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沼气发电更配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沼气发电更配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沼气发电更配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热解气化与厌氧发酵更配

城市生活垃圾是世界性难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城市生活垃圾被列为亟待解决的三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政府已将垃圾处理与无害化系统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并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政策,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良机。

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在国外已相当成熟,近几年在国内也有长足的发展。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

由对比表(热解气化技术与焚烧法的对比,下文将详细阐述)可知:热解气化技术是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国家垃圾处理要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热解气化技术可高效及时地将生活垃圾全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完毕,且彻底杜绝二次污染,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

一、垃圾热解气化处理技术

1.热解气化技术定义

垃圾热解指将垃圾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及其他烃类等)可燃气体、(有机酸、焦油等)有机液体和炭黑等物质的过程,在相同热解条件下,不同物质其热解的速率、热解的温度等各不相同,垃圾热解的主要温度区间在250℃-650℃。

2.热解气化技术与焚烧法的区别

焚烧是在氧化气氛下反应、放热过程,主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热解气化是在还原气氛下反应、吸热过程,主产物是可燃低分子化合物。二者区别如下:

1)热解气化技术装置投资低于焚烧发电,但是燃气效益是焚烧发电的一倍以上;

2)热解气化技术没有焚烧发电中的大量无效热散失,热解垃圾发电热效率在80%以上;

3)焚烧方法难解决的高含水生物质垃圾,热解气化技术都可以充分利用,所含有机质可以完全热解制气;

4)热解气化经高温熔融分离后的灰渣可回收利用作为建筑材料或冶金工业添加剂,从根本上解决二恶英生成问题,杜绝飞灰、铅、汞、镉等重金属二次环境污染,无有毒固体物质生成,有效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5)热解气化技术无垃圾焚烧处理后超重有毒物质的排放,减少1800元/t左右的危废处置成本;6)热解气化技术既可以处理城市垃圾又可以处理工业垃圾,热解气化项目可建立在市郊或工业区附近,就近处理。

3.热解气化技术工艺特点

1)垃圾减量效果显著;

2)抑制二噁英前体物生成,无害化彻底;

3)制备出可燃气体,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4)大规模封闭式生产线,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5)消除了飞灰污染。

6)工艺系统和设备适应能力强。

4.热解气化技术最终产物

1)大量热解气

含有有机可燃物的垃圾在缺氧条件下经热能作用发生化合健断裂,从大分子的有机物转变为小分子量的CO,H2,CH4等可燃气体。

每吨垃圾热解净化后可产生1000立方米大于1500Kcal的中热值工业燃气,可以发电自用或上网。日处理1000吨的城市垃圾,每年可得3.65亿立方米工业燃气,约折合7000万立方米天然气。

2)少部分热解焦油。

3)少部分热解焦炭:热解炉进料的5~10%左右。

热解垃圾变能源

二、垃圾热解气化发电技术

垃圾热解气化发电技术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技术并且运用十几年。

1.热解气化发电优势特点

1)资源化效果最好:生活垃圾经分选工序先将可气化物、有机物、土份及不可气化物彻底分类。可气化物去热解气化炉,有机物发酵产沼气,热解气化+沼气发电,余热用于发酵罐保温,土份和不可气化物无机物制砖。资源化利用率最为彻底,可达到100%。

2)减量化显著:热解气化工艺处理后,气化强度大,土份和不可气化物再加上气化后的灰渣100%制砖,整个处理工艺流程无需填埋。

3)垃圾灰中残炭含量低:固体灰渣排出过程简单。

4)无害化彻底:从源头上避免产生二恶英,实现了反应器内部分脱硫,简化了净化过程,生成气中含有大量: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热值高,适合做燃气。

5)可实现清洁化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所有生产过程均封闭,可以清洁生产,所产生可燃气体、液体、废渣全部综合利用。通过设置垃圾预热干燥和渗透液高温热解干燥,解决了国内垃圾含水量过高和渗透液无害化处理的难题。

6)运行费用低:筛上物经热解气化方法处理,产生的可燃气经过净化、提纯、压缩成型可用气体管道输送,因此运行费用相对较低。

7)处理工艺可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实现了全封闭,不影响周边环境:专业化设计的生产设备,可以组成各种规模的生产线,生产线设施全部封闭,并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

2.分选300t/d垃圾热解+厌氧发酵发电经济效益分析

垃圾热解气化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焚烧处理工艺,其经济环保的特性正在逐渐吸引市场。目前,国内省会城市及大部分地市级城市的生活垃圾多采用填埋及炉排炉、流化床焚烧发电技术进行集中处理,县级城市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以填埋为主,无害化处理率较低,焚烧发电的比例不足10%。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为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经济环保的热解气化+沼气发电工艺将成为城镇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

