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63a4be0f12d2af90342e6b6.png)
设计题目: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系别:汽车电气工程系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班级:09汽配(2)班姓名:汤茂杰学号:0902020226指导教师:王晖云完成时间:2011年12月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前言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全部专业的课程之后,并进行生产实习、调研、参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三年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检验.这次要求我们能够综合运三年所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让我们能够充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树立良好的工作思想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一个未来工程师奠定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它由70℅~90℅的通用零件组成,是按具体加工对象设计的模具。
所以可以按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加工,我们对模具进行了具体的设计,由于所学的知识有限,不免会出现问题,还望老师给予指正,学生不胜感谢!目录1.序言-—-—----——-—-——-—-—---—-—-——--—-—--——-—1第1章—-————-—--—---—-—-—--4㈠工艺分析 --—--—————-——-—5㈡工艺方案的确定 --—---——————---6㈢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7㈣工艺设计—---—-—--—--——-8㈤模具的安装—-—-—--—-—-—-——20参考文献 -------—-—-———---——-——--—21致谢——--—---——-———--—-——————----——-————-——27附录—-——-—---——--——-——-——--—-—-—-—-——--——-28★提高冲裁件的冲压工艺分类,示于下表:☆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制件如下图所示,材料为Q235,料厚1毫米,制件尺寸精度为IT14级,数量为大量生产.一:工艺分析该制件形状简单,尺寸较小,厚度适中,属普通冲压件对精度要求不是太高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只采用一边留搭边,既节省材料简化设计又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2×φ两孔壁距与要弯曲部分较近,在设计模具时应加以注意。
多工位级进模毕业设计摇臂件级进模说明书5
![多工位级进模毕业设计摇臂件级进模说明书5](https://img.taocdn.com/s3/m/75078d03c1c708a1294a4433.png)
摇臂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钣金与模具)班级班学号27姓名成骏指导教师刘占军负责教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6月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摇臂件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
重点分析了制件的成形工艺性,排样图的设计及确定;成形尺寸的计算;模具结构的设计与校核;压力机的选择;模具的技术工艺性分析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等。
该制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实现批量生产。
该模具共分为六个工位,采用单侧刃粗定距,第一工位,条料被侧刃凸模和冲孔凸模冲出导正销孔、零件外形孔以及内形孔,导正销起精定距作用;第二、三工位:冲裁凸模和切边凸模进入凹模依次冲切零件外形孔;第四工位:冲裁凸模分别进入凹模,进行冲切;第五工位:弯曲凸模进入凹模,进行U形弯曲;第六工位:由切断凸模最终将成品零件从条料板上分离。
由于弯曲工序的需要,需在凹模上设置浮顶器,以便顶出弯曲部分的制件往前送料。
同时也要在相应工位的凹模板和卸料板上开设相应的躲避槽。
为了保证冲裁精度和模具的稳定性,需在卸料板上设置小导柱、小导套。
级进模采用弹压卸料板保证每工步卸料及细长凸模的保护。
凸模尽量采用快换式或穿销式保证修配方便。
关键词:级进模;工位;冲裁;弯曲The design of th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for RockArm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design of rock arm.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ing technology of the parts, layout desig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graph, forming size calculation, the design and checking of mold structure, and the choice of presses, mold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typical parts machining process.This product adopts the multi-position for the module production, which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and realize the batch production. The die is divided into six locations and using a unilateral edge for rough distance. The first station is that strip is punched by side edge of punch and punching male die out guide pin hole, part shape hole and inner holes, guide pin up fine spacing effect .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tion is that the blanking punch and trimming punch into the die in turn punching part shape hole. The fourth station is that cutting punch and trimming punch into the die respectively to carry out cutting. The fifth station is that bending punch into the die, bend a U-shaped parts. The sixth station is that cut punch eventually finished parts separated from the strip. Meanwhile it is needed to set the escape space in the die board or in the discharge board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unching accurac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old, it is required to set up small guide posts and guide sleeve in the discharge board. Progressive die adopt a flexible discharge board to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each process step unloading the punch of slender punch and protection. Punch is used as a quick change type or pin type ensure easy repair.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station; punch; bend目录1 绪论 (1)1.1 冲压技术的发展 (1)1.2 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与作用 (1)1.3 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2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4)2.1 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 (4)2.2 材料的机械性能分析 (4)2.3 弯曲工艺分析 (5)3 零件展长的计算与排样方案的确定 (6)3.1 零件展长的计算 (6)3.2 条料宽度的确定 (7)3.3 排样方案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8)3.3.1 排样方案 (8)3.3.