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6114aed0d233d4b04e6919.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C2.C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案: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题: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2.次生代谢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答案:单项选择题:1.C2.D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2.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五章生药的分类、记载及检查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五章生药的分类、记载及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b7b668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5.png)
组织构造
观察生药的根、茎、叶等组织的构造,如木 质部、韧皮部等。
其他特征
观察生药的其他显微特征,如气孔、毛茸等。
理化鉴别
化学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鉴别生药的成分,如沉 淀反应、颜色反应等。
薄层色谱法
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和检测生药的成 分,通过比对标准品确定生药的成分。
花与果实
描述生药的花和果实的颜色、 形状、大小等特征。
生境分布
1 2
生长环境
描述生药生长的环境,如高山、平原、草地、森 林等。
地理分布
描述生药的地理分布范围,如国内分布或世界分 布。
3
生长习性
描述生药的生长习性,如喜阴、喜阳、耐旱等。
采收加工
采收时间
加工方法
描述生药的最佳采收时间,如春季、 秋季等。
描述生药的加工方法,如晒干、阴干、 烘干等。
采收部位
描述生药的采收部位,如根、叶、花、 果实等。
03
生药的检查
杂质检查
杂质种类
包括泥沙、石块、玻璃屑、 草根、树皮等无机杂质和 其它植物的根、茎、叶、 花、果实等有机杂质。
检查方法
通过目视或称重法等方法, 确保生药中杂质的含量在 规定范围内。
注意事项
生药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以防尘土和污染。
储存过程中的变异现象
生药变色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色泽发生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深变浅 等。
生药变味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味道发生变化,如变苦、变辣等。
生药变质
长时间的储存会使生药的质地发生变化,如变软、变硬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会导致生药发霉,湿度过 低则会导致生药失水。
生药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生药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1e209d700abb68a982fb7b.png)
5、按生药的字母顺序或笔划顺序编排
这不是生药分类法,只是一种编排法, 它便于查阅,但不反映生药之间的联系。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
要学习和研究生药,首先要了解、认识生药。 一个生药需要用哪些要素来描述或记载 掌握一个生药,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一、生药的种类知多少
《神农本草(经)》(本经),东汉(公元25~220年) 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 载药 365种(与1年的天数相同)
《新修本草》(唐本草),唐代
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 载药 844种
《证类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宋代
胡麻(芝麻)、酸枣、茯苓、决明子、白瓜子 本经中品:
干姜、百合、赤小豆、龙眼 本经下品:
杏核仁
但古人的分类并不绝对准确,如被列为 上品的朱砂、细辛,现在看来均为有毒 之品。
这种三品分类法从汉代一直沿用到明代, 历代本草著作均按此法分类。
上品:top grade drug 中品:medium grade drug 下品:low grade drug
就是指该植物的拉丁名。
例如生药人参的基源如下表示: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Mayer 的干燥根
(学 名)
(药用部分)
(双名法命名;要特别注意大小写)
生药基源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学名和药用部分。
注意: ① 植物中文名和生药中文名有的一致,有的 不一致。
我主张植物名和生药分开,即植物名称以 采用和生药名不同的词为好。
二、古代的分类法
1、《本经》三品分类
上品:延年益寿,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如:人参、天麻、甘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cbcd7ea0f46527d3240ce0f2.png)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四、祛风湿药 :虎杖、秦艽、苍术、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槲寄生、 马钱子、天仙藤、木瓜、金钱白花蛇 五、祛寒药:川乌、附子、姜、肉桂、吴茱 、丁香、小茴香 六、泻下药
1. 攻下药: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 2. 峻下逐水药:巴豆 3. 润下药:蜂蜜 七、利水渗湿药 1. 利水消肿药:茯苓、防已、广防已、薏苡仁、车前子、车前草、猪苓 2. 利尿通淋药:关木通、海金沙、滑石 3.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 八、安神药 1. 重镇安神药:牡蛎、朱砂、琥珀 2. 养心安神药:远志、酸枣仁、合欢皮、柏子仁、灵芝、罗布麻叶
有机胺类(Amines) 麻黄、益母草 吡啶类(Pyridine) 北豆根、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 喹啉类(Quinoline) 白藓皮、伸筋草 异喹啉类(Isoquinoline) 黄连、防已、延胡索、黄柏 吲哚类(Indole) 萝芙木、钩藤、吴茱萸、马钱子、长春花、麦角 莨菪烷类(Tropane)洋金花、颠茄草 甾体类(Steroid) 川贝、浙贝 萜类(Terpenoids) 川乌、附子 其他类 百部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 三、含木脂素类成分的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四、含挥发油类成分的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姜、莪术、 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 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霍香、霍香、荆芥、海金沙 五、含生物碱类成分的生药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及记载
