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淳熙年间,诗人陆游来眉州,游环湖,登披
风榭,拜苏东坡遗像,并写下了《眉州披风谢拜东坡
先生遗像》诗,其中有两句“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
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这几乎是所有眉山人都能吟颂的,也正是眉山称为
“诗书城”的来历。
正殿内有东西两侧门通后院,穿过庭院便是启贤
堂。启贤堂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原是苏家供奉
(1992-9-4,图2)、空城计(2998-Z8M,图3)、秋风五丈
对整个文学创作领域产生了深远、广泛影响,开创了
原(1998-18-3,图4)等故事的生动描述,极力渲染出诸
从古至今传承不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且对中国
葛亮这一 “孔明”性格特征:办事周详,遇险不乱。
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滋养。古今一些名人的名字
城,武则天时其远祖苏味道曾为宰相,后贬为眉州刺
使,又调益州(今成都)长史,未及赴任而故,苏味
道在眉州留有一子苏份,延传至北宋。明代洪武元年
改故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
(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使之成为一组典型的四
川清代建筑群。
现大门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
绅集议拓建三苏祠,增建了这
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
馆长刘孟伉手书。2002年9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三
苏祠》普资封,邮资图
就是这座大门(图1)。
走进三苏祠,迎
面而来的是三进四合院
组成的殿堂部分,正
殿建于康熙四年(1665
年),建筑面积251平
方米,硬山顶。殿内供
奉三苏父子塑像,正中
是苏洵像,东西分别是
豪。井旁一株老黄荆树,传说是苏洵亲手所栽。还有
两棵金桂、一棵银桂,都有200年以上的树龄了,这
也隐喻三苏父子。每当仲秋,金银桂树吐蕊,香溢祠
图2
图4
图5
8 Shanghai Philately
/华夏文化// 2019年第7期
2018年9月8日发 行2018-24《诗经》 邮票,全套6种:《周 南•关雎》《秦风•兼_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出自《小雅•小
都源于《诗经》。名字是浓缩的文化,折射出取名者
弁》。桑梓一般代指家乡,此
的历史、文化修养。有的此类名字相关的《诗经》作
处替代父母。清朝小说家、
品,还被设计师选入邮票。“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
《儒林外史》(20"-5丿作者吴敬
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源于《诗经》的名
4.1米,宽4米,厚2米,像肩宽0.9米。由四川雕塑院
赵树桐根据东坡盘陀画像碑上的东坡盘陀像设计,
1982年4月动工,历时80余天。溪畔石上,苏东坡斜
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长髯飘逸.神情悠远而略
带沉思。2003年12月20 0,中国邮政发行《苏东坡塑
像》普资封,邮资图就是这座东坡盘陀坐像(S3)。
上海集邮//华夏文化/
三苏祠
◎张建伟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穀行南街72号,就是闻
名遐迩的三苏祠,这里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
辙的故居,现称“三苏祠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馆内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
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但本地人还是习
惯原来的称呼“三苏祠公园”。苏氏祖籍为河北栾
座大门。1981年维修时将原牌
楼式大门改为三檐歇山顶,
南面为三楹两柱,中为门厅,
东边和西边各有一间耳房。门
图1
楣正中悬挂朱底金字横匾,
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
字。檐柱上对联“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父子,堪称楷
模千秋景慕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
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
梓(纪念戳,图5),名字源头就
字,有着深厚的文化
是这句诗,当然,词序作了调
底蕴。富文米、够高
整。希望孩子对养育自己的父
雅,自然好得不能再
母恭敬孝顺,“敬梓”是一个
好。
内涵很切合的表达。
ຫໍສະໝຸດ Baidu
我们来盘点这些
出自《商颂•那》的“汤
图2
出自《诗经》
名字的具体源
头:
“祀事
孔明”出于
《小雅•信南
山》,意为祭
图1
祀仪式庄重而
从《诗经》中取名
有条不紊。三国时期 蜀国丞相、优秀的政 治家和军事家、民间 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
葭》《秦风•无衣》 《小雅•鹿鸣》《小-
◎冯赐杭
亮(2014M,图1),字孔 明。在长篇历史小说
雅•鹤鸣》《鲁颂-酮》。
《三国演义》(T131等)里,作者罗贯中通过草船借箭
作为诗歌经典的《诗经》,不但对诗词,乃至
祖先、神位的祭堂。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后多
次维修,仍保持原貌。堂上匾额“启贤堂”为李一氓
(曾任中联部副部长)1979年所书。现辟为陈列室,
陈列着三苏手迹、拓片和遗物。
启贤堂前院西侧有苏宅古井,是苏家留下的唯
一遗迹,距今一千多年(图4, 2001JIIPG47-10)。井
水清爽甘美,长年不枯,井水孕育了三苏父子一代文
《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诗中有“日月不知老,家 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的诗句,后人 以此便将“来风轩”改为“来凤轩”。现辟为三苏故 事蜡像陈列室。
园。 启贤堂北楹为木假山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年
(1666年)。建筑面积223.6平方米。歇山顶,抬梁 式木结构(S5, 2001.川PG47-3)。据《眉山县志》记 载:苏洵偶得木假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 山记》一文。苏洵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木假山幸与 不幸和可爱可敬可感的一生,歌咏了木假山坚忍不拔 的品格。木假山原物由三苏进京时带走,堂中现存的
苏轼、苏辙像,均罩以
神龛。正殿西侧一泓池
图3
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
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盘陀坐像(图2 , 2001JIIPG47-
5)。
披风榭为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重檐歇山式,一
楼一底,底层四周置飞来椅。面阔进深九米,榭高十
米,檐上悬挂前国防部长张爱萍草书匾“披风榭”。
东坡盘陀坐像,重约60吨,像与基石连在一起,总高
木假山, 则是道光 十二年
(1832年) 眉山书院 主讲李梦 莲捐赠。 木假山三
峰宛具,天工自成,古朴奇特,堪称一绝,宋梅尧 臣、苏轼、陆游都为之赋诗。
第三进四合院走到底就是来凤轩,建筑面积 222.2平方米,歇山式屋顶(图6, 2001川PG47—8)。此 轩原址为苏轼兄弟寝室与书房。苏洵为勉励苏轼兄弟 二人勤学上进,博学多才,将它取名为“来风轩”。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后, 名震京师。诗人梅尧臣于嘉佑三年(1058年)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