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1

合集下载

重庆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核心知识点梳理

重庆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核心知识点梳理

重庆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核心知识点梳理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是农学专业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是研究农作物种植、生长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熟练掌握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的核心知识点对于考研生的学习和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重庆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中农业生态学与作物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农业生态学1. 农业生态学概述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及其优化调控的学科。

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2.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指由人工干预下的农作物、作物区和作物农业生态系统等组成的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昆虫、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等。

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是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腐殖质分解、营养元素的转化等过程。

其中,光合作用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量输入途径。

4. 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农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推广生物防治等措施,以维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二、作物学1. 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分为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四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作物对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需求有所不同。

2. 作物的根系结构与功能作物的根系结构与功能对于吸收养分、供水和支持植物体等方面至关重要。

不同作物的根系形态和功能特点有所差异。

3.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基础过程,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是作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

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物病虫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选择防治措施、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工作对于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5. 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农业生态学(一)

农业生态学(一)

主要介绍: 主要介绍: 1)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特性 3)系统的思想方法
1)系统的定义
系统即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 系统即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边界)内,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 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 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结构与功能,朝 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它表明: 着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它表明:
3:改善对象 :
按一定的目的,对农 按一定的目的, 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生态)平衡和 生态 生态) 的 (生态 平衡和 (生态 生态 失衡进行调节或控制。 失衡进行调节或控制。
4:农业生态学知识应用 :
1)原理应用: )原理应用: 农业评价与区域划分 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 农业系统与技术设计 农业战略与专业研究 2)方法应用: )方法应用: 生态技术 生态工程
中国农业生态学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学起步 较晚, 较晚,但一开始就注重 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 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研究, 并于1986年作为必修课 并于 年作为必修课 程在高等农业院校有关 专业讲授同时, 专业讲授同时,将农业 生态学知识和原理应用 于农业实践。 于农业实践。
七:学习主要参考书
• 1:姜学民等,1985/生态经济学概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生态经济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 :姜学民等, 生态经济学概论 • 2:时正新等,1987/简明农业生态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 简明农业生态经济学/上海人民出 :时正新等, 简明农业生态经济学 版社 • 3:骆世明等,1987/农业生态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生态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骆世明等, 农业生态学 • 4:杨怀森等,1992/农业生态学 农业出版社 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 :杨怀森等,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一级学科

农业生态学一级学科

农业生态学一级学科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农业与生态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农作物生长与发育、农田生态系统、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包括土壤、植物、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业生态学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生长与发育是农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受到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环境因素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如何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资源利用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农业资源包括土壤、水资源、气候等,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农业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科学施肥和水分管理,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环境保护也是农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如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合理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与生态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研究农作物生长与发育、农田生态系统、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农业生态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核心知识点梳理

黑龙江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核心知识点梳理

黑龙江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核心知识点梳理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考研农学复习资料中农业生态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1. 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农作物、动物)、土壤、水、空气和环境因子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3. 农业生态位农业生态位是农作物或动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地位和功能作用。

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1. 农业作物结构农业作物结构是指农田中各种农作物的数量、种类和布局。

2. 农业地类结构农业地类结构是指农田的种植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盖情况。

3. 农业景观结构农业景观结构是指农业景观的组成成分、构成要素和空间格局。

三、农业生态系统功能1. 农业生产功能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提供农产品和生态服务,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 生态调节功能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生态调节功能,维持环境平衡。

3. 生态保育功能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等生态保育功能,维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四、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因素1. 农业管理因素农业管理因素包括耕作制度、施肥措施、农药使用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

2. 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产生影响,需要适应和应对变化的农业管理措施。

五、农业生态学实践应用1. 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2. 农田生态工程建设农田生态工程是通过构建农田景观、生境和生态基础设施,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866.海格尔)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971.奥德姆)2、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3、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二、知识点☆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

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途径。

利用生态学及系统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农业系统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整体效益。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

2、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包括:农业生物部分(农作物、家禽等)、环境部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①理论实用性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研究内容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在农业区划、区域综合开发治理、农业资源利用、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②学科交叉性农业生态学时介于农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很强。

从知识内容和研究对象上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内容。

且农业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③研究统一性农业生态学强调适用于不同学科的共同思想和共同语言,强调适用于生态系统不同组分的通用方法。

