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探索
“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探索摘要:数学课中的课程思政没必要对数学学科的原有属性去进行修改,也不是要将数学学科或者其他学科变成思政课的模式,而是要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德育功能,运用品德教育中的思维体系,去把数学学科中蕴藏的一些优秀文化和价值提炼出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等层面的精神引领,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对“思政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政教育”;应用数学类课程;教学探索引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不能算特定的课程。
课程思政其基本的含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任教的课程具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及思想教育等几种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在校学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功能。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有针对性、有时效性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政教育。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高校数学学科如何开展“思政”教学,引导学生在积极认真进行学习的同时,能学会正确的做人和做事,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课程思政并不是指思政类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思想,具体来看,任何一门课程在进行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之外,也要对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挖掘出来,实现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的融合,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变为覆盖各门学科的大思政,达到全课程育人的效果。
一般来说在高职院校中所涉及的课程门类可以分为专业课、通识课以及思想政治课,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同时其所具备的目标定位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各门课程中所具备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利用课程当中所包含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来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从教学设计角度上来看,应该将思政教育作为其中的主要目标,使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摘要: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新时代体现,也是高职院校所需要承担的新教学任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达到强化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同时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将其作为思政元素的首批融入目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均较高,为此高职院校需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与《高等数学》教学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以探究如何更好地融入教学。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前言:在高职教育阶段,《高等数学》是相关专业学生所需面对的重难点学科,除整体难度的提升外,其抽象性与逻辑性内容的增多,也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师原本所面临的教学压力就相对较大,若期望在有限课时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难度则更为明显,最后导致在部分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脱节严重,如何攻克该问题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高职教师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课程发展方向。
1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意义1.1活跃课堂气氛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有置身于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保持身心愉悦,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所以在数学课堂中需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后续教学顺利开展。
在创设教学氛围的过程中,就要求高职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内涵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强化自身育人意识,承担教育职责与使命,将思政与数学内容融合,完善数学教学步骤,发挥自身影响力,使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与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1.2提升教学效果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输知识,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找到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的成长。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高职教师在开展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强调高职教学的重要性,使高职教育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重视数学思想的培养,便成为高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措施。
一、课程思政理论引领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高职教育的“三全育人”目标,即知识全面、技能全面、素质全面,需要高职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工具,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应具备深厚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能力。
高职数学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依托人文精神,注重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与思想教育,力求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强调数学思想的培养与创新。
1.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重要性高职数学教学除了注重技能传授之外,还应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关键。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能力等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高职数学教师不仅需要讲解相关的公式和定理,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函数运用的实际问题,如天文、导航、热力学和物理等领域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探讨等,让学生在反思思考中深化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创新能力。
2. 重视学生专业素养培养高职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在教学数学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史、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数学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
“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课程思政”是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应用“课程思政”,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创新应用“课程思政”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它也有着鲜明的国家特色和民族风格。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数学家的杰出贡献,让学生对中国的数学成就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创新应用“课程思政”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科,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素质。
在数学建模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建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应用“课程思政”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学是一门需要合作和团队合作的学科,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学项目实践、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新应用“课程思政”还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和刻苦的学科,而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应用“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思考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思考摘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承载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又传承教育思想。
