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二课《走进大自然》新

合集下载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

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

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

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

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

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美术表现手法;结合实例欣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2.学习绘画自然景物的基本技巧;3.欣赏并创作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走进大自然》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与创意表达的能力,强化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表现;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他们能够观察、分析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加强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通过实践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交流、分享与互助,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与责任感。具体目标如下:1.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2.学会观察、分析自然景物,提高图像识读能力;3.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理解;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文化素养与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通过观察、分析,作中能准确表现。
举例:以树木为例,讲解线条的流畅与曲折,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会表达。
(2)绘画技巧:教授线条、颜色的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自主运用。
今天在《走进大自然》这节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大自然的美。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我发现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的把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大自然的基本元素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讲解。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2《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3、强调注意事项:
(1)可以合理的利用材料的形状、颜色巧妙拼摆、大胆组合。
(老师指导过程中可以以拍照片的形式保留学生的作品。优秀作品可以专门制作幻灯片给同学们分享并永久留存做为教学资源)
(2)选择团队合作的,要注意分工明确、材料工具共享。
(3)制作完成后,组织排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欣赏并互评。(教师巡回辅导,对于好的作品及时鼓励和肯定,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引导。)
5、引导学生用手中现有的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拼摆创作。
(此活动引导学生熟悉自然物的加工和拼摆创作的操作流程,为下一步室外活动中找一找、拼一拼、摆一摆的拓展交流与同学间合作做一个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季节变化的色彩美,以及利用这些自然物创作的新的形象的美,体验这种独特的创作形式的丰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课和后面即将学习的第4课《分一分 变一变》、第5课《有趣的半圆形》第6课《摸一摸 画一画》、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这5课可以做为一个以“面”与“线”结合,绘画与工艺结合,多种造型表现体验为主的“造型·表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美术课程,对于美术的一些基本应用已经掌握,但以绘画方式居多。本课教材中呈现的作品材料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轻松获取的。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既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借鉴并启发思维,又能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打开所有的感官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走进大自然
材料的选择:1.形状
2.颜色
3.质地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简明、直观的凸现本节课创作的核心,就是围绕自然物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展开观察联想,进而构思、组合完成作品的创作)
教学思路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寻的兴趣。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中去探寻发现美。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 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走进大自然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一年级下册学科: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基本元素2. 观察和想象大自然3. 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山、水、树、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和色彩表现大自然,如用曲线画水,用绿色画树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元素进行绘画。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选择的自然元素。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观察力、想象力、线条和色彩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观察和表现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成为大自然的朋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绘画技能和环保意识能否得到提升。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的自然图片应尽量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海洋等各种自然景观。