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3.3.3 排样图的确定 (10)3.3.4 步距精度的计算 (11)3.3.5 定距方式的确定 (12)4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3)4.1 冲裁力计算 (13)4.1.1 冲导正销孔所需的冲裁力 (13)4.1.2 工件上的结构孔 (13)4.1.3 外形侧刃切边 (13)4.1.4 异形孔1冲裁 (13)4.1.5 矩形孔切边冲裁 (14)4.1.6 异形孔2冲裁 (14)4.1.7 异形孔3冲裁 (14)4.1.8 异形孔4冲裁 (14)4.1.9 制件孔冲裁 (14)4.1.10 弯曲力计算 (15)4.1.11 切除冲裁 (15)4.2 压力中心计算 (15)4.3 总冲压力的计算及压力机选择 (17)4.3.1 卸料力计算 (17)4.3.2 推件力计算 (17)4.3.3 总冲压力计算 (17)4.4 凹模板周界的确定 (18)5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20)5.1 冲裁部分尺寸计算 (20)5.1.1 导正销孔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0)5.1.2 制件圆孔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1)5.1.3 外形侧刃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2)5.1.4 异形孔Ⅰ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4)5.1.5 异形孔Ⅱ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5)5.1.6 外形切边Ⅰ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7)5.1.7 异形孔Ⅲ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29)5.1.8 制件孔的凸凹模尺寸计算 (31)5.2 弯曲部分尺寸计算 (32)6 模具结构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34)6.1 凸模的设计 (34)6.1.1 圆形凸模6的设计 (34)6.1.2 圆形凸模7的设计 (35)6.1.3 异形凸模的设计 (36)6.1.4 弯曲凸模的设计 (36)6.2 凹模的设计与校核 (36)6.2.1 凹模强度的校核 (37)6.2.2 紧固件尺寸的计算 (38)6.2.3 弯曲镶块槽的设计 (38)6.2.4 凹模孔口形式 (38)6.3 导料装置的设计 (39)6.3.1 导料板的设计 (39)6.3.2 浮顶器的设计 (39)6.4 卸料版的设计 (40)6.4.1 卸料板的结构形式 (40)6.4.2 卸料板材料的选择及板厚的确定 (40)6.5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40)6.5.1 凸模固定板厚度的确定 (40)6.5.2 凸模固定板的结构形式 (41)6.5.3 凸模固定板材料的选取 (41)6.6 垫板的设计与校核 (41)6.6.1 垫板的材料选取 (41)6.6.2 垫板的强度校核 (41)6.7 模架的选取 (42)6.8 弹性元件的选取 (42)6.8.1 卸料弹簧的选取 (42)6.8.2 浮顶器弹簧的选取 (43)6.9 卸料螺钉的选取 (43)6.10 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 (43)7 压力机的选择 (46)7.1 压力机的类型确定 (46)7.2 选择压力机 (46)7.3 压力机的装模高度 (46)8 模具的价格估算 (48)8.1 模具价格的影响因素 (48)8.2 模具价格的估算 (48)9 凹模板加工工艺 (52)结论 (54)参考文献 (55)致谢 (56)1 绪论1.1冲压技术的发展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毕业设计说明书-MCD环境下级进模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MCD环境下级进模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95f48048d7c1c709a145d2.png)
拖料板以80mm/s的速度运动,行程<=150mm,上模座与卸料板速度为80mm/s,拖料板,拖料钉的速度为25mm/s。
Key word:Mechatronics Concept Designer;Progressive Die; Functional Requirement
1绪论
1.1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简介
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制造技术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开发时间较长、产品质量较低且设计成本高等等,这些原因使得传统的制造技术已经无法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业界人士一直希望能出现一种方法,将诸如机械原理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甚至是软件设计开发等方面能够有效地集成起来,从而能大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2基于NX-MCD的冲压级进模的设计实现
2.1概念设计
基于NX-MCD的概念设计理念,首先,根据所需生产的零件,来设计一套能满足该零件生产的级进模,这个称作需求设计(Requirement)阶段;接着,我们根据所需设计的模具的工作过程,来设计该级进模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中功能的实现,这个称作功能设计(Function)阶段;其次,根据级进模机构要实现的功能性而进行的模具构造设计、运动设计或自动化设计等等,这个过程称作逻辑设计(Logical)阶段;最后,根据NX-MCD模块里的功能定义,从而在NX里实现整套级进模各个工作过程功能执行动画模拟仿真实施过程。
图1-1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全过程
1.2课题研究背景
据前面所诉,西门子公司起初开发MCD这种解决方案的设想应用对象是机电一体化机床,但MCD也不仅仅适用于机床,对于各种各样的机械产品的设计都是适用的,比如说利用NX-MCD对模具设计的应用,本课题以多工位级进模为对象,尝试利用NX - MCD方案来实现对一套模具的设计,进而来证明这一点,这也是本选题另一方面意义所在。
FB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FB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598bdfaa00b52acfc7caab.png)
FB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题目为FB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通过对零件的分析,确定了冲裁、拉深、弯曲等十个工位的成型工艺。
说明书中包含了级进模设计要点,确定了排样图,模具结构的设计,以及工艺参数的计算。
通过这次设计,了解了级进模设计的过程,模具装配关系等,收获颇深。
关键词:级进模、拉深、弯曲Design of multi 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for FB folder handleAbstractThis design topic for FB folder handle multi-station progressive die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s, to determine the blanking, deep drawing, blanking, bending and forming process. Manual included in the progressive die design points, determine the layout diagram, the die structur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rough this design,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die assembly relationship, such as harvest.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drawing, bending引言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FB文件夹手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来源于企业单位生产实践,研究该课题具有不错的实际应用价值。
随着工业的生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的加强,冲压工艺也朝着自动化发展,我为了适应冲压工艺的发展为了更加了解冲压模具设计过程和为了以后可以更好的工作选择了此课题。