本文阐述了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功能定位,明确了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要关注课程组织者,要改革数学课程体系,还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切入点等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举措。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能吸引学生兴趣,促进课堂质量,助力立德树人目标。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课堂教学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起关键作用,课程承载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又传承教育思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思想引领融为一体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课堂教学实现课程目标,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等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注重课程建设,要将课程育人和思政育人有机融合,破解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历史现象。
一、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定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人要德才兼备、勇于拼搏,要有理想信念、心怀国家,要有责任担当、立志报国,要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一直以来,在高职数学的教学中无暇顾及数学之外的品质拓展和精神延伸,高职数学的课堂就是数学理论的推演、证明与应用,课堂教学总是内容多、任务重,教学中几乎没有多少时间介绍其他的知识,长期以来数学课给人的感觉就是难以学通、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不知道为何要学数学,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探析—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探析—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摘要:《高等数学》是大多数高职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覆盖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分析如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实现高等数学课程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定积分的概念基金资助: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编号:ZHKT2019-SZ38)一、实施背景1、课程背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职工科的大多数专业而言,高等数学是其大一年级所必修的基础课。
该课程以知识点多为基本特征,是一门逻辑性强和比较抽象的学科。
其能否学好关系着学生后续各科专业课的学习,其抽象的思维也影响着后续的学习和工作的发展。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学生背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生源类别越来越广泛,录取到的学生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尤其体现在数学方面。
在这种情行下,学生开始接触高等数学,就觉得很难,很多数学概念难以理解,学起来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慢慢的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况。
所以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案例背景本文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通过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四个步骤即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从而给出定积分的定义。
在探究概念中体现了逼近、以直代曲等数学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体现了由整体到局部、从量变到质变、特殊到一般的辩证转化关系,从有限到无限,培养了学生哲学的辩证主义思想。
高职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探索--以导数应用模块为例
高职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的探索--以导数应用模块为例发布时间:2022-07-01T01:42:12.88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期作者:杨兰娟[导读] 《高等数学》是高职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杨兰娟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314003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以导数应用模块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关键词:高等教学课程思政导数应用一、引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后,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教师们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高等数学》是高职类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其虽然是一门基础课,但也是一门工具课,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今后升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高等数学》的开设对象一般是大一,接触学生较广、授课时间较长,且大一是奠定学生思想教育基调的一年,所以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现状教书育人是核心原则,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目的。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课程思政这一思想后,虽然数学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使得课程思政研究开展的略晚一些,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这一工作。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们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课程思政内容碎片化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的时候,一般从数学家的故事、精神品质或者是某个教学知识点作为切入点,针对爱国情怀、民族自信或者职业素质进行教育。
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与思考摘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高等数学教学在立德树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本文在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下,以高等数学中的数列极限为例,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一些探索,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数列极限[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A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科院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具有课时紧、内容多、时间长和涉及师生多等特点,在当今大力提倡思政元素融入各个课程中的前提下,我们也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它,既要坚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还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恰到好处地寻找思政元素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切入点,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牵强附会[3]。
本文以高等数学中的数列极限为例,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谈谈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一、教学过程安排1.引入极限思想贯穿于整个微积分的教学中,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介绍数列极限概念时,可以说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的数学成就对世界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极限思想,哲学家庄周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中提到的“割圆术”(即利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求圆面积)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都是对极限思想的深刻论述。
