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编 写 特 点
内容呈现采用 自主探究和合 作交流的方式
注重学生应 用意识和解 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编 写 特 点
内容结构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编写体例
编写特点 立体整合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下:通过方向 和距离两个条件 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上:用数对表 示具体情境中物 体的位置,在方 格纸上用数对确 定点的位置。
:
后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
新旧知识前后联系、对比 利用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
圆的周长和面 积公式的探索。
一下:在具体情 境中,根据行、 列确定物体的位 置。 位 置
第三学段: 图形与坐标
纵向整合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下:四则运算和运算 定律简算 五上: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六上: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 有余数的除法 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在方格纸上 用数对确定 物体的位置
位 置
第 一 单 元
(
)
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
稍复杂的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问题
分数乘 整数 分数乘 分数
解决问题
倒数的认识 求一个
分数乘法
乘法运算 定律推广 到分数
分 数 乘 法
第二单元
数的倒 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
教材首先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算式,引出倒数的意义;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但学生尚未学习分数除法,因此,教材接着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基于以上的认识,遵循“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的实现为前提”的重要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倒数的求法。
难点: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
关键:理解倒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只是通过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特别是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创设“取名称”、“找朋友”、“我来试试看”、“我来当名医”、“火眼金睛”等情境,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互动和活动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
三、说学法“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有时还受同学启发,在互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程序设计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先安排这样一个课前活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90的例2,〃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一的相关习题。
2、教材简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先求出来。
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本课的知识内容学生在上一学期已经学过,本节课只做为一节有关百分数的应用的复习课。
虽然是一堂复习课,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本课的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还需教师做出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有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能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通过教学,吏学生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基础上,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感知和应用,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单位“1”的量,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五、说教法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题意,并正确列出算式。
具体表现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读题,发现问题,通过思考,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能与同桌、同学合作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十五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十五篇)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包含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流程、时间安排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在处理这节课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数乘法这个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明确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本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2)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及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属于两个量相比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也就是如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算理来解答自然成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因为本节课涉及的这类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关键是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说课稿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说课稿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不确定现象。
结合“抛硬币”游戏过程,体会落地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确定的。
进而通过“摸球”试验,体会有的试验结果是一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是可能发生的。
教学目标: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是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说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动手实验法。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体会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一)引入主题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师)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无法确定,所以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
(二)探究新知例1、例2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则是确定的。
因此,可以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朝上?”“亲自抛一抛,验证猜想,最后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来描述这一现象。
教学例2时,可让学生依次摸球得出结论再进行分类。
例3应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列举出这场足球赛的3种可能结果。
教学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课堂练习课堂活动及练习题1、2、3。
(四)布置作业、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一节内容《认识圆》,主要内容有:用圆规画圆、了解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等。
2、教材简析: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
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题2.2、教材所处地位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
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
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的面积。
3、教学目标:(1)、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5、教学难点:圆环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说教法1、讲解法2、讨论法三、说学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法: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逻辑能力。
2、通过指导看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一)复习,为新课做准备1、口算:32 42 52 82 92 20226 10 7 52、思考:(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部分知识在本单元学过,学生虽然不感到陌生,但也可能出现回生或遗忘。
这样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也为下面的新课打下基础。
(二)谈话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圆的环形面积。
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三)新授教学例子,讲清算理和方法。
1、教学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
它的面积是多少?已知:R=6厘米 r=2厘米求: s=?3.1462 3.1422=3.1436 =3.144=113.04(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113.04-12.56=100.48 (平方厘米)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教学此例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准备实物或教具(一个圆中间可以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求圆环的面积就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十五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十五篇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含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明确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与形》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数与形》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数形结合的方法,如数轴、坐标系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数与形》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能力,这为学习本章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对于一些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数轴、坐标系等。