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0af3ca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d.png)
标题: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嘿,各位兄弟姐妹们,我来跟你们唠唠我的这次模具毕业设计。
咱们这个专业啊,说实话,实操经验比啥都重要。
所以呢,今儿个我就来展示一下我设计的这个模具,给你们看看我这几年学的手艺咋样。
首先啊,我得介绍一下我的设计理念。
我这个模具啊,主要是为了生产那种小塑料玩意儿——你懂的,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那种小东西。
我想的是,这模具得经济实惠,效率高,还得保证产品的质量。
毕竟,现在市场上竞争激烈得很,咱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接下来,我要详细说说我这个模具的设计过程。
首先呢,我分析了那个塑料玩意儿的结构,画了个3D模型出来。
这个步骤可不能马虎,得精确到毫米才行。
然后,我开始设计模具的各个部分,包括模腔、模芯、浇口系统啥的。
我这人有点儿强迫症,每个细节都得弄好,不然心里难受。
在选材料这块儿,我也是煞费苦心。
要知道,选对材料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成本。
我选了那种耐磨耐腐蚀的合金钢,这样模具用久了也不容易出毛病。
说到制造工艺,这个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我得考虑到加工的精度和难度,确保每个部件都能精准地装配在一起。
我还特意跟车间的师傅们聊了聊,听了听他们的建议,毕竟人家经验丰富,能给我省不少麻烦。
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有一次,我在设计冷却系统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怎么才能让冷却更均匀。
那几天我都快愁秃了头,后来还是灵光一现,改了一下管道的布局,问题就解决了。
这种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感觉特别爽。
当然啦,我也得说说我设计的这个模具的优点。
首先,我这个模具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这对于企业来说可是大大的好事。
其次,我设计的模具使用寿命长,维护起来也方便,这样就能省去不少后期的麻烦和费用。
最后,我还得提一下,我这个模具做出来的产品质量特别好,尺寸精确,外观光滑,简直就是完美的代表。
虽然我做的这个模具有这么多优点,但我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我还琢磨着怎么优化设计,比如能不能用上新型材料,或者改进加工工艺啥的。
多工位级进模毕业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890a140740be1e650e9a9b.png)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微型电机外壳多工位级进模设计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DESIGN FOR MICROMOTOR SHELL学生姓名:谢巍学号:201140614215年级专业及班级: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班指导老师及职称:莫亚武副教授学院:工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5年5月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1)2 冲压的介绍 (2)2.1 冲压的概念和发展 (2)2.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3)2.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3)2.3.1 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方面 (3)2.3.2 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 (4)2.3.3 冲压设和冲压生产自动化方面 (4)2.3.4 冲压标准化及专业生产方面 (4)3 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5)4 工艺方案的确定 (5)5 工艺设计计算 (6)5.1 毛坯尺寸的确定 (6)5.2 拉深工艺计算 (6)5.2.1 计算拉深系数 (6)5.2.2 各次拉深直径和高度 (6)5.2.3 确定是否采用工艺切口 (7)5.2.4 各次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 (7)5.2.5 拉深凸、凹模间隙 (8)5.2.6 拉深凸、凹模工作尺寸及其公差 (8)5.3 冲裁工艺计算 (8)5.3.1 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制造公差的确定原则 (8)5.3.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 (9)5.3.4 冲孔凸、凹模间隙的确定原则 (9)5.3.5 冲孔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方法 (10)5.4 切边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5.5 排样设计 (10)5.5.1 排样原则 (10)5.5.2 搭边及其作用 (11)5.5.3 搭边值的确定 (11)5.5.4 条料宽度和送料步距的确定 (11)5.5.5 载体设计 (12)5.6 冲压力的计算和冲压设备的选择 (12)5.6.1 拉深力的计算 (12)5.6.2 压料力的计算 (12)5.6.3 冲裁力的计算 (13)5.6.4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 (13)5.6.5 冲压设备的选取 (13)5.7 压力中心计算 (15)6 模具结构形式设计 (15)6.1 卸料出件方式及构件的确定 (15)6.2 正装倒装结构 (16)6.3 导向方式 (16)6.4 送料及定位方式 (16)6.5 压料装置 (16)7 模具结构尺寸设计 (16)7.1 模板和模架结构尺寸 (17)7.2 模座平面尺寸 (17)7.3 模具闭合高度 (17)8 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17)8.1 凸模设计 (18)8.2 凹模设计 (18)8.3 定位零件的设计 (19)8.3.1 导正销的设计 (19)8.3.2 导料板导料销的设计 (19)8.4 卸料零件的设计 (19)8.4.1 卸料螺钉的选用 (19)8.4.2 卸料弹簧的选用 (20)8.5 导向和限位零件的设计 (20)8.5.1 外导柱的设计 (20)8.5.2 内导柱的设计 (20)8.5.3 限位柱的设计 (20)8.6 紧固螺钉和定位销的设计 (21)8.6.1 模板模座之间的紧固 (21)8.6.2 螺钉数量及大小的确定 (21)8.6.3 螺钉长度尺寸的设计 (21)8.6.4 定位销数量及大小的确定 (21)8.6.5 定位销长度尺寸的设计 (21)9 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微型电机外壳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学生:谢巍指导老师:莫亚武(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长沙410128)摘要:对微型电机外壳进行了冲压工艺性分析,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冲压生产。
级进模设计说明书
![级进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6db3eaaf121dd36a22d8210.png)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系部:模具技术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题目:抽水机电机转子冲片级进模设计与制造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评阅者:年月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摘要】介绍在制造微特电机冲制转子零件方面,高精度、高效率、高寿命的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的现代冲压技术,及配合自动冲床、多工位冲床等,实现高速自动化作业,提高冲制零件的精度和生产效率,在大批量制造微特电机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课题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介绍了一般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步骤;一般多工位级进模排样图设计方法;一般多工位级进模常用的结构特点;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件设计方法以及多工位级进模主要零件加工方法。
本课题的工作内容是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图设计;总装图设计;工作零件设计;卸料装置、导料装置等机构的设计以及主要工作零件和板料零件的设计。