刘徽用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研究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七位,这一成就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这里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数学成就,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尊崇祖先的智慧。
而在当今新冠疫情袭击全球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仍然站在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贡献新时代的中国智慧,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在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高职数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质量。
一、课程背景该课程为高职一年级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数学知识和概念、解方程、函数及其应用、极限和导数等。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方面:1. 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概念,如数学符号、运算法则、集合、二次方程。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思想政治素养方面:1.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真态度和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迎接数学困难。
三、教学策略1. 理论知识讲解和概念讲解:针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讲解,注重思想性和逻辑性。
3. 示范分析与学习:辅导教师对课堂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步讲解,从而使得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学手段1. 以例题为主的教学模式:设计大量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掌握数学方法。
2. 问题解答互动环节:课堂上鼓励提问、解答、讨论,增强课堂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精神。
四、教学案例举例说明,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
本案例是在讲解函数应用实例时,结合“科学精神”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如下:某学校组织一项广场舞比赛,其中男女参赛者比例为1:2。
男参赛者每人可舞蹈90秒,女参赛者每人可舞蹈80秒。
全场比赛时间为3小时,请问最多有多少人参赛?思路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男女参赛者比例,就可以求出男女参赛者数量。
其次,我们要知道男女参赛者的舞蹈时长,才能算出全场比赛需要的时间。
最后,我们将时间和人数结合起来,得出最多可以有多少人参赛的结论。
数学方法如下:设男参赛者人数为x,女参赛者人数为2x,则全部参赛者人数为3x男舞蹈的总时间为90x秒,女舞蹈的总时间为160x秒,所以全场比赛时间需要的时间为:90x+160x=3×60×60秒=39600秒3小时是10800秒,所以男女参赛者最多有:39600÷10800=3.66≈3人参赛结论:全场最多有108人参赛。
浅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
浅析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还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明确思政教育目标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首先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
思政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思政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种逻辑严谨、推理严密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来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介绍中国数学史和现代数学家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优化思政教育内容。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融入思政元素。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人口增长、物价波动等,引导学生社会问题。
同时,在讲解微积分时,可以介绍微积分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职业精神。
2、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案例一: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讲解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具
有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思想。
教学内容:
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包括无约束条件下的极值、带约束条件下的极值等。
课程思政要求:
教学方法:
在讲解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时,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介绍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
坏和资源耗尽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题目的分
析和求解,让学生体会到资源的珍贵和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资源。
案例二:概率论中的期望问题
通过讲解概率论中的期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婚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使学生树立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
概率论中的期望问题,包括期望的概念、期望的性质、期望的计算方法等。
在讲解概率论中的期望问题时,通过引入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家庭成员的收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婚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婚姻家庭的价值所在。
同时,通
过实际计算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婚姻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可以培
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利用教学案例,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和深层次含义,激发学生思考,理解和实践。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课程内容中融入符合学生认知和接受水平的思政元素,以切实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探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数学等比数列教学设计探究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5期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学科和课程思政的结合提出了新要求,应充分拓展数学学科教育的宽度,将学科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在我国进行全方面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中职学校虽然与普通高中在教学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在学生价值观塑造方面二者有着相同的目标。
但中职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念培养的问题。
因此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一)相关理论概述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的知识与所有学科进行结合,从而将思想政治理念的传输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课程思政的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的具体表现,也是我国思想政治体系不断完善的结果。
课程思政是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教学方式,课程是指课堂和教学设计,而思政是指思想政治理念。
在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时应该将学科的知识与思政知识进行结合,从而让课堂教学发挥两种作用,实现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是构建主义学说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
构建主义学说强调学习不是知识单向传输,而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构建学习框架,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
与显性教育相反,隐性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类知识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营造一种环境,让学生无意识地接受这个理念。
(二)研究现状随着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各院校的进一步深化,在中职学校课标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践。
田鸿芬(2018)通过对不同学校课程思政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确认责任主体;二是引入项目制概念,以解決问题为出发点;三是提升思想高度,根植文化自信。
杨雪琴(2019)在《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中提到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教学上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不能照搬照抄,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合适的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植入到教学当中。
