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推荐文档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模板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3571d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d.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模板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控制和协调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4. 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单元,负责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信号转化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图像。
5. 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电路板,上面集成了各种硬件设备的接口和控制电路。
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的约定,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或篡改的技术和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4. 云计算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使用和释放资源,常见的云计算平台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1.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常见的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等版本。
2. 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常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
3. macOS操作系统macOS操作系统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用于苹果的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易用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6845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b.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诸多的基础知识点。
在大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概述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核心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点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执行指令,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学生需要了解CPU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常见的处理器架构。
2. 存储器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而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和闪存等。
学生需要掌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读写操作的原理以及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用户或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1.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族、HTTP协议、FTP 协议等,并理解其功能和运作原理。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等,并了解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安全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问题。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及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1. 进程管理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的模块。
学生应了解进程的概念、状态转换、进程调度算法等,并了解多道程序设计和并发控制的基本原理。
2. 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主存储器的模块。
学生需要掌握虚拟存储器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了解页面置换算法和页面替换策略,并熟悉存储器分配和回收的方法。
大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点归纳
![大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e0c7f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d.png)
大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点归纳1. 计算机科学基础1.1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硬件:CPU、内存、I/O设备、存储器等- 计算机指令:机器指令、汇编指令、高级指令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等1.2 数据结构与算法- 线性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串等- 非线性结构:树、图、哈希表等- 算法: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图算法等1.3 计算机网络- 网络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等-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1.4 操作系统- 进程管理:进程、线程、进程调度、死锁等-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回收、虚拟内存等- 文件系统:文件、目录、文件系统结构等-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I/O调度等2. 编程语言与编译原理2.1 编程语言- 高级语言:C、C++、Java、Python等- 低级语言:汇编、机器码等2.2 编译原理- 词法分析:词法单元、词法分析器等- 语法分析:语法规则、语法分析树、分析算法等- 中间代码生成与优化:三地址码、SSA等- 目标代码生成:汇编代码、机器代码等3. 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 软件设计模式:面向对象设计模式、架构模式等- 软件项目管理:项目计划、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等- 软件质量保证:代码审查、测试策略等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概念:数据模型、实体-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等- 数据库设计:范式、E-R图、SQL等- 数据库查询:SQL查询、视图、索引等- 数据库事务:ACID属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5. 人工智能与机器-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表示、推理、搜索算法等- 机器算法:线性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自然语言处理: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 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6. 计算机科学其他领域- 并行与分布式系统:进程并发、分布式算法、云计算等- 网络安全:加密算法、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物联网: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协议等- 人机交互:用户界面设计、交互技术、虚拟现实等以上是对大学计算机科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推荐文档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aed109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8.png)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概述,推荐文档计算机基础概述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 年,名字是ENIAC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弹道计算问题。
ENIAC 不能存储程序,只能存20 个字长为10 位的十进制数。
ENIAC的问世,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946 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及冯· 诺依曼撰写《关于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提出“存储程序”的概念,奠定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EDVAC。
3.根据冯· 诺依曼的改进方案,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
4.现代电子计算机仍被称作冯·诺依曼计算机。
5.按照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种类把计算机发展阶段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体积巨大,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软件);二进制编码机器语言编写程序;军事与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体积缩小,容量扩大;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接近于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工业控制;主存储器是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
第三代: 1965-1970 ;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大大缩小,内存容量进一步增加,耗电量减少,功能更强大;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多种高级程序语言(软件) ;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开始使用操作系统。
第四代:1971- 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性能大幅度提高;每秒几千万次到千百亿次;出现数据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面向对象语言;计算机往巨型和微型两极发展。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03136586f1aff00bed51ea3.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完整word)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24092fa45177232f60a250.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点第一、二章1.计算机产生: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计算机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1971年以来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1.科学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3.过程控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控制,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5.人工智能(主要是只能机器人方向)6.通信与网络(上网听歌看电影玩游戏,qq聊天等)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力强、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