城市垃圾热解气化方案

城市垃圾热解气化案 前言: 垃圾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而存在,垃圾处理也是一个随之不断变革、持续发展的行业。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技术条件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垃圾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可利用型资源。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克服目前国垃圾处理技术的环保缺陷,还能够同时获得几倍于前者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引领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向。 一、国垃圾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各地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根据2009年中国城 市建设统计年鉴报告,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由1980年的3132万吨增加到2008年底的1.5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约为9%。我国目前的垃圾年产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30%,中国已经成为“垃圾围城”最重的。 2.城市垃圾的处理水平偏低。很多地采取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原始式消 纳城市垃圾,部分河流沿岸成为天然垃圾堆放场。该种处理式对土壤、河流、地下水、大气等都造成了重的影响和危害。 3.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极度缺乏,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又有相当部分达 不到环保标准,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日趋重。5亿多平米的城市地面被垃圾侵占,每天向大气释放多达100多种有害、致癌气体。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全市日产垃圾18400吨,其中90%为填埋处理,每年约占用土地五百亩。在这种处理式单一、有效的垃圾分类又较难实现的情况下,没有高效能技术和设施的建设应用,四年后北京就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局面。上海市全市日产垃圾近2万吨,在全市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按目前现有的处理

能力,到2020年,全市混合垃圾处理能力及资源化处理能力缺口总计将扩大到约11700吨/日。可见,对城市垃圾实施有效处理,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保障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等15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报国务院审批,于2011年初下发。“意见”出台后,将大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将成为地政府城市管理考核的重要容。二、国垃圾处理技术简介 目前国垃圾处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 1.卫生填埋处理:这种法是大量消纳城市垃圾的有效措施。但占地面积大,使用 年限短,垃圾分解速度慢(10-20年),填埋区易产生沼气、含毒污水,对空气、土壤和地下、地表水产生污染。大城市边由于土地资源紧,更限制了此类法的应用。 2.堆肥处理:该法通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将垃圾中的有机质分解腐烂,转换成 肥料。但该法对垃圾成分有较高要求,产品肥效低、制造期长,不适应城市生活垃圾的迅速增长。堆肥法对塑料、金属等减量程度不高,后续处理量大,运行费及垃圾转运费用高。由于国未能实现有效垃圾分拣,垃圾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毒化合物等污染物,导致此种肥料不能进入食物链,因此堆肥产品尚面临销路问题。 3.垃圾焚烧发电:该法是指使用特殊的垃圾焚烧设备,以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为燃 烧介质,在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同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式。直接焚烧法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容化和资源化。但其致命缺陷是其焚烧产物中的SOX、NOX、HCl、粉尘和残渣中的重金属。特别是氧化反应产生

(完整版)垃圾热解气化总结,推荐文档

1. 固废管理的原则 减量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 资源化: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着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也就是采用适当措施实现废物的资源利用过程,其中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分为三种类型:①保持原有功能和性质,直接回收利用;②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使用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废金属回收利用、废纸再生、玻璃再生等;③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基本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部分分子特性等如生物质有机垃圾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 无害化: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减少以至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 固废处理方法 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需要去除其中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在某些情况,焚化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 焚化是其中一种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术,其他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热解和厌氧消化。垃圾焚化会减少原来垃圾80%~85%的质量和95%~96%的体积(垃圾在垃圾车里已经过压缩),减少程度取决于可回收材料的成分和其回收的程度,如灰烬中有可回收的金属。这意味着,尽管焚化不能完全取代堆填,但它却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垃圾车一般在运送垃圾至焚化炉前,会以内置压缩机内压缩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或者,未经压缩运输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场进行压缩,减少体积近70%。很多国家常在堆填区作简单的垃圾压缩。另外,垃圾焚烧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医疗垃圾和一些有害废物时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焚烧过程的高温能销毁垃圾中的病原体和毒素。综合而言,垃圾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效果最好,但存在燃烧产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等措施,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 卫生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可以有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场内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产生量,并设置渗沥水收集系统,将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沥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渗沥水也可以进行回流处理,以减少处理量,降低处理负荷,加快卫生填埋场稳定化。设置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填埋气体侧向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对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的,可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填埋时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做好压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回灌及沼气收集利用