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
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学科在各个学段中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对中职教育而言也是如此。
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学科技能有促进作用。
同时,其自身具有显著的逻辑特征、运用性与抽象性,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小的价值。
而将课程思想与中职数学教育相融合,给中职数学教育渗透思政教育要素,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思想与文化素质。
基于此,本文对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开展探讨,深入发掘课程思政对中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借此希望能够为中职学生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数学教学函数的奇偶性引言:新时期趋势下,我国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在中职学校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渗透课程思政,能够科学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而这同样是培育综合素养突出的新时期人才的有效方式。
在中职数学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人员务必要关注教育活动的及时改革与科学优化,促使学生在文化水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
一、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意义中职教育具备运用范畴广、学习时间长、知识跨度大的明显特点。
长时间以来,因为对就业市场所需的过度迎合,中职数学老师通常将教育资源高度集合在专业知识教育活动中,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与高度的关注,不单单引起学生的综合成长存在不小的漏洞,同时给学生将来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尽可能体现中职数学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价值,养成与社会主义价值思想为关键的精神主干,建立思政提高与数学教育的双向联动,就越发突出其关键价值。
实际而言,这一意义重点表现在:1.课程思政教育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中职数学教育的专业性较为突出,社会素质养成却成为了一大漏洞,这并不满足中职教育“十”字形人才的培育思想。
正如本文所述,中职学生的思想素养教育通常以思政学科独自肩负,但思政课程本身的科目局限性与中职学生本身的群体特征却引起这一教育模式无法获得预期成效。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中的一个课程思政案例探讨
㊀㊀㊀113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7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中的一个课程思政案例探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中的一个课程思政案例探讨Һ陈智豪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㊀句容㊀212400)㊀㊀ʌ摘要ɔ在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要任务是实现 立德树人㊁铸魂育人 .文章以‘高等数学“中的 二重积分的定义 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题引导㊁实例分析㊁总结归纳等环节,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知识点的教学中,旨在深化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ʌ关键词ɔ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思政ʌ基金项目ɔ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课题,高职高专‘高等数学Ⅱ“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践,2021年12月立项(编号:QGHZW2021049).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之后,教育部召开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5月,教育部面向普通本科教育㊁研究生教育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㊁教学名师和团队㊁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百家争鸣㊁百花齐放的各色成果逐渐形成之际,诸多 数学人 也始终不忘教育教学的初心,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思索与实践.作为一门理科类的课程,如何挖掘‘高等数学“的课程思政元素呢?事实上,理科类课程本身就是一部科学家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史,可以深刻地体现人对于 真善美 的追求. 真 就是真理,科学中不仅包括了学科知识,还蕴含了大量的客观真理; 善 就是优良,在历史的长河中优良的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中华传统; 美 就是和谐,在直观感受中令人感觉到和谐的事物是具有美感的也是赏心悦目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源于课程的发展历史,追求和体现 真善美 .下面笔者以 二重积分的定义 为例,用 真善美 实现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一㊁教学设计(一)背景知识从一元函数到多元函数,积分学从定积分引申出重积分.其中,二重积分是和二元函数相对应的积分,三重积分对应的则是三元函数.它在形式上和定积分类似,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二重积分的概念是学习重积分的基础,它是偏导数㊁全微分与曲线积分㊁曲面积分的桥梁,该知识点可为后续内容的学习与应用奠定重要的基石.(二)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教学目标包括素养目标㊁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其中素养目标体现了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图1㊀教学目标(三)教学重㊁难点教学重点:在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认识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难点:重积分概念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四)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早就具备了一元函数中定积分的知识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结合信息化技术和教学平台实施线上㊁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全过程伴随课程思政元素徐徐展开.(五)教学准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的45分钟,教师在课前要做许多前期准备.第一,教师要确定每节课的计划与安排: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二重积分,包括引例和定义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二,教师要准备文字资料.除了参考配套的教材和教辅,教师还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比如华东师大的‘数学分析“㊁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㊁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等.第三,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每个阶段反馈给教师的学习情况都会有一些小变化.在设计阶段,教师需要对教案进行不断的调整,以取得更出彩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做信息搜集的有心人㊁知识传递的领跑人㊁思想引领的示范人.第四,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准备教具和布置预习任务.这里用到的教具有信息化的教学设施,比如电脑㊁投影仪㊁网络教学平台等.预习任务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全体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可以将同一个宿舍的分在一组,也可以由系统随机分配小组成员,又或者按照学号顺序分组等.总体来说需要㊀㊀㊀㊀㊀114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7根据学生情况,确保每个小组的 实力 相当.同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单.第五,在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单之后,教师要根据反馈再次调整教学设计,细化教学方案.实际上,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设计.课程团队只有不断打磨和精雕细琢,才能使教学设计越来越贴合学情,思政教育的效果更加到位,知识传授更加精准.(六)教学过程1.问题引导问题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微积分思想体现在割圆术中,如何利用割圆术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由开放型问题引入新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回顾前面学过的定积分的概念,利用割圆术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内需要查阅资料㊁集中讨论㊁动手实践,在深刻理解大化小㊁无限逼近的思想的基础上推演出曲边梯形的面积.教师可以摘录古代著作原文,引导各个小组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让学生在掌握割圆术的原理求曲边梯形面积的同时,惊叹于古人的数学智慧,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就是求真.