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3篇)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0eae7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为加强本公司档案管理,实现档案分类、整理、编目、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服务,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档案整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档案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档号标识及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第二条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公司所有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工作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式特点,进行科学分类。
本方案适用于本办公室档案实体的分类、整理和排架管理。
第三条本方案共设置___个一级类目,并以两位___伯数字作为一级类目代号。
1、公司文件(代号:01)2、办证管理(代号:02)3、合同管理(代号:03)4、基本建设(代号:04)5、检验报告(代号:05)6、行政管理(代号:06)7、人事档案(代号:07)8、体系文件(代号:08)9、声像实物档案(代号:09)第四条二级类目的设置方法如下:1、公司文件、办证管理、合同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职能部门设置;2、基本建设类的二级类目,按厂区或基建项目设置;3、检验报告类的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或型号设置;4、行政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类别、部门/厂区、财务报告、其他设置;5、人事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部门/人名设置;6、体系文件类二级类目按厂区、类别和年限设置;7、声像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磁盘等载体特征设置,照片类的三级类目按领导类、荣誉类、业务活动类、文体活动类设置;实物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荣誉品、纪念品、其他设置;8、专业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五条归档文件___本部门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2.整理。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电子文件还包括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___、存储等),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_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_](https://img.taocdn.com/s3/m/d376d4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5.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_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摆脱了过去的厚重和笨重,成为了现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场所,档案管理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重视。
通过对档案的整理和分类,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的可读性和管理效率。
本文将介绍档案整理分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档案整理方案1.按年度整理:按照年份把档案进行归类,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管理。
对于开出年度账的企业更为适用。
2.按工作类型整理:根据工作类型进行归类,如人事材料、财务材料等。
3.按编制单位进行整理:根据企业单位的编制进行整理,不因管理部门的更迭而产生影响。
4.按地域进行整理:区别传统机构档案,客户资料的地域性差异较大,所以根据地域进行整理是有效的方法。
5.按性质进行整理:按资料的性质进行整理,如合同、报表、图纸等。
二、档案分类方案1.通用文书分类:公司的通用文书规格、编号、章页数等属性必须符合公司的管理标准、审批流程和使用规程。
2.人事档案分类:按员工所属的部门或职务进行分类,比如办公室、公司领导、经理、主任等。
3.财务档案分类:按财务科目进行分类,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4.市场营销档案分类:按客户的行业、地区等进行分类。
5.审计档案分类:按审计类型、时间、地点进行分类。
6.研究档案分类:按研究主题、时间、地点进行分类。
7.行政管理档案分类:按行政管理主题进行分类,如行政管理文件、内部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学习材料等。
8.物资管理档案分类:按物资流转流程进行分类,包括采购、库存、调拨、报废等流程。
总的来说,档案的整理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减轻工作量,增加管理效率。
因此,企业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管理档案。
同时,应该将此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来推动和实施。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b5c71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1.png)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一、引言:档案整理是组织、管理和利用档案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档案的可访问性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档案整理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方案,旨在规范档案整理的流程和方法,提高档案的分类和目录编制水平,以便于档案信息的查询与利用。
二、档案整理分类原则:1. 整理分类的原则是保留原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2. 按照档案的主题、形式、年代等特征进行分类。
3. 根据档案的保密级别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级。
4. 档案的分类与编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档案整理流程:1. 档案准备工作:确定整理范围、目标和任务,制定整理计划和时间安排。
2. 档案清理和筛选:对已有档案进行清理和筛选,剔除无用、重复或过时的档案。
3. 档案分类和归档:按照事项、形式、年代等原则对档案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归档。
4. 档案目录编制:根据分类结果,对档案进行目录编制,确保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5. 档案整理记录:记录档案整理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整理时间、过程和结果等。
6. 档案整理质量检查:对整理的档案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整理结果的准确和完备。
四、档案分类方案:根据档案的主题、形式和年代等特征,将档案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分类:一、按照主题分类:1. 行政管理类档案: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档案。
2. 经济管理类档案:包括企业经营、市场开发、投资管理等档案。
3. 文化教育类档案:包括教育培训、科研成果、文化活动等档案。
4. 社会事务类档案:包括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社会福利等档案。
5. 档案管理类档案:包括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档案。
二、按照形式分类:1. 文本档案:包括文字、报告、公文、合同等文本形式的档案。
2. 图像档案:包括照片、图纸、摄影、画册等图像形式的档案。
