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诗话两篇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
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
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一、引言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
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
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
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
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王国维之死的原因
王国维之死的原因邓小军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王国维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1]。
王国维之死,原因何在?迄今聚讼纷纭。
其实相关原始文献逐渐出现于世,已经足以证明事实真相。
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初集弁言》引述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王国维书信所述对中国未来的隐忧:已而俄国果覆亡,公以祸终将及我,与北方某耆宿书言,观中国近状,恐以共和始而以共产终。
[2]狩野直喜《回忆王静安君》引述王国维一九二七年书信所述对中国时局的担忧:赤化之祸,旦夕不测。
[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六、党与第三国际的联系党中央委员会应每月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
[4]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加入共产国际决议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议决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条件二十一条,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
[5] 1923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指示》: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农民自治机构,并由此机构负责分配没收的土地。
[6]1927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布哈林《关于中国问题的报告》:农民运动的发展也极为迅速。
一些同志或许读过那篇报告,我们的鼓动家在这篇报告中记述了他的湖南之行。
报告写得极为出色,很有意思,而且反映了生活。
……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那位同志称这个阶段为革命阶段),农民协会的成员已达200多万。
而这200多万人领导着1000万农民。
……农村到处可见这样一条激进的口号:“打倒土豪劣绅”和“一切权力归农会!”他描写得十分生动:……农民组织的领导人常常捆绑土豪劣绅,把他们关起来,有时杀了头。
土豪劣绅如果反抗,人们就向他们征税惩罚他们,宰杀他们的猪,拿走他们的粮食,甚至还糟踏他们的女儿妻子。
现在,在湖南境内的许多农村,农会实际上就是地方政权,就是法官,就是政府,就是当地的政权。
吴宓格律诗理论与实践
吴宓的格律诗理论探索与实践摘要格律诗是一种有节奏韵律的文体,而因其节奏韵律的变化,它以四声(平、上、去、入)写诗,同时对字数、句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诗的格律形成之后,诗人们无意识的从事格律诗理论建筑,本文将以吴宓为例着重介绍其格律诗理论的探索成就和创作的实践。
关键词:格律诗理论现代化创作实践吴宓吴宓诗集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吴宓先生以西洋文学家名世,又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人,吴宓深厚的旧学功底则源自其幼时间接师承旧学大儒刘古愚,“近数十年中,吾陕知名人士,无不出其门下。
宓儿时曾获拜谒……”“追溯师承渊源,则于古愚太夫子不敢不首致其诚敬”。
吴宓于其诗学,自恃很高,给学生上课,常以自己诗歌为例。
吴宓于格律诗的理论探索研究造诣极高,并广泛应用于其格律诗的创作实践。
一吴宓的诗学主张《余生随笔》是吴宓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所作的笔记体文录,原刊登于1915年9月至1916年4月出版的《清华周刊》第四十八至七十二期之上。
其内容涉及多方面,其中论诗者34则,为吴宓教授的女儿吴学昭编入《吴宓诗话》。
这些随笔虽然写作于吴宓出洋留学之前,但是已经多次论述及西方文化,如《十二诗人重精神而略形迹》中举例说:“美国华盛顿·欧文为文富阴柔之美,多情善感,类诗人。
所作《拊掌录》,中多佳构。
”又如,《莎氏戏剧》:“探源溯流,似莎氏几于无书不读,足可致惊。
予意此正如杜工部读书破万卷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然,在注意到吴宓在西学方面修为的同时,更应该确定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格律诗方面的卓然建树和见解,这才是他在诗话中表现出来的真见地,也是全书的主旨,故此不作引录。
通过中西文化、中西诗学的融会贯通之后,吴宓提出自己的诗学主张,那便是《中西诗学对比》。
《中西诗之比较》是吴宓于1941年10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所开课程的讲稿,今所存不多。
据整理者吴学昭《整理后记》所载,该讲义与另外几本吴宓的手稿为其学生“借阅和代为保管的名义取走,至今不肯归还”。
“南沈北柯”说劭忞
