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油气藏开发中的相分析研究现状

油气藏开发中的相分析研究现状

油气藏开发中的相分析研究现状1 相态特征的概念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物质聚集状态的简称,也称聚集态。

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三态,相应的物质分别称为气体、液体、固体。

凝析油气体系的相态特征主要包括烃组成分布特征、单次闪蒸特征、等组成膨胀特征、p-T相图特征、定容衰竭特征等。

开发方案设计过程中相态模拟研究则包括地层流体重镏分的特征化、组分归并、露点压力计算、单词闪蒸实验拟合、等组成膨胀实验拟合、定容衰竭实验拟合等。

2 相态分析研究的意义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凝析气藏,之后随着油气勘探不断向地壳深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凝析气藏也随之进入了开发利用阶段。

由于有油藏和气藏的双重特性,凝析气藏的经济价值较高,是一种比较特殊和复杂的气藏。

其油气体系一般具有异常高温高压的特点,其中所含凝析油一般为轻质油。

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储量超过1×1012m的巨型气田中凝析气田占68%左右。

可见,凝析气田在世界油气资源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

到目前为止,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中东、亚太等地区发现了12200多个产凝析油的油田。

在我国这类气田主要分布于渤海湾、塔里木、吐哈等盆地及东、南沿海陆架区。

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凝析油气资源已经展示了美好开发前景。

根据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全国凝析油地质储量为11226.3×10 t,按36%的采收率计算,凝析油可采储量也高达4082×10t。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凝析油气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凝析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离不开运用生产测井相关理论对凝析气藏进行准确的动态监测。

但是凝析气是一种很特殊的油气资源,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在上升过程中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凝结为液态,形成凝析油。

这种烃类相态的转变,使得解释人员难以使用已有的解释模型和方法对射孔层的油气产量进行准确的计算;难以对油井的生产进行准确的动态监测;也就难以对凝析油气田的生产进行正确的指导。

1 沉积相研究现状及进展

1 沉积相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开题意义(一)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沉积相相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并认为相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

1838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引用[1]。

沉积相的研究对象是沉积物,研究不同环境有何不同的产物及表现,以及如何从产物本身反演出过程和环境,也就成为有关沉积相研究的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根据[2]。

自Homes(1965)提出沉积体系概念以来,沉积相研究形成了又一个新高潮。

近年来,沉积体系的概念在层序地层和沉积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类型三角洲、深水沉积体系、不同类型河流沉积体系研究与相应砂体油气勘探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沉积学理论日益丰富和完善,研究技术和手段日益先进,学科的交叉渗透出现了一系列与沉积学相关的学科,如沉积动力学、成岩作用和成矿理论、层序地层学、构造沉积学、生物成矿作用的学说和储层沉积学、测井沉积学等。

随着沉积学的发展,目前已从对局部沉积环境的研究扩大到了对整个盆地范围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的阶段。

此外,随着仪器设备的日益更新和计算机的应用,对沉积学进行定量化研究己成大势所趋。

(二)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沉积相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沉积相研究正在努力赶上国际研究的步伐,在碳酸盐岩、湖泊沉积、潮汐沉积、风暴沉积及重力流沉积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18-21],同时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陆相研究方面业已形成特色[2]。

目前,沉积相分析有向纵横两方面并行发展的趋势。

纵向上研究逐渐深入,精细地质研究成为重点,随着油田开发程度提高,已开始砂层沉积微相的识别;横向上由单一分析向综合研究发展。

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

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

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一、引言沉积盆地是油气资源的主要储集地,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对于油气勘探开发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沉积盆地的基本特征入手,详细阐述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

二、沉积盆地基本特征沉积盆地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凹陷地带,具有以下特征:1.地表比周边高,向中央倾斜;2.盆地中部地层厚度较大,边缘变薄;3.开口方向向现代河流相反;4.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容地性质。

三、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现状油气储层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沉积物质源、运移途径、深度和温度等。

以下为现有研究对于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探讨:1.油气生成机理油气生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腐殖质类型、生物质含量、成熟度和温度等。

其中,成熟度是影响油气生成最重要的因素。

高温高压下,腐殖质和生物质分化为一系列烃类。

这样的过程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可以很好地解释。

但是,在砂岩和泥岩储层中油气生成的机理较为复杂,研究难度较大。

2.储层形成机理沉积盆地中的油气储层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

其中,砂岩因为其孔隙度和渗透率高,使其成为理想的油气储集层。

而泥岩由于其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使其往往作为油气封存层。

对于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物源的影响:沉积物源可以影响沉积岩的成分和性质,从而影响油气储层的形成。

(2)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古气候变化对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有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储层类型和密度的变化。

(3)构造作用的影响:构造运动可以改变岩石的成分和构造,从而影响储层的形成和分布。

四、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未来方向目前,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面临着模拟不准确、定量分析难度大等问题。

