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笔谈

·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专家介绍】栾晓嵘,医学博士,主任护师,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主任,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编委;山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护理行政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杰出护理工作者”“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

人”等荣誉称号。作为访问学者,公派美国康州大学哈特福德医院学习研修。发表

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累计4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8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关键词】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9.01.001

文章编号:1006-7256(2019)01-0001-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增

大、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日常的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血管专科护士可以加快专科化进程、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健康结局等[1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了《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该指南首次介绍了专科护士采用的、有效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模式,并将专科护士为主

导进行的心血管病预防放在了首要位置[2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中明确提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大力发展专科护士[3]。护理专科化发展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临床专科护士一方面能够加强护理专业化建设,促进护理水平的提升和专科护理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已成为国际化的趋势,心血管专科护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养也已经成为我国护理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概念1.1 专科护士的概念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提出“专科护士”这一概念:通过培训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护理人才,能够给患者提供高水平护理服务的

护士。国际护士协会(

ICN)将专科护士定义为:在某个护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复杂问题的决策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能够直接向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

务的注册护士。随着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目前大家

普遍认同的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能够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的注册护士[4

]。1.2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概念 国内对心血管专科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心血管专科护士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定义。目前,大部分专家将心血管专科护士定义为:具有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并经过一段时间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从而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可以熟练运用专业理论和扎实

技术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的注册护士

[5

]。2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2.1 国外 美国是专科护士制度发展最成熟的国家,2014年全球心血管护士领导力论坛召开首次论坛会议时,将工作重点放在:致力于开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研究,并重点培养

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护理人才[6

]。澳大利亚专科护理

发展多年,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心血管专科培训课程,只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来确定适合当地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因为要考虑到各个地区民族特色的差异性。在欧洲,心血管护理是比较年轻的分支学科,心血管专科护士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专科护士协调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多学科心血管疾病预防、专科护士个案管理项目,能够有效减缓心血管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2 国内 我国最初提出并发展专科护士是在200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提出优先在重症监护、糖尿病、急诊急救等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养工作,从那时起,专科护理领域骨干的

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1月第25卷第1期

培训工作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展。2007年颁布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中指导各地规范开展专科护士的培训,但未对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养培训做出明确规定,全国各地开始探索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养工作。目前,沈阳军区总医院于2007年审批成为首批心血管病临床护理示范基地,于2008年开始培训心血管专科护士,形成规范化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2012年徐州市中心医院获得江苏省首批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资质,首批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18名。2013年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联合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项目,首期培养了15名心血管专科护士,给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014年安徽省开展了心血管护士院内护理岗位资质认证工作,培养心血管护士51名。虽然大家都在积极的尝试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但存在缺乏系统、规范的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制度,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等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培养、认证体系,还存在较多问题值得探讨。

3 心血管专科护士培养

3.1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准入资质 专科护士的准入资质,是指参加专科护士培养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

在美国,专科护士的准入要求一般包括注册护士证明、工作年限、临床专业领域工作的具体时间,有的机构还要求有学士学位。新加坡专科护士准入资质包括注册护士证明、大专院校文凭,并且要求临床工作年限超过两年,由本人申请并且医院推荐,才能参加专科护士培训。2007年国家卫计委制定了专科护士培养的最低准入要求:“具有护理大专以上学历的注册护士,2年以上的专科护理工作或在其他专科领域工作4年以上。”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中,专科护士准入按照最低标准收取学员。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医院举办的中澳院校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中,培养学员的准入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因为这是首次国内外联合培养,额外增加了需要具备英语四级以上能力。我国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制度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没有统一的资格认证准入制度,导致各地培养出的专科护士能力存在偏差,认可度不广。有研究发现,在总结有关专科护士培养准入资质的文献中,73.1%的文献上有学历上的要求,57.6%的文献上有对工作年限的要求,53.8%的文献上有对临床专科领域工作年限的要求[7]。另有34.6%的文献上还有职称要求、工作责任心的要求,还有对科研和教学的要求、英语水平的要求、临床带教的要求等。如何根据现有的这些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培养准入资质,还需要进一步共同研究。

3.2 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 国际护士协会(ICN)定义护士的核心能力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

识、熟练的临床技能、理性的个人判断和专业人格特质的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道德的护理服务能力[8]。加拿大护理协会(CNA)认为护士的核心能力是护士处于在进行护理工作的环境中,所应具有的知识、技能、个人对问题的判断能力[9]。护士的核心能力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个人特质的统一,是一名合格的护士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包括基础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科研发展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护理法律和伦理实践能力[10]。沈阳军区总医院在培训心血管专科护士时认为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术能力、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教育与管理能力、评判性思维和护理科研能力。同时,对培养出的156名心血管专科护士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得分较低,需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1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心血管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进行调查,大部分专家认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心血管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心血管急危重症相关知识更为重要;观察评估能力、专科操作能力、应急处理和抢救能力、危重症监护能力所占比重大[11]。

3.3 心血管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各地对心血管专科护士的培养一般采用理论学习与临床实

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沈阳军区总医院对156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脱产集中培训3个月,1个月的理论学习和2个月的临床实践(即1+2模式),最后进行综合考核和自我评估,并对培训课程和临床带教进行评价。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监护室培训专科护士采用集体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的半脱产培训方式。也有采取对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国内外联合培养,如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与同济大学护理系联合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联合培养心血管专科护士,选取

15名心血管专科护士进行为期10个月的国内和国外培训,并取得了一定培训效果[12]。苏州大学护理

学院联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探索了以学校为基

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1月第25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