氧树脂产品应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第五条环氧树脂产品检测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六条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技能和经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检测报告应真实准确,不得篡改、造假,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检测流程第八条环氧树脂检测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取样→检测准备→检测操作→检测结果处理。

第九条取样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取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第十条检测准备应包括检测设备的校准和试验方法的准备,确保检测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检测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各项参数,避免误差的产生。

第十二条检测结果处理应根据检测报告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汇总数据,做好数据分析和报告。

第四章质量控制第十三条环氧树脂产品检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四条检测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准确性。

第十五条检测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检测能力。

第十六条检测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和数据保存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可以追溯和复查。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七条环氧树脂检测工作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和合法性。

第十八条对于不合格的环氧树脂产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第十九条对于检测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改和追究责任,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由环氧树脂检测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环氧树脂检测规章制度》的草案,欢迎各单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环氧树脂检测工作的需要。

环氧树脂检测

环氧树脂检测

环氧树脂检测第一篇:环氧树脂检测环氧树脂检测同科研究所一:环氧树脂介绍(003)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二:环氧树脂理化性质物质特性环氧树脂具有伸羟基和环氧基,伸羟基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

环氧树脂作为多元醇直接加入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的组分中,使用此方法只有羟基参加反应,环氧基未能反应。

用酸性树脂的、羧基,使环氧开环,再与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异氰酸酯反应。

还可以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温反应,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胶黏剂中;胶的初黏;耐热以及水解稳定性等都能提高还可用醇胺或胺反应生成多元醇,在加成物中有叔氮原子的存在,可加速NCO反应。

三:环氧树脂主要检测项目环氧树脂胶主要检测项目环氧当量无机氯凝胶时间吸水率硬度外观比重粘度热变形温度触变性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四:部分检测标准GB/T 11115-2009 聚乙烯(PE)树脂GB/T 12007.3-1989 环氧树脂总氯含量测定方法GB/T 12007.2-1989 环氧树脂钠离子测定方法GB/T 12007.6-1989 环氧树脂软化点测定方法环球法GB/T 12007.3-1989 环氧树脂凝胶时间测定方法GB/T 12670-2008 聚丙烯(PP)树脂GB 13116-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同科研究所专业提供塑料检测、塑料成分分析、塑料成分检测、橡胶检测、橡胶成分分析等相关检测服务,出具国家认可的权威性数据报告。

同科温馨提示:检测注意的问题—据在橡塑材料及制品检测行业有着最高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同科橡塑研究所检测中心的专家王教授郑重提示,止水带性能检测是一个很专业且不容忽视的问题。

环氧树脂来料检验

环氧树脂来料检验
XXXXXXXX有限公司
品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WI-0707-005
版次
01
页次
1/1
分发号
环氧树脂来料检查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进厂的所有规格的环氧树脂的检查。
2.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1
外观
型号要与收货相符,生产日期不得超过3个月,桶盖完整无损,环氧树脂应颜色均匀、无杂物
2
固化速度
45分钟表面固化,完全固化1- 2小时
3.3吸酸性:
称2.2完全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试块重为M1,在55±5℃的环境下浸于1.30的硫酸溶液中中浸7天后取出清洗,用净布擦干后称重为M2。吸酸率计算公式:(M2-M1)/M1×10,置于塑料杯中,同时放入一个直径4.5mm的铅极柱(注:极柱需有一部分裸露于环氧外),然后在55±5℃的温度下固化1h,固化后带有铅极柱的环氧块在55±5℃的环境下浸泡于1.30的硫酸溶液中7天后,取出清洗、烘干后强行将环氧树脂与铅极柱分开,铅极柱与环氧树脂接触面需有轻微被破坏的痕迹且接触面需为光亮富有金属光泽。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3
吸酸值
≤4%
4
密封性
有光泽
5
粘接效果
有拉伤
3特性检验
3.1环氧树脂的配制:按厂家来料的比例配胶
3.2凝固时间:
称取10±0.5g配好后的环氧树脂倒入φ38×8mm的塑料容器中,在55±5℃的温度下固化。45min后表层需固化,判定标准为用指甲掐有指甲印,但胶不得流动;4h后需完全固化,判定标准为无指甲印。且固化后表面不得有花色、皱纹、白雾,固化后颜色应与规格一致。
3.5粘接效果