2011年2月第2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数C 、Φ取值的说明。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相关标准、文献及手册,目前只有对碎石桩等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有明确理论公式支持。(3)排水沟的因素:通过前面计算出的各个断面中工况四、工况五的结果可以看出,排水沟的开挖对路基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没有直接的影响。从计算出的滑弧面亦可以看出,其滑动面均从开挖的排水沟基坑上边坡通过。此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滑塌情况基本吻合。从前述的施工记录中可知,排水沟基坑边坡发生过滑塌事故,因此其上边坡土体为回填土,经计算, 再考虑回填土密实度的降低的情况下,挡墙及路基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下降了8.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排水沟边坡滑塌对挡土墙下地基土稳定的影响很小。8结论 通过对本工程实例的分析介绍,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在今后的相关工程设计中能够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1)从图1中可以看出,挡土墙下的钻孔位置均沿着挡土墙的方向设置,而沿挡土墙横向却没有布置能够反应出填方边坡下地层分布规律的钻 孔,按此种钻孔布置方式所获得的地质资料是不能够满足挡土墙边坡稳定设计要求的。因此,今后在道路挡土墙及桥涵的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情况,特别注意有无不良地质(如软弱下卧层、可液化层及断裂带等)的情况。(2)当采用C F G 桩进行基底处理设计时,应确 认是否存在潜在的滑动面穿过C F G 桩桩身,如存在,则应慎重考虑C F G 桩的抗剪能力,或通过试 验以取得复合地基的粘聚力(C 值)和内摩擦角(Φ值)。(3)当桩基基础需要考虑抗剪设计时,不建议采用C F G 桩。 (4)在挡土墙设计时,应认真对待挡土墙后水 位的变化对挡墙稳定的影响(挡土墙上泄水孔设 置的重要性应引起重视)。(5)配合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以避免潜在的事故发生。 收稿日期:2010-09-21作者简介:李万百(1977-),男,天津人,工程师,从事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场设计与研究工作。 李万百1,刘建华2,胡 斌2 (1.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东莞523071;2.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回灌及沼气收集利用 摘 要:垃圾渗沥液和填埋气是垃圾填埋过程中的两种主要产物,具有很强的二次污染性。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渗沥液 回灌与沼气收集利用发电相结合,不但可以实现渗沥液减量化,降低渗沥液处理成本,同时可以促进垃圾分解沼气的产生,并进行沼气收集利用发电。 关键词:垃圾填埋;渗沥液回灌;资源利用;沼气发电中图分类号:X 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1)02-0091-03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地增加,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垃圾处理还是以垃圾填埋为主要方法,很多城市包括县城都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沥液和沼气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渗沥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水质和水量波动性大,这些特点使得渗滤液的处理仍然是目前尚未彻底解决的难题。沼气是填埋过 程中产生的气体,许多老填埋场没有设置导气装 置,或仅是设置石笼排气,不但容易产生爆炸和火灾,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直接排入大气,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产生温室效应。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垃圾填埋场沼气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垃圾填埋场,实现能源再生利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申请C D M 碳交易。 1渗沥液回灌有利于垃圾降解 垃圾填埋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是厌氧发酵,有机物质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质进行分解,将一部分碳素转化成甲烷和C O 2,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 相关专业91

浅析垃圾热解气化技术

浅析垃圾热解气化技术 垃圾处理方式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逐渐优化,从一开始的填埋,到生物质利用,再到现在减量化效果最好的焚烧,每一步的技术更新都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垃圾焚烧一样,能做到真正3R原则的处理方式,是垃圾热解法。但据统计,国垃圾主要以填埋、焚烧和堆肥为主。填埋是目前的主要处理方式,占比近一半,焚烧占12%左右,堆肥不到10%,仍有30%的生活垃圾未能处理。 那么为什么和垃圾焚烧一样能达到3R原则的垃圾热解技术却没能占得市场先机呢?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垃圾热解技术。 定义及作用原理:热解法和焚烧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焚烧是一个放热过程,而热解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焚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热解的主要产物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气态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液态的甲醇、丙酮、醋酸、乙醛等有机物及焦油、溶剂油等。固态的主要是焦炭和炭黑。

热解法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可燃气的过程。热解产率取决于原料的化学结构、物理形态和热解的温度与速度。 热分解过程由于供热方式、产品形态、热解炉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热解方式各异。 按热解温度不同,1000oC以上称为高温热解,600-700oC称为中温热解,600oC以下称为低温热解。按供热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直接加热法指垃圾部分直接燃烧,或向热解反应器提供空气、富氧或纯氧作为补充燃料。纯氧作催化剂会产生CO2、H2O等气体,其混在热解可燃气中,稀释了可燃气,会降低热解气的热效应。采用空气作催化剂则含大量N2,更稀释了可燃气,使热解可燃气的

