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业指导书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方法。

范围:合用于辅料、内包材料和所有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参照标准:GB/T4789.3-2003,GB/T4789. 15-2003,GB/T4789.2-2003内容: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

供试品普通按批号随机抽样;抽样量应为检验用量(2 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 的 3 倍量(以备复检)。

检验的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

2 仪器与用具恒温恒湿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高压蒸汽消毒锅、电热恒温干燥箱;试管、锥形瓶、量筒、培养皿(Φ90mm)、刻度吸管、研钵;托盘天平或者电子天平、镊子、剪刀、酒精灯、打火机、编号笔、75%酒精棉球;拖鞋、无菌衣、裤、帽、口罩。

以上玻璃器皿、镊子、剪刀等洗净、晾干,160~170℃干烤2h ,备用。

所有灭菌物品存放于第一缓冲间,不应超过2 周即用毕。

否则,应重新灭菌。

3 培养基、试液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 (细菌用)、孟加拉红培养基 (虎红琼脂培养基,霉菌用),胆盐乳糖培养基 (即BL,用于大肠杆菌增菌培养) 、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 (MUG)培养基 (用于大肠杆菌快速检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即MacC,用于肠道菌分离培养)、蛋白胨水培养基 (供靛基质试验用) 、磷酸盐葡萄糖胨水培养基 (供甲基红及VP 试验用)、枸橼酸盐培养基 (供枸橼酸盐利用试验用);营养肉汤培养基、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 (TTB ,沙门菌增菌用)、胆盐硫乳琼脂 (DHL) 或者沙门、志贺菌属琼脂 (SS)培养基 (用于沙门菌分离培养)、麦康凯琼脂或者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大肠杆菌及沙门菌分离培养用) 、三糖铁琼脂 (TSI) 斜面培养基 (肠道菌初步鉴别用)的配制及灭菌方法参见中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附录ⅩⅢC。

微生物检验操作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操作指导书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指导书目录(一)安全守则(二)检验总则(三)基本技术要求(四)食品平板菌落计数(五)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六)沙门氏菌检验(七)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八)霉菌计数(九)革兰氏染色(十)空气中微生物的检验(十一)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十二)食品接触面的微生物检验(十三)蔬菜农残的快速检测审核:编制:(一)安全守则1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

2在进行高压、干燥、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

3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进行,如发生菌液、病原体溅出容器外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能离开现场。

4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杀菌剂)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液浸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5实验完毕,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并填写日常工作记录。

6每日下班,认真检查水、相关电源是否关闭和正在使用的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认真记录。

下班前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二)检验总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规定了微生物检验一般规则。

本文适用于食品中微生物学检验的采样、检验及结果报告。

2样品的采集2.1采样目的确保采集的样品能代表全部被检验的物质,使检验分析更具代表性。

2.2采样原则2.2.1采集的样品要有代表性,采样时应首先对该批食品原料、加工、运输、贮藏方法条件、周围环境卫生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检查是否有污染源存在,同时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2.2应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在进行检验前不得污染,不发生变化。

2.2.3采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容器必须灭菌,避免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容器不得使用煤酚皂溶液,新洁尔灭、酒精等消毒物灭菌,更不能含有此类消毒药物,以避免杀掉样品中的微生物,所用剪、刀、匙用具也需灭菌方可使用。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1000字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通过学生的自主调研,了解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概念、方法、流程及其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学习相关实验技能,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作业要求1.选择一个与微生物检验相关的主题进行调研(如细菌检验、真菌检验、病毒检验等),深入了解其基本特征、检验方法、检验流程及其应用领域。

2.结合所学相关知识,了解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条件,掌握相应的消毒、无菌操作和物品清洗等实验技能。

3.利用自己的调研和实验经验,撰写完成一份微生物检验实验报告。

三、作业步骤1.主题选择。

选择一个与微生物检验相关的主题或者问题,如“医院细菌检验方法研究”、“河水中大肠杆菌检测技术分析”等。

需要注重主题的实际可行性,避免选择过于宏大或难以完成的主题。

2.调研文献。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与选定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专业书籍、技术资料等。

建议访问一些专业网站,如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网站,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

3.实验学习。

根据选定的主题和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流程,并在实验室中学习相关的实验技能。

了解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条件,掌握相应的消毒、无菌操作和物品清洗等实验技能。

需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实验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撰写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所选主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实验方法和流程、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和建议等。

需要注意报告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确保表述准确、规范、清晰。

报告中需要注重科学方法和实验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四、注意事项1.作业选题要求实际可行性和可完成性,避免选择过于宏大或难以完成的主题。

2.调研过程中要注意文献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并及时更新最新的学术信息。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作业指导书.