环氧树脂检验

环氧树脂检验

第六节环氧树脂检验
10.6.1核查环氧树脂的牌号及有效期。

1062检查环氧树脂的粘度、环氧值、软化点、色泽等。

10.6.3按到货清单和产品说明书核对固化剂、稀释剂、增塑剂、增韧剂等辅助材料的规格、数量、有效期性能应进行检验。

第七节漆类材料的检验
10.7.1漆类应检查颜色、透明度、粘度、细度、柔软性、遮盖力、附着力,沉聚物、酸度,干燥时间、漆膜外观颜色等项目并检验有效期。

10.7.2耐高温油漆应检查耐热性能。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第页,共页
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第
页,共
页。

环氧树脂胶承认检验规格书

环氧树脂胶承认检验规格书
适用于RJ网络连接器产品使用的所有环氧树脂胶。
三 、检验流程:
1、进行测量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委派经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进行测量和实验工作。
3、配备合适且经过校对合格的检验仪器和相关的工具和夹具。
4、准备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如图纸、规格书、数据记录表格等等),理解清楚后方可进行检验工作。
四、一般规格:
标题:环氧树脂胶承认检验规格书
Title:Epoxy gluespecificationand inspection standard
一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胶的检验方法、要求和可以接受的程度确保检验员按正确的方法检验和承认样品,以及为IQC制定QI(来料检验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二 、适用范围:
1、功能要求:零件的设计、结构和尺寸按照相应的零件图纸;
2、存储环境:密封包装,温度35℃以下,阴凉通风,避免强光直射,密闭,专用仓储,相对湿度:75%以下;开封后物料保存环境参考MSDS或材料说明书。
3、测试。
五、内容:
1、相关的证明及文件:
1.1、相关的COC内容及出货报告与RR单以及供应商提供的规格承认书。
2
4
高温测试
Hi-temperature test
2
备注:1、每组测试样品数量不低于1g。
2、环氧树脂胶除了需要检验上述特性之外,还需要安排试产检查其操作性。
1.2、根据图纸检查该物料是否有ROHS要求,如有,则需要查询该供应商是否有ROHS协议或相关的分析报告,如没有则需要供应商提供。
2、外观要求:
2.1、产品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2.2、产品是黑色液体,应无杂质不良现象存在。
3、相关特性:
3.1、耐压测试: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

环氧树脂检验报告1. 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为了确保环氧树脂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和测试。

本报告将分享我们的检验结果和相关分析。

2. 样品准备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批次的环氧树脂样品进行检验。

每个样品经过严格的随机抽样,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标记和包装。

3. 外观检验我们首先对样品进行了外观检验。

通过肉眼观察,我们发现样品表面均匀光滑,没有明显的气泡和沉淀物,颜色均匀一致。

这表明样品的制备工艺良好,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4. 密度测试环氧树脂的密度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

我们使用密度计对样品进行了密度测试。

通过多次测试和取平均值的方法,我们得出样品密度分别为1.2 g/cm³、1.25 g/cm³和1.23 g/cm³。

这些结果与国际标准要求相符,证明样品的密度在合理范围内。

5. 粘度测试粘度是衡量环氧树脂流动性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我们使用粘度计对样品进行了粘度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粘度分别为1000 mPa·s、1200 mPa·s和1100 mPa·s。

这些数值与国际标准的要求相符,说明样品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良好。

6. 固化速度测试环氧树脂的固化速度对于其应用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使用固化时间测试装置对样品进行了固化速度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A的固化时间为2小时,样品B为2.5小时,样品C为2.3小时。

这些结果表明样品的固化速度均在合理范围内。

7. 力学性能测试为了评估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我们进行了拉伸和弯曲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抗拉强度分别为50 MPa、55 MPa和52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45 MPa、48 MPa和46 MPa,弯曲强度分别为60 MPa、65 MPa和62 MPa。

这些结果满足国际标准对于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要求。

8. 热稳定性测试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对于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非常重要。

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二、仪器
钠氏比色管:25mL,管外径20mm;
分析天平:感量;
架盘天平:感量;
容量瓶:25mL、100mL;
移液管:、1mL、10mL、50mL。

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配制
1~8号色标的配制。

用移液管将氯铂酸钾溶液按下表所示量分别移到8个25mL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

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1~8号。

9~18号色标的配制。

用移液管将氯化钴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按表2所示量移到10个100m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

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9~18号。

色标的存放。

配成的加德纳色标应存放在暗处,每半年至少用参比溶液校核一次。

四、试样
将4份质量的环氧树脂溶解于6份质量的丙酮。

五、操作步骤
将试样倒入干净的比色管中,然后把装有试样的比色管与装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比色管并列放置,在白天的散射光下,从侧面目测,比较颜色。