(2)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位分类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 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 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生药学 绪论 第一章
![生药学 绪论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082430ee06eff9aef807d0.png)
贝母: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和伊贝母
西贝素苷 imperialine glycoside R=OGlu
川贝: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及梭砂贝母。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To control active compounds (alkaloids) by TLC fingerprints
真
伪
原植物形态 Plant Morphology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 稍弯曲;具槽纹,节略粗;叶近革 质;花被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 色;唇瓣倒卵状,先端圆形,唇盘 上具紫斑。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 沟;质硬而脆,断面平坦;味苦
性状特征 Description
清代: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 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此外,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 长编》,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 值。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明•兰茂:《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 本草。
中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 药物。包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成方制 剂)。 中药材:既是切制成饮片,供调配中医煎服,或磨成细 粉服用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
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草药: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 药,其中也有是本草记载的药物。随着药源普查和对草药的 不断研究,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逐渐被中医界所应用,或作
现代中药是指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验和临床实践、依靠现代先进科学的 方法和手段,遵循严格的规范指标研制出的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 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这种新型中药,科技含量高, 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以及"三便"(便于贮存、携带及服用)等特点,符合并达到国际医药主流市 场对产品的指标和要求,因而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在国际广泛流通。 中药一类新药:参一胶囊 日本 德国 韩国
2-生药学 第二节课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北京大学药学院
![2-生药学 第二节课生药的分类与生药的记载大纲 北京大学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990ed3a387c24028905fc320.png)
3、按中医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
(功效:efficiency;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
根据生药的主要功能或药理作用分类: 解表药、清热药、补养药、祛风湿药……
优点: ① 便于临床应用; ② 便于药理作用的研究比较; ③ 便于寻找具有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 缺点:
具有多种功能或药理作用的生药,不好分类。
《中华本草》载药:11012种
中药卷(1999年): 8980种 藏药卷(2002年): 396种 蒙药卷(2004年): 422种 傣药卷(2004年): 400种 维吾尔药卷(2005年): 423种
苗药卷(2005年): 391种
目前常用中草药有500~600种, 最常用中药材有200多种。 如此众多的生药,为方便应用和研 究需要进行分类。
生药的中医功效分类
功效
生药举例
解表药
麻黄、白芷、防风、辛夷、荆芥、薄荷、葛根、 柴胡、升麻、菊花、蝉蜕
清热药
石膏、知母、天花粉、夏枯草、赤芍、紫草、 牡丹皮、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秦皮、 白鲜皮、金银花、山豆根、板蓝根、大青叶、连翘 蒲公英、青蒿
祛风湿药 虎杖、秦艽、苍术、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 天仙藤、木瓜
Ginseng, ニンジン
优点: ① 有利于学习和研究生药成分和理化鉴定; ② 便于研究同类化学成分与生药功效间的关系; ③ 便于研究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以利于植物化学分类研究; ④ 便于寻找含同类化学成分的生药。 缺点: ① 对于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效成分的生药,分类困难;
如:人参含有皂苷、挥发油等
大黄含有蒽醌、鞣质等 ② 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的或所含成分不详的生药,分类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e40da6da360cba1aa811da89.png)
草酸钙簇晶 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Phloem 韧皮部
showing clefts in the outer part, and parenchymatous cells densely arranged and scattered with resin canals containing yellow secretions in the inner part.
含木质素类生药
含挥发油类生药 含黄酮及其苷类生药
含环烯醚萜苷类生药 含生物碱类生药
含有机酸类生药 含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生药 含无机化合物成分的生药
含糖类生药
含苷类生药
含氰苷、硫苷、醇 苷和酚苷类生药
HO OH O OH OH CN O OH O OH O
OH
HO OH O OH O
OH
OH
含蒽苷类及醌类生药
第一部分
belladonna: from Italian bella donna “beautiful lady”, perhaps from the use of this juice to dilate pupils
(2)原植(动)物的种名(第二格)
颠茄 Belladonnae Herba (原植物Atropa belladonna L.)