3. 声像档案:包括音频、视频、录音、录像等声像形式的档案。
4. 电子档案: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文件、数据库等电子形式的档案。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69d9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7.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是指一种管理档案的规划方案,它包含文件的分类、管理、处理、保管、利用等多项内容。
档案管理是任何一个机构或社会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对档案进行实时的整理和分类。
下面将对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档案的分类档案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如按制度分类、按时间分类、按机构分类、按类别分类、按存储形式分类等等。
1.按制度分类按制度分类是根据文件涉及的制度、原则、条例等分类,可以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
2.按时间分类按时间分类是根据文件的时间顺序分类,可分为现行文件、历史文件、废止文件等等。
3.按机构分类按机构分类是根据文件所属的机构分类,可分为国家机构、企业机构、社会机构等等。
4.按类别分类按类别分类是根据文件的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会议纪要、文件报告、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等等。
5.按存储形式分类按存储形式分类是根据文件的媒介进行分类,可分为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等等。
二、档案的管理档案管理是指对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档案的建立、归档、维护、借阅、销毁等。
1.档案的建立档案的建立是指对文件采集、编制和归档等工作进行规划和管理。
建立档案时需要确定文件的分类原则,建立统一的文件编号和档案存放位置。
2.档案的归档档案的归档是指对文件的汇集、整理、编号、装订、标识等一系列工作。
归档时需要制定准确的归档原则,确保归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档案的维护档案的维护是指对档案的保护、修整、更新、备份等工作。
保持档案的完整和质量、防止丢失和损坏、及时更新档案等都是档案维护的重要内容。
4.档案的借阅档案的借阅是指对文件的管理和使用。
借阅时需要确定借阅的权限和流程,确保档案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5.档案的销毁档案的销毁是指对已经达到保存期限和过时的文件进行销毁工作。
销毁时需要确定销毁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保档案销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三、档案的处理档案的处理包括审核、分类、鉴定、整理、修整、复制等一系列工作。
档案整理方案
![档案整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a5a6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3.png)
2.提高档案检索速度和利用率,便于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利用。
3.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方案内容
1.档案分类
根据档案的性质、用途和形成时间,将档案分为以下几类:
(1)综合档案:包括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
(2)业务档案:包括生产、销售、研发、采购等业务活动产生的档案。
(1)综合类:包括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2)业务类:包括生产、销售、研发、采购等业务活动产生的档案。
(3)技术类: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技术活动产生的档案。
(4)特殊载体类:如照片、录音、录像等。
2.档案整理流程
(1)收集:各部门按照档案分类要求,定期收集归档范围内的档案资料。
五、方案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档案整理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3.结合企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不断完善档案整理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档案整理方案,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高效利用。希望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共同推进档案整理工作。
3.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与合规,降低管理风险。
三、档案管理原则
1.规范性: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管理的合规性。
2.完整性: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连续和系统。
3.安全性:加强档案保管,防止档案遗失、损毁和泄露。
4.便捷性:提高档案检索速度,便于档案的利用和共享。
四、档案分类与整理
1.档案分类
2.档案资料应去除无关内容,确保档案的精简和高效。
人事档案整理分类实施方案
![人事档案整理分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c43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0.png)
人事档案整理分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人事档案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记录了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绩效考核等重要资料。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员工数量的增加,人事档案的管理变得愈发复杂和繁琐。
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整理分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整理分类的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人事档案整理分类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档案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便捷高效原则:整理分类方案应简化流程,提高操作效率,确保信息的快速检索和查阅。
3. 保密安全原则:对于涉密信息,应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档案的保密安全。
4. 信息完整原则:整理分类应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遗漏和错误。
三、整理分类的具体实施方案1. 初步筛选:对人事档案进行初步筛选,将档案按照员工姓名、部门、岗位等进行分类,建立初步档案分类表。
2. 详细整理:对初步分类后的档案进行详细整理,包括归档、编号、备案等工作,建立详细档案分类表。
3. 电子化管理:将整理后的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库,实现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4. 权限管理:根据员工的岗位和职责,设定不同的权限管理,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5. 定期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整性。
四、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1. 整理分类的效率:比对实施前后的档案整理时间和工作量,评估整理分类方案的操作效率。
2. 信息检索的便捷性:测试电子档案库的检索功能,评估信息检索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3. 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对权限管理机制进行测试,评估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 整理分类的成本效益:比对实施前后的成本投入和效益收益,评估整理分类方案的成本效益情况。