1 目的通过对微生物检测流程的规范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2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全过程。

3 职责3.1 检验人员严格按检测流程做好各项工作。

3.2 检测主管做好监督检查工作.4 内容4.1 准备工作4。

1.1 卫生清洁整理普通检验室内的各类检验物品,检查工作台面和地面卫生。

4.1.2样品收集登记4。

1.2。

1与收样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仓库到货的茶原料、内包膜,车间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研发样品,采购样品,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定期跟踪检测的样品)。

4.1.2。

2与质保员沟通,确定检样品种、数量(如自来水、纯水、一楼生产过程跟踪的各阶段液体)。

4.1。

2。

3 按检测计划自行确定的检样品种、数量(如工作间空气、设备内表面、员工手部)。

4.1。

2.4各项确定后,收集并登记样品。

4。

1.3检测方法的确定4.1.3。

1样品收集后进行分类,确定样品的检测方法,若无方法的要尽快上报或查找相关方法。

4.1。

3.2微生物各项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见附表1)4.2 试剂配制、物品包扎4。

2。

1玻璃容器的包扎:灭菌前器皿应包扎紧密完整后才进行灭菌,以防止灭菌后器皿受到污染。

4。

2。

2平皿、吸管按量分成若干单元用牛皮纸、报纸包扎;4.2.3试管及三角瓶应塞硅胶塞,在瓶口再用报纸包扎;4.2.4其它玻璃或金属取样工具也要用报纸包扎;4。

2。

5生理盐水按氯化钠加水比例0.84%配制;平板计数琼脂(PCA)、孟加拉红、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则以标签上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按需要量分装成于不同规格的容器中。

4。

3 高压灭菌4。

3。

1培养基及器皿的灭菌:4.3.1.1高压蒸汽灭菌:金属器具、玻璃器皿、基础培养基及其它耐热物品均放入锅内灭菌。

4。

3。

1.2灭菌参数:121℃(0。

1034MPa),15~20min;4.3.2染菌培养物:121℃(0.1034MPa),30min;4.3.3含糖类不耐热培养基(按试剂要求):115℃(0。

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于肠道菌培养基和大容器中的培养基等的灭菌十分重要。
• 8、培养基的监测 • 应对经湿热灭菌的培养基进行监测,尤其要对pH、色泽、灭菌效果和均匀度
等指标进行监测。
培养基的使用
• 1、琼脂培养基的融化 • 将培养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压锅中的蒸汽)使之融
化。经过高压的培养基应尽量减少重加热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培养基溶化 后放入47℃±2℃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直至使用。融化后的培养基应尽快使 用,放置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h。 • 2、培养基的脱气 • 必要时,将培养基在使用前放到沸水浴或蒸汽浴中加热15min,加热时松开 容器的盖子;加热后盖紧,并迅速冷却至使用温度。 • 3、平板的制备 • 倾注融化的培养基到平皿中,使之在平皿中形成一个至少2mm厚的琼脂层 (直径90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5 mL琼脂培养基)。将平皿盖好后放到水平 平面使琼脂冷却凝固。 • 注: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会损失水分。当水分损失的量大于培养基总量的 15%时,就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培养及水分损失的因素很多,如培养 基成分,平皿中培养基总量和培养箱的类型等(如使用带风扇的培养箱,培 养箱中的湿度偏低,平板在培养箱中放置的位置靠近加热管,培养温度过高 等),操作时应注意避免。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1对于培养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如斜面,用过的吸 量管、细菌培养皿等),应使用适当浓度的自配 或商业液体消毒剂(参见表D.1)对处理后一定时 间,或121℃高压灭菌至少30min,或者其他有效 处理措施。将处理物倒入特殊标识的垃圾袋内, 直接送到指定地点。
2对于实验动物尸体及相关废弃物,按照GB 14925 的规定进行处理。
微生物无菌室基本要求及管理
2 无菌室的管理 2.1无菌室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应进行有效的消