(完整版)垃圾热解气化项目报告书

垃圾热解气化项目报告书 一、垃圾热解气处理技术简介 垃圾热解气是利用垃圾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对其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料油、可燃气的过程。在运行过程中所生成的气体含有大量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用于工业燃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垃圾热解气技术的环保特点在于:能从根本上解决二噁英的生成,同时减少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将重金属固化并有效回收利用,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发展。 北京宝能科技有限公司垃圾热解气化技术是针对城市垃圾差异性较大所提出的一套低成本、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让城市生活垃圾在还原性气氛下发生反应,从源头上避免二噁英的生成。 根据垃圾处理过程,可日处理100—2000吨生活垃圾,每吨生活垃圾(干基)最低可产生约1500立方米的燃气,热值约1500大卡/立方米,能够满足一般工业燃气的需要。而垃圾处理后产生5%―8%体积的固体无机物,可作为生产建筑砌块。酸性气体作为气化剂在气化炉中得到处理。清洁处理后的合成气可作为燃料供给锅炉,也可经过高效燃气轮机发电机系统发电。 1.1开发垃圾热解项目的市场背景 1.1.1.我国垃圾资源概况 垃圾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够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垃圾资源的回收问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将大幅增加。 垃圾处理行业拥有着庞大的市场容量,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各类垃圾近5亿吨,中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并且还在以每年8%—10%的速度攀升。建设部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1/3以上正在陷入垃圾重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作者:许海云转贴自:中国环保产业] 摘要:本文从垃圾填埋过程中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问题入手,阐述了在填埋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渗、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措施,对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二次污染;污染防治 中国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377(2002)08-0019-03 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见山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1、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

垃圾热解气化总结材料-(431)

标准实用文案 1.固废管理的原则 减量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 资源化: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着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也就是采用适当措施 实现废物的资源利用过程,其中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分为三种类型:①保持原有功能和性质,直接回收利用;②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使用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废金属回收利用、废纸再生、玻璃再生等;③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基本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部分分子特性等如生物质有机垃圾 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 无害化: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减少以至避免对环境和人 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固废处理方法 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 。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 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需要去除其中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在某些情况,焚化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 焚化是其中一种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术,其他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热解和厌氧消化。垃圾焚化会减少原来垃圾80%~ 85%的质量和95%~ 96%的体积(垃圾在垃圾车里已经过 压缩),减少程度取决于可回收材料的成分和其回收的程度,如灰烬中有可回收的金属。这 意味着,尽管焚化不能完全取代堆填,但它却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垃圾车一般在运送垃圾至焚化炉前,会以内置压缩机内压缩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或者,未经压缩运输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场进行压缩,减少体积近70%。很多国家常在堆填区作简单的垃圾压缩。另外,垃圾焚 烧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医疗垃圾和一些有害废物时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焚烧过程的高温能销毁垃圾中的病原体和毒素。综合而言,垃圾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效果最好,但存在燃烧产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 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等措施,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 卫生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可以有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场内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产生量,并设置渗沥水收集系统,将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沥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渗沥水也可以进行回流处理,以减少处理量,降低处理负荷,加快卫生填埋场稳定化。设置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采取工程措施,防 止填埋气体侧向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对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的,可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填埋时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填埋