生药的记载
6. 性状 macroscopical characteristics 7. 显微特征 macriscopical characteristics
8. 化学成分 chemical constituents
9. 理化鉴定 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10. 药理作用 pharmacological action 11. 功效 efficiency 12. 附注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生药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6c840da0680203d8ce2f2489.png)
醇可形成球状结晶析出。遇碘液不显色。 树胶(gum)
具有分支结构的杂多糖,水解后生成L-阿拉伯糖、L-鼠李 糖、D-葡萄糖醛酸等。主要用做赋形剂、混悬剂、乳化剂和黏 合剂。
2. 动物多糖
肝素:高度硫酸酯化的右旋粘多糖,糖链上常连有 丝氨酸或小分子肽。抗血栓。
当收载不同属的植物作同一生药使用时, 以两个属命名,以seu连接。
如:老鹳草 Erodii seu Geranii Herba 。
--矿物类生药的拉丁名,一般采用原矿物拉丁 名,如:朱砂Cinnabaris、雄黄Realgar等。
※ 生药拉丁名中的名词和形容词的第 一个字母必须大写,连词和前置词一般 小写。
2.特殊的单糖:α-去氧糖、氨基糖 3.单糖衍生物:糖醛酸、糖醇
六碳醛糖
CHO
CH2OH CHO
CH2OH HO
O
OH
HO
O
OH
OH
HOH2C
OH
HO HO
OH
OH
OH
D-葡萄糖
O OH
OH
CH2OH
HO
HO
O
OH OH OH
O OH OH
OH
HOH2C HO
HO O
HO
OH
OH
CH2OH
D-甘露糖
4. 拉丁名中如有形容词用于修饰前面药用 部位名词时,则置于最后,用以说明具体的 性质或状态。
如: 熟地黄 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 鹿茸 Cervi Cornu Pantotrichum。
5.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 称,直接用原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
第三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
![第三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67328bda7f1922791688e828.png)
植物药
根类生药根类生药-板蓝根
十字花科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
根类生药根类生药-郁金
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 Ling、姜黄 Curcuma longa L. 、广西莪术Cur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ng 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 块根
尿 赤
鼻 喉 咽 痛
胸 中 烦 热
茎木类生药茎木类生药-大血藤
木通科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皮类生药皮类生药-厚朴
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 根皮和枝皮。
皮类生药皮类生药-杜仲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叶类生药叶类生药-大青叶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 干燥叶
叶类生药叶类生药-紫苏叶
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叶(或带嫩绿枝)。
三萜皂苷类生药
五环三萜
雷公藤酮
木栓烷型
三萜皂苷类生药
四环三萜
达玛烷型
养毛脂烷型
甘遂烷型
环阿屯烷型
葫芦烷型
楝烷型
人参含有大量达玛烷 人参含有大量达玛烷 型人参皂苷,是人参 型人参皂苷,是人参 的主要活性成分。人 参皂苷Rb 参皂苷Rb1具有中枢神 经抑制作用和安定作 用,Rg 用,Rg1有轻度中枢神 经兴奋作用和抗疲劳 作用。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生药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f5fe79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9.png)
目录
• 生药的分类 • 生药的记载 • 生药的化学成分 • 生药的鉴别
01
生药的分类
按药用部位分类
茎类生药
如黄连、黄柏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茎部。
花类生药
如金银花、菊花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花朵。
根类生药
如人参、甘草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根部。
挥发油类成分
总结词
挥发油类成分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 油状液体,易挥发。
详细描述
常见的挥发油类成分包括薄荷油、丁 香油、樟脑油等,具有抗菌、抗炎、 镇痛等药理作用。
总结词
挥发油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 茎、叶和果实中,是生药的重要活性 成分之一。
详细描述
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也是生药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发新药和 药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显微鉴别
总结词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结构,对其来源、品种进行 判断。
详细描述
显微鉴别是一种重要的鉴别方法,通过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 结构,可以对生药的来源、品种和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例 如,可以根据生药的显微特征,鉴别出不同种类的生药,如 甘草、黄连等。
理化鉴别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测试,对生药的成分或性质进行鉴别。
叶类生药
如荷叶、桑叶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叶片。
果实类生药
如枸杞、山楂等, 主要药用部位是植 物的果实。
按药用功效分类
解表生药
如麻黄、桂枝等,主要功效是 发主要功效是 清热解毒,治疗热性病症如感 冒、咳嗽等。
泻下生药
如大黄、芒硝等,主要功效是 通便泻下,治疗便秘等病症。
详细描述
2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
![2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7dbed5d15abe23492f4d0f.png)
2008-3-30
6. 性状
16
叙述生药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
和气、味等特点。利用感观或借助扩大镜正确掌握和 熟悉生药的性状特征,这对于识别和鉴定生药具有重 要的意义。
2008-3-30
7. 显微特征
17
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
或显微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中药学》、《中药药理学》。
2008-3-25
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
功效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泻下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药 祛风湿药 化湿利尿药 芳香化湿 药 利尿渗湿药 温理祛寒药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理气药 理血药 活血化淤 止血药
药物举例
含木质素类生药 含挥发油类生药
含生物碱类生药
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连、 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茄草、 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
绵马贯众、柯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 5 2008-3-25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3
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
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 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
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三版、《中药鉴定学》
