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四章 土壤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第二章 大气环境【圣才出品】
考研真题精选第二章大气环境一、名词解释1.城市热岛效应[山东大学2017年研]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在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区域,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致使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
一般大城市年平均气温会比郊区高0.5~1℃,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包括:①城市建筑物及水泥或沥青地面导热性好,受热传热快;②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热源;③高层建筑物多,造成近地面风速小且通风不良;④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进入大气,改变大气组成成分,使其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及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
2.干沉降[山东大学2017年研]答:干沉降是指在不降雨的日子,气溶胶或气态酸性化合物的形式沉降到诸如土壤颗粒、植物叶片等表面上,从大气中转移到地面的现象。
干沉降是酸沉降的一种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排放大量含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废气,转化成为硫酸、硝酸,最后随雨雾降落到地面。
3.大气污染源[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研]答: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等;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包括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农业活动排放。
4.PM2.5[山东大学2018年研;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细颗粒物(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主要来源有天然和人为两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空气中PM2.5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海洋气溶胶和车辆尾气。
5.TSP与PM10[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答: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漂浮在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在重力作用下不易沉降到地面的液体或固体微粒,粒径为0.1~100μm。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土壤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释1.土壤胶体[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μm或小于1μm,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土壤胶体是土壤同体颗粒中最细小的微粒,是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部分,它和土壤一起构成土壤胶体体系。
2.土壤团聚体[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土壤团聚体是指土壤中的矿物颗粒不都是呈单独颗粒存在,大都是互相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较大的结构体。
一般把土壤颗粒(包括单独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一定条件下,土壤结构有利于植物根系活动,通气、保水、保肥就是土壤结构良好。
3.土壤吸附作用[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土壤吸附作用是指土壤通过生物吸收、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离子交换等方式将周边的物质固定在土壤表面或内部。
其中,生物吸收是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蓄作用;机械吸收是指土壤是多孔性、具有巨大表面积的物质,能把大于孔隙的物质阻留,小于孔隙的颗粒也能阻留在土壤中;物理吸收(分子吸收)是指土壤颗粒对分子态物质的吸附作用;化学吸收是指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物质相互作用,产生难溶性化合物而固定在土壤中的现象。
4.土壤盐基饱和度[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在土壤胶体的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计算公式为:土壤盐基饱和度与土壤母质、气候等因素有关。
5.土壤潜在酸度[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潜在酸度是指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l3+水解所产生H+的总称,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交换酸是指过量的盐类(KCl、NaCl或BaCl2)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将H+及Al3+交换转入溶液所表现的酸度。
水解酸是指用弱酸强碱盐(NaAC)溶液处理土壤时,交换的H+所表现的酸性。
6.土壤污染[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或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环境学概论》_(刘培桐)_考研基础的知识点归纳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产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第二章大气污染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生成危害的现象。
2、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SO2、CO、NOx、颗粒等。
3、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硫酸、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
4、气溶胶: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他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5、总悬浮颗粒(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通常称总悬浮颗粒。
6、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
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的微粒。
7、降尘:降尘是指用降尘罐法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水体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三章水体环境一、名词解释1.水体富营养化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后,水体会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
2.化学耗氧量(COD)答:化学耗氧量(COD)又称化学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
COD可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说明有机物质越多,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通常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
3.BOD答: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需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
BOD是反应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通常采用20℃培养5天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氧的量为指标,记为BOD5,单位为mg/L。
4.总需氧量(TOD)答:总需氧量是指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的氧量,即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氮、硫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所需的氧量。