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
(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1.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2.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
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3.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
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4e65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6.png)
大一计算机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输出。
其中,数据的输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数据的处理由CPU进行,数据的存储通过内存和硬盘进行,数据的输出则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3. 计算机的运行方式计算机可以分为批处理方式和交互式方式。
批处理方式是指计算机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数据进行工作,而交互式方式是指计算机根据用户的输入进行相应的处理。
4.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通过0和1表示各种数据。
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提供用户界面等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等不同的分类,根据连接的范围不同进行划分。
3. 计算机网络的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 协议、FTP协议等。
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等。
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数据加密、防火墙、反病毒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三、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1. 程序设计语言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C++、Java、Python等。
大一计算机知识点概括总结
![大一计算机知识点概括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ae81e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d.png)
大一计算机知识点概括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多个专业和知识点。
在大一阶段,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大一计算机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一、硬件知识点1. 计算机组成原理- CPU:中央处理器,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工作。
- 内存:存储数据和指令,是计算机的工作区域。
- 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用于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互。
2. 数据表示与存储- 二进制: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数据表示方式。
- 字节与位: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
- 存储器层次结构:包括寄存器、缓存、内存、磁盘等。
3.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树型、环型、星型等不同的网络连接方式。
- 协议:规定计算机之间通信规则的约定。
-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和子网。
二、软件知识点1. 编程基础- 程序设计思想:顺序、分支、循环等基本思想。
- 编程语言:C、Java、Python等常用的编程语言。
- 变量与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数据类型的使用与定义。
2.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组与链表: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 栈与队列:后进先出和先进先出的特性。
- 排序与查找:快速排序、二分查找等常用算法的实现与应用。
3. 操作系统- 进程与线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单位与调度方式。
- 内存管理:虚拟内存的概念与页面置换算法。
- 文件系统:磁盘管理、目录结构等。
4. 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表、字段、主键、外键等概念。
- SQL语言: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基本操作。
总结:大一阶段的计算机知识点概括如上所述,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数据表示与存储、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知识有助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网络通信方式。
掌握编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知识则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d7aa1a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c.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免费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高手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可以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超详细知识点。
一、硬件基础知识点1.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多个部件组成。
CPU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接收外部数据,输出设备将结果显示或传递给外界,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来描述。
该体系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组成。
运算器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流程,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和数据,输入设备接收外部数据,输出设备将结果显示或传递给外界。
3. 二进制与逻辑门计算机内部信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即0和1。
逻辑门是实现二进制逻辑运算的基本电路器件,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运算,从而完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
4. CPU的结构与功能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控制指令的执行流程,包括取指、译码和执行等操作;算术逻辑单元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减乘除、与或非等。
5.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存储器按照访问速度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多级,常见的存储器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存存放最常用的数据和指令,主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用于长期保存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二、软件基础知识点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各种服务,如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模板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820f0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4.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模板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了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模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学生应该了解每个硬件组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程序代码;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等。
二、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和应用软件。
学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例如,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程序的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等。
三、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
学生应该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局域网、广域网、协议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以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四、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以及基本的算法设计和分析方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概念,以评估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五、计算机操作与维护基础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实际技能。
学生应该学会安装操作系统、配置网络、排除故障等基本操作,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计算机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定期清理内存、备份重要数据等。
六、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基础计算机伦理和法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法律法规。
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如保护用户隐私、遵守知识产权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b420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1、 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 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 _。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6f4f3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9.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到最新的应用技术,为学生打开了通往信息世界的大门。
以下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的详细整理。
一、计算机概述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运算。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信息。
软件系统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服务。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而开发的,如办公软件(Word、Excel)、图形设计软件(Photoshop)等。