“南沈北柯”说劭忞王国维在1916年12月29日写给罗振玉的信中提到“南沈北柯”(《观堂书札遗录》,载于《晋阳学刊》1983年第3期)。
此时王国维刚回国不久,在上海哈园任《学术丛编》的杂志编辑。
罗振玉尚在东瀛。
王国维提到自己心目中的学术界头号重头人物,就是南沈北柯,分别指的是沈曾植和柯劭忞。
沈曾植以前笔者曾专文介绍过,是晚清硕学通儒第一人。
尽管他的撰述很少,但在当时声名极高,学术功力颇深,藏书丰富,王国维就曾说还需再学十年才能赶得上他(见《观堂书札》,载于1980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一集)。
在同光体诗人中,也只有他才是真正“学人诗”的代表(《晚清学人之诗研究》)。
在晚清西北史地学的风气中,他是领军人物李文田(缪荃孙曾盛赞李文田,见《艺风堂文集》中的《顺德李夫子六十寿序》)的重要传人。
洪钧出使欧洲后所写的《元史译文证补》,未竟而卒,初稿付其子,清本给了沈曾植和陆润庠(《元史译文证补序》),可见沈曾植的重要地位。
沈曾植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自己努力外,有五个重要人物对其帮助最大,即陈灃、李文田、李慈铭、袁昶和文廷式。
尤其是李慈铭,与沈曾植同在京师十多年,又为同年进士,都为浙人,影响最大。
一部《越缦堂日记》,几乎读遍经史子集四部(后人从日记中辑出为《越缦堂读书记》)。
那么,这位柯劭忞呢?柯劭忞(1850年-1933年),字凤孙,晚号蓼园。
1886年进士,比沈曾植晚6年,但二人岁数一样。
晚清覆灭,二人均甘当遗老,不愿为官。
但柯劭忞的地位扶摇而升,在晚清最后几年时,就担任了国史馆纂修、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又任典礼院学士,赐紫禁城骑马,成为了宣统皇帝的老师。
1914年设立清史馆,编纂《清史稿》,赵尔巽任馆长,聘其任总纂,赵氏病逝后,便由其代理馆长兼总裁。
1927年柯劭忞又担任《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总裁。
柯劭忞的最小及门弟子史学家牟润孙在数十年后所写的《蓼园问学记》中,非常佩服地称其师为钱大昕后的第一人,“凡经史词章、小学、天文、历算、金石,无不精通”(见《注史斋丛稿》,八十年代出版)。
文学翻译鉴赏-----吴宓先生其人
原文1: 原文 :
Mr. Wu Mi is 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
林语堂译文: 林语堂译文:
世上只有一个吴雨生,叫你一见不能忘。
赏析: 赏析 : “Mr. Wu Mi”译成“吴雨生”而非
“吴宓先生”易使读者迷惑,最好加注“吴宓, 字雨生”;“like nothing”译成“只有一个” 没有“独一无二”来的文气。
时会爆炸的炸药,“爆发性”一词出入太大。 虽然“wan in colour”是苍白的意思,但中 文多用“脸色黄”来形容人虚弱,憔悴。
小结: 小结:
1. 翻译时,要注意被动态的转化。 2. 不要过分追求“四字格”的使用,而忽略 意义的准确。 3. 注意中西方语言习惯及文化的差异:量词, 颜色词等。 4. 注意语言结构的差异,汉语重意合,不加 连词,语片依然连贯。 5. 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要忠于原著。不 可随意删减,语义可能不变,但语境会变。
黄世坦译文: 黄世坦译文:
他的脑袋形似一枚炸弹,且使人觉着行将爆 发一般。瘦削的面庞,有些苍白、憔悴;胡 须时有进出毛孔欲蔓延全脸之势,但每天清 晨总是被规规矩矩地刺得干干净净。粗犷的 面部,颧骨高耸,两须深陷,一双眼睛好似 烧亮的炭火,灼灼逼人。——所有这一切又 都安放在一个加倍地过长的脖颈上。他的身 躯干瘦,像根钢条那样健壮,坚硬得难以伸 缩。
脑袋形似一颗炸弹而一样的有爆发性面是瘦黄胡须儿有随时蔓延全局之势但是每晨刮的整整齐齐面容险峻颧骨高起两颊瘦削一对眼睛亮晶晶的像两粒炙光的煤炭这些都装在一个太长的脖子上及一副像枝铜棍那样结实的身材上
文学翻译鉴赏
------<吴宓先生其人 吴宓先生其人> 吴宓先生其人
钱锺书与比较文学
钱锺书与比较文学钱锺书终其一生,念念不忘打通中西。
针对欧美新学(即20世纪西方文论),他一再说要“打通”。
此话他在多种场合讲过。
说的周全一些,又分三层,即“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
请注意:其中包含了钱锺书有关“比较文学”的研究原则。
1993年冬,我在北京购得《管锥编》五卷本,打算花2年功夫,认真通读一过。
于是去钱府,请先生亲笔题词。
老人题了词,又对我说:新学不易通,你要花力气,用力咯打。
按:老人是无锡口音,“打通”二字,音似“当冬”。
钱氏“打通”方法,始于何时?成于何处?我经多年调查,以为离不开清华、牛津,西南联大这三个所在。
分头说明如下。
清华新生的梦想1929年,钱锺书考入清华外文系。
此时清华,代表中国现代知识理想,开创研究生培养体系。
它在制度上,因能广纳新知,融会中西、为我所用。
上述特征,窃以为离不开陈寅恪、吴宓先生的“中国文化本位”论。
或者说,若无陈吴二师,钱锺书的“打通”,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考证如下:吴宓先生1918年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名师白璧德教授(Irving Babbitt),并与陈寅恪结为至交。
1921年,吴宓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回国任英文教授,并创办《学衡》杂志。
1925年初,清华创立国学研究院,吴宓出任主任,礼聘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四导师。
陈寅恪先生遂从德国柏林大学返回清华园,与吴宓比邻而居。
据吴宓《空轩诗话》记载:“宓於民国八年,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学识”。
1961年秋,二老在广州中山大学白头聚首。
吴先生发现:“寅恪兄之思想及主张毫未改变,仍遵守昔年之中国文化本位论。
”何为文化本位?我们知道,陈先生谙熟国史,精通外文,复以本民族命运为重,孜孜寻求中国兴衰原因。
如此本位精神,套用陈先生的文言,即“中体西用资循诱”。
留学哈佛的陈寅恪与吴宓再者,陈先生治学之道,垂范后世。
譬如研读《高僧传》时,陈先生围绕“译经传播事者”评论道:“间接传播文化,有利亦有害。
阅读吴宓
