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化设计第一章

合集下载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

系统化教学设计范文引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帮助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认知层次、技能层次和情感层次。

认知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理解相关概念;技能层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情感层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选择教学内容: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学科需求。

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编排,选取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社会实践和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设计教学策略:在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等。

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如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手段可以包括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作品展示等。

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演讲、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

四、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中,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评价,通过试卷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设计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系统化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的实例。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

系统化教学设计引言: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以整体性、系统性为特征的教学设计方法。

它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本文将介绍系统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原则和步骤,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一、定义:系统化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有序、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它包括了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

系统化教学设计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教学活动之间的关联和衔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原则:1. 教学目标明确:系统化教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能够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2. 相关性和衔接性:教学活动之间应具有相关性和衔接性。

教学活动应在逻辑上有序地连接起来,前后呼应,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设计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4. 学生参与和合作:系统化教学设计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步骤:1. 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以便引导后续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2. 设计教学活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具有相互关联和衔接的特点,以帮助学生有序地获取知识。

3. 教学实施:在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教师应按照设计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评估学习成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测试、作品展示等形式,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优课 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 说明书

优课 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 说明书


班班通 堂堂用 课课优
书籍信息
3.2.1.4 下载教材 点击“下载”按钮,即可下载选中书目。下载完成,可在“我的书架”中查看该书。
3.2.2 我的书架
点击“我的书架”按钮,书架中呈现您已下载的教材。 3.2.2.1 查找教材 在我的书架中,您可以通过学科、出版社、年级、册别、关键字对教材进行查找。
3.3.1 章节目录 点击 打开目录,点击目录中的章节,书本自动跳转至章节所在页。
12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
3.3.2 书签的使用
点击标题栏右侧“书签”按钮,把当前页加为书签,书页右上角会出现一个红色标记,表 示该页加为书签。
选择标题栏左上“目录/书签”按钮,打开书签列表,左键选择列表中任一书签,教材直接 跳转到书签页。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
第一章 产品简介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教材,整合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工具及资源管理平台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该系统支持教师基于数字 化教材备课、授课和课堂评测,支持学校构建智能、高效、开放的教学应用平台,可实现 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要求的“促进教 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来推进教育改 革”。
3.3.3 工具条
1. 选择工具。打开教材时默认选择项。 2. 笔工具。可以在教材页面上进行书写,笔的颜色、粗细及透明度可以调整。
13
班班通 堂堂用 课课优
3. 规则图形。可以在教材页面上绘制5种规则图形。
4. 颜色填充。对绘制的封闭图形填充颜色。
5. 板擦。擦除教材页面上书写的文字及绘制的图形。
硬件环境 基础软件环境 优课应用

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方案

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方案

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方案1. 介绍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教育信息化的体系架构,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 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在设计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之前,需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这包括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打造高效管理系统等。

通过制定战略目标,可以指导体系架构的设计与发展。

3. 构建基础设施在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中,基础设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这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施和软件平台等。

硬件设备方面,需要提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网络设施方面,需要建设高速、稳定的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平台方面,需要提供教学管理系统、学生评估系统等工具。

4. 整合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这包括数字图书馆、在线课程、教育视频等。

在体系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优化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资源。

5. 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教育信息化的体系架构需要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这包括学习管理系统的个性化设置、智能推荐系统的应用等。

通过个性化学习支持,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6. 开展在线教学和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体系架构还需要考虑在线教学和远程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愿意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和学习。

体系架构设计需包括在线教学平台和远程交互工具,以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跨时空的教学活动。

7. 实施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和挖掘在教育信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和学习成绩数据,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的依据。

在体系架构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技术,以支持数据驱动的教学实践。

美育实践课程设计体系化

美育实践课程设计体系化

美育实践课程设计体系化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美育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概念和审美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美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和表达方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和批评,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美育基本理论、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艺术创作和批评方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美育的基本理论,介绍美育的定义、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第二章: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的美学特征和表达方式。

