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药物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病毒药(药物化学课件)
![抗病毒药(药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6cbbe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f.png)
• 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对人体亦产生毒性
典型药物
阿昔洛韦 • 带状疱疹首选药物。
典型药物
齐多夫定(叠氮胸苷) • (AZT)是第一个上市抗艾滋病毒药 物。
典型药物
• 乙型肝炎药物。
拉环[3.3.1.13,7]癸烷-1-胺 盐酸盐
临床应用
抗病毒药
病毒
• 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体 •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
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立即开始循环式感染或停留在宿主细 胞内,
• 被某种发病因子激活,就可以在动物或人体内产生细胞 毒性或引起各种疾病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 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至今还没有 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
• 在48小时内对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 • 而对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无效
典型药物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HO
NH2
O
4
N
2 N
N1
O
1
OH
OH
1-b-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甲酰胺
典型药物
阿昔洛韦 • 带状疱疹首选药物。
典型药物
齐多夫定(叠氮胸苷) • (AZT)是第一个上市抗艾滋病毒药 物。
典型药物
• 乙型肝炎药物。
拉环[3.3.1.13,7]癸烷-1-胺 盐酸盐
临床应用
抗病毒药
病毒
• 病毒是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的微小有机体 •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
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立即开始循环式感染或停留在宿主细 胞内,
• 被某种发病因子激活,就可以在动物或人体内产生细胞 毒性或引起各种疾病
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 能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至今还没有 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
• 在48小时内对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 • 而对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无效
典型药物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
HO
NH2
O
4
N
2 N
N1
O
1
OH
OH
1-b-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甲酰胺
药物化学19-抗病毒药
![药物化学19-抗病毒药](https://img.taocdn.com/s3/m/a9a70dad700abb68a982fbf2.png)
HIV常发生突变导致抗病毒药物失效,且潜伏在免疫细胞内,一 般药物不容易针对这种病毒。人类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 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病死率几乎高 达100%。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 、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 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被称 为“20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替洛隆
➢ 有效诱发干扰素的合成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
➢ 有效抑制流感病毒A和B,是预防和治疗H5N1型禽流感的首选 药物
二、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
核苷类药物
碘苷 嘧啶核苷类
阿糖腺苷 嘌呤核苷类
阿昔洛韦 糖基修饰的核苷类
➢ 疱疹类病毒感染用药 ➢ 阿昔洛韦是治疗各种孢疹病毒的首选药物
快克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
❖ 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 ❖ 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 ❖ 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 人工牛黄10毫克(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 ❖ 咖啡因15毫克 ❖ 辅料为糊精。
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诱导剂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 一类糖蛋白,分子质量为20~160kD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病毒 增长、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的活性。
