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

合集下载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已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和旅游目的地之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更是在融合这两大产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对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概况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池州市和铜陵市交界处,地处皖南山区,属于典型的红色旅游区。

示范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片充满着红色革命记忆和独特山水风光的土地。

皖南地区还拥有着淳朴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1. 融合发展模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力倡导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将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等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

还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景区的建设和运营中,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 产业融合的成果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如红色革命主题文化衍生品、传统手工艺品与文创产品等,深受游客青睐。

示范区内的文化展示、演艺表演和传统民俗活动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三、融合对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皖南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的就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众多的文化旅游项目和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地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

2. 传承和弘扬文化融合发展不仅使皖南的红色革命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池州市三地交界处,总面积达2077平方公里,是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

皖南文化旅游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特别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皖南文化,包含了农耕文化、徽州文化和南屏文化。

皖南文化旅游区内的景点和文物古迹如黟县宏村、黟县西递、祁门县踏春坊、黟县南屏山、黟县北岭、宁国九华山等都是享誉全国的有名景点,同时也是安徽省内的重要文化遗产。

皖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速度极快,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数据显示,皖南文化旅游区2015年到2019年旅游总收入增长42.4%、旅游人数增长48.8%。

另外,文化产业也成为皖南地区以及安徽省少数能够代表性的优势产业之一,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达到了5.5%。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追求着发展与提升。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不断升级的需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也必须走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和融合。

1、提高文化价值的实现方式文化与旅游融合可以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及时地提高景区文化价值,在符合游客需求的同时,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

旅游融合是在旅游过程中将文化资源和服务需求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性设计和开发,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依存的两种产业。

旅游企业的发展需要依赖文化资源的支撑,文化资源的保护则需要旅游业作为推动力。

旅游融合能够促使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相得益彰,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摘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注重整合旅游与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通过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为核心,通过旅游活动传播文化,体验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位于中国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整合和开发这些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特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皖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代建筑、传统村落、历史遗址等。

2. 独特的地理环境:皖南地区地理环境多样,包括山脉、江河、湖泊等,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

3. 民俗文化丰富:皖南地区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1. 文化资源整合:通过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体系。

同时,注重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结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2. 旅游资源整合: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自然风光资源十分丰富。

通过开发旅游线路,将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满意度。

3. 宣传推广:在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宣传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官方网站、推出精美旅游宣传册等方式,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四、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1. 实施效果:通过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收入也不断提高。

2. 存在问题:然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仍面临一些问题。

12、年会论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课件

12、年会论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课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程晓丽1 ,史杜芳2(1.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2.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041)摘要: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示范区各地市文化资源丰度进行测度,得出如下结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黄山、安庆、宣城、池州4市的文化资源赋存丰度为优级;马鞍山、芜湖市为良好;铜陵市为差级,优级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西部,南北差异明显。

从文化资源组合状况来看,黄山市文化资源组合状况最好,品牌资源众多,开发潜力巨大;其次是宣城、安庆和池州3市,资源类型齐全,组合状态较好;马鞍山、铜陵和芜湖3市较差,类型相对单一,开发难度较大。

建议政府部门及旅游业界据此结果科学评估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方向,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示范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文化资源;丰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bundanc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Southern Anhui ProvinceCheng Xiaoli1Shi DuFang2(1.College of Tourism and Historical Culture, Chizhou University, Chizhou 247000, Anhui ,China2.Department of Preparatory Courses, Artistic Vocational College of Anhui, Hefei 230041, Anhui ,China)Abstract:Tak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easures the cultural resources abundance of this area by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bundanc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s: in general,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is quite abundant in its cultural resources, in which Huangshan, Anqing, Xuancheng and Chizhou are the best, then followed by Maanshan and Wuhui, and Tongling is the worst one in evaluation. View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Huanshan,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63);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AHLYZJ20150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6SD41、SK2016A0390)共同资助。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作者:陆菊宋杨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0期摘要通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和旅游接待能力三个方面分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探讨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塑造旅游整体形象以及注重人才培养等路径实现示范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产业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2014年2月12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和安庆7市,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