注:白天散射光,是指日出后到日落前3h,从无日光直接照射的朝北窗户进来的光。

六、结果表示
以与试样溶液颜色相同或最接近的色标号码表示试样的颜色。

在需要更精确的表示时,则应说明与其相近的程度。

例如,颜色在5和6之间时,则可表示为5、5+、6-和6几档。

环氧树脂检测实验报告

环氧树脂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氧树脂的基本性质和检测方法。

2. 掌握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粘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关键指标的检测技术。

3.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环氧树脂的质量和性能。

二、实验原理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热固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组成。

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环氧树脂可通过开环反应固化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本实验主要检测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粘接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环氧树脂- 固化剂- 添加剂- 样品(需检测的环氧树脂)2. 实验仪器:- 环氧树脂固化仪- 粘接强度试验机- 腐蚀试验箱- 电子天平- 游标卡尺- 恒温水浴锅- 红外光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四、实验步骤1. 固化性能检测- 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 将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置于固化仪中,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固化。

- 固化完成后,取出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2. 粘接性能检测- 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 将混合物涂覆在两个待粘接的表面上,使之形成一定厚度的涂层。

- 将两个表面粘接在一起,置于粘接强度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

- 记录样品的粘接强度。

3. 耐腐蚀性能检测- 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 将混合物涂覆在样品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涂层。

- 将样品置于腐蚀试验箱中,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腐蚀试验。

- 观察样品表面是否出现腐蚀现象,记录腐蚀程度。

4. 红外光谱分析- 将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研磨、溶解等。

- 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光谱分析,确定其官能团和结构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固化性能- 样品在固化仪中固化后,呈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粘接性能。

2. 粘接性能- 样品的粘接强度达到预定标准,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3. 耐腐蚀性能- 样品在腐蚀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表面未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

环氧树脂产品检测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测报告

环氧树脂产品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为一份环氧树脂产品的检测报告,旨在对样品进行全面的物性、质量及安全性评估。

环氧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等领域的高性能材料,因此对其质量和安全性具有极高的要求。

本次检测将采用多种方法和标准对样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2. 样品信息样品信息如下:- 样品名称: XXX环氧树脂- 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生产厂商:XXX公司3.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和标准:- 物性测试:包括密度、粘度、固化时间等- 化学分析:采用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机械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 环境安全性测试: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重金属含量检测等4. 检测结果与分析4.1 物性测试对样品进行了密度和粘度的测试,结果如下:- 密度:1.2 g/cm³- 粘度:2000 mPa·s根据行业标准,该密度和粘度的数值表明该环氧树脂样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适宜的施工性能。

4.2 化学分析使用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该环氧树脂样品的成分符合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无任何异常成分。

4.3 机械性能测试对样品进行了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测试,结果如下:- 抗拉强度:50 MPa- 弯曲强度:80 MPa以上结果表明该环氧树脂样品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4.4 环境安全性测试对样品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的测试,结果如下:- 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行业限制标准- 重金属含量:无检出环境安全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环氧树脂样品无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符合环保要求。

5. 结论根据对样品的全面检测,该环氧树脂产品达到了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具体而言,样品在物性、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环境安全性等方面均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可以确认该XXX环氧树脂产品质量优良,可在建筑、电子等领域安全应用。

环氧树脂检验规范

环氧树脂检验规范

4.0. 原 材料:待检环氧树脂。 5.0.工具设备:显微镜,烤箱,真空机。
6.0
抽样方案
作业内容
【A】 AQL(品质允收水准)严重(CR),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 〞一般抽样水准ⅱ级,允收水准AQL=0%
【B】 【B】AQL(品质允收水准)严重(CR),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 〞一般抽样水准ⅱ级,允收水准AQL=0.4%
A 真空 机
6.9. 135℃×45分钟烘烤后的胶体颜色异常

B 烤箱
6.10. 135℃×45分钟烘烤后的胶体不能正常固化。
性能检验 6.11. 135℃×45分钟烘烤后的胶体离模困 轻微

严重
√ √ √
B 烤箱 B 烤箱 A 烤箱
6.12.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胶不能正常固化以及离摸(使用条件见相关作业指导书) √
超过半年
超过10个月
√ √
B 目视 A 目视
6.6.胶体颜色有异常,A胶(树脂胶)应为淡蓝色粘稠液体,B胶(固化剂)应为无色透 √
外观检验 明液体。
6.7. 观察胶质是否均匀,有无混浊,底部有无杂质或沉淀。

