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末清初学术向传统经学的回归
2015届高三必修三文化史(中国古代部分)过关检测
2015届湖南省岳阳县一中必修三文化史(中国古代部分)过关检测一、单选题(35×2分=70分)1.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1.答案:A 解析: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能力。
由已学知识可知《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且由“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其治国理念是上下相安利国益民,因此A符合题意。
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
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2.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2.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信息,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故C项正确;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朱熹明确了学生的最高道德目标,而不是学术目标,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3.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3. 答案:D 解析:儒学一直关心的是人类社会,而不是天道自然,A项错误;新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阐述儒家义理,并不是截然相反,B项错误;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不是宋朝思想家的原创;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是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新儒学。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解析版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睡虎地秦简中有一个案例:“某里士五(伍)甲告曰:甲亲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谒杀,敢告。
即令令史己往执。
”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法律遵循轻罪重罚原则B.连坐制度影响深远C.国家法治渗透伦理观念D.开启礼法结合先例【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秦朝(中国)。
材料的大意是父亲甲控告儿子丙不孝,恳求将丙处以死刑,官府受理后礼记把甲的儿子丙抓了起来,这体现了“孝”的伦理观念对法律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丙的惩罚结果,不能反映轻罪重罚,排解A 项;材料没有体现连坐,只涉及甲和甲的儿子,且材料没有涉及判决结果,排解B项;先秦时期的荀子就主见礼法结合,排解D项。
故选C项。
2.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其中中华法系建立的标志是A.《二年律令》B.《唐律疏议》C.《大唐开元礼》D.《大清律例》A.体现定罪量刑B.蕴含民本思想C.保障等级秩序D.强调儒家伦理【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秦朝(中国)。
依据材料“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的记述(部分)......夫盗千钱,妻所匿三百,可(何)以论妻?妻智(知)夫盗而匿之,当以三百论为盗;不智(知),为收(保藏)。
......削(夜间)盗,藏(赃)直(值)百一十,其妻、子智(知),与食肉,当同罪。
......削(夜间)盗,减(赃)直(值)百五十,告(告知)甲,甲与其妻、子智(知),共食肉,甲妻、子与甲同罪。
”可知,《秦律》中描述的都是在发生案件时,依据案件的金额大小、是否知情等因素来进行定罪量刑,体现了其定罪量刑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和体现民本思想、等级秩序和儒家伦理的信息,排解B项、C项和D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代万历年间,李贽在麻城著述、讲学。虽 说他是有大学问的人,却也开荒、种粮、种菜, 勤快得很。李贽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 生只收男生,李贽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教;别的 先生要求学生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 要学生们蹦蹦跳跳翻跟头,大声读书像打油;别 人教书要白天,李贽白天要学生们帮家里种田、 种地,夜晚听他讲学;别人教书是在学堂里,李 贽要学生在钓鱼台上听;别人教书专讲‚四书‛、 ‚五经‛,李贽专教些实用的东西,还经常出谜 语逗学生们玩: 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 公公拉着媳妇手,细伢打破老子头。
材料六 一般的改朝换代只是朝廷变 姓易主,王冠礼乐还是照旧,从士大夫到 普通民众的生活,感觉不到多大变化。而 像赵宋亡于蒙元、朱明为满清取代,异族 入主中原,情况就不同了。王夫之曾说: ‚历代亡国,无足轻重;只有南宋之亡, 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了‛。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
材料七 课本P.18‚历史纵横‛——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亡国与亡天下 的区别
——张显清《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
请思考:明遗民是如何反思明亡教训的?
