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审计目标
![第五章 审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af558ed6c5da50e2524d7fc9.png)
• 4.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 理层的责任。
21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 5.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
任 • (1)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表审计是财务信息生
成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两者各司其职; • (2)法律法规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
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第五章 审计目标
1
• 请主要理解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 1.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 2.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3.认定及其
分类 • 4.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 5.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2
3
4
(二)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 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 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 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 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 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28
六、职业怀疑
• 3.职业怀疑要求对列情形保持警觉 • (1)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 • (2)引起对作为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和对询问的答
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 • (3)表明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 • (4)表明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
•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 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5
(三)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内容
•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 告编制基础,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
21
四、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 5.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
任 • (1)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报表审计是财务信息生
成链条上的不同环节,两者各司其职; • (2)法律法规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
表承担责任,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信息质量;
第五章 审计目标
1
• 请主要理解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 1.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 2.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3.认定及其
分类 • 4.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 5.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2
3
4
(二)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 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 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 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 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 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28
六、职业怀疑
• 3.职业怀疑要求对列情形保持警觉 • (1)存在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 • (2)引起对作为审计证据的文件记录和对询问的答
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 • (3)表明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 • (4)表明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
•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 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5
(三)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内容
•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 告编制基础,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
第五章 审计业务承接和审计计划(审计学原理最新PPT课件)
![第五章 审计业务承接和审计计划(审计学原理最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0f030b02768e9951e7387f.png)
考虑重要性水平;④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
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
4 项目组成员的选择和工作分工,包括向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分 派具备适当经验的人员
5.3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序号 5 6 7 8 9
续表5.2 确定审计方向时应该考虑的事项
初步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一)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无论是连续审计还是首次接受审计委托,审计师均应当考虑下
列主要事项,以确定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结论是恰当的: (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 (2)项目组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
时间和资源。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审计师职业道德,这两
项活动需要安排在其他审计工作之前,以确保审计师已具备执行 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三)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在作出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的决策后,审计
3 预期的审计工作涵盖范围,包括需审计的集团内组成部分的数量及所在 地点
5.3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序号 4
5 6 7 8
9
续表5.1 确定审计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事项
应该考虑的事项 母公司和集团内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控制关系的性质,以确定如何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其他审计师参与组成部分审计的范围 需审计的业务分部性质,包括是否需要具备专门知识
5.2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
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对指导、监督及复核的影响
4 项目组成员的选择和工作分工,包括向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分 派具备适当经验的人员
5.3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序号 5 6 7 8 9
续表5.2 确定审计方向时应该考虑的事项
初步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一)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无论是连续审计还是首次接受审计委托,审计师均应当考虑下
列主要事项,以确定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结论是恰当的: (1)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是否诚信。 (2)项目组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必要的
时间和资源。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和评价审计师职业道德,这两
项活动需要安排在其他审计工作之前,以确保审计师已具备执行 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5.1 业务承接与初步业务活动
(三)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在作出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及具体审计业务的决策后,审计
3 预期的审计工作涵盖范围,包括需审计的集团内组成部分的数量及所在 地点
5.3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序号 4
5 6 7 8
9
续表5.1 确定审计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事项
应该考虑的事项 母公司和集团内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控制关系的性质,以确定如何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其他审计师参与组成部分审计的范围 需审计的业务分部性质,包括是否需要具备专门知识
5.2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五章 审计目标
![第五章 审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f86900d150e2524de5187e86.png)
•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错误、舞弊和违反法 规行为应负的审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错误和舞弊的审计责任
——注册会计师有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 审计工作,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 的合理保证,无论该错报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导致 注意:注册会计师不用对舞弊是否已经发生作出 法律意义上的判定,只需关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 大错报的舞弊。
3.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