因此,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1.基于数值模拟的研究: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实验来探究沉积盆地油气储层形成机理,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影响储层形成的各种因素,并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 国许多含油气盆地 ,特别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具有多套烃源层 、多个烃源 区、多期油气生成 、多个
油气系统或子系统控油 、多期油气充注聚集 ,同时又遭受多期破坏特点。因此准确分析经历了多期构造
运动的复杂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运聚期次 、认识油气成藏过程 ,深化油气分布规律 、提高油气勘探效益的 重要研究内容。不同时期人们研究油气成藏充注的手段不同,传统的成藏期分析主要从生 、储 、盖运 、 聚、 保各项参数有效配置 ,根据构造演化史 、圈闭形成史与烃源岩生排烃史作 出推 “ ,随着地球化学分 析手段 的深入 , 0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成藏期分析是在构造发展史 、 0 埋藏史 、 热演化史 、 沉积成岩史等地质 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油气成藏的直接地球化学证据。
1 油气成藏期 “ 正演"分析方法
“ 演 ”分析 方法 建立 在盆 地演 化史 、构 造演 化史 、沉 积埋 藏 史和 热史 研究 的基 础之 上 ,从而 将油 正
气充注与地质时间有关 的圈闭发育和源岩生排烃结合起来判断油气成藏期。 1 . 1根据圈闭发育史确定成藏期 油气藏是烃类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的结果 , 所以成藏期只能与圈闭的形成期相当或晚于圈闭的形成期。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叠合含油气盆地 ,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均有圈闭的形成 ,或者说盆地的不 同演化阶 段预示着圈闭的不同发育阶段 , 而油气注入的滞后性决定了圈闭的形成期只可能是油气注入的最早时间。 圈闭发育史准确确定的基础是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发育史。 1 . 2根据烃源岩主要生烃期确定成藏期 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生成 、运移 、聚集的结果 ,因此源岩 中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则是油气藏 形成的上限。 烃源岩在地温梯度高的快速沉降盆地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早 , 如前陆盆地地区; 相反在地温梯度低 的缓慢沉降盆地 ,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晚。 生烃期分析 的准确性取决于烃源岩层位 、古地温梯度和埋藏史的准确确定。其中热史恢复的基本方 法包括随机反演法 、古地温梯度法和古热流法 ,烃源岩的生烃史分析方法则包括 T I a R T、E s o和化学动 v 力学 等方 法 。 1 . 3根据油藏饱和压力确定成藏期 油藏在饱和压力情况下 ,其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相等。如果油气藏形成之后 ,饱和压力没有发生变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特别是近20 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对油气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油气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等)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手段和理论上,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2)成藏过程,成藏期次的研究,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沉降史、热史及成岩史研究,开展了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对油气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3)成藏动力学,即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结合地压场、地温场和地应力场开发了大量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定量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油气系统分析,这是一项新兴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把油气藏的各种地质要素(生、储、盖和上覆岩层)和地质作用(油气生运聚作用和圈闭形成作用)纳入统一的时空范围内综合考虑,强调彼此间的配置关系,从而弄清油气分布规律。

下面分别以“三场”与油气的研究、成藏史研究、含油气系统研究、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以及盆地模拟技术等五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1、地温场与地压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油气成藏机理的各种因素研究中,通过研究古地温、热史、地层压力、地应力与油气形成的关系,揭示地温场、地压场与地应力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地压场是指一定地质空间范围内地层压力及其分布特征,一般由正常压实带、异常高压带、异常低压带组成。

地温场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地温场与烃源岩空间匹配关系,热史与烃源岩演化之间的关系。

由于地温与地压的密切关系,有人把地温、地压系统在垂向上看成是叠合式温压系统,这种叠合式温压系统以可分为高压型和低压型两种。

地温场、地压场与地应力场密切相关,对油气藏形成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目前,石油地质学家们都趋向于对“三场”进行综合分析。

尽管“三场”相互关联,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油气藏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油气藏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据此原则,为适应国内外油气勘探的新形势,宜将油气藏分为
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复合等五大类,再进一步细分
为若干类(见下表)。
油 气 藏 研 究 的 历 史、现 状 与 未 来

亚类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断鼻油气藏

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二)油气藏概念的演变
“油气藏”概念的诞生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特别是经英译俄、俄译 中、英译中等不同人的翻译,使“油气藏”这个重要术语,出现了许多不同 的理解与译名,造成学术界的模糊与混乱。
莱复生《石油地质学》
第三章储集岩(The Reservoir Rock)
第三部分油貯力学(Reservoir Dynamics)
定义 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在 开发时能够将这些有用矿产 采出的岩层。
油、气和水的天然容器, 其存在取决于储集层与非渗 透性岩石的关系。 具备油气聚集条件的场所, 是油瀦的一部分,其中可有 或可无油气。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 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 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和油(气)水界面。
特征描述
(5)地质过程原因与地球内能关系定律:地球内能 及其演化是所有地质过程的首要原因,显示出地球动 力学的重要性。
所以,研究油气藏及其形成过程、研究油气藏及其与各级 油气聚集单元的关系和分布规律,同样应遵循上述基本定律。
油 气 藏 研 究 的 历 史、现 状 与 未 来
1.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2.O.Wilhelm(1945)在“油气藏的分类” 一文中指出“……许多油气藏 类

成藏模式总结.