A 目视 A 目视
6.8. 将作为样本的A、B胶各瓶均倒出50g,按正常配比混合成复合样本抽真空20分钟不 √ 能达到脱泡标准
目视 A
6.13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胶体固化后龟裂(使用条件见相关作业指导书)

A 目视
7.0 注意事項
7.1 .未经工程部确认的环氧树脂不能上线。
7.2. 需如实做检验记录。
核准:
审核:
制定:
60作业内容抽样方案检验规格说明aaql品质允收水准严重cr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一般抽样水准级允收水准aql0bbaql品质允收水准严重cr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一般抽样水准级允收水准aql04caql品质允收水准次缺min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一般抽样水准级允收水准aql101

环氧树脂检测和分析项目

环氧树脂检测和分析项目

环氧树脂检测和分析项目一、环氧树脂物性的检测1. 环氧当量:利用电位差滴定的方法测定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

2. 可水解率:利用电位差滴定的方法测定环氧树脂的可水解率。

3. 黏度:固态环氧树脂的ICI黏度;固态树脂的气泡黏度;液态树脂的黏度。

4. 色相:环氧树脂的色相。

5. 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凝胶色谱(GPC)测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6. 软化点:固态环氧树脂的软化点。

二、原料检测:1. 纯度:利用气相色谱GC(适用于中、低分子量及沸点小于200℃的物质)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适用于中、高分子量及沸点较高的物质) 分析物质组成成分的含量。

2. 含水量:利用水份自动滴定仪精确测量物质的含水量。

3. 比重:测试样品的比重。

4. 熔沸点:利用熔沸点测试仪测物质的熔沸点。

三、水质分析:1. 化学需氧量:利用COD测试仪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2. PH值:溶液的PH值。

3. 导电度:溶液中的导电度。

四、覆铜板的应用与检测1. 实验室内半固化片,基板样品的制作。

2. 胶化时间:测试胶水及半固化片的胶化时间。

3. 动粘度:测度半固化片的动粘度。

4. 覆铜板的Tg:覆铜板的DSC测试Tg及DMA测试Tg。

五、涂料的应用与检测1. 实验室内粉未涂料的制作。

2. 涂料的固化反应:利用DSC研究涂料的固化反应。

3. 涂料的热分解测试:利用TGA研究涂料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

4. 涂膜的耐盐雾实验。

5. 涂膜的耐冲击实验。

6. 浇铸体及复合材料的抗拉、抗压、抗折、抗屈实验。

环氧树脂物性指针及分析方法介绍环氧树脂主要物性指针1 环氧当量( 环氧值)2 可水解气3 软化点4 固形份( 可挥发份)5 色相6 粘度7 平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技术部树脂部分可分析之项目1. 环氧当量2. 环氧树脂之可水解氯3. 环氧树脂之总氯4. 环氧树脂之游离氯5. 树脂中酚性羟基含量6. 一般低沸点溶剂(<200 度) 之纯度7. 环氧树脂中之甲苯、环氧氯丙烷、MIBK 残存8. 中低分子量有机物之纯度分析9. 一般树脂之分子量10. 纯物质之熔点、沸点11. 固态环氧树脂之ICI 粘度12. 液体之比重13. 树脂之软化点14. 色相(<1.0Gardner)•液态树脂之旋转粘度•树脂之气泡粘度•17. 固形份18 环氧树脂之α-diol18 环氧树脂之羟基当量19. 溴化树脂之溴含量•氢氧化钠之浓度及碳酸钠含量•21. 树脂之酸价22. 环氧树脂α-diol水样之分析项目水样之硬度与总硬度水样之咸度水样之氯化物水样之PH 值水样之导电度水样之化学需氯量加工可分析之项目热分析项目•TMA(Tg 、膨胀系数、分层时间) •DSC(Tg 、反应放热量)•TGA( 热分解温度)•DMA (Tg 、弹性模量、损耗模量)覆铜板之项目•CTI( 耐漏电痕指数)•介电常数Dk•介电损耗角正切Df•体积电阻Rv•表面电阻Rs•其它CCL 常规测定项目粉末涂料与烤漆之检测项目•冲击性•附着力•光泽度•铅笔硬度•监水喷雾试验•其它试验项目1. SHORE D 硬度2. 拉力试难3. 抗弯试难4. 抗折试验5. 因化反应放热曲线•结晶性测试•耐化性测试•表干、实干测试环氧树脂环氧当量测定环氧当量(g/eq)=100 ÷环氧值(eq/100g)原理:过量之高氯酸与开环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生成初生态之溴化氢与环氧基反应,用醋酸钠滴定过量之高氯酸,以电位滴定仪进行电位终点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凝胶化时间测试方法
1.确认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查看圆盘、电炉、控温仪表面是否无杂物、光滑整洁。

