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4b0a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5.png)
教学琐谈JIAOXUESUOTAN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孟夏明【摘要】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时也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在本文中,将围绕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现实情况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教师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无依据的,它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试行)》的指导下开展的,旨在通过“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大主题的实践活动来保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成为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
与此同时,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也给广大社会人士提供了技能拓展和训练的资源和场地。
一、建设综合实践学习基地的现实意义(一)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传统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能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放松,对学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历等都有所助益。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分配和普及上都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因而导致部分中小学至今没有实践活动基地,更有甚者,无法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只能将实践活动安排于假期,从而导致实践活动只停留于表面,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进而使得学生因缺乏条件而无法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能进一步实践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与实践基地创建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学习基地。
综合实践学习基地的建设还能一定程度上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走出校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社会,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在素质理念的不断推行下,学校也更加倾向于在校外建立综合实践基地,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时候能更加方便和有效。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c7bb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e.png)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1.提供实践机会: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各种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综合实践基地则提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机会。
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掌握所学科目的要点和技能。
2.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维修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修理设备,农场可以教授农耕知识,实验室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巧。
3.培养创新意识: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和挑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想法。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的潜力。
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合作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5.增加兴趣和抱负: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兴趣和抱负。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科的知识传授,容易使学生对一些学科感到厌烦和无聊。
而综合实践基地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对一些领域的抱负和追求。
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增加兴趣和抱负,综合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目的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3e49426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9.png)
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阐述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目的,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定义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是指在政府、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下,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文化交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该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基地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地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特征。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054ced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4.png)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近年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在各级学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它的出现,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走出局限,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基地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到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魅力。
首先,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基地中进行实践教学,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文化传统,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其次,实践活动基地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好的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实现从知识接收到知识应用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能够从科技发展中获得实时信息。
再次,实践活动基地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此外,实践活动基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实用知识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科技创新。
实践活动基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活动,让学生在通过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服务精神。
总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教育界在推进“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科技知识和文化传统、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研究能力的重要条件。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中小学综合实
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有价值的知识,培养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试论综合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
![试论综合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93e000d15abe23482f4dee.png)
试论综合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作者:郭宗花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7年第02期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对中小学基础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出现了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实施阵地——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
中小学生定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59-01为全面贯彻育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为导向,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学会生活并热爱生活,完善学生的良好人格品质,使学生能主动地适应社会,推动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课程改革,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超越自我,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胆量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每日的校园生活和课堂学习,使学生停留在老师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不会自己设计,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来参加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汪清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坐落于风景秀美的西崴子小山村,距市区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
学生来到基地校参加实践活动,时间安排为两天一夜,首先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大考验,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大多数没有离开过父母跟随同学老师在外地这么长时间。
老师也不能顾及到每个学生的衣食住行,这就要求学生们自己照顾自己,同学间互帮互助。
他们仿佛一下就长大了,不再是父母怀中的娇宝贝,从清晨的军训,到夜间去厕所,自己铺床睡觉等等生活细节,对学生来说都是挑战,也都是锻炼。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32232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8.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定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在小学教育阶段,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勇于尝试,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教学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5.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综合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同时,综合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6.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7.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本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ad362e6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f.png)
第一章绪论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本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生活实践、科学探索、艺术欣赏、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第二章生活实践一、生活实践的意义生活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通过参与生活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
二、生活实践的内容1. 家庭生活:了解家庭生活,学会独立生活;2. 校园生活:培养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 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三、生活实践的实施1. 家庭实践: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家庭生活任务;2. 校园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3. 社会实践:学校与社会各界合作,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等。