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绝对保证。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 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 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 报获取合理保证。合理保证提供的保证水平低于绝对保证。 由于存在下列因素,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零几乎不可能, 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影响 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注册会计师不能对财务 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绝对保证。导致固有限制的 因素主要包括:(1)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2)内部 控制的固有局限性;(3)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 结论性的;(4)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 大量判断;(5)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 计证据的说服力。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 大错报提供担保。审计意见不是对被审计单位未来生存能 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提供的保证。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 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 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 1.发生以及权 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 利和义务 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2.完整性 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 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列 报
3.分类和可理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 解性 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 价 且金额恰当
《审计目标》课件2
![《审计目标》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c911d6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6.png)
所的信任和忠诚度。
02
审计的具体目标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01
02
03
04
财务报表的完整性
确认财务报表是否完整地反映 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核实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准 确无误,没有遗漏或错误。
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会 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经营效率的审计目标
经营效率的评估
对企业经营效率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空间。
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分析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判断其合理性,提 出改进意见。
经营流程的优化
审查企业的经营流程,提出优化建议,提高 经营效率。
经营风险的防范
评估企业经营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降 低经营风险。
03
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目标的分类
总体审计目标
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报表的可 靠程度。总体审计目标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审计目标是从总体审计目标派生出来的,并服务于 总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指针对每个财务报表项目所确定的审计重点和范围。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对总体目标的 进一步分解。
04
审计目标的未来发展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信息技术提高了审计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审计工具,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审计 效率。
信息技术增强了数据安全性
通过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技术,确保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目标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 业务模式和数据环境。
02
审计的具体目标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01
02
03
04
财务报表的完整性
确认财务报表是否完整地反映 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核实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准 确无误,没有遗漏或错误。
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会 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经营效率的审计目标
经营效率的评估
对企业经营效率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空间。
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分析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判断其合理性,提 出改进意见。
经营流程的优化
审查企业的经营流程,提出优化建议,提高 经营效率。
经营风险的防范
评估企业经营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降 低经营风险。
03
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目标的分类
总体审计目标
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意见,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报表的可 靠程度。总体审计目标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审计目标是从总体审计目标派生出来的,并服务于 总体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
指针对每个财务报表项目所确定的审计重点和范围。具体审计目标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对总体目标的 进一步分解。
04
审计目标的未来发展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信息技术提高了审计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审计工具,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审计 效率。
信息技术增强了数据安全性
通过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技术,确保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 整性。
信息技术对审计目标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目标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 业务模式和数据环境。
审计学-审计目标
![审计学-审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5920780cf12d2af90242e6e4.png)
(二)审计计划的内容
1、总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
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 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 (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
(1)审计业务约定书可以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
之间的了解,避免在审计目的、范围和双方责任等方 面产生误解,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2)可以作为被审计单位鉴定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 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 (3)如果出现法律诉讼,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据以确定 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应负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一、接受审计委托 (一)接受审计委托前工作
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
划分,业务、时间、收费)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经营与风险、 以前年度审计情况、财务机构、工作组织、其它)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
(1)被审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被审单位未来法律及财力稳定性 (3)确定重要性; (4)初评被审单的内部控制 (3)评价审计机构自身能力
(三)计划审计工作的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及所属行业基本情
况 2、执行分析性复核 3、划分审计业务 4、评价重要性水平 5、考虑审计风险 6、了解并描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7、控制测试及评价控制风险 8、确定检查风险及实质性测试
(四)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及所属行业 基本情况(准则全有)
(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审计目标(PPT 22页)
![审计目标(PPT 22页)](https://img.taocdn.com/s3/m/551e165c5727a5e9856a61b0.png)
估价:所列金额是否经过正确计价 截止: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期间 机械准确性:数字的计算和汇总是否正确 分类:报表项目是否按会计准则规定恰当分类 披露:报表及附注是否恰当披露企业信息
三、具体目标
独立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指适用于会计报表具 体项目审计的目标。其内容视具体项目的改变 而随之改变。
第五章 审计目标
• 总目标
一般了解
• 一般目标 熟练掌握
• 具体目标 熟练掌握
• 审计过程 一般理解
• 业务约定书 熟练掌握
定义: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独立审计应 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层次:独立审计的目标包括三个层次: 1.总目标 2.一般目标 3.具体目标三个层次
一、总目标
1.总目标的演变:受社会(审计环境)的影响 查错防弊为主(产生-20世纪30年代) 验证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20世纪30年代
具体准则第3号,第九章
2.实施阶段:审计活动的中心
定义:按照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 和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和评价,以形成审计 结论,实现审计目标。
主要工作:
(1)符合性测试:针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 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
(2)实质性测试:针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报表的评价和鉴定。
3.完成阶段:审计活动的结束 主要工作: (1)整理评价收集到的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底稿,审计期后事项 (3)汇总审计差异 (4)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充分运用专用判断 具体准则第7、14、15、16号
第十二、十三章
4.复审阶段: 第一次: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处置权) 第二次(复审):上述处理意见是否执行?