结果以O2的mg/L 表示。
5.水质标准答:水质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在综合水体自然环境特征、控制水环境污染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所规定的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等的技术规范。
6.农业退水答:农业退水是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污水和液态废物。
农业退水中含有各种微生物、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和盐分等生物和化学污染物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面源,它覆盖面广、分散,并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地面水体。
二、简答题1.简述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来源与主要的污染物。
答: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第五章至第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资源化[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资源化途径包括废物回收利用、废物转换利用、废物转化能源,资源化技术包括分选技术、化学浸出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热转化技术以及制备建筑材料技术。
3.废物的焚烧与热解[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答:废物的焚烧是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可燃的固体废物氧化分解,借以减容、去毒并回收能量及副产品;热解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的可燃物高温分解,并以气体油或固形炭的形式将热量储存起来的过程。
二、简答题1.简单介绍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技术。
[山东大学2018年研]答:对于城市垃圾处理如粉碎、压缩、干燥、蒸发、焚烧等过程,或是通过生物化学的氧化、消化分解、吸收等作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自然净化的进程,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可焚烧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包装物以及废弃的废弃生活用品,要采用“湿石灰吸附—活性炭吸附—布袋集尘”处理方式。
(2)生物质垃圾包括餐饮业以及食堂餐饮泔水、农贸市场下脚料、屠宰场以及食品加工残渣等,含水量大、易变质。
目前采用干燥和直接做动物饲料,发酵作为有机肥或沼气使用,要求完全灭菌。
(3)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置填埋处理是城市生活垃圾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它是将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其分解成无害的化合物。
2.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的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是指将城市中各种废物集中到一个地点,根据固体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结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固体废物与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资源化[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资源化是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资源化途径包括废物回收利用、废物转换利用、废物转化能源,资源化技术包括分选技术、化学浸出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热转化技术以及制备建筑材料技术。
3.废物的焚烧与热解[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答:废物的焚烧是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可燃的固体废物氧化分解,借以减容、去毒并回收能量及副产品;热解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的可燃物高温分解,并以气体油或固形炭的形式将热量储存起来的过程。
二、简答题1.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的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固体废物综合处理是指将城市中各种废物集中到一个地点,根据固体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结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
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的意义如下:(1)城市中各种企业,各行各业均有废物产生,采取各自分散处理方式,不但技术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对经济投资和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也是不合理的。
因此,就一个城市来说对产生的固体废物做出全面的、综合性处理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2)综合处理的目的是将城市中各种废物集中到一个地点,根据固体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结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
通过综合处理可对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最终废物排放量,减轻对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止二次污染的扩散,同时还能做到总处理费用低,资源利用效率高。
(3)在规划城市废物综合处理时,先确定其综合处理的效果,将涉及面广、收效高的废物列入优先位置,其次要研究处理方法,力求其二次排出物造成的污染不超过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标准。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环境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PM2.5答:细颗粒物(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空气中PM2.5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海洋气溶胶和车辆尾气。
3.水体富营养化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
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后,水体会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
4.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答: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它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5.可持续发展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二、简答题1.简述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答: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雹等大气降水。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四章知识要点
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译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统称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0.001mm)具有胶体特性,影响土壤许多物理化学特性。
3.土壤质地(土壤的机械组成):自然界的土壤都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各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叫做土壤质地。