问题二:怎样计算空间中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用空间中平行于yOz面或zOx面的平面切割不规则立体,可以得到多个曲顶柱体,从而转化为计算曲顶柱体的体积.从而引出曲顶柱体的概念:设有一个立体,它的底是xOy面上的闭区域D,它的侧面是以D的边界曲线为准线而母线平行于z轴的柱面,它的顶是曲面z=f(x,y),这里f(x,y)ȡ0且在D上连续,这种立体叫作曲顶柱体(如图2所示).图2㊀曲顶柱体由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立体的体积问题引出曲顶柱体体积的求解问题,找到全体学生共同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求善.问题三:求解曲顶柱体体积的思路是怎样的?第一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难点在于曲顶该如何处理.第二步,指出解决问题难点的方法,用曲线网把D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闭区域,从而把一个曲顶柱体切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曲顶柱体.第三步,对于每一个小的曲顶柱体,用平顶替代曲顶,并且使用动画展示该过程.当每个较小的曲顶柱体的底面面积都越来越小时,近似值的误差就会越来越小.第四步,通过小组合作与教师的指导,把曲顶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步骤总结出来.借助于具体的几何问题及动画展示的直观性,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其中的数学原理,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入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就是求美.问题引入的最后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 曲顶柱体的体积归结为一个特定的表达式,在形式上为函数与增量的乘积之和的极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得到加强.2.二重积分的定义第一步:给出二重积分的定义.设函数f(x,y)在有界闭区域D上有界,把D任意分成n个小闭区域:Δσ1,Δσ2, ,Δσn,其中Δσi表示第i个小闭区域和它的面积.在每个Δσi上任取一点(ξi,ηi),作乘积f(ξi,ηi)㊃Δσi,并作和式S=ðni=1f(ξi,ηi)Δσi.记λ=max1ɤiɤn{Δσi},如果当λң0时S的极限总存在,则称此极限为f(x,y)在闭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记作∬Df(x,y)dσ,即∬Df(x,y)dσ=limλң0ðni=1f(ξi,ηi)Δσi.其中f(x,y)叫作被积函数,f(x,y)dσ叫作被积表达式,dσ叫作面积元素,x与y叫作积分变量,D叫作积分区域.定义比较冗长,结合关于曲顶柱体的实例进行讲解更加形象和直观.定义中的各种符号都是由一代代的数学家总结出来的,符号本身不但线条简洁,而且极具美感.这直接体现了数学中的符号美.第二步:指出二重积分和定积分的区别与关联.区别:(1)二重积分的被积函数是二元函数,比如f(x,y),而定积分的被积函数是一元函数,比如f(x);(2)二重积分的积分变量是σ,定积分的积分变量是x;(3)二重积分的积分域是有界的平面闭区域D,定积分的积分域是闭区间[a,b].相同点是:(1)它们的步骤都是 分割 取近似 求和 取极限 ;(2)它们在形式上看都是函数f与积分变量的增量的乘积之和的极限;(3)它们在结果上看都是确定的数值.此处的区别㊁关联先由学生组内讨论,然后各小组抢答,最后教师用动态的图表呈现出全面㊁详细的结果.通过对㊀㊀㊀115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7两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不仅可以由此及彼地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延伸,而且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类比的能力.第三步:强调定义中的注意点.也就是积分的值与曲线网分割Δσi的方法无关,与点(ξi,ηi)的选取位置也无关.从细节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更精准地理解二重积分的定义,从而把握利用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体现了数学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不仅有言传,而且有身教.第四步:对定义中的数学思想进行总结.定义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如图3所示):图3㊀定义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反映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质与量的互变规律.从整体和部分来说,大立体是一个整体,每个小立体是大立体的一个部分;全过程是一个整体,每个步骤是一个部分;积分学的知识体系是一个整体,每种积分是一个部分;全体学习者是一个整体,每名学生是一个部分.从质与量的互变规律来说,每个小立体的近似值是量变,大立体的近似值是质变;每个小立体的底面积都趋向于零是量变,取极限得到大立体体积的准确值是质变;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是量变,对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是质变.这一过程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同时体现了课程的系统性㊁完整性以及延伸性,把本节课蕴含的哲学思想凝结在定义之中.定义中既有真,又有善,更有美.此外,教师展现出的对工作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学术的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对课堂的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也在浸染着学生的心灵.二㊁教学反思二重积分的定义 这一课是一节单纯教学概念的课,内容比较单一和枯燥.为了实现课程育人功能中的价值塑造㊁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教师在导入部分设计了开放性的小组活动,在定义讲解部分通过解题实例一步步地给出概念,在细节处理上用严谨㊁缜密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首先从古代朴素的微积分思想切入,如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出核心问题 曲顶柱体的体积.然后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出二重积分的定义.最后,补充并强调在定义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而流畅,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升华了知识的深度㊁广度和难度,更为重要的是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元素,实现了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蕴含其中,古代朴素的数学思想㊁知识点本身的数学原理即是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在教师指引之下追求真理㊁不断探索即是善,高度浓缩的数学符号㊁极具对称性和特征突出的表达式即是美.如果人人都追求真理,人人都一心向善,人人都有爱美之心,那么课程就达到了预期目标.在 真善美 的指引下学生对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燃起了热烈的探寻之火,这也推动了知识学习的内驱力.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既相互成就了彼此,又融为一体.总㊀结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师要将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转化为双肩上的职责.作为新时代的职教人,教师不仅要口传心授,还要塑造学生的品质和人格.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非思政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成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一种教育模式.课程思政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体现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是实现 三全育人 的重要途径.在基础课程,尤其是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广泛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中挖掘和剖析课程思政元素,把握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风向标,发挥课程团队的凝聚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教学工作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在设计和实践之间不断切换.教师如果把工作落到实处㊁切到细微,那么教学效果必定会越来越好.同时,这些也是高职高专数学教师应当不断探究的重大课题.ʌ参考文献ɔ[1]杨天明,梅霞.高等数学(第四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2]童春,曹勃.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基于 素能共进 视角[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6(02):78-82.[3]龙艳.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2022(01):125-128.[4]任晓燕. 互联网+课程思政 融入高职数学教学分析[J].大学,2021(52):134-136.[5]李华. 课程思政 融入高职数学课堂的实践[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4):36-39.[6]瞿娟.高职数学融入 课程思政 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214-215.[7]张红玉.高职高等数学课堂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分析和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03):75-78.。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也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
