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研讨会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 中考研讨 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 中考研讨 课件 (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eec25b33687e21af45a9b8.png)
四、试题特点
2.试题命制向教材倾斜
2015年中考试题通过课本习题练习题的改编有9道题, 数目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占17道题的一半以上.
题号 2 8(④) 9 10 教材 九上 九下 九上 九上 页码 99 70 114 139 题目来源 练习1 10 练习2 练习
11
12 15 16 17
八上
八下 八下 九下 九上/七下
2
四、试题特点
在命题①中设y=
1 x
,
∵k=1>0,∴在第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
1 x 1 2
,从图象看出
2< y < 1
是成立的.
四、试题特点
命题②中设y= x2,∵a=1>0,∴y有最小值. 当x=0时,y的最小值是0,由图象可得0<y<4,
故命题②不成立.
四、试题特点
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这样低起点,梯度小,在试题的设计上尽量不 设审题障碍,不设拦路虎,能使考生很轻松的进入 考试状态.试题突出了对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建模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 思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四、试题特点
如2014年第6、8、17题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第11、15题采用了转化思想,第16、17题是函 数与方程思想的体现,第17题运用了由特殊到 一般的归纳思想方法.
1.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内容、基本数学 思想的考查,控制难度 2.试题命制向教材倾斜 3.试题充分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灵活性,使考生 能通过多角度解决问题 4.填空题以规律探究型试题作为压轴题,注重 对优秀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兼顾试卷的选拨功能
四、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内容、基本数学 思想的考查,控制难度
中考数学复习研讨会ppt
![中考数学复习研讨会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b5af9f910ef12d2af9e79c.png)
较难题(0.4以下) = 6.1 ∶ 3.1 ∶ 0.8
杭州与舟山数学卷考试情况
☆ 杭州市初中毕业人数20000左右, 其中 7000免试直升职业高中, 参考人数13000左 右, 平均分 94.93分 难度系数 0.79
☆ 舟山市初中毕业生10000左右, 参考人数 10000左右, 平均分103.5分, 难度系数 0.69
如新增加的几何尺规作图、第7题的测量问题、第 12题阅读直方图信息、13题从问题讨论中得到提示、 16、17题的探索规律、20题统计图表的转换、23题应 用问题的解决等。
6.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
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的价值观
试题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对常用的数 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 析归纳法等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 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函数思想和转化化归 思想等进行了渗透性的考查。
如第10题将色子与勾股数的综合;16题对 归纳推理的较高要求;24题对动点的讨论及函 数图象的综合等。活而不源自, 巧而不偏, 新而不怪, 坚持方向!
---中考复习座谈
第二届新课程数学中考
关注核心内容 凸显数学思考 考查数学素养
杭州市区中考数学卷情况参考
☆ 报考人数12469,实考人数12456。 ☆ 满分139人(120分86人,119.5分53人) ☆ 平均分 94.93分 难度系数 0.79 ☆ 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51∶49∶20 ☆ 简单题(0.8以上)∶中档题(0.4~0.8) ∶
收入减去成本及所有支出费用之差为正值)? (2) 已知该船运输满15年要报废,报废时旧船卖
出可收回20万元,求这15年的年平均盈利额 (精确到0.1万元)?
将容易的题目改难---2008年第16题 原设计为: (距离d=10,求圆半径)
杭州与舟山数学卷考试情况
☆ 杭州市初中毕业人数20000左右, 其中 7000免试直升职业高中, 参考人数13000左 右, 平均分 94.93分 难度系数 0.79
☆ 舟山市初中毕业生10000左右, 参考人数 10000左右, 平均分103.5分, 难度系数 0.69
如新增加的几何尺规作图、第7题的测量问题、第 12题阅读直方图信息、13题从问题讨论中得到提示、 16、17题的探索规律、20题统计图表的转换、23题应 用问题的解决等。
6.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
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数学的价值观
试题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对常用的数 学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 析归纳法等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 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函数思想和转化化归 思想等进行了渗透性的考查。
如第10题将色子与勾股数的综合;16题对 归纳推理的较高要求;24题对动点的讨论及函 数图象的综合等。活而不源自, 巧而不偏, 新而不怪, 坚持方向!