④宏观层次性农业生态学区别于一般的个体生态学、作物生态学及动物生态学等有明确界限的微观生态学,它的宏观性及伸缩范围很大。

4.农业生态学的任务: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5.生态学的发展:①以研究生态系统为中心的近代生态学发展阶段1935年,英国,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种间关系
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常见的是:
①食物链。在食物链中,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 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两者间的数量保持相对 稳定。
②竞争。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 争栖居地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 出一定的结构。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动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 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
生态学)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 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 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与有害关系。从此便揭开了农业生态学 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 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
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生态价值观念,应考虑到经济发展 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同时倡导一种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 即适可而止、持续、健康的消费观。
谢谢观看
④农业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农业生态学、化学农业生态学、物理农业生态学、地理农业生 态学、经济农业生态学等;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农业生态学、行为农业生态学、遗传农业生态学、 进化农业生态学、古农业生态学等。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

微生物 Microbes
环境
Environment
第一节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生态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1.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 1749年布丰《生命律》;1803年马尔萨斯《人口论》 • 1859年达尔文发表《Origin of Species》,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 1869年德国的海克尔(E. Haekel)正式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 体与其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一节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生态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2. 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 1941年美国年轻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中能量利用的 “十分之一定律”。 1952年E. P. Odum发表了,第一次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建立了 完整的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农业生态学的内容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Structure)
2、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Function)
3、 农业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布特点和规律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规律 5、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规律和方法 6、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生态农业建设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 生态系统(Ecosystem) 1. 生态系统的定义
l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 用形成的统一体。 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生态系统的两大组分: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l 环境组分包括四方面:辐射、气体(air)、水、土体。 l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
三、生态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3. 生态学应用与调控静的春天》;
1971年的MAB计划

上海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农业生态学重点知识点梳理农业生态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了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上海市考研农学复习中,农业生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上海市考研农学复习资料中农业生态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农业生态学的概述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在生态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及其优化调控的学科,它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强调在农业生产中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生态系统1.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田、农作物、农业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协调的能力。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物资循环、能量流动、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等方面。

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有机农业生态系统、集约农业生态系统、低产农业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生态系统。

每种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在经营模式、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1. 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农业活动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

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是当今农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农药使用、水资源保护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等。

此外,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四、农作物与农业生态学1. 农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农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其适应能力、生长周期和抗逆性等密切相关。

了解农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助于科学种植和合理农业管理。

2. 农作物与物候期的关系物候期是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利用物候期信息,可以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和农事措施。