五、总结人事档案整理分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整理分类方案,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5e3c1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b.png)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____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一、前言档案整理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类纸质和电子档案,根据规定的顺序和原则,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存放和利用的过程。
科学合理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有助于保护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后续的档案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针对____年,提出档案整理分类的方案范本,以供参考。
二、档案整理分类的原则1. 清晰性原则:档案分类应能清晰地反映档案的内容和属性,使使用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档案。
2. 独立性原则:每个档案分类应具有明确的内容和属性,不与其他分类重复或重叠。
3. 科学性原则:档案分类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分类原则,以便于整理、管理和利用。
4. 可操作性原则:档案分类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档案管理。
5. 可持续性原则:档案分类应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具备可持续的分类体系。
三、档案整理分类的方案根据以上原则,____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分类的层级根据档案的内容和属性,将档案分类分为四个层级: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和四级分类。
(1)一级分类:按照档案类型进行分类,包括行政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资料档案等。
(2)二级分类:根据档案的内容和属性进行分类,如行政档案可分为会议纪要、公文函件、文件报告等。
(3)三级分类:根据档案的主题进行分类,如会议纪要可分为年度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等。
(4)四级分类:根据档案的时间进行分类,如年度会议纪要可按照年份进行分类。
2. 档案分类的编码为了方便档案的管理和查找,可对档案分类进行编码。
编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纯数字编码和数字字母混合编码。
具体编码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档案分类的规范为使档案分类规范化,需要制定档案分类的规范。
规范应包括分类名称、编码规则、分类内容和属性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档案整理分类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村级档案分类整理方案设计
![村级档案分类整理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b0b5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e.png)
村级档案分类整理方案设计1. 引言村级档案是记录村庄发展历程和重要信息的重要资料。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档案,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查阅和利用。
本文将设计一个村级档案分类整理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可行的管理方法。
2. 档案分类原则在设计档案分类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2.1 相关性原则将档案按照其内容的相关性进行分类,确保同一类别的档案归为一个类别,便于查找和整理。
2.2 年代原则将村级档案按照年代顺序进行分类,确保档案的时间顺序得以保留。
2.3 机构原则针对村级档案中涉及到的不同机构或部门,将其档案单独分类,以便查阅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档案。
3. 档案分类方案设计基于以上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档案分类方案:3.1 类别一:村庄发展规划这一类别的档案主要包括村庄的发展规划、规划方案、实施计划等。
按照起草的年代顺序进行分类,以便了解村庄的长期发展计划。
3.2 类别二:村务管理档案该类别主要包括村委会的决议、公告、村民议事会记录等。
按照年代和机构进行分类,以便追溯村庄的管理决策过程。
3.3 类别三:村民档案这一类别的档案主要涵盖村民的基本信息、户籍登记、人口普查等。
按照户籍和年代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村民的人口统计和资料查阅。
3.4 类别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该类别包括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审批文件、工程建设档案等。
按照建设项目和年代进行分类,以便了解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5 类别五:村庄社会事务档案这一类别主要包括村庄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记录等。
按照社会事务的内容和年代进行分类,以便查阅和了解村庄社会事务的发展历程。
4. 整理与存储方法为了有效地整理和存储档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4.1 打印和归档将电子档案打印成纸质文件,并按照分类方案进行归档保存。
每个档案都应标注清晰的分类和标识信息,以便查找和追溯。
4.2 文件柜存储为每一个档案类别配备相应的文件柜,并在柜子上标注清晰的分类信息。
将文件按照分类和年代进行整理,确保文件的有序存放。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0e41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d.png)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地数字化,档案管理也不例外。
在过去的几年里,档案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机构已经将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档案。
然而,电子档案的管理同样需要一套有效的分类方案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快速检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出适用于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的方案,以满足不同机构的需求。
一、档案整理的目标档案整理的目标是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可靠性、合法性和全面性。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分类方案,以便对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检索。
二、档案整理分类的原则1. 一致性原则:所有档案应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分类,以确保统一管理。
2. 实用性原则:分类标准应具有实用性,以便于档案的查询、调取与利用。
3. 完整性原则:分类标准应能够全面反映档案的内容和特点,以便于后续的档案汇编与报告。
4. 可扩展性原则:分类标准应具备较强的可扩展性,以便于未来新类型档案的整理与分类。
三、档案整理分类的方案基于以上原则,我们提出如下档案整理分类方案:1. 按照档案形式分类:a) 纸质档案b) 电子档案c) 影像档案2. 按照档案内容分类:a) 行政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工作过程、规章制度和行政决策的文件。
b) 经济档案:包括财务管理、经济发展与规划等经济方面的文件。
c) 科研档案: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管理等科研方面的文件。
d) 人事档案:包括招聘、工资、培训和员工管理等方面的文件。
e) 法律档案:包括合同、法规和诉讼等法律方面的文件。
3. 按照档案管理主体分类:a) 政府档案: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档案文件。