4.土壤结构: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5.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或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6.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具体地说,污染物质是指与人为活动有关的各种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包括化学泻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菌等。
7.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程。
8.溶胶:胶体微粒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称为溶胶。
凝胶:胶体微粒相互凝聚呈无定形的凝胶。
凝聚作用:由溶胶凝聚成凝胶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的作用。
9.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0.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1.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中的H+ 所引起的酸性和活性酸底。
酸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
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13+水解所产生H+总称为潜在酸度(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绪论)【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名校考研真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研]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
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3.环境问题[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4.环境污染[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上述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5.水俣事件和富山事件[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水俣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水俣镇,由于人通过食用受甲基汞毒害的鱼类而导致甲基汞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
富山事件是指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由于炼锌厂排放含镉废水进入河流污染农田和饮水,导致人们镉中毒的严重污染事件。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章~第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能源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之比。
该系数与国民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人民的消费水平等因素有关。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答:一次能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
在一次能源中,像风、流水、潮汐、地热、阳光以及草木燃料等,均不会随着人们的利用而减少,称为“再生能源”;而化石燃料和核燃料都要随着使用而减少,称为“非再生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电力、蒸汽、热水、氢能等。
二、简答题1.试提出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可能的途径。
答: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可能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能源利用率①节能技术节能是指应用技术上现实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保护和社会上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要重视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速节能技术的改造。
②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的产品结构,加速节能设备生产和配备,加强科学管理,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完善节能的有关经济政策等。
(2)形成合理的能源结构①提高煤炭转换成电力的比重根据我国的国情,煤炭资源丰富,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提高煤炭转换成电力的比重。
用煤发电,可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以电力代替其他能源,可提高整个社会的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具有明显地经济效益,节约效益和环境效益。
②积极地发展核电在能源由传统的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过渡的新时期,核能利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我国发展核电的条件已经成熟,除已建成投产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以外,还将根据各地需要继续建设核电站,为下世纪核电的继续发展打下基础。
③开发水力能源水力能源在解决能源平衡,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所以开发水力能源在解决我国能源结构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刘培桐第二版环境学概论经典笔记2018版(精品笔记+同类院校真题答案+习题集+课件)
环境考研中心经典笔记之环境学概论(2018版,刘培桐)环境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适合专业:环境科学淘宝网店:环境考研中心环科小组倾力打造之精品资料【展示细节】:介绍不同板块资料的使用方法,帮助你更快上手、更高效利用,全方位提升复习效果。
笔记使用说明本套笔记由环境考研中心倾力打造,适用于考刘培桐《环境学概论》这本书的院校。
主要内容包括: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度解析各校出题虽然各具特点,但作为一门学科或一本书来说,其侧重点大体类似。
同类院校之间指定同一本书,出题无外乎书上的侧重点+外延。
我们积累各个同类院校的相关出题,并将真题插入到笔记的各知识点中,那么每一章普遍的考点、考法、有无外延等情况,一目了然。
2、同类院校4年初试真题答案详解同类院校的真题及答案,应对考试有两个作用:一是供参考侧重点;二是供大家模拟练习。
题目作答,关键点在于思路,在于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回答,而不是问此答彼或胡乱去写,答满为止。
希望大家通过我们提供的参考答案,进一步锻炼自己答题能力。
3、环境考研中心之《环境学》经典习题集本习题集参考众多同类参考书。
下文中有相关介绍。
同类参考书知识点想通,不过关于一些知识点的解释、语言组织稍有不同,所涵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若指定参考书的知识点表述太简略或语言组织不恰当,可参考其他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记忆。
答题也不可能做到与参考书保持一致,只要语言组织到位、要点齐全,皆可得分。
因而本习题集供大家巩固知识点,锻炼答题技巧之用。
二、资料更正说明上文即环境考研中心设计这份全套笔记的初衷和缘由。
本套笔记在编纂的过程中,听取了学弟学妹们的很多意见,使得我们这套笔记日益完善。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多给我们提意见,以便更好的打造更优秀的笔记。
特别感谢环境小组的辛勤工作,同时感谢参与资料编辑的其他师弟师妹,还有负责审核和检校的工作室同仁们,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土壤环境【圣才出品】
第三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释1.土壤答: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
土壤是提供植物养分、水分、空气和其他条件的基质,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2.土壤质地答:土壤质地又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机械组成,是土壤的基本性质之一,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比例,即土壤的粗细、砂黏状况。
按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的含量百分比,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矿土、壤土、黏土等类别。
不同质地的土壤,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特征。