在充分分析本件结构和了解多工位级进模常用机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合理并完成本工件的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关键词】级进模卸料装置自动冲压凸模凹模侧刃【Abstract】:Introduction when production tiny special generator rushes the plate element after makes aspect, many work position levels of high accuracy and efficient, longevity life have into tripper and the design of mould to design modern stamping technology and coordination high speed punch and many work position punch etc. , realize high speed automation schoolwork, rising to rush mak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ecision of element , have very realistic meaning in the aspect of making tiny special generator in large quantity.This program combined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closely,and has introduced design stages of normally progressive die; Normal progressive die queue up the design method of master drawing into mould;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that progressive die use normally; Major elements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method and major elements design method as well as progressive die.The working content of this program is progressive die design into the row master drawing of mould; The picture of general assembly is designed; Working element is designed; T ripper , guide structure and safe installation is designed as well as major working element and board material element. On the found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frequently ,I fully analysised and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then completed the precise progressive die of this workpiece into mould design reasonably.【Key words】:progressive die Tripper Automatic stamping Precision Punch Die guide nail目录1.引言 (5)2.对冲压件产品图进行冲压工艺分析 (7)3.排样图设计 (8)3.1影响排样的因素 (9)3.2 转子冲片排样图设计步骤 (10)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1)3.4排样图各工位的加工内容 (12)4.冲裁力、卸料力、压力中心计算 (13)4.1冲裁力计算 (13)4.2 压力中心计算 (14)4.3 步距精度的计算 (14)4.3.1 基本步距的计算 (15)4.3.2 步距精度的计算 (15)4.4定距方式与侧刃 (16)4.4.1 定距方式 (16)5.高速冲压设备的吨位选用 (17)6.模具结构设计 (18)6.1卸料装置 (18)6.1.1 卸料装置的设计 (19)6.1.2卸料板的润滑装置 (20)6.2导料系统 (21)6.3 限位装置 (22)6.4 安全监测装置 (23)6.5 废料排除与制件提取 (24)6.6 辅助装置 (25)6.6.1 固定板 (26)6.6.2垫板 (26)6.6.3模架 (27)6.6.4紧固与安装要求 (27)6.7转子冲片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分析 (28)7.模具零件设计 (28)7.1 凸凹模设计的原则 (29)7.2 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和公差 (29)7.2.1尺寸计算原则 (30)7.2.2刃口尺寸计算 (30)7.3凸模设计 (31)7.3.1 凸模的结构设计 (31)7.3.2凸模的校验 (32)7.4凹模设计 (33)7.5 材料的选用 (34)8.工艺卡片 (35)9.结论 (37)10.致谢 (38)11参考文献 (38)1. 引言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
【设计】托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及制造工艺说明书
![【设计】托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及制造工艺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1f25879b6648d7c0c746b7.png)
【关键字】设计摘要本次设计生产的是托架,零件外形虽然比较简单,但成形工艺复杂,包括冲裁和多次弯曲。
而且精度要求比较高,形状比较复杂,生产批量大。
通过工艺性分析,工序为落料、冲孔和弯曲。
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采用级进模制造,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原料为,采用自动送料器和自动送料装置送料。
模架采用四导柱四导套结构和弹性卸料板,并在卸料板和固定板之间设置辅助导向机构的小导柱和小导套,保证卸料板有足够的运动精度。
关键词:托架,级进模,落料,冲孔,弯曲ABSTRACTWhat this design produces is a bracket, the accuracy has higher request, the shape is more complicated, produce batch quantity big, pass craft analysis, work preface all for fall to anticipate with blunt bore and bending. Adopting the class enters a mold manufacturing, can be good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aw material selects the material, the adoption sends to anticipate a machine automatically and sends to anticipate device to send to anticipate automatically. The mold adopts four lead pillar and Four sets of lead and flexibility of the bead, and be unloading to anticipate plank and fix plank of the constitution lend support to direction organization-small lead pillar with small lead a set, assurance unloads to anticipate the plank contain enough sport accuracy.Key words: bracket, progressive die, fall to anticipate, blunt bore, bending目录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 冲压与模具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11.2选题的意义--------------------------------------------------------------------------------------------------32 工艺分析、排样设计及方案对比确定-------------------------------------------------------------52.1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6 2.2 冲裁工艺方案的对比与确定---------------------------------------------------------------------------62.3 冲裁件排样设计--------------------------------------------------------------------------------------------83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确定------------------------------------------------------------------------------133.1 冲压力的计算----------------------------------------------------------------------------------------------13 3.