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新作隶书南京阅江楼长联(中华名胜古迹长联系列之1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新作·隶书·南京阅江楼长联(中华名胜古迹

长联系列之10)

书法新作·隶书·

南京阅江楼长联(两幅)

(阅江楼组照、简介及楹联)

(中华名胜古迹长联系列之十)

(四尺全开蓝宣金字)

阅江楼长联之一:荀德麟撰

千仞崇椒,阅六百春秋,托起名楼。喜槛外江山,难足画图锦绣;浩浩汤汤,挟九派清混,吐海户云烟,驰劈浪鲸舟,飞孤骛落霞。吴头楚尾,岂上龙虎灵威?岂止秦淮灯艳?岂止层台耸翠?岂止扬子垂虹?幻真难测。总而言之,是处日新月异,天堑何能限南北?

几番桑海,因一篇题记,汇归怀抱, 想眼前旧国,俨然舞榭歌台;哄哄闹闹,倾六朝脂水,集花间词韵,筑球冠城堡,作金陵春梦。断燧赓烽,时而帝王气盛,时而玉树花残,时而逸主偏安,时而袅雄摄统。荣辱漫嗟。到头来也,终为舜壤尧封,英豪且尽折腰肢。

注:我在搜寻这副对联时,发现有雷同的两个版本,但仔细

对照,仍有几处不同。后面陈育如文《阅江楼的诗文与楹联艺术》中所引长联并非我所书写的长联,我是参照两本版本进行了一番推敲、研究后,按上文书写的。其中,“浩浩荡荡”我参照另一版本改为“浩浩汤汤”,意在与下联的平仄声对应;“断隧庚烽”不知何意,“燧”、“烽”是同义词,都是“烽火”之意,“赓”则为继续之意,估计原意是“时断时续的战争”之意,用“庚”字似无道理,故取“赓”字另文;“舜壤尧封”另文为“舜让尧封”,字面意义为“舜”让位于“尧”,而“舜壤尧封”之意应是舜的国土被尧称王,后者应该说更贴切些;另文中上联末句“天堑何能限南北”漏掉一“能”字。故我按照改后的上文书写。如有不当之处,请熟悉此联的道友指正!

(四尺全开蓝宣金字)

阅江楼长联之二:刘宗意撰

一万里长江雄浑直下,追峰峦足迹,汇川泽襟怀,后浪推前浪,浩浩汤汤奔大海。或而跃日浮天、霞衔雾岭,或而拂风飘雨、岸浸云潮。玉带横,翠龙舞,彩虹卧,琼楼出,四面春光佳丽地,晶莹缥缈交呈,幻化无穷气象。巍巍然,更兰宫桂殿宏开,真有如画境、诗境、梦境,尽可悦目赏心、迎祥启瑞。

数千年历史磅礴涌来,抱民族期求,记先贤典范,今人继古人,轰轰烈烈变沧桑。曾也披荆斩棘、手绘丰饶,曾也定鼎鏖兵、胸填悲壮。将军起,公侯封,粉黛咽,志士呼,十朝都会帝王州,屈辱繁华相替,驰驱多少英才。赫赫矣!再铁板铜琶高唱,正充满深情、豪情、激情,便当匡时济世、荡浊扬清。

南京阅江楼组照

朱元璋牵马雄立江边的塑像

陈立夫、胡平题词

阅江楼简介

南京阅江楼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楼高五十二米,共七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慨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其文气势磅礴,纵横捭阖,又因卢龙山“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狮子的别名)之状,”故将其名赐改为狮子山。是年春天,朱元璋又令群臣撰写《阅江楼记》一百余篇,其中以大学士宋濂所撰写至为上乘,并被载入《古文观止》,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朱元璋为阅江楼建造了“平砥”,但因种种原因终未建成。

1997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1999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9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它坐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米,阅江楼主体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外观4层暗3层,共7层。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历史源远、底蕴丰厚。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无论是从文学、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开阔画面和恢弘气势,古往今来为人们所神往。

二是设计精美,艺术高超。阅江楼主体、大牌楼、主山门、碑廊等,其平面设计为“L”型,主翼面北、侧翼面西,显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凤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的楼阁意境。周围回廊雕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石狮。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须弥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历史内涵。

三是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阅江楼的建筑设计、色彩选定均以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所描绘的状况和神采为依据,以明代风格、皇家气派为基本方针,展示阅江楼之巍峨形态和磅礴气势,从而使其高度、体量、气势均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相媲美。

四是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观赏视角。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

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的景致。

在钟楼三层大厅正中,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画高十二点八米,宽八米,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全景式地描述了1405—1433年间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其中有建造宝船、科学航海、征服海洋、和平外交、睦邻友好、传播文明、平等经贸、文化交流等盛况,以及西洋各国的风土人情。巨幅瓷画上还反映了永乐皇帝建造“静海寺”、“天妃宫”,立“天妃宫牌”,为郑和航海祈求平安的情景。厅内有一条复制的郑和宝船和一个锈迹斑斑的巨大铁锚,这两件实物,生动具体地证明了南京是郑和下西洋主要造船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在阅江楼的二楼,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及以后的十六位皇帝像,排在前几位的就是郑和所经历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同时还展示了明朝的灿烂文化,有明朝版图、名家书画、科学技术,详尽地介绍了郑和下西洋期间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