成藏模式总结.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综述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描述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生、储、盖、圈、运、聚、保等基础要素在时空关系上的相互匹配关系,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研究,以期更直观、概括地反映研究区的油气成藏机制和油气成藏过程。

目前,国内教科书及各类文献对成藏模式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划分油气成藏模式的主要依据和侧重点迥异。

或是从成藏动力学系统出发,或是强调构造背景,或是则侧重油源、生储盖组合关系以及输导网络的组成、或综合油源与运聚机制的多元素复合,或突出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或根据不同成藏时间的成藏特点以及成藏期次来划分成藏模式,或抽析复杂的成藏机制进行成藏模式划分,或以不同的充注方式和油藏特征作为划分依据,也有学者直接用油气成藏过程示意图代指成藏模式,还有学者直接用成藏组合模式、油藏分布模式、运移模式及聚集模式代指成藏模式,也存在一些特殊成藏模式。

国外学者对成藏模式研究则较少。

成藏模式兼有描述和预测的作用,即一方面是提供对已知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样板,另一方面是作为进行未知油气藏预测的类比参考[1]。

本文综合分析构造背景、成藏动力、各成藏要素的配置、断层控藏、充注方式、成藏机理、成藏时间及成藏期次、充注方式和油气藏特征等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1.成藏模式研究现状1.1基于构造背景划分的成藏模式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样式、沉积体系、地层格架及其它复杂成藏要素的相互耦合形成纷繁多样的成藏模式。

1.3基于油源划分的成藏模式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期及与输导体系等成藏要素的耦合使得成藏过程复杂多样,基于油源组成、烃源岩位置、聚油构造、运移及其它成藏要素总结了以下成藏模式。

1.4基于储集层及生储盖组合不同类型的储集层中成藏特点迥异,生储盖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油气运移、聚集和成1.5基于输导体系划分的成藏模式断层、砂体及不整合输导通道在空间上交互配置,横向、纵向运移方向复杂交错,聚油圈闭所处构造位置各不相同,其它成藏要素在各油藏成藏背景下的控藏作用差异较大,很多学者或偏重运移通道、或侧重运移方向、或注重输导体系与其它成藏要素的耦合,总结出了以下不同的成藏模式。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69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油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促进我国油气逐渐进入高度成熟的勘测时期,并且也在逐渐开始了对岩性油气的探索。

现如今,岩性油气的探索在我国油气储层探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实现我国油气产量逐渐增加。

本文主要是从地球的物理、化学演变、层序地层学、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油气储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

1 地球物理在油气储存研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油气储存研究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测井技术。

根据一位专家的研究表明,在对储存层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拟化为导电模型,运用导电模型来对储存层进行分析,用电阻与电阻的长度的乘积与电阻横截面积的比值、空隙度所得的值来表示油气储存层的性质。

专业人员还用这些值来判断油气储存层的性质,并且能够计算油气储存层对物质的透过的能力,从而能够计算出油气储存层对物质透过的系数。

张小龙等对刚果盆地、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盆地等几个地方的油气储存沉积的环境、沉积的性质合成为岩石的过程进行分析与对比,从而得出了低孔低渗储存层应当采取何种测井类型,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措施。

李然等初次讨论如何应用测井测量油气存储层的敏感性,并且从测井技术得到的数据结果中去分析15个岩性,并且根据物体的性质的数据为实验的基础,对油气储存层的敏感性质和各项性质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提出一系列数据去证明使用测井资料来大量估测油气储存层的敏感性。

在研究地震储存层时,以地震得出的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并且从测井的过程、试验井的过程、地质探测的过程、采取油气的过程以及最后的油气的实验分析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来分析储存层分布的实际情况、岩石层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岩石层厚度变化的情况、油气的性质、所含液体的流动情况等一项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极其复杂的研究性实验。

在对油气存储的早期时候都是利用地震的分析得出的数据和地震周围区域的地质分析数据为实验依据,并在对油气存储分布区域研究的时候采用地震地层学和程序学的研究方法。

沉积控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

沉积控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

沉积控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沉积控制与油气成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沉积控制是指沉积作用对沉积岩石的形成和性质所起到的控制作用。

而油气成藏是指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层中形成和聚集的过程。

首先,沉积控制对油气的成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沉积环境、沉积物类型和沉积过程会对油气的运移、保存和聚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河流冲积扇和三角洲等沉积环境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沉积物供应和高度孔隙度,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

相反,湖相和滨岸等沉积环境由于沉积物供应有限,孔隙度低,不利于油气的聚集。

其次,沉积物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也会对油气的成藏产生影响。

例如,孔隙度是沉积岩石中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油气的运移能力和保存能力。

沉积岩石中孔隙度较大、分布较连续的地层更容易形成油气藏。

此外,沉积岩石的渗透性也会影响油气的运移能力。

渗透性高的岩石能够提供油气向井口运移的通道,从而有利于油气的开采。

再次,沉积控制还对油气聚集的规模和类型有着一定的影响。

根据沉积作用的不同,油气聚集形式也各异。

例如,由于河流冲积扇为典型的沉积环境,其特点是存在多个、分布广泛的砂体。

因此,冲积扇常常形成多个大规模,但单个砂体油气藏。

相比之下,海相沉积环境则常常形成多个小规模、但数量众多的油气藏。

最后,沉积控制还对油气的产出率和采收率起到一定的影响。

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性的不同会影响油气储集岩石的渗透性、孔隙度和透水性。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油气的开采效果。

例如,若油气流动性较差,储集岩石渗透性较低,则开采难度较大,产出率和采收率也会降低。

综上所述,沉积控制是影响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沉积控制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并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