该区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区位条件优越,旅游资源禀赋好,是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实施《规划纲要》有利于示范区传承创新优秀的地域特色文化,保护华东地区重要生态旅游环境,加快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打造高知名度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1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1.1旅游产业发展分析由表1所示,2007年至2016年,示范区旅游接待总量、旅游总收入呈现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拥有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区位、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促使其旅游增长幅度较快。

具体分析:就接待游客总量而言,示范区接待游客总量从2007年的4673.67万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26585.9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4.32%左右;就旅游总收入而言,实现旅游总收入从2006年的325.29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2501.47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7.65%左右。

此外,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007年的32.96 %增长到2016年的70.09 %,同时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总体上保持在61%以上,表明示范区旅游产业的地位逐步提高。

安徽省皖南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安徽省皖南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2011年7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9)一、规划目的 (9)二、规划范围 (9)三、规划期限 (9)四、规划依据 (9)(一)相关法规 (9)(二)相关规范 (10)(三)相关规划 (10)五、规划原则 (10)(一)前瞻性原则 (10)(二)创新性原则 (11)(三)主题化原则 (11)(四)市场性原则 (11)(五)示范性原则 (11)(六)全景区原则 (12)第二章基础分析 (13)一、旅游资源分析 (13)(一)旅游资源分类 (13)(二)旅游资源分类与丰度 (16)(三)旅游资源评价 (17)二、旅游发展评价 (18)(一)产业发展现状 (18)(二)产业发展评价 (20)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22)一、区内形势研判 (22)(一)产业转型升级 (22)(二)国际资源,国际产品,国际市场 (22)(三)资源整合,竞争加剧 (23)(四)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 (23)二、区外形势研判 (24)(一)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24)(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25)(三)省内其他旅游板块崛起 (25)(四)区域交通条件快速提升 (25)三、发展战略 (26)(一)国际化战略 (26)(二)一体化战略 (27)(三)遗产保护与创造战略 (27)(四)聚集化战略 (28)四、发展目标 (28)(一)总体目标 (28)第四章示范区建设 (31)一、建立示范区的必要性和意义 (31)(一)战略支柱产业需要示范区 (31)(二)旅游方式转变呼唤示范区 (31)(三)文化的重构需要借助示范区 (31)(四)皖南“走出去”借道示范区 (32)(五)示范区可形成新的发展机制 (32)二、示范的重点 (32)(一)示范文化 (32)(二)示范旅游 (34)(三)示范环境 (35)(四)示范统筹 (35)(五)体制机制的示范 (35)三、示范的方式 (37)(一)主题城市模式 (37)(二)产业集聚区模式 (37)(三)文化输出模式 (38)第五章布局与产品 (39)一、布局原则 (39)(一)综合考虑交通格局 (39)(二)综合考虑资源特色 (39)(三)综合考虑城乡统筹 (39)二、功能分区 (40)(一)两区 (40)(二)徽杭古道休闲旅游带 (45)(三)皖南高速公路旅游环 (45)三、旅游产品体系 (45)(一)重点观光旅游区 (45)(二)重点旅游度假区 (45)(三)特种旅游区 (46)(四)重点主题生态文化园 (46)(五)重点文化旅游聚集区 (46)(六)重点主题文化城市 (46)(七)重点文化主题城镇 (47)(八)重点商贸旅游城市 (47)(九)重点夜景游览区 (47)(十)重点养生产品 (47)(十一)重点休闲运动 (48)(十二)重点特色餐饮 (48)(十三)重点旅游购物 (48)(十四)重点主题酒店 (49)(十五)重点文化娱乐 (49)(十六)重点旅游活动(节庆) (49)(十八)重点合作产品 (50)(十九)重点新文化构建 (51)(二十)重点新遗产创造 (51)四、各市旅游产品整合 (51)(一)黄山市旅游产品整合 (51)(二)池州市旅游产品整合 (53)(三)宣城市旅游产品整合 (54)五、精品线路 (56)(一)大区域线路 (56)(二)区域内线路 (56)(三)各市旅游线路 (57)(四)主题旅游线路 (57)第六章城市与项目 (59)一、黄山市 (59)(一)基本概况 (59)(二)主要资源概况 (59)(三)总体定位 (60)(四)总体布局 (60)(五)片区重点 (60)二、池州市 (69)(一)基本概况 (69)(二)主要资源概况 (69)(三)总体定位 (69)(四)总体布局 (70)(五)片区重点 (70)三、宣城市 (76)(一)基本概况 (76)(二)主要资概况源 (76)(三)总体定位 (77)(四)总体布局 (77)(五)片区重点 (78)四、潜山县 (84)(一)潜山县城旅游功能提升 (84)(二)天柱山旅游度假区 (84)第七章服务体系 (85)一、综合交通服务 (85)(一)现状 (85)(二)规划 (86)二、自驾车服务体系 (88)(一)导引标识体系 (88)(二)汽车驿站体系 (88)(三)自驾游救援体系 (88)(四)汽车俱乐部 (88)(六)汽车公园 (89)(七)自驾游信息系统 (89)三、自行车服务体系 (89)(一)服务中心 (89)(二)自行车驿站 (89)(三)自行车旅行向导 (90)(四)救援服务 (90)四、游船服务体系 (90)(一)秋浦河休闲旅游带 (90)(二)青弋江休闲旅游带 (90)(三)率水—新安江休闲旅游带 (91)(四)水阳江休闲旅游带 (91)五、旅游集散和信息服务体系 (91)(一)旅游集散中心 (91)(二)解说系统 (92)六、旅游住宿 (95)(一)现状 (95)(二)需求预测 (95)(三)发展措施 (96)七、旅游餐饮 (97)(一)现状 (97)(二)发展规划 (97)八、旅游购物 (99)(一)现状 (99)(二)发展规划 (99)九、文化娱乐 (103)(一)现状 (103)(二)发展规划 (103)十、旅行社 (106)(一)现状 (106)(二)需求预测 (106)(三)发展规划 (106)十一、保险及安全救援体系 (107)第八章市场营销 (109)一、市场总体情况 (109)二、旅游市场消费结构 (110)(一)入境旅游市场 (110)(二)国内旅游市场 (110)三、市场分析结论 (112)四、市场定位 (113)(一)入境市场定位 (113)(二)国内市场定位 (113)五、市场开发重点 (113)(一)入境市场开发重点 (113)(二)国内市场开发重点 (115)六、形象与定位 (118)(一)总体口号 (118)(二)各市旅游形象表述 (118)七、数字化营销 (118)(一)数字旅游信息库 (119)(二)基于Web2.0的目的地推介系统 (119)(三)目的地营销系统 (121)(四)移动数字旅游 (122)第九章可持续发展 (123)一、皖南环境现状 (123)(一)水环境 (123)(二)大气环境 (123)(三)声环境 (123)(四)生态环境 (124)二、环境保护 (124)(一)大气环境保护 (124)(二)水环境保护 (125)(三)噪声污染防治 (126)(四)废弃物处理 (126)三、文化遗产保护 (127)(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27)(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29)(三)执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09—2025)》 (132)四、建设两型旅游目的地 (134)(一)构建绿色旅游体系 (134)(二)社会环境的创造 (136)五、建立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信息网络 (137)第十章保障体系 (138)一、统筹协调 (138)(一)省部合作,国家支持 (138)(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138)(三)建立专家委员会 (138)(四)建立项目建设领导联系机制 (139)(五)加强规划保障 (139)二、文化创意产业促进 (139)(一)放宽准入 (139)(二)体制改革 (139)(三)税收优惠 (139)(四)产权保护 (140)(五)资金支持 (140)(六)助拓渠道 (141)(七)用地支持 (141)(八)智力保障 (141)(九)组织协调 (142)三、项目土地政策 (142)(一)加强规划管理与调控 (142)(二)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142)(三)让失地农民享受好处 (143)(四)建立土地收储机制 (143)四、资金支持 (143)(一)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143)(二)加大省级财政投入 (144)(三)地方财政支持 (144)(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144)(五)创新投融资体制 (145)(六)积极争取其他资金 (145)五、人才保障 (145)(一)建立皖南旅游人才开发示范试点 (145)(二)建立皖南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146)(三)旅游人才激励机制 (146)六、标准体系 (146)(一)加强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146)(二)推进标准化示范建设活动 (147)(三)加大标准化推广力度 (147)七、服务保障 (147)(一)航空政策 (147)(二)引进国际性企业 (148)(三)加快建立免税商店 (148)(四)现代服务体系 (148)八、数字化建设 (148)第十一章近期行动计划 (149)一、主要任务 (149)二、规划编制 (149)三、重点项目 (150)(一)黄山市 (150)(二)池州市 (151)(三)宣城市 (152)(四)潜山县 (152)四、交通体系 (153)(一)航空 (153)(二)铁路 (153)(三)公路 (153)(四)航运 (153)五、市场营销 (154)(一)近期重点目标市场 (154)(二)近期营销计划 (154)六、保障体系 (154)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借鉴国际国内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将旅游与文化等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势资源,优化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地位,提高综合效益,开创皖南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文化示范区,特制订本规划。