事隔多年,重新回顾这场文化论战,心平气和地说,双方都该骂,而且细究骂人的内容,双方都有些道理。《学衡》站在旧文化阵营一边,仅此一点顽固,即使在今日,仍然该骂,该痛骂,而“五四”前后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方向大致正确,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也应该指出来。我曾和祖父谈过读当年的《小说月报》,众所周知,《小说月报》改刊是新文学史上的大事,比较新旧两派小说,也就是阅读茅盾主编前后的《小说月报》,就其小说质量而言,被看好的五四时期新小说,并不比旧小说强。新小说在一开始很不好看,鲁迅或许是个例外,像他那样优秀的太少,新小说的拙劣有目共睹,后人评价高,更多的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事实上,作为当时的重要作者,祖父也承认新派的小说,没有旧小说写得好。换句话说,新小说只能证明自己写得对,却不能证明自己写得好,达到了多高的境界。
吴宓不是一个豪爽的人,而且毫无幽默感,他的成名与挨骂有关。说起新文学史,谈到新旧之争,忘不了鲁迅的妙文《估“学衡”》。《学衡》是一个笑柄,一帮自恃很高的书呆子,刚从国外回来,觉得喝过洋墨水,对“西化”更有发言权,于是匆匆上阵,想一招致敌于死命,事实却证明根本不是对手,刚一出招,就被新文学阵营打得鼻青脸肿。不妨想象一下当时的新文学阵营如何强大,陈独秀和李大钊,鲁迅兄弟,胡适及其弟子罗家伦和顾颉刚,茅盾为理论主笔的文学研究会,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学灯》,这些高人联手,每人吐口唾沫,已足以把《学衡》的人淹死。当时同属于新文学阵营的创造社,还没有出手参战,这一派的好战,善于胡搅蛮缠,作为《学衡》总编辑的吴宓心里不会不明白。
《学衡》并不像吹嘘的那么出色,这一点吴宓心里很明白,也很无奈。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一本能实现心中理想的刊物。前几年,吴宓成了出土文物,着实热了一阵,有关的书甚至成了畅销书,他也因此和陈寅恪一样,罩上了通今博古的光环,有人甚至趁机为《学衡》翻案。以学术成就论,吴宓比不上陈寅恪和胡适,也比不上他的学生钱钟书。吴宓的失算在于知其不可为而硬为,像编《学衡》这样的杂务,陈寅恪钱钟书决对不会去干,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耽误。吴宓的旧学根抵较弱,刚回国那阵,他跟着胡先和邵祖平学写过江西诗派风格的旧诗。老实说,不仅新派看不上,旧派同人也不把他放在眼里,所谓“敌笑亲讥无一可”。梅光迪就对外人说过《学衡》越办越坏,原因当然是吴宓不行。吴宓不擅长训诂音韵,也不屑于做考据一类的文字,《学衡》发表谈甲骨文的文章,引起外国学者的注意,很认真地写信来请教,这让吴宓感到很恼火,因为他理想中的《学衡》,应该是“有关国事与时局”,应该担负维护中国文化优秀传统之大任,而不是旧派学人的自留地,整日来几首小诗几篇游记,玩点考证索引,大谈文章义法。旧的沼泽地里折腾不出新名堂,玩物丧志是吴宓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学衡》给读者留下太深的陈旧印象,真发表了有观点的好文章,实际上也没什么人愿意读。
吴宓诗学中的考据学理念——以吴宓对陈涛诗的批评为例
录入十四首,另有十七首弃而不录, 幸赖《 入蜀日
记》 ( 刊入《 审安斋遗稿》 ) 得以窥探全貌。
吴宓致力于陈涛诗作的辑佚、系年与笺注。 吴
材料入旧格律” ,将陈涛时常把生活事实及环境,辄
宓十五岁学诗于才华纵横的陈涛,他常把得以捧读
以诗写之的启发演变为“ 作诗之翻译法” 。 吴宓以
一年七月望,此时陈涛之子陈之硕肄业于日本东京
吴宓认为诗人应精通音韵、训诂、考据,熔铸经
高等工业学校,故而诗中流露出责备惋惜之意,更易
史、通览时事、知晓风俗、练达人情等,如此诗之情感
于后人理解。 他又将《 海昌秋夜》 《 重九日钱塘江上
才得以游刃有余,内容方丰腴缭绕。 作为读者和研
究者,必须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以及当时的情事,在
2021 年 05 月
第 31 卷 第 3 期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May. 2021
Vol. 31 No. 3
吴宓诗学中的考据学理念
———以吴宓对陈涛诗的批评为例
卢晓瑞
( 榆林学院 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在清末考据盛行的学术氛围下,晚近学人与诗人的二重身份渐趋融合,诗学渗透了学术的治学
陶,室名审安斋,陕西三原人,光绪十五(1889) 年己
作、品鉴、批评、整理诗文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考
丑科解元,为刘古愚弟子,康有为门人,吴宓十五岁
据学的治学理念。
随其学诗。 戊戌政变后避难于上海等地,后久客粤
吴宓(1894 ~ 1978) ,字雨僧、雨生,陕西泾阳人,
收稿日期:2021—03—20
吴宓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字雨生,陕西泾阳人,文学家,早期“红学”家。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赴美留学,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回国,任南高师、东南大学英语兼英国文学教授,并与刘伯明、梅光迪、柳诒徵等创办《学衡》杂志,自任总编,是“学衡派”代表人物之一。
1924年8月离开南京,先后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四川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等校教授。
他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一人。
1894年1岁8月20日生于陕西泾阳县安吴堡。
1906年13岁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中学部。
1908年15岁肄业于宏道学堂,开始作诗。
1909年16岁与宏道同学表兄胡文豹等创办《陕西杂志》,由西安公益书局印行,因经费不断,仅印行一期。
于该刊发表叙日俄战史之小说《军国民》第一回。
夏,裒钞诗作,编为《雨僧诗话》。
1910年17岁赴西安应游美肄学馆(清华学堂前身)入学考,考取。
夏,作剧本《陕西梦传奇》。
宏道学堂毕业。
1911年18岁赴北京入清华学堂,4月29日开学。
6月,编《雨僧诗稿》卷二。
1912年19岁肄业清华学堂。