b) 企业档案: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文件。
c) 学校档案:包括各级学校的档案文件。
d) 研究机构档案:包括各类研究机构的档案文件。
e) 个人档案: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和个人履历等个人文件。
4. 按照档案保存期限分类:a) 永久档案: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如历史档案等。
b) 长期档案: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件,保存期限一般为30年以上。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bd269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1.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一、引言档案整理是指将组织或个人的档案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和方法进行整理、归档和存储的活动。
一个科学合理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之一。
本方案旨在给出一个档案整理分类方案的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分类原则1. 功能原则:根据档案的职能和用途进行分类,以便于查找和利用。
如行政档案、业务档案、财务档案等。
2. 形式原则:根据档案的载体和形式进行分类,如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图像档案等。
3. 时间原则:根据档案的产生时间进行分类,以便于进行时序研究和跟踪。
如年度档案、季度档案、月度档案等。
4. 业务分类原则:根据档案所涉及的业务进行分类,以便于进行业务管理和分析。
如人事档案、合同档案、项目档案等。
5. 地域原则:根据档案所属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以便于地方性研究和统计分析。
如区域档案、地市档案、乡镇档案等。
三、分类方法1. 主题分类法:按照档案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分类,将相同或相关主题的档案放在一起,方便查找和利用。
2. 全宗分类法:按照全宗的划分进行分类,将不同全宗的档案分开管理,便于保管和管理。
3. 文件分类法:按照档案所属的文件分类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型的文件放在一起,以便于整理和查找。
4. 号志分类法:按照档案所属的号志进行分类,将不同号志的档案分开管理,方便存放和参考。
5. 档案类型分类法:按照档案所属的类型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档案放在一起,方便整理和利用。
四、分类层次1. 一级分类:根据所需分类的范围和内容确定一级分类的大类,如机关档案、企业档案、个人档案等。
2. 二级分类: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根据具体的业务和需求确定二级分类,如内勤档案、外勤档案、综合档案等。
3. 三级分类:在二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根据具体的业务和需求确定三级分类,如行政办公档案、经济管理档案、人事档案等。
4. 四级分类:在三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根据具体的业务和需求确定四级分类,如行政办公档案中的行政办公文件档案、会议文件档案、通知文件档案等。
档案分类、归档整理、编目、排列方案
![档案分类、归档整理、编目、排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64ac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f.png)
档案分类、归档整理、编目、排列方案一转眼,我在方案写作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年。
这十年里,我见证了许多企业的成长,也积累了丰富的档案分类、归档整理、编目、排列的经验。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我们来说说档案分类。
档案分类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做得好,可以让档案工作事半功倍。
在分类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个原则:简洁明了。
具体操作如下:1.明确分类标准。
根据档案的性质、用途、形成时间等因素,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分类标准。
2.细化分类类别。
将档案分为文书、财务、业务、人事等类别,每个类别再细分出子类别。
3.确保分类一致性。
在分类过程中,要确保同一类别的档案具有相似性,不同类别的档案具有差异性。
1.制定归档计划。
根据档案分类结果,制定详细的归档计划,明确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责任人等。
2.归档前预处理。
对归档文件进行清洁、消毒、去虫等预处理,确保档案的保存质量。
3.归档操作。
按照归档计划,将档案放入指定的档案柜(架),并做好标识。
4.归档后检查。
归档完成后,对档案柜(架)进行检查,确保档案无遗漏、无损坏。
1.制定编目规则。
根据档案分类和归档整理的结果,制定一套统一的编目规则。
2.编制档案目录。
按照编目规则,编制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档案号、档案类别、形成时间等。
3.归档文件编号。
为每个归档文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便于检索。
4.建立索引。
将档案目录、档案编号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索引数据库。
1.按照档案类别排列。
将同一类别的档案放在一起,便于查找。
2.按照形成时间排列。
将档案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便于了解档案的历史沿革。
3.按照重要性排列。
将重要档案放在容易查找的位置,提高查找效率。
4.定期调整排列。
随着档案的增加,定期对档案排列进行调整,保持档案的有序性。
(1)档案收集:收集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2)档案分类:按照档案性质、用途、形成时间等因素,对档案进行分类。
(3)归档整理:将分类后的档案进行归档,确保档案的保存质量。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fa4c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d.png)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一、引言:档案整理是组织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能够帮助机构更好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档案资源。
为了提高档案整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2023年档案整理工作进行分类方案的制定。
二、目的:本分类方案的目的是:1. 为机构提供档案整理的指导,使档案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归档和检索;2. 促进机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三、分类原则:本分类方案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1. 以机构职能和业务为基础,将档案按照主题进行分类;2. 考虑档案的形式和媒体,将档案按照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等进行分类;3. 考虑档案的保存周期和价值,将档案按照永久保存档案、定期审查档案等进行分类;4. 考虑档案的密级和保密要求,将档案按照密级进行分类。
四、档案分类方案:1. 纸质档案分类:1.1 机构管理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档案。
1.2 业务类档案:按照机构的业务性质和职能划分,包括各类业务档案,如行政、财务、计划、采购、档案、合同等。
1.3 知识产权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知识产权相关档案,如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1.4 研究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档案等。
1.5 历史文化类档案:包括机构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档案等。
2. 电子档案分类:2.1 机构管理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档案的电子化版本。