尽可能减少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委托人之 间对以上事项的误解,并以此作为划分责任 的依据。
三、具体目标
独立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指适用于会计报表具 体项目审计的目标。其内容视具体项目的改变 而随之改变。
第五章 审计目标
• 总目标
一般了解
• 一般目标 熟练掌握
• 具体目标 熟练掌握
• 审计过程 一般理解
• 业务约定书 熟练掌握
定义: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独立审计应 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层次:独立审计的目标包括三个层次: 1.总目标 2.一般目标 3.具体目标三个层次
一、总目标
1.总目标的演变:受社会(审计环境)的影响 查错防弊为主(产生-20世纪30年代) 验证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20世纪30年代
具体准则第3号,第九章
2.实施阶段:审计活动的中心
定义:按照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 和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和评价,以形成审计 结论,实现审计目标。
主要工作:
(1)符合性测试:针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 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
(2)实质性测试:针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报表的评价和鉴定。
3.完成阶段:审计活动的结束 主要工作: (1)整理评价收集到的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底稿,审计期后事项 (3)汇总审计差异 (4)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
充分运用专用判断 具体准则第7、14、15、16号
第十二、十三章
4.复审阶段: 第一次:发现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处置权) 第二次(复审):上述处理意见是否执行?
尽可能减少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委托人之 间对以上事项的误解,并以此作为划分责任 的依据。
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fb816b9b89680203d825eb.png)
《审计》—第三章 审计目标和审
25
计计划
四、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及所属行业 的基本情况 1、了解的目的:确定影响审计计划的重要 事项。 2、了解的方法: (1)查阅上一年度的审计工作底稿 (2)查阅行业及业务经营资料
2020/5/4
《审计》—第三章 审计目标和审
26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符 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 计制度的规定。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 大方面公允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情况。
2020/5/4
《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和审
6
计计划
四、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1
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会计报 表各项目所做的各种明示性或暗示性的表示。
审计计划的内容及编制
审计计划的审核
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2020/5/4
《审计》—第三章 审计目标和审
21
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的概念和作用
1、审计计划的概念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 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审计计划的作用
(1)指导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2)保持合理的收集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3)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第五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20/5/4
《审计学
1
》—第5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计划
2020/5/4
《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和审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d3d80e43968011ca30091e6.png)
指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
手段,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
据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二)审计方法的特征
1、目的性 2、多样性 3、适用性 4、结合使用性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三)审计方法的分类
按取证(取得审计 证据)方式分类
查账方法
从数据增减变动幅度的大小来衡量 从数据本身的正负方向上来衡量 从相关数据之间的变化关系来衡量
②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程度 ③会计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④时间上有无异常 ⑤单位购销活动有无异常 ⑥业务经办人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思想品德 ⑦ 资料本身应具备的要素内容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银广夏公司的财 务报表时,在审计方法上存在严重缺陷。例如:
(1)中天勤的注册会计师对其子公司天津广夏审 计,执行应收账款及出口函证时,竟然委托被审 计单位天津广夏代替注册会计师向银行、海关、 债务人发函,将所有询证函交给公司发出,回函 由该公司收回后交给注册会计师,致使被审计单 位得以伪造函证结果,函证失去意义。
化异常或数额较大或容易出现错弊等项目,据 此作为下一步审查帐目的重点和线索; 第二步,按照所确定的重点和可疑帐项,追溯审查会计 帐簿,进行帐表、帐帐核对; 第三步,进一步追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帐证, 证证核对,以便查明重要问题的事实真相,原 因和结果。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②逆查法检查的内容
第一,检查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并与总分类账和明 细分类账的有关数字相核对,从中分析有关不正常情况 和可疑之处。
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进入审计风险大爆炸的时代。影
审计学第05章审计目标课件
![审计学第05章审计目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dc32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c.png)
中,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长期股权投资的
“计价和分摊”认定是否恰当,则应当选择的实质性程序
包括( )。
A.获取或编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表,复核加计,并与总
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
B.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分类发生变化的,检查其核算是否
正确
C.结合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
质押、担保情况
D.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将其与报表数核对
是否相符
【答案】ABD
【例题4 ·单选题】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
门在入账时,漏记了该设备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违反的
“认定”是( )。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分类
答案:C
【例题5:简答】
六、审计目标实现的过程(P93) 1.接受业务委托 2.计划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发货的交易
以及销售明细账
应收账款反映的销售业 务是否基于正确的价格 和数量,计算是否准确
比较价格清单与发票上的价格 、发货单与销售订购单上的数 量是否一致,重新计算发票上 的金额
销售业务记录在恰当的 期间
比较上一年度最后几天和下一 年度最初几天的发货单日期与 记账日期
认定
权利和义 务
计价和分 摊
审计目标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 产确实为公司拥有
以净值记录应收款项
审计程序
查阅所有权证书、购货合同、 结算单和保险单
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评 估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
课堂练习: 1.P298 2.P293
总结: 1.8大认定 2.高估性项目;低估性项目 3.高估性认定;低估性认定
审计学原理课件——讲5- 原理(审计的对象、目标和分类)XXXX
![审计学原理课件——讲5- 原理(审计的对象、目标和分类)XXXX](https://img.taocdn.com/s3/m/7b85d9702af90242a895e5ec.png)
★审计管辖范围确定
各级审计机关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
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不能根据 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的,根 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二、审计的目标
1
审计目标的演变
经济监督
经济鉴证
经济评价
真实
真实 合法
真实 合法 有效
2
审计目标体系
审计总目标 目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9 月上午4 时12分 20.9.30 04:12S eptember 30,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9 月30日 星期三4 时12分 49秒04 :12:493 0 Sept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4时12 分49秒 上午4时 12分04 :12:492 0.9.30