学生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培养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图片等,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数轴、坐标系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树说课标-说教材PPT
探究圆的周长 的活动
圆周率的认识
用直尺和圆规 进行图案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认识
探究圆的面积
圆环的面积
圆的面积 扇形
“外方内圆”及 “外圆内方”的问题
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圆 用圆规画圆
认识扇形,理解 圆心角的知识
说教材—内容结构 横向整合:
位置与方向
发展空间观念
圆
说教材—内容结构
纵向整合:
一上 位置 三下 位置与方向(一)
比
数与代数
综合应用
课
分数乘、除法
程
目
标
说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圆
位置与方向
百分1.能数用方向和距离图表形示位与置几;何初步体统会计坐标与思概想率;
2.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
比的周长和面积公数式与;代数
综合应用
课 3.能够解决与圆的周长和面积有关的简单的实际
问题。
分数乘、除法
程
目
标
说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说教材—内容结构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 定律推广到分数
分数乘整数
计算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分数乘法 的意义
分
分数乘法的意 义是整数乘法 意义的延续
数 乘
法
问题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连续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多(少) 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说教材—内容结构
比
六上 圆周率 六上 百分数 六下 比例 中学 物理、化学
说教材—内容结构 纵向整合:
整数相关知识 四下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比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比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以及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比的含义,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比的含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比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讲解求比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求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的方法。
4.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 1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课只讲解例11、例题中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不仅直观而且易于寻找解题途径,并能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显得更优越,因而数形结合思想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
2、例题中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不仅直观易于寻找解题途径,而且能避免繁杂的计算和推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更优越,因而数形结合思想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
3、从教材编排看,数学知识的呈现逐渐由借助直观形式过渡到知识的迁移与推理;从学生思维特点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从数形结合的渗透情况看,教材注重由低段的感悟数形结合思想逐步到高段能够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二)学情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与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进入高年级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服务。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利息》,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利息是安排在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七课时。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利率这个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它表示利息和本金的关系,因此要让学生的潜意识中有所转变:利率不难理解,它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百分数是一样的。
我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率的意义为主,从而掌握求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税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掌握有关储蓄、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课前搜集的有关储蓄、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
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6单元百分数(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6单元百分数(一)-教材分析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百分数(一)》的教材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百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2.教材结构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5节课,分别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的应用》、《练习》和《拓展阅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
1.年龄特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2.认知水平: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对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3.学习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各异,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是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5.2圆的周长(说课课件)
3倍
多一些
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π)
大约1500年前,中 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 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 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 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 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 的时间,至少要早1000 年。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0
1
2
3
滚动法
绳测
滚测
继续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四、说教学设计
认创 识设 圆情 的境 周, 长激
发 兴 趣
发合 现作 规交 律流
, 探 究 新 知
反 馈 练 习 , 解 释 应 用
自 主 总 结 , 和 谐 整 合
,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
我不服,这场比 赛不公平,我跑 的距离比你长!
d=1千米
a=1千米
(1)如果要求兔子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 么? 怎么求?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 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 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转 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 自信;通过圆周率的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初步养成 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说课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 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情境法
学法 初步感知
探究法
形成概念
讨论法
灵活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引导探索,理解意义。 自学读写,共同交流 。 合作探究,找出区别。
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课堂总结,赠送励语。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 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 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归纳 等学习方法,理解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 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初中生的近视率为49%就 是说 初中生近视的人数占
全体初中生人数的49%
高中生的近视率为64.2% 就是说 高中生近视的人数占
全体高中生人数的64.2%
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百分之十写作:10% 百分之二点四五写作:2.45 %
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分母不能读作“一百”。 90%读作:百分之 九十 108.5%读作: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猜百分数
百战百胜( 100%) 十拿九稳( 90% ) 百里挑一( 1% )
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 (百发百中) 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 (九死一生) 50%的国土 (半壁江山)
你认为 应该派 哪名队 员?