环境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环境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环境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持有部门:院感办文件编号:
制定者:审核者:版次:1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
一、监测目的
1.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传播中有流行病学意义。

2.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状况,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的病原体已被清除。

3.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估其效果。

4.目标性监测的需要。

5.询证医学证据支持。

二、空气培养(沉降法)
1.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高度:距地面垂直高度
80-150cm。

3.采样点设定:
(1)Ⅱ、Ⅲ、Ⅳ类环境:室内面
积≤30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3点,里、外两点位置各距。

空间卫生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空间卫生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修改记录单空间卫生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规范空间卫生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微生物部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及时了解车间空间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生产现场环境卫生符合公司质量标准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X公司生产车间配料房、灌注房。

3 职责3.1微检人员负责对灌注房、配料房空间卫生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3.2部门主管负责对灌注房、配料房空间卫生整体质量判定。

3.3车间负责执行相关卫生消毒及预防纠正措施。

4 检测项目、检验频次、内控标准根据各工序控制点选用下列相应的标准。

注:a每周1次是指对某一车间当天生产线的空间进行检测。

b各生产线每月内至少1次检测。

5 工作流程图空间卫生检验作业流程6 工作流程描述(001)车间正常生产。

(002)检验员采用自然沉降法(检测时间:20分钟)对车间配料房、灌注房进行空间卫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003)检验员判定空间卫生为合格项时,检验员填写《半成品微生物检验报告单》。

(004)检验员判定空间卫生为不合格项时,检验员填写《半成品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质量信息反馈单》。

(005)品质经理对《半成品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进行审核。

(006)品质部将车间空间卫生质量信息反馈给车间。

(007)车间接收生产空间卫生质量信息。

(008)针对空间卫生出现不合格现象,车间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

(009)车间实施纠正措施后,微检人员检验、验证其整改效果。

7 相关文件7.1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947.2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15-948 表格8.1《半成品微生物检验报告单》JLB/YYN-QC-036A8.2《质量信息反馈单》JLB/YYN-QC-044A。

公共场所微物检验作业指导书5{作文类}

公共场所微物检验作业指导书5{作文类}

准确性。
、内容
定义
细菌总数:指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
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值、需氧性质等),表面上含菌落的
总数。本方法要求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
的嗜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
布点。
采样方法
涂抹法:用侵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 × )内来回均匀涂满
整个方格,并随之转动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涂抹浴盆的个棉试子一
并放入生理盐水烧瓶中,涂抹脸(脚)盆的个棉试子一并放入mL生理盐水三
角烧瓶中,十足振摇或在旋涡振荡器上振荡分钟,每毫升的菌浓度相当于平方
厘米的菌量。
斑贴法:将×无菌滤纸片放入灭菌平皿中,注入灭菌生理盐水片(吸满为
十倍递增稀释,即吸取加到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稀释液。每个稀
释度做两块平皿。
将已融化冷至℃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并立即旋摇平皿。
冷凝后放入℃±℃培养箱培养.
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 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编号: 第页 共 页 第次修订 实施日期:年月日
6/7
191937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用茶具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为公用茶具消
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箱。
培养箱:℃±℃。
冰箱。
电炉。
天平。
灭菌。
灭菌平皿:直径.
灭菌刻度吸管:
灭菌棉拭子。
灭菌剪刀。
放大镜。
计或精密试纸。
培养基和试剂

微生物检验实际操作作业指导书(定稿)

微生物检验实际操作作业指导书(定稿)

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录一、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 (3)(一)菌落总数测定过程概述 (3)(二)菌落总数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 (3)1培养基的制备 (3)2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稀释 (4)3倾注平板 (5)4培养 (6)5菌落计数 (7)6菌落总数结果与报告 (7)7检验记录表格样本 (8)8其他注意事项 (9)二、大肠菌群测定作业指导书 (9)(一)大肠菌群测定过程概述 (9)(二)大肠菌群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 (9)1培养基的制备 (9)2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稀释 (10)3初发酵试验 (11)4复发酵试验 (11)5大肠菌群检验记录表格样本(表3或表4) (11)6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11)7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注意事项 (11)三、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答疑 (13)四、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要求 (15)(一)无菌操作要求 (15)(二)无菌室使用要求 (15)(三)消毒灭菌要求 (16)(四)培养基制备要求 (17)(五)样品采集及处理要求 (18)(六)样品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18)一、菌落总数测定作业指导书(一)菌落总数测定过程概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g(mL)原始样品中所含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测定的基本操作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二)菌落总数测定过程及注意事项1培养基的制备1.1.培养基的称量及溶解(1)培养基可以选择成品,也可自行制备。