2.2 业务类档案:按照机构的业务性质和职能划分,包括各类业务档案的电子化版本。
2.3 知识产权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知识产权相关档案的电子化版本。
2.4 研究类档案:包括机构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档案的电子化版本。
2.5 历史文化类档案:包括机构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档案的电子化版本。
3. 永久保存档案分类:按照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将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分类。
4. 定期审查档案分类:按照档案的保存周期,将需要定期审查的档案进行分类。
工程档案分类及整理方案
![工程档案分类及整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f70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e.png)
工程档案分类及整理方案1. 背景在工程项目中,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和资料,这些文件和资料记录了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设计、施工、材料采购、质量检验等等。
这些工程档案对于项目的后期管理和运营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合理地分类和整理。
本文将探讨工程档案的分类及整理方案,以期提高工程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可用性。
2. 工程档案分类工程档案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照文件性质、项目阶段、文件格式等多种分类方法,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分类标准:2.1 按照文件性质分类按照文件性质分类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之一,通常可以将文件分为设计文件、施工文件、质量文件等几类。
设计文件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施工文件包括施工合同、工程日志、施工方案等;质量文件包括检测报告、验收记录、质量通知单等。
此种分类方法能够清晰地将不同性质的文件分开,有利于后续的整理和检索。
2.2 按照项目阶段分类按照项目阶段分类是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工程项目一般分为前期准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可以按照这几个阶段将文件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工程文件的时间顺序和项目进度,便于后期的监督和评估。
2.3 按照文件格式分类按照文件格式分类是指根据文件的格式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将文件分为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和档案资料等几类。
这种分类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格式文件的特点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后期的存档和管理。
3. 工程档案整理方案工程档案整理是指将杂乱的工程文件有条理地整理、归档和存档的过程,下面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整理方法:3.1 纸质文件整理对于纸质文件,可以按照项目阶段和文件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文件夹、文件盒等工具,将同一阶段或同一性质的文件放在一起,然后进行编号和标注。
另外,还可以制作文件清单和目录,以便后期的查阅和管理。
3.2 电子文件整理对于电子文件,可以使用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进行整理。
通过文档管理系统,可以对文件进行分类、命名、描述等操作,便于后期的检索和管理。
2024年档案分类整理制度(3篇)
![2024年档案分类整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674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a.png)
2024年档案分类整理制度一、文书档案:档案分类(1)党群工作类:党务工作、____工作、宣传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协会工作等;(2)行政管理类:行政事务、治安保卫、审计工作、人事劳资、教育工作、医疗卫生、后勤福利、外事工作等(3)经营管理类:经营决策、计划工作、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企业管理等(4)生产管理类: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科技管理、环境保护、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档案与信息管理、基建管理、设备管理、合同等二、科技档案(1)产品文字材料:各种任务书、建议书、协议书、说明书、鉴定书、试验大纲、试验报告、分析报告、____报告、运行报告、总结、产品图样等(2)科研文字材料:各种合同(协议书)、任务书、科研报告、调查报告、开题报告、实验报告、鉴定证书、发明申请书等(3)基建文字材料:各种建议书、任务书、计算书、开工报告、概(预、决)算、检验分析材料、施工图样等(4)设备文字材料:各种申请书、说明书、技术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设备图样等三、财务档案会计原始凭证和报表中所附的各种借据、书面证明材料、分析报告等。
四、人事档案职工的招聘、履历、培训等五、电子档案计算机磁带、磁盘和光盘等六、声像档案照片、缩微胶片、电影胶片、录像片、录音磁带和唱片等____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分类一、林改综合类(一)上级机关的有关材料1、上级机关召开的会议材料重要会议材料:通知、____、议程、报告、讲话、讨论通过的文件、决议、纪要等文件材料。
典型材料、代表发言。
一般会议材料:纪要、通知、总结、讲话、报告、典型材料、代表发言。
2、上级机关颁发的文件材料。
属于林改政策并要执行的重要文件、属于林改政策并要执行的一般文件。
3、上级机关印发的出版物、简报、情况反映、工作动态等。
(二)、本机关的有关材料1、本机关召开会议材料。
2、本机关党组(党委)和行政办公会的纪要、会议记录、讨论通过的文件。
3、本机关制发的文件材料。
档案分类方案
![档案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8a25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e.png)
档案分类方案档案分类是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门别类的过程,目的是方便文件的检索和利用。
档案分类方案是制定档案分类的体系和原则,以保证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下面是一个档案分类方案的示例,以助于文件的归类和整理。
一、按档案的性质划分:1. 行政档案:包括政府机关的文件、决策、行政管理记录等。
2. 业务档案:包括各个业务部门的文件、资料、项目计划等。
3. 人事档案:包括员工的个人档案、招聘申请、培训记录等。
4. 财务档案:包括财务报表、收支记录、票据等。
5. 技术档案:包括技术文献、研究报告、专利文件等。
6. 司法档案:包括法院审判记录、案件调查材料等。
二、按档案的形式划分:1. 纸质档案:包括纸质文件、合同、报告等。
2. 电子档案:包括电子文档、电子表格、邮件等。
三、按档案的组织形式划分:1. 文件类:包括各种文件、公文、函件等。
2. 法规类: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
3. 报告类:包括各种报告、调研研究报告等。
4. 资料类:包括各种资料、信息、统计数据等。
5. 合同类:包括各种合同、协议、授权书等。
四、按档案的时间划分:1. 永久档案:包括长期保存的重要文件、历史资料等。
2. 历史档案:包括过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档案,已不再使用但可供研究和查询。
3. 近期档案:包括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文件、记录等。
五、按档案的保密级别划分:1. 绝密档案:包括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极为重要且需要严格保密的文件。
2. 机密档案:包括需要保密的文件和资料。
3. 秘密档案:包括一般的保密文件和资料。
4. 不保密档案:包括不需要保密的一般文件和资料。
六、按档案的业务流程划分:1. 立案档案:包括立案审批文件、案卷登记表等。