税收
预算内
国债
国有资产收益
财
专项收入
政
收
其他收入
入
税收附加
预算外
行政事业收费
事业发展资金
经济建设支出
预算内
教科文卫事业 国家管理费用
财
国防支出
政
支
补贴及转移支付
出
经济建设支出
预算外
事业发展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
预算制定
事前
预算执行
事中
决算
事后
2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
★财政收支
☆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 •本级各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 •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
5.专项审计调查主要关注: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6f8464fcc22bcd126ff0cd7.png)
5.4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 做出了“认定(assertions)”,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就是要确 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
5.4.1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 认定(assertions)
什么是“认定”? 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
明确表达,有些则是隐含表达。 关于存货认定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还应 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 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
第十条 针对本准则第九条确定的事项,注 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 明下列内容:
(一)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 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 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Wanda A.Wallace.1986.Auditing[M].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P161
一、诉讼案回顾
馨蔻公司舞弊案从1968年一直持续到1981年, SEC指控该公司虚构了7500万美元存货[问1: 随同存货还可能虚构了什么?]
随着舞弊被揭发和报表数据的调整,公司 1981年第三季度由稳定盈利转为估计亏损 4700万美元。
汪泽霞(2004)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 有效地发现和揭露管理舞弊,发展创新现行 审计模式成为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急待解决的 难题。
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汪泽霞,2004)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发现和揭露管理舞弊存在 先天理论缺陷,即有限的审计资源分配重点 偏离——管理舞弊——这一可能存在重大错 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 认定
(1)发生 (2)完整性 (3)准确性 (4)截止 (5)分类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 认定
(1)存在 (2)权利和义务 (3)完整性 (4)计价和分摊
第五章 审计目标 《审计学:原理与案例》 PPT课件
![第五章 审计目标 《审计学:原理与案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31cc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7.png)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结果对总体审计 策略的内容予以调整。 计划审计工作不是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 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 始终。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1.风险评估程序的含义
容。
审计范围:即确定审计业务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 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组成部 分的分布等,据此明确审计范围。
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审计方向,包括确定的重要性水平、重大错报的风险 领域、初步识别重要账户的余额、是否对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收集证据、如何识被审计单位的重大变化等。
签订审
计业务 约定书
• 审计业务约定书记录审计目标及范围、双方的责任、被 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框架、审计报告格式等。审计业务
约定书一式两份,应由双方法定代表或授权代表签署, 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
二、审计计划工作阶段
审计计划工作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1.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含义和作用
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完整性:所有应记录的资 产、负责和所有者权益均 已记录
完整性:所有应包括在财务报 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
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
额包含在财务报表中,与 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
之相关的计价和分摊已恰 当
当记录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 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
(2)控制测试实施的条件
控制测试 并非在任 何情况下 都需要实 施,存在 以下情形 之一时, 须实施控
制测试。
在评估重要账户余额或披露事项重大错报风 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三)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因素,以 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 要性水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 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识别重要的组成部 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控 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 位、所处行业、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 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2 财务报告审计的责任划分
n 5.2.1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 层的责任
n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 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 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2.2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n 1.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n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n (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n (3)遵守审计准则 n 2.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n 3.职业怀疑态度 n 4.合理保证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二)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 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 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 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 算等;
n (三)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 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Fra bibliotek二、诉讼案对审计的影响
n 该诉讼案使审计界坚信:只要审计师执 业无过失,既使没有侦查出客户舞弊行 为,也不承担法律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相似诉讼案判决
n 1982年迈阿密州的Cedars of Lebanon Hospital公司及其董事会,控告其审计师塔 奇·罗丝事务所未能侦查出公司管理层阴谋。
n Judge Posner在法庭裁决中写到:“审计 师并非受雇查找舞弊的侦探。” 法庭甚 至支持审计师向馨蔻公司提起诉讼,以讨 回在1980的一次集体诉讼中审计师向馨蔻 公司公司股东支付的350万美元赔偿金。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CPA职业侦查管理舞弊(detect management fraud)的责任
n 随着舞弊被揭发和报表数据的调整,公司 1981年第三季度由稳定盈利转为估计亏损 4700万美元。
n 陪审团(jury)发现,虽然审计师未能揭露馨 蔻公司管理层舞弊[问2:手法?],但不存在 过失[问3:审计师过失?]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有利于审计师的判例
n 该案支持的理念是:审计师不因未能侦查 管理舞弊而被判决支付赔偿金。
n 法庭判令Cedars of Lebanon Hospital 公 司向审计师支付5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三、思考:存在管理层舞弊风险 的情况下,如何定位审计目标?