一年级走进大自然作文5篇

一年级走进大自然作文5篇

一年级走进大自然作文5篇走进大自然1让我们走进大海吧!看,那一望无际的海,浪花一朵朵,多美的景色呀!还有那满沙滩的贝壳,多漂亮的图案呀!走到大海边,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再享受风的柔韧,浪的温柔.海将把你的悲伤带走,带走你种种的不快,带走你种种不快的记忆.霎那间!你犹如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里没有悲伤,没有不快,只有一种东西,名叫〝快乐〞.让我们走进群山吧!看,茂密的叶子,小鸟的鸣叫,清新的空气,这所有的一切带走你的疲倦,让你掉进一个精神旺盛的漩涡里,让你不停地旋转,让你忘记了劳累,让你忘记了眼困.这美丽的景色将像一块磁铁似的,吸引着你的眼球,它让你忘记了睡觉,甚至让你忘记了所有的记忆,的记忆就只有它那美丽的身影.让我们走进草原吧!看,草原多么的大,多么的神秘,走在神秘的大草原上,仿佛看不到尽头,那时,你可能会想:〝尽头的那边是什么呢?〞此时此刻,你会忘记你本来的身份,你会以一位科学家的身份带着心中的疑惑一直向前走去,去解开大自然的奥秘,探索神秘的大草原.清脆的鸟鸣,柔韧的微风,晴朗的天空,我感受到了,这是大自然,这是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声响,大自然的美景,大自然里的空气中酝酿着什么呢?花蜜?香水?还是薄荷?大自然你为什么会让沮丧变得愉快,疲倦变得精神,喜悦变得更幸福,大自然请告诉我,这里会有什么魔法呢?走进大自然2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奔波,我终于来到了日照,这下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大自然创造的美丽了.我们先来到了九仙山,这几块梯田,这一块块梯田个个摆放得井井有条,但这不像刻意摆放的,因为它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的感觉,让人可以心旷神怡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脑后,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神奇的魔力吧.这嫩路的草的草蔓延在一望无际的山上,像是给山披上了一件朴素的外衣.沿着悠长的石子路我们来到了大峡谷,这里的石头个个的坚定地立在川流不息的溪水之中,像一个个威武的骑士,保卫着这一带的和平与安定.这里的水可以没过膝盖但是依然清澈见底,透过水可以看见小鱼.小虾苗在水中嬉戏.它们是来欢迎我的吗;是来找吃的吗;还是和我一样来看这里风景的.我又走得深了点,我看见了一些石头,它们的一些棱角已经被水磨得几乎圆滑了,我猜他们一定有几百年了吧!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五连山,五连山很陡,我们只能用借助岩石或小树攀爬.快到山顶时我们来到一片树林,那里全是绿色,让我根本分不清哪是树哪是草.突然,千绿之中一点红,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野草莓,他长得和桑葚差不多,只不过他是鲜红的.在这片林子中指引我们前进的只有那一条土路,山林里到处藤条缠绕,树叶上带有几滴的露珠,在阳光下释放了他自己的所有美丽.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攀登上了山顶,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凉爽的风吹拂着我的头发,我此时有一种征服的感觉,此时此刻我想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大自然创造出了了美丽的奇迹给我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也珍惜他的创造呢.走进大自然3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大自然魅力十足,奇妙无穷.走进大自然,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含羞草低着头,那是教我们不要过分张扬;梅花在寒冬迎风傲雪,那是教我们只有坚强才能与众不同;累累的果实高挂在枝头,那是教我们只有播种才能有收获;石榴裂开了嘴,那是教我们劳动才会快乐;绽放的荷花色泽亮丽,那是在教我们做人要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有一个成语说得很妙:师法自然.走进大自然,你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清晨,露珠在叶面上滚动,晶莹透亮;花儿娇小.鲜亮.纯洁,这儿一簇,那儿一簇,汇成一片花的海洋.夹杂在柔软的似绿地毯的草坪中,给绿地毯缀上光泽,还时不时地眨着眼睛;柳树姑娘甩下了一头绿色的发辫,使人觉得她漂亮温柔……走进大自然,这里会让你心旷神怡.鸟儿在枝头唱着婉转的歌儿,新鲜的空气任你呼吸,吸一口你会觉得胸脯也饱满起来了.夜幕降临了,玉盘似的月亮挂在天边,她穿着黄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她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月亮洒下恬静的月光.月光洒在水面上,荷叶上的水珠像一颗颗夜明珠.星星就像孩子一样依偎在月亮妈妈的身边,调皮地眨着眼睛,一闪一闪,在幽暗的夜空中闪着银光,注视着人间.夏夜,一片寂静,只有虫子在草地上开着音乐会.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学们,放下书本吧!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情怀;去饱览大自然的壮景!走进大自然4亲爱的朋友,经过一段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我们也该放松一下了.请和我一起去领略妙不可言的大自然吧.让我们一起走向大草原.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骏马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奔腾,牛羊在悠闲地吃着嫩草.绿绿的草地上布满了一层小花,白的.红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任风吹雨打,任牛羊踩踏,照样开得那样灿烂.这就是生命的意味——勇气.海阔天空任鸟飞.让我们抬头望望那蓝蓝的天空.看,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在天空有秩序地飞翔,告诉我们要团结奋进.快看,那边,向远处飞去的雄鹰是那么的坚定,雄鹰教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永不低头.让我们投入山的怀抱吧.看,峰峦雄伟.红叶似火.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一座座或壮观.或秀美.或险峻的大山,昂首挺胸,时刻保卫着我们的伟大的祖国. 〝叮咚,叮咚〞,哪儿来的声音?哦,前面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你看,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张牙舞爪的小螃蟹在石缝见横行霸道地爬来爬去;野鸭在欢快地嬉戏,不时地把头扎到水里捉迷藏;小溪边树林里传来的一阵阵婉转动听的鸟鸣和它们形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风景画.看着这一幕幕美妙的大自然,心情无比地愉悦.朋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陶醉在这迷人的风景中呢?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优美的环境,我们要懂得珍惜,爱护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妈妈,让我们碧水蓝天的绿色家园更加美好.走进大自然5大自然是那样的美妙,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壮丽,又是那样的可爱.我渴望走进自然,因为我爱它;爱它的春夏秋冬,爱它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来吧让我带你走进自然.当嫩绿的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张望世界时:当杨柳抽出新芽换上新装时;当小燕子站在电线上〝叽叽叽〞的演奏出春的第一乐章时……,春姑娘来了.她来看望久违的朋友,为它们带来珍贵的礼物---春风.春雨.她让这个春天更美丽,更富有生机.当火辣辣的太阳晒到脊背时,夏天来了.我们走进林间,去倾听小鸟们的歌唱,去和友善的小动物追逐嬉闹:我们走向海边去倾听海的召唤,穿上潜水衣去探寻深海里奥秘:夜深人静时,遥望星空,那满天的星斗似颗颗珍珠镶嵌在天空,闪闪发亮,无限壮丽.当秋妈妈忙着为数目披上金装时,秋天到了.一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似蝴蝶翩翩起舞:那红彤彤苹果,黄橙橙的柿子,亮晶晶的葡萄,沉甸甸的稻穗,挺着大肚子的玉米……,以及农民伯伯脸上洋溢的喜悦,构了一幅多么好看的图画,让我们充分感受当了秋的甜秋的香,秋的美.当北风呼啸,山川盛着银装时,冬天来了.辛劳的冬姑娘为麦苗盖上厚厚的棉被,为大地铺上银色的厚地毯,小伙伴们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无忧无虑的跑着.笑着,尽情地游戏着.这就是我们的自然,它有着无边无际的辽阔胸怀,有着取之不尽的宝藏.快来吧,让我们走进自然,去呼吸自然的气息,去感受它的宽广.它的博大.它的深奥吧!一年级走进大自然作文。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一、教材分析绚烂多彩的自然风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可以带给孩童丰富的视觉感受,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利用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感受自然,认识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比较特殊,教师需要提供多一些的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目标1、认识并辨别几种基本常见的颜色2、学习使用油画棒,水粉笔等绘画工具,尝试用涂画等方法加深对色彩的认识。