五、农业生态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学1

农业生态学1

• 美国工兵部队应国会以及白宫的要求,在芝加 哥召开旨在解决亚洲鲤鱼泛滥问题的研讨会, 希望找到办法阻止已经在密西西比河造成严重 问题的亚洲鲤鱼进入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 五大湖。 • 有建议称可以封闭芝加哥的运河系统,将 其与大湖分割开来。但工兵部队专家指出,这 一工程可能将耗时25年,耗资180亿美元,且 会给芝加哥900多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和增加当地企业的材料运输成本。
• (五)社会需求推动生态学向定向、定量、控制、模 拟和应用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 五大危机:污染、 资源、能源、粮食、人口 •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Carson)《寂静 的春天》用通俗的文笔,描述了一个受到人造化学品 危害的悲惨世界。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 标志。生态学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 会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BM(1964),MAB(1971) • 世界环发大会:〈人类环境宣言〉(斯德哥尔摩,1972);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 于森林问题的申明〉、〈21 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 热内卢宣言〉(里约热内卢,1992)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建 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 Reaumur(法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1683-1757) 《昆虫自然史》 •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 条件的规律性 •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 1866 Hackel(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生态学 •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学等,出现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organisms in relation to the surrounds in which they live. These surrounds are called the environment of organism. This environment is made up of many different components,include other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ir effects,and purely physical features such as the climate and soil type.
2. 生态学的创始阶段(18-19世纪)
1749:法国,布丰Buffon , 生命律 1803:英国,马尔萨斯Malthus, 人口论 1807:德国,洪堡德Humboblt, 植物地理学 1859:英国,达尔文C.Darwin, 物种起源 1866:德国,Ernst.Haeckel, 生态学
Oikologie(生态学) = Oikos(住所)+Logos(科学)
一、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和任务 三、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学
侯学煜: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 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 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
生物
环境
c
地球约存在46亿年,35亿年前出现生物(菌藻类),恐龙 2.3亿年前出现,六千五百万年前消失;人类已存在大约 400万年。
1935,英国,A.G.Tansley,生态系统, 1939,提出生态平衡概念。 1941,美国,林德曼,食物链, 1942,“十分之一法则”。 1952,美国,E.P.Odum,《生态学基础》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详解演示文稿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详解演示文稿
第五页,共22页。
生物圈
农业生态学
景观
生态科学
生态系统
群落
经典生态学 种群
个体
系统
生命科学
器官 组织
细胞
分子
生物科学
第六页,共22页。
第七页,共22页。
大气圈
地 球 土壤圈
生 岩石圈
态 圈
生物圈
水圈
2、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生态学萌芽期(公元16世纪前)
人类丰富了大量的生态学事实、现象和材料
(动植物生活习性和自然现象)。
2)生态学建立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A、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和许多定律、理论(最小因子定 律、生存斗争学说、物种形成)。
B、生态学专著问世。E. Warming的《植物生态学》和A. F. W. Schimper的《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被公认为生态学的 经典著作。
• 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在1991年最早提出。
第十页,共22页。
• 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经典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研究
第十一页,共22页。
• 3、1866年后,生态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以下四个阶段:
• ①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 • ②学科分化阶段 。 • ③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阶段 。 • ④定量、控制和应用方向发展新阶段。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详解演 示文稿
第一页,共22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
第二页,共22页。
第一章 绪论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 • ★ 了解生态学及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基础与过程 • ★ 了解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内容及任务 • ★ 了解农业生态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和动向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现代生态学时期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 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 整个生物圈。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 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 (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 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
生态学
生物
环境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C以前)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C至19C末)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C初至20C50S) 现代生态学时期(20C60年代至今)
萌芽时期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 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866年E·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
》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及其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
础的植物分布学》(后改成《植物生态学》); 1898年Schimper出版的《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
公元前1200年《尔雅》:草木两章; 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沼
泽植物带状分布与水份条件的生态关系; 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 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建立时期
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和许多定律、法则;生 态学专著问世
第三节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 农业生产中化学生态学的应用 传统与新型营养资源的开发应用 农业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构建 节水、覆盖与免耕技术生态效应研究 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的 发展。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 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农业生态系统的全球视野与国际合作
3
营养结构
包括食物链、生物量金字塔、能量流动等。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包括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
能量流动
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能量转化过程。
土壤保持与改良
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农作物和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自我调节能力
01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内部平衡。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提高抗逆性和产量,同时促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农业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 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土壤、水、气候等要素 的可持续维护,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 给。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农业生态学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人们开始意识到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农业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
现状
现代农业生态学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环境科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相互 渗透,为解决全球性的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 (3)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 (3)

《农业生态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1. 定义: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过程及其调控与管理的一门学科,它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保护学等多个领域。

2. 内涵:-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区域内,由农业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生物要素,如农作物、畜禽、渔业等,还包括非生物要素,如土壤、气候、水、肥料等。

-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目标: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稳定和生态平衡。

二、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1. 传统农业阶段:- 特点:以人力和畜力为主,依赖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 代表性技术:轮作、休耕、有机肥料使用等。

2. 现代农业阶段:- 特点: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追求产量最大化。

- 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3. 可持续农业阶段:- 特点: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物安全。

三、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 观察法:- 实地调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直接观察。

- 长期定位观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跟踪。

2. 实验法:- 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响应机制。

- 模拟实验:在受控条件下,模拟农业生态过程,探讨其内在规律。

3. 数学模型法:- 建模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模型等。

- 应用:预测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4. 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获取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信息。

- GIS: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

- GPS:定位农业生态系统的具体位置。

5. 系统分析法:- 系统理论: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 系统工程:设计和管理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其整体功能。

四、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物种群: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动态和遗传多样性。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第1章绪论1 农业生态学、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2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3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5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第2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1 人工环境的类型2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活型、生态型、生境、生态位、种群、群落、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演替、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概念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典例4 r-对策生物与K-对策生物的比较5 种群的增长型、种群调节的类型6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第3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 营养结构、边缘效应、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2 食物链的类型3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4 食物链解列第4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1 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能值的概念2 地球初级生产力的级别类型3 改善初级生产的方向4 次级生产的作用5 改善次级生产的方向6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种类及作用7 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学类型8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1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2 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5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调节的原则与途径6 生物放大作用第6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1 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第7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 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比较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3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的含义4 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途径5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6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第8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可持续农业第9章中国的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的含义2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3 中国生态农业技体系的特点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农业生态学重点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国开《农业生态学》实训1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辅导资料