3.第三章:艺术创作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美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4.第四章:艺术批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美育基本理论和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概念。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艺术作品和创作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批评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提高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美育实践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艺术理论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梅瑞尔的教学设计思想

梅瑞尔的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系统设计
何芳
hefang522@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 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 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 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 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 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 严,给你快乐。”
1950-1960
人们开始对教学目标、 程序教学运动、行为主义学 教学效果、媒体及其 习理论、系统科学等理论。 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认为只要系统考虑教 学过程的各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 内容,教学条件)及 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 能制定出最优的教学 策略。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成 为教学设计在学习理 论方面的主要指导思 想,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视听媒 体和其他教学技术的研究成 果、个别化教学系统以及教 学评价理论
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时间
20世纪30-50 年代
传播核心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 塔”
特征
重媒体
研究重心
成效
教育传播媒体的功能 媒体产品开 与效能 发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 教学过程设 要素 计模式
20世纪60年代 拉斯韦尔的“5W” 重过程
20世纪70年代 霍夫兰的说服性 理论
20世纪90年代 梅罗维茨的媒介 理论
构想
二战后,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的 发展;理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尝试 ; 在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中派生。
理论形成
学科建立
一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为什么”的问 题;二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研究“怎么 做”的问题。
教学设计思想的萌芽阶段:杜威和桑代克 教学设计思想的产生阶段: 二战,各种学术理论和媒体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阶段:

系统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系统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构建一套系统化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系统化教学课程。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等。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设计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4. 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三、课程内容1. 课程设置(1)通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体育、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等。

(3)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修课程: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课程内容(1)通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课程: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实践课程: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项目教学:以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5.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设计

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设计

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设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智能化辅助功能,以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

该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系统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智能化调整。

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

同时,系统应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如讲授模式、合作模式和探究模式等,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其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需要提供实时的教学辅助功能。

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着重点讲解、学生疑难解答、学生作业批改等多种教学任务,系统设计应该提供相应的功能来辅助教师完成这些任务。

比如,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学生反馈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系统还可以提供自动批改作业的功能,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第三,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需要提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比如,系统可以提供虚拟实验室的功能,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系统还可以提供在线互动讨论的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

最后,中小学课堂教学智能化辅助系统需要提供有效的评价和监控功能。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

系统设计应该提供相应的评价和监控功能,让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比如,系统可以提供学生学习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系统还可以提供学习行为的监控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问题。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模型进行教学
活动的规划、实施和评估。

它包括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环节,以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教学设计中,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明确了教学
的目的和意义。

在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中,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应该清晰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内
容应该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连贯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再次是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效果。

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评价也是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既是对学
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学设计模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是教学设计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系
统性、连贯性和实效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设计模型的灵活应用将有助于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系统化设计

教学系统化设计
教学系统化设计
主讲教师:徐 苗

教学系统化设计是一门融理性与创造性与一体 的设计课程。 教学系统化设计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并 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的研究方向 教学系统化设计的发展是建立在学习理论、传 播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各种媒体技术在教育实 践中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的。
六个“为什么”
开发教学策略
确定为达到最终的目标在教学中要采用 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 现、练习和反馈、考试以及延展活动。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纸质材料 录像带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 学习网站和网页

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开展多种评价活动,为设计者提供不同 种类的教学改进信息。

古代朴素的系统思想 西方 亚里士多德 “整体大于部分之 和” 中国 《周易》 中医五行论 系统科学的创立 上世纪40年代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 贝塔朗菲成立系统论,目前的系统论又 加入了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等 内容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1、整体原理 2、反馈原理 3、有序原理
1、整体原理要点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是系统理论的核心。 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不同的 结构方式使得系统有不同的功能。 系统中的要素不是孤立的,要把它放到系统中 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要把它放到环境 中去考察。 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产品设计

说文解字——教学系统化设计
“教”与“学” 系统化 设计

“教”与“学”
广义的教 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一切活动。 广义的学 可以理解为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 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

智慧化课堂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化课堂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化课堂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化课堂系统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系统,它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下面是关于智慧化课堂系统设计方案的一些建议。