安徽旅游格局分析

安徽旅游格局分析
【“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黄山为节点
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为节点,打造皖南高品位山水风光线,展示精、 奇、清、秀的特色,联动开发观光、文化与度假组合型旅游产品,联手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打造 一批重点旅游区,培育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带。
【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
发挥长江黄金旅游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游轮观光、主题公园体验、健康 运动养生等,串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区,努力打造面向长 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两带一圈格局中,黄山既是古徽州文化圈的中心,也是“三山三湖”山水观光带的重要节点
【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黄山为中心
展示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菜、徽茶等历史文化魅力, 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动徽州文化与青山秀水、美好乡村联动,形成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 山水文化旅游圈,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
2
皖西皖西 皖皖中中 皖 南皖南
皖西
作为大别山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多种 模式的乡村旅游快速崛起,乡村旅游成为皖西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皖中
中心城市合肥旅游缺少大项目、大策划,发展不够理想。近年随着“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 区”、会展旅游发展、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运营及合福高铁开通迎来资源丰富,缺少成功的旅游商业模式,有诸多以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 为特征的旅游商业模式的摸索实践。
1
皖南旅游格局分析 2014批复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确定了“两带一圈”发展格局,黄山市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南部地区,是一个以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也正在逐渐融合发展。

本文将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皖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族风情,而且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在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旅游业的投入,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积极开展了文化产业的挖掘和传承工作。

目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一个集传统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乡村游等多种旅游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古镇古村,感受当地的传统风情;也可以赏析精美的民俗文化表演,品尝地道的当地美食;还可以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徒步、徜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与此当地也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传统手工艺品展销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互为补充的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旅游业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为自己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而文化产业也可以通过旅游业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正在逐渐加深。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已经开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包括传统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传统文化项目,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包括互动体验、文创产品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

通过产品创新,旅游业不仅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的举办也成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位于中国安徽省的皖南地区,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的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正逐渐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

本文将围绕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展开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地处大别山脉深处,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壮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和独特的地质构造,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里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艺术,成为文化爱好者们的朝圣之地。

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一直是两大支柱产业,它们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产业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长,而文化产业则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保护了传统工艺和乡土风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将两大产业有机地融合发展。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1.资源整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长期以来相对独立发展,资源利用并不充分。

首先需要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完善的资源体系,为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2.产品创新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的产品。

可以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等,通过产品创新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3.人才培养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具有旅游背景和文化传承能力的专业人才,打破旅游从业者和文化人才之间的壁垒,进一步推动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A级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张泉;葛敬松;李喃
【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卷),期】2024(24)10
【摘要】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全域旅游与文旅深度融合新趋势,开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格局的研究,能够为示范区后续开发建设提供思路与导向。

借助平均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解析示范区内A级景区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示范区A级景区整体分布不均衡,呈现集中分布特征;示范区内A级景区显现“两主、四次”的空间格局,呈现Y字形分布态势;遗产点密度因子驱动力最强,经济发展因素对A级景区空间分布影响程度较大,自然环境因素驱动力较弱;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多数因子聚类特征表现明显;交互探测结果表明两种因子共同作用强于单因子作用。