(2)选择成品:称取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杭州天和)23.5g放入1000mL 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电炉上煮沸溶解,调节pH7.0±0.2,分装于锥形瓶中。

OG500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OG500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GB/T18204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培养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的测定,其他场所可参照执行。

注:本部分中同一个指标如果有2个或者2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使用。

二、参考文献GB/T18204.3—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三部分:空气微生物三、细菌总数3.1 原理:采用撞击方法或者自然沉降法采样、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计数的方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总数。

3.2 撞击法3.2.1 仪器和设备3.2.1.1六级筛孔撞击式微生物采样器。

3.2.1.2 高压蒸汽灭菌器。

3.2.1.3 恒温培养箱。

3.2.1.4 平皿:直径90mm3.2.2培养基3.2.2.1 营养琼脂培养基成分: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肉膏 3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2.2.2.2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为7.2~7.6,加入琼脂,121℃,20min灭菌备用。

3.2.3采样3.2.4 检验步骤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h,菌落计数。

3.2.5 结果报告3.2.5.1采样点细菌总数结果计算:菌落计数,记录结果并按稀释比与采气体积换算成CFU/ m3 (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

2.2.5.2一个区域细菌总数测定结果:一个区域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结果按该区域全部采样点中细菌总数测定值的最大值给出。

3.3 自然沉降法3.3.1 仪器和设备3.3.1.1 高压蒸汽灭菌器。

3.3.1.2 恒温培养箱。

3.3.1.3 平皿:直径90mm。

3.3.1.4 采样支架。

3.3.2 培养基见3.2.2。

3.3.3 采样3.3.4 检验步骤见3.2.4。

3.3.5 结果报告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检验结果以每平皿菌落数(CFU/皿)给出。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1 设备和材料1.1 恒温培养箱(36 ℃±1 ℃、28 ℃±1 ℃)、冰箱(2 ℃~5 ℃)、天平(感量为0.1 g)、无菌移液管(1 mL、10 mL、吸头)无菌锥形瓶(容量100 mL、25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放大镜1.2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见附录A中A.1、无菌生理盐水(试管):见附录A中A.2、孟加拉红培养基:见附录A中A.3、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见附录A中A.4、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见附录A中A.5、90mL无菌水2 步骤2.1 样品的稀释2.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10 g样品置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用手进行拍打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1.2 液体样品:以无菌移液管吸取10 mL样品置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2.1.3 用1 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用另一支干净的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0的样品匀液,不换移液管继续吸1mL1:100样品匀液于无菌培养皿中(做4个培养皿),继续吸1mL 1:100样品匀液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2。

更换一支干净的1mL 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样品匀液 1 mL于无菌培养皿中(做4个),继续吸1mL1:1000样品匀液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3。

用另一支干净的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00的样品匀液,更换一支干净的1mL 无菌移液管吸取1:10000样品匀液1 mL于LST肉汤中(做3支管),记10-4。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和相关制度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和相关制度

细菌室工作守则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的方法,保证现场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卫科公共场所现场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

3引用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204.1〜18204.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4职责4.1现场检测人员按规范进行仪器检测和微生物采样,做好检测及采样记录,并按时送检。

4.2复核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查审核、签名。

4.3现场检测负责人将资料归档。

5工作程序5.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1.1采样前应根据公共场所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地址、检测项目、空气质量检测点数目、公共用具样本量、样品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操作的质量控制、样品保存和运送等。

5.1.2检测采样前应对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培训,熟悉仪器性能及适用范围,能正确使用检测仪器。

5.1.3在工作开展前,应对检测仪器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

出发前检查所带的仪器电源和性能是否正常,采样工具是否齐全。

5.2现场检测5.2.1现场检测至少2人,并持有效采(抽)样员证,由被检单位人员陪同进行检测。

5.2.2检测点的选择5.2.2.1空气质量(包括物理因素)的检测点(以下简称检测点)应选择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且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