国开《农业生态学》实训1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辅导资料

国开《农业生态学》实训1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辅导资料实训1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调查学完本课程9个单元的内容后,请在第17周结束前,完成本次实训活动,并以作业形式上传实训总结。

特别提醒:本学期共5次实训活动,选择1次完成即可。

具体选定哪次由您所在教学点(学习中心)决定。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训调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体会农业生态学讲述的种群与群落结构特征原理,加强对生态系统种群间相互关系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训内容分析典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该系统的基本状况,明确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方法和步骤选择典型的农田立体种养模式,采用田间观察、农户走访及仪器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时间选择5月上旬或9月中旬。

1.根据所选择的模式(系统),结合所选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组分的调查,绘出农田生态系统组分图。

2.了解该系统群落的时间结构、水平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以及生产结构,描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

3.分析该农田生态系统内主要的物种种间关系,列举3种系统内存在的有益或有害种间关系。

四、实训材料记录本、绘图纸、温度计等。

五、作业完成所选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组分的分析,绘制该组分图;图例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并举例说明该系统存在的主要种间关系。

参考答案: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选择典型的农田立体种养模式进行调查后,我掌握了该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组分的关系,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组分图。

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该系统的时间结构、水平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以及生产结构的特点。

通过与农户的交流,我了解到该系统内存在的有益和有害的种间关系,例如某些作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某些作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在分析该农田生态系统内主要的物种种间关系时,我列举了三种系统内存在的有益或有害种间关系。

例如,某些作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某些作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导致一种作物抑制另一种作物的生长;某些作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可能导致一种作物对另一种作物的危害。

农业生态学——精选推荐

农业生态学——精选推荐

农业⽣态学农业⽣态学⼀、农业⽣态学1.含义:是运⽤⽣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法,把农业⽣物与其⾃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调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2.内容:组分包括⽣物组分(农作物)和环境组分(⾃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与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不同⽣产层次结构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地域分布特点、⽔平及垂直上的结构配置)、时间结构(系统的演化规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营养结构(⾷物营养关系、⾷物链);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流动、转化途径和利⽤的效率及信息传导的价值转移的途径和规律等内容);⽣产⼒(初级和次级⽣产⼒);⼈⼯调控与优化;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与⽣态环境保护。

3.特点:理论实⽤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性、宏观层次性。

⼆、农业⽣态系统1.概念:指在⼈类的积极参与下,利⽤农业⽣物和⾮⽣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态结构和⾼效的⽣态机能,进⾏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类社会要求进⾏物质⽣产的综合体。

2.农业⽣态系统和⾃然⽣态系统的区别:⽣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与功能、稳定机制、⽣产⼒特点、开放程度、能量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服从的规律、运⾏的⽬标。

三、种群1.概念:指在某⼀特定时间中占据其⼀特定空间的⼀群同种的有机物的总称。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群落和种间关系的基本单位。

2.特征: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数量特征(⼤⼩和密度、出⽣率和死亡率、种群年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型,和性别结构、种群的迁⼊和迁出)遗传特征(在繁殖过程中通过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及突变作⽤选择更适应环境的)邻接效应(固着⽣长的⽣物不能以扩散的⽅式逃离竞争,竞争中失败者死去;这种竞争结果使较少量的较⼤个体存活下来的过程交⾃疏或-3/2斜率)3.种群增长的特点,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种群的进化与⽣态对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农业中的应⽤。

(见环境⽣态学48-62)四、群落1.⽣物群落的结构理论和应⽤(见环境⽣态学71-74)2.⽣态位:指⽣物在完成其正常⽣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个⽣物在物种和⽣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德国化学家李比西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 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即最小因子定律。
广义:生物的生长取决与数量最不足的那种生态因子 。
最小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本身不足会限制作物的生长; (2)限制其他处于良好状态的因子发挥效应。
ppt课件
12
• 应用这个定律应注意: • (1)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 • (2)要注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 木桶原理: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那根木块。
ppt课件
17
• 动物分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陆生地面动物、陆生 地下动物和飞行动物等生活型。
• 植物分成五类生活型:
• (1)高位芽植物;(2)地上芽植物;(3)地面芽植 物;(4)地下芽植物;(5)一年生植物。