这也为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包裹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研究领域。测定流体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可以估计自生矿物包裹体的形 成时间, 进行油气注入时间和方向的推算; 对包裹 体烃类地球化学测试, 研究储层包裹体中烃类母质 特征及其成熟程度, 进而研究油气充注史和油源问 题。其中的许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如 何使注入史分析真正定量化, 是努力的方向。
$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特别是近 %" 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
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 对油气成藏过 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对油气成藏条件( 生、 储、 盖层等) 的研究, $) 无论从方法、 手段和理论上, 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 成藏过程, 成藏期次的研究, 从动态过程的 %) 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 结合构造演化 史、 沉降史、 热史及成岩史研究, 开展了包裹体分 析、 同位素分析、 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 对油气 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 成藏动力学, 即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 结合 2) 地压场、 地温场和地应力场开发了大量实验模拟和 数值模拟的定量化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油气系统分析, 这是一项新兴的石油地质 3) 综合研究 方 法 , 把油气藏的各种地质要素( 生、 储、
・ ・ ,/
=>?#? 0>@ABC>D9
96E /&&, F*G(,H ?*(I
盖和上覆岩层) 和地质作用( 油气生运聚作用和圈 闭形成作用)纳入统一的时空范围内综合考虑, 强 调彼此间的配置关系, 从而弄清油气分布规律。 下面分别以“ 三场” 与油气的研究、 成藏史研 究、 含油气系统研究、 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以及盆 地模拟技术等五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成藏 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以盆地后期改造认识为例

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以盆地后期改造认识为例

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以盆地后期改造认识为例摘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油田行业发展态势尤为迅猛,油气勘探技术也在飞速更新。

然而当前石油供需矛盾的增长,对油气勘探提出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想使我国油气供给的稳定性不断提升,有必要推动我国油气勘探技术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强。

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查找,通过对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研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对盆地后期改造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够打牢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油气成藏;盆地剥蚀;后期改造;现状与未来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oilfield industry is particularly rapid, and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rapidly updated. However, the increas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oil supply and demand puts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oil and gas suppl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strengthening of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ading and data search,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China's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theory,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lat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n, hop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and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Key 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Basin denudation; Post transform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1前言石油被视为工业血液,具有不可再生性。

碎屑岩沉积过程与油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碎屑岩沉积过程与油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1.物源区的研究多为定性判断物源区的位置、方向等, 对于物源区海拔、多物源贡献分配、物源区剥蚀过程以 及古地形还原等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2.物源区剥蚀量计算,虽然方法众多,但应用具有局限 性。多数方法只适用于盆地内部的物源,对盆地外部对 物源研究不适用;有些方法只适用于中新生界以上的地 层;有的要求地层的被剥蚀厚度大于现今地层的上覆厚 度;还有的地层的欠压实、岩性的变化对剥蚀量恢复精 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方法中没有哪一种方法能 恢复和确定任何条件下的地层剥蚀量。 3. 计算得出的剥蚀厚度,没有有效方法对其进行较好 的验证,无法检验其准确程度。
1.物源识别方法
沉积学方法
砾石产状、层理及层面 构造、砾岩成分、砂岩 碎屑组分、重矿物组合 地震测线前积结构、沟 道侵蚀、地层倾角测井 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同位素定年、 裂变径迹
地球物理方法
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单一的方法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确定物源区位置和 母岩性质需要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物源 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为准确的确定物源。
汇报提纲
• • • • • • • 古物源与古水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岸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地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水深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古气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结论
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古地貌研究得到广泛重视,但主要停留 在定性阶段。 古地貌恢复方法: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 回剥和填平补齐法 沉积学分析法 层序地层学恢复法 相关技术:压实恢复技术 平衡剖面恢复技术 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是比较传统 的古地貌恢复法。但在近几年的应用中, 发现它们只有当沉 降速率与沉积速率相等时,才可应用,事实上,在沉积过程 中很难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导致古地貌恢复必然存在相当 大的误差。 目前常用的是沉积学分析法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恢复法。

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沉积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沉积物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总结了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丰富多样,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沉积学;油气勘探开发;应用进展引言沉积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松散沉积物的学科,其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勘探深度的增加,沉积学的应用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

本文将探讨沉积学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一、沉积学在勘探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沉积学在勘探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沉积学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

以下是沉积学在勘探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方面:1.沉积环境解释:沉积学可以通过对岩心、地震数据和地层剖面的分析,解释沉积环境的类型和特征。

不同的沉积环境对油气的形成和保存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沉积环境解释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2.储层预测:沉积学可以通过对岩心和地震数据的分析,预测储层的分布和性质。

通过分析沉积相、岩性、孔隙度等参数,可以确定潜在的储层区域,并评估其储集能力和流体性质,从而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勘探目标。

3.沉积体系分析:沉积学可以通过对沉积体系的分析,揭示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和沉积体系的特征。

不同的沉积体系对油气的形成和保存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沉积体系分析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