材料五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 实学……神州荡覆,宗庙丘墟。
——顾炎武
“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 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 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其 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 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 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岳麓版教科书
追寻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探寻思想演变规律?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春秋 孔子创立儒学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传承
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传承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而且在学术思想和文化传承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明清两代的学术思想和文化传承,并着重讨论士人思想、经学、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明清时期,中国的士人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明代初期,朱元璋明确强调士人应当以行为为本,秉持儒家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政治理念以服务于社会。
然而,到了明代中晚期,士人思想开始出现多元化,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成为重要的思潮。
心学主张“知行合一”,强调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实践,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思潮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和科学领域,并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学方面,明清时期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理学传统。
经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对于士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两代的经学家致力于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注释,以及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的研究。
他们注重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行为道德和社会伦理的观点。
例如,明代的戴震提出了““民胞物与,幸甚至哉!”的思想,他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两代的作品流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明代文学以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为代表,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还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和人文思想。
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对贵族家庭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虚伪堕落。
而清代则出现了具有古典韵味的诗词和散文,如李清照的词和纳兰性德的诗歌等,这些作品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的思想情感。
此外,明清两代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黄金时期。
明代朱载堉和宋应星等人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后来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清代,肖尔之、郭嵩焘等人致力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明末清初思想的趋势
明末清初思想的趋势
明末清初思想的趋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儒学的复兴和变革,二是新学思潮的兴起。
在明朝末年,由于内外的压力和挑战,人们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和作用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估。
一方面,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社会实践的问题,提出了“实学”、“经世致用”的观点,强调儒学要为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服务。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对于传统儒家的经典文献进行批判和改革,形成了“经学”和“性理”两个流派。
同时,新学思潮逐渐兴起。
新学着重强调经学,尊崇程朱理学,以王学为代表。
新学思潮通过修复和注释经典文献,并借鉴佛、道等其他思想体系的观点,试图对传统儒学进行扩展和深化。
新学思潮在清初得到了皇权的支持和推动,成为了清朝的正统思想体系。
总体来说,明末清初思想的趋势是对于传统儒学的复兴和变革,同时新学思潮的兴起。
这两个思潮相辅相成,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与创新。
课时作业5: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是地方乡大夫送迎、宴请地方贤良与尊者的一种礼仪。