2. 办公档案:包括各种行政、业务处理文件。
3. 会议档案:包括会议记录、议题、决议等。
4. 档案管理:包括档案借阅、归还、销毁等相关文件。
以上是一个档案分类方案的示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3b33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f.png)
2024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____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一、引言档案的分类与整理对于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至关重要。
在____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变化。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在____字的篇幅内,提出一种适用于____年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并对其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问题陈述____年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信息的多样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如何有效整理和管理不同形式的信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信息的量大:在信息化时代,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档案的量也随之增加。
如何高效地整理和分类大量的档案成为一个挑战。
3.信息的存储方式多样:____年,人们将面临更多的信息存储方式选择,包括云端存储、移动存储设备、物理存储等。
如何统一管理这些多样的存储方式,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4.信息的时效性:时效性是____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何做好信息的时效管理,确保档案的信息及时更新和归档,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三、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档案整理分类方案:1.按照信息形式分类根据信息的形式,将档案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几个主要类别。
每个类别再分为子类,例如文字类别可以细分为文件、报告、信件等。
这样可以方便地对不同形式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按照信息主题分类根据档案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例如教育、科技、医疗、经济等。
每个主题再细分为具体的子主题,这样可以便于查找和利用档案信息。
3.按照信息来源分类根据档案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例如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个人等。
这样可以方便地管理不同来源的档案,并考虑信息的可信度和来源的合法性。
4.按照信息时效性分类根据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分类,例如永久存档、长期存档、临时存档等。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cf9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6.png)
2023年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引言档案整理是对机构或个人产生的各类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信息时代,各类档案数量庞大,为了方便查找、管理和保护,有必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本文将提出一套适用于2023年档案整理的分类方案,旨在提高档案整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一、分类原则1.功能性原则根据档案的功能不同进行分类。
包括但不限于:行政管理类档案、财务类档案、人力资源类档案、科研类档案、法律类档案等。
2.时限性原则根据档案的时限进行分类。
包括但不限于:永久保存档案、长期保存档案、定期保存档案、短期保存档案等。
3.形式性原则根据档案的形式进行分类。
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微缩胶片档案、重要文件和资料档案等。
二、具体分类方案基于以上分类原则,将档案整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类档案这类档案主要是机构或个人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积累而成,包括各类公文、会议纪要、决策文书、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职能等。
具体分类:(1)公文类档案:根据公文性质、公文种类、公文主题等分类整理。
(2)会议纪要类档案:根据会议性质、会议级别、会议主题等分类整理。
(3)决策文书类档案:根据决策性质、决策层级、决策主题等分类整理。
(4)规章制度类档案:根据规章制度性质、制定或修订时间、内容范围等分类整理。
(5)组织机构及职能类档案:根据机构性质、机构层级和职能范围进行分类整理。
2.财务类档案这类档案主要是机构或个人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积累而成,包括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税务资料、财务合同、投资决策等。
具体分类:(1)财务报表类档案:根据财务报表种类、报表时限、报表性质等分类整理。
(2)会计凭证类档案:根据凭证种类、时间段、会计科目等分类整理。
(3)税务资料类档案:根据税种、报表时限、缴税对象等分类整理。
(4)财务合同类档案:根据合同性质、履约时间、合同主体等分类整理。
(5)投资决策类档案:根据投资项目、资金来源、投资方案等分类整理。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429d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c.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一、按照档案类型分类档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人事档案、财务档案、行政档案等。
按照档案类型分类可以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检索。
这种分类方案可以按照不同部门或组织的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
二、按照时间分类档案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年度档案、季度档案、月度档案、日志档案等。
按照时间分类可以方便了解档案的时效性和历史变化,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按照主题分类档案可以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比如一些项目的档案、一些事件的档案等。
按照主题分类可以方便查找一些特定主题的相关档案,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四、按照地点分类档案可以按照地点进行分类,比如一些区域、一些场所的档案。
按照地点分类可以方便查找一些地点相关的档案,提供地理信息支持。
五、按照保管期限分类档案可以按照保管期限进行分类,比如长期保管档案、中期保管档案、短期保管档案等。
按照保管期限分类可以方便区分档案的保存和处理方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按照档案形式分类档案可以按照档案形式进行分类,比如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图片档案等。
按照档案形式分类可以方便按照不同形式的档案使用不同的管理和存储手段。
七、按照档案编号分类档案可以按照档案编号进行分类,通过对档案进行编号,可以方便对档案进行组织和管理。
八、按照档案重要性分类档案可以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重要档案、一般档案、次要档案等。
按照重要性分类可以方便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筛选和管理。