3、培养对生活与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对颜色的正确认识,掌握基本的涂色方法,欣赏色彩。

观察并发现利用色彩的叠加产生奇妙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PPT、图片、油画棒、画纸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以谈话的方式讲述自己暑假旅游的事迹,请同学谈谈暑假的旅游体验,去了哪些地方,参观了哪些自然风光?引出课题—《走进大自然》2、新授:(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纪录片(如四季美景),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

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2)谈谈你自己眼中的大自然,绚丽的落日,雨后的彩虹,雷鸣时的闪电,风花雪月,霞光的天际等。

(3)“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的颜色多。

(出示图片)3、讨论及反思(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时有什么不一样吗?(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哪儿去了?(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总结:大自然的光和色是会玩魔术的。

4、作业布置A.为自己游玩过的自然名胜进行绘画创作。

B.抓住一瞬间的自然现象进行创作。

C.自己构思创作一幅理想的自然风景画。

要求:符合主题,构图饱满,颜色丰富,色彩涂抹饱满。

5、作业点评学生自评:小作者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他人评价:请其他同学来评论该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评价: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评价。

6.教学反思: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直观地呈现大自然的不同侧面,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4)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4)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始逐渐发展,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进行创作。

4.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如树叶、石头、树枝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颜料、纸张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形状和材料,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呢?学生:想!老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进大自然》吧!(二)讲授新课1. 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老师:首先,我们要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

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形状和材料吗?学生:树叶、石头、树枝……老师:对,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形状和材料。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界万物的颜色和特征;•熟悉不同季节的景象;•掌握画出简单自然艺术作品基础技巧;2.能力目标•培养大自然观察和感悟能力;•锻炼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培养艺术审美情感;•培养团结协作的情感。