对于受邀的乡饮宾客,朝廷会大肆表彰其德行义举,历届乡饮宾客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乡饮酒礼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B.礼乐制度具有教化功能C.民俗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D.宗法制度日益强化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
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3.《尚书》记载,周公曾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
”这体现了西周时期()A.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C.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D.政治局势不稳4.《秦律》规定:同一家庭中的适龄男子不能同时征发兵役。
县啬夫、尉及士吏征发戍役时,如果违反这一规定,要受罚。
对因欠债而以劳动抵消债务的,要给予他们播种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各20天。
据此可知,《秦律》()A.细密而又严苛B.注重保证发展农业所必需的劳动力C.重刑罚轻感化D.解决了兵员补充和农业发展的矛盾5.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
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
这可以用来说明()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6.《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
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
”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7.《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
经世向度下的原典回归
经世向度下的原典回归摘要:明清之际,学术路向渐由空谈性理的理学转向经世致用的治平之学,儒者们普遍主张回归原初经典,重新释读以探究其中蕴含的经世意旨。
经由四书解释,颜元展开了与朱子的对话。
在经世致用的解释视域之下,颜元将四书解释的重心由形而上的超验世界转移到了形而下的经验世界,希图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躬身践行“事物”以体知先王之道,为世人开创一个即“事物”见道的人间世。
关键词:颜元;四书;经世;习行;事物晚明清初,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了定为一尊的科举取士教本,朝野读书人研习四书皆以朱注为宗。
然而,“学而优则仕”的入仕心态及科举进阶竟致天下读书人耗尽毕生精力于八股繁文,无心亦无暇顾及天下国事。
故国已去,新邦初建,风雨飘摇之下的学术境遇、遗民心态及悲凉世情催生了重返原始儒学的学术趋向,学术路向渐由空谈性理的理学转向经世致用的治平之学,在这一学术路向的转折中,回归儒家原初经典成为承续道统的关键所在。
其中,清儒颜元的原典意识最为强烈。
他以为原始儒家的真血脉、真精神存续于圣贤语义,圣贤语义通常载存于原初的经典文本,因而他一再强调还原文本原义的迫切性。
由于文本意义的无限丰富,四书经由后世儒者的训诂和注释而被赋予层出不穷的意涵与思想,四书原义亦在众说纷纭中变得扑朔迷离,那么拨云见日、正本清源便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还原四书文本的原义,探明其中蕴含的原始儒家的经世意旨,通古达今,经世济民,成为颜元解经传道的重要治学活动,并在新的经典解释范式下完成了从朱注四书到富有经世意蕴的四书学的学术转向。
这一转向仍然基于四书当中某些关键字词的考辨、训解,回溯原始儒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尚、典章制度和观念学说等便于实现与古人对话的种种依据,重新阐发这些字词的意涵及其背后的微言大义。
一、格物致知:四书解释的出发点众所周知,《大学》是朱子四书解释系统乃至整个理学体系的入手处①,《大学》也一向被认为最与经世相关②,所以颜元对朱注四书的匡谬纠偏亦自《大学》始。
从_工具理性_到_价值理性_论清代_四书_学的学术转向与道统传承
的涵义。在他看来 , 天地、人和事物的规律性就是理。 ( 理 , 见
卷上 ) 显然 , 戴震所讲的理包括自然规律、道德规律和社会规律三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 理 有两方面的作用 : 一方面的作用是 区分 。他说 : 条理 。他认为 , 自然气
戴震讨论理时很少涉及社会规律。 关于自然规律说 , 戴震指出 化的过程是有条理的 , 条理就是理, 惟条理, 是以生生; 条理苟失 , 则生生之道绝 。 ( 仁义礼 理者, 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 , 是故 ( 理 , 见同
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 而我心之所同然者, 乃因之而明。
卷十一 ) 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学术理念的指导下 , 戴震才走了一条由对关键字词的考据训诂 理义 的学术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多种质疑 (参见 文史通义校注 上册 , 第 275 页; 漆永
而逐渐建立学术思想体系的道路。尽管与戴震同时代的学者和后世的学者 , 对戴震所开创的由
他从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 强烈反对理学家离开事物和社会生活言 物、脱离日用饮食言 教) 以
能生气 , 如彼以
同上, 卷中 ) 此说是有道理的。 关于道德规律, 戴震以 而静思之: 乎? 理 , 他说: 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于人, 反躬 人以此责于我, 能尽之 理 中给予 情 、 欲 人以此施于我, 能受之乎? 凡有所责于人 , 反躬而静思之 : 理 , 在
存天理 , 灭人欲 , 实际上是
与段若膺论理书 ) , 是违背人的血气心知的本性的。理并不是和欲相对立的,