一、硬件设备的选择1.计算机设备:选择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以满足系统运行的需求。

考虑到课堂的特殊环境,可以选择抗击蓝光和防尘的设备。

2.投影设备:选择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投影设备,以确保教师的讲解内容能够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3.交互设备:选择高灵敏度、多点触控和翻转功能的触摸屏设备,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交互。

4.网络设备:选择高速、稳定的网络设备,以保证课堂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考虑使用无线网络设备,方便学生和教师的移动和连接。

二、软件系统的设计1.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师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

教师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教师的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分发、学生作业的管理等;学生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学生的选课、作业提交和成绩查询等。

2.课件制作和演示系统:提供丰富的模板和工具,帮助教师轻松制作教学课件,并支持多媒体元素的插入,以增强教学效果。

同时,提供便捷的演示功能,支持教师对课件内容进行更改和补充。

3.互动学习系统:实现在线问答、讨论和投票等功能,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发布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实时回答,并对答案进行点赞或评论。

4.学习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课件、视频等,同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

5.学生学习评价系统: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进行分析,为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三、智慧化课堂的具体功能1.教师和学生身份认证: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指纹、声纹或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2.实时教学: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学习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共享给其他教师,以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共享。

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方案

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方案

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3 适用范围 (3)第二章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概述 (3)2.1 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定义 (3)2.2 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3)2.3 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任务 (3)第三章信息化运维组织架构 (4)3.1 运维组织架构设计 (4)3.2 运维岗位职责与分工 (5)3.3 运维团队建设 (5)第四章信息化运维流程 (5)4.1 运维流程设计 (6)4.2 运维流程优化 (6)4.3 运维流程监控 (6)第五章硬件设备运维管理 (7)5.1 硬件设备维护策略 (7)5.2 硬件设备故障处理 (7)5.3 硬件设备更新与淘汰 (7)第六章软件运维管理 (8)6.1 软件更新与升级 (8)6.1.1 更新与升级策略制定 (8)6.1.2 更新与升级实施流程 (8)6.1.3 更新与升级记录与反馈 (8)6.2 软件故障处理 (8)6.2.1 故障分类与处理流程 (8)6.2.2 故障处理记录与反馈 (9)6.3 软件兼容性管理 (9)6.3.1 兼容性测试 (9)6.3.2 兼容性调整与优化 (9)6.3.3 兼容性维护 (9)第七章网络运维管理 (10)7.1 网络架构设计 (10)7.1.1 设计原则 (10)7.1.2 网络拓扑结构 (10)7.1.3 网络设备选型 (10)7.2 网络监控与维护 (10)7.2.1 监控系统 (10)7.2.2 维护策略 (11)7.3 网络安全防护 (11)7.3.1 安全策略 (11)7.3.2 安全防护措施 (11)第八章数据运维管理 (11)8.1 数据备份与恢复 (11)8.1.1 数据备份策略 (11)8.1.2 数据备份实施 (12)8.1.3 数据恢复操作 (12)8.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2)8.2.1 数据安全措施 (12)8.2.2 隐私保护实施策略 (13)8.3 数据分析与优化 (13)8.3.1 数据分析方法 (13)8.3.2 数据优化策略 (13)第九章信息化运维服务与支持 (13)9.1 用户服务与支持 (13)9.1.1 服务目标 (13)9.1.2 服务内容 (14)9.1.3 服务流程 (14)9.2 运维服务外包 (14)9.2.1 外包策略 (14)9.2.2 外包内容 (14)9.2.3 外包管理 (14)9.3 运维服务评价与改进 (14)9.3.1 评价体系 (15)9.3.2 改进措施 (15)第十章信息化运维管理评估与改进 (15)10.1 运维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15)10.2 运维管理评估方法 (15)10.3 运维管理改进策略 (16)第一章引言1.1 编制目的本《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运维管理方案》的编制旨在规范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流程,保证信息化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材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材