【总页数】10页(P4255-4264)
【作者】张泉;葛敬松;李喃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1
【相关文献】
1.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空间错位现象分析——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2.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特征研究——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
3.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景区关注度网络结构研究4.基于GIS的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以云南省A级旅游景区为例5.区域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分形研究——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第 37卷 第 4期 2018年 8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RESEARCH ANDDEVELOPMENT
Vol.37 No.4 Aug.2018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王钦安a,b,郭 爽a,b
(滁州学院 a.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b.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安徽 滁州 239000)
旅游资源是目的地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域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旅游供给的重要 载体和空间布局的主要依托,其空间结构直接影响旅游 区域的空间竞争和发展走势[1-2]。旅游资源结构是区域 内旅游资源 的 空 间 分 布、网 络 结 构 等 空 间 属 性 及 品 质、 数量等物质的组合关系,它不但影响旅游区域空间竞争 的性质、程度 与 发 展 战 略 以 及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的 速 度、规 模、效益和时 空 布 局,而 且 还 影 响 旅 游 活 动 的 空 间 组 织 方式,旅游流的流量流向以及区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和 竞争态势[3]。因 此,对 区 域 旅 游 资 源 空 间 结 构 进 行 科 学、系统地研 究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国 外 研 究 相 对 较 早, 20世纪 60年代 L.J.StephenSmith就用数学统计的方法 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后来又归纳了标准偏差椭 圆、标准距离、平均中心点、连接性系数、紧密度指数、最 近邻分析等多种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为日后相关研究 奠定了基石[4]。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不断 跟进,分 别 以 大 尺 度 区 域[5-6]、省 域[3,7-9]、中 小 尺 度 市 (县)域 、旅 [2,10-11 游区 及 [12-15] 专题旅游 资 源[8,10]为 研 究 对象,运用空间拓扑理论 、增 [1-2,10-11] 长极理论[3]、点 - 轴理论[5-7]、旅游空间系统理 论[12]、引 力 模 型 和 [15] GIS 技术[6-9]等,研究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等级特征 、 [1-2,7-9] 规模与集 聚 效 应 、空 [1-2,10-13] 间 布 局 与 关 联 性 和 [1-2,9-13] 提升的对策建议[7-8,14-15]等问题。

文旅融合视域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

文旅融合视域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研究
张泉;葛敬松;李喃
【期刊名称】《中国名城》
【年(卷),期】2024(38)4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持续开展,文旅融合在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梳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现状,厘清示范区现有资源优势,分析其所面临的文化传承不力、创新能力欠缺、产业延伸不足、制度框架不全等问题,从保护传承文化资源、凸显文化特色内涵、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4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示范区具体建设路径,以期稳步推进示范区建设,助其融入长三角旅游高质量发展,并为文旅融合视域下同类型旅游区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总页数】7页(P23-29)
【作者】张泉;葛敬松;李喃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F592.7
【相关文献】
1.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2.文旅融合视域下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推进路径研究
3.生态环境保护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
产业开发路径研究4.“聚焦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奋力打造以‘山水村夜’为主体的文旅产业新坐标系”5.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演艺发展路径研究--以秦皇岛长城文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DEA-MI模型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

运用DEA-MI模型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
2019 年 12 月 第 25 卷第 4 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Dec. 2019 Vol.25 No.4
运用 DEA-MI 模型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
谢鸣
收稿日期:2018-03-29 作者简介:谢鸣(1997 —),男,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统计学。
E-mail:449018478@
· 26 ·
安庆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年
面积 5.7 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富集,区位条件优越,是全国乃至 世界上特色鲜明、有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区域。2009 年 7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文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 化示范区”,2014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建 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由安徽省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专家学者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以下简称示范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旅游产品开发、乡村农家 乐发展等方面[1-6],对示范区旅游效率的研究较少[7]。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效率是以皖南国际文 化旅游示范区为旅游经济生产单元,在一定时间内,旅游产出与旅游投入之间的比值。本文运用 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和 MI(Malmquist Index)分析法,对示范区 2005—2015 年的旅游效率进 行测度分析,对提高示范区旅游发展质量、转变示范区旅游发展方式、促进示范区旅游创新具有重要理 论和现实意义。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已成为当前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区域之一,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皖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如黄山、宏村、屯溪老街等,这些地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示范区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举办传统节日庆典、文化展览等,让游客在观光的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注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旅游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涵盖了酒店、餐饮、交通、商业等多个领域。

而文化产业则包括了文化创意、文化艺术、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

示范区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在黄山旅游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还可以参观书法作品展、民俗文化展等,充分体验到当地的文化内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通过创新科技手段,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示范区引进了智慧旅游技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文化参与度。

示范区建设了智慧导游系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导游讲解、景区资讯等信息,实现导游服务的个性化和便捷化。