1.高位芽植物 2-3.地上芽植物 4.地面芽植物 5-9.地下芽植物
ppt课件
(2)遗传特性,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
ppt课件
48
(五) 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 1、种群的分布的基本类型: (1)随机分布;(2)均匀分布的;(3)聚集分布。
ppt课件
49
2、阿利氏群聚原则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 生限制影响。
ppt课件
50
• 3 种群聚集分布的生态意义
ppt课件
30
(二) 生态位
1、 概念。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 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简言: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空间、食物以及环境条 件等资源谱中的位置。
2、类型 (1)基础生态位:某物种能生存的最大空间,或所 需要的最大资源范围。
(2)实际生态位:某物种实际占据的空间或获取的 资源范围。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

农业生态学课件第一章绪论农业生态学 (Agroecology) 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 , 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 , 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

Agroecology is a branch of ecology in agriculture. It studies the structure, functions,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The aim is to develop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生态学 (Ecology) 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E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Ecology is taken from two Greek words Oikos means house.logos means understanding or studying.E Haechel 1869 defined ecology for the first time.教学目标1. 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生态系统的观点,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观念;2.掌握农业生态学要揭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规律、功能运转规律、输入输出构成规律、效益与效率提高规律、系统调控规律、系统演变规律等。

3. 通过对农业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农业生态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健康安全食品生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今后能自觉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注意资源的保护,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亨利.考克斯,从水边到陆地的 植物系列,演替关系。他的学生谢尔福德、亚当 斯都是动物生态学权威 •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弗雷德里克.克莱门茨1916年 《植物演替:植被发展的探讨》单顶极理论, 1939年与谢尔福德一起研究 《生物生态学》(1941出版) •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麦 价格下跌。1934年美国大尘暴
• (五)社会需求推动生态学向定向、定量、控制、模 拟和应用方向发展的新阶段
• 五大危机:污染、 资源、能源、粮食、人口 •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Carson)《寂静 的春天》用通俗的文笔,描述了一个受到人造化学品 危害的悲惨世界。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 标志。生态学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 会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BM(1964),MAB(1971) • 世界环发大会:〈人类环境宣言〉(斯德哥尔摩,1972); 〈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 于森林问题的申明〉、〈21 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 热内卢宣言〉(里约热内卢,1992)
生物圈 景观 生态系统 群落 经典生态学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分子
生态科学
生命科学
生物科学
•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5个阶段
•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狄奥弗拉斯 特) 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 公元前200年 我国古籍《管子.地员篇》水分梯度与植 物组成的关系——《管子,地员篇》中,有关江淮平原 上沼泽植物种类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关系。)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1962- )
• 进入九十年代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集中 在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 面。 • 1996年美国生态学会主席 Judy L.Meyer 在美国生态学会年会上提出生态学的 5个前 沿领域是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生态设 计、产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
(三)学科与学派的分化阶段
• 植物生态学:1895 Warming(丹麦)《以植物生态地理为 基础的植物分布学》; 1898Schimper《以生理学为基础 的植物地理学》。 • 动物生态学: Jennings( 英 )—— 动物行为; Adams and Shelford(美)——动物生态演替;Davenport(美)——动物 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 1930年前后 : • 英美学派 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 动态生态学 • 法瑞学派 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 静态生态学 • 北欧学派 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 俄国学派 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1962- )
• 生态学在应用中产生了很多应用性分支,如农业 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环境生态学、 经济生态学等。生态学还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 产生如生理生态学、遗传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 生态立法、生态工程、生态设计发展迅速。 • 我国马世骏先生于1985年就提出生态工程概念, 并于1987年主编出版《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 1989 年 Mitsch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著名湿地生态学家)和Jorgensen出版《生态工 程》。1991年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工程会议,并 于1992年出版刊物《生态工程》。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1962- )
