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语文九年级下册《谈生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2.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3.悟读课文,体验生命。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3、反复朗读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美。
教学难点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严冬逼近,万物凋零,小草枯萎,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一个春天我们会见证生命的奇迹;雪花飘舞,银装素裹,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粉妆玉砌的世界里我们会领略生命的传奇。生命,是一个多么奇妙而又庄严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世纪老人冰心一起走进她的哲理散文《谈生命》,去解读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2.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3.悟读课文,体验生命。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云翳()巉岩()轻吟()丛莽()休憩()
骄奢()枭鸟()荫庇()芳馨()一泻千里()
四、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只有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看能否找到划分层次段落的关键语句?划分层次,说出理由。
提示学生:划分层次有多种方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五、品读课文,体会深刻意蕴
1、齐读第一句,思考:作者为什么“不敢说生命是什么”,而“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2、默读“一江春水”部分,思考:
(1)“一江春水”在流动中遭遇了什么?(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暗示了人生历程中的那些境遇?
(2)由哪个词语或句子,你读出了生命的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做批注。
3、请学生速读“一棵小树”部分,思考:
(1)“一棵小树”又经历了哪些生命阶段?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的生命状态怎样?(划出关键语句回答)想一想分别对应人生的哪些时期?
明确:
早春:勇敢快乐的破壳而出人生的幼年时期
春天:开出满树的桃花青年时期
夏日: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中年时期
秋日:有一番庄严灿烂老年时期
冬日:黄叶干枝,卷落吹抖生命的终结
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出来新生命的继续
(2)由哪个词语或句子,你又读出了生命的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做批注。
六、悟读课文,感悟生命哲理
(1)请选择你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可以举事例,可以引名言,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合作交流。
(2)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是什么?
(3)请看题目“谈生命”,现在请你把“谈”换一个词语,表达你学完本文后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
七、美句仿写,体悟生命深意
作者把生命比作水和树,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呢?以“生命像……”写一句话。
八、教师寄语
生命是美好的,生命又是短暂的,“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人生没有回程票,人生也没有彩排,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生命即是现在!同学们,让我们珍惜当下,无论潮涨潮落,不管花开花谢,我们都要活出生命的精彩!
九、齐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学情分析
《谈生命》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容易仅从语言的角度欣赏文章,在谈到人生意义上易流于表面。因此这节课在设计上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对作品产生共鸣或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有效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现有的感知体验去深入思索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效果分析
教学这篇文章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认识、体会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采用了自由发言和指名发言相结合的发言模式来引导学生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这个因素。在文章的赏析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感受,老师点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感情的同时领会精彩语句的表达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范读,优秀学生朗读,学生自读,培养了学生诵读的能力,课堂整体效果不错。
《谈生命》教材分析
《谈生命》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本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文章情感真挚深邃,哲理性很强,如能深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对于洞察生命本质,培养生命意识,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将起到重要作用。
评测练习
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结合我们的生活体验,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呢?以“生命像……”写一句话。
课后反思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抒情散文,文中时有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而是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理解有限,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品读课文,发现其中的美点,挖掘其中的理趣,理解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阐述。
本文只有一大段,但思路非常清晰,因此,理清思路对理解课文内容极有帮助。在引导学生分层时注重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学习形象化的两个比喻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两个具体形象及对其的描写来分析生命的特点,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易于学生理解把握。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赏析显得不够深刻,流于表层,所以,我就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体感觉是:时间上有点前松后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更凝练简洁些,引导再巧妙一些。
《谈生命》课标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教学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入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通过语句赏析、联想和想像等方式,让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