艾滋病概述
➢ 2014年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其中 病 人 15.4 万 。 至 今 , 我 国 已 发 现 的 感 染 者 和 病 人 存 活 43.4万,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艾滋病病毒侵袭免疫细胞
逆转录酶以单链RNA作为模块,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 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 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 、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途径传播。 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被称 为“20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替洛隆
➢ 有效诱发干扰素的合成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
➢ 有效抑制流感病毒A和B,是预防和治疗H5N1型禽流感的首选 药物
二、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
核苷类药物
碘苷 嘧啶核苷类
阿糖腺苷 嘌呤核苷类
阿昔洛韦 糖基修饰的核苷类
➢ 疱疹类病毒感染用药 ➢ 阿昔洛韦是治疗各种孢疹病毒的首选药物
快克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
❖ 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 ❖ 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 ❖ 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 ❖ 人工牛黄10毫克(清热解毒、化痰开窍 ) ❖ 咖啡因15毫克 ❖ 辅料为糊精。
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诱导剂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 一类糖蛋白,分子质量为20~160kD的混合物,具有抑制病毒 增长、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的活性。
艾滋病概述
➢ 2014年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其中 病 人 15.4 万 。 至 今 , 我 国 已 发 现 的 感 染 者 和 病 人 存 活 43.4万,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艾滋病病毒侵袭免疫细胞
逆转录酶以单链RNA作为模块,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 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 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
Nankai 抗病毒药ppt课件
![Nankai 抗病毒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78d22ca1c7aa00b52acbee.png)
H2N N N
NH2
O
CH3
O
代谢生成阿昔洛韦继而转化为三磷酸
O CH3
酯而产生作用,克服了阿昔洛韦口服
伐昔洛韦
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临床用于
治疗急性的局部带状疱疹。
O
HN
N
H2N N N HO O
• 更昔洛韦作用机制和阿昔洛韦相似。对巨细 胞病毒的作用比阿昔洛韦强,但毒性比较大, 主要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严重感染。
HO
O OH
HO
OH
H3C
H N
O
HO
OH
O
糖蛋 白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模拟这一过渡态结构,设计了第 一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DANA。
OH HO
O COOH
HO HN OH
O H3C
DANA
• DANA与唾液酸相比,前者和NA的结合 能力高约1000倍,但对流感病毒NA的 特异性很差,对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研 究中的效果也不理想。
• NA可促进新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的唾液酸残 基释放,并加速流感病毒传染其它的宿主细胞。
神经氨酸酶水解神经氨酸-糖蛋白复合物示意图
HO HO
H H3C N
O
O OH
O
HO
OH
HO
O 糖蛋白 神经氨酸酶
HO H
H3C N
O
OH O
HO
唾液酸
OH O
HO
HO H
H3C N O
OH O HO
OH O
O P O P OH
O
OH OH
O
O O P OH
OH
O OO O P O P O P OH
OH OH OH
抗病毒药-PPT幻灯片
![抗病毒药-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44461a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1.png)
抗病毒药
HIV首选
齐多夫定
齐多夫定抗HIV机制 亚洲甲型流感 奥司他韦
抑制HIV反转录酶,抑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A链的增长,阻碍 病毒的复制和繁殖 金刚乙胺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防治流感病毒较为有效的药物 奥司他韦
疱疹病毒 拉米夫定抗肝炎病毒机制
阿昔洛韦 抑制HBV病毒DNA多聚酶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诱导机体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酶,抑制病毒
干扰素
作用特点(考点)
