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合集下载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回填土环刀的定义和用途回填土环刀,也称为土壤环刀、环土刀,是一种用于获取深部土壤样品的工具。

它由一个环形刀片组成,可以垂直地切割土壤,并将土壤样品保持在刀片内部。

土壤环刀主要用于土壤剖面的取样,以了解土壤的垂直分布特征,为土壤利用和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二、回填土环刀的操作步骤1.确定取样点: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回填土环刀取样的位置和深度。

一般情况下,选择平均分布、代表性的点位进行取样。

2.准备工具:除了回填土环刀外,还需要携带必要的取样容器、铁锹、锤子等工具。

同时,要注意带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3.清理取样点:到达取样点后,首先要清理掉上方尽可能多的杂物和植被,以免影响取样质量。

4.安装土壤环刀:将土壤环刀的刀片插入土壤中,一般要插入到预定的深度,然后用锤子轻轻敲击,使刀片彻底插入土壤中。

5.取样:在安装完成的土壤环刀上方,用铁锹和锤子小心割切土壤环刀下部土壤。

为了获得更好的取样效果,可以先向四周扩展一些切口,再将土壤环刀下部的土壤切割并取下。

6.取出土样:使用合适的工具,将环刀内的土壤样品小心地取出,并放入相应的取样容器中。

为了避免土壤的混杂,每次取完一个样品后要清理干净刀片。

7.封存样品:取样完成后,及时封存土样,并进行标记,记录相关的采样信息,包括取样点编号、深度、时间等。

8.处理现场:离开取样点前,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将杂物和取样点周边的土壤平整,恢复原貌。

三、回填土环刀取样的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取样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并防止回填土环刀刀片伤人。

2.取样点选择:选择代表性的取样点进行取样,避免特殊地质情况(如构筑物、植被)对取样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3.刀片清洁:每次取样完一个样品后,要注意清洁刀片,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

4.样品封存:取样完成后,要及时封存样品,并进行标记、记录相关信息,以免样品混淆或失去参考价值。

5.环境保护:进行取样操作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及时清理现场,避免回填土和其他杂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要求

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要求

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要求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是土质检测的重要环节,通过取样分析可以确定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判断土壤的适用性和质量,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要求主要包括取样时机、取样点位置选择、取样点数量、取样方法和取样容器等方面。

取样时机: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应在填土结束后尽快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同时还应考虑填土后的养护时间,一般取样应在养护结束后的48小时内进行。

取样点位置选择:取样点的选择应尽可能代表整个基坑回填区域的土壤特征。

通常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取样点位置,避免系统性选择造成的偏差。

同时还应考虑填土面的高程、坡度和复杂程度等因素,提高取样点的均匀性。

取样点数量:取样点的数量应根据回填土的面积和深度进行合理确定。

通常按照每1000平方米不少于1个取样点的原则进行,如果回填土有显著的异质性,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的数量。

取样方法: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一般采用环刀法进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将环刀处理干净,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准备好取样容器,并标明取样点的相应信息。

2.安装环刀:将环刀嵌入到基坑回填土中,使环刀头部露出土面,确保取样垂直度。

3.取样操作:慢慢转动环刀,使其沿着基坑回填土的横向方向移动,在土壤的不同深度取得环状样品。

4.取样容器:将取得的环状样品放入取样容器中,尽可能保持取样的完整性和湿润度,避免样品的水分流失。

5.标记和记录:在取样容器上标明取样点的位置、编号和深度信息,并在取样记录表中记录取样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信息。

取样容器: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一般使用无毒、无污染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作为取样容器。

为了保证取样的质量和准确性,容器应事先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样品污染和水分流失。

总之,基础回填土环刀取样是土质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取样要求的严格执行有助于获得准确的土壤性质和化学成分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在取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污染和水分流失,保证取样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回填土材料(简易土工试验)见证取样标准