二、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教学时数:8课时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季节的颜色和特征;•鲜花盛开的花园;•洋溢着生机的湖水;•枝头嫩绿的树叶;•深山中的野花野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季节的颜色和特征;•淡水生态景观;•交通工具的颜色和特征;•物品的外形和颜色搭配。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然界的形态;•如何在画面中突出主题。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复习•通过课堂画板,回顾上节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看自然景色影片,让学生对自然界产生情感的共鸣。

2.讲授•通过课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四季的景象;•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鲜花盛开的花园,洋溢着生机的湖水,枝头嫩绿的树叶等自然景观;•通过老师示范,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然界的形态。

3.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素描和颜料,体验自然界在画纸上的美;•老师及同桌学生互相协助,提供经验和建议。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示范演示法;•主题式教学;•互相合作。

五、教学评价•以学生作品展览、口头交流等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的表现、作品质量;•对评价结果进行集体反思和讨论。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近大自然》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近大自然》课件
2.色彩:
3.质感:
新知讲解
准备材料:
树叶、石头、蔬菜、水果
工具:
彩纸、剪刀、胶棒(双面胶)、彩笔
使用剪刀要小心!
拓展延伸
除了利用大自然中找到的这些东西,我们能不能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创造呢?
走近大自然人教版 一年级下新知导入朗诵诗歌《走进大自然》
追着小兔 走进山谷 追着鱼儿 走进大海 追着蝴蝶 追着小虫 我们走进大自然 让雨水淋醒每一朵花儿 让水笔画出每一棵大树 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看天空每一片云彩
新知讲解
你知道下面这张图是用哪些东西拼摆出来的吗?
芹菜 西兰花 麦片、谷物
新知讲解
小朋友们,到大自然里去玩,我们可以发现哪
些宝物呢?
树叶
石头
蔬菜水果
新知讲解
用我们在大自然里发现的宝物,可以做成哪
些有趣的画呢?
观察下面这些拼贴画,说说这些画是怎么做成的?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我们要怎么选择材料呢?
按材料的不同特点来选择需要的材料
材料分类
形状
色彩
质感
新知讲解
1.形状
规则: 不规则: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走进大自然》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走进大自然》

1 走进大自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受大自然,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情感。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并对自然事物作简单的了解。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自然事物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难点:通过观察自然事物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三、教学用具教学PPT课件。

四、相关资源图片【科学博览】猪笼草和【科学博览】鳄鱼的“牙医”。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一定去春游过吧,春游的时候我们走进大自然,那谁能告诉老师春游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发现了自然界里有茂密的树林、茵茵的绿草、灿烂的野花,还有涓涓的溪流、肥沃的土地等。

【提问】那么,花儿都有香味吗?河水是从哪里来的?【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自然一探究竟吧。

【新知讲解】(1)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展示】山脉、河流和海洋图片。

【提问】从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你是怎样知道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可通过多种途经学习知识,发表的意见都要有依据。

)【总结】自然世界里有山脉、河流和海洋。

【提问】除了山脉、河流和海洋以外,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展示】植物和动物的两大类图片。

【组织讨论】分组观察植物和动物的两大类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信息。

(请小组代表对图片的信息进行语言描述,学生对描述进行评价。

如果学生描述不清楚,教师也可以补充介绍。

)【总结】同学们,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展示】流星图片。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自然现象吗?它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讲述】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流星体原来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

【展示】展示枯叶蝶、猪笼草、天然拱石、火山喷发的图片。

完整)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完整)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完整)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走进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主动探险究大自然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认读“大自然”三字,了解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哪些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让学生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让学生观看照片,按顺序说出照片上的一些美丽景物,并让学生想象出更多的景物。

让学生说说照片上拍摄的是哪个季节,认识到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看图,了解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让学生思考自己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让学生想想自己能用什么方法去亲亲大自然,比如捡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感受大地的气息和呼唤,观察小河的水和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让学生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教后感:通过本活动,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密切关系,激起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初步接受了环保教育。