城市垃圾热解气化方案说明

城市垃圾热解气化方案 前言: 垃圾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而存在,垃圾处理也是一个随之不断变革、持续发展的行业。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技术条件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垃圾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可利用型资源。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型垃圾处理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克服目前国垃圾处理技术的环保缺陷,还能够同时获得几倍于前者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引领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方向。 一、国垃圾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各地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根据2009年中国城 市建设统计年鉴报告,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由1980年的3132 万吨增加到2008年底的1.52亿吨,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约为9%我国目前的垃圾年产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30%中国已经成为“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国家。 2. 城市垃圾的处理水平偏低。很多地方采取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原始方式消 纳城市垃圾,部分河流沿岸成为天然垃圾堆放场。该种处理方式对土壤、河流、地下水、大气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3. 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极度缺乏,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又有相当部分达 不到国家环保标准,大多数城市的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5亿多平方米的城市地面被垃圾侵占,每天向大气释放多达100多种有害、致癌气体。 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全市日产垃圾18400吨,其中90%为填埋处理,每年约占 用土地五百亩。在这种处理方式单一、有效的垃圾分类又较难实现的情况下,没有高效能技术和设施的建设应用,四年后北京就将面临垃圾无法处理的局面。上海市全市日产垃圾近2万吨,在全市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按目前现有的处理能力,到2020年,全市混合垃圾处理能力及资源化处理能力缺口总计将扩大到约11700吨/日。可见,对城市垃圾实施有效处理,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保障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保部等15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报国务院审批,于2011年初下发。“意见”出台后,将大力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将成为地方政府城市管理考核的重要容。 二、国垃圾处理技术简介 目前国垃圾处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 1. 卫生填埋处理:这种方法是大量消纳城市垃圾的有效措施。但占地面积大,使用年限短,垃圾分解速度慢(10-20年),填埋区易产生沼气、含毒污水,对空气、土壤和地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1、中国生活垃圾的现状 中国生活垃圾产生现状非常严峻,当前中国平均每天每人产生0.8~1.1kg垃圾,而且每年仍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 2.5亿吨左右,例如北京日产垃圾 2.5万吨;上海日产垃圾2.8万吨;广州日产垃圾1.2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预计到2030年将会达到4.09亿吨,到2050年将达到5.28亿吨。历年累积堆存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更是高达70亿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处于即将填满或已填满的状态,城市被垃圾围城。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垃圾含有大量水份成为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导致填埋场渗漏液的COD(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对地下水系构成严重威胁。垃圾在自然中堆放会腐烂变臭,滋生细菌,引发呼吸道、肠胃疾病,有时垃圾填埋场范围数公里都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引发许多群体性事件。例如 10月广东广宁村民反对建垃圾填埋场围堵政府机关。5月29日郑州侯寨垃圾处理厂被围堵,每天1000吨垃圾堆路上。 5月31日,深圳市坂田南片区的居民用汽车封堵了清水河

下坪垃圾填埋场的大门,她们长期受到垃圾填埋场飘散出的臭气影响,希望垃圾填埋场能够彻底解决臭气问题。 当前,国内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对于垃圾填埋场已填满的城市来说,处于再选土地困难甚至无地可征的窘况;而垃圾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类健康。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弊端:投资需要数亿元资金规模;占用大量土地(60亩以上);需要当地政府财政补贴(不低于60元/吨);产生二噁英类等有毒有害气体;因“邻避效应”导致项目难于落地,还易产生群体性事件。同时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低需要垃圾日产生量600吨以上,对于县级城市的垃圾产生量根本达不到此规模,处理垃圾的财政补贴更是让县级政府捉襟见肘。 当前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和现状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找到一种无需政府补贴、无污染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技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理技术 2.1垃圾成份和工艺选择 城市垃圾主要是由塑料袋、废旧衣物、塑料、渣土、餐余垃圾和废纸等以及很少一部分建筑垃圾组成的。垃圾中有热值的如塑料袋废旧衣和物塑料等成分,占垃圾重量的20-25%,但体积要

生活垃圾热解焚烧处置处置技术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热解处理系统 (3吨/天) 1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1.1基本设计说明 1、处理对象:城镇生活垃圾; 2、处理规模:3吨/日; 3、每日运行时间:12小时; 4、年运行工作时间:330天; 5、物料特性:生活垃圾,筛选后垃圾热值可达到~1500Kcal/kg; 6、炉型:立式热解炉; 7、废物低位热值(设计值):1500kcal/kg; 8、焚烧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10、进料方式:机械; 11、出渣方式:螺旋出渣; 12、烟气净化处理方式:热交换器+活性炭/消石灰喷粉装置+布袋除尘组合式; 13、噪音:距设备1.5米处,噪音不超过85分贝,厂界外的噪音不超过65分贝,对噪音产生源设置噪音隔离罩,使噪音达到要求; 14、占地面积:20米×40米; 15、垃圾焚烧处置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GB18485-2001)。 1.2处理系统组成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处理系统主要由:(1)生活垃圾储存间(2)机械进料系统(3)热解气化焚烧系统(4)换热系统(热交换器)(5)烟气除酸及净化排放系统(6)供风、排风系统(7)辅助燃烧系统(8)供水系统(9)自动控制(10)应急处理、安全防爆系统(11)工艺管道及检修平台等辅助设备(12)排渣等部分组成。