回填土材料(简易土工试验)见证取样标准

回填土材料(简易土工试验)见证取样标准1、取样方法1.1环刀法:每段每层进行试验,应在夯实层下半部(至下层表面以上2/3处)取样。

具体操作方法(1)在取土处用平口铲挖一个20×20cm的小坑,挖至下层表面2/3处;(2)将环刀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放上环盖,将落锤反复自由落下,打至环刀深入约1~2cm,用平口铲将环刀连同盖一起取出;(3)轻轻取下环盖,用削土刀修平环刀两端余土,擦净环刀外壁,将环刀内的土样取出,一个土样放入一个不透气的小塑料袋内。

1.2(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该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取该坑内全部试样的质量,准确至10g,不得有散落,(4)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5)称取略大于试坑容积的水,缓慢加入坑内,至试坑地面水平面与称重精确至0.1g;(6)将每个坑的回填材料总重和水的重量(即坑的体积)记录清楚,计算出每个点的湿密度,并抽取该坑的部分试样约200~500g。

(7)整理好记录,所取试样编号要与记录中对应,取样人签名(如见证送样,需由见证人员签名盖章),该记录和样品一起送实验室。

2、抽样数量:2.1柱基:抽查柱基的10%,但不少于5点;2.2基槽管沟:每层按长度20~50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3基坑:每层100~500平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4挖方、填方:每层100~500平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5场地平整:每层400~900平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6排水沟:每层按长度20~50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7地、路面基层:每层100~500平米取1个点,但不少于1点;2.8路基(公路):1000平米取3个点;2.9基层(公路):1000平米取1个点;2.10面层(公路):2000平米取1个点。

3、试验目的:该实验提供出每个点的干容重和含水率,可以通过在工程回填材料的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出压实度(也称压实系数),可以判断出回填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回填土环刀取样规范

回填土环刀取样规范

回填土环刀取样规范回填土环刀取样规范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回填土环刀取样规范适用于土壤工程施工中,对回填土进行取样分析,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取样工具和要求1. 取样工具:回填土环刀。

2. 环刀要求:环刀刀口应保持锋利,无明显损伤,刀柄应牢固、无松动现象,保证取样过程的稳定性。

3. 使用前检查:在使用环刀之前,应检查环刀的使用状况和刀口的锐利程度,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进行修整。

三、取样点选择和间距1. 取样点选择:取样点应经过合理的布置和选择,以能够对回填土的代表性进行评估。

每个取样点应选择地形、土层、含水量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地点。

2. 取样点间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回填土的取样点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以保证取样点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四、取样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确定好取样点后,清理取样点周围的杂物,保证取样点的干净整洁。

2. 取样方向:环刀插入土体的方向应垂直于取样点的地表,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取样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特性,确定每个取样点的取样深度,并在环刀上标注相应的深度线。

4. 取样操作:将环刀垂直插入取样点,慢慢向下推进,一直到达预定的取样深度。

5. 取出样品:当达到取样深度后,将环刀缓慢向上回提,保持土样的完整性,并将取出的样品放入密封的样品袋中。

6. 样品保存:取样完成后,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样品的保存和分析。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环刀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取样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在取样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其他杂物或固体颗粒的干扰,以保证回填土样品的准确性。

3. 根据不同的取样点和深度,可以对每个取样点进行多次取样,以减少取样误差,并最终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4. 取样完成后,应在取样点上进行标记,明确取样位置和样品的编号,方便后续分析和统计。

5.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1.准备工作
在进行回填土环刀取样前,需要先完成一些准备工作:
-确定取样地点:根据研究目的和采样需求,选择合适的取样地点。

通常选择代表性、均匀分布的点位。

2.划定取样范围
在取样点附近划定一个合适的取样范围,通常为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
区域。

根据需要,取样范围的大小可调整。

3.确定取样层数和间距
根据研究要求,确定取样的层数和间距。

每个层次通常为10-20厘米。

根据土壤剖面的特点,可以选定合适的取样层数,确保综合考虑土壤剖面
的垂直变化。

4.开始取样
使用回填土环刀开始取样。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第一个采样点,将土环刀插入土壤中到预定深度,并稍微旋转,使其达到较好的插入效果。