5.2.2.2检测点应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

通常情况下应按平面布局检测出三个数据,取其平均值。

5.2.2.3检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远,高度0.8-1.2m。

5.2.2.4确定检测点时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样布点的方法。

5.2.3检测点数目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检测点。

5.2.3.1旅店业表1旅店业客房采样文化娱乐场所表2影剧院、音乐厅、录相厅(室)表3舞厅、游艺厅、茶座、酒吧、咖啡厅公共浴室表4更衣室理发店、美发店表5理发店、美发店游泳馆、体育馆表6游泳馆、体育馆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表7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餐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公共用具样本量5.2.4.1对公共卫生用品进行检测时,其检测卫生用品的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检验科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检验科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模板

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目录第一章组织和管理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设置及管理程序 (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员配置及培训程序 (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设置程序 (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记录管理程序 (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保密程序 (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投诉与抱怨处理程序 (8)第二章质量管理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 (1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1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1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试剂管理程序 (2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质量改进程序 (24)第三章安全管理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 (2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疑似高致病性微生物标本管理程序 (3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应急管理程序 (3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菌种管理程序 (3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程序 (3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程序 (3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消毒灭菌管理程序 (3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 (3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员流动管理程序 (38)第四章检验前操作程序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检验项目申请程序 (3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检验标签程序 (4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采样前病人识别程序 (4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4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受标识程序 (4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拒收操作程序 (4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检验前储存程序 (4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检验信息输入程序 (47)第五章检验中操作程序第一节微生物检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CO2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4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标准操作规程 (5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普通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5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低温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5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普通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5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电热恒温水浴箱标准操作规程 (5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58)PREVI 全自动革兰染色仪标准操作规程 (60)Bact/Alert 3D型自动血培养分析仪准操作规程 (62)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标准操作规程 (66)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67)DNP电热恒温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75)OLYMPUS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77)电热灼烧器标准操作规程 (78)旋涡混合器标准操作规程 (79)移液器标准操作规程 (80)VITEK比浊仪标准操作规程 (82)紫外线消毒车标准操作规程 (85)MI-01恒温金属浴标准操作规程 (87)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89)第二节常用培养基及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营养琼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0)血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1)巧克力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2)M-H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3)营养肉汤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4)碱性蛋白胨水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5)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96)第三节生化和血清学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9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9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9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DNA 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CAMP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Optochin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七叶苷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卫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糖(醇、苷)类发酵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三糖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葡萄糖o/f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甲基红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0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VP 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吲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硝酸盐还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脲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鸟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精氨酸脱羧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枸橼酸盐利用标准操作规程 (11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丙二酸盐利用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硫化氢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ONP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沙门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2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志贺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23)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2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霍乱弧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2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血清牙管形成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解脲脲原体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M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3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隐球菌抗原检测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3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T-SPOT.TB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34)第四节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3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种标准操作规程 (13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细菌鉴定操作规程 (13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4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革兰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抗酸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墨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45)第五节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脑脊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47)穿刺液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49)生殖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51)粪便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53)脓液伤口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56)中心静脉导管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5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真菌标本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5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血液及骨髓标本细菌学检验准操作规程 (162)第六节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不动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6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色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67)微生物检验实验金黄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6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莫拉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7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嗜血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7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布鲁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7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军团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7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弯曲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7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葡萄球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8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微球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8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分支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8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诺卡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18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埃希菌标准操作规程 (19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标准操作规程 (19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沙门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19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志贺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19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克雷伯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19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杆菌标准操作规程 (20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沙雷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0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变形杆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0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摩根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0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枸橼酸杆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0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耶尔森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1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霍乱弧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1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链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1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1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奈瑟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2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李斯特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223)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副溶血霍乱弧菌标准操作规程 (22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产碱杆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2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2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邻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3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气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33)第七节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肠杆菌科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35)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38)不动杆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4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4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44)葡萄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46)肠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49)链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51)超广谱β-内酰胺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253)深部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56)第八节医院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58)医疗器械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59)空气采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260)医务人员手采样标准操作规程 (262)压力蒸气锅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63)第六章检验后操作程序微生物检验实验结果报告程序 (265)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危急值报告程序 (266)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传染病报告程序 (26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资料、数据保持和备份程序 (26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更该报告程序 (26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检验后标本管理程序 (27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菌种保存程序 (271)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及管理程序版本:20140601生效日期:20140615共 1 页1.目的规范为生物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程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为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控制,依据GB15979及《消毒技术规范》规范制定微生物检测方法。