示范区还开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鼓励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推出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了两个产业的良性互动。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示范区建立了旅游产业联合体和文化产业联盟,加强了两个行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通过联合举办文化演出、旅游推广活动等,既能提升区域文化知名度,也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推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

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

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
柏杨
【期刊名称】《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5)002
【摘要】安徽省正式批准成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皖南地区融人长三角、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实现安徽旅游业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关键一步,必将掀起皖南地区乃至整个安徽旅游业新一轮大开发大开放高潮.在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中,旅游往往起着重要的先导与推动作用,因此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也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此背景下本文首先阐述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界定与资源,接着分析了示范区成立的必然性,而后提出了示范区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柏杨
【作者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1
【相关文献】
1.区域旅游国际化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 [J], 章尚正;赵磊
2.“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环境管理 [J], 董恒英;张玉荣
3.文化异质性视角下区域旅游国际化战略构想*--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J], 许亚元;姚国荣
4.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J], 王钦安;郭爽
5.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特征研究——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为例[J], 赵军勇;王昕;丁梦云;刘红莲;彭锐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1 概述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项目建设单位为天都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影视作品投资、广告全案服务、互动营销、视觉策划、媒体代理医疗、旅游、保健和公共关系拓展于一身,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市场营销策划、广告制作转播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旅游服务,长年服务于国内知名企业,目前下设6部一室,拥有员工130多名,其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80%。

公司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投资新建“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一是解决公司广告、影视拍摄对场景的客观需求,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场景租赁费用,也可以通过租赁场景创造效益;二是旅游接待,为影视制作团队及中高端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所场;三是尽力打造九华生态文化、养生文化、佛教修禅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景点,为九华旅游经济发展作贡献。

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建设地点:石台县栖霞镇方家村,东至大云里水库,南至村庄,西至山脚公路,北至龙山村民组。

项目占地面积11公顷。

1.2.2 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

1.2.3 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规划设计方案,该旅游项目主要是建设影视拍摄、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基地,分为5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见下表:表1-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1.2.4 项目设计方案1.2.4.1 总平面布置1、用地现状拟建皖南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位于池州市石台县栖霞镇方家村,距县城西南5公里,北临高脊岭;交通比较便捷,紧邻325省道。

本项目用地三面青山环抱,环湖而立,自然景观资源非常优越。

2、总体规划布局项目平面布局有如传统民居集聚而成的徽州村落,融合于山水之间,枕山面水。

多数建筑都是坐落在缓坡上,随着地形、道路展开。

房屋群落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优美的景区风貌。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作者:马琪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7期马琪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旅游管理的理论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在现阶段当地的文化旅游的品牌整合度不是很高,文化旅游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本文探讨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尝试着提出了发展当地文化旅游的方法和探索思路。

文化是旅游能够得到可持续性发展的源泉,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灵魂和支柱。

文化旅游在我们国内的起步发展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间,当前,我们国内的区域文化旅游发展非常快,非常具有特点。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成立于2009年7月,经过了近8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突破。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区位条件非常优越,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在当前阶段,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和开发,文化旅游的品牌整合度还不够高,重复性的建设和投资比较多,依然存在着旅游形象不是很明确、整合开发缺乏力度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当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的需求有很大的脱节。

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运用SWOT矩阵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在下面的表1中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的机会和遇到的威胁进行研究,得出了面对几种不同市场情况的条件下相应的应对策略。

为了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力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具有更足的动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应该以国际化为目标和发展方向,争取在国家旅游发展战略上体现更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地对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和研究,争取得到国家更大力度上的支持和帮助。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该示范区地处安徽南部,南临浙江、福建两省,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近年来,皖南文化旅游已经起步发展,呈现出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会丰富的趋势。

该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皖南文化旅游的现状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皖南文化旅游依然保持了稳步发展的状态。

据统计,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628.5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

其中,国内游客1509.67万人次,同比增长14.1%;境外游客118.92万人次,同比增长9.3%。

旅游总收入达到1656.5亿元,同比增长14.3%。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皖南文化旅游已经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是其中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领域。

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业的受众和知名度,同时也是强化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互赢共享的发展目标。

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密切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业的提速发展。

通过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烙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消费。

这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收益,同时还可以提高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业软实力和知名度。