1916年23岁清华学堂毕业,留校任文案处翻译及文牍职事。
在《清华周刊》第48—72期连载《余生随笔》,担任《清华周刊》编辑。
1917年24岁赴美留学,入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二年级。
1918年25岁暑假,经梅光迪介绍,转学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白璧德(Irving Babbitt)先生。
1919年26岁春,在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讲《红楼梦新谈》,得陈寅恪题诗,后刊于上海《民心周报》第1卷,第17、18期(1920)。
在《中国留美学生月报》第7卷第3期发表《英文诗话》。
1920年27岁6月,哈佛大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论文《中国之旧与新》刊于《中国留美学生月报》第8卷第3期。
1921年28岁6月,哈佛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
7月19日离美,8月6日返国抵沪,应梅光迪邀,任南京东南大学英语系教授。
_伊凡吉林_的主题及结构艺术_柳士军
文章编号:1672-6758(2009)01-0102-2作者简介:柳士军,硕士,讲师,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河南·信阳。
研究方向:西方文艺理论与中西诗歌比较。
邮政编码:464000《伊凡吉林》的主题及结构艺术柳士军摘 要:《伊凡吉林》是朗费罗的最优秀的长篇诗歌体小说之一。
它以起兴开篇,浪漫结尾,刻画了普通人善良、忠贞的性格,歌颂了坚贞的爱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
关键词:伊凡吉林;结构艺术;主题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相传中国古代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工。
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已劳累而死,悲恸欲绝,痛哭不止,竟哭倒了长城,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寻夫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奇遇,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孟姜女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美国,一部《伊凡吉林》长诗简直就是它千年之后在异国的姊妹篇。
《伊凡吉林》是美国畅销作家朗费罗(1807-1882)最优秀的传奇诗歌体小说之一。
《伊凡吉林》写的是历史上真实的一场战役。
在加拿大东南部新英格兰有一个阿卡迪亚村,是法国殖民者在北美大陆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据点,位于现加拿大东南方的大西洋沿岸,离魁北克很近。
早在1524年,为法王效力的意大利探险家乔万尼便第一个来到此地,并把它命名为阿卡迪亚,意思是“葱郁美丽的地方”。
在17世纪80年代,英法两国就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和毛皮市场而爆发战争。
1713年法国被击退,阿卡迪亚划分给英国,但村民不服。
1755年9月4日英国以“人民暗附法国”为由,抄没全村。
英国殖民当局决定迫使所有的阿卡迪亚人发誓效忠英国,如若不从,便实行流放。
然而大多数阿卡迪亚人都拒绝宣誓效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阿卡迪亚人被赶出自己的家园,在三日内发往南方属省,分别安居,各觅生路,所有房屋财产,悉数交公。
在那漫长而痛苦的流放生涯中,饿死、病死的阿卡迪亚人不计其数。
《伊凡吉林》的故事背景就是在这场流放中发生的。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比较
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比较解超群【摘要】中英思乡诗中的景与情的表现形式不同,前者以表现、含蓄、微妙为特点,后者则注重再现、奔放与深刻.【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5【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中英思乡诗;景与情;对比;差异【作者】解超群【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内江6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思乡这一主题,历来是文人墨客探讨的话题。
或一股淡淡的忧伤,或一缕隐隐的惆怅,虽然中外文人分别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形式,但是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却有着微妙的共通之处:思乡是人身处异地而不能返,遂感寂寞孤独,对往昔故地美好感情的怀念,是对过去的追忆,是自然感情的流露。
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 erful feelings arising from emotion),因此,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乡的感情流露是再自然不过了。
古今中外众多的诗人创作出了大量的思乡诗歌,其中不乏上乘之作: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1]、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我的心啊在高原》(M y Heart’s in the H igh land)和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海外乡思》(Home-Thoughts,from Abroad)。