n广谱,(-)肌苷单磷酸脱氢酶→(-)DNA、RNA合成 n(-)mRNA和流感病毒蛋白质合成
n细胞产生高活性多功能糖蛋白 n激活某些酶→降解病毒mRNA →(-)蛋白质合成
金刚烷胺:抑制甲型流感病毒,①甲型流感的防治
抗流感病毒
②震颤麻痹 奥司他韦(达菲):
神经酰胺酶抑制剂,阻断流感传播 同类药物:扎那米韦
监护要点
利巴韦林、奥司他韦、阿昔洛韦、更昔 洛韦、膦甲酸钠、阿糖胞苷、拉米夫定、 的适应症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常用的 剂型、规格
• 熟悉分类和作用特点、典型不良反应、监护要点;
• 了解利巴韦林、奥司他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 钠、阿糖胞苷、拉米夫定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分类(考点)
n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干扰素 n抗流感病毒——奥司他韦(达菲)、金刚烷胺、扎那米韦 n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喷昔洛韦、更昔洛韦 n抗乙肝病毒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 n抗HIV药——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扎西他滨
复制
06:39
B型题
A、疱疹病毒感染 B、流感病毒感染 C、麻疹病毒感染 D、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l 奥司他韦可治疗的疾病是(B) l 阿昔洛韦可治疗的疾病是(A)
化学治疗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药理学课件)
![化学治疗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df6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f.png)
【作用】
对多种DNA及RNA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甲、丙 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和带状疱疹 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临床应用】
主用于防治流感、疱疹、麻疹、甲肝、流行 性出血热及腺病毒性肺炎等。
广谱抗病毒药-干扰素
【作用】
为机体细胞在病毒或其他诱导剂刺激下产生 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 抑制细胞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
为 HIV蛋白酶抑制药,通过抑制蛋白酶,使 HIV在被感染细胞中产生不成熟 的、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颗粒,阻止 HIV传播。
临床与其他抗艾滋病药联用治疗HIV感染。
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
【作用及临床应用】
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无环鸟苷,进入感染细胞内, 抑制DNA多聚酶,阻止病毒DNA复制。
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和乙肝病毒作用稍弱;对巨细胞病毒作用 差。
【作用及临床应用】
金刚烷胺衍生物,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优于 金刚烷胺。
临床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抗肝炎病毒药-阿德福韦
【作用】
在体内被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二磷酸盐,抑 制乙型肝炎病毒 DNA复制,改善肝组织炎症。
抗肝炎病毒药-阿德福韦
【临床应用】
临床联合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特 别适用于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和乙肝病毒脱氧 核糖核酸( HBV DNA)阳性、丙氨酸转氨酶( ALT) 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对阿德福韦不易 产生耐药 。
【临床应用】
用于成人、1岁及以上儿童甲型和乙型 流感治疗;亦用于成人和13岁及以上青少 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抗流感病毒药-金刚烷胺
对多种DNA及RNA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甲、丙 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和带状疱疹 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
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
【临床应用】
主用于防治流感、疱疹、麻疹、甲肝、流行 性出血热及腺病毒性肺炎等。
广谱抗病毒药-干扰素
【作用】
为机体细胞在病毒或其他诱导剂刺激下产生 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 抑制细胞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
为 HIV蛋白酶抑制药,通过抑制蛋白酶,使 HIV在被感染细胞中产生不成熟 的、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颗粒,阻止 HIV传播。
临床与其他抗艾滋病药联用治疗HIV感染。
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
【作用及临床应用】
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无环鸟苷,进入感染细胞内, 抑制DNA多聚酶,阻止病毒DNA复制。
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EB病毒和乙肝病毒作用稍弱;对巨细胞病毒作用 差。