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43.3 压力机的选择----------------------------------------------------------------------------------------------164 模具结构设计--------------------------------------------------------------------------------------------------184.1 冲裁间隙----------------------------------------------------------------------------------------18 4.2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21 4.3 送料方式的确定------------------------------------------------------------------------------------------26 4.4 定位方式的选择及定位装置-------------------------------------------------------------------------26 4.5 卸料方式的选择------------------------------------------------------------------------------------------26 4.6 模架的选择-------------------------------------------------------------------------------------------------26 4.7卸料板及其配套设施的选择-------------------------------------------------------------------------274.8 导料装置-----------------------------------------------------------------------------------------------------275 模具总装配图--------------------------------------------------------------------------------------------------285.1 装配图的绘制----------------------------------------------------------------------------------------------28 5.2 模具零件图的绘制---------------------------------------------------------------------------------------285.3 编写说明书-------------------------------------------------------------------------------------------------286 模具零件设计及强度校核------------------------------------------------------------------------------296.1 工作零件设计----------------------------------------------------------------------------------------------29 6.2 其它结构零件设计---------------------------------------------------------------------------------------336.3 模具的紧闭高度------------------------------------------------------------------------------------------ 347 模具制造工艺--------------------------------------------------------------------------------------------------358 结论------------------------------------------------------------------------------------------------------------------37参考文献--------------------------------------------------------------------------------------------------------------38致谢----------------------------------------------------------------------------------------------------------------------39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冲压与模具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准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多工位级进模大设计说明书
![多工位级进模大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154802daf45b307e871974c.png)
1前言1.1研究背景模具是用来成型各种工业产品的一种重要工艺装备,是机械制造工业成型毛坯或零件的一种手段。
现代工业产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起越来越大的作用,因而我们对模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冲压工艺服务的冲模约占模具总量的40%。
以冲压方法为主制造的零件,比较有代表性且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汽车覆盖件、搪瓷与不锈钢器皿、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罩)等,它们带来了产品层出不穷的外观变化。
从经济合理性方面看,通过合理设计、优化排样,冲压工艺可以获得很高的材料利用率。
一般的冲压工艺,生产效率为几件/分至几十件/分,自动化生产可达千件/分以上。
从技术先进性方面看,冲压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或拉力,使板材塑性成型,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一种零件加工方法。
由于冲压加工经常在材料冷状态下进行,因此成为冷冲压。
冲压加工作为一个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冲压件在各个行业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汽车、电机、仪表、军工、家用电器等方面所占比重更大。
冲压加工的应用范围极广,从精细的电子元件、仪表指针到重型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高压容器封头以及航空航天器的机身等均需冲压加工。
我国模具行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近代以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模具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模具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有了长足的进步。
模具CAD/CAM/CAE技术相当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开发出了自主版权的模具CAD/CAE软件。
电加工、数控加工在模具制造技术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已成为使用各类模具的大国,目前,国内已能生产精度达2微米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最多已达160个,寿命1~2亿次。
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现在已能生产48英寸电视的塑壳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的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等模具。
毕业设计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5d77e84a32d7375a51780ac.png)
