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问题及政策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粮食问题及政策建议
进入2020年,饥饿这个与人类文明共存千年的幽灵不但未曾离开,反以令人忧虑的
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
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
国际粮食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粮食数量、价格变化对我国粮食市场都有较大影响。全球粮食危机警示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确保自身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避免受制于人的唯一途径。面对危机,我们应该及早准备,尽快
采取措施,竭尽全力扶持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以避免世界粮食危机的困扰和影响。
(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但仍未达到1998年的水平。当前,国际粮荒虽然远未波及中国,但我国粮食需求
占世界粮食需求总量18.5%,粮食缺口不断扩大,过去10年我国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
0.9%,比世界同期高了0.7%。从我国国情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依然是脆弱的,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还很多。
首先,粮食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存在“五个不可逆转”、“四个日益”、
“三个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个不可逆转”因素影响粮食发展:一是人口越来越多。2020年已达13.2亿,按5.178‰的自然增长率推算,今后每年增加近700万人口,直接推动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刚
性增长,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二是耕地越来越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20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
减少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降到1.39亩,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
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从长远看,耕地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三是消费快速
增长。人们由过去吃粗粮向吃细粮或粗粮细做的方向发展,肉蛋奶明显增加。四是一定时
期内的农业仍“靠天吃饭”。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2020年全国耕地中有较完善灌溉设施的水浇地为8.25亿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5%,难以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五是耕地荒芜现象严重。农业比较效益低,弃田不耕日趋普遍,这给中国粮食安全罩上了阴影。
“四个日益”:一是土地质量日益下降。我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据有关
部门对10个省的调查分析,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比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0.35个百分点,土地质量每年以0.6%的幅度下降。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了保护土地质量,采取耕地轮休制,而我国目前还做不到。二是淡水资源日益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1945立方米,
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三是气候影响因素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因灾年均损失粮食在1000亿斤左右,相当于每年产量的1/10。今年雪灾的
受灾面积达到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截止今年4月10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59亿亩,威胁粮食安全。特别是四川地震,对我国粮食生产有一定
影响。据专家预测,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的变化,若不采取适应性措施,对农作物产量、
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四是粮食政策激励作用日益降低,种粮成本日益
加大。今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0%,劳动力价格上涨了25%,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都
比上年贵20%以上,而且国际米价还上涨了两倍多,而今年国家出台的粮食保护价只比去年提高了9%,种粮比较效益仍是最低的,故政策对种粮农民的激励作用在逐年下降。
“三个投入不足”:一是中央财政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一般占财政总支
出的20�D50%,发展中国家亦为10�D20%,而我国只有8�D11%;二是粮食主产区是“吃饭财政”,往往是产粮大省、大市却是财政穷省、穷市,故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因
种粮效益低下,导致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下降。
其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受人口增长、养殖业和加工业快速
发展的影响,粮食需求总量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我国粮食消费总量2020年为9954亿斤,2020年为10160亿斤,两年缺口分别是275亿斤和211亿斤。粮食供求偏紧,适当进口将是相当长时期的总体格局。二是玉米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近几年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
动养殖业较快增长,能源消耗增加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迅猛扩张。以玉米为例,2020年,我国玉米出口同比减少60%以上,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玉米产需缺口将迅速拉大。三是大
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深。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2020年中国
大豆净进口2827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20年中国净进
口超3000万吨大豆。大规模进口大豆,导致中国粮食自给率仅略高于90%,已危及中国的粮食安全。
第三,流通瓶瓶制约加剧。目前粮食流通总体上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
的格局。据国家粮食局调查,目前年度跨省流通量高达2000�D3000亿斤。而我国粮食市
场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粮食“散存、散储、散运、散卸”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粮库仓储
设施简陋,中间流通环节繁多,最终运输环节铁路运力紧张、水运开发不够。这对粮食快
速中转和供应能力构成障碍,并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综合供给能力的瓶颈。
第四,宏观调控任务加重。粮食市场放开后,购销主体多元化,购销行为也发生较大
变化。除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外,粮食加工企业的购销行为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增强。有的地方加工企业收购量超过国有粮食企业,农民卖粮的风向标从原来“看粮站”变为
“看加工厂”。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和交易;如何科学掌握储备粮吞吐、进出口调节、最低收购价政策及其它应急措施的调控力度、时机和节奏,这些都是粮食宏观调控面临的新问题。
第五,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深刻。我国自加入WTO以来,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不仅表现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程
度日益加深,而且跨国粮商对国内粮食产业链条渗入的步伐正在加快。此外,县级储备普
遍不足。
(二)保障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