---中考复习座谈
第二届新课程数学中考
关注核心内容 凸显数学思考 考查数学素养
杭州市区中考数学卷情况参考
☆ 报考人数12469,实考人数12456。 ☆ 满分139人(120分86人,119.5分53人) ☆ 平均分 94.93分 难度系数 0.79 ☆ 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51∶49∶20 ☆ 简单题(0.8以上)∶中档题(0.4~0.8) ∶
收入减去成本及所有支出费用之差为正值)? (2) 已知该船运输满15年要报废,报废时旧船卖
出可收回20万元,求这15年的年平均盈利额 (精确到0.1万元)?
将容易的题目改难---2008年第16题 原设计为: (距离d=10,求圆半径)
中考复习研讨会 通用课件
![中考复习研讨会 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c6182dcc17552707220864.png)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现考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体验化学科学 的价值和魅力;考查学生是否善于从化学科学的视角观察身边 生活、观察社会;考查学生善于思考、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 品质。
三、试题特点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试题立意新、起点高、视野广阔,注 重考查化学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
例:食盐、纯碱不仅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我国生产纯碱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侯氏制碱法,是以食盐、氨、二氧 化碳等物质为原料进行生产。另外,在青海、内蒙盐湖附近的人们 采用“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纯碱和食盐。从物质变化的角度, 人类获取所需物质有两种基本途径,分别是--------和------------。
例: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 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 (1)[提出问题 ] 毛毛在用水煮虾的过程中发现,青色的生 虾煮熟以后颜色变成红色,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毛 毛想 ,虾汤中这种红色的物质会是什么呢? (2)[猜想与假设] 毛毛猜想,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 剂一样,遇到酸或碱时,颜色会发生改变。
4、开放性试题将会更加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考查。这类试题的设计包括解题过程的开放、答 案的开放、表达方式的开放等,对进一步落实新课 程理念进行有效的探索。这些开放性试题的内容主 要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 5、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所考查 的问题是学生需要或想知道怎样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会 使得学生的解题过程不再只是一种被动的、被评判的过 程,而变成了一种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展现自己才能的 过程。同时体现教育价值的试题将会有所增加,这些题 不但要考查同学们的 化学基础知识,还要使同学们通 过考试更加关注健康、材料、环境、能源等在人类可持 续发展中所遇到的热点问题,体现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贡献和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2020年山西省中考研讨会《中考复习的策略》讲座.ppt课件
![2020年山西省中考研讨会《中考复习的策略》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ff36f83d049649a66588d.png)
探求并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能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处理问 题。 19.其他简单机械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了解斜面、轮轴的一些运用。
20.功 能用消费、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单位;知道运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能运用功的公式处理有关问题。 21.机械效率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了解机械效率,会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能用机械效率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22.功率 结合实例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单位及换算;了解功率在实
11.热量的计算 能用热传送过程中物体吸热和放热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燃料熄灭放热的计算,了解提高燃 料利用率的措施。
能用相关知识对“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的构成缘由进展解 释和提出合理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1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道各种方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分析物理景象。 经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能进展有关能量转化效率的简单计算。 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13.能源与可继续开展 常识性了解能源及分类;能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能经过详细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开展的关系。 知道核能的优点和能够带来的问题。 知道太阳能及其运用。
3、命题的指点思想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规范>〔实验稿〕为根据, 全面调查学生到达课标所规定的“两内容三目的 〞要求的程度,并突出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开 展程度。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规范所设定的课程目的, 深化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开展,促进教学方式的 改良。
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根底上择优录 取新生。
20.功 能用消费、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单位;知道运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能运用功的公式处理有关问题。 21.机械效率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了解机械效率,会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能用机械效率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22.功率 结合实例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单位及换算;了解功率在实
11.热量的计算 能用热传送过程中物体吸热和放热公式进展简单计算。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燃料熄灭放热的计算,了解提高燃 料利用率的措施。
能用相关知识对“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的构成缘由进展解 释和提出合理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1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道各种方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能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分析物理景象。 经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能进展有关能量转化效率的简单计算。 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13.能源与可继续开展 常识性了解能源及分类;能区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能经过详细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开展的关系。 知道核能的优点和能够带来的问题。 知道太阳能及其运用。