二、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存储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
二进制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表示各种信息。
整数可以分为有符号整数和无符号整数。
有符号整数采用补码表示,以解决减法运算的问题。
浮点数则用于表示小数,其由阶码和尾数组成。
字符在计算机中也有特定的编码方式,如 ASCII 码用于表示常见的英文字符,而 Unicode 则可以表示世界上大多数的文字。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单位有位(bit)、字节(Byte)、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等。
三、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来合理分配CPU 时间,提高系统的效率。
内存管理负责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确保内存的合理使用。
文件管理则负责对文件的存储、检索和更新进行管理。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78c6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5.png)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特定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它经历了五代的发展,从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个人计算机到移动计算机。
1.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再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2. 计算机网络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按照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2 互联网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互联网由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2.3 网络安全和常用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过程。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3. 数据库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提供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应用广泛。
3.2 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作和查询数据。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常见的DBMS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4. 编程语言4.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应用场景编程语言可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4.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3 程序的编译和解释程序的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以供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解释是将源代码逐行翻译并执行。
大一大计基知识点总结
![大一大计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ee94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d.png)
大一大计基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是大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主要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大一大计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的基本知识1. 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受输入数据、进行数据运算和处理,并输出运算结果的电子设备。
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PU负责进行数据运算和控制,内存用于存储数据,输入设备用于接收外部输入,输出设备用于展示计算机的结果。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按照指令序列执行处理器内部的运算过程,通过控制信号和数据在各个组件之间进行传递,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通信介质、通信设备和网络协议。
通信介质包括有线和无线介质,通信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3. 网络分类网络可以按照规模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另外,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形网络等。
三、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是指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计算机的操作和控制。
程序设计需要明确问题的需求,设计合适的算法,并将算法转化为特定编程语言的代码。
2. 程序设计的步骤程序设计一般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和调试等步骤。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效率。
3. 常用的编程语言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Java、Python等,每种语言都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项目要求。
四、数据库基础知识1.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检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16fc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4.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概论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主板等;软件则是安装在计算机上的各种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机械计算机时期、电子管计算机时期、晶体管计算机时期和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其中晶体管计算机时期是计算机的重要转折点,它使计算机体积更小、能耗更低、速度更快,从而进入了第三代计算机时期。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执行输入、输出、存储和运算四种基本操作。
输入是指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输入和外部设备输入;输出是将数据从计算机中输出,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存储是将数据存储到内存或硬盘中;运算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算术、逻辑和比较等操作。
计算机执行这些基本操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输入、存储、运算、输出和控制。
输入数据会被存储到内存中,经过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存储回内存,最后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上,整个过程由控制器控制。
3.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计算机可以按照规模、用途、处理器位数、操作系统、性能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性能来分类,通常包括主频、内存、硬盘、显卡等指标。
主频越高表示处理速度越快,内存越大则能同时处理更多数据,硬盘越大则能存储更多的数据,显卡则是影响计算机图形显示性能的重要因素。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通信、娱乐、图形图像处理、工程控制等。
与不同应用领域相对应的是各种软件,例如科学计算软件、绘图软件、办公软件等。
二、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多种设备。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中央处理器及其工作原理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也是计算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fae4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4.png)
大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引言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理论、设计、应用和发展的学科。
本文档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算法、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负责解释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2.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数据和指令。
3.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
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用于控制计算机硬件运行的程序和文档。
1.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2. 应用软件: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如文字处理、表格计算、图像处理等。
三、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
1. 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递归算法等。
2. 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四、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1. 高级编程语言:包括C、C++、Java、Python等,易于理解和使用。
2. 低级编程语言:包括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直接与计算机硬件交互。
五、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六、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
七、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系统。
1.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2. 数据库设计: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超详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a79c1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b.png)