-确保土环刀平稳,用力向下推进,并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以便将
土壤割断。

-当刀刃深入所需深度时,从土壤剖面上缓慢地取出土环刀,保持土
壤样品的完整性。

-将取出的土壤样本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确保每个样本都标上相应的采样深度和位置信息。

5.处理土样
-关闭采样点,用回填土填补土环刀插入的孔洞,保留好记号,以便标记取样位置。

-将土样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室内分析,如含水量、粒度分析、化学成分测试等。

如果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室分析,则可以将样品保存好,以备后续处理。

总之,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是一种可靠的土壤采样技术,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准确、代表性的土壤剖面样品,有助于地质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1.取样点布设取样点布设应符合采样规程和工程设计要求,在工程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取样点的位置和编号。

取样点的间距应满足取样分析的要求,一般为50米至200米。

2.环刀规格选择环刀的规格选择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回填土的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粘性土、砾石土和黏土等需要使用大口径的环刀,而砂土和砂质黏土等可以使用小口径的环刀。

3.环刀取样步骤(1)清理取样点:首先清理取样点周围杂物和积水,确保取样点的清洁;(2)铺设防护措施:在取样点周围搭建好防护措施,防止土方坍塌和坍方事故的发生;(3)环刀取样:使用环刀从取样点开始向下刺入土体,然后旋转一周,将样品带上来;(4)样品处理:将环刀取得的土样放入采样袋中,并做好样品标识,以便后续分析和测试。

环刀取样量的计算主要涉及到土的体积和环刀的几何形状。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环刀的挖掘容积:环刀的挖掘容积可以通过环刀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来计算,通常可以近似看作一个截面积为A、高度为H的圆柱体。

环刀的挖掘容积V可通过公式V=πr^2H来计算,其中r为环刀的半径,H为环刀的高度。

(2)计算土的体积:土的体积可以通过土的质量和容重来计算,通常可用公式V=m/γ来计算,其中m为土的质量,γ为土的容重。

(3)计算环刀的得到土体积:环刀所得到的土体积可以通过环刀的取样量和土的容重来计算,可用公式V=Q/γ来计算,其中Q为环刀取样量,γ为土的容重。

5.取样误差的控制为了保证回填土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控制取样误差。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重复取样、分层取样和取样量的增加等。

在进行取样时,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取样设计和取样方案。

总结起来,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主要涉及到取样点布设、环刀规格选择、环刀取样步骤、环刀取样计算和取样误差控制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取样设计和取样方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以保证土方回填的质量和适用性。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20201115001740)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20201115001740)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和《》(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

()(二)依据《》(JGJ7—2002)取样当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w 300m2时;环刀法为30 —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 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 —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 —30m2 布置一个。

2、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08- 225—1997)取样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二灰土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08- 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 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采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1.准备工作在开始取样工作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好回填土环刀、采样铲、采样袋等工具。

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容器,用于存放取样后的土样。

另外,还需要准备一张采样位置示意图,以便对取样地点进行标记。

2.选择取样地点选择适宜的取样地点是保证取样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在选择取样地点时,应考虑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地形地貌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应选择离植物根系较远的地方进行取样,以避免根系对土壤的影响。

3.采样铲预处理采用回填土环刀取样时,需要在采样铲上涂抹一层油脂或硅胶,以防止土样粘附在铲上。

4.开挖取样孔使用采样铲在选定的取样地点开挖一个合适大小的圆形取样孔。

取样孔的深度要适当,一般为30-50厘米,主要取决于研究的需要和土壤的性质。

挖孔时应尽量保持孔壁的垂直。

5.取样在开挖的取样孔中,用回填土环刀取样。

回填土环刀是一种圆形的取样工具,类似于一个钢筒,中间是空心的。

将回填土环刀垂直地插入取样孔中,直到达到所需的深度。

然后,小心地将土样收集到回填土环刀中。

6.打破土壤连接将回填土环刀取出之后,需要在均匀的压力下,将土样从采样环中打入采样袋中。

在打入采样袋之前,可以用手指或小锤轻轻敲击回填土环刀的下侧,以确保土样在采样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