1.3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说明 经筛选后的生活垃圾运至垃圾焚烧车间内,经筛选后卸入垃圾储存间暂存。当运行时,打开炉门,储存间内的垃圾采用机械方式送入热解气化炉内,一次进垃圾3吨,关闭炉门,点火进行热解焚烧。 在热解炉底部鼓入小于理论空气量的空气(0.65~0.75),垃圾废物中长链的有机化合物成份在缺氧的环境中迅速裂解成短链的可燃气体(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热解可燃气体通过换热器降温至约50℃,脱除气体大部分水分,又通过换热器升温,而后进入二燃室和过量空气充分混合进行高温过氧充分燃烧,烟气在二燃室停留时间2s以上,使烟气里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子结构被彻底分解,分解效率超过99.9%。垃圾热解焚烧结束后,打开炉门,冷却炉渣,待冷却后螺旋出渣。 在二燃室充分燃烧的高温烟气通过热交换器换热,热能用于提升热解气(脱除水分后温度在50℃左右)使烟气降温至180℃左右,以满足后段布袋除尘器工作温度要求。同时,在烟气管道内喷入活性炭粉和消石灰,去除酸性气体和烟尘,烟气经冷却除酸系统处理后,以进一步吸附二恶英、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和脱除酸性气体,然后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除尘后,经过烟囱达标排放。 2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螺旋出渣热交换后排水

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其前景

中国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沼气利用现状和沼气发电工程市场前景的调查与分析,描述了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能源利用市场潜力,对影响沼气发电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沼气工程发电 1、引言 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02,因而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和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方式来减少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近十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帮助协调下,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及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纷纷上马,至1998年底,我国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742处,年产沼气量为16393.94万立方米;垃圾填埋法产生沼气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简单易行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同时还可回收能源,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目前,全世界共建成4817座垃圾填埋场,每年可回收沼气51.42亿立方米。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传统上大多利用沼气进行取暖、炊事和照明,随着沼气产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沼气,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 2、沼气发电技术进展状况 沼气燃烧发电是随着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它将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以产生电能和热能,是有效利用沼气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用于沼气发电的设备主要有内燃机和汽轮机。 国外用于沼气发电的内燃机主要使用Otto发动机和Diesel发动机,其单位重量的功率约为27 kW/T。汽轮机中燃气发动机和蒸汽发动机均有使用,燃气发动机的优点是单位重量的功率大,一般为70~140kW/T;蒸汽发动机一般为10kW/T。国外沼气发电机组主要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处理工艺中。目前,美国在沼气发电领域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和工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有61个填埋场使用内燃机发电,加上使用汽轮机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已达340兆瓦;欧洲用于沼气发电的内燃机,较大的单机容量在0.4~2兆瓦,填埋沼气的发电效率约为1.68~2kWh/m3。 我国开展沼气发电领域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1998年全国沼气发电量为1,055,160kWh。在此期间,先后有一些科研机构进行过沼气发动机的改装和提高热效率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国的沼气发动机主要为两类,即双燃料式和全烧式。目前,对“沼气一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开发工作较多。如:中国农机研究院与四川绵阳新华内燃机厂共同研制开发的S195—1型双燃料发动机:上海新中动力机厂研制的20/27G双燃料机等。成都科技大学等单位还对双燃料机的调速、供气系统以及提高热效率等方面进行过研究。潍坊柴油机厂研制出功率为120 kW的6160A一3型全烧式沼气发动机,贵州柴油机厂和四川农业机械研究所共同开发出60 kW的6135AD(Q)型全烧沼气发动机发电机组;此外,还有重庆、上海、南通等一些机构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研制工作。可以说,目前我国在沼气发电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内燃机系列上。表1是我国部分12kW以下沼气发电机组的测试性能比较。 3、沼气发电前景广阔 沼气发电工程本身是提供清洁能源,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它的运行不仅解决沼气工程中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其产生大量电能和热能,又为沼气的综合利用找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1)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过沼气发电工程可以减少CH4的排放,每减少1屯CH4的排放,相当于减少25吨C02的排放,对缓和温室效应有利。 2)有利于变废为宝,提高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 我们以沼电在酒厂中的的综合效益为例:四川荣县进行了120 kW沼气发电的生产和示范。用酒糟废水经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发电效率为1.69 kWh/m3,当年成本为0.0465元/kWh。沼电能够基本满足该厂的生产用电:山东昌乐酒厂安装2台120 kW的沼气发电机组,170m3酒糟日产沼气4800m3,发电8640kwh,全年能源节约开支29万元,工程运行一年即收回全部成本。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1、我国生活垃圾的现状 我国生活垃圾产生现状非常严峻,目前我国平均每天每人产生0.8~1.1kg垃圾,并且每年仍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2.5亿吨左右,例如日产垃圾2.5万吨;日产垃圾2.8万吨;日产垃圾1.2万吨,如此庞大的数量足以让任何垃圾填埋场很快就成为垃圾山。预计到2030年将会达到4.09亿吨,到2050年将达到5.28亿吨。历年累积堆存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更是高达70亿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处于即将填满或已填满的状态,城市被垃圾围城。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垃圾含有大量水份成为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导致填埋场渗漏液的COD(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对地下水系构成严重威胁。垃圾在自然中堆放会腐烂变臭,滋生细菌,引发呼吸道、肠胃疾病,有时垃圾填埋场围数公里都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引发许多群体性事件。例如2013年10月广宁村民反对建垃圾填埋场围堵政府机关。2014年5月29日侯寨垃圾处理厂被围堵,每天1000吨垃圾堆路上。2014年5月31日,市坂田南片区的居民用汽车封堵了清水河下坪垃圾填埋场的大门,他们长期受到垃圾填埋场飘散出的臭气影响,希望垃圾填埋场可以彻底解决臭气问题。