2008-3-25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4
2.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
2008-3-30
二、生药的拉丁名
25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直接用原
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
第2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2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885b7bd9b14e852458fb5793.png)
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方面的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
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 如:《生药学》教材、《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
图鉴》
返回
按药用部位分类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
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
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 鉴定。
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三版、《中药鉴定学》
返回
按化学成分分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 如含糖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挥发油类生药等
优点:有利于研究生药有效成分与功效间的关系及含同类成 分生药的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直接用原植(动)物的属名或种名。 例如: ⑴某些菌藻类生药,如:海藻Sargassum(属名),茯苓Poria(属名); ⑵由完整动物制成的生药,如:斑蝥Mylabras(属名),蛤蚧Gecko(种名); ⑶动植物的干燥分泌物、汁液等无组织的生药,如:麝香Moschus(属名)、芦 荟Aloe(属名)。 有些生药的拉丁名采用原产地的土名或俗名
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生药名,第二部分是药
用部分名。
叙述原植(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长习性。
名称 便于野外采集,也有助于生药性状的理解,尤 附注 来源(或称基源) 其是全草类生药。 包括中文名、拉丁生药名、英文名和日文名 植(动)物形态 记叙与该生药有关的其它内容, 功效 生物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 如类同品、同名异物的生药、掺 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和 杂品、伪品等,或同种不同药用 药用部位。 多数生药的名称与原植(动)物 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部位的生药及其化学成分,或含 采制 药理作用 生药记载 名称是一致的,有些生药名称与原 用法与用量等。性味、归经与功 相同化学成分的资源植物等。 植物名不同,如大青叶的原植物名 能是中医对中药药性和药理作用 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组织构造和粉 叙述生药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和气、味等特 称为菘蓝,金银花的原植物名为忍 的认识,主治是指生药应用于何 末特征,或显微化学反应的结果。 简述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干燥、贮藏和炮 冬。 种疾病或医学上的价值。 熟悉生药的显微特征,对于鉴定外形相似 点。利用感观或借助扩大镜正确掌握和熟悉生药的性状特征,这对 理化鉴定 产地 制的要点和注意点。对需要特殊采制的生药则 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 对于生药的功能,既要记载中 及碎片或粉末的生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记述已知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名称、类别 于识别和鉴定生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传统用药的经验,也要记载现 这是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手段之一。 作有关介绍。 果。有利于联系其功能、主治,有利于理解其 及主要成分的结构与含量,并记述其在植物 代医学的内容。 记载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所含化学成分所作 化学成分 体内的生物合成、分布、积累动态及其与生 指生药的主产地。对栽培植物来讲,是指主要的栽培地区; 临床疗效的作用原理。 性状 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现在较普遍的应用薄层色 药栽培、采制、贮藏等的关系。 对野生植物来讲,是指主要的采收地区,多数野生植物的 显微特征 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理化鉴 生药的化学成分,尤其是活性成分或有效成 别是生药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是生药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也是生药理 分布区比较广,而采收地区比较窄。 化鉴定与品质评价的依据。 返回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https://img.taocdn.com/s3/m/5f6099eb89eb172ded63b772.png)
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
功效 药物举例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 攻下药 润下药 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峻下药
祛风湿药
甘遂、芫花、大蓟、牵牛子
独活、威灵仙、乌鞘蛇、秦艽、五加皮、
芳香化湿药 藿香、佩兰、砂仁、苍术 利尿渗湿药 茯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
5. 采制 简述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干燥、
贮藏和炮制的要点和注意点。对需要特殊采
制的生药则作有关介绍。
6. 产地 介绍生药的主产区。对栽培植物来
讲,是指主要的栽培地区;对野生植物来讲, 是指主要的采收地区。多数野生植物的分布 区比较广,而采收地区比较窄。
7. 性状 叙述生药的外部形态、颜色、大小、
温理祛寒药 川乌、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 清热燥湿药 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 理气药 活血化瘀 止血药 厚朴、陈皮、青皮、枳壳、木香、延胡索
斜体书写
如:Rheum palmatum Linn. 掌叶大黄 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白皮松 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 樟
二、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便 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基本格式: 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用物种(第 二格)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姜科:姜、莪术、郁金、姜黄、砂仁、芦荟
2)、双子叶植物(47科) 桑科:桑白皮 瑞香科:沉香 楝科:川楝 杜仲科:杜仲 樟科:肉桂 远志科:远志 紫草科:紫草 大戟科:巴豆 罂粟科:延胡索 小檗科:淫洋藿 鼠李科:酸枣仁 马钱科:马钱子 列当科:肉苁蓉 忍冬科:金银花 萝摩科:香加皮 旋花科:菟丝子 爵床科:穿心莲 漆树科:五倍子
医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PPT课件】
![医学课件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ed45d6de80d4d8d05a4f97.png)
❖ 教学目标: 1.熟悉生药的分类方法 2.了解生药的记载大纲和生药拉丁名的命名。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 一、按药用部位分类: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