2、文化产业与旅游消费更加融合。

文化旅游的目的既是观赏文化遗产,也是通过文化自然景观增强游客的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文化旅游消费体验的不断提升,也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

3、文化旅游强化地方文化特色。

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强化地方文化特色,使文化与旅游融合更加紧密。

同时,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也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文化特色的认知。

4、国际合作的推进。

通过国际文化旅游的合作,扩大了文化旅游的市场规模,并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促进了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市县政府推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

市县政府推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

市县政府推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含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安庆市,总面积51932平方公里,总人口1630.70万人。

是省委、省政府从区域发展战略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加快推进我省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皖南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我省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以下简称“示范区”。

一个区域旅游业态的良性发展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即产业结构、产业素质和产业特色。

因此,要实现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业良性发展,必须做到:1)行业构成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2)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3)特色鲜明,产业集群和品牌效应显著。

皖南各市县政府应围绕着这三个目标,采取措施推动“示范区”建设。

整体思路篇在上面三个目标标准下,“示范区”内各市县政府总的思路、布局、发展对策和实施如下:一、市县政府推动“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战略,高端原创,抢占旅游文化产业的制高点;二是坚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打造一体化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三是坚持融合化发展战略,创造旅游+科技+工业+农业+创意+文化+艺术的商业模式,将旅游与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化、城市化融合起来。

四是坚持国际化战略,通过资本运行,实现“示范区”整体资源进军国际主流领域。

五是加强区域互动,增强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对外辐射和影响力。

六是提高“示范区”内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二、“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一是体现以黄山为中心的思想。

二是体现区域整体思想,对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黟县、天柱山、齐云山、歙县与以芜湖方特为代表的沿江发展轴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建立完整的、合理的旅游区域网络。

三是“示范区”内各市县应建有自己的主题文化旅游区,形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化的景点。