队员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进比率
16 25 16
25
13 20 13
20
18 30 3
5
投进比率=投中次数÷投篮次数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说教学重难点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揭示课题二、整理知识三、组织练习四、课堂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分数除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复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3、笔算练习做复习第2题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6、复习比的基本性质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1、做复习第5题2、做复习第6题3、做复习第7题指出: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只要按过去的运算顺序,计算时遇到除法计算,只要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4、做复习第8题指出:根据求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来解答这样的文字题,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建议
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除法 被除数
抓住关键点, 组(织一针种对运性算)的练习。
分数 分子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学一习种的运迁算)移。
比
(一个具 体数)
前项
除号
分数线
比号 教பைடு நூலகம்学 建 议
除数 (不能为
0)
分母 (不能为
0)
后项 (不能为
0)
商 分数值
观
用圆规画圆 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理解
了解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分数乘、除
法解决问题
情
感
用百分数解 决问题
灵活
态
运用
度 与
价
选择合适的统计 掌握
值
图表示数据
观
理解
教
了解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学质量检测要求
教
面向全体,注重
学
基础。注重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的考察。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比值
教学建议
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圆的周长和面 积公式的探索。
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抓住关键点, 组织针对性的练习。
加强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感悟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抓住关键点, 组织针对性的练习。
观
体验
教
探索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培养学习数学的 兴趣,建立学好 情 数学的信心。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教学质量检测要求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
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教师
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情
感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
态
的培养。
度
与
价
值
观
教 学 目 标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编写特点 内容解析 教学建议
内容解析
圆
百分数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三单元
第六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七单元
第一单元 第八单元
知 识 结 构
内容解析
重点
圆
百分数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三单元
第六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七单元
第一单元 第八单元
知 识 结 构
内容解析
分数除法
知
识
结
构
内容解析
解
加强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培养学生 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 学 建 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 上册数学
说教材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编写特点 内容解析 教学建议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编写特点 内容解析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灵活
感 态
运用
度
与
价
掌握
值
观
理解
了解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灵活
感
运用
态 度
圆的面积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1 2 34 567 8 1 2 34 567 8 16 15 14 13 12 11 10 9 16 15 14 13 12 11 10 9
圆的面积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C/2=πr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r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 πr×r S= πr^2
与
掌握
价
值
观
理解
圆的轴对 称性
了解
教 学
扇形统计图 的认识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灵活
感
运用
态 度
分数乘、除 掌握
与 价
法的意义
值
观
倒数的意义
理解
比的意义
和性质
了解
教
百分数的意 义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分数四则运算
感
态
求倒数的方法
灵活
度
运用
与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掌握
价
值
百分数的计算 圆的特征
度 与
经历
价
值
观
体验
探索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度 与
经历 解决问题的过程。
价
值
观
体验
探索
教 学 目 标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教 学 目 标
经历 体验
探索
数学在日常生 活中的作用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及运用假设解 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情
感
态
度
与
经历
价
值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编 写 特 点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面 积
注重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
三角形面积
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特殊情况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面积
面 积
圆的面积 将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化曲为直 化圆为方
条形统计图
复式
条形统计图 四
四
单式
折线统计图
复式
折线统计图 五
编写特点
4.圆周率 7.鸡兔同笼
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编 写 特 点
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编写特点
面积公式的探索 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编写特点
增加了问 题设计的开放 性和探索性。
人物对话 聪聪、明明的话
弹性的设计,既注 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 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 地发展的可能性。
突出数学与生活
实际的联系,充分展 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
编
景。
写
体
例
编写特点
1.位置 6.统计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编 写 特 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四:通过方向和 距离两个条件确 定物体的位置。
六:用数对表示 具体情境中物体 的位置,在方格 纸上用数对确定 点的位置。
一:在具体情境 中,根据行、列 确定物体的位置。
位 置
第三学段: 图形与坐标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一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二
统 计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六
扇形统计图
一、二
单式
重点
决 问
难点
题
分 数 除 法
数 与 代 数
内容解析
解
决
问
迁移
题
分
数
除
法
数 与 代 数
百分数和 分数、小 数的互化
六年级 上册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编写特点 内容解析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教 学 建 议
教学建议
抓住关键点, 组织针对性的练习。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