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萦绕在诗人心头对家乡的思恋之情,正是由于诗中情和景互动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在诗歌中升华,景物亦被赋予存在的价值。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2]“景”是诗歌表达强烈感情的载体。
借助景,诗人的内心情感得以充分表达。
另一方面,情是诗歌的灵魂。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卷一中说过:“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单选题1.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2.《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最讲“爱”的莫过于墨子,誉之为“世界平等博爱主义第一大家”,这是因为墨子的主张( )A.代表手工业者的利益B.倡导主动地爱护别人C.强调爱不分厚薄亲疏D.强调各国要和平相处4.袁行霈等在《中华文明史》中说:“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接纳力与融合力。
”下列各项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佛教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部分B.隋唐丝织技术高,还借鉴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C.唐宋时期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D.元朝时海南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5.吴宓先生在《空轩诗话》中写道:“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于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材料体现了李唐文化( )A.拙野质朴的黄土气息与美感B.兼容并蓄和浑融整合的特点C.经世致用的观念和进取意识D.英武豪迈与温婉细腻的特色6.忽必烈取传统经典《周易》中“大哉乾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
这说明( )A.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B.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C.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渐形成7.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普通班)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普通班)历史试题1.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则出现了“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由分裂走向统一B.政权频繁更迭C.诸侯割据复现D.门阀政治衰落2. 唐朝实行的两税法:“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两税法()A.缓解了土地兼并和社会矛盾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继承了租庸调制的征税原则D.因税制合理受到地主阶级支持3.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
又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这说明当时()A.政府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B.中央对地方管控的加强C.国家为开拓疆域进行准备D.商人经商环境较为宽松4. 如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
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5. 有学者认为,西周宗法制度是贵族间相互联系的黏合剂。
这种制度虽然植根于传统的血缘关系,但是它在许多方面又减弱了血缘关系的社会作用,因为在血缘与等级二者之间,它更注重的是社会等级。
由此可见,宗法制()A.淡化了血缘关系B.以等级关系为核心C.化解了贵族矛盾D.利于稳定统治秩序6. 东晋南朝时期,政府在南渡而来的侨居的人口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郡、县,如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在今南京江乘县境内设立南琅琊郡,刘宋时期设立的南徐州、南豫州等。
这一举措()A.导致士族门阀势力兴起B.表明国家重新归于统一C.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D.有利于南方地区的开发7. 吴宓先生在《空轩诗话》中写道:“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
材料体现李唐文化A.批野质朴的黄土气息与美感B.兼容并蓄和浑融整合的特点C.经世致用的观念和进取意识D.英武豪迈与温婉细腻的特色8. 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9. 战国时期,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空轩诗话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空轩诗话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空轩诗话》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空轩诗话字数:4980 空轩诗话民国吴宓 〔近年编辑读书及与朋友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