四是设计区域旅游精品路线,把“示范区”内的景点与周边其他城市及景点联系起来,起到带动和游客互输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各类文化资源赋存的评价等级是相对的,这里
的 b1、b2、b3分别对应示范区 7 地市 18 种文化资源的
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以此构成各类文化资源
的评价标准值(表 2)。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因各类文化资源在区域文化资源系统中的影
响程度不同,在评价中需赋予相应的权重,以便确
定其在区域中的重要性。根据资源数量大对应权
差级;当隶属值优、中等级之和大于中、差等级之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
程晓丽 1,史杜芳 2
(1.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2.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41)
摘要: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度评价
指标体系,对示范区各地市文化资源丰度进行测度,得出如下结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黄山、安庆、宣
表 1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主要文化资源数量 (单位:个)
Table 1 The quantity of cultural resources of city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数,得到 18 种文化资源的评价决策矩阵 C,将各地
市的权重集 D 及其评价决策矩阵 C,根据合成运算
法则 E=D×C 进行矩阵计算,得到各地市文化资源
赋存丰度评价指标隶属度的值 。
模糊评价法一般以最大隶属度来评判资源丰
度的等级:当为优级的隶属值大于 0.5 时,则资源
丰度为优级;当为差级的隶属值大于 0.5 时,则为
芜湖 0 0 0 9 30 0 0 0 3 0 0 0 0 0 0 0 2 18
宣城 0 0 0 17 57 1 0 1 1 1 1 6 7 3 2 1 6 45
马鞍山 0 0 0 5 19 0 1 0 1 0 1 0 0 0 2 0 2 16
铜陵 0 0 0 1 5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5
2 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模型构建
2.1 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在不同时段内
的数量和地区分布均在发展变化,是蕴含了区域物 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文化综合载体[18]。本 研究在对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时借用世界遗 产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 文 物 保 护 法》对 文 物 的 分 类 作 为 评 价 结 构 框 架。通过在示范区开展实地调研,并借鉴胡小海[19] 等的研究,最终选取具有较高影响力和权威性的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等 18 种品 牌文化资源作为评价丰度的指标,使评价结果具 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普适性。各地市品牌文化资源
月,统计结果见表 1。
2.2 评价方法
模糊评价法是 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于西方国
家的一种评价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矿产、
生态环境等领域,也是旅游资源常用的评价方法 之一。模糊评价法首先给定 2 个有限论域:即 A= {a1,a2,…,an},B={b1,b2,…,bm},其中 A 为所选取的评 价因子的集合,有 n 个元素;B 为评价等级所组成 的集合,有 m 个等级。在建立评价因子相对于评 价等级隶属函数的基础上,将相应值代入函数得 到第 i 个评价因子对第 j 个评价等级的决策矩阵 Cij =(cij)n × m ,其中 cij表示 ai隶属于 bj的程度,以此来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设权重 D={d1,d2,…,dn}(且 0≤d≤1),通过模糊变换,得到论域 B 上的模糊子 集,即综合评价结果:E=D×C。据此,将上述 18 种 文化资源建立评价因子集 A=﹛a1,a2,…,a18﹜,设评价 等级有优、中、差 3 种,分别对应 b1、b2、b3,故评价等 级的集合为 B=﹛b1,b2,b3﹜。评价资源丰度的目的是
的数量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
cn/)、国家文物局(/)、国家旅
游局(/)及示范区各地市旅游
官网,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相关地市当年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统计时间截至 2016 年 6
第37 卷第 5期 2017 年 05 月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Vol. 37 No.5 May, 2017
程晓丽,史杜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评价[J].地理科学,2017,37(5):766-772.[Cheng Xiaoli, Shi Dufang. The Evalu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bundanc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Culture Demonstration Zone of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5):766-772.] doi: 10.13249/j. cnki.sgs.2017.05.014
ì1 x ≤ 0
f差(x)
=
íï(p - x)/(p îï0
o)
0<x<p x≥p
ì1 -(p - x)/(p - o) 0 < x < p
f中(x)
=
íï(q - x)/(q - p) îï0
文化资源类型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全国重点寺院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 国家遗址公园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中华老字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国家级博物馆 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值;Wi 为第 i 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在对权重 Wi 归一
化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示范区各地市各类文化资
源丰度评价的指标权重值 di (表 3)。
3 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度综合评价
3.1 各地市文化资源丰度评价结果
根据表 3 各地市文化资源丰度的指标权重,利
用三角函数建立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隶属函
数的表达式为:
度较大。建议政府部门及旅游业界据此结果,科学评估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方向,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
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示范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文化资源;丰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7)05-0766-07
文化是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与动力源泉,在旅游与文化 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需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相应的 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满足人们休闲、观 光、娱乐等需求,而且能更多地表现出对深层次的 文化、精神与意义的追寻与思索,进而带动区域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资源丰度是衡量区域旅游 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旅游地开发建设 可行性论证的科学依据,因此科学评价文化资源 的赋存丰度对区域旅游定位、合理配置资源等均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 2007~2016 年的研究文 献来看,关于文化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 3 个方面,一是评价方法,主要有 AHP 分析法、模糊 综合法、DEA 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等[1~6];二 是评价范围,既有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体综合评 价,也有从市场潜力、开发潜力、经济价值和非使 用价值等方面开展的单项评价[7~11];三是评价类型, 涉及宗教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 化、非物质文化、历史古迹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多种
1 示范区概况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文 化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区,包括芜湖、宣城、马鞍山、 铜陵、安庆、池州、黄山 7 市,共 47 个县(市、区),其 中黄山、池州 2 市及宣城和安庆 2 市的部分县为核 心区。示范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活动造就了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积淀了包括乡村、建筑、艺 术、饮食、技艺等多种类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 源。自 2010 年以来安徽省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
资源[12~17]。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从整体宏 观角度进行评价方法或评价指标的设计,缺少从 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对文化资源针对性 的评价。本研究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度评价 指标体系,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资源 的丰度进行定量测度并评价,为示范区建立文化 产 业 价 值 链 奠 定 分 析 基 础 ,推 动 区 域 文 化 的 保 护、传承与创新,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提供决策 参考。
收稿日期:2016-09-15;修订日期:2016-12-19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63)、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AHLYZJ20150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6SD41,SK2016A0390)资助。[Foundation: Key Supporting Projects for Outstanding Young Talents of Anhui Province (gxyqZD2016363),Training Projects for Young Experts in Tourism of Anhui Province (AHLYZJ201503),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e (SK2016SD41, SK2016A0390).] 作者简介:程晓丽(1975-),女,安徽桐城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E-mail:xlcheng99@
p ≤ x < x≥q
q
(2) (3)
ì0
x<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