3、命题的指点思想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规范>〔实验稿〕为根据, 全面调查学生到达课标所规定的“两内容三目的 〞要求的程度,并突出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开 展程度。
有利于全面落实物理课程规范所设定的课程目的, 深化课程实施,促进学生开展,促进教学方式的 改良。
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根底上择优录 取新生。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解题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历史考前复习、解题研讨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2b3f1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3.png)
中
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国
新文化运动
近
现 代
民族抗争: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史
社会主义建设:土地革命、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梳理】
列强侵略:
侵略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史实属
于汉武帝时期的有( )
A.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B.在长安设立了太学 C.在中央设立监察机构司隶校尉 D.开通了丝绸之路,设 立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在位时修建了漕渠、白渠、龙首渠,还在秦朝开成的郑国渠旁边
;图二中这种货币最的货币优点是_____ __。(3分)
5、下列人物思想言论说法错误的是( )
韩 非
A、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基础,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 B、孟子崇尚“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C、韩非主张依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不断一法”。 D、老子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政治理想“小国寡民”、“无为而 6、治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梳理】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国
现
一五计划(1953——1957)的成就、三大改造
代
社会主义建设 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史 (
道路探索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1954年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建 国
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 来 的
中考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研讨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4cd714f90f76c660371a85.png)
完整版ppt课件
7
一、“统计与概率”领域综述——《中考说明》要
3.“统计与概率”领求域的《中考说明》要
1.了解(认识)
求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 统计数据。
(2)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统 2.理解与掌握 计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
完整版ppt课件
17
一、“统计与概率”领域综述——考法分析
4.3 近年来本部分试题的考法评析
例4.(09陕西)19.某校为了组织一项球类对抗赛,在 本校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对他们每人最喜欢的一项球 类运动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如图①、②所示的条形和扇 形统计图.
完整版ppt课件
18
一、“统计与概率”领域综述——考法分析
3.“统计与概率”领求域的《中考说明》要
4.经历(感受)与体验(求体会)
(1)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 总体、个体、 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 的结果。
统 (2)通过实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计 (3)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5.探索:
(1)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完整版ppt课件
15
一、“统计与概率”领域综述——考法分析 4.3 近年来本部分试题的考法评析
例3.(08陕西)19. 下面图①、图②是某校调查部分 学生是否知道母亲生日情况的扇形和条形统计图:
完整版ppt课件
16
一、“统计与概率”领域综述——考法分析
根据上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被调查学生的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若全校共有2700名学生,你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 名学生知道母亲的生日? (3)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你有何感想?(用一句 话回答)
中考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研讨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a03259960590c69fc37677.png)
本质的转变 •一规范:规范答案
参考昆明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能力考试不是一句空话。
第10页/共38页
特别关注: 要• 提一审高设问学中的生关键审词,题明确能答题力方向,掌握答题方法技巧:
关键词是题眼,代表考查意图。 • 二审各设问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答案前后照应,增强答案的逻辑性
一道试题的各个设问通常前后连贯、层层深 入、环环相扣,后一个设问往往建立在前一个 的基础上,前一个是后一个的铺垫。 • 三审设问分值,使答案结构合理、详略得当
我在成长 • 法律伴我成长 ---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的 人 时政热点对接:
第24页/共38页
法律伴我成长
•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我
• 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进法律、法不可违、防微杜渐) • 法律护我成长(两部专门法律、学会自我保护)
• 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维护社会正义
第25页/共38页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联系热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27页/共38页
民族精神我传承
•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根与魂)
•
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
•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文明建设
协调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页/共38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设计要求
前提--(1)理解《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 (2) 研究课标的逻辑框架和考试说明基本特点 (3)研究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整合教学知识
第23页/共38页
• 在体验(变化)中成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在学习中成长(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理 智面对压力、终身学习 )
• 在交往中成长(与父母、老师、同学及他人的交往) •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