综上所述,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是一个重要的档案管理工作环节,一个合理的分类方案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类方法或者将多种分类方法相结合,以适应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实际情况。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档案的整理分类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可以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档案分类大纲及方案
![档案分类大纲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1bce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2.png)
档案分类大纲及方案一、前言。
档案就像一个记忆的大仓库,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宝贝信息。
为了能让我们轻松地找到这些宝贝,就像在杂乱的房间里整理好东西一样,我们得给档案分分类。
二、分类的总体思路。
咱们就像给一群小伙伴分组似的,把有共同特点的档案放在一起。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就像把同年出生的小伙伴归为一组;也可以按照事情的类型分,比如说把爱运动的小伙伴都放在“运动小组”。
三、具体分类大纲。
# (一)按时间划分。
1. 年度档案。
这就像每年的相册一样,把同一年发生的所有事情相关的档案都放在这个大盒子里。
比如说2023年的公司项目计划书、会议记录、活动照片等等。
细分的话,可以按照季度再分小盒子,第一季度(1 3月)、第二季度(4 6月)这样,这样找起来就更精准啦。
2. 历史时期档案。
如果有比较久远的档案,咱们可以按照历史时期来分。
像“民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大的时间段。
每个时期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相关文件,这样分能让人一下子就对档案的大概年代有个概念。
# (二)按业务类型划分。
1. 行政类档案。
这是公司或者组织里管事儿的那些文件的地盘。
像人事任免通知、规章制度、办公物资采购记录之类的。
这个分类就像是公司的大管家文件夹,什么行政相关的事儿都在这儿能找到线索。
2. 业务项目类档案。
每个业务项目都是一场大冒险,这个分类就是记录这些冒险过程的宝藏库。
比如公司做了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从项目立项书、市场调研分析、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文档,到最后项目的总结报告,都一股脑儿地放在这个分类下面。
而且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独立的小格子,就像每个冒险都有自己的故事集一样。
3. 财务类档案。
钱的事儿可不能马虎,所以财务类档案单独成一类。
各种财务报表、账本、审计报告都在这儿乖乖呆着。
这就好比是家里的小金库账本分类,收入多少、支出多少,都清清楚楚。
# (三)按文件来源划分。
1. 内部文件。
这是我们自己内部产生的文件,像是公司内部员工写的工作报告、部门之间的往来信件、内部培训资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档案整理分类方案为加强本公司档案管理,实现档案分类、整理、编目、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服务,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档案整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档案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档号标识及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第二条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公司所有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工作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式特点,进行科学分类。
本方案适用于本办公室档案实体的分类、整理和排架管理。
第三条本方案共设置9个一级类目,并以两位阿拉伯数字作为一级类目代号。
1、公司文件(代号:01)2、办证管理(代号:02)3、合同管理(代号:03)4、基本建设(代号:04)5、检验报告(代号:05)6、行政管理(代号:06)7、人事档案(代号:07)8、体系文件(代号:08)9、声像实物档案(代号:09)第四条二级类目的设置方法如下: 1、公司文件、办证管理、合同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职能部门设置; 2、基本建设类的二级类目,按厂区或基建项目设置;3、检验报告类的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或型号设置;4、行政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类别、部门/厂区、财务报告、其他设置;5、人事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部门/人名设置;6、体系文件类二级类目按厂区、类别和年限设置;7、声像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磁盘等载体特征设置,照片类的三级类目按领导类、荣誉类、业务活动类、文体活动类设置;实物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荣誉品、纪念品、其他设置;8、专业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五条归档文件 1.本部门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2.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电子文件还包括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组织、存储等),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3.归档:在归档文件整理过程中赋予其的一组字符代码,以体现归档文件的类别和排列顺序。
3.1 归档文件整理应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3.2 归档文件整理应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3.3 归档文件整理应符合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
3.4 归档文件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4.组件(件的组织)4.1 件的构成归档文件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
正文、附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包括法律法规等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正本与翻译本为一件;中文本与外文本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作为文件附件时除外);简报、周报等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纪要、会议记录一般一次会议为一件,会议记录一年一本的,一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等)一般独立成件,也可为一件。
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与相关文件为一件。
4.2 件内文件排序归档文件排序时,正文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文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有文件处理单或发文稿纸的,文件处理单在前,收文在后;正本在前,发文稿纸和定稿在后。
第六条分类1.办公室应对归档文件进行科学分类,同一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归档文件一般采用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等方法进行三级分类。
a)按年度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类。
跨年度一般应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
对于计划、总结、预算、统计报表、表彰先进以及法规性文件等内容涉及不同年度的文件,统一按文件签发日期判定所属年度。
跨年度形成的会议文件归入闭幕年。
跨年度办理的文件归入办结年。
当形成年度无法考证时,年度为其归档年度,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b)按机构分类将文件按其形成分类。