3.将圆盘搁至电炉中央位置,确保平整;
4.将加热棒插入圆盘剖面的温度测试口,使其与圆盘内部紧密结合。

5. 调整电炉旋钮,使红线位于红,白指示交接处;调整控温仪,设置温度178±2℃;
6. 取2g~3g样品放置圆盘中心位置;
7.用腻刀将样品压成适量厚度,样品摊平面积约为5cm2
8. 待样品初始融化,开始计时;
9. 秒表计时后约10s,用腻刀轻轻刮拨样品;
10. 粉料逐渐变成凝胶态(样品不能拉成丝)为终点,按下秒表记录时间(s)。

11. 记录每次测试时间即为所测胶化时间。

二. 螺旋流动长度测试方法
1. 确认机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 开启压机预热验证探头,加热棒是否完好;打开“加热”键,设置上、下模温度;并按下“油泵启动”按钮;
3. 压机设置为“自动”档,合模转进过程中转进时间设定为45s,固化时间为30s,合模压力105㎏±5kg,转进压力40㎏±5kg,且设置“先转退后开模”状态;
4. 开模后,将压机设置“手动”状态,将“流动长度”模具放在压机下模中间位置,同时按下“安全联锁”、“合模”按钮,使压机合模。

再同时按下“安全联锁”、“转进”进行模具预热。

5. 需测的样品磨碎待用。

6. 将天平放置水平位置,游码归零。

调整天平两侧平衡杆上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处于中心位置(或两侧位置均等)。

7. 取一正方形纸,大小与天平托盘相当放置天平左侧托盘中,通过调整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读数即为纸重。

8. 取15g砝码放置天平右侧托盘中,并加1g游码(如中心块的厚度小于3mm则增加取样量至18g左右),取磨碎样品放入托盘左侧方纸中,使两侧平衡。

9. 将所称样品放入引料槽。

10. 温控仪显示“流动长度”模具温度,当温度值达到175℃±2℃,方可进行流动长度检测。

11. 压机设置“自动”状态,“转退”开模后,用气枪清理杂物,同时按下“安全联锁”“合模”按钮,使压机合模,将引料槽样品注入转进口,同时按下“安全联锁”“转进”按钮,等待自动开模。

12. 自动开模后,取下模具,放置工作台,开启模具,根据环形物外侧末端最后点取其读数,即为所测流动长度数值。

13. 用铜丝刷清理模具再用气枪清理模具上的杂物,合上“流动长度”模具;把“流动长度”模具放在压机下模中间位置,同时按下“安全联锁”“合模”按钮,
使压机合模,再同时按下“安全联锁”“转进”按钮,并把压机设置为“手动”状态,使模具处于保温状态。

14.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次样品流动长度的测定。

三. 可溶性测试方法
1. 确认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检查各种容器、工具上是否有杂物。

2. 每批粉料经过后混合以后,从后混合料仓中取250g左右样品;
3. 用案秤称取200g粉料样品于称量纸上,将样品倒入锥形瓶中;
4. 向锥形瓶中注入200mL丙酮,至样品全部浸没在丙酮中即可;盖好塞子反复摇匀2分钟,使样品充分溶解,然后静置5分钟,此操作重复3次;
5. 将标准筛网放在固定的支架上,支架下方带有丙酮废液回收容器;将溶液全部倾倒在标准筛上后再用少量丙酮将锥形瓶中的残留物冲洗干净,冲洗的溶液一并倾倒在筛网上锥形瓶中混合物倒入筛网上。

6.待筛网上无溶液的时候,残留物质用镊子反复拨动,最后检查筛网上是否还有不溶物颗粒存在,依据标准判定结果。

7.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可溶性检测记录表上。

四. 密度测试方法
1.确认仪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 取饼料样品(从冷库取出的需要在室温下醒料24小时);
3. 用80*10*4的模具打出样品;将样品在烘箱175℃下烘4小时,取出冷却备用。

测试弯曲强度后取断后样品测试;
4. 天平开关打开调节至水平位置,稳定半小时以上;
5.将水、支架、及不锈钢架盘交叉放于天平之上;
6.同时将方槽挂于支架上,并清零。