沉积学在勘探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域,并评估其储集能力和流体性质。

通过合理应用沉积学原理和方法,可以提高勘探的效率和成功率。

二、沉积学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沉积学在储层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孔隙结构与沉积特征的关系研究和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气储层沉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油气储层沉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l j 2 圆
— 器。 。 } 。 。 。 。 。
学术论坛
柴 达木 盆 地 古 生界 油气 储 层 沉积 研 究现 状 及 发 展趋 势 ①
许 占 恒 陈 静 王 林 涛 陈庆 丽 潘晓 晨 李龙 ( 胜利 油田河 口采 油厂 山东东营 2 0 1 5 5) 7
成环境 , 以及 不 同介 质 条 件 下 所 形成 的 沉 积 物 的不 同 特征 , 沉 积学 奠 定 了 基础 。 为 总 的 说 来 , 一 时 期 , 质 学 家 们 主 要 分 为 两 这 地 派: 一 , 第 通过 不 同 实 际工 具 研 究 地 层 的地 质学 者 ; 二 , 究 岩石 地 层 学 和 生物 地 层 第 研
摘 要: 本文 分析 了沉积 盆地 演化 历史, 总结 了柴达木 盆地储层研 究现 状 , 在此 基威上 , 分析 了谊区储层 发展趋 势 。 关键 词: 柴达木盆地 储屡 沉积 中 图 分 类 号 : l TE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3 9 ( 0 o 1 () 2 -0 1 12 1 ) c-0 1 62 7 0 0 1 地 形 比 西 部 略 高 , 石 炭 统 地 层 由东 往 西 块 石 炭 纪 构 造 模 式 图 , 进 行 了 沉 积相 特 上 并 沉 积 盆地 分 析 的 早 期 发 展 主 要 属 于 沉 逐 渐 增厚 。 受这 种 动 态 古 地理 格 局 的 控制 , 征 分 析 及 展 布 等 一 系 列 研 究 。 平 、 勇 杨 胡 积 学 范 畴 , 质 学 家 着 重 于 研 究 盆地 的 沉 柴 东 北 地 区石 炭 系 的 分 布具 有 如 下 特 征 : (0 6 分 析 柴达 木 盆地 地 层 格 架 和 生物 地 地 20 ) 积 充填 特 征 和盆 地 不 同演化 阶 段 的 古 地理 ( ) 炭 系分 布 广 泛 。 究 区 内是 一 个 平 面 层 , 合 古 生 态 及 沉 积 特 征 综 合分 析 了柴 1石 研 结 建造 。 究分 析 沉 积相 和 沉 积 体 系特 征 , 研 必 展布 较 为 广 泛 的 沉 积 盖 层 。 2 石 炭 系的 分 达 木 盆 地 石 炭 纪 沉 积 相 。 指 出柴 达 木 盆 () 并 须 从沉 积学 的 基 础 理 论 着 手 。 9 2 沃 德 布 具 有 差 异 性 。 13 年 由于 受 多期 构造 运 动 的 影 地 早 石 炭 世 海 侵 , 而总 结 出 其 生 储 盖 组 进 尔提 出 沉 积 学 一 词 , 定 义 为 研 究 沉 积 物 响 , 区 石炭 系在 广 泛分 布 同时 , 别地 区 合 。 以上 研 究 来 看 , 往 学者 对 柴达 木 盆 并 该 个 从 以 的科学 。 0 2 世纪3 ~5 年代 特温 霍费 尔先 后 也 具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性 。 令 哈 地 区 受 古 地 地 古 生界 研 究 相 对较 少 , O O 德 且研 究 比较 粗 , 都 发 表 的《 积 作 用论 》 沉 积 作用 原 理 》 沉 和《 全 理 格 局 的控 制 , 石 炭 世 沉 积 基 底 西 高 东 是 从 总 体 上 分 析 了整 个 板 块 的 古 地 理 特 早 面、 详细 论 述 了现 代沉 积物 的形 成 阶 段 , 形 低 , 部 沉 降幅 度 大 , 层 沉 积 厚 度 大 ; 东 地 晚 征 , 局部 区域 研 究 比较 少 。 对

储层研究现状及前瞻

储层研究现状及前瞻

式中:
Φs=kπh/R (3) z Φ=44.6e-010006· (4) R为岩石颗粒直径,mm;k为校正系数。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与发展前景
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方法 [28]
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国外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评价方法, 主要以建立在成熟的勘探开发数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比法 和 统 计 法 为 主 . 类 比 法 以 美 国USGS的FORSPAN法为 代表,即评价单元从等面积的网格到变面积的井控范围;统计法包括 体积法、单井储量估算法(EUR)、随机模拟法、发现过程法和油 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法等。 中国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已具备一定规模,通过近期综合分析研究 认为,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有2个关键环节:一是资源量计算以类比 法和单井控制法为主;二是通过递减法确定技术采收率。基本思路包 括以下4个方面:①通过典型致密砂岩气田的解剖研究,分析各盆地 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明确致密砂岩气成藏有利分布范围;②结 合典型致密砂岩气藏解剖,掌握气层基本特征与关键参数;③采用类 比法计算地质资源量;④结合已开发气田递减法确定的采收率,计算 各盆地的可采资源量。
构造、沉积、成岩作用控制圈闭的发育与分布 川西坳
陷由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形变较强,形成了众多局部构造,对早期油气藏 具有很强的调整和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局部构造 位置控制着油气的分布,使得单个圈闭高部位含气、低部位可能含水;
二是形成的裂缝系统与相对优质储层相匹配,构成天然气高产、 富集带[10]。 高能沉积相带是岩性圈闭形成的基础[12]。沉积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储层空间分布的控制,沉积微相类型直接控制了砂体分 布。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的沉积环境水体能量低,沉积物分选性差,泥 质含量较高,致使原始孔隙度低 [13]。 沉积作用是形成致密储层的最基本因素,决定后期成岩作用的类 型和强度;成岩作用是形成低孔渗储层的关键。致密砂岩形成的早期 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而中、后期则主要以成岩作用为主[14-15]。成岩 作用研究表明,绿泥石衬垫和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通过 对长石、岩屑等易溶矿物形成次生孔隙。胶结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破 坏性成岩作用,是成岩后期导致孔隙大量减少的主要方式[10、17]。长 岭断陷中部及东部地区储层物性的改善主要依靠有机酸对长石的溶解, 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取决于气源断裂演化与有机酸充注时间的配置关 系。排酸期一般都早于天然气充注期,烃源岩排出的大量有机酸通过 气源断裂进入储层溶解长石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有利于后期天然气 的聚集成藏[17、18]。成岩流体是水岩化学反应的介质和物质迁移的载 体。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孔隙流体化学组分与储层矿物间达到化学