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融入数学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现状课程思政的提出与背景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实现德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课程思政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数学课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
研究现状2.1 理论研究目前,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研究者们讨论了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研究还涉及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德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等。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课程思政应建立在课程本身的特点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内涵。
2.2 实践探索在实践层面,许多中职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程。
在教学设计上,一些教师尝试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入思政内容,如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采用了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经验尚不充分。
2.3 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
近年来,关于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师培训也得到了一定关注。
相关培训内容包括课程思政的理论知识、教学设计与实践技巧等。
由于培训资源和支持体系尚不完善,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常面临理论不足和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尽管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已有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43美眉 2024.01下教研与美育德育建设“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马林界 伍悦 刘德成 杨澳琛 杨红洪(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拉尔 843300)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且正在持续改革推进进步之中。
高等数学作为必修基础课程,相应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必不可少,但数学逻辑性强,目前高等数学思政教育要素的融入与渗透缺乏具体方法和路径。
为促进和推动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让理论和思想有机融合,本文从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入手,对其重要性和实施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找到思政教学与高等数学教学结合点,理清思政教学关键环节,提出借鉴建议,以期对相关教学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带来帮助,进而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思想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高等数学学科中引入思政教育,既能促进高等数学学科建设,又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思路。
当前,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我国提出将思政教育纳入到所有课程教学当中,高等数学教学要实现思政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必须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找到思政教学结合点。
教学中,教师需让学生得到持续发展,需要将数学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才能成为优秀人才,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将思政教育纳入高等数学教学中,探索其实现的方法和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数学教育必须推动的教育变革。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一)提升课程定位,引发学生重视高等数学在实际学习中有比较高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是为给各类工科学生提供较好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能力极强的学科,其逻辑能力远超普通数学课程,但同样,它的学习难度也远超普通数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高等数学是一门能培养学生优秀思维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利用数学中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很容易地解决所有问题,且能确保任务质量。
中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摘要】数学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效培养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首先,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挖掘学科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其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紧密联系专业课程,潜移默化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中职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进而培养中职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思政教育;数学教学;中职数学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融入思政教育,以数学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德育功能。
同时,紧密衔接专业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中职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使得中职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从丰富学科资源、依托专业特色、关注时事热点等方面进行中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丰富学科资源,挖掘思政元素大多数中职生数学基础薄弱,对单纯理论概念的理解、定理结论的证明等兴趣不高,甚至个别中职生会产生抵触情绪,数学学科学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中职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从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理论的由来等方面丰富学科资源,拓展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高中职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时,定义“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中职生理解较困难。
为了帮助中职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师引入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时的故事,引导中职生思考:李善兰为什么将“function”译作“函数”?从而激发中职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接着指出:据史料记载,李善兰认为: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则该式子叫做的函数,也可以理解为函数是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更好地帮助中职生理解“函数”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探析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探析摘要:结合中职数学课程的育人特征,对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剖析,得到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思政元素融入的方法,以此提高数学课程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数学;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课程育人效果,教师要深刻体会思政课程与中职数学融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中职数学课程教育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但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片面追求教学成绩,从而光单纯的教授知识的问题,这些现象会影响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
因此,中职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而且,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并不是在原本的学科上增设课程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核心,通过工作的融入以及教育活动的构建,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实现思政教育及价值的传播目的。
因此,在当前中职课程教育中,需要将思政内容与学科进行融合,通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法的确定,创新单一性的教育方法,以更好的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1]。