温度计放于杯中;
7. 按MENU键进行设置,↑↓键选择density,按↑↓键选择设定应用程序set up application,T键确认后按→键选择mode solid in air 然后按MENU退出;
8.显示水比重界面。

按↓选温度,按→更改相应的数字确定温度,
按确认返回。

此时按屏幕显示的OK对应键,开始测试;
9.将所测固体样品放于支架上方称重,显示读数后按对应set的↓键进入水中称量界面;
10.结果显示后将所测固体小心取下放于水中方槽内(断面向下);按set密度值自动显示。

11.同批次至少测三次,取平均值记录。

五. 磁分析测试方法
1. 确认仪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见上栏);
2. 将电脑开机,然后把仪器开关打开;仪器预热时间为半小时,稳定后开始测试;
3. 打开仪器软件,并输入样品信息;
4.将标准100ppm样品放入样品池内,读数约在10s-15s内稳定;
5.调节ZERO旋钮,使显示结果在100ppm;
6.把显示结果保存,校正结束;
7.将待测试样品称取100g慢慢倒入容器,放入样品池内;
8.待读数稳定10s开始读取,并保存;
六.导热系数测试方法
1. 确认仪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 称量10g粉料用飞边模具打出测试样品;
3.样品为直径大于3
4.8毫米,厚度大于2.5毫米表面平整光滑的圆片;
4.将导热仪开关打开,电脑开机,双击Tci图标进入仪器操作界面;待仪器稳定一小时后开始测试;
5.用烧杯盛取适量水待用。

6. 打开探头上的盖帽,滴3滴水,放上测试样品,压上砝码;
7. 单击NewTest 进行测试;测试标准可选Ceramics或Polymers;
8. 一般每个样品测试5~10次,选择均匀测试数据记录,并取平均值;
9.测试结束后取出样品并用干净的滤纸轻拭探头,盖好盖帽;关闭仪器软件再关闭主机开关、电脑关机。

七.弯曲强度、模量测试方法
1. 确认仪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取饼料样品(从冷库取出的需要在室温下醒料24小时);
3. 用80*10*4的模具打出样品;
4. 将样品在烘箱175℃下烘4小时,取出冷却备用;
5. 开稳压电源,电脑打开,进入仪器操作界面;
6. 打开主机开关,待实验机稳定半小时左右进行实验;
7. 设置好参数后将十子头调至所需位置;
8.实验样品准确放置于夹具上,使十字头对准样品中间;
9. .软件操作开始实验;
10.实验后将留在夹具槽内的断裂样品清理干净;
八. 玻璃化温度、膨胀系数测试方法
1. 确认仪器正常、工具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见上栏);
2. 取环氧模塑料样品用模具打成φ6.0×20.0的样品;用80*10*4的模具打出样品;
3. 将样品放入烘箱中175℃下烘4h,取出冷却备用;
4.打开水浴开关将温度设定到高于室温2-3℃,水浴先开2小时;
5. 电脑开机,打开测试软件,进入操作界面;打开测试单元、主控制器预热1h。

6. 直接打开程序进行修改(也可新建),选择样品模式;
7.将样品准确放入测试单元柱中心位置,并把石英推杆压下;
8. 待所需力值稳定后开始试验;
9.在分析曲线里面取温度段:75℃-100℃,200℃-220℃分别计算热膨胀系数(根据材料不同温度段需变动,温度段间线段与曲线拐点两侧曲线相切);
10. 曲线两侧切线的交点找到对应的玻璃化温度
11. 保存数据;仪器注意安全操作,实验结束后待温度降至30℃左右,关闭控制器、测试单元及水浴开关;
九. Br、Sb等元素含量测试方法
1. 打开仪器和锁,打开电脑;打开软件到操作界面;
2.放入标准样Ag于测试口,预热半个小时左右;
3.放入标样Ag于测试口进行初始化;
4. 根据样品选择合适的工作区;
5.用中间带有一层超薄的塑料薄膜专用测量容器盛放样品,粉料直接装进容器中,铺平底部放入测试口即可,饼料底部铺上薄膜直接放到测试口;每个样品测试二个周期,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6. 点击开始键,输入名称和批号,然后开始检测;
7.粉状材料第二个周期测试前轻轻摇匀以保证测试均匀;
8.测试结束保存数据于指定文件夹;
9.检测结束后关闭电脑,关闭仪器和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