予于民国十四年二月重来清华园,奠居学务处西客厅,为题名曰“藤影黄声之馆”,俯仰吟啸,忽满十年。
本集卷十三有《空轩诗》十二首,即谓此室,兼寓个人心境。
今取以名诗话。
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吴宓记。
〕 ○一 《雪桥诗话》正集十二卷、续集八卷,(卷各一册,尚有三集未得见。
)辽阳杨锺羲(字子勤)撰集,刘氏求恕斋刻本。
(续集作成于民囤五年。
)陈寅恪尝劝予读此书,谓作者熟悉清朝掌故。
此书虽诗话,而一代文章学派风气之变迁,皆寓焉。
予读后摘记数条。
按作者系汉军旗人,与王静安先生(国维)同直清南书房。
王先生自沈之次晨,首至颐和园鱼藻轩望尸而哭,挽诗亦沈痛。
作者为前清遗老,故书中对于明末遗土孤臣特为表彰,而清代各朝死节殉难之人,苟有诗文可采,亦皆著录褒异,所以见志也。
正集卷十二末条述本书撰集大旨,谓“大抵论诗者十之二三,因人及诗、因诗及事居十之七八。
……不足括一代之诗之全,而朝章国故,前言往行,学问之渊源,文章之流别,亦略可考见”云云。
正集卷七述良乡县有吴天塔,俗说杨六郎盗骨处;琉璃河在县境,(今并为京汉车站。
)文文山集有《过雪桥琉璃桥诗。
》又谓“吾家自先高祖侍郎公以下,墓田均在良乡。
……文山所过雪桥,今不能实指其所在,度不逾琉璃河水左右,取以名吾诗话。
誓墓未能,聊志北风之思。
”此《雪桥诗话》一书之所以名也。
《雪桥诗话》于清宗室及八旗文学著录特多,自成容若至志伯愚,后先辉映。
寅恪尝谓唐代以异族入主中原,以新兴之精神,强健活泼之血脉,注入于久远而陈腐之文化,故其结果灿烂辉煌,有欧洲骑士文学Chivalry之盛况。
1921年吴宓回国
1921年吴宓回国,即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28年更名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之先河。
吴宓在南京大学与梅光迪、柳诒徵一起主编于1922年创办之《学衡》杂志,11年间共出版79期,于新旧文化取径独异,持论固有深获西欧北美之说,未尝尽去先儒旧义,故分庭抗议,别成一派。
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采古典主义,抨击新体自由诗,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尝以中国的白璧德自任。
他曾著有《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
1924年赴沈阳,任东北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
次年清华大学成立,吴宓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聘请当时学术界最负盛名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四位学者为研究院导师。
研究院被称为“国学研究院”,为国内培养了一批如钱钟书、季羡林、徐中舒、高亨等国学人才。
落花之咏:陈宝琛王国维吴宓陈寅恪之心灵诗学
落花之咏:陈宝琛王国维吴宓陈寅恪之心灵诗学作者:胡晓明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05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08JJD720032)作者简介:胡晓明(1955-),四川成都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引用格式:胡晓明.落花之咏:陈宝琛王国维吴宓陈寅恪之心灵诗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546-560.关键词:落花诗;陈宝琛;王国维;吴宓;陈寅恪;心灵诗学摘要:透过长达近百年的一组“落花诗”,挖掘近现代诗学一支深隐的心灵诗学谱系。
即从陈宝琛到王国维、吴宓、陈寅恪,代代相传、自觉而灵心相通、有文化托命意识的一种精神传统。
“落花之咏”成为认知的图式和抒情的背景,笼罩着众多繁杂深细的诗学书写。
其中又隐藏着有关近现代诗与思、历史与政治、个人命运与家国大局、信仰与理性等论域的重大信息。
在百年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与变革大背景中,既属知识心灵的一种诗性记忆,亦不失为极富启示意义的一笔美学遗产。
中图分类号: I20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4)05054615一、陈宝琛的落花诗(一)陈宝琛“前落花诗”及其相关古典陈宝琛1919年作《落花》四首,世称“前落花诗”。
1924-1925年间作《落花续作》四首,世称“后落花诗”。
此外,1931年作《次韵仁先春尽日赋落花》七律一首,至此,凡落花诗共9首。
王静庵自沉昆明湖之前为学生谢国桢书扇,其中两首落花诗,即“前落花诗”之三、四首。
兹录“前落花诗”四首如下:楼台风日似年时,茵溷相怜等此悲。
著地可应愁蹋损,寻春已是恨来迟。
繁华自忏三生业,衰谢难酬一顾知。
岂独汉宫寒食感,满城何限事如棋。
痴蜂冶蝶太猖狂,未替灵修惜众芳。
本意阴晴容养艳,那知风雨趣收场。
昨宵秉烛方张乐,隔院飞英已命觞。
油幕锦幡竟何用,空枝斜照百回肠。
“未及访晤”吴宓与吕碧城旅欧交往始末
第41卷第5期2020年10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41No.5Oct.2020收稿日期:2020-07-12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7D74)作者简介:葛文峰(1981—),男,山东莒南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未及访晤”:吴宓与吕碧城旅欧交往始末葛文峰(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晚清民国皖籍词人吕碧城毕生游历欧美诸国十余年,其域外题材的旧体诗词颇能契合吴宓“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诗学思想,备受吴宓推崇。
吕碧城的海外新词《信芳集》与吴宓的《欧游杂诗》均为跨文化的诗词书写,两者多有对同一欧洲景物的描写。
旅欧期间,吴宓主动为《信芳集》作序,并邀约会晤,却以“未嫁”之语见恼于吕碧城,错失面谈良机。
在瑞士短暂旅行的吴宓游览吕碧城造访过的旧迹,日记中也留下了大量关于吕碧城的记录。