• 1966-1967实验性小岛,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得到 “岛屿理论” • 麦克阿瑟认为提不出可以验证的预言的生态学还 不算是一门科学,“预言、预言、再预言”,他 认为IBP是失败的,认为科学总是“倾向机械论” 的。 • 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是平衡?还是不稳定?“从历 史看,生态学家认识干扰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异 质性(镶嵌)总是太迟。” “因为主导思想是平 衡论”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建 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 Reaumur(法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1683-1757) 《昆虫自然史》 •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 条件的规律性 •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 1866 Hackel(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生态学 •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学等,出现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1962- )
• 自然界高度组织严密、整然有条、自行调 节、状态稳定的生态系统 转到 生物 圈中大多数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出现的变化 都显得是内在的和必然的 • 合作—竞争,整体—局部,种群—生态系 统,秩序—混沌,多样性—稳定性 • “混沌学”—―蝴蝶效应”初始状态的敏感 性,系统的非线性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 1866 Haeckel(德国达尔文信徒)Oikos (ECO)—>Oecologie • 国际植物学大会1893年按近代拼法改为ecology • Warming(丹麦人)1895 《植物生态学》:趋同适 应、生态型、互利共生、寄生、群落分类、生态 演替过程 • Tansley1913年英国生态学会成立的第一任主席, 美国1915年成立生态学会,(中国1980年成立生 态学会)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第二节、农业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
第一节、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 一、生态学的概念 •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 生态学的概念
一、生态学( Ecology)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主菜单 主目录 返回
退出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 国中:
• 二十四节气(实质是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表述):立春、雨 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 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齐民要术》 • 《本草纲目》
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 (1935-1962)
• 相对论、物质的不确定性原则、量子力学出现 • 哈佛大学的惠勒研究群居的白蚁、蚂蚁自我克制 和利他主义的生存竞争。 • 层创进化理论:物质—生命—人类意识。 • H.T.Odum,E.P.Odum 1953年出版《生态学原 理》,父亲是区域社会学家。 • E.P.Odum 是伊 利诺斯大学谢尔福特的研究生, H.T.Odum是耶鲁大学的Hachinson教授的研究生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方纷纷谴 责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1962- )
• 加利福尼亚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金星和 火星的生命,发现生命与大气共同进化现 象。 • 1969拉夫洛克提出大地女神“盖亚”假 说—―一个地区的动植物及其周边环境组成 了一个能够单独地自动抵制不利生存变化 的内在平衡系统” 。生命的最基本规则是 合作与共生,而不是各自竞争。
• (四)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 • • • • • 1935 Tansley 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 生态平衡 1941 R.L.Lindeman“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 1952 E. P. Odum 《生态学基础》 H.T.Odum , Hutchinson 按研究对象分: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按组织水平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种群
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细胞生态学、基因生态学 • 按环境特点分: 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 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 (1935-1962)
• 林德曼的老师是耶鲁大学的Hachinson教授 • 林德曼27岁因长期患病去世,发表文章前 后观点: • 能量传递在高营养级更有效,呼吸消耗比 例越高级别越大,生态演替早期过后生产 效率急剧上升(如水体富养化)
• • •学? 他和基础生态学有何不同? 我们为何要学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有哪些知识内容?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农业生态学: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
整体(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分 析的方法研究这个系统的结构,功能、 生产力及其控制管理以便达到最大生 产力和最佳生态效果,这样的一门学 科称为农业生态学。 ★生态学是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系 统论是农业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农业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美国工兵部队应国会以及白宫的要求,在芝加 哥召开旨在解决亚洲鲤鱼泛滥问题的研讨会, 希望找到办法阻止已经在密西西比河造成严重 问题的亚洲鲤鱼进入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 五大湖。 • 有建议称可以封闭芝加哥的运河系统,将 其与大湖分割开来。但工兵部队专家指出,这 一工程可能将耗时25年,耗资180亿美元,且 会给芝加哥900多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和增加当地企业的材料运输成本。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
• 中新网2月19日电 据英国媒体18日报道,美国 芝加哥当局称,亚洲鲤鱼在当地已经泛滥成灾 (视频:美国亚洲鲤鱼泛滥),必须采取措施 阻止它们占领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 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除密歇根湖 属于美国之外,其它四湖为加拿大和美国共 有)。
• 亚洲鲤鱼包括中国人常吃的鲤鱼、青鱼、草鱼、 鳙鱼以及鲢鱼等几个鱼种。这些鱼虽然是中国人 餐桌上主要的水产品构成,但在美国却成为令民 众和当局头疼的有害物种。 • 美国70年代从中国进口多种亚洲鲤鱼,认为 这是清理藻类以及水草的更为环保的方法。没有 想到由于这些鱼在美国缺乏天敌,而且也无成为 人类食物之虞之下疯狂繁衍,反倒制造了更大的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