3.土壤腐殖质答:土壤腐殖质是指土壤中黑色无定形的有机胶体。
其主要成分是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
腐殖质通常带电荷,具有较强吸收、缓冲能力,腐殖质胶体形成凝胶后,胶结土粒形成稳定的土壤结构体,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形成、肥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4.土壤污染答: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或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
土壤污染可导致土壤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累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或经地面径流、土壤风蚀,使污染物向其他地方转移。
二、简答题1.简单叙述土壤结构的各基本组成及各自功能。
答:(1)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如表3-1。
表3-1土壤的组成(2)土壤结构的功能①矿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架,为土壤提供了矿质元素。
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环境特性、性质,以及在能量迁移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土壤气体是保证土壤空气质量,使植物正常生长,微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等不可缺少的条件。
④土壤液相中的溶解物质呈离子态、分子态和胶体状态,有利于游离离子浓度的调节。
土壤液相是稀薄的,属于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稀薄不饱和溶液,具有酸碱反应、氧化还原作用和缓冲作用。
⑤土壤生物的具体功能包括:a.分解有机质,直接参与碳、氮、硫和磷等元素的生物循环,使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从有机质中释放出来,重新供植物利用;b.参与腐殖质的合成和分解作用;c.某些微生物具有固定大气中氮、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和分解含钾矿物等的能力,从而改善土壤中氮、磷、钾的营养状况;d.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物如生长刺激素等能促进植物的生长;e.参与土壤中的氧化还原过程等。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第十章~第十二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能源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再生能源[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研]答:再生能源是指一次能源中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
它们均不会随着人们的利用而减少。
2.热污染/Thermal pollution[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热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某些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可能形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或潜在的危害的现象。
主要的热污染有:①工业生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②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热岛效应);③臭氧层的损耗;④大气中的飘尘;⑤水体热污染。
3.大气热污染/水体热污染[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答:大气热污染是指高温炉及高温设备散发出大量的热能,由烟囱排入大气中,造成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严重污染周围的空气,甚至改变周围的小气候条件的现象。
水体热污染是指由于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排入水体后造成的水生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污染现象。
二、简答题1.什么叫做一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研]答:(1)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
(2)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
[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研]答: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要从以下三种途径入手:(1)提高能源利用率①节能技术节能是指应用技术上现实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保护和社会上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要重视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速节能技术改造。
②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工业的产品结构,加速节能设备生产和配备,加强科学管理,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完善节能的有关经济政策等。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大气环境2.1 复习笔记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水体环境3.1 复习笔记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土壤环境4.1 复习笔记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5.1 复习笔记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6.1 复习笔记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环境规划7.1 复习笔记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8.1 复习笔记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9.1 复习笔记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10.1 复习笔记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11.1 复习笔记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12.1 复习笔记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一章 绪 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科学的研究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
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二章 大气污染【圣才出品】
第二章大气污染一、名词解释1.干洁空气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之外的空气。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氮气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约为21%,除二氧化碳和臭氧外,其它组成在对流层的大气中是相对稳定的。
2.温度层结答:温度层结是指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的曲线。
大气中的温度层结有四种类型: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称为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②气温直减率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直减率,称为中性层结;③气温不随高度变化,称为等温层结;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称为逆温。
3.大气稳定度答: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
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有关,若Γ<Γd,表明大气是稳定的;Γ>Γd,大气是不稳定的;Γ=Γd,大气处于平衡状态。
4.辐射逆温答:辐射逆温是指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而失去热量,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温度随高度递增的现象。