也不是独立于人的情欲之外而强制情欲的, 它是情欲的节制所依的标准。戴震承认 , 情欲可能有私 偏 , 因而他提出在社会道德方面, 除了自然之外 , 还有必然。 (参见冯友兰, 第 41 页 ) 他主张通过 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力 , 依靠学养去蔽 , 促使情、欲、知由自然发展为必然 , 不断向性善的方向发展。 在 孟子字义疏证 等著述中, 戴震围绕 理 和 性 两个核心范畴, 不仅提出了其离开形 气不能谈理的宇宙观和以血气心知言性的自然人性论, 还对宋儒以理欲相对立的观点进行了猛烈的批 判 , 提出了遂情达欲的社会学说。戴震的理欲观和血气心知学说 , 对人们消解理欲之间的紧张关系和 对人性的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凌廷堪论 礼 凌廷堪是清中期继戴震之后又一位既有相当学术成就、又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学者。他兼具徽州理 学和乾嘉汉学的双重背景 , 直接继承了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的治学精神和方法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 术主张和治学风格。凌廷堪与戴震有一个重大的不同, 那就是戴震以 以 礼学 名其学。通过对 礼经 四书 的深湛研究以及对 以礼代理 理 理 四书 一套标志着清中期儒学重大转向的 凌廷堪的礼学思想在其 个关键语词展开 , 包括批判宋儒的 张复礼弃理等几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首先, 凌廷堪批判了宋儒的 思想。作为戴震的私 淑弟子, 凌廷堪继承了反理 学的传统。 校礼堂文集 卷三十 他痛斥宋明以降讲学诸子 , 无论程朱陆王 , 全是禅学 , 与周孔之学风马牛不相及。对理学援引释氏、 穿凿附会、汩乱圣道、贻害后人的弊端加以指责。 ( 戴东先生事略状 , 见 五 ) 通过披寻 并无 理 左传 三礼等古籍和检视宋儒最喜引用之 礼 大学 、 论语 字, 只有 二书, 凌廷堪证明其中 理学 名其学 , 而凌廷堪却 中关键语词的考释, 凌廷堪建立起 礼 、 理 两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明末清初学术潮流的转换与文献学的发展素材
明末清初学术潮流的转换与文献学的发展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
在王朝更替,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动中,占据思想界统治地位数百年之久的宋明理学迅速走向衰颓,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以挽救社会危机为目的,以朴实考经证史为方法的实学思潮勃然兴起。
与此同时,文献学研究领域也呈现出新的面貌,考证、辨伪等传统的研究方法重新受到学者的重视,书籍的典藏、刊刻逐渐兴盛起来,目录、版本等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转机。
凡此种种,文献学各个领域自身的发展变化,既促成了明清之际学术潮流的转换,也奠定了清代文献学发展鼎盛的基础。
一、考证考证本是中国古代学者传统的治学方法。
自从有了文字记载,有了学术活动,就有了初步的考证。
孔子对《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典籍的整理,历来被视为文献学的开端,其中就包含有一定程度的考证工作。
汉唐时期,考证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常见于一般的文献整理和目录编纂,而且广泛运用于经书训诂和经学研究中。
汉代郑玄、马融等古文经学家治经重视训诂考证,受到时人和后世推崇。
唐代学者承接古文经学的传统,形成了以《五经正义》为代表的注疏之学。
宋代以后,随着儒释道三者的合流,学者摒弃汉唐经学的传统,另辟蹊径,注重义理阐发,理学因之产生。
延及明代,心学盛行,学人士子"束书不观,游谈无根",造成学术界清谈空疏的风气。
在晚明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前,这种空疏的学风不仅未能挽救危亡,反而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危机。
明清易代之后,学者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心学以及理学的弊害,不同程度地对包括心学在内的整个宋明理学进行修正和批评,学术界出现了抛弃宋明理学,回归原始儒家经学的趋向。
与此相应,汉唐经学特别是汉代古文经学重视文字、音韵、训诂、考证的传统治经方法,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和推崇。
钱谦益批评宋明理学离经讲道、空言心性的弊端,主张回归汉唐章句之学的传统,"宋之学者,自谓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扫除章句,而胥归之于身心性命。
简论清初经世致用思想
简论清初经世致用思想作者:杨露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9期摘要:经世致用是儒家经邦治国的指导思想。
清初,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经历明末“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和现实的亡国丧家,决定从根本的思想上寻找原因并试图改变王学末流带来的弊端,重新回归到实学,注重经世致用。
这一思潮兴起于清军入关之后,在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末趋于衰落,有着其丰富的具体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后世也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
关键词:清初;经世致用;内容;特征一、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和具体内容经世致用是具有历史渊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最早出现。
《庄子》一书中的:“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1”最早提出了“经世”一词,意为治理天下。
“经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侧重点不同的具体内涵,其渊源极其深厚,既可以强调人的修养,又可以说明安邦治国,也可以用来解释功利主义。
在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朝代更迭的时期,由于满清入主中原,各种矛盾激化,这一时期文坛的经世致用的主要强调的是文学对于国家政治、对于民生的有益作用。
经世致用学者们的思想,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面对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状况,众多思想家,其中以经世致用学派学者最多,都认真地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其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指出一切罪恶都根源于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中国近代反封建专制的先声。