应用领域与范围拓展
教育领域:适用于各类学校 和教育机构
培训领域:适用于各类职业 培训和技能提升课程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企业内部培训:适用于各类 企业内部培训和技能提升课
社会教育领域:适用于各类 社会教育和公益活动
跨文化交 类跨文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教材内容与实际应 用相结合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 推广
跨学科整合与拓展

论框架等
置、课程目标、
法,如项目式、

结构特点
模块化设计:将 课程内容划分为 多个模块,便于
教学和学习
层次分明:按照 难易程度和知识 点的层次,将内 容分为不同的层
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注重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通 过案例和实践操
多元 用多 包括 课堂
知识体系与能力培养的融合
知识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教材的内容 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 方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施意义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

消除地域差异,
通过科学的教学鼓励学生ຫໍສະໝຸດ 主学为让不同地区的学
设计和评估,确
习、合作学习、

生都能接受到优
保学生全面、深
探究学习,培养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材编写原则
● 第三章
科学性原则
内容选择: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内容 内容组织:按照逻辑顺序和学科结构组织内容,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内容呈现: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等形式呈现内容,避免过于复杂和晦涩难懂的表述
一体化课程体系教材
●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考核方式:笔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掌握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并能在实践教学方案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和初步实践,使学习者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并能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去,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使学习者对教学设计产生兴趣。

从而能够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为技术类课程提供理论支持,而且还可以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知道,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难点:基本理论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法,以云班课为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用几个项目作为推动形式,结合课堂研讨、课下阅读和小组作业,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反思教学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作业展示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1.教学内容(1)从教育技术中定位教学设计(2)从设计大家庭中定位教学设计(3)从教学设计的发展中定位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发展第二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6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设计的概念(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3)教学设计的理论(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学习需要分析( 4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需要分析的概念(2)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3)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4)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2)教学难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第四章学习者特征分析(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2)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3)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4)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2)教学难点:起点能力分析第五章教学目标分析与阐明(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的概念(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3)教学目标的分析(4)教学目标的编写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编写(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分析第六章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分析(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概念辨析(2)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3)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4)协作学习教学模式(5)综合教学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2)教学难点:活动设计第七章学习环境的设计(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环境的概念(2)学习环境的类型(3)物理学习环境(4)技术学习环境(5)人际学习环境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智慧教室网络学习环境(2)教学难点:学习环境的概念第八章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4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设计中的评价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的评价第九章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4 学时)1.教学内容(1)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2)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3)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教学难点: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八、学时分配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学系统设计》(第二版)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目;[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杨九民,梁林梅编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5]《教学系统化设计》Walter Dick,Lou Carey等著.汪琼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迪克-凯瑞模型简介

迪克-凯瑞模型简介

第一章教学设计导论迪克&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教学过程,或者说教的过程,传统上认为包括教师、学习者和教材。

要学的内容在教材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向学习者“教”这些内容。

教学可以解释为从书中提取出内容,灌输到学习者的脑子里,灌输的方式是使学习者为了考试能够从脑袋中检索出这些信息。

在这个模型下,改进教学就是改进教师(如要求教师学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将知识转换给学习者的方法)。

较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每个成分(如教师、学习者、教材和学习环境)对于成功的学习都很关键。

这种认识通常叫做系统观,即提倡采用系统化方法设计教学。

下面我们先考虑什么是系统,然后考虑什么是系统化设计方法。

系统这个词现在用得越来越多,说的是我们的所作与他人所为是相关的。

一个系统从技术上来说是相关部分的集合,大家一起工作共同完成某个既定目标。

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输入输出建立联系,整个系统使用反馈来决定是否达到了目标。

如果没有,就要修改系统直至目标达到。

最容易理解的系统是人工系统而非自然系统。

例如,家里有一个冷暖空调系统,不同的组件一起工作,或制冷或加热,自动调温器就是反馈机制,温度计持续地检查温度,通知系统现在是冷还是热,当达到了既定的温度,系统就会自动关闭。

这与教学有什么关系?首先,教学过程本身也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要导致学习。

这个系统的组成有学习者、教员、教学材料和学习环境,这些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实现目标。