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药 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 鉴定。
含挥发油类生药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 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藿香、藿 香、荆芥、海金沙
含生物碱类生药 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 连、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 茄草、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
化湿利尿药 芳香化湿药 藿香、佩兰、砂仁、苍术 利尿渗湿药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海金沙、半边莲
温理祛寒药
川乌、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艾叶、小茴香、丁香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理气药
理血药 活血化淤
止血药
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夏枯草、决明子、山豆根 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漏芦、青黛 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地骨皮、紫草、秦皮
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
功效
药物举例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泻下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药
祛风湿药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蒿本 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牛蒡子、桑叶、蔓荆子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6114aed0d233d4b04e6919.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C2.C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案: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题: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2.次生代谢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答案:单项选择题:1.C2.D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2.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08ca5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0.png)
05
生药的资源与开发利用
生药资源分布
亚洲地区
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生药资源,包括中国、 印度、东南亚等地的热带雨林和山区。
美洲地区
以亚马逊雨林和美国西部地区为主,拥有丰 富的植物和药用动物资源。
欧洲地区
以地中海沿岸和阿尔卑斯山区的植物资源为 主,种类较为有限。
非洲地区
以热带雨林和草原地区为主,拥有丰富的药 用植物和药用动物资源。
生药资源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药资源的 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
破坏。
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生药资源的 生长规律、生态习性等,为保护和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生药资源的 过度采集和滥用,保障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鉴别
外观鉴别
通过观察生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表面特征,初步判断其 真伪和品质。
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结构等微观特征,进行真伪鉴别。
理化鉴别
通过化学反应、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手段,对生药的成分进行定 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真伪和纯度。
检查
杂质检查
对生药中混入的非药用部分、泥沙和其他杂质 进行检查,确保生药纯净度。
水分测定
对生药中含有的水分进行测定,确保生药干燥 程度符合标准。
灰分测定
测定生药燃烧后的残留物,即灰分,以评价生药的纯度。
浸出物测定
水溶性浸出物
用水作为溶剂,测定生药中可溶于水的组分, 以评价生药的内在质量。
醇溶性浸出物
用一定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测定生药中可 溶于乙醇的组分,如黄酮类、苷类等。
第1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
![第1章 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d576c1bb4cf7ec4afed0e9.png)
一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一、一生药的分类法生药品种繁多,据《中华本草》记载,总数约有 8 980 种,其中常用生药约 500 余种。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必须将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加以叙述。
不同的书籍,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1 .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再依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类、根茎类、皮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和全草类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便于比较同类不同生药间在外形和显微特征上的异同;有利于学习和提高传统的药材性状鉴别经验。
2 . 按化学成分分类法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主成分的类别来分类。
如含苷类生药,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生药等。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有效成分和理化分析;有利于研究有效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含同类成分的生药与科属之间的关系。
3.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等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特异性,以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寻找具有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
本教材按此方法分类。
4.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根据生药的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来分类。
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疗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
这种分类法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与功效,有利于与临床结合,也可以与所含活性成分相结合。
5. 其它分类法在历史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是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 6 类,每类又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 16 部,又把各部的药物按其生态及性质分为 60 类,如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并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排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