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k.baidu.com
第一节 崩 塌
一、 崩塌的定义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四、崩塌的防治
崩塌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
沿河路基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1、概念:在陡峻的坡体上,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 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 崩塌,包括岩崩和土崩。 发生位置: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坡。 2、种类: 1)山崩:规模巨大的称为山崩; 2)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岩屑顺坡 滚落的现象; 2)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
3)各种构造面,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便构成 崩塌的依附面。
4)在暴雨或久雨之后,水分沿裂隙渗入岩层,降低了岩石裂隙间 的粘聚力和摩擦力,增加了岩体的重量,就促进崩塌的产生。 5)水流冲刷坡脚,削弱了坡体支撑能力,使山坡上部失去稳定。 6)地震会使土石松动,引起大规模的崩塌。
7)工程活动造成的崩塌,如在山坡上部增加荷重,大爆破的震 动等。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5)座落式崩塌 岩土坡,下面
层被掏空或 变形破坏, 上部失去支 持而产生向 下坍塌。
第一节 崩 塌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3、崩塌的成因: 1)山坡坡度大于45度,可形成崩塌。 2)节理发育的块状或层状岩石,如石灰岩、花岗岩、砂 岩、页 岩等;厚层硬岩覆盖在软弱岩层之上的陡壁均可形成崩塌。
斜坡高、陡易形成滑坡
软硬互层易形成滑坡
地质构造形成的滑坡
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易形成滑坡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崩塌 : 陡坡上的岩土体产生(移动、滚动、跳跃)的破坏现象。(土
崩、岩崩)。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斜坡坡度大于55°、
高度超过30m的地段有利于发生崩塌。
A、水流长期冲刷坡脚。 B、附加水平力—地震力、静动水 压力、冻胀力、根劈力。 C、软化坡脚 D、重力长期作用产生弯折。
b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4)滑移式崩塌
土坡,为风化破碎带或第四系堆积层,坡段比较陡,松散 层产生蠕动变形,形成雨季饱水等,产生累进式破坏。
第一节 崩 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岩土条件
岩性对崩塌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坚硬脆性 的岩石组成的高陡坡体 以及硬、软岩相间构成 的坡体较易发生崩塌。 另外由老黄土组成的坡 体也易产生崩塌。
软、硬岩相间发生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
岩体中各种不连续面 的存在是产生崩塌的基本 条件。当各种不连续面的 产状和组合有利于崩塌时, 就成为发生崩塌的决定性 因素。
采矿
2)悬臂拉断式崩塌 岩质边坡,软夹层结构, 坚硬块状体。因脚下软层 等掏空而成悬臂式拉断。 破坏方式,可能为拉断 下坠,也可能稍后部拉 断,部分依托软面而翻 转下坠,常见于河谷岸 坡以及脚下开采条件。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3)倾倒式崩塌
岩坡:垂直节理裂隙发育 的巨大岩块破坏时以坡脚 某一点为转点。 成因主要有: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1)滑移式崩塌
陡俊岩质坡体下部发育有 光滑或软弱结构面(单一、 组合、交线三种)且倾向 坡外。岩块或楔形体向下 滑出,剪出点可在坡 脚,也可在坡体的任何地 方,往往为滑移式,一般 下落不会太大,为累进性。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见下页图片)
1、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一般高度大于30m, 坡度大于45度,多数55-75度之间。斜坡的外形对崩塌也 有重要影响,一般在凸形坡或凸凹不平的斜坡易发生.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 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坡 坏,产生崩塌现象。软硬互层(相间)特别是下软上硬岩 层构成的陡峻斜坡。老黄土组成的坡体。 3、构造条件: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 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消弱岩体内部的联结, 当这种结构面或其组合交线倾向临空时易产生崩塌。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暴雨;地震;植物根系 的楔入;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都易诱发崩塌。
第六章 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
第一节 崩塌 第二节 滑坡 第三节 泥石流 第四节 岩溶 第五节 地震 第六节 常见公 路病害综合 治理案例
崩塌的病害
崩塌的病害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胡新华
2.14.03
在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地质 本章内容介绍及教学要求 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地区(地段)。它们给路线的合理布局、 工程设计和施工、运用管理带来困难,或给建筑物的稳定 和正常使用造成危害,甚至是重大灾害。 本章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等四种常 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作用)及常见的公路地质病害综合治理 案例。 教学要求: 1、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发生条件; 2、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3、分析处理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工程建设 危害的措施; 4、进行一般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评价。
层理、节理组合发生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水的条件
水是诱发崩塌的必要条件。
气候条件
高寒地区冰劈作用广泛发育,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日温差及年 温差较大,这些地区物理风化强 烈,岩石易破碎成碎块,崩落极 为盛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其它条件
主要是人为因素和振动影响。 如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处理不当, 会促使崩塌的发生;地震、列车、 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也是诱发崩 塌的因素。
爆破施工引起崩塌
地震引起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崩塌体的边界特征对崩塌体的规模大小起着重要的 作用。崩塌体边界的确定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 首先,应查明坡体中所发育的节理、裂隙面、岩层 面、断层等构造面的延伸方向、倾向和倾角大小及规模、 发育密度等,即构造面的发育特征。通常,平行斜坡延 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易构成崩塌体的后部边界;垂直 坡体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或临空面常形成崩塌体的两 侧边界;崩塌体的底界常由倾向坡外的构造成或软弱带 组织,也可由岩、土体自身折断形成。