近地面层的逆温以辐射逆温为主,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5.大气湍流答:大气湍流是指大气的无规则运动。
根据湍流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种湍流:一种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力湍流,它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另一种是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它的强度主要决定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
6.可吸入粒子答:可吸入粒子(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
可吸入粒子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现在已成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7.一次污染物答: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资源与环境)【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十一章资源与环境一、名词解释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答:可更新资源是指如水、土地、植物、动物等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的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是指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的资源。
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的表现。
答:庞大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人们高强度地使用耕地,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导致大量耕地被毁,使土地资源发生严重退化。
我国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同时给人们带来了恶化的生态环境和频繁的旱、涝、风沙灾害。
如果不采取根本的治理措施,会造成许多河床淤高,湖泊缩小,大量水库被泥沙淤积,导致洪水和干旱灾害加重,水土流失将成为危及全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
(2)土地沙漠化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加造成的压力,迫使人们盲目开垦,过渡放牧,破坏植被,以致土地不断沙化。
土地沙漠化以后,风沙危害特别严重,使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而更趋恶化。
(3)土地的次生盐渍化土地的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土地极易形成旱、涝等自然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
(4)城镇建设对土地的侵占人口的急剧增加,住房、交通和其他基本建设都要占用土地,其中占用城市近郊耕地的可能性最大。
这些被占耕地都是优质农田,直接影响粮食和蔬菜的生产。
2.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答: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的措施包括:(1)充分认识土地生态一经济系统的规律①为防止土地退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充分认识到滥伐森林、刀耕火种、陡坡开垦等所引起的土地退化的危害性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②要因地制宜,将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环境条件统一起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对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采取恢复整治措施,要大力种草造林,禁止陡坡开垦种植,制定适宜的恢复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各项政策,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绪论)【圣才出品】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答: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工程环境答:工程环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它包括农业工程环境、工业工程环境以及能源工程环境、交通通讯工程环境、信息工程环境等,它们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①研究全球范围内危害性大的环境污染机理问题;②保障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及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体系;③优化以环境影响评价(EIA)等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体系;④构建不同时空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以规范地球公民的环境道德与行为。
2.简述环境的组成以及各自的特点。
答: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
其特点如下:(1)自然环境的特点①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土壤环境
一、名词解译
1.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
答:土壤质地又称土壤颗粒组成或土壤机械组成,是土壤的基本性质之一,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比例,即土壤的粗细、砂黏状况。
按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的含量百分比,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矿土、壤土、黏土等类别。
不同质地的土壤,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特征。
2.土壤净化
答: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一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或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可以增大土壤自净容量。
土壤净化按机理不同,可分为物理净化作用、物理化学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四个方面。
3.环境背景值
答:环境背景值又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
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4.土壤富集系数
答:土壤富集系数是指利用含量较高的抗风化物质TiO2或Al2O3作为指示矿物,计算
出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与岩石中元素含量的比值。
富集系数大于1者,表示该元素对土壤有污染。
二、简答题
1.土壤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包括哪些?
答:(1)土壤的吸附作用
①生物吸收
生物吸收是指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蓄作用。
生物吸收具有选择和提供表层土壤养分的能力,因此生物吸收是促进土壤肥力发展的动力。
某些植物兼有从土壤吸收有毒物质的能力。
②机械吸收
土壤是多孔性、具有巨大表面积的物质,能把大于孔隙的物质阻留,小于孔隙的颗粒也能阻留在土壤中。
土壤颗粒越细,孔隙越小,机械吸收越强。
机械吸收对不溶性颗粒物的作用最为明显。
③物理吸收
又称分子吸收,是指土壤颗粒对分子态物质的吸附作用。
土壤对不同的分子态物质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土壤越细,分子态物质极性越强,物理吸附性能越大。
饲养牲畜时常以土垫圈,就是利用细土吸收尿液及气态氨分子,减少养分损失。
但物理吸附能力较小,不是土壤保持肥力的主要因素。
④化学吸收
化学吸收通常是一种化学固定作用,一方面防止养分流失,但降低养分的效力;另一方面对于有毒重金属起净化作用。
⑤物理化学吸收
又称离子交换,是指土壤胶体对土壤溶液中离子态物质的保留作用,即胶粒表面吸附的离子和溶液中的同号离子进行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既能保存离子态养分,又能在需要时释放,是土壤一种重要的保肥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净化作用。
(2)离子交换作用
①阳离子交换,即土壤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②阴离子交换,因土壤胶体主要带负电,但在酸性土壤中,也有带正电的胶体,因而能进行阴离子交换吸附。
2.土壤酸碱性的来源及土壤酸碱度的分类?