唐甄则从人本学的角度指出君主也是普通人,揭露了对封建君主的个人崇拜。
众多经世致用学者的观点都在不同程度表达了对君主专制的不满,对君权神授产生了致命的打击。
顾炎武批评道:“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机之广,固非一之人所能操也。
”王夫之认为“天下非一家之私”。
经世致用思想家们的思考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的强烈愿望,同情人民的热烈感情,都是这一时代的先进思想2。
第二,关于土地问题的方案。
明末清初时期,土地有高度集中的现象,而思想家们大多反对此类现象,因此,他们想出多种方案以解决土地问题。
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一)
论清中叶学术发展的三个转向(一)清代嘉庆、道光之际的学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风行一个多世纪之久的考据学风渐趋走向衰落,一个学术转向的时代悄悄来临。
清中叶学术的转向,大致说来主要歧为三途:一是今文经学的兴起,二是宋学势力的回潮,三是汉学的义理化趋向。
这三股学术势力的共同点都是反对“为考证而考证”的干嘉学风,主张学术要张扬忧患意识和救世功能,要发挥义理和经世致用。
三种学术思潮的路向不同,但都是激于干嘉学术的困境以及嘉庆、道光以来政治、风俗、国势的变化而形成的。
一、嘉、道之际考据学渐趋衰落的背景考察18世纪学术是考据学的世纪。
关于清代考据学的缘起,论者一般认为是由于清代的政治高压和“文字狱”所造成的,梁启超和钱穆都持这个观点。
葛兆光在此基础上提出:“真正造成清代学术思想失语状态的,除了政治对异端的箝制,还在于皇权对于真理的垄断,‘治统’对于‘道统’的彻底兼并,以及这种道德制高点和合理性基础被权力占据之后,所造成的士人对于真理诠释权力和对于社会指导权力的丧失。
”(注: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2页。
)本文认为,此说仍有未妥之处。
有清一代,统治者标榜程朱理学,纳道统于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士人丧失了对“真理诠释权力”和“社会指导权力”。
中国古代学术一般都是与经世联系在一起的,即使表面看来与现实距离较远的学术,也有其经世的目的存在,倘若有不经世的学术流派那才是不可思议的。
干嘉考据学缘起于经世意图,也是中国经世学术的重要一环,其流弊所及,才成了脱离现实、炫博逞能、饾饤文字、支离破碎的书斋游戏。
清代考据学的出现除了由于政治高压和“文字狱”的顾忌,迫使士人不得不埋头学问外,大致还有如下原因:一是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看,清初及干嘉考据学是纠宋学之弊而出现的,是对王学乃至程朱理学的反拨。
理学发展到明代可以说到了顶峰,正如黄宗羲所说“牛毛茧丝,无不辨析”(注:黄宗羲:《明儒学案·凡例》,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论清初学术思想的转型及其原因
定局 限性 , 基本上 是 圈定在 宋 明理学 和 明代 现行 制度 之 内 的, 很少有突破性 的进展 , 真正 能承前启后 、 拓清初学术思 开
想 新 境 界 的是 黄 宗 熙 、 炎 武 、 夫 之等 人 。 顾 王
学 、 炎 武在 经 学 上 都 各有 成 就 。 顾 他 们 的 学 术 思想 有 共 同之 处 , 们都 反 对 晚 明 一些 士 大 他 夫的放荡无检之风 , 调伦理道 德 的实践 , 民族 大义 置于 强 将
灭南 明残余势力 、 压三 藩 、 镇 打击投降的汉族 军阀势力 , 完成 全 国统一 。康熙 中期 以后 , 多地 实行怀柔 的手 段。在正常 更
从康熙到雍正两朝在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的同时积极组织大批文人学者编纂明史一统志康熙字典渊鉴类函佩文韵府骈字类编图书集成历代赋会以及多种诗文选集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研究整理古文献上明史的编纂还贯彻了安抚遗老打击降臣篡改明清之际历史真相为巩固清朝统治服务的政治目的
维普资讯
科 举 考 试 外 , 开 博 学 鸿 词 科 , 网 罗 那 些 有 学 问 而 不 应 科 特 以
君臣关系之 上。如顾炎 武 日:君 、 “ 臣之 分所 关者在 一身 , 华 夷之防所系者在 天下 , 故夫子之 于管 仲 , 略其 不死子纠之罪 , 而取其一 匡九 合之 功 , 权 衡 于 大小 之 间 , 以天 下 为 心 盖 而 也。 …‘ ‘ ” ……桓温之北伐 , 志存乎篡也 , 而恶温之逆者 , 忌 其成而抑之 , ……即令桓 温功成 而篡 , 贤于戴异 类 以为中 犹 国主。 M’这些在 当时是 极为 可贵 的新思 想 , 种新思 想 ” 这 是中国以汉族 为主体的 民族文化长期积 累的结果 , 也是对 清 统 治 者 民族 压迫 的反 抗 。 他们都 博学 , 注意研究 历史 和现实 中的 问题 , 他们 的研 究 领域涉及政治 、 经济 、 历史 、 哲学 、 文学等许多方 面 , 宗羲 黄 还精通 天文 历算 , 其治学 的方法都 很严谨 , 立论都很 注意 事 实 和根 据 , 对开启 清初一代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都勇 于从现实的需要出发 , 比较全 面地探索历史前 进 的道路 , 提出了 自成理论体系 的思 想和主张。但 由于各 并 人所承受的思想渊源 不同 , 生活 经历和 环境不 同 , 各人 的理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鲁迅先生曾精彩地评价明清一部小说,“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他评价的小说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反映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与材料中“排满”等信息无关;B选项错误,《西游记》取材于传统的取景故事,表现出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材料中“宫闱秘事”等信息无关;C选项错误,《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与材料中“缠绵”、“宫闱秘事”等信息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 中国古代医学有通行的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学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参考答案:B材料“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反映了行医中重视德行,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医生,而不是病人,故A项错误;医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医学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清朝理学、诸子学、今文经学复兴的意义——兼及与晚清政治态势的互动关系