例如,老师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解课本上的例题,指导学生,为了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就要进行考试,考试是教学系统的自动调温器,如果学习者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就必须修改系统使之更加有效,以便产生出期望的教学结果。

运用教学系统化思想,就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组成成分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就象空调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样,为了达到期望的输出,必须有效地合作。

显然教学系统不仅要有机制评价系统产生学习的有效性,还要有机制在学习失败时进行修改。

7分钟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

7分钟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

7分钟了解教学系统化设计迪克与凯⾥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系统化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该模型深受加涅和布⾥格斯观点的影响,是侧重⾏为主义并系统化思考的教学设计⼯具,是⼀个从确定⽬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的系统化完整流程,强调从学⽣学习⾓度思考,收集过程信息,从⽽以迭代设计、改进教学。

本帖简要介绍此模型的步骤,期待⽼师们能在花7分钟左右时间阅读后,来了解ISD。

上图中的ISD虽然看似步骤繁琐,但细看之下,其实是从⼤家都⽐较熟悉的模型衍⽣出来的,其阶段步骤原型为ADDIE模型,主要阶段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1]。

因其系统化的特点,所以特别适⽤于基于课程建设的教学设计——例如:(1)课程开发(建设)团队或教师,可⼀边建课,同时⼀边完成教学设计(2)⼀门新课的任课教师(3)MOOC或SOPC的建课教师同时也能⼴泛的适⽤于各种教学设计。

其步骤与要点如下:评价需求,确定⽬的学⽣学习结束后能做什么?(1)态度有什么转变或正向态度有什么样的增强(2)知识有什么积累(3)产⽣了什么新的技能进⾏教学分析(1)学⽣学习开始前应具备什么⼊门技能(包括态度、技能和知识)(2)要实现预设⽬的,学⽣需要⼀步⼀步做什么(3)⼊门技能和教学技能之间的差距以及关系是什么分析学⽣和环境(1)学⽣现有技能、偏好与态度是什么样的:包括⼊门技能、对该领域已有的知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式的态度、学习动机、学业能⼒⽔平、学习爱好、对所在学校的态度、以及群体特征(2)教学环境及应⽤技能环境的特点,包括场地、设施设备、学习条件、实践条件等,要考虑学⽣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会更好编写绩效⽬标(1)基于教学分析和⼊门技能编写绩效⽬标(2)清晰地描述学⽣要学习的技能、在什么情况下实施技能和相应的成功标准(3)绩效⽬标应对应并详细描述学习结束能够产出的结果物是什么开发评价⽅案(1)基于所编写的绩效⽬标来开发评价⽅案(2)测量学⽣对⽬标中所描述的⾏为和成功标准的达成情况(3)评价要与⽬标中所描述⾏为的种类⼀⼀对应,并可根据⽬标制订对应的Rubric(评分量规)(4)为实现每⼀个⽬标,应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

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巧

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巧

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巧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设计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和评估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要设计一堂优质的课程并不容易,需要教师熟悉一些系统化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他们的教学活动。

首先,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应该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基础。

学习目标是指教师期望学生在本节课程中达到的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态度。

教师应该清楚地定义这些目标,并确保它们与课程大纲和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的学习。

第二,教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总体方法或方案,而教学方法则是指具体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需要合理组织课堂活动和教学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践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科书、课件和实验器材等。

这些材料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评估和反馈。

教学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而反馈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指导和建议。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评估,如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迭代和改进的过程。