设计题目: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系别:汽车电气工程系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班级:09汽配(2)班姓名:汤茂杰学号:0902020226指导教师:王晖云完成时间:2011年12月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摘要:(小4号宋体)关键词:前言毕业设计是在学完全部专业的课程之后,并进行生产实习、调研、参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三年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检验。
这次要求我们能够综合运三年所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让我们能够充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树立良好的工作思想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一个未来工程师奠定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它由70℅~90℅的通用零件组成,是按具体加工对象设计的模具。
所以可以按最合理的方案进行加工,我们对模具进行了具体的设计,由于所学的知识有限,不免会出现问题,还望老师给予指正,学生不胜感谢!目录1.序言---------------------------------------1第1章---------------------4㈠工艺分析 ---------------5 ㈡工艺方案的确定 ---------------6㈢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7㈣工艺设计 ---------------8㈤模具的安装 ---------------20参考文献 -------------------------21 致谢 --------------------------------------27附录 --------------------------------------28★提高冲裁件的冲压工艺分类,示于下表:☆插销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制件如下图所示,材料为Q235,料厚1毫米,制件尺寸精度为IT14级,数量为大量生产。
一:工艺分析该制件形状简单,尺寸较小,厚度适中,属普通冲压件对精度要求不是太高因此根据设计要求只采用一边留搭边,既节省材料简化设计又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2×φ两孔壁距与要弯曲部分较近,在设计模具时应加以注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fa332080eb6294dc886cde.png)
第一章概论1.1 级进模概述一个冲压零件,如用简易模具冲制,一般来说,每项冲压工序,如冲裁〔冲孔、冲切或落料〕、弯曲、拉深、成型等,就需要一副模具。
这对于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来说,如此需要几副模具才能完成。
因此这种简易模具的生产效率,相对来说仍是较低的。
对于大批料生产的定型产品,用简易模具进展生产是极不适应的。
多工位级进模是冷冲模的一种。
级进模又称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按所加工的零件分为假如干个等距离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定的冲压工序,完成冲压零件的某局部加工。
被加工材料〔一般为条料或带料〕在控制送进距离机构的控制下,经逐个工位冲制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冲压零件〔或半成品〕。
这样,一个比拟复杂的冲压零件,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即可冲制完成。
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中,可以连续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型等工序。
一般地说,无论冲压零件的形状怎样复杂,冲压工序怎样多,均可用一副多工位级进模冲制完成。
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比拟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这对模具设计者来说需要考虑的容很多,尤其是级进模条料排样图的设计,模具各局部结构的考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级进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配合高速冲床,实现高速自动化作业,能使冲压生产料率大幅度提高。
它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本钱、提高质量和实现冲压自动化等方面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多工位级进模可以对于一些形状十分复杂的冲压件进展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加工。
对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尤其应当采用多工位级进模进展冲制。
级进模特点与其现状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它具有操作安全的显著特点,模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
使用级进模便于冲压生产自动化,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
级进模较难保证、外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
多工位级进模冲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冲压设备比拟简单,对操作工人技术等级要求不高等优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并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多工位级进模特点多工位级进模精度高、寿命长,其工作元件常采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造。
多工位拉深级进模说明书
![多工位拉深级进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d2d1d20192e45361066f508.png)
1冲压基础知识1.1冲压的特点和应用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在冲压零件的生产中,合理的冲压成形工艺、先进的模具、高效的冲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难加工、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约占产品成本的10%~30%)的特点。
1.2冲压现状与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生产正呈现多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变化特点,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
2拉深件的工艺性分析2.1工件的材料给定板料为A3;查资料A3即Q235。
1- -2.2工艺方案的分析该工件形状简单,为无凸缘圆阶梯筒形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变形是均匀的,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的工艺要求,可以采用多次阶梯拉深工序加工。
该拉深件为阶梯圆筒形件,相当于若干个直壁圆筒形件的组合,所以与直壁圆筒形件的拉深基本相似,每一个阶梯的拉深相当于相应的圆筒件的拉深,但拉深工艺的设计与直壁圆筒形件有较大差别。
拉伸件侧壁与底面或凸圆连接处的圆角R,特别是外圆角R1应尽量放大,因为它们相当于最后一副拉深模的凸模及凹模圆角。
放大这些圆角半径,能够减少拉深次数,或使零件容易拉深成形。
采用如下两种方案:方案一单工序模(落料、多次拉深、冲孔)方案二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综合分析,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效率高,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
先判定是否能一次拉深成,否则要经多次拉深。
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334aaa1ba0d4a7303763a37.png)