参考昆明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能力考试不是一句空话。
第10页/共38页
特别关注: 要• 提一审高设问学中的生关键审词,题明确能答题力方向,掌握答题方法技巧:
关键词是题眼,代表考查意图。 • 二审各设问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答案前后照应,增强答案的逻辑性
一道试题的各个设问通常前后连贯、层层深 入、环环相扣,后一个设问往往建立在前一个 的基础上,前一个是后一个的铺垫。 • 三审设问分值,使答案结构合理、详略得当
我在成长 • 法律伴我成长 ---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的 人 时政热点对接:
第24页/共38页
法律伴我成长
•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我
• 感受法律的尊严(走进法律、法不可违、防微杜渐) • 法律护我成长(两部专门法律、学会自我保护)
• 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维护社会正义
第25页/共38页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联系热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27页/共38页
民族精神我传承
•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根与魂)
•
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
•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文明建设
协调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页/共38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设计要求
前提--(1)理解《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 (2) 研究课标的逻辑框架和考试说明基本特点 (3)研究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整合教学知识
第23页/共38页
• 在体验(变化)中成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在学习中成长(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珍惜学习的机会、理 智面对压力、终身学习 )
• 在交往中成长(与父母、老师、同学及他人的交往) •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
中考科学复习研讨会(备考会)-物理(课件37张)
![中考科学复习研讨会(备考会)-物理(课件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0aa2cf6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0.png)
填空题 17 力的作用效果;内能;热
机的冲程 18 力的施力物体
21 温度自动报警器;右手螺 旋定则
16 能量转化 17 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20 凸透镜成像 22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6 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
19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惯性
20 发电机原理;影响感应电 流的因素题源自型分常考点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考查内容 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 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毛细现象中液面升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降落伞降落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真题讲授;学生的易错点和教学建议
常考点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常考点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学生的易错点和教学建议:电学与磁学部分,电学相对而言难度更大, 选择填空题部分,电路图的考察次数比较多,需要学生结合题干部分选 择正确电路图,串并联的区分,电路元件和滑动变阻器是完成这道题目 都前提。而磁学部分的考察,侧重电动机与发动机的原理理解。
题
型
分
常考点
4 杠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2 发电机原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浮力;热值 12 大气压;功和功率;电功率 3 电功率计算 5 速度计算;平衡力
3 比热容计算
真题讲授;学生的易错点和教学建议
常考点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真题讲授;学生的易错点和教学建议
常考点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探究题 解答题
物理规律解读及理解
比如正确理解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并且运用相关知识点解释,飞机的机翼为什么通常 做成上面突出,下面平直的形状
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b69311804d2b160b4ec0e9.png)
中考物理复习 研讨会
2008.4.21
.
1
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
考试说明解读 中考复习研讨 5个加试实验的说明
.
2
考试说明解读
命题原则:7:2:1 考试范围:课标教材 考试内容和要求:
.
3
考试说明解读
命题原则:
1.以课标为“准”:高层次内容重点考,低层次内容 简单考,高层次内容还可以低层次考查。什么是高层 次和低层次?
.
11
2007年中考 试题分析
二、填空题的问题与启示
第9小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 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由a向b滑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 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 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测量哪部分电流电压 的判断,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这些都是课程标准 要求的重点内容。
.
10
2007年中考试题分析
二、填空题的问题与启示 第8小题:如图所示,它是_____________的简单
的装置示意图,是利用__________现象工作的, 工作过程中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这部分知识并不难,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 的准确性不够,特别是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
12
2007年中考试题分析
三、填空题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概念、规律教学,注重基础,
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重视,能够采用有效的 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适当的记忆;注意 研究课程标准,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 能”的要求有三个层次,即理解、认识、了解,对 理解和认识层次的内容,在教学中要足够的重视。
2008.4.21
.
1
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
考试说明解读 中考复习研讨 5个加试实验的说明
.
2
考试说明解读
命题原则:7:2:1 考试范围:课标教材 考试内容和要求:
.
3
考试说明解读
命题原则:
1.以课标为“准”:高层次内容重点考,低层次内容 简单考,高层次内容还可以低层次考查。什么是高层 次和低层次?
.
11
2007年中考 试题分析
二、填空题的问题与启示
第9小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 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由a向b滑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 , 电压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识 别,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测量哪部分电流电压 的判断,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这些都是课程标准 要求的重点内容。
.