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8)•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0)•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0年至今)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AM、ROM)–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网络通信软件2. 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2.2 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的演变•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3 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4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进程与线程•输入/输出管理3. 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定义•网络协议的分类•常见的网络协议3.3 局域网技术3.4 广域网技术3.5Internet技术•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6 网络安全4. 程序设计基础4.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的定义•程序设计的方法•程序的调试与测试4.2 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的定义与特性•常见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4.3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模块化程序设计•常见的过程式编程语言4.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对象的基本概念•继承与多态•常见的过程式编程语言4.5 程序设计实践•编程规范与习惯•代码的重用与维护5. 数据库技术5.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的分类5.2 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5.3 SQL语言•SQL语言的定义与特点•SQL语言的数据定义•SQL语言的数据查询•SQL语言的数据更新5.4 数据库设计5.5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5.6 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定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常见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工具6. 计算机图形学6.1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6.1 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组成•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6.2 图形表示与变换•图形表示方法6.3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6.4 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动画的生成方法•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7. 人工智能7.1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7.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定义•机器学习的方法•机器学习的应用7.3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义•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7.4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8. 软件工程8.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原则•软件工程的方法与工具8.2 软件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需求分析的方法与工具•需求分析的文档编写8.3 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软件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软件实现的注意事项8.4 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的方法与工具•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软件维护的方法与策略9. 计算机应用9.1 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定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9.2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定义•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例•教育软件的选择与使用9.3 计算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计算机在工程领域的定义•计算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工程软件的选择与使用9.4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定义•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科学研究软件的选择与使用10. 信息安全10.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的目标•信息安全的原则10.2 信息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10.3 信息安全策略与法规•信息安全策略的定义与作用•信息安全法规的定义与作用•信息安全审计10.4 信息安全实践•防范网络攻击•防范恶意软件•数据备份与恢复以上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1c055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b.png)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学科,它研究计算机的原理、设计、开发和应用。
作为一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主机、外设和存储设备。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主板等。
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主板是连接各个硬件设备的平台,它提供了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
外设是与主机相连的辅助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输出结果,键盘和鼠标用于输入指令和操作计算机,打印机用于将计算机的输出结果打印出来。
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
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固态硬盘是一种新型的存储设备,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光盘用于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和程序,如音频、视频和软件安装文件等。
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的非物质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macOS等。
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常用的编译器有C语言编译器和Java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开发的各种应用程序,包括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办公软件用于处理文档、制作演示文稿和管理电子表格等,常见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 Office和OpenOffice等。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用于编辑和处理图像,常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有Adobe Photoshop和CorelDRAW 等。
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a930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3.png)
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大一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打好计算机专业基础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和执行计算机的指令,是计算机的大脑。
2.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3.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如键盘、鼠标等。
4.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的运行原理1. 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译码、执行、访存、写回。
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存储器中,采用顺序执行的方式。
三、数据表示和运算1. 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2. 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法。
3. 整数的加减运算和乘除运算。
4.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
2.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形、星形等。
3. 网络通信的三要素:IP地址、MAC地址、端口号。
4. 网络通信协议:ARP、ICMP、DNS等。
五、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2.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和区别。
3. 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等。
4. 内存管理:分页式和分段式。
5. 文件系统:FAT、NTFS等。
六、程序设计基础1. 算法和流程图的概念。
2. 编程语言:C、C++、Java等。
3. 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的定义。
4.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5. 数组和指针的使用。
七、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的概念和分类。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3. 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
4. SQL语言的基本语句: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
总结:以上是大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它们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概述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 年,名字是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主要是为了解决弹道计算问题。
ENIAC 不能存储程序,只能存20 个字长为10 位的十进制数。
ENIAC的问世,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2.1946 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及冯· 诺依曼撰写《关于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提出“存储程序”的概念,奠定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EDVAC。
3.根据冯· 诺依曼的改进方案,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台具有存储程序功能的计算机EDVAC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使用二进制进行运算,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到计算机里。
4.现代电子计算机仍被称作冯·诺依曼计算机。
5.按照使用的电子元器件种类把计算机发展阶段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体积巨大,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软件);二进制编码机器语言编写程序;军事与科学计算。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体积缩小,容量扩大;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接近于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工业控制;主存储器是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