沉积盆地构造形态与油气勘探成藏规律研究

沉积盆地构造形态与油气勘探成藏规律研究

沉积盆地构造形态与油气勘探成藏规律研究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一种独特的构造单元,具有广泛分布和丰富的沉积物质。

这些盆地是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活动或者火山喷发等因素所形成的。

在沉积盆地中,沉积物堆积成多层序列,并逐渐转化为岩石,形成了丰富的地质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

因此,对沉积盆地的构造形态和油气勘探成藏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探讨沉积盆地的构造形态对油气勘探的影响。

沉积盆地的构造形态分为现代构造形态和古代构造形态两个层面。

现代构造形态主要指现代活动的构造形态特征,例如断裂、褶皱和山脉等,这些构造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构造陷落和构造升降的现象,从而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反,古代构造形态则是指构造活动早已停止的过去沉积盆地的构造形态,包括古河道、古湖盆和古冲积扇等。

这些古代构造形态对于油气勘探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古代构造形态在沉积盆地中积累了大量的沉积物,并为油气的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沉积盆地中油气的勘探成藏规律。

油气的成藏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构造条件、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等。

首先,构造条件是影响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构造条件的主要特征包括构造陷落带、抬升构造和断裂带等。

在构造陷落带中,油气会通过岩石孔隙或裂缝的形式被储存和运移。

而抬升构造则可通过断裂的形成,使油气储存在上方的岩层中。

其次,沉积环境也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沉积环境的不同会导致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和类型发生变化,从而对油气的勘探和成藏产生影响。

最后,地质特征如岩石类型、孔隙度和孔隙连接性等,也会决定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能力。

因此,综合分析构造条件、沉积环境和地质特征等因素对于沉积盆地中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

除了构造形态和油气勘探成藏规律的研究,沉积盆地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不同地区的沉积盆地具有自身特点和差异,研究结果和勘探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针对特定盆地的油气勘探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新进展

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新进展

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新进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了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内地,沉积岩是油气资源的主要富集层位,因此研究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首先,在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中,孔隙特征和储层特性是关键领域之一。

孔隙是油气储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孔隙类型、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参数,可以更好地理解油气的储集与运移规律。

目前,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发现,孔隙类型多样化,主要有溶蚀孔、裂缝孔和颗粒孔等,其中溶蚀孔是重要的储层类型,对于油气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科学家们通过对储层孔隙度的研究,发现沉积环境、岩性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对于孔隙度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新的发现为内地沉积岩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其次,地层构造与动力学研究也是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地层构造是沉积岩油气成藏的基础条件,研究地层构造对于准确预测和评价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通过对内地沉积岩地层构造的研究发现,古构造对于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古构造发挥了控制油气生成、富集和运移的重要作用。

此外,内地沉积岩的动力学研究也是研究油气成藏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内地沉积岩的剪切强度、应力场特征等动力学参数,揭示了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最后,与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相关的新技术与方法也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进展。

在井外地震勘探方面,科学家们通过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方法,如井外地震剖面解释方法、岩石物理方法等,有效改善了内地沉积岩油气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脱胎于传统地震勘探的地震属性技术和层析成像技术等也加速了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

这些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为内地沉积岩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渠道,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沉积相及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沉积相研究现状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

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 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地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一般地,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

实际上,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

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或指其成因,或指其沉积环境,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

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定义的各种术语,都被普遍地使用。

作为科学研究,相的定义应当是客观的,然而被定义为某种“相”的沉积产物在反过来推断其过程时,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或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相当完美的某种过程或环境产生的特定产物,但是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产物就很少能与理论上的模式吻合得那样完美。

除了观察、测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外,沉积产物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乃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沉积物。

比起古代的和过程缓慢的沉积物来,人们对现代的和快速形成的产物,能够具有更精确的认识。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Walther 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