植物的种子有着神奇的“旅行本领”,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到远处,以便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例如,春天柳絮飞扬时,红皮柳和加杨杨柳科中的杨树就利用柳絮传播种子。

走进大自然说课稿课件.ppt

走进大自然说课稿课件.ppt
• 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
第10页,共14页。
•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为了使学生都能 得到全变得发展,在设计上要注意有一定的 层次性、实效性。
• 四、学生展示,并讲出图中的故事学生开始 作业,教师巡视通过动脑、动手,将大自然 呈现在图纸上。
第11页,共14页。
• 五、讲评: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 六、小结: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
• 一、说教材 • 二、说学情 • 三、说教学目标 • 四、说教学重难点
• 五、说教学法 • 六、教学准备 • 七、教学时间 • 八、教学过程 • 九、板书设计
第2页,共14页。
一、教材
• 《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第一章、第二课。本节内容是认识大自然,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认识动植物,这 为过度到本节课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 在本册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13页,共14页。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老 师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第14页,共14页。
•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 型游戏。
•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第5页,共14页。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在素材库中找到人物、动物、鸟类、 建筑等贴图组成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 难点:对贴图进行缩放、旋转和调整大小的 操作
第6页,共14页。
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并逐渐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 七、布置作业: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素质差异, 我进行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 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 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第12页,共14页。
九、板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走进大自然》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课《走进大自然》
我们刚才欣赏的各种材料还可以混合
在一起使用呢!
实践
• 作业:用剪贴、绘画的方式, 运用各种寻找到的自然材料进 行美术创作。题材不限。
• 要求:
• 手工上可以适量搭配卡纸等专门美术材料,但仍 然以天然材料为主。• 根据不同部位,灵活使用(双面胶和胶棒或者 胶水、浆糊)。
• 构图完整、有一定想象力和画面创造能力。
人教版新课标 一年级 美术(下册)
走近大自然
• 小朋友,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 起走近大自然,看看在那里我 们能寻找到什么材料,来制作 美丽的作品。
这是什么?
想一想:
小朋友们拣到这些小石头去干 什么呢?
石头上可以画画呢!
石头还可以拼画呢!
漂亮的枯叶
也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材料吗?
树叶拼贴画
根据树叶的形 状发挥想象力
木片和树枝也可以成为美术工具·
还可以结合绘 画和手工的方
法与材料
各种颜 色的卡 纸。
除了老师举例子的这些,你还能 想到自然中还有哪些美术材料
• 摄影师 卡尔华纳作品《绿色天地》(课本)
松果!
贝壳?!
欣赏民间工艺--———麦秆画
想一想
小朋友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这 些不一般的美术材料。今天的作业你打算 走进大自然寻找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呢?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并能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元素的认识:介绍大自然中的基本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让学生对大自然有基本的了解。

2. 绘画技巧的讲解: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等,来表现自然景观。

3. 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教授他们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有创意的自然绘画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大自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授:介绍大自然的基本元素,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并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3. 实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走进大自然2. 内容:包括自然元素的认识、绘画技巧的讲解、创意绘画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富有创意,能够表现出大自然的美。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知,他们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创作。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小学教育)一年级美术上册 走进大自然教案 苏少版

(小学教育)一年级美术上册 走进大自然教案 苏少版
谁能说说你怎么记住它?
谁能给他找朋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2、出示方方: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谁来给他取个名字。那他又有什么朋友呢?
3、出示尖尖: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是根据什么来给他取名的?
大家给他找找朋友好吗?
三、造型表现
1、画:谁来把我们的三个朋友画出来?指名板演。
2、小组创作:小组把三个朋友画在同一张作业纸上,并给他穿上漂亮的外衣,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
2、师对种材料进行具体介绍。
3、师在图画纸、卡纸上作简单的演示。
三、试一试
1、生说说对哪一种绘画工具较感兴趣,并说说为什么?
2、检查学生对工具的认识情况。
3、学生偿试各种材料进行作画,师巡视指导。
四、比一比
1、学生自由展示绘画好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材料及过程。
2、作品展示,由学生评选优秀作品,奖上不红花。
三、寻找身边的颜色
1、问:苹果是什么颜色?
2、引导学生观察:有许多的颜色。
3、观察春、夏、秋、冬四幅图,说说它的色彩。
4、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四、欣赏《蝈蝈黄花》
艺术家善于用。细腻的手法画出蝈蝈的神态。用大写意的手法画黄花,它画出了果园中的细小世界。
五、学生创作
1、你能观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画下来吗?
B用橡皮泥、剪刀、彩纸等表现的又有哪些?
四、创作活动:
1、学习绘画方法。
2、学画太阳和月亮(随时纠正不正确的作画习惯)
3、画好太阳或月亮,涂上喜欢的颜色。
4、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想说的话,或是一些建议、想法(不会写的也可以用拼音)
五、展评,小结。
课后反思
开学的第一课,在对学生习惯养成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其余安排较紧。学生对画太阳画月亮非常感兴趣,学生们真正喜欢上了美术课。