第三代: 1965-1970 ;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大大缩小,内存容量进一步增加,耗电量减少,功能更强大;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多种高级程序语言(软件) ;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开始使用操作系统。
第四代: 1971- 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VLSI);性能大幅度提高;每秒几千万次到千百亿次;出现数据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面向对象语言;计算机往巨型和微型两极发展。
微型计算机( PC)在第四阶段出现。
第五代:未来;真正智能化的非冯·诺依曼计算机。
总结:未来计算机向着举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发展。
6.微型计算机( PC 或个人电脑)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置内存储器和输入输出( I/0 )接口,遵循冯· 诺依曼体系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 CPU),微处理器的性能决定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7.根据微处理器的字长和功能,可将微型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 4 位和 8 位微处理器时代;采用PMOS 工艺,集成度低,主要采用机器语言和简单的汇编语言。
( 1971-1972 )第二阶段: 8 位微处理器时代;采用NMOS 工艺,集成度和运算速度提高;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中断、DMA 控制功能;除了汇编语言,出现了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和相应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后期出现了操作系统。
( 1973-1977 )第三阶段: 16 位微处理器时代;采用HMOS 工艺;采用多级中断、多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结构;配置了软件系统。
( 1978-1984 )第四阶段: 32 位微处理器时代;首次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数学协处理器,将复杂的数学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采用HMOS 或 CMOS 工艺;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
( 1985-1992 )第五阶段: 64 位微处理器时代;支持商务运用和高端商务计算。
( 1993-2005)第六阶段:多核微处理器时代;双核/ 多核技术是目前提升处理器性能的解决方案,此得力于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
( 2005- 至今)总结:微处理器的发展使得微型计算机高度微型化、快速化、大容量化和低成本化。
8.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以每秒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具有存储和记忆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能够高度自动化是与其他计算工具的本质区别);计算精度高(内部采用二进制计算);可靠性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这是计算机能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
9.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字的位数;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速度和功能;字长越长,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时钟频率(也叫主频,计算机定时信号的一个源; CPU的主频是评价 CPU 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主频越高, CPU 速度越快,但还受内部结构的影响; CPU 主频等于倍频系数乘以外频得到),运算速度(计算机每秒钟能够执行的指令条数,常用百万条指令 / 秒 MIPS 或百万条浮点指令 / 秒 MFLOPS);内存容量(内存中 RAM 和 ROM 的容量总和;以 MB 为单位;内存容量越大,运算速度越大,处理数据能力就越强)。
10.计算机类型按规模分类:巨型机:每秒 10 亿以上浮点运算;尖端科学、战略武器、气象预报、社会经济现象模拟。
大型机:每秒几千万以上浮点计算,足以支持远程终端几百用户同时使用。
微型计算机: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作的微处理器为CPU的个人计算机,按功能和外形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具有五大特点(无线接入互联网,具有PDA功能,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人性化,功能强大)11.计算机按照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专用计算机:适用于某一特殊运用领域,如智能仪表、生产过程控制、军事装备的自动控制。
12.计算机的传统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
计算机的应用有:科学计算:又名数值计算;用语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数学问题的计算;通信卫星的法神、卫星轨道的计算、高能物理、工程设计、地震预测、天气预报。
信息处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信息情报检索、图书管理等。
办公自动化: OA;主要特点是无纸办公。
生产自动化:实时控制(又叫过程控制)、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还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13.完整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构成计算机的有形的物理设备,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
软件: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和文件。
裸机:计算机只有硬件没有软件。
14.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其他系统软件)-用户应用软件】15.计算机硬件系统:运算器:算数逻辑部件;进行算术计算和逻辑运算;由算术逻辑部件、移位器和若干暂存数据的寄存器组成)。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
存储器: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寸)组成。
输入设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16.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系统软件:负责管理、监测和维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一种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服务程序以及故障诊断程序等。
应用软件:财务管理、人事管理、 CAD、 CAM、 CAT等。
17.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机器语言:每一条指令都是由 0 和 1 组成的二进制代码序列;最底层面向机器硬件的计算机语言;可被计算机直接执行,不需要翻译;所有非机器语言程序最终都要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被执行。
汇编语言:将二进制形式的机器指令代码序列用符号(助记符)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实质是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由配置的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执行;将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过程叫做汇编。
高级语言: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程序语言,高级语言是面向问题的语言;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成为源程序;高级语言可以通过解释和编译两种方式执行(解释方式是源程序由解释程序边解释边执行,不生成目标程序,速度较慢;编译方式是源程序经过编译程序编译处理产生相应的目标程序,然后再连接和装配成为可执行程序)18.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系统软件;提供数据描述语言( DDL)(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的各种特性)和数据操纵语言( DML)(说明对数据的操作);常用的有 Access,SQLServer,Oracle, DB2。
19.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20.操作系统的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21.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 (主要单用户操作系统)、 Unix(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PC机上的免费Unix 操作系统)、Andriod(基于Linux 平台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
2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23.存储程序原理:所有数据和指令都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所有数据和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必须事先放在主存储器中,然后按顺序执行;计算机硬件系统都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计算机工作的时候,两种信息在流动,即数据星系和指令信息。
24.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基本功能具体而集中的体现;程序就是计算机指令的有序序列。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的最小单位;25.程序执行过程: P12 图 1-7 和 P18。
26.微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中央处理器( CPU,即控制器和运算器)、主版(影响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和性能;串口主要连接鼠标键盘;并口连接打印机;通用串行总线口即 USB接口)、机箱、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
27.CPU 主要参数:内核数量、运行频率、缓存(进行高速存取的存储器;又称Cache;用于内存和 CPU 之间的数据交换;越大越好)、接口方式(主要有插针式和触点式,以触点式为发展方向)、指令集、工作电压( CPU的工作电压分为核心电压和I/0 电压;核心电压小于 I/0 电压)、制造工艺。
28.内存储器:随机存储器: 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SRAM 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DRAM; SRAM 存储速度极快主要用于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 DRAM 用于大容量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ROM;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信息永久写入,不受断电影响。
29.硬盘分为固态硬盘 SSD、机械硬盘 HDD、混合硬盘 HHD;硬盘厂商通常使用的是GB,1GB=1000MB。
30.数据的存储单位:位: bit ;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字节: byte ;表示存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的容量单位;计算机中最小的信息单位;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中能够包含的字节数。
字长:计算机存储、传送、处理数据的信息单位;用计算机一次操作(数据存储、传送、运算)的二进制位最大长度描述。
31.ACS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基本 ACSII码:每个 ACSII码占用一个字节,由八个二进制位组成,每个二进制位是0 或1;ACSII 码中的二进制数最高位(最左边一位)为数字0 的称为基本ACSII 码;其范围是 0-127;基本 ACSII码代表 128 个不同字符(94个可显示字符和32个控制字符);在各种计算机上都是适用的;10 个数字字符是从小到大连续编码的,英文字母是按照a-z 的顺序编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