10
2007年中考试题分析
二、填空题的问题与启示 第8小题:如图所示,它是_____________的简单
的装置示意图,是利用__________现象工作的, 工作过程中是把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这部分知识并不难,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 的准确性不够,特别是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
.
12
2007年中考试题分析
三、填空题对教学的启示 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概念、规律教学,注重基础,
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重视,能够采用有效的 教学方法,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和适当的记忆;注意 研究课程标准,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 能”的要求有三个层次,即理解、认识、了解,对 理解和认识层次的内容,在教学中要足够的重视。
中考数学复习课研讨会 (共56张PPT)
![中考数学复习课研讨会 (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1035116c85ec3a87c2c53b.png)
突破重难点-13
13.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上两点,AC⊥y轴于C, BD⊥x轴于D,AC=BD= OC,S四边形ABCD =9,则 k= . 常见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设坐标 未知量较多,无法和几何图形当中的 边长面积建立关系,反之从图形角度 入手,无法联系K值与图形的关系 建议:反比例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K值的几何意义,要 结合面积法,表达式当中的横纵坐标的乘积为定值这一特 性综合处理,必要时需添加辅助线如:做垂线、补形等
突破重难点-14
14.已知:PA=,PB=4,以AB为一边作正方形 ABCD,使P、D两点落在直线AB的两侧.如图,当 ∠APB=45°时,求AB及PD的长.
M
突破重难点-14
---中点中线中位线
14.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绕 顶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A′B′C,M是BC的中点,P是 A′B′的中点,连接PM,若BC=2,∠BAC=30°,则线段 PM的最大值是 .
的知识点,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及方法,
并对解法进行反思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经验
突破重难点-10 例题10.已知抛物线y=x2 +bx+c的对称轴为x=
1,且它与x轴交于A、B两点.若AB的长是6,则该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A.(1,9) B.(1,8) C.(1,-9) D.(1,-8)
常见问题:本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找不到点坐标, 也就不知道怎么解决顶点坐标。 建议:二次函数的问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结合 题意画出图形,做出判断。没有图形怎么办、知道什 么画什么、数形结合显身手
夯实基础
例题1.计算: 3 |3 2 3|
1
8
6.
常见问题:记不住公式、法则,不会计算负指数 幂和绝对值
中考中考复习交流PPT课件
![中考中考复习交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eadf42f524ccbff02184d2.png)
※对说明方法的辨识和理解
第29页/共71页
《叫三声夸克》 二、假如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作如下改动, 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 1、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 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改为: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与理解
第58页/共71页
我们继续着我们的旅程,“哗啦哗啦”的大雨 是我们旅程的伴奏,响彻苍天的惊雷为我们的旅途 擂响了战鼓;一道道闪电则是我们旅途中的闪光灯, ——记录着我们走过的身影。披着宽大的雨衣,呼 吸着雨中的空气,脚下踩着湍急的雨水,向南方走 去,我们的南游还在继续……
“睡觉寒炉酒半消”中“半”字改为“全”或 “尽”好不好?为什么?
第7页/共71页
二、中考语文复习不能偏离教材
第8页/共71页
命题规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第9页/共71页
【基础考查】
1、字的音、形、义的考查,90%以上的 内容是围绕着中学语文教材的,不管题 型怎么变化,在教材上,我们都能找到 答案。
第18页/共71页
6.对句子的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 7.对文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
特色的欣赏。 8.感受人物形象、体悟故事情感、领会文章主旨。 9.进行与选文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
第19页/共71页
【课本中的记叙文】
《一面》 二、课文中三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说说你读 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 还体会到了哪些东西?
第24页/共71页
《孔乙己》 二、经典作品总是惜墨如金,让人回味不已。课文 对孔乙己的介绍只有百余字,却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什么人就会有什么样”,读完小说,再看这段文 字的作用,你能说出这段话蕴涵的意思吗?