答:(1)土壤酸碱性的来源
①土壤中的氢离子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有机物分解产生有机酸以及某些少数无机酸、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
②氢氧根离子主要来自土壤Na2CO3、NaHCO3、CaCO3以及胶体上交换性Na+,它们水解显碱性。
(2)土壤酸碱度分类
①强酸性(pH<5.0);②酸性(pH=5.0~6.5);③中性(pH=6.5~7.5);④碱性(pH =7.5~8.5);⑤强碱性(pH>8.5)。
3.土壤酸碱性对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答:土壤酸碱性对元素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氮、磷、硫元素的影响。
(1)酸碱性对氮元素的影响
氮的溶解度在各种pH值时都很大,但有机氮的矿化以pH=6~8时最有效。
在pH=6以下,固氮菌活动降低,pH=3以上硝化作用又受抑制,二者都使有效氮供应减少。
(2)酸碱性对磷元素的影响
在pH=6.5时,溶液中Fe3+和Al3+减少,土壤中磷主要以Ca(H2PO4)2形式存在,溶解度最大,故在pH=6.5~7.5时有效性最大。
当pH=7.5~8.5时,PO43-与Ca2+生成难溶的Ca3(PO4)2,溶解度最小。
在pH>8.5时生成可溶性碱金属磷酸盐,溶解度最大,有效性也增大。
(3)酸碱性对硫元素的影响
土壤的pH随淋溶作用的增强而降低,相应硫的流失增大,有效硫减少。
pH升高,有利于有机硫的矿化,增加土壤有机硫的供给。
而无机硫在各pH值中有效性均良好。
4.简述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
答:(1)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特征
①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移动,不能为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累积。
甚至有的可能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它可以通过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富集转化,对人类带来潜在的危害。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初期,不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属于潜在危害,一旦毒害作用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就难以彻底消除;
②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种类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目前研究较多的重金属元素有汞、镉、砷、铅、铬、铜、锌等。
由于各元素本身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而造成的污染危害也不尽相同;
③植物对各种重金属的需求有很大差别,有些重金属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的元素,而且对人体健康直接危害明显,有些元素则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
土壤中含量过高时,也会发生污染危害。
(2)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①土壤氧化—还原条件与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土壤是一个氧化—还原体系,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中有机物质和硫的含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是一个由众多无机的和有机的单项氧化—还原体系组成的复杂体系。
在无机体系中,重要的有氧体系、铁体系、硫体系和氢体系等。
起主导作用的决定电位体系控制,对重金属元素价态变化起重要作用。
②土壤酸碱度对重金属迁移转化
土壤的pH值和重金属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
在碱性条件下,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多是难溶态的氢氧化物,也可能以碳酸盐和磷酸盐的形态存在。
它们的溶解度都比较小,因此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离子浓度也较低。
③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与重金属迁移转化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和有机胶体,对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固定作用。
一般地讲,土壤中存在的有机和无机胶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它是许多金属离子和分子从不饱和溶液中转入固相的主要途径,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而被污染的重要原因。
④土壤中重金属的络合—螯合作用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除了吸附作用以外,还存在着络合—螯合作用。
当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络合一螯合作用为主。
5.简述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答:根据土壤污染发生的途径,可把土壤污染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1)水体污染型
工矿企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实行清污分流,就直接排放,使水系和农田遭到污染,尤其是缺水地区,引用污水灌溉,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
污水灌溉的土壤污染物质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但随着污灌时间的延长,污染物质也可由上部土体向下部土体扩散和迁移,以致达到地下水深度。
水污染型的污染特点是沿河流或干支渠呈枝形片状分布。
(2)大气污染型
污染物质来源于被污染的大气,其特点是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环状或带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伸长,其污染的面积、程度和扩散的距离,取决于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形式及风力大小等。
由大气污染造成的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其主要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它们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落地面。
因为大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形成的酸沉降,可引起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肥力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各种大气颗粒物中包括重金属、非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性散落物等多种物质,可造成土壤的多种污染。
(3)农业污染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其污染程度与化肥、农药的数量、种类、利用方式及耕作制度等有关。
有些农药如有机氯杀虫剂DDT、六六六等在土壤中长期停留,并在生物体内富集。
氮、磷等化学肥料,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未被根层土壤吸收吸附固定的养分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水,成为潜在的污染物。
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和氮、磷等化合物在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就会向其他环境转移,扩大污染范围。
(4)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主要是工矿企业排出的尾矿废渣、污泥和城市垃圾在地表堆放或处置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滤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使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