2019年第35卷第1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〇1.35 N o.l2019(总第 1,3期)JOURNALOFNORTHUNIVERSnYOFCHINA(SOCIALSCIENCEEDraON)(Sum.163)文章编号 #1673-1646(2019)01-0001-015清朝理学、诸子学、今文经学复兴的意义—兼及与晚清政治态势的互动关系"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100872)摘要:本文根据学界即有的研究成果,分别对诸子学、理学及今文经学在清中期之后的复兴状况做了概要性的梳理。
诸子学重新受到重视,乃是因为它能起到羽翼经学考据挑战理学权烕的作用,而理学的复兴则又恰恰是因为经学过于封闭的治学风格无法应对晚清政局出现的危机,必须通过为理学注人新的经世活力来挽救学界衰颓萎靡的局面。
今文经学的兴起也有一个从维系清朝统治的常态向为晚清变革提供舆论支持的转变过程。
这三种传统学问的内在转型相互交织在一起,与晚清政治社会变革态势息息相关,值得进行深人讨论。
关键词:诸子学;理学复兴;经世;今文经学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3969). iss n.1673-1646. 2019. 01.001Significance of the Revival of Pre-Qin Philosophies? Neo-Confucianism and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Political Situation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Y A N G N ia n q u n(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vival of Pre-Qin philosophies&Neo-Confucianism a nd New Text Confucianism after the Mid-Qing period.Pre-Qin philosophies were re-emphasized because they worked as the textual criticism and challenges to theauthority of Neo-Confucianism.The revival of Neo-Confucianism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isolated style oftextual criticism failed to cope with the political crise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and the in tical statecratt into Neo-Confucianism can prevent the academia from weakening and degenerating.The riseand development of N ew Text Confucianism had also gone through a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houghtsmaintaining the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to support the reform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The in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t hree traditional scholarship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s inthe late Qing Dynasty?which is worthy of in-depth discussions.Key words:Pre-Qin philosophies;revival of Neo-Confucianism;practical statecraft;New Text Confucianismc引言从民初梁启超与胡适提出或应和“理学反动说”以后,清朝的思想史基本上就被定位成了两汉经学复兴与衰亡的历史,间或有个别学人如钱穆先生对 此思路提出异议,认为清朝学术不过是宋明理学延 续下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核心思想并无根本变 化,但在影响力方面显然无法与“理学反动说”抗收稿日期:2018-11-1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清史学术史(11W T D770002)作者简介:杨念群(964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专业:清史研究。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
从清谈到经世:晚明思想变迁的再检讨
李焯然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关于明清思想的变迁与其复杂特性,余英时和萧萐父先生做出了重要探讨.在焦竑等人那里,清代思想的博学考据与经世致用之风便非常明显.思想史的复杂性为思想史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总页数】8页(P35-42)
【作者】李焯然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颠覆与建构:晚明情观的再检讨--以宋懋澄创作为个案 [J], 朱丽霞
2.经世、考证与义理——乾嘉新义理学宏观特征的再检讨 [J], 吴通福
3.晚明复社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思想——兼论复社学术的经世取向 [J], 吴琦;袁阳春
4.晚明儒家经世致用路径的分野 [J], 王静
5.晚明儒家经世致用路径的分野 [J], 王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明末清初学术向传统经学的回归黄爱平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