走进大自然美术教案

走进大自然美术教案

走进大自然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美术教案【篇一:美术一上《走进大自然》教案设计】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走进大自然》教案设计【篇二: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走近大自然》教案大自然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

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

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

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

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 走近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 走近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 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知道大自然的基本概念,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2.能在大自然中观察并体验美的存在,尝试通过美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对大自然的重要性有所认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感受和表达美。

教学难点1.如何在简单的语言中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性;2.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他们通过美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大自然图片或实物;2.不同类型的颜色笔和纸;3.围绕大自然的故事书或视频。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让学生围坐在教室中央,从自然这个话题入手,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概念;2.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动画视频来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对人类的影响;3.让学生讨论大自然对人的影响,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观察与感受1.带领学生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不同的天空、气息、花草等景象;2.让学生感受这些景象所带来的美,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几个美好的场景;3.将学生的描述记录下来,引导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美好景象。

步骤三:表达与创作1.让学生分享自己刚刚画的画和描述的场景;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创作,可以是画画、写诗、编故事等形式;3.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自己的创作成果,让全班学生欣赏、评价和欣赏别人的作品。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表现和创造力;2.收集学生的画画、写诗和故事,对于创作较出色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3.在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回答与大自然相关的问题,对他们从教学中所了解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教学拓展1.通过视频、故事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鼓励他们到户外去观察和感受自然;2.将学生的作品集合起来,组织一场小型的美术作品展,让学生用自己的创作向他人展示自然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教学:准备工具和材料
二、分析范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出示教师范作。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发现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身边的材料都有各自的质感、形状、颜色,只要我们大胆想象,巧妙利用,就可以创作出生动、美观、有趣的艺术品。今天我就来一起《走进大自然》,创造更多奇妙的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通过创作活动,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物质资源,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激起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及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好县城材料的造型特点进行创作。
难点:为自己的创作找到合适的材料并合理利用,创作一件精美作品。
课前准备
实物作品剪刀实物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材料方法过程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
5.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走进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中的各种材料创造一些有趣的艺术品,然后拍成照片。
引导学生补充什么的材料还有哪些是规则形?哪些是不规则形?请几个同学上台触摸、拆解范作,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将作好的实物作品放到投影仪上欣赏,体会下创作后的成就感。
课题
走进大自然
课型
造型表现
授课日期
3.12
主备人
岳晓春
复备人
鲍飞燕
总课时
2
本单元课时
1
对应课标
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
(1)知识能力: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物,了解物体自己独有的特点,知道利用自然物的色彩,外形,质感进行创作。
(2)过程方法:利用身边的自然物,运用多种方法,创作一件作品。
1.出示作业:小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你们小组带来的材料,展开联想,大胆创意,运用拼摆、粘贴、添加等方法合作完成一件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遇到的困难。
七、展示评价,总结拓展
1.各组将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创意,说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其余同学针对遇到的困难,提出建议。
三、摸一摸,看一看,发现材料的特质
1.摸一摸,看一看你带来的材料形状、颜色、质感都有什么特点?它像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材料进行归类。
【学法指导】
教师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邹平县梁邹小学课时备课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四、启发构思,师生合作
1.教师出示几片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
同学们,仔细看这些树叶像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现场运用拼摆、粘贴、添画的方法,制作一件树叶贴画作品。
五、欣赏作品,开拓思维
课件出示更多创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六、大胆创意,细心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