采用机构分类的,应根据文件形成或承办机构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涉及多部门形成的归档文件,归入文件主办部门。
采用问题分类的,应按照文件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对归档文件进行分类。
c)按保管期限分类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分类。
3.排列 a)归档文件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时间结合事由排列。
b)同一事由中的文件,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排列。
c) 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等成套性文件可集中排列。
4.编号 a)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编写档号。
档号编制应遵循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原则。
档号的结构宜为: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
上、下位代码之间用“-”连接,同一级代码之间用“·”隔开。
如“DX-01·2017-Y-XZ-0001”。
5.4.3 档号按照以下要求编制: a)全宗号:DX。
b)档案门类代码·年度:归档文件档案门类代码由。
年度为文件形成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7”。
c)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
d)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2位汉语拼音字母,如行政办公室代码“XZ”等。
归档文件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
e)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f) 归档文件应在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
电子文件可以由系统生成归档章样式或以条形码等其他形式在归档文件上进行标识。
g) 归档章应将档号的组成部分,即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以及页数作为必备项,机构(问题)可以作为选择项。
归档章中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机构按照5.4.3编制,页数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为便于识记,归档章保管期限也可以使用“永久”“30年”“10年”简称标识,机构(问题)也可以用“办公室”等规范化简称标识。
5. 编目5.5.1 归档文件应依据档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
5.5.2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
来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对复文的编目应体现来文内容。
归档文件目录设置序号、档号、文号、责任者、题名、日期、密级、页数、备注等项目。
a)序号:填写归档文件顺序号。
b)档号:档号按照5.4.2-5.4.3编制。
c)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
没有文号的,不用标识。
d)责任者: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e)题名:文件标题。
没有标题、标题不规范,或者标题不能反映文件主要内容、不方便检索的,应全部或部分自拟标题,自拟内容外加方括号“[ ]”。
f)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国际标准日期表示法标注年月日,如19990909。
g) 密级:文件密级按文件实际标注情况填写。
没有密级的,不用标识。
h)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页面总数。
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i)备注:注释文件需说明的情况。
5.5.3归档文件目录推荐由系统生成或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编制。
目录表格采用A4幅面,页面宜横向设置。
5.5.4归档文件目录除保存电子版本外,还应打印装订成册。
装订成册的归档文件目录,应编制封面。
封面设置全宗号、全宗名称、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其中全宗名称即立档单位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归档文件目录可以按年装订成册,也可每年区分保管期限装订成册。
修整、装订、编页、装盒和排架编辑6. 修整6.1归档文件装订前,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进行修整。
6.2归档文件已破损的,应予以修复;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应予复制。
6.3 归档文件应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去除易锈蚀、易氧化的金属或塑料装订用品。
6.4 对于幅面过大的文件,应在不影响其日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进行折叠。
7.装订7.1 归档文件一般以件为单位装订。
归档文件装订应牢固、安全、简便,做到文件不损页、不倒页、不压字,装订后文件平整,有利于归档文件的保护和管理。
装订应尽量减少对归档文件本身影响,原装订方式符合要求的,应维持不变。
7.2 应根据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确定装订方式,装订材料与保管期限要求相匹配。
为便于管理,相同期限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应尽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装订方式应相对统一。
7.3 用于装订的材料,不能包含或产生可能损害归档文件的物质。
不使用回形针、大头针、燕尾夹、热熔胶、办公胶水、装订夹条、塑料封等装订材料进行装订。
7.4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宜采取线装法装订。
页数较少的,使用直角装订或缝纫机轧边装订,文件较厚的,使用“三孔一线”装订。
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使用不锈钢订书钉或浆糊装订的,装订材料应满足归档文件长期保存的需要。
7.5永久保管的归档文件,不使用不锈钢夹或封套装订。
7.6定期保管的、需要向综合档案馆移交的归档文件,装订方式按照6.2.4-6.2.5执行。
8.编页8.1 纸质归档文件一般应以件为单位编制页码。
8.2 页码应逐页编制,宜分别标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
8.3 文件材料已印制成册并编有页码的;拟编制页码与文件原有页码相同的,可以保持原有页码不变。
9.装盒将归档文件按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及备考表项目。
不同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不能装入同一个档案盒。
9.1 档案盒9.1.1 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
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并可设置机构(问题)等选择项。
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起件号填写在上格,止件号填写在下格;盒号即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按进馆要求在档案盒盒脊或底边编制。
9.1.2 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
9.1.3备考表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整理日期、检查人、检查日期。
a)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b)整理人: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签名或签章。
c)整理日期:归档文件整理完成日期。
d)检查人: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签名或签章。
e)检查日期:归档文件检查完毕的日期。
10.排架 10.1 归档文件整理完毕装盒后,上架排列方法应与本单位归档文件分类方案一致,排架方法应避免频繁倒架。
10.2 归档文件按年度—机构(问题)—保管期限分类的,库房排架时,每年形成的档案按机构(问题)序列依次上架,便于实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