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验, 利用流 体在流动过程 中可 留下 相应的显微组构 , 如微裂隙 、 包裹体 群, 反演 流体 的运移路径… 郝芳等(0 5根据油气二次运移 的动力主要 ; 20) 是浮力和水 动力,发展 了射线追踪技术进行运移路线 的全三维预测 。 生物降解等作 用对 由生物标志化合物 表征的原油成熟度影 响较大 , 所 选择用来确定油气运移方 向的生物标志物必须适用于较宽 的成熟度范
疏 导 体 系 ” 面进 展很 大 。 方
资料分析和统计数据表 明,油气成藏模式概 念在我 国的研究和应 用是从 2 0 00年开始进入高潮期 的, 目前仍处 于方 兴未艾 的状态 。迄今 为止 , 所建立的成藏模式 已经涵盖了我国各时代 的盆地和油气藏。以上 列举的各种成藏模式无疑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都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
个最重要的方 面。④松辽盆地 、 渤海湾盆地 以及世界其他陆相盆地大 、 中 型 或 特 大 型 油 气 田的 发 现 , 明 了陆 相 油 气 成 藏 机 理 。 第 三 阶 段 (0 证 2 世纪 8 O年代初至现在) ,国 内外很多学者运用先进 的油气勘探技术和 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 、 物理模拟技术系统研究 了油气成藏 的各项条件 、
1 前言 .
成 了 油 气运 移 的有 效 输 导 系 统 。
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 的生成 、 运移 、 聚集 以及保存 多个环节 。油 气藏形成理论 是石 油地质学 的核心 ,这些理论是伴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
的 勘 探 和 开 发 而提 出并 不 断 完 善 的 。
油气输 导体 系的研究方法 主要侧重 于油气运移 的研究 。如利用放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油 号成 藏模 式 研 究 坝 状

沉积行业中某种沉积机理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沉积行业中某种沉积机理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分析——以某地区为例

沉积行业中某种沉积机理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分析——以某地区为例某地区的沉积机制对油气藏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某地区的沉积机制为例,分析其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沉积机制是什么以及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沉积机制是指岩石和沉积物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影响着岩石的性质和地层学特征。

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沉积机制可以通过控制沉积物的类型、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等重要参数,影响着油气的富集和保存。

在某地区,主要的沉积机制是海相沉积。

在海相沉积环境中,大量的有机物质通过海水运输沉积在海底,形成有机质丰富的沉积物层。

这些有机质在地质时间的作用下,经过化学和物理变化,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因此,海相沉积机制是该地区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相沉积机制对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海相沉积机制决定着沉积物的类型和性质。

在某地区,海相沉积环境中的沉积物主要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这些岩石具有不同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储集空间,从而影响着油气的富集和保存。

碎屑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适合形成储集空间,而碳酸盐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低,需要更好的封闭和保存条件。

其次,海相沉积机制决定了沉积物的分布和厚度。

在某地区,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沉积物的输运,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沉积物层会形成。

这些沉积物层既是油气富集的主要目标区域,也是油气运移和保存的重要通道。

通过分析沉积物层的分布和厚度,可以预测不同地层的油气潜力和勘探方向。

另外,海相沉积机制决定了沉积环境的氧含量和沉积速率。

氧含量是控制有机质降解和石油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在某地区的海相沉积环境中,由于水深和海水环境的特殊性,氧含量相对较低。

这种低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石油的形成。

另外,沉积速率也影响着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

快速沉积可以阻碍有机质的氧化和降解,有利于石油的富集。

最后,海相沉积机制决定了岩石的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

成岩作用和裂缝发育是控制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储集空间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相研究现状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

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 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地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一般地,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

实际上,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

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或指其成因,或指其沉积环境,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

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定义的各种术语,都被普遍地使用。

作为科学研究,相的定义应当是客观的,然而被定义为某种“相”的沉积产物在反过来推断其过程时,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换句话说,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或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相当完美的某种过程或环境产生的特定产物,但是在自然界观察到的实际产物就很少能与理论上的模式吻合得那样完美。

除了观察、测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外,沉积产物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乃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沉积物。

比起古代的和过程缓慢的沉积物来,人们对现代的和快速形成的产物,能够具有更精确的认识。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Walther 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

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

对于像沉积过程这样复杂的自然现象,建立一些经过简化的理想模式是必需的。

迄今为止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相模式,每个模式都代表形成一种特定产物的特定环境。

大部分模式是根据现代过程归纳出来的“实际模式”。

模式不仅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并且最后也用于对它的描述。

沉积相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再造过去的环境,虽然沉积产物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这种再造成为可能。

然而环境与产物的关系并非严格地一一对应,加上产物长期经历的再变化、再改造,以及极少的保存机会等等,又造成了环境再造过程中的许多障碍。

虽然当前沉积学和沉积相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这些障碍仍旧是难以消除的。

相这一概念是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引入地质文献的,并认为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⑴。

1838年瑞士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开始把相的概念用于沉积岩研究中,他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自此以后,相的概念逐渐为地质界所接受和使用。

20世纪以来,相的概念随着沉积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发展而广为流行,对相概念的理解也随之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3] [4]。

一种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把相简单地看做“地层的横向变化”;另一观点则把相理解为环境的同义语,认为相即环境;还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

一般地,沉积相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反映特定的环境或过程的沉积产物实际上,对沉积相的含义有各种理解,由此造成有关术语的不尽相同的用法。

或指沉积产物的外观,或指其成因,或指其沉积环境,或表示具有成因意义的沉积产物的综合特征等等。

所有基于这些理解而从不同角度(如沉积构造、成分、化石、介质乃至颜色等等)定义的各种术语,都被普遍地使用。

作为科学研究,相的定义应当是客观的,然而被定义为某种“相”的沉积产物在反过来推断其过程时,又难免带有主观色彩。

除了观察、测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外,沉积产物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乃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沉积物。