二、中职数学中思政课程融入存在的问题(一)教育思想存在偏差通过对中职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
而且,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薄弱,在具体的教学中,缺少综合性的学习思维,久而久之中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信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中职数学课程教育改革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思政融入的重要价值,通过课程教育方法的整合以及教育意识的强调,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思政意识的强化提供支持[2]。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和方针政策,我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教师们积极响应。
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及目标的理解,通过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案例的挖掘,对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体现了高等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校各类课程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类课程的全过程,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目标解读文件,可以了解到课程思政的内涵就是要把根植家国情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去,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作为高校基础课的高等数学的授课老师,理应在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把国家的教育理念记心底,贯彻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务,并力求做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中,解决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知上的困惑,树立对高数课程的热爱 ,根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工匠精神理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点的挖掘[1]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能把思政理论生搬硬套到课程中去,也不能把思政理论知识点堆积罗列到课程中去,生硬的说教,会影响课程的效果和完整性,因此需要在高数课程中挖掘知识点,围绕课程思政中的家国情怀、个人品质、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准提炼,自然融合。
值得作为高校高数一线教师探索和实践。
1.从高等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导出过程,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教育高等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概念和定理是比较抽象,如导数的概念、定积分概念等。
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探究——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推进落实课程思政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提出课程教学与价值塑造、智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要在不同课程中挖掘思政要素,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阵地。
高等数学知识抽象、逻辑紧密,数理知识中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辩证思想,体现了数学伟人创新钻研、团结协作等宝贵品质,其思政教育点就蕴藏在或“简”或“繁”的定义、定理、性质、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中。
面向理论知识较为薄弱的高职学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深挖高数课程中可供渗透的课程思政要素,从而建构良性的课程思政渗透系统,开拓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多维教育空间,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值得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一、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一)内融于育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如ChatGPT等技术性风险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探究◎魏潇,王伟伟——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摘 要:立足职业教育类型化育人的本质属性,以高等数学课程为抓手,阐释高职院校在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厚植人文素养以及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等方面对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具有的独特价值意蕴。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价值内涵认识不充分、实施主体能力薄弱、思政要素挖掘不系统以及实施环节单一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渗透意识和能力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渗透系统建设以及推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等途径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等数学课程基金项目: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营校两地变化’视域下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追踪与干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YJC880101);山东职业学院2020年院级教育教学改革自主项目“疫情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推广的研究——以高等数学为例”(项目编号:JY—XY—202023) 作者简介:魏潇,女,山东职业学院人文与基础课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数学教育;王伟伟,女,山东职业学院人文与基础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数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6月第15卷 第2期Jun. 2019Vol.15 No.2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课程思政”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沈 振 虞艳娜(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 316021)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职数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中应遵循“穿插适时、取舍适量、内容适当”三个原则。
提出了高职数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可从“学习思政知识点、利用数学文化史、挖掘生活结合点”三方面入手,并逐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课程思政;遵循原则;实施途径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in Mathematics in CollegesShen Zhen Yu Yanna(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 Zhoushan,31602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appropriate timing, appropriate choice, appropriate content”follow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colleges. It further elaborat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study knowledge point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 know the mathematics culture history, excavate the life joint points”.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 principles followed; implementation ways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孤军奋战”,多数教师认为这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事。
高校立志扭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德育功能实现最大化。
需要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位课程老师的肩上。
这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一、高职数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遵循的原则(一)穿插适时原则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要适时穿插。
一般在讲数学概念或定理引入前可以穿插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图形美等作为情境引入,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介绍定积分定义时, 向学生讲述并用图片展示:我国隋代建造的跨度达37米的大石桥——赵州桥, 它是用一条条长方形条石砌成, 一段段直的条石却砌成了一作者简介:沈振(1968-),女,浙江舟山人,副教授。
整条弧形曲线的拱圈,这也就是微积分中“以直代曲”基本思想的生动原型。