【作用及临床应用】
金刚烷胺衍生物,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优于 金刚烷胺。
临床用于流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抗肝炎病毒药-阿德福韦
【作用】
在体内被转化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二磷酸盐,抑 制乙型肝炎病毒 DNA复制,改善肝组织炎症。
抗肝炎病毒药-阿德福韦
【临床应用】
临床联合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特 别适用于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和乙肝病毒脱氧 核糖核酸( HBV DNA)阳性、丙氨酸转氨酶( ALT) 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对阿德福韦不易 产生耐药 。
【临床应用】
用于成人、1岁及以上儿童甲型和乙型 流感治疗;亦用于成人和13岁及以上青少 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抗流感病毒药-金刚烷胺
药物化学抗病毒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抗病毒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46c9fb0717fd5370cdc0c.png)
பைடு நூலகம்10
病毒的特点
1.病毒的结构: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 DNA病毒 RNA病毒
2.病毒的致病过程: 吸附 穿入 脱壳 复制 合成蛋
白质 组装子病毒释放
11
病毒的感染过程
病毒 穿入细胞
脱被膜
宿主酶 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复制
蛋白酶
整合酶
逆转录酶
病毒蛋白 整 合 释放胞外
病毒颗粒
12
西班牙流感 1918-1919:H1N1亚型流感病毒
感染超过2亿;死亡5000万-1亿 (1.75-3.50亿) 青壮年死亡率高----免疫应答过强 孕妇病死率:23%-71%
亚洲流感1957-1958:H2N2亚型流感病毒
感染约100万人;美国死亡6.98万 老年人死亡率高
香港流感1968-1969:H3N2亚型流感病毒
25
O I
HN
ON
HO
O
OH
碘苷
O
HN
CH3
ON H
胸腺嘧啶
26
碘苷的作用机理:碘苷的化学结构和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相似,在尿嘧啶的5位上以碘(r=2.15A)代替胸腺嘧 啶核苷5位上的甲基(r=2.00A) ,因此碘苷和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竞争性地抑制DNA聚合酶,阻碍病毒DNA的 合成
碘苷本身无活性,在体内被细胞和病毒胸腺嘧啶核苷 激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酯的活化形式
27
O I
HN
HOCH2
O O
N
HH
H
H
OH H
µâ ÕÜ
O
HN
CF3
HOCH2
O O
N
HH
H
H
OH H
病毒的特点
1.病毒的结构: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 DNA病毒 RNA病毒
2.病毒的致病过程: 吸附 穿入 脱壳 复制 合成蛋
白质 组装子病毒释放
11
病毒的感染过程
病毒 穿入细胞
脱被膜
宿主酶 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复制
蛋白酶
整合酶
逆转录酶
病毒蛋白 整 合 释放胞外
病毒颗粒
12
西班牙流感 1918-1919:H1N1亚型流感病毒
感染超过2亿;死亡5000万-1亿 (1.75-3.50亿) 青壮年死亡率高----免疫应答过强 孕妇病死率:23%-71%
亚洲流感1957-1958:H2N2亚型流感病毒
感染约100万人;美国死亡6.98万 老年人死亡率高
香港流感1968-1969:H3N2亚型流感病毒
25
O I
HN
ON
HO
O
OH
碘苷
O
HN
CH3
ON H
胸腺嘧啶
26
碘苷的作用机理:碘苷的化学结构和胸腺嘧啶脱氧核 苷相似,在尿嘧啶的5位上以碘(r=2.15A)代替胸腺嘧 啶核苷5位上的甲基(r=2.00A) ,因此碘苷和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竞争性地抑制DNA聚合酶,阻碍病毒DNA的 合成
碘苷本身无活性,在体内被细胞和病毒胸腺嘧啶核苷 激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酯的活化形式
27
O I
HN
HOCH2
O O
N
HH
H
H
OH H
µâ ÕÜ
O
HN
CF3
HOCH2
O O
N
HH
H
H
OH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无金刚烷胺的代谢产物的报道
8
Ribavirin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O H2N
3 2N
N
4
N1
1-β-D-呋喃核糖基-1H-1,2, 4-三氮唑-3-羧酰胺
HO O
1
OH
OH
9
1-β-D-ribofuranosyl- 1H-1,2,4-triazole-3-carboxamide
利巴韦林(Ribavirin)于1972年由美国加州核酸研究所 首先报道。该研究所J.T.Witkowski等人发现核糖核苷抗 生素吡唑呋喃菌素、间型霉素和焦土霉素除了有抗菌活性 外,在体外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是其抗病毒活性不 高或抗病毒谱很窄。
NH2
HO
N3
HO O
胸腺嘧啶(T)用腺嘌呤(A)、鸟嘌呤(G)、 N 胞嘧啶(C)取代仍有活性,用尿嘧啶 (U) 取代无活性 O N
HO O
O
齐多夫定 Zidovudine(AZT) 取代基活性 F>NH2>H>N3,
硫、磺酰基取代形成醚键 或氧桥活性大为降低 O
HN HO O O N
去羟肌苷 N3Didansine(ddI)
DNA链的3′末端时,不能再进行5′-3′磷酸二
酯键的结合,终止了病毒DNA链的延长。
AZTTP对HIV-1逆转录酶的亲和力比细胞
DNA聚合酶强100倍,故其抗病8
O
酯化、醚化后活性降低或消失, HN NH2、F取代后活性保持
HO O O N
O O HN HN
N N N O N
合成,使病毒复制与传播受抑制。X-射线晶体衍射也表明, 毒、甲肝病毒、腺病毒等多种 RNA和DNA病毒