二.范围:适用于原料、包材、产品微生物检测(细菌/霉菌和真菌总数)。

三.职责:由研发部/实验室负责执行实施。

四.内容4.1检测前准备:4.1.1将检测用的试管、刻度吸管等洗净后置于干燥箱内干燥后备用。

4.1.2将使用过的培养皿连同培养基煮沸15-30分钟后,用清洁液洗净晾干备用。

4.1.3 0.9%生理盐水配制:准确称取9g氯化钠,加入1000ml去离子水。

4.1.4 中和剂配方1) 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无水磷酸氢二钠 2.84g磷酸二氢钾 1.36g 蒸馏水加至 1000ml将各成分加入到1000ml 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调 pH 至7.2~7.4,于121℃压力蒸气灭菌20min备用。

2) 硫代硫酸钠中和剂(0.1%) pH7.2-7.4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 100 ml硫代硫酸钠0.1g于121℃压力蒸气灭菌15min备用。

3) 0.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 pH7.2-7.4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 100 ml吐温80 0.3g+0.3g卵磷脂于121℃压力蒸气灭菌15min备用。

4) 0.3%甘氨酸 pH7.2-7.4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 100 ml甘氨酸 0.3g于121℃压力蒸气灭菌15min备用。

5) 对于复方或特殊消毒剂的中和剂,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选用合适的中和剂或用以下中和剂:4.2灭菌:4.2.1干热灭菌法(160℃-170℃,2小时):适用于培养皿、取样用称量瓶、刻度吸管的灭菌。

4.2.2湿热灭菌法(121℃,0.1Mpa,15-30min):适用于培养基溶液、生理盐水、培养皿、吸管、取样棉球等的灭菌。

4.3原料、产品微生物检测:4.3.1抽样a固体样品用消毒取样器于同一个批次三个大包装(三个以上员工的产品)中至少随机抽取90g或抽取12个最小销售包。

微生物作业检验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作业检验作业指导书

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作业规范操作,掌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产品品质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2.适用范围所有需要作微生物的公司产品,原物料。

3.工作程序3.1 微生物检验前准备a. 平皿、吸管及取样所用锥形瓶的干热灭菌,温度160-170℃,时间2小时。

b. 培养基、生理盐水及滤杯的湿热灭菌,温度121℃,时间15-30分钟。

c. 无菌室的紫外杀菌,75%酒精喷洒消毒。

d. 取样所用篮筐300ppmCLO2消毒、手部用75%酒精消毒,药匙、镊子用酒精灯的火焰灼烧。

3.2样品的留样及取样a.成品按规定取样,规定执行。

b. 原物料的微生物取样按《微生物检验作业规范》执行。

c.水处理各环节水样取样前取样阀先用300ppmCLO2擦拭消毒,然后排水20-30分钟,取样时再用300ppmCLO2消毒。

d. 除成品外,检样一经取回,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微生物滋长;需稀释样品按不同稀释倍数稀释后检验;检样与平皿做好相应标记。

e. 空瓶、瓶盖、洗瓶水等的取样按规定频率执行,具体操作如下:空瓶取样:带上洒精喷壶去净化间,请操作工暂停机器,用双手喷洒75%洒精,在进瓶前取3个空瓶,戴上鞋套,无菌帽和口罩,用75%洒精喷洒双手,进入净化间,在冲瓶后迅速取3个空瓶,离开净化间,同时记录线别、空瓶容量、生产状态等,将取好后的样品带回放入无菌室,待检。

瓶盖取样:将灭菌已冷却的三角烧瓶做好标识,连同镊子放入75%酒精喷洒的拖盘中,同时带上洒精喷壶和酒精灯,取样前, 用75%酒精喷洒双手,拿起镊子,迅速剥去牛皮纸,经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立即向正在运转的每台机取5个瓶盖,放入三角烧瓶中,盖上胶塞,包上牛皮纸。