毕业设计说明书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3)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3)1.2 冲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4)1.3 模具发展的现状 (8)第2章工艺分析及冲压方案分析 (10)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0)2.1.1 冲裁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2 弯曲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3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11)2.1.4 冲裁件的材料 (11)2.1.5 工艺方案确定 (11)第3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2)3.1 模具类型 (12)3.2 操作与定位方式 (12)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12)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12)第4章冲压模具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 (13)4.1 排样 (13)4.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1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2 弯曲模尺寸计算 (18)4.3 冲压力的计算 (19)4.3.1 冲裁力的计算 (19)4.3.2 弯曲力的计算 (21)4.4 压力中心的计算 (21)第5章模具主要零件设计及标准的选用 (23)5.1 卸料板 (23)5.2 导料板 (25)5.3 凸模结构设计 (26)5.4 垫板结构设计 (27)5.5 导正销 (27)5.6 凹模结构设计 (28)5.7 模架选择 (29)5.8 小导柱、销导套选取 (30)5.9 压力机的选择 (31)5.10 模柄的选择 (32)5.11 侧刃 (32)总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附录 (37)附录1:英文文献及翻译 (37)附录2:毕业设计任务书 (69)附录:3:开题报告 (73)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级进模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基于冲裁和弯曲的同时进行,在与单工位模、复合模及多工位级进模想比较后,这里选用多工位级进模。
MJ082-31-冯文云-汽车配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说明书
![MJ082-31-冯文云-汽车配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f1caec4a7302768e9939e2.png)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配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学生:冯文云指导老师:陈胤副教授系别: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082学号: 16082032312011年6月目录摘要Ⅲ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1.3 级进模发展方向 22 汽车配件多次拉伸级进模的设计 32.1 制件图 32.2 冲压工艺分析 42.3 拉深工序尺寸的计算 52.4 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 92.5 模具设计计算 92.5.1 排样 92.5.2 计算总压力 102.5.3 计算压力中心 122.5.4 刃口尺寸计算 132.6 结构概要设计 152.6.1 基本结构形式 152.6.2 基本尺寸 152.6.3 选模架 162.6.4 选冲床 172.6.5 选模柄 172.7 结构详细设计 172.7.1 工作单元结构 172.7.2 卸料结构设计 182.7.3 导正销结构 182.7.4 浮顶机构 192.7.5 送料机构及出件方式 192.7.6 模具零件的固定 192.7.7 安全装置 202.7.8 零件选材 202.7.9 模具装配图 213 结束语 234 参考文献 24摘要级进模作为现代冲压生产的先进模具,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介绍了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及其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以汽车配件拉深冲孔为例,该制件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精度要求也不高,最大的难点是其需要进行多次拉深才能成形。
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通过对帽形件结构的了解;分析其冲压的工艺性及拉深的可行性;要应用的冲压工艺;拟出工序排样方案。
进行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概要设计;再确定具体的各机构形式,并计算成型零件尺寸及最终压力机的确定。
关键词汽车配件级进模工序排样尺寸计算1 引言1.1 选题背景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冲压模具以生产效率高,制件质量好等优点在模具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工位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内饰件的成形工艺,介绍了弯曲,冲孔,落料级进模的排样设计和模具结构设计。
经工艺分析,工艺计算,确定了该设计工艺流程及冲模结构形式。
模具可实现自动送料,卸料,出料,工艺性能好,冲件质量高。
模具用UG,CATIA,CAD绘制出装配图和零件图。
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确定合适的工艺方案,完成料带的排样设计;接着对冲裁力,拉深力和弯曲力进行计算,确定零件生产过程中的总冲压力,完成压力机的选择;最后对模具各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完成模具的装配和检验。
关键词:内饰件;弯曲;冲裁;级进模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mainly analyzed the car interior parts forming process,and introduces the bending ,punching,progressive die and mould structure design pat.After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and the process calculation , determined the design prosess and die srtucture .Mould can realize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discharging working performance is good ,stemping have high quality. Use UG,CATIA,CAD drawing out the assembly parts.In the proceduce of design, at first we analysis the parts, then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complete the layout design of the strip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very process; then the blanking force, drawing force and bending forces are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impulse pressure in the par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n complete the press of choice; after that complet the parts of the detailed of the mold and assembly and testing of the mold.Key words:bending;punching;progressive die .目录摘要 (1)1绪论1.1 多工位级进模简介 (6)1.2 冲压模具分类 (7)1.3 冲压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8)2 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确定2.1 确定零件的基本冲压工序 (11)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13)2.3 零件的排样设计 (13)2.4 排样方法 (14)2.5 排样方案与分析 (16)3 成型设备的选择3.1 冲裁力的计算 (19)3.2 拉深力及弯曲力的计算 (20)3.3 卸料力及推件力的计算 (21)3.4 总冲压力的计算 (22)3.5 冲压设备的选定 (22)4 模具结构的详细设计分析4.1 凸凹模结构设计4.1.1 凸凹模的尺寸标准 (25)4.1.2 冲裁工位凸凹模设计 (26)4.1.3 成型工位凸凹模设计 (28)4.1.4 弯曲工位凸凹模设计 (30)4.2 定距及导料结构设计4.2.1 定距结构设计 (31)4.2.2 导料结构设计 (31)4.3 卸料结构设计 (32)4.4 限位装置设计4.4.1 墩死块 (33)4.4.2 平衡块 (33)4.4.3 存放限制器 (34)4.4.4 限位挂钩 (34)4.5 安全监测保护装置的设计 (35)4.6 辅助零部件设计 (35)5模具装配 (37)总结 (39)致谢 (40)参考文献 (41)附录Ⅰ装配图选录附录Ⅱ零件图选录1 绪论1.1 多工位级进模简介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是具有精密、高效、长寿命的的特点。
