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第24课 中国外交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主备人:熊宇翔
教材分析:
《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人教版必修I“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一课,课程标准的表述为: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认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前两个标准主要述及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第三个标准则是介绍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成果。
“外交”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开创外交新局面》的核心概念,而“现代化”是“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所处的历史背景。所以梳理“外交”和“现代化”这两个核心概念,是理解“开创外交新局面”开创了怎样的新局面和为什么会开创如此新局面的基础。
通览教材内容,不见对60年代末外交状况的介绍,因而未能展现新中国外交史的全貌。而这一段空白恰恰是衔接《新中国初期外交》与《开创外交新局面》两课的重要内容,否则学生容易产生疑问:既然新中国建国之后外交领域一路凯歌高奏,为何需要“开创外交新局面”?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了解新中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原因,提炼外交的本质,从而初步掌握学习外交史的历史思维方法,领会外交成就的价值。学情分析:
外交是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外交也是古老的国际政治行为,几乎伴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并发展起来。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学习,了解了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知道了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国古代外交蕴含着强烈的尊卑意识和大一统观念,是一种朝贡贸易维系的国际关系,近代中国产生了近代外交机构——总理衙门,中国外交初步与世界接轨,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奠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这些知识为本科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和提升的素材。但是学生不知道现代化外交的内涵,也无法理解现代化与外交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本课设计中将要深挖外交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以现代化的视角阐释该时期的外交成就,揭示我国外交现代化的历程及其对国家现代化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外交新局面的表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理解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结合教科书提供的相关史实,分析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初步形成对“成功外交”的认识。
2.通过精选材料,理解外交的核心概念,知道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处理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一种艺术”。分析外交新局面的表现及其出现的原因,概括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3.了解外交与现代化的关系,一是外交自身的现代化,二是外交为现代化服务。能够体认面对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发展潮流,中国的外交应能顺应趋势,主动调整,为中国融入世界和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让外交为维护和发展本国国家利益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逻辑关系。
难点:帮助学生初步理性认识外交,如外交与内政的关系、外交与国际环境和形势的关系怎样的外交是好外交等,这些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建国20周年,毛泽东邀请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提醒学生思考,中国这个举动传递了什么信息?或者用以下材料导入:
1971年3月,一个中国乒乓球代表队参加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他们是数年来第一批旅行国外的中国运动员。4月4日,美国队的一名队员,19岁的加利福尼亚人,对一名中国选手无心地说起他想到北京去访问。此事被报告给周恩来,第二天他向毛提及此事。他们商定将这事搁置一边。但当晚在服用了安眠药片后,毛呼叫起他的护士长,在他就要入睡之时,他昏昏沉沉地告诉她说,打电话给外交部长,指示他立即邀请那名美国选手。
乒乓外交,如其被称号的那样,在世界上席卷起一场风暴。②
——菲力普·肖特《毛泽东传》【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传递中美关系的解冻是70年代外交的最重大突破这样一种意识。
问题:美国关系改善的背景是什么?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活动的背景
首先,国内背景:
教师:20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的外交受国内“左”倾错误不断滋长的影响,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不恰当地以“战争与革命”作为外交工作的主题,即一方面对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另一方面则强调外交要“为世界革命、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对外宣传出现了“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两个拳头出击”等不恰当口号,并实际支持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内部革命,严重损害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内,甚至发生了严重的“三砸一烧”(砸印度、缅甸、印尼驻华使馆、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事件。中国的外交环境急剧恶化,几乎四面受敌。
材料1:在“文革”开始后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同已建交和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中的近30个国家先后发生外交纠纷,其中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甚至恶化到断交或降授的地步。……到60年代末,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领馆由60年代初的30个锐减到6个,而中国在国外的领馆也由14个减少到5个。中国远离国所社会,处于半封闭状态。
——郭伟伟《当代中国外交研究》p226
问题:根据材料归纳新中国60年代的外交状况.
学生1....
学生2....
其次,世界背景
材料2:战后初期,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以更大势头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3: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你认为新中国外交是否应该转变?为什么?
学生1.....
学生2.....
在初步了解此时以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代表的世界发展大趋势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得出“作为经济和科技均欠发达的中国,面对全球化大潮,融入世界是不二选择”这样的认识。
【设计意图】补充60年代中国外交现状和世界历史大势,是为了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全貌。帮助学生理解“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中国外交状况急需改变,急需“开创外交新局面”。对现代化世界大背景的介绍,一方面便于学生从历史逻辑的角度理解“开创外交新局面”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世界现代化大潮与中国外交恶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