将取好后的样品带回化验室放入无菌间,待检。

洗瓶水取样:将灭菌已冷却的三角烧瓶做好标识,带上洒精喷壶,取样前, 用75%酒精喷洒双手,尽可能在余氯均匀处快速取样,然后取洗瓶水用比色法检测余氯浓度,同时记录检测结果,将取好后的样品放入无菌间,待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4米样方法
4.4.4.1涂抹法:用侵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5cmx5cm) 内来回均匀涂满整个方格,并随之转动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涂抹浴 盆的5个棉试子一并放入125mL生理盐水烧瓶中,涂抹脸(脚)盆的2个棉试 子一并放入50mL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充分振摇或在旋涡振荡器上振荡1
4.3.2无菌生理盐水:分装125mL瓶供浴盆采样,50mL瓶供脸(脚)盆采 样。
米样
4.4.1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采样用具应高压灭菌121C20分钟。
4.4.2采样部位,选择在盆内侧壁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高度采样。
4.4.3采样布点,浴盆可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脸(脚)盆可在相对 两侧壁布点。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本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 果准确性。
4、内容
定义
细菌总数:指公用茶具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 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icm表面上含菌落的总数。 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 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分钟,每毫升的菌浓度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菌量。
4.4.4.2斑贴法:将5cmx5cm无菌滤纸片放入灭菌平皿中,注入灭菌生理 盐水1mL片(吸满为止),以无菌操作将滤纸片贴到采样部位,1分钟后按序取 下,将贴浴盆的5片滤纸一并放入125,mL生理盐1分钟,每毫升的菌尝试相当 于1平方厘米的菌量。
检验方法
4.5.2检验方法
4.5.2.1发酵法
4.5.2.用测定细菌总数剩余的检样,倒入双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置36C±1C培养箱内培养24h。
4.5.2.观察是否产算、产气,若有变黄和气体产生,该管推测是检验阳性。 如不产酸、产气则为大肠菌群阴性。
4.5.2.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转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上,置36C±1C培养箱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 染色和证实性试验。
4.5.1用1mL灭菌吸管吸取样品1mL加到灭菌平皿内,同样再吸1mL加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3
第2页共2页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 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第1次修订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一平皿内。
4.5.2如污染严重,可作10倍递增稀释,每递增稀释一次,换一支无菌吸 客,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
4.5.2.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染色镜检;
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只36C±1C培养24h。
4.5.3纸片法
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6C±1C培养箱内培养16〜18h,观察结果。
结果报告
见GB/—2000中第7章。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3
第1页共2页
公共场所浴盆、
脸(脚)盆微生物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用茶具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为公用茶具消 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箱。
培养箱:36C±1C。
冰箱。
电炉。
天平。
灭菌。
灭菌平皿:直径9cm.
灭菌刻度吸管:1mL,10mL
灭菌棉拭子。
灭菌剪刀。
放大镜。
PH计或精密PH式纸。
培养基和试剂
4.3.1生理盐水
4.5.3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冷却至46C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 置46C±1C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琼脂凝 固后,翻转平板,置36C±1C温箱内培养48h.
菌落计数方法
见GB/—2000中第8章。
浴盆、脸(脚)的细菌数按式(1)计算:
m=
式中:m—细菌总数,cfu/25 m2;
培养基和试剂:见GB/T—2000中第4章。
检验程序:见GB/T—2000中第5章。
操作步骤
4.5.1采样方法
4.5.1.1随机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
4.5.1.2涂抹法: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
4.5.1.3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5cmx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 张,分别贴在毛巾、床上卧具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约30s后取下,置于无 菌塑料袋内。
k—稀释倍数;
n—平均菌落数;
9菌落计数的报告
见GB/—2000中的第9章。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4
第1页共3页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万法细菌
第1次修订
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茶具细菌总数的测定。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此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4、内容:
定义:大肠菌群
指一群在37C、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痒的革兰 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次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公用毛巾、床 上卧具的卫生质量。
仪器:见GB/T—2000中第3章。
成分:氯化钠
蒸馏水1000mL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2
第1页共1页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 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操作规程
第1次修订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依据GB/—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熟练掌握此 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公用毛巾、床上卧具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第1次修订
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细菌总数的测定。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本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果 准确性。
4、内容
定义
细菌总数:指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 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25cm1表面上
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 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 以为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消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依据。
仪器
见GB/—2000中第四章
培养基和试剂
431营养琼脂培养基
见GB/—2000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