它适用于冲压小尺寸、薄料、形状复杂和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工位数可高达几十个,其模具能自动送料、自动检测出送料误差等。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常用于高速冲压,因此,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解决了手工送料的误差,减少了冲压设备和工人,提高了产品精度。
相对于普通模具来说,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结构更为复杂,制造技术和制造要求更高,模具的成本相对也高,同时对冲压设备、原材料(卷料)也有相应的要求,对模具设计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模具设计前必须对制件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模具结构特点和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性来确定该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过程。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要求高精度、长寿命,其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常采用高强度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等材料制造。
加工方法常采用慢走丝线电极电加工和成型磨削。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必须有自动送料装置,才能实现自动冲压,并要求送料精度高,送料进距易于调整。
生产中常采用的送料装置有钩式、夹持式送料装置和辊式送料装置。
送料误差以及能否及时地从凸模上排除工件,往往是造成级进模损坏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造价昂贵的精密级进模,还必须带有高精度的误差检测装置。
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中,由于凸模通常很精细,必须加以精确导向和保护,因而要求卸料板能对凸模提供导向和保护功能。
卸料板上相应的孔必须采用高精度加工,其尺寸及相互位置必须准确无误。
在冲压过程中的运动必须高度平稳,因此对卸料板要有导向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有如下特点:(1)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多种多道冲压工序。
从而免去了用单工序模的周转和每次冲压的定位过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
(2)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不必集中在一个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模上的“最小壁厚”问题,可根据生产中实际需要留出空工位,从而保证模具强度,延长模具寿命。
(3)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效率。
(4)级进模结构复杂,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具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难度。
同时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如图1-1所示。
图1-1 级进模示意图1.2 冲压模具分类冲压模具的形式很多,冲模也依工作性质,模具构造,模具材料三方面来分类。
1.2.1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1)冲裁模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
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2)弯曲模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3)拉深模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4)成形模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
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1.2.2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1)单工序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2)复合模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3)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1.2.3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1)冲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断冲模、下料冲模、冲孔冲模、修边冲模、整缘冲模、拉孔冲模和冲切模具。
(2)弯曲模具:是将平整的毛坯弯成一个角度的形状,视零件的形状、精度及生产量的多少,乃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弯曲冲模、凸轮弯曲冲模、卷边冲模、圆弧弯曲冲模、折弯冲缝冲模与扭曲冲模等。
(3)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将平面毛胚制成有底无缝容器。
(4)成形模具: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其形式有凸张成形冲模、卷缘成形冲模、颈缩成形冲模、孔凸缘成形冲模、圆缘成形冲模。
(5)压缩模具是利用强大的压力,使金属毛坯流动变形,成为所需的形状,其种类有挤制冲模、压花冲模、压印冲模、端压冲模。
1.3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利用模具成型零件,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多工序重合的生产方法。
采用模具成型的工艺代替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质量、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模具在现代工业的主要部门,如机械、电子、轻工、交通和国防工业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例如:70%以上的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零件,80%以上的塑料制品,70%以上的日用五金及耐用消费品零件,都采用模具来生产。
由此可见,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占领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德国把模具称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称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是“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我国将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制造业的“加速器”。
从另一方面来看,机床、刀具工业素有“工业之母”之称,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
这一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争夺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工业产品质量上不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老产品更新速度慢,能源消耗指标高,材料消耗量大,这都与我国模具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先进的模具工业密切相关。
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尽快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惟一的出路就是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2模具的工艺分析及方案的确定2.1 确定基本冲压工序本次冲压模具设计的冲压件材料为DC05,材料厚度为1.2mm,模具制造精度为IT10,生产批量:100万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