7.存储和标记将采样袋密封,并在外部标记上采样日期、取样地点和深度等重要信息。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参数,如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等有助于后续分析的信息。

取样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取样工具的清洁卫生,以避免外部污染对土样分析结果的影响。

2.在取样之前,应检查回填土环刀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3.在取样之前,保持采样孔口整洁,避免杂质进入。

4.在取样孔中开挖前,应注意不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以免污染土样。

5.在取样孔中开挖过程中,要力求垂直,避免斜视取样孔。

通过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操作,可以有效地进行回填土环刀取样,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土样。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WORD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WORD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A 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 个点。

(环刀法)1 、整片垫层(1)面积w 300m2时;环刀法为30 —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 —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 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 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环刀取样的过程主要包括插入环刀、取出环刀和回填三个步骤。

首先,将环刀平行插入土体中,然后用力推进直到一定深度。

接下来,用拉钩或
其他工具将环刀取出。

最后,将回填材料放入空洞中,使其与原土紧密结合。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切削强度的计算和变形特性的
评估。

切削强度可以通过测量所需的推进力和土体的容重来计算。

推进力
越大,土体的切削强度越大。

变形特性主要通过土壤的回弹率和体积收缩
率来评估。

回弹率是指土体回弹的程度,可以通过测量回填后土体的体积
变化来计算。

体积收缩率是指土体进行回填后的体积收缩程度,可以通过
测量土体的容重来计算。

计算土方回填环刀取样的切削强度和变形特性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
他因素,如土体的含水量、颗粒大小和土壤类型等。

这些因素对土体的切
削强度和变形特性都有影响,因此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总之,土方回填环刀取样是一种重要的土工试验方法,可以评估土壤
的切削强度和变形特性。

通过计算切削强度和评估变形特性,可以为土方
回填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精编版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A 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 个点。

(环刀法) 1 、整片垫层(1)面积w 300m2时;环刀法为30 —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 —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 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 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是一种常用于土壤采样的技术,通过使用环刀工具,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取得土壤样品。

它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土壤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回填土环刀取样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采样点位,并标记清楚。

其次,准备好回填土环刀工具,包括环刀管、套管、推子等。

确保这些工具都是干净的,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2. 定位和插入环刀:在采样点位处,使用铁钉或其他标识物来确认采样的准确位置。

然后,将环刀垂直插入土壤中,以适当的力度推入土壤。

在推入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旋转环刀,以便更好地切割土壤并获得样品。

3. 取出环刀:当刺进需要取样的深度后,停止推入环刀,并将外面的套管部分轻轻取下。

然后,使用推子小心地将环刀和内部套管一起从土壤中取出。

为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晃动或摇动取样工具。

4. 样品处理:取出样品后,将其放置在合适的容器中,并进行必要的标识。

根据需求,可以对样品进行干燥、筛分、保存等处理。

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来杂质的污染,以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注意事项1. 工具消毒:为了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在进行回填土环刀取样之前,必须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可以使用高温烘烤、酒精擦拭等方法,彻底清除工具表面的污染物。

2. 采样深度:根据具体的采样需求,确定回填土环刀的插入深度。

在定位和插入环刀的过程中,务必保持垂直,并避免偏离采样点位。

3. 采样速度:在插入环刀和取出样品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和力度。

过快或过慢的采样速度都可能导致样品的损坏或不准确。

4. 样品保存:一旦取得样品,应尽快将其放置于容器中,并做好标识。

为了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应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保存。

三、总结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土壤采样技术。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

土方回填环刀取样计算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压实度计算方法(环刀法)一、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所需仪器、设备为:1、环刀:内径6~8cm 高2~3cm2、天平:称量500g 感量;称量200g 感量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小铁锤二、操作步骤:1、测出环刀的容积V,在天平上称出环刀质量。

2、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人工制备所需要求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整平两端放在玻璃板上。