他们旅欧时期这一段非同寻常的交往,是民国文坛一则重要的文学史料。
关键词:吴宓;吕碧城;旅欧;交往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83(2020)05-0023-07作为诗人、诗歌评论家,吴宓原本计划遴选民国诗词佳作,并附作者小传及诗词评注,编辑一部《近世中国诗选》。
后因故未能实现,退而“择尤存粹,录入《空轩诗话》”,[1]177意欲自行出资印行。
1935年初,《空轩诗话》撰编完毕,内容涉及潘伯鹰(1904—1966)、王国维(1877—1927)、吴芳吉(1896—1932)、吕碧城(1883—1943)等数十人。
吴宓坦言,《空轩诗话》所录全凭诗词创作,绝无私谊干扰:近年职任编辑,恒多先见其诗,后识其人。
每睹佳作,急予刊登。
然后到处辗转寻访,久久始得踪迹。
先以通函,继乃订交。
由文字之雅,终成密契,年深迹累,情好益笃。
吴宓与杜甫
杜甫研究学刊二○一三年第一期 总第115期吴宓与杜甫孔令环〔摘 要〕 吴宓是“学衡派”的中坚人物,以文化保守主义者自居,持反对新文学运动的立场,他对杜甫的接受在旧派人物中相当具有典型性,对吴宓与杜甫关系的考察,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对于客观地评价现代旧体诗创作,以及如何继承文学传统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吴宓与杜甫的厚缘、吴宓对杜甫人格精神的继承、吴宓对杜甫诗歌的借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吴宓 杜甫 接受作者:孔令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450002。
新文化运动勃兴之初,以批判旧文化启其端,作为新文化运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文学革命一度将曾经达到巅峰的中国古典诗歌作为重点批判对象,其目的是为新文学清场。
曾经稳坐诗坛最高地位千余年的诗圣杜甫的处境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变得非常微妙,同时成为新旧两派人物诘难攻击对方的重要工具和建立各自诗歌理论体系的重要参照物,在关于杜甫的评价和如何学杜的问题上均出现了重大分歧。
吴宓是“学衡派”的中坚人物,以文化保守主义者自居,持反对新文学运动、反对白话诗的立场,他对杜甫的接受在旧派人物中相当具有典型性,对吴宓与杜甫关系的考察,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对于客观地评价现代旧体诗创作,以及如何继承文学传统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主要分为吴宓与杜甫的厚缘、吴宓对杜甫人格精神的继承、吴宓对杜甫诗歌的借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吴宓与杜甫的厚缘据笔者粗略统计,《吴宓日记》及《吴宓日记续编》中提及杜甫与杜诗者多达100处左右,《吴宓诗话》中提及杜甫与杜诗者多达40余处,其诗歌引用、化用、隐括杜诗者近百处。
从中可知杜甫对吴宓的影响之深。
吴宓八九岁时,继母雷清芬为他讲授《唐诗别裁》①,《唐诗别裁》是清人沈德潜编的一个唐诗选本,书中收录杜甫诗二百五十余首,数量居首位,这是吴宓学杜的开端。
稍后,吴宓跟随姑丈陈伯澜先生学诗,陈伯澜作诗“取法盛唐,直学工部,参以玉溪。
”②吴宓受其影响,开始研6. All Rights Reserved.读杜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宓诗话两篇诗韵问题之我见(节录)予对于大昭君(瞿宣颖兑之)所持论,极为赞成。
且更进一步,以为诗韵不特有其演进之历史,且有其当保存之价值。
予以为在今新诗(语体诗)可作,旧诗亦可作。
(详上篇。
题日《论诗之创作》。
)作新诗者,如何用韵,尽可自由试验,创造适用之新韵,非予今兹所欲讨论。
若夫作旧诗者,予意必当严格的遵守旧韵。
(即现行之诗韵)【理由一】凡艺术必有规律,必须宗传(Tradition)。
从事此道者,久久沿袭,人人遵守,然后作者有所依据,不至茫无津涯,然后评者可得标准,(标准有精神形式二种之不同,但皆关系重要。
)可为公平之裁判与比较。
世界各国各体文学,皆有其特殊之规律及宗传,中国旧诗之形式上之规律及宗传,厥惟平仄之排置与协韵。
去韵,则旧诗不成为一种艺术。
破坏人人(指作旧诗、读旧诗、评旧诗者。
)所共遵所共守之韵,则旧诗已不成为旧诗,即等于完全消灭矣。
【理由二】凡人生社会各种规矩(Convention),似若束缚,实皆为全体或大多数人之利便。
当初制定之时,纵属勉强,纵由专断,然既通行之后,则可赖以免除人间多少猜疑纷争痛苦旁皇。
譬如马路中车辆左侧东行右侧西行,又譬如电话簿按字画多少编目,其无形中便利群众便利个人之处,直不可思议、不可限量。
上者如道德事功,下之如衣服装饰,于规矩定律之外,随时因人施以变化,乃见巧思与聪明,乃成新奇与美丽。
(此又本乎一多共存而相关之根本原理。
不赘释。
)故各种规矩之存在,不但足以维持社会秩序之安宁,且足以增加个人生活之趣味也。
文学艺术,理正同此。
各种规律(诗韵亦其一)之存在,不特不至阻抑天才,且能赞助天才之发荣滋长:不特非枷锁之束缚手足,且如枪炮之便利战斗。
故谓中国旧诗规律太严者,妄也。
谓中国现今之韵应废除者,亦妄也。
疑吾言者,请读华次华斯(Wordsworth)之Nuns fret notat their convent's narrow room诗,(十四行体)又请读韦拉里《说诗中韵律之功用》(译文见上所录)一篇。
其他例证不胜举。
【理由三】姑不论源流沿革,只论现在。
则以予本身实验之经验,常与生长各省之朋友谈话,积久乃知中国现今之诗韵,(按照通行韵本)其分别部居,对于任何一地之人,皆不能为完全之适合,然其对于全国所有各地之人,则能为(比较的)最大量之适合,譬犹算术中之公生数,(或曰公因子)诚可为文学界公用之标准也。
大弨君以粤吴湘诸音比较,可证予言,大抵甲省之人每觉韵本中子丑诸韵字编置不近理,而乙省之人又觉韵本中寅卯等字不应同在一韵。
(例如陕人读门元音绝异,而苏人常错仁清。
)北京话之应为全国标准语者,理由亦同此。
昔但丁提倡意大利国语,创造新文学,而专取塔斯干之方言。
正因此故,彼所取者,谓之雅言,乃塔斯干方言之加以淘汰凝炼者,又非该地市井之流行语也。
总之,北京话既可为全国标准语言,文言更应继续为全国统一之文字。
而现今之诗韵,尤当为作旧诗者所宜共遵守。
此予所深信不疑者也。
虽然,立法宜严,而行法则当时予宽怒。
论理宜真,而行事则必有时过、有时不及。
此人生之实况,亦当然之理也。