教师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通过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系统化方法和技巧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
如果你将来做一名教师 如果将来你成为一名教学材料、产品的开发者 如果将来你有幸成为一名教学设计师或企业培训师
如何学习本书内容?
本书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每章结构类似 (第一章除外,它介绍 了整个教学设计模型),那么这个结构能够有助于理解学习 概念,掌握教学设计过程。每章对模型成分的描述包括以下 几部分内容:
用来评估教学的绝对或相对价值,只有在教学经过形成性评价、 得到充分的修改、满足了设计者的标准之后才进行。
系统方法模型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系统化设计的教学有哪些基本成分? 系统化方法最适合哪种教学传递系统? 运用系统化方法是否意味着所有教学都是个别化
教学? 为什么要采用系统化方法? 谁会使用系统化方法?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在完成教学初稿之后,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活动,以收集数据, 确定如何改进教学。
修改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理和分析形成性评价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学习者在完成目 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依据这些困难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 进行修改。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设计和实施总结性评价
第一章 教学设计导论
迪克与凯瑞的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系统方法模型的运用
迪克与凯瑞模型
进行教 学分析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编写绩 效目标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开发评 价方案
开发教 学策略
开发和筛 选教学材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教学系统化设计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二0一三年八月
任课教师简介
姓名:门 瑞 籍贯:庆阳宁县 教育经历:
宁县第二中学读高中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读本科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读研究生 联系方式:
课程简介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目标:每章都会罗列出主要的教学目标,说明学生在学完这章之 后,应该要记住什么,会做什么,表述相对概括。
背景:每章的背景知识部分都会简要介绍与该章内容相关的一些 背景知识,如关于该模型成分的研究发展情况,是什么促使了与 该模型成分相关过程的开发。
概念:这部分既有与每个模型成分有关的重要概念定义,也有关于 “如何做”的描述,说明了如何执行与特定成分相关的过程。在有些 章节,概念和过程可能分散在该章的几个地方,而不是只出现在“概 念”部分,这使得读者可以更彻底地学习详细的过程。
系统化
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 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 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的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 最优化的效果。
设计
一种预先的计划活动。
教材简介
该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有哪些优点促使选用该教材?
系统化的方法模型。 详尽、严谨的理论研究方法。 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形式。
分析学习者及情景
对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学习及运用技能的情景。分析教 学情景以及技能运用情景的特征时,还需要确定学生当前已 具备的技能、所持的偏好和态度。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书写行为表现目标
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够做什么,写出具体性的表述。有助于明 确指出要学习的技能是什么,运用技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以及成功的行为标准是什么。
示例:每章中都有例子解释每个模型成分相关的过程是如何应用的, 通过不同种类的例子,是希望引发读者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他们感 兴趣的领域。
总结:这部分内容专为那些在学习这些章节时正在开发教学材料的人 而写,总结了每章讨论的概念和过程,也说明了模型中不同成分之间 的相关性。
阅读:每章后面都罗列了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些建议阅读文献, 指引读者如何找到这些文献。这些文献更深入地阐述了每章的某些内 容。
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 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达到最好的 教学效果。
建立在学习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各种媒体技 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融理性与创造性 与一体的设计课程。
说文解字——教学系统化设计
“教”与“学”
教: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一切活动。 学:可以理解为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 变化的环境 的过程。
开发评估工具
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发评估工具,便于测量具体的教学 目标中所描述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开发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强调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分,包括教学前的活动、 内容呈现、学习者的参与、评估以及学习的拓展等。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根据学习结果的类型、现有的相关材料是否可用,以及是否 有可用的开发资源,确定是否自己开发教学材料。
确定教学目标
例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员工们要懂得礼貌待人、热情 服务的重要性。
修改为:在问候顾客、处理业务和结束交易时,员工们都要 做到热情、礼貌,包括主动打招呼,做出个性化的解释,专心处 理业务,辅助填写表格,以致谢和祝愿结束交易活动。
系统方法模型的构成成分
进行教学分析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在开始教学之前,学习者必须具备哪 些技能、知识和态度,亦即他们的起点行为应该怎样。
该教材的优点与不足
有哪些不足之处
有些地方晦涩难懂,有些地方翻译的有点拗口。 例如:下位技能。解释:下位技能是这样一种技能:尽管本身作为 一种学习结果可能不重要,但是它是达到高级或者上位技能所必 需的。
有些地方有重复之嫌。 例如:第三章 分析教学目标。在概念中对目标进行解释,在目标 分析程序中又对目标进行了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