比起古代的和过程缓慢的沉积物来,人们对现代的和快速形成的产物,能够具有更精确的认识。

沉积相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的概念:Walther相律阐明了相在横向和纵向序列上的联系;旋回沉积作用的概念肯定了沉积层序的一般规律性;相的接触型式及其组合关系,则指示了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变迁沉积相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对观察现象作出解释。

迄今为止己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相模式,每个模式都代表形成一种特定产物的特定环境。

大部分模式是根据现代过程归纳出来的"实际模式”。

模式不仅有助于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并且最后也用于对它的描述。

沉积相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再造过去的环境,虽然沉积产物是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得这种再造成为可能。

然而环境与产物的关系并非严格地一一对应,加上产物长期经历的再变化、再改造,以及极少的保存机会等等,又造成了环境再造过程中的许多障碍。

虽然当前沉积学和沉积相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这些障碍仍旧是难以消除的13-14]。

随着定量沉积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定量识别沉积相的方法。

沉积作用研究、沉积体系分析以及沉积相模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为储集砂体的成因分析及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沉积体系分析包括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它将孤立的沉积相类型作为有成因联系的整体加以考虑,使砂体的预测更有据可依,.大大提高了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析研究的精度,使得沉积相带与砂体空间展布的预测更精细和准确。

特别是将地质沉积相分析、沉积地球化学物源分析方法、多井测井评价与测井相分析技术["]、层序地层学理论、计算机建模与绘图技术等多学科新理论与新方法集为二体的综合研究,使目标区取心井段区和没有取心井段区沉积相的分析和预测精度大大提高,从而为精确预测主力砂体的空间展布、有利油气储层区块的预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17-18.在陆相地层中,对沉积相尤其是沉积微相的研究,是勘探开发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工作,近年来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陆相地层和海相地层在成因和演化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相似的旋回性、韵律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不同之处是海相地层的形成与海平面的变化关系密切,以海平面为基准面,而陆相盆地基准面升降变化主要与复杂的地质、地理、地貌、构造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基本上不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于基准面旋回原理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揭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及其相对应的沉积微相演化序列、保存状况和有利储集砂体的发育位置和产出特征。

沉积微相的研究工作几乎都是地质工作者通过定性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心、岩屑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来完成的,其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

随着测井学科的发展,丰富的测井信息已经成为研究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强有利的手段,从而对沉积微相的分析达到半定量化。

将测井同地质、地震、数学等学科结合,用计算机分析、识别沉积相及沉积微相,己经成为当前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和测井地质学的新领域。

如应用测井资料定量的识别沉积微相_根据测井资料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沉积微相[21] [22] 用多元统计法自动识别沉积微相[27]用判别模型识别未取心井段沉积微相张盟,田景春等,。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地质资料及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相和测井相的相互渗透识别的,用数学方法及知识推理确定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映射转换关系,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和研究地层的沉积相。

另外,顺序指示随机模拟法研究沉积微相?这种方法用的是等概率模型。

沉积相是沉积学研究的核心,随着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工作的发展,国内外对沉积相划分精度越来越高,对沉积相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细,于是沉积微相研究应运而生。

沉积微相是沉积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反映了在沉积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

在沉积微相研究中,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相邻科学发展的促进,使得沉积微相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这是沉积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沉积微相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的侧重点均不同,最初是简单根据岩石成分、类型、结构以及化石等相标志来判断微相,后来又非常重视层理构造对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的解释,80年代初则强调垂向剖面的层序研究。

随着测井学科的发展,测井给人们所提供的丰富地质信息逐渐成为地层沉积学研究中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使得沉积微相的分析研究达到了半定量化的程度。

测井资料能反映出岩石的岩性、砂体的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物性、孔隙流体性质,沉积旋回、地层接触关系,甚至岩石成分及含量、层理类型等,这样以岩心分析为支撑,在岩心相分析己经确定了大的沉积背景的前提下,用岩心分析配以测井测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非常可靠且有效的。

尽管测井技术在某些方面还不尽完善,但国内外经验己经证明,测井技术结合岩心分析测试手段是沉积微相研究的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此方法已经在勘探和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相研究的最主要手段。

当前,将测井同地震、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用计算机分析、识别沉积相及沉积微相,是沉积相研究的新领域。

例如:人们尝试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根据测井资料用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沉积微相,用多元统计法自动识别沉积微相,用Bayes判别模型识别未取心井段沉积微相等,应用等概率模型确定的顺序指示随机模拟法研究沉积微相。

这些新方法均是根据地质资料及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相和测井相的相互渗透,再用数学方法及推理建立一种各个测井相到地质相的转换关系,最终达到利用测井资料来描述和识别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的目的。

目前沉积微相的研究注重三度空间的相互共生组合关系,强调综合应用测井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生物生态学、地震等多种学科,并利用微量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古地磁、粘土矿物、特殊岩矿等多种资料和多种新的测试手段,进行相标志的综合研究。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1、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既是石油地质理论的核心问题,又是有效解决油气勘探活动的关键问题。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一20世纪50年代初),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学说或重力学说为代表,并提出了陆相成油理论;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一70年代末),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同时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第三阶段(80年代一至今),主要表现在通过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系统的油气成藏的各项条件、机制和相互之间有机配置关系的研究,同时进行油气成藏过程的定量和半定量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