这样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定积分概念的理解,而且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以直代曲”思想早有渗透。
但并不是每一堂课,每一章节都要穿插思政元素,而是适时引入。
(二)取舍适量原则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要适量融入。
由于高职数学内容多但课时少,因此融入思政内容时,时间不宜过长,适量取舍思政内容。
比如:在讲拉格让日定理时,可以穿插拉格朗日的生平事迹以及在他在数学上的伟大贡献。
但讲解时应概括重点,要把拉格朗日的坚持与努力的重点突出来,合理简要地组织语言,一般3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就足以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励志效果。
(三)内容适当原则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要把思政内容很自然的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可以牵强附会。
比如,在讲二次曲面时,可展示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宏伟、上海体育场的飘逸、广州电视塔的巍峨等图片。
让学生明白二次曲面在建筑上的光彩夺目。
二、高职数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途径态度决定努力,方法决定质量。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高职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
许多教师认为将思政融入课堂太难了,一些老师心生疑虑,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因为思政理论不熟悉、融入方法不知道、操作和讲解没经验。
如何把思政元素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难点所在。
可从“学习思政知识点、利用数学文化史、挖掘生活结合点”三方面入手,逐步展开,逐步深入。
(一)学习思政知识,提高教师素养(1)树立思政教育新理念。
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强化育人功能,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所有课程中。
思政教育不再是思政教师的责任,而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承担思政教育的重任,在授业、解惑同时注重传道。
(2)学习政治理论。
对于高职院校非思政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的难,说到底是不知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哲学、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相关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课程思政”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
(3)提高教师品德素养。
教师本身的品格就是最好的教材,言传身教要比理论的教学更为重要。
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日常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
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更要锤炼意志,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条理清晰、分析能力强、知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教师,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
(二)利用数学文化史,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修养,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师应充分挖掘知识点背后的文化点,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美等,从而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1)介绍数学概念的由来,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如:在讲解极限概念时,可以从庄子的名句“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和刘徽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来引入极限概念的教学。
不仅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极限思想,而且让学生明白中国是最早萌生极限思想的文明古国。
(2)揭示问题产生的背景,灌输锲而不舍精神。
在讲定理及概念时介绍其产生的背景,指出真理被发现的艰辛常常是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比如:在讲授导数概念时,可介绍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微积分的慨念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印度。
十七到十八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力学、几何都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如复杂曲线的切线、容器容积的最大值、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等问题有待科学家去解决。
经过很多科学家的探索。
后来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从“个例形态”中,挖掘出潜在的共性的东西“无穷小分析”, 并把它提升和确立为数学理论,创立微积分学。
通过这样介绍,使学生懂得一门学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凝结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和成果。
数学理论尽管抽象但它来源于生产实践。
(3)讲述数学家故事,培养抗挫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放大思政正能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讲解微分中值定理时,介绍数学家罗尔逆境奋起的故事。
罗尔只受过初等教育,年轻时贫困潦倒,仅靠充当公证人与律师抄录员的微薄工资养家糊口。
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罗尔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代数著作,并很有心得,1682年他解决了一个数论难题,受到学术界的好评,从而名声鹊起。
后来在其不断的努力之下,进入法国科学院。
一个仅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通过自的持续学习与努力,进入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研究机构,这就是罗尔!(三)结合社会热点,提高思政教育的鲜活性大学生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挖掘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因素,尽可能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
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找准社会热点和身边鲜活事例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点,并融入思政元素。
(1)通过教学案例,提高学生认识观。
如在讲多元函数微积分时,可引入大气污染指数的影响因素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污染指数P 取决于两个因素,空气中固体废物的数量x 和y 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数量,在某种情况下p =x 2+2xy +4xh 2计算当x 增长10%或y 增长10%时用解:设空气中有害气体的量y =6,且固定不变,当空气中固体废物的量x =10时,P 对x 的变化率为176,当x 增长10%时,即x 增长了1,P 大约增长176×1=176个单位。
同样,设空气中固体废物的量x =10且固定不变,当空气中有害气体的量y =6时,P 对y 的变化率为500,y 增长10%时,即y 从6增长到6.6,P 大约增长500×0.6=300个单位。
因此,有害气体增长10%比固体废物增长10%对大气污染指数影响更为敏感。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告诉学生:类似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氨气,甲醛、二氧化硫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和谐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2)通过名言、古诗词、祝福语传递正能量。
在讲数列极限概念 时,可引入“极限如同我们最初的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限接近,方得始终。
”在讲“无穷小量”时,无穷小量指的是极限为零的量,可引入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帆影”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趋于零的量,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在讲连续函数图像习题时,题目前面添加括号(幸福可积,时间可微,我对你的祝福延绵不断)。
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当然将思政内容融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尽可能要用身边的事、用学生们的语言来讲,这样才会生动,才会被学生们接受。
教研室、课程组要强化集体备课,集众人的智慧才会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1]张宏彬.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2019-04-16 .[2]吴积军. 讲好数学故事教好高等数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2).[3]苑倩倩, 秦闯亮,张聪,等. 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究[J].高师理科学刊, 2017(3).[4] 张奠宙.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J].高等数学研究, 2008, 11(1).[5]邱伟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