Ribavirin的晶体构象与鸟嘌呤核苷非常相似。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广谱抗
病毒药物 。
11
广谱抗病毒药 用于治疗麻疹、水瘟、腮腺类等
也可用喷雾、滴鼻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 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效
吡唑呋喃菌素
间型霉素
焦土霉素
10
在体外还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是其抗病毒 活性不高或抗病毒谱很窄,于是根据这些结构
合成了一系列的b-D-呋喃核糖的咪唑和1,2,
Ribavirin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被磷酸化,其产物
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
4三氮唑核苷的衍生物。后来经体外动物实验 DNA 多聚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 RNA 鸟苷转移酶, 表明,其中 Ribavirin对呼吸道合疱病毒、流感病 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 RNA 和蛋白
7
有效预防和治疗所有A型流感毒株。
对德国水瘟病毒、B型流感病毒、一般流感病毒、 呼吸合胞体病毒和某些RNA病毒具有一定的活性。 -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对人体不同亚型的原型A 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口服吸收很好
可通过血脑屏障分泌于唾液、鼻腔分泌物和乳汁中
t1/2为15~20hr 约90%的药物以原型从肾排泄,主要从肾小管排泄
体内磷酸化并且能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和mRNA 也可抑制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出现 艾滋病前期临床症状
12
氨甲酰基替换成脒 基、硫代氨甲酰基 等均保留抗病毒活 性,体内毒性降低
将1,2,4-三氮唑变成1, 2,3-三氮唑,或对三氮 唑环进行取代,抗病毒 活性均降低或丧失
5′ 4′ 3′
′
2′
5′-磷酸酯、3′,5′-环磷 酸酯、2′,3′,5′-三乙酸 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活 性
Tricyclo[3.3.1.13,7]decan-1-amine hydrochloride
5
饱和的三环葵烷 刚性笼状结构
金刚烷胺盐酸盐
6
48hr内对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 对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无效
对称的三环状胺
-可抑制病毒颗粒穿入宿主细胞 -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复制 -阻断病毒的脱壳及核酸宿主细胞的侵入
1
能有效干扰病毒的复制,又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 -至今还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 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对人体也产生毒性。
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 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某些病毒又极易变异。
2
三环胺类 核苷类 其它类
金刚烷胺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膦甲酸钠
O[ O
P
OO]
3
1-(3,4,5-O-三 乙酰基-β-D-呋喃核 糖基)-1,2,4-三 氮唑-3-甲酰胺
利巴韦林
14
3.齐多夫定 Zidovudine
又名叠氮胸苷 缩写AZT
商品名:克度;立妥威
O
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
HO
HN O O N
3′-Azido-3′-deoxythymidine
N3
15
齐多夫定(Zidovudine)1964年首次合成。
核糖基进行取代修饰或 替换成其它糖基,抗病 毒活性降低或丧失 13
Ribavirin的合成
2,3,4,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
1 2 乙酰化 3 4 5 3 2 4 酸催化缩合 1
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
4 3
4 3
2
1 5 4
1
2 3
氨解
2
5 4 2 3
1
1-(3,4,5-O-三乙 酰基-β-D- 呋喃核 糖基)-1,2,4-三氮 唑-3-甲酸酯
曾是一个抗癌剂,后来被证明具有抗鼠逆
转录酶活性。1972年被用于抑制单纯疱疹
病毒复制的研究。1984年发现其对人免疫
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有抑制作用。1987年被批准 作为第一抗艾滋病毒药物上市。
16
Zidovudine在细胞内需要转化为活性三磷酸 齐多夫定(AZTTP)才能发挥作用。AZTTP 是HIV-1逆转录酶底物的竞争性抑制剂。由于 其结构3′-位为叠氮基,当它们结合到病毒
NH2 N HO S O O N
糖的构型与药物产生耐受性的速率有关
扎西他滨 Zalcitabine(ddC)
NH N N N N
2'、3'位去氧活性增加
H 2N HO
司坦夫定 Stanvudine(d4T)
Na+
3
金刚烷胺类
金刚烷胺为一种对称的三环状胺,它可抑制病毒
颗粒穿入宿主细胞,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复制和
阻断病毒的脱壳及核酸宿主细胞的侵入 。
NH 2
NH 2
H
金刚烷胺 Amantadine
金刚烷乙胺 Rimantadine
4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三环[3.3.1.13,7]癸烷-1-胺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