当前,国的垃圾处置方式主要是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对于垃圾填埋场已填满的城市来说,处于再选土地困难甚至无地可征的窘况;而垃圾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危害人类健康。垃圾焚烧发电处置技术主要有以下弊端:投资需要数亿元资金规模;占用大量土地(60亩以上);需要当地政府财政补贴(不低于60元/吨);产生二噁英类等有毒有害气体;因“邻避效应”导致项目难于落地,还易产生群体性事件。同时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低需要垃圾日产生量600吨以上,对于县级城市的垃圾产生量根本达不到此规模,处置垃圾的财政补贴更是让县级政府捉襟见肘。 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和现状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说,找到一种无需政府补贴、无污染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技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发电综合处置技术 2.1垃圾成份和工艺选择 城市垃圾主要是由塑料袋、废旧衣物、塑料、渣土、餐余垃圾和废纸等以及很少一部分建筑垃圾组成的。垃圾中有热值的如塑料袋废旧衣和物塑料等成分,占垃圾重量的20-25%,但体积要占到70%左右。对垃圾填埋场来讲,体积是一个主要指标。并且这些垃圾是不可降解的,而渣土和餐余垃圾经过静态厌氧后,体积会减少一半以上。所以说能把塑料袋废旧衣物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处理好,也就把垃圾问题基本解决了。 垃圾热解气化发电技术就是针对垃圾的特点,把垃圾体积70%的

垃圾填埋区沼气收集利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垃圾填埋区沼气收集利用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以潮州市锡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区沼气收集利用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总结施工经验。 【关键词】垃圾沼气收集利用施工 1 引言 潮州市锡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称垃圾场)设计垃圾填埋总容量约1000万立方米,最高填埋厚度近100m。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设计填埋量大于250万吨且垃圾填埋厚度超过20m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处理含甲烷填埋气体。垃圾场按照设计要求,配套建设填埋区沼气收集发电利用工程,填埋区布设收集气井和管网把填埋气体收集后引入沼气发电厂燃烧发电。因此,填埋区沼气收集管网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沼气发电厂的供气量,是决定电厂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控制,是确保沼气收集管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2 填埋区沼气收集工程的施工方案 填埋区沼气收集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开挖沼气收集竖井、横井和边坡井、铺设收集管网以及配套的供电电缆等。 2.1 竖井施工方案 相邻竖井之间间距约12米,井深根据垃圾填埋厚度确定,最低不低于10米。井直径约¢550mm,井管采用PE100 DN160 0.6Mpa管材,管壁使用¢26mm 钻头打花孔,打孔8排,孔间距10cm。花管表面包裹1层三维植被网格,用绳子或铁丝将其固定在管材表面,防止下管道时三维植被网格脱落。安装井管时必须配套安装扶正器,可以有效地防止井管贴于井壁。扶正器采用¢6mm钢筋制成,15米竖井安装扶正器1个。井管安装完成后,将密封钢板从井口上端下放至PE管道卡箍处,密封钢板厚度6mm。密封钢板安装后,在其上面覆盖1-2层无纺布或塑料薄膜,再用粘土将井回填至地表。 2.2 横井施工方案 铺管前,先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平整管道施工位置的带状垃圾表面,并使垃圾表面形成一定的坡度,坡度根据集气主道管的坡降要求确定,一般在3%以上。横井采用PE100 DN200 0.8Mpa管道作为收集管,上面打直径26mm的孔,密度不少于6米长管道截面积的5倍。 2.3 边坡井施工方案

垃圾热解气化总结

垃圾热解气化总结 1、固废管理的原则减量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资源化: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着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也就是采用适当措施实现废物的资源利用过程,其中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分为三种类型:①保持原有功能和性质,直接回收利用;②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使用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废金属回收利用、废纸再生、玻璃再生等;③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基本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部分分子特性等如生物质有机垃圾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无害化: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减少以至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固废处理方法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需要去除其中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