第一节 崩 塌
一、 崩塌的定义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四、崩塌的防治
崩塌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
沿河路基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1、概念:在陡峻的坡体上,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 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 崩塌,包括岩崩和土崩。 发生位置: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坡。 2、种类: 1)山崩:规模巨大的称为山崩; 2)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岩屑顺坡 滚落的现象; 2)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
3)各种构造面,软弱夹层倾向临空面且倾角较陡时,便构成 崩塌的依附面。
4)在暴雨或久雨之后,水分沿裂隙渗入岩层,降低了岩石裂隙间 的粘聚力和摩擦力,增加了岩体的重量,就促进崩塌的产生。 5)水流冲刷坡脚,削弱了坡体支撑能力,使山坡上部失去稳定。 6)地震会使土石松动,引起大规模的崩塌。
7)工程活动造成的崩塌,如在山坡上部增加荷重,大爆破的震 动等。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5)座落式崩塌 岩土坡,下面
层被掏空或 变形破坏, 上部失去支 持而产生向 下坍塌。
第一节 崩 塌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3、崩塌的成因: 1)山坡坡度大于45度,可形成崩塌。 2)节理发育的块状或层状岩石,如石灰岩、花岗岩、砂 岩、页 岩等;厚层硬岩覆盖在软弱岩层之上的陡壁均可形成崩塌。
斜坡高、陡易形成滑坡
软硬互层易形成滑坡
地质构造形成的滑坡
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易形成滑坡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崩塌 : 陡坡上的岩土体产生(移动、滚动、跳跃)的破坏现象。(土
崩、岩崩)。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斜坡坡度大于55°、
高度超过30m的地段有利于发生崩塌。
A、水流长期冲刷坡脚。 B、附加水平力—地震力、静动水 压力、冻胀力、根劈力。 C、软化坡脚 D、重力长期作用产生弯折。
b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4)滑移式崩塌
土坡,为风化破碎带或第四系堆积层,坡段比较陡,松散 层产生蠕动变形,形成雨季饱水等,产生累进式破坏。
第一节 崩 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岩土条件
岩性对崩塌有明显 的控制作用。坚硬脆性 的岩石组成的高陡坡体 以及硬、软岩相间构成 的坡体较易发生崩塌。 另外由老黄土组成的坡 体也易产生崩塌。
软、硬岩相间发生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
岩体中各种不连续面 的存在是产生崩塌的基本 条件。当各种不连续面的 产状和组合有利于崩塌时, 就成为发生崩塌的决定性 因素。
采矿
2)悬臂拉断式崩塌 岩质边坡,软夹层结构, 坚硬块状体。因脚下软层 等掏空而成悬臂式拉断。 破坏方式,可能为拉断 下坠,也可能稍后部拉 断,部分依托软面而翻 转下坠,常见于河谷岸 坡以及脚下开采条件。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3)倾倒式崩塌
岩坡:垂直节理裂隙发育 的巨大岩块破坏时以坡脚 某一点为转点。 成因主要有: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1)滑移式崩塌
陡俊岩质坡体下部发育有 光滑或软弱结构面(单一、 组合、交线三种)且倾向 坡外。岩块或楔形体向下 滑出,剪出点可在坡 脚,也可在坡体的任何地 方,往往为滑移式,一般 下落不会太大,为累进性。
第一节 崩 塌
一、崩塌的定义
2、崩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见下页图片)
1、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一般高度大于30m, 坡度大于45度,多数55-75度之间。斜坡的外形对崩塌也 有重要影响,一般在凸形坡或凸凹不平的斜坡易发生.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 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坡 坏,产生崩塌现象。软硬互层(相间)特别是下软上硬岩 层构成的陡峻斜坡。老黄土组成的坡体。 3、构造条件: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 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消弱岩体内部的联结, 当这种结构面或其组合交线倾向临空时易产生崩塌。 4、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暴雨;地震;植物根系 的楔入;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都易诱发崩塌。
第六章 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
第一节 崩塌 第二节 滑坡 第三节 泥石流 第四节 岩溶 第五节 地震 第六节 常见公 路病害综合 治理案例
崩塌的病害
崩塌的病害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胡新华
2.14.03
在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地质 本章内容介绍及教学要求 及不良地质作用的地区(地段)。它们给路线的合理布局、 工程设计和施工、运用管理带来困难,或给建筑物的稳定 和正常使用造成危害,甚至是重大灾害。 本章介绍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等四种常 见的不良地质现象(作用)及常见的公路地质病害综合治理 案例。 教学要求: 1、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和发生条件; 2、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3、分析处理分析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工程建设 危害的措施; 4、进行一般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评价。
层理、节理组合发生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水的条件
水是诱发崩塌的必要条件。
气候条件
高寒地区冰劈作用广泛发育,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日温差及年 温差较大,这些地区物理风化强 烈,岩石易破碎成碎块,崩落极 为盛行。
第一节 崩 塌
二、形成崩塌的条件
其它条件
主要是人为因素和振动影响。 如果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处理不当, 会促使崩塌的发生;地震、列车、 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也是诱发崩 塌的因素。
爆破施工引起崩塌
地震引起的崩塌
第一节 崩 塌
三、确定崩塌体的边界
崩塌体的边界特征对崩塌体的规模大小起着重要的 作用。崩塌体边界的确定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 首先,应查明坡体中所发育的节理、裂隙面、岩层 面、断层等构造面的延伸方向、倾向和倾角大小及规模、 发育密度等,即构造面的发育特征。通常,平行斜坡延 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易构成崩塌体的后部边界;垂直 坡体延伸方向的陡倾构造面或临空面常形成崩塌体的两 侧边界;崩塌体的底界常由倾向坡外的构造成或软弱带 组织,也可由岩、土体自身折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