诗韵乃一理想之鹄的,公共之标准,故每一作者悉当洛遵严守。
然事实上,如偶成佳诗,而某句不协韵,若强改为本韵中之字,则大失原意或减损其美,到此无可奈何之时,吾宁劝此作者勿改,宁可某句出韵,而保存全诗之光辉与价值。
然此乃以破格及例外视之。
作者不获已时,尽可行使此种自由,然却不可因自己一时之便利,而欲破坏诗韵之本体也。
(盖诗韵推翻之后,此种出韵之自由,亦不觉其为可爱而便利矣。
)【附录】诗韵问题之尾声总之,对于诗韵问题,1) 阁吾(徐凌霄》从徐志摩君,主以作者个人为单位,而遵从现代人及各地方言土语之读音,以求真切而得自由。
(2)大弨君与予,则主维持已有之公共标准,遵依韵本之所区分所规定,以严格律而尊艺术。
吾人以为此二说之不同,仍可归本于一(the One)多(the Many)之对峙。
盖主多者,常主自然(Nature)而讥斥人为;主一者,并主规律((Law; Convention)而力求统贯。
此二种态度之双立背驰,其间何去何从、及相反相成之理,古昔柏拉图已卓然发明尽致。
今取柏氏之学说,证以后世之经历,则宇宙人生任何问题,无不可归纳于一多问题之下。
而论学论事论文论人之标准及态度,如由此根本出发点明察深辨,则一切不费文字言词,已可得其分别而为之解决矣。
本刊对于诗韵,并存二说,待读者自为取择。
即以此为本问题之结束云。
*此文原载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论诗之创作——答方玮德书①(节录)兹述予个人对于作诗之意见,如左。
【一】予最服膺柏拉图之哲学,以为可以包括一切事象,解决一切问题。
柏拉图哲学之精华,尤在其两世界及一多相关无碍之二义。
【二】以柏拉图之学说用之于文学,则知(1)文学之原理,真善美之本体,批评之标准,以上均为绝对的。
故可完全客观论究而得公平。
但(2)对于某作者及某书某篇之论评,属于相对的范围。
势必参以主观,只能得吾意所欲求、吾力所能致之公平。
【三】作诗,与作散文作戏剧作小说同。
固可论究创作之原理与方法,然至我自己实行创作时,只当用我此际所认为最适当之方法。
此种方法之选择,固须融汇一切文学艺术原理规律于心,而尤须了解我自己之特别才性。
创作家之我,乃主观的活人,受我生数十年来性情才调经验学问境遇修养之限制。
故我此际创作此篇所用之方法,惟我所自为选择者为善,他人不能代谋。
【四】作诗(任何文学创作皆同)只当运用我之全力,使所作者材料(即思想感情之内质)形式(即格律词藻之外形)并佳,且材料(内)与形式(外)融合为一体,不可分别。
如此作成一篇之后,即静待朋友当世之人及后世之人之评判。
所评者非,吾亦无暇辩驳。
所评者是,吾亦无力改进。
故一篇既成,即不当再置念,他日另努力于新作可也。
由是言之,古今东西作家,无人无时不在“尝试”之中。
但尝试非掉以轻心,率尔操觚之谓。
乃既尽吾力,静待结果之谓也。
【五】欲为佳诗,须材料与形式并重。
但二者应合为一体,且须成于自然。
不可矜心作意,专务材料之富或形式之美,致露痕迹。
若以作品强别等次,则可云,材料形式并佳者为上上。
材料佳而形式劣者为中上。
材料劣而形式佳者为中下。
材料劣而形式亦劣者为下下。
【六】古今东西作者,其材料与形式皆有新旧之分别。
如何舍此而取彼,援新以入旧,乃凡百作者皆须自为解决之困难问题。
非独今之中国为然也。
惟在今之中国,则新旧之差别过显过巨,故此问题尤为切要,亦更困难。
今日吾侪所运用之旧材料,乃中国旧有之思想感情经验事物。
新材料,则西洋传来学术文艺生活器物,及缘此而生之思想感情等,所号为现代之特征者是。
今日吾侪所采用之新形式,(专就诗言)即西文诗之形式与格律,以及文法词藻韵脚标点等。
其旧形式,则为吾国诗中所固有之五七言律绝古体平仄及押韵等。
【七】斟酌选择于新旧材料格律之间,其途径可有千百。
然可大概分为四类如下。
甲旧材料——旧形式(例)郑海藏乙旧材料——新形式(例)某某等之语体诗丙新材料——旧形式(例)黄公度(已故)吴芳吉(已故)丁新材料——新形式 (例)徐志摩(已故)现代极旧派之人,其所表示者,亦是现代人之思想感情。
故上表自有缺点。
但此处旧指中国,新指西洋。
旧指已曾见于中国诗文中者,新指尚未见而今始见于中国诗文中者。
读者幸勿以辞害意也。
【八】如上所言,每一作者,应按照己之性情嗜好才学经验等,为自己选择最适宜之一途。
(上文第三条)适于我者未必适于人,反是亦然。
故在理论上,对于上列四途不必强别高下。
而在实际上,宜尽其毕生之力,成绩留待后人评判可也。
(第四条。
)吾意徐志摩君既择丁途,则丁途必最适于徐君者,吾人可以置信。
而予不能诗,亦喜作诗,则窃自附于丙途之作者之后。
予之所择,亦有不得不如是者存乎其间。
更观本刊二百零九期所载二文②。
杨丙辰君讥徐志摩君过重格律,而方玮德君则以此为徐君对于新诗之首功。
平心而论,杨君之意旨,略如予上文第五条。
然而天才及修养既在个人,则对于一般人,极力提倡格律,使作者对于表现技术咸极努力而不苟且。
此在任何时地、任何派别,均属正道,均为美事。
是则方君推重徐君之说,诚确乎不可易矣。
【九】予不敏,夙昔作诗,常主表现真我,不矫不饰。
然同时更望将此我日日改善,期使所表现于诗中之思想感情日趋于高上精深。
易言之,即以写实之法,表现趋向理想之我。
数年前,编订拙作诗稿,曾为自序一篇。
略谓诗中首重真挚之感情。
一时一地之生活感想,均应存其真相。
盖古今伟大之诗人,皆能以其经验中最重要最高贵之部分写入诗中,质美而量亦富,故不可及云云。
又拙作《南游杂诗》(《吴宓诗集》卷十)第九十首云:耻效浮夸骋艳辞,但凭真挚写情思。
传神述事期能信,枯淡平庸我自知。
盖自道也。
又予所编订之诗集,取法人解尼埃(Andr6Ch6nier1762—1794)所作L,Invention《创造》诗中四句,为予诗册之格言(Motto),写印于首页。
其诗云:Changeonsannotremielleursplusantiquefleurs;采撷远古之花兮以酿造吾人之蜜Pourpeindrenotreid6eempruntonsleurscouleurs;为描画吾侪之感想兮借古人之色泽Allumonsnosflambeauxaleursfeusp06tiques;就古人之诗火兮吾侪之烈炬可以引燃Surdespensersnouveauxfaisonsdesversantiques.用新来之俊思兮成古体之佳篇黄公度之为诗,主以新材料人旧格律。
安诺德所作诗,能融合浪漫之感情与古典之艺术。
胥此意也。
注:①本文节录自吴宓所撰《论诗之创作——答方玮德君》,原载1932年1月18日出版之《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二百十期。
②二文者,指扬丙辰之《大诗人——天才——徐志摩——和他的朋友们》(在百科学会演讲辞),及方玮德所撰《再谈徐志摩并质吴宓先生》,均载1932年1月11日出版之《大公报·文学副刊》第二百零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