填。在某些情况,焚化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焚化是其中一种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术,其他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热解和厌氧消化。垃圾焚化会减少原来垃圾80%~85%的质量和95%~96%的体积(垃圾在垃圾车里已经过压缩),减少程度取决于可回收材料的成分和其回收的程度,如灰烬中有可回收的金属。这意味着,尽管焚化不能完全取代堆填,但它却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垃圾车一般在运送垃圾至焚化炉前,会以内置压缩机内压缩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或者,未经压缩运输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场进行压缩,减少体积近70%。很多国家常在堆填区作简单的垃圾压缩。另外,垃圾焚烧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医疗垃圾和一些有害废物时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焚烧过程的高温能销毁垃圾中的病原体和毒素。综合而言,垃圾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效果最好,但存在燃烧产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卫生填埋法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等措施,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可以有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场内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产生量,并设置渗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治方法 卫生填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具有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如美、英等国生活垃圾处理都以卫生填埋法为主。我国80%以上的垃圾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直接填埋的简易填埋法。但卫生填埋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次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见山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常见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垃圾填埋常见的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多方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些污染物如不加处理排放,极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1、水污染。垃圾填埋对水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垃圾渗滤液。这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淋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渗滤液成分复杂,其中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奈、菲等芳香族化合物、氯代芳香族化合物、磷酸脂、邻苯二甲酸脂、酚类类和苯胺类化合物等。渗滤液对地面水的影响会长期存在,即使填埋场封闭后一段时期内仍有影响。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使地下水水质混浊,有臭味,COD、三氮含量高,油、酚污染严重,大肠菌群超标等。地下和地表水体的污染,必将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2、大气污染。卫生填埋场中的生活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厌氧消化、降解,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气。填埋气主要成为为CH4、CO2以及其它一些微量成分,如N2、H2S、H2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中CH4的含量达到40%~60%。CH4和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CH4对O3的破坏是CO2的40倍,产生的温室效应比CO2高20倍以上,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易燃易爆,当其与空气混合比达到5%~15%时,极易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填埋气的恶臭气味会引起人的不适,其中含有多种致癌、致畸的有机挥发物。这些气体如不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回收处理,而直接向场外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3、土壤污染。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电池、塑料制品,它们直接进入土壤,会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废电池污染最为严重。资料表明,1节一号电池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镉、锰、汞等重金属,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我国每年电池消费量为140亿只,几乎全部进入土壤之中。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

-垃圾热解气化总结

1.固废管理的原则 减量化: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以及采用适当措施使废物量减少(含体积和重量)的过程。 资源化: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着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也就是采用适当措施实现废物的资源利用过程,其中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分为三种类型:①保持原有功能和性质,直接回收利用;②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和使用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如废金属回收利用、废纸再生、玻璃再生等;③不再保持其原有的形态、使用性能和材料的基本性能,但还保持利用其部分分子特性等如生物质有机垃圾的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等。 无害化: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减少以至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固废处理方法 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需要去除其中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在某些情况,焚化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 焚化是其中一种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术,其他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热解和厌氧消化。垃圾焚化会减少原来垃圾80%~85%的质量和95%~96%的体积(垃圾在垃圾车里已经过压缩),减少程度取决于可回收材料的成分和其回收的程度,如灰烬中有可回收的金属。这意味着,尽管焚化不能完全取代堆填,但它却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垃圾车一般在运送垃圾至焚化炉前,会以内置压缩机内压缩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或者,未经压缩运输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场进行压缩,减少体积近70%。很多国家常在堆填区作简单的垃圾压缩。另外,垃圾焚烧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医疗垃圾和一些有害废物时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焚烧过程的高温能销毁垃圾中的病原体和毒素。综合而言,垃圾焚烧处理的减量化效果最好,但存在燃烧产生污染物的环境风险。 卫生填埋法是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措施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滤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等措施,使垃圾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以达到无害化处理。 卫生填埋处理是垃圾处理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科学合理地选择卫生填埋场场址,可以有利于减少卫生填埋对环境的影响。 场址的自然条件符合标准要求的,可采用天然防渗方式。不具备天然防渗条件的,应采用人工防渗技术措施。场内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沥水产生量,并设置渗沥水收集系统,将经过处理的垃圾渗沥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水体。渗沥水也可以进行回流处理,以减少处理量,降低处理负荷,加快卫生填埋场稳定化。设置填埋气体导排系统,采取工程措施,防止填埋气体侧向迁移引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和利用,对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的,可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填埋时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填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