第29页/共71页
《叫三声夸克》 二、假如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作如下改动, 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 1、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 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改为: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分析与理解
第58页/共71页
我们继续着我们的旅程,“哗啦哗啦”的大雨 是我们旅程的伴奏,响彻苍天的惊雷为我们的旅途 擂响了战鼓;一道道闪电则是我们旅途中的闪光灯, ——记录着我们走过的身影。披着宽大的雨衣,呼 吸着雨中的空气,脚下踩着湍急的雨水,向南方走 去,我们的南游还在继续……
“睡觉寒炉酒半消”中“半”字改为“全”或 “尽”好不好?为什么?
第7页/共71页
二、中考语文复习不能偏离教材
第8页/共71页
命题规律: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第9页/共71页
【基础考查】
1、字的音、形、义的考查,90%以上的 内容是围绕着中学语文教材的,不管题 型怎么变化,在教材上,我们都能找到 答案。
第18页/共71页
6.对句子的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 7.对文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
特色的欣赏。 8.感受人物形象、体悟故事情感、领会文章主旨。 9.进行与选文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
第19页/共71页
【课本中的记叙文】
《一面》 二、课文中三次描写了鲁迅先生的外貌,说说你读 后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外貌描写中,你 还体会到了哪些东西?
第24页/共71页
《孔乙己》 二、经典作品总是惜墨如金,让人回味不已。课文 对孔乙己的介绍只有百余字,却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什么人就会有什么样”,读完小说,再看这段文 字的作用,你能说出这段话蕴涵的意思吗?
中考复习研讨会PPT课件
![中考复习研讨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7a2506b9d528ea81c779b1.png)
热点五、“扫黄打非”反三俗,健康发展促繁荣
与教材知识链接 1、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对青少年的启示: 6、反三俗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7、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六、办好经济特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
2、深圳特区3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 3、在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
放的原因 4、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伟大实践对我们青
少年的启示:
2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一起探讨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4、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在184天中,共有超过 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入园参观,刷新了世博会历史纪录。 7300多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联手托举 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环球梦想。
4、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 报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1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与教材知识连线 1、从教育的作用看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2、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看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3、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从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看 5、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我们中学生如何做
与教材知识链接 1、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对青少年的启示: 6、反三俗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7、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六、办好经济特区 实现跨越式发展
2、深圳特区3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 3、在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
放的原因 4、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伟大实践对我们青
少年的启示:
2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一起探讨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4、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在184天中,共有超过 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入园参观,刷新了世博会历史纪录。 7300多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联手托举 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环球梦想。
4、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 报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1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与教材知识连线 1、从教育的作用看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2、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看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3、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从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看 5、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我们中学生如何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四、嫦娥一号顺利升空 天河一号独占鳌头
相关背景
1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 的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空进入预定
轨道,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式揭开序幕。10月8日
“嫦娥二号”第二次近月制动成功;10月9日,第三次近月制
5、时事政治在考查重要内容时强化对重要内容的理
解和多角度思考的思路不会变
6、答案将更趋多角度,更趋灵活
4
第三部分 关于复习备考的建议
1、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抓住不放,在理解上下 功夫,在运用上做文章
2、搞好两种类型的专题复习,系统把握知识 3、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4、贴近学生生活,选取与中学生有关的案例,
中考复习研讨会
邯郸市讲稿有改动 郭照寰
1
第一部分
关于对2010年中考试题的回顾
一、对试卷的总体认识 1、相对稳定,稳中有微调 2、迎着热点上,围绕热点创设试题 3、紧密联系中学生的成长命制试题 4、试题的呈现方式更趋灵活 5、情景的生活性增强
2
第一部分 关于对2010年中考试题的回顾
二、对教学和复习备考的启示 1、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必须夯实 2、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体系尤为重要 3、理论联系实际要在平时渗透 4、时事政治的复习不能仅仅关注明面上的内容,还
编制练习题,围绕中学生的成长做文章 5、提高答题能力和技巧,增加得分因素
5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 相关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 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 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 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1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 完美谢幕
相关背景 1、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4月30日晚在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2、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10月31日晚在上海
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3、本届世博会自5月1日开幕以来,来自246个国家、国际
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
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
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
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4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一起探讨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4、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在184天中,共有超过 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入园参观,刷新了世博会历史纪录。 7300多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联手托举 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环球梦想。
12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 完美谢幕
与教材知识连线 1、改革开放四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
进步的活力源泉。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文化的多样性。 4、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6、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我们受到的启示
6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与教材知识连接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
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
7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6、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 7、我们青少年 应该怎么做?