置身于王朝更替、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动中,学者痛定思痛,以深刻的理论思考,犀利的现实批判,求实的学问精神,大胆地阐发个人的见解,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整个学术思想界呈现出生动活跃、繁荣兴旺的景象,掀起了别开生面、波澜壮阔的实学思潮。
作为传统学术由宋明理学向清代汉学转变的中间环节,实学思潮的独特内涵和发展趋向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者在批评晚明空疏学风乃至否定宋明理学的同时,转而向传统经学回归,这种不约而同的学术取向,不仅决定了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归宿,而且引发了清代中叶专门汉学的萌生,成为一代学术产生发展的直接导因。
就此而言,探寻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向传统经学的回归,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明末清初学术的旨趣和底蕴,并且更深刻地认识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影响。
一明末清初风起云涌的实学思潮,以主张崇实黜虚,提倡经世致用为其宗旨,这一宗旨,反映在理论思维的取向上,就是由空疏玄虚向素朴平实转化,由内在心性理道向外在经世实用转化,由唯心主义向朴素唯物主义转化。
在学术界不约而同地批评晚明心学乃至宋明理学空言心性、谈玄说妙的潮流中,宋儒的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受到了学者的普遍质疑和否定。
顾炎武以原始儒学为依据,批评宋学的心、性、理、道之说。
在他看来,孔子不专言“性与天道”;孔子所言的“性与天道”,就是孔子的文章、言行、道德及其为政。
他说:“夫子之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
”又说:“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是疑其有隐者也。
不知夫子之文章,无非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1]总之,“古之圣人所以教人之说,其行在孝、弟、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进退,其文在《诗》、《书》、《礼》、《易》、《春秋》,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
虽其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亦有体用之分,然并无用心于内之说”[2]。
这就是说,孔门儒学无非是平实的孝悌忠信、出处进退、治国安邦等实实在在的学问,并无高深玄妙的性与天道之说,也不主张“用心于内”的心性修为;而后世的理学则恰恰相反,无论是程朱学派提倡的“主敬”、“渐悟”,抑或是陆王学派讲求的“主静”、“顿悟”,都一味强调内省自修,侈谈心性理道,这显然是与孔门原始儒学背道而驰的。
顾炎武批评说:“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
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
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
”[3]李塨也同样以孔门儒学不言“性与天道”之说为依据,否定理学家的高言虚论之理。
他说:“后儒改圣门不言性天之矩,日以理气为谈柄,而究无了义。
曰:‘理、气不可分而为二。
’又曰:‘先有是理,后有是气。
’则又是二矣。
其曰:‘太极是理,阴阳是气,太极生两仪为理生气。
’则道家‘道生天地’之说矣。
不知圣经言道,皆属虚字,无在阴阳伦常之外,而别有一物曰道曰理者。
……理字则圣经甚少,《中庸》文理与《孟子》条理同,言道秩然有条,犹玉有脉理,亦虚字也。
《易》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理见于事,性具于心,命出于天,亦条理之义也。
今乃以理代道,而置之两仪人物以前,则铸铁成错矣。
”[4]在李塨看来,理学家“将孔门不轻与人言一贯性天之教一概乖反,处处谈性,人人论天,而外以孝弟忠信为行,注经论道为学。
独于孔门之礼乐兵农、执射、执御、鼓瑟、会计,忽焉不察,以为末务”[5],这实际上是与真正的圣人之道背道而驰的。
他尖锐地指出:“宋儒内外精粗,皆与圣道相反。
养心必养为无用之心,致虚守寂;修身必修为无用之身,徐言缓步;为学必为无用之学,闭门诵读。
不去其痼尽,不能入道也。
”[6]由此可见,孔门儒学的原始面貌及其原有涵义,成为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批评宋儒的心、性、理、道之说,进而全面否定宋明理学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最有力的根据。
诚如陈确所言:“凡儒先之言,一以孔、孟之学正之,则是非无遁情;其互有是非者,亦是不掩非,非不掩是,夫而后古学可明也。
”[7]在明末清初的学者看来,后世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之所以与孔门儒学的本来面貌相乖离,而日趋空谈虚无乃至诬妄弊端,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庄之说以及佛氏的浸染,所谓“自魏晋老氏之说始入于儒,吾道杂乱之所由起,浮虚之所由出也,儒说遂小而妄矣”;“自宋佛氏之说始入于儒,吾道杂乱之所繇盛,浮虚所以日炽也,儒说愈执而诬矣”[8]。
有的学者甚至极而言之,尖锐地指出:“故仆妄论宋儒,谓是集汉晋释、老之大成则可,谓是尧、舜、周、孔之正派则不可。
”[9]既然理学杂入佛、老之说,已非孔门儒学原貌,且违背原始儒学真义,那么,摒弃理学,回到原始儒学的素朴面貌,就成为当时思想家学者的共同追求,整个学术界的理论思维取向也表现出由唯心向朴素唯物主义转变的趋向。
就哲学的基本问题而言,宇宙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在理学家那里,程朱学派认为是理,陆王学派认为是心,他们或把至高无上的理,亦称之为道,或把人的本心视之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二者殊途同归,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
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在普遍摒弃程朱、陆王,否定理学的哲学思维和理论体系的同时,大多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主张物质的气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顾炎武深受宋代张载等学者的影响,他引述《正蒙》之言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盈天地之间者气也。