3、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面,然后用手或小铁锤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之土样上端伸满环刀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修平,两端盖上平滑的园玻璃片,以免水分蒸发。

4、擦净环刀外壁,拿去玻璃片,称取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三、注意事项:1、密度试验应进行2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cm3,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密度计算准确至 g/cm3。

四、计算公式:1、符号表示ρ湿:湿密度(g/cm3)ρ干:干密度(g/cm3)W:土的含水率(%)ρ:最大干密度(试验室给的击实报告中最大干密度)a:压实系数 m湿:湿土的质量 m干:干土的质量 m水:水的质量V:环刀体积2、计算公式ρ湿= m湿/V (计算至 g/cm3) ρ干= m干/V (计算至 g/cm3)m水= m湿- m干a=ρ干/ρW= m水/ m干3、推导公式ρ干=ρ湿/1+ W五、资料填写注意要点最小干密度=ρ×最小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图纸设计说明或规范中有最有含水率:击实报告中。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互联网类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互联网类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互联网类哎呀,说起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这可真是个有点意思的话题。

咱先来说说为啥要搞这个回填土环刀取样。

就好比我之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看到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填土作业。

那场面,机器轰鸣,尘土飞扬。

可这填土可不是随便填填就行的,得保证质量啊,不然将来这建筑的地基不稳,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时候,回填土环刀取样就派上用场啦,它能帮我们检测填土的密实度,看看是不是符合要求。

那具体咋取样呢?首先,得选好取样的地点。

这可不是随便挑个地方就行的,得有讲究。

一般要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分取样,这样更能反映出真实情况。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新手工人随便找了个地方就准备取样,被老师傅一顿批评,说他这是瞎搞,取样地点不对,得出的数据就没意义。

选好地点后,就该把环刀给压进去啦。

这可有点费劲,得用点力气,还得保证垂直压入,不能歪了斜了。

有一回,我看到一个工人压环刀的时候,使了老大的劲,脸都憋红了,好不容易才把环刀压进去。

压进去后,还得小心地把环刀周边的土清理干净,不能让多余的土影响了结果。

接下来就是把环刀取出来啦。

这可得小心,不能把里面的土弄散了。

有一次,一个粗心的工人取环刀的时候动作太猛,结果里面的土掉出来一些,又得重新取样,白忙活一场。

取出环刀后,要把里面的土拿去称重、测量啥的。

这中间的步骤也得仔细,一个数据出错,整个结果就可能不准确。

总之啊,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每一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就像盖房子一样,每一块砖都要砌好,房子才能坚固。

这取样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让大家住得安心、放心。

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有个更清楚的了解,要是您在实际操作中,可得多留神,别像我提到的那些工人一样犯错哟!。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回填土(环刀)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土(环刀)取样方法
、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GB5000—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和含水量。

每50 —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

()
二)依据《》(JGJ79-2002)取样
当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
1 、整片垫层
(1)面积W 300m2时;环刀法为30 —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
一个。

2、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 )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
、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
二灰土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 点。

(环刀法)
五)依据《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 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环刀法)
六)依据《市政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 点。

二、取样须知
1 、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
求,采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现场取样必须是在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 处取样。

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
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5)如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
原状结构及其天然。

三、土样存放及运送
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

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土样存放
1)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
相应的标签。

2)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布包裹,并
用蜡融密实。

3)密封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
响。

2、土样运送
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

四、送样要求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等有关内容。

1、委托单
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

同时还应附上测点。

2、现场取样记录
1)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

2)取样人、见证人。

3、土样标签
1)以选用韧质纸为佳。

2)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GBJ301-88 和JGJ79-2002 要求确定:(1)是灰土地基、沙和沙石地基、
粉煤灰地基: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 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
刀法)(2)土方回填: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密度,取样数量:柱基回填,抽样柱基总数的10%,但不少于5个,基槽回填,每层按
20—50 米取一组,但不少于一组;基坑和室内回填,每层按100—500 平方米取样一组,但不少于一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平方米取样一组,但
不少于一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