n 汪泽霞(2004)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 有效地发现和揭露管理舞弊,发展创新现行 审计模式成为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急待解决的 难题。
1.初步业务活动
n 第六条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 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
n (一)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 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n (二)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包括 评价独立性;
n (三)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 致理解。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 标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本章主要内容
n 5.1 n 5.2 n 5.3 n 5.4 n 5.5 n 5.6
PPT文档演模板
财务报告审计的总目标 财务报告审计的责任划分 财务报表循环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过程和审计目标的实现 审计业务约定书
n 第七条 注册会计师开展初步业务活动有 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 求:
n (一)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 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n (二)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 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n (三)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 条款的误解。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4.2 具体审计目标
n 由管理层认定推导出具体审计目 标,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的基础。
n 什么是“进一步审计程序”?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 的审计目标
n (1)发生 n (2)完整性 n (3)准确性 n (4)截止[确认收入的条件,主营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 认定
n (1)存在 n (2)权利和义务 n (3)完整性 n (4)计价和分摊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n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n (2)完整性 n (3)分类和可理解性 n (4)准确性和计价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5 审计过程和审计目标的实现
n 5.5.1 n 5.5.2 n 5.5.3 n 5.5.4 n 5.5.5
接受业务委托 计划审计工作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5.1 接受业务委托
n 审计师应当平衡审计收入与审计风险 n 思考:何种情况下才能接受业务委托?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5.2 计划审计工作
n 1.初步业务活动 n 2.总体审计策略 n 3.具体审计计划 n 准则规定见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
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业务收入截止测试]
n (5)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 审计目标
n (1)存在 n (2)权利和义务 n (3)完整性 n (4)计价和分摊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3.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n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 n (2)完整性 n (3)分类和可理解性 n (4)准确性和计价
n 第十四条 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 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 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 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 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第十五条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 下列内容:
n (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 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为了足够识别和 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 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 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二)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 程序》的规定,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 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 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n (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 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针 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n 诉讼案引发的思考:存在管理舞弊风险时, 审计师的专业水平有多高?
n 如果存在舞弊风险,审计师应当进行调查, 但调查难度是相当大的。
n 馨蔻公司诉讼案之所以作出了有利于审计师 的判决,正是因为管理层通过提供虚假信息 和舞弊手段误导审计师签署了无保留意见的 审计报告,而其中审计师并无过失。
PPT文档演模板
5.1.2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n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 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四条
n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 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 意见:
n (一)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 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n (二)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 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
n 案例出处:
n Wanda A.Wallace.1986.Auditing[M].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P161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诉讼结果是审计师获胜。法庭记录:“存在 上层管理者串通舞弊。证据表明,┅┅外部 审计师无法得知公司上层串通舞弊行为 (collusive fraud)。”
n 思考:如何贯彻新审计准则风险导向审计?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5.1 财务报告审计的总目标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5.1.1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胡春元 ,1999)
n ①以查错揭弊为主(审计产生之初~20世纪 30年代);
n ②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为主(20世 纪30年代~80年代);
n 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注册会计师还应 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以及为被审计 单位提供其他服务时所获得的经验。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n 第十条 针对本准则第九条确定的事项,注 册会计师应当在总体审计策略中清楚地说 明下列内容:
n (一)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 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 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PPT文档演模板
审计学原理05审计目标
风险导向审计的缺陷(汪泽霞,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