”[10]在与本体论密切相关的“道”、“器”问题上,顾炎武也主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非器则道无所寓”[11],强调形上之“道”离不开形下之“器”,“道”寓于“器”,“器”反映“道”,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黄宗羲尽管未能完全摆脱心学的影响,在宇宙本原问题上表现出矛盾、摇摆的状况,但大体说来,仍然把气看作客观存在的物质,视之为万物的本原。
他说:“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气本一也,而有往来、阖辟、升降之殊,则分之为动静。
有动静,则不得不分之为阴阳。
然此阴阳之动静也,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克乱,万古此寒暑也,万古此生长收藏也,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所谓太极也。
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以其极至而言,则谓之太极。
”[12]这就是说,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本身有往来、升降的动静变化,由其动静变化而分为阴阳,又由阴阳动静变化而演成自然界的寒来暑往,万物的生长收藏。
这种大化流行的运动,这种“莫知其所以然而然”的规律,就是所谓的“理”,也就是所谓的“太极”。
用黄宗羲的话来说,就是“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
因此,在黄宗羲那里,理与气“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13]。
这实际上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气为物质的本原,理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二者既是统一的,又是有所区别的。
而这一原则的提出,对理学家主张的“理本论”以及“理气二元”论,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批判。
傅山同样把浑沌之元气视作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针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明确提出“气在理先”,有气才有理的主张。
他说:“老夫尝谓气在理先,气蒸成者始有理,山川、人物、草木、鸟兽、虫鱼皆然。
若云理在气先,但好听耳,实无着落。
”[14]颜元也明确坚持“理气融为一片”,不可截然分开的观点,认为“万物之性,此理之赋也;万物之气质,此气之凝也。
正者此理此气也,间者亦此理此气也,交杂者莫非此理此气也,高明者此理此气也,卑暗者亦此理此气也,清厚者此理此气也,浊薄者亦此理此气也,长短、偏全、通塞莫非此理此气也”,因此说,天下既无“无理之气”,也没有“无气之理”[15]。
在颜元看来,既然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气也总是有理寓于其中,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那么,就断然不能说“理在气先”。
而程朱理学正是把理气分开,又进而把理本体化,“体贴出来”一个至高无上的独立于宇宙万物之外的理,所以陷入谬误。
李塨继承颜元的主张,在与之相关的“理”与“事”二者的关系上,明确提出了“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朱子云:‘洒扫应对之事,其然也,形而下者也;洒扫应对之理,所以然也,形而上者也。
’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
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
理,虚字也,可为物乎?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
《诗》曰‘有物有则’,离事物何所为理乎?”[16]这也就是说,事物的规律、法则即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离开具体的事物,就谈不上什么规律、法则,也根本没有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理”或“道”。
可以说,明末清初时期,经历了“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的社会动荡和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洗礼的思想家学者,不约而同地摒弃宋明理学的空疏玄虚,而趋向于原始儒学的素朴平实。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在实学思潮的激荡下,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成为一代学术转换时期理论思维的主流。
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外,在认识论领域,明末清初的学术界也普遍呈现出由空返实的趋向。
针对理学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弊端,许多思想家学者极力强调面向实际,躬行实践。
顾炎武摒弃“明心见性之空言”,而提倡“修己治人之实学”,他把小自个人的道德修养,大至天下的国计民生皆纳入实学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纲领,从而开辟了一条与理学讲求即物穷理、重在内省自修,或倡言“渐悟”,或讲求“顿悟”不同的认知学行的途径。
黄宗羲在认识论上也表现出重视日用习行的倾向,他说:“规矩熟而巧生,巧即在规矩之中,犹上达即在下学之中。
学者离却人伦日用,求之人生以上,是离规矩以求巧也。
”[17]这也就是说,巧在规矩之中,上达寓于下学之中,而知识、圣道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离开人伦日用去求知求道,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此,黄宗羲反对“后之儒者,将圣人看得烦难,或求之静坐澄心,或求之格物穷理,或求之人生以上,或求之察见端倪”等认知途径,而主张“只就人所行所习”,“只在著察之间”着手,则“人人去圣不远”[18]。
李颙也极力反对明末学者“闭门安坐,盘桓不行”[19],一味高头讲章,空言心性的弊端,而主张从自身“极浅极近处做起”,以为入门学问之途径。
他说:“最上道理,只在最下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