8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关背景 1、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动圆满成功。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环形环月工作轨
道。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二号”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开
始工作,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2、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
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
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
4、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 报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1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与教材知识连线 1、从教育的作用看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2、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看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3、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从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看 5、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我们中学生如何做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 布,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战略目标。
9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关背景
3、2011年3月2日,河北省正式公布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 《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要基本普 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要达到96%。高中阶段 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校和 重点班。各学校要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 规定课程。
要进行深入思考 5、热点复习要紧密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 6、主观性试题的训练设置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
第二部分 关于2011年命题走向预测
1、试题会保持稳定,在提醒和难易程度上不会有大 的变化
2、考试的主题内容不会变化,特别是考察主干知识 的方向不会变化
3、着眼热点的命题方向不会变化
4、紧密联系初中生的成长生活,命题情景生活气息 更浓的思路会强化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四、嫦娥一号顺利升空 天河一号独占鳌头
相关背景
1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 的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空进入预定
轨道,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式揭开序幕。10月8日
“嫦娥二号”第二次近月制动成功;10月9日,第三次近月制
5、时事政治在考查重要内容时强化对重要内容的理
解和多角度思考的思路不会变
6、答案将更趋多角度,更趋灵活
4
第三部分 关于复习备考的建议
1、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抓住不放,在理解上下 功夫,在运用上做文章
2、搞好两种类型的专题复习,系统把握知识 3、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4、贴近学生生活,选取与中学生有关的案例,
中考复习研讨会
邯郸市讲稿有改动 郭照寰
1
第一部分
关于对2010年中考试题的回顾
一、对试卷的总体认识 1、相对稳定,稳中有微调 2、迎着热点上,围绕热点创设试题 3、紧密联系中学生的成长命制试题 4、试题的呈现方式更趋灵活 5、情景的生活性增强
2
第一部分 关于对2010年中考试题的回顾
二、对教学和复习备考的启示 1、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必须夯实 2、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体系尤为重要 3、理论联系实际要在平时渗透 4、时事政治的复习不能仅仅关注明面上的内容,还
编制练习题,围绕中学生的成长做文章 5、提高答题能力和技巧,增加得分因素
5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 相关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 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 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 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1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 完美谢幕
相关背景 1、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4月30日晚在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2、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10月31日晚在上海
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3、本届世博会自5月1日开幕以来,来自246个国家、国际
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
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
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
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4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一起探讨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 4、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在184天中,共有超过 73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入园参观,刷新了世博会历史纪录。 7300多万人次的中外参观者,在中国上海世博会联手托举 了一个冉冉升起的环球梦想。
12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三、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 完美谢幕
与教材知识连线 1、改革开放四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
进步的活力源泉。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文化的多样性。 4、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6、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我们受到的启示
6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与教材知识连接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
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
7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一、绘制宏伟蓝图 加快科学发展
6、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 7、我们青少年 应该怎么做?
8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关背景 1、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动圆满成功。顺利进入轨道高度为100公里的环形环月工作轨
道。按照预定计划,“嫦娥二号”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开
始工作,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2、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
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
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
4、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 报告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10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与教材知识连线 1、从教育的作用看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2、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看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3、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4、从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看 5、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我们中学生如何做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 布,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战略目标。
9
第四部分 2011年中考复习热点问题
热点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相关背景
3、2011年3月2日,河北省正式公布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 《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要基本普 及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要达到96%。高中阶段 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校和 重点班。各学校要配齐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 规定课程。
要进行深入思考 5、热点复习要紧密联系初中生的生活实际 6、主观性试题的训练设置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3
第二部分 关于2011年命题走向预测
1、试题会保持稳定,在提醒和难易程度上不会有大 的变化
2、考试的主题内容不会变化,特别是考察主干知识 的方向不会变化
3、着眼热点的命题方向不会变化
4、紧密联系初中生的成长生活,命题情景生活气息 更浓的思路会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