第三章科学探索一、科学探索的意义科学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探索,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科学探索的内容1. 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2. 技术科学:计算机、机器人、3D打印等;3. 环境科学:环保、节能减排等。
三、科学探索的实施1. 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思考;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科技展览等活动;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
第四章艺术欣赏一、艺术欣赏的意义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欣赏,学生可以领略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二、艺术欣赏的内容1. 绘画:学习绘画技巧,欣赏绘画作品;2. 音乐: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3. 戏剧:观看戏剧表演,了解戏剧艺术;4. 电影:观看电影作品,了解电影艺术。
中小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
![中小学校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0ed1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5.png)
目录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1)二、国家政策导向 (1)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2)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3)4.1、.................................................................................................................................................................. 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 (3)4.2、.................................................................................................................................................................. 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 (3)4.3、.................................................................................................................................................................. 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 (4)4.4、.................................................................................................................................................................. 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4)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4)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申报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申报](https://img.taocdn.com/s3/m/3a14e6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d.png)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名称:XX市XX中学单位性质:公立完全中学单位地址:XX市XX区XX路XX号联系电话:0XX-12345678电子邮箱:********************二、申报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申报建设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建设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申报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拓展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通过建设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我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学校与社会、家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家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三、基地建设方案1. 基地选址及规划(1)选址: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拟选址于市XX公园内,占地面积约XX亩。
(2)规划:基地将分为教学区、实践区、活动区、休闲区等四个功能区域,实现教学、实践、活动、休闲的有机结合。
2. 基地建设内容(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用于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实践区:包括种植园、养殖场、工坊等,用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
(3)活动区:包括广场、运动场、休闲区等,用于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4)休闲区:包括食堂、宿舍、浴室等,为学生提供生活便利。
3. 基地建设进度(1)前期准备:201X年X月-201X年X月,完成基地选址、规划、设计等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3b64ba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2.png)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实践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应运而生,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
本文将介绍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特点、功能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一、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特点1. 综合性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实践性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和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性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安全性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安全保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安全的场所和设施。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功能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实践活动涉及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1. 德育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德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智育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展智育活动,如科技制作、数学游戏、英语角等。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方案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8d0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3.png)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方案一、前言综合实践基地是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性的学习环境,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建设目标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机会,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内容1.实践教学设施:建设适合中小学生的实践教学设施,如科学实验室、艺术工作室、体育馆、农业示范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学习场所。
2.实践活动项目: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项目,包括科学实验、艺术创作、体育运动、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实践教育课程:开设实践教育课程,将实践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实践教育评价:建立科学的实践教育评价体系,以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四、建设方案1.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外资源,利用校内设施和校外资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2.场地规划: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合理规划实践教学场地,确保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
3.师资培训: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培养教师的实践教育思维和实践教育方法。
4.活动设计: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项目。
5.课程设置: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加入实践教育课程,将实践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功能与空间设计分析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功能与空间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40761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f.png)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功能与空间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综合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增加,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将越来越多地接触综合实践基地的设计工程。
但由于该基地属于新型教育综合体,位于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中间,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及教学模式,倡导采取开放式教学理念,这与国内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与其对应的功能空间正在不断探索。
现阶段我国对综合实践基地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此类工程的设计经验不足,因此如何建设出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功能和空间就成了现阶段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基地;功能;空间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功能布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功能布局要因地制宜,在内外交通组织与环境设计上充分考虑,合理配置综合实践区,教学辅助区,生活区和室外拓展实践区。
设计时,若把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块进行研究,依据每个区块在城市用地与空间上的配置方式的差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的整体功能布局可分为5种形态:网格式分区域布局,轴线式,自由式,开放式街区和向心式等多种布局方式,当然也可分为其他几种布局方式,比如利用上述两种或多种布局方式进行混合式布局和受用地尺寸约束的相对集中式布局,但是整体上由于综合实践基面积大,功能构成要素众多,所以基本上属于分体式。
(一)网格式分区布局网格式布局与密集化,城市化,标准化相适应。
以横平垂直模数化建筑轴线为位置,通过统一化教学楼和大量廊道相互穿插构成网格化建筑结构,建筑体量非常规则,有重复性,韵律感强。
所以,该布局模式具有建筑结构紧凑,彼此连接比较密切,土地利用率高等优势;利用标准化建设模式便于后期校园扩建,仅通过添加网格即可达到要求,且确保校园统一整体性。
网格化布局将大小矩形庭院空间通过现有建筑天然地围合在一起,所有庭院空间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在不同的景观设计与环境营造下,能够提升模式化空间单调感,达到美化校园效果【1】。
(二)轴线式布局轴线布置形式空间顺序布置最大特点就是控制轴线清晰。
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功能定位的思考
![对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功能定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921d92faaea998fcd220e0f.png)
、
母 亲 节 等 节 日, 让 父 母 带 着 小 孩 来 基 地 参 加
,
行 为 的 延 伸 , 只 是 把 活 动 场 所 由 学 校 搬 到 了 基 地 。 因此 , 从 这点 上来 看 , 基 地 是 学 校 范 畴 的 一 部 分 , 是 当 地 服 务 区 域 所 在 学 校 的 一 部 分 。 基 地 的 教 学 行 为 主要 与综 合 实 践 活动 课 程 有关 ,因此 , 基 地 是 学 校 与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之 间 的 纽 带 基 地衔接 社 会教 育 。 社 会 实践 与研究 性 学 习 、
何 发挥 其作 用 呢?
一
基 地补 充家庭教 育
。
基 地 作 为 一 所 特 殊 的 学
基 地 是 纽 带
、
校 , 在 满 足 自 身 的 日常 教 学 活 动 之 余 , 可 以利 用双
休 E t 、 节 假 日, 面 向社 会 特 别是 面 向家 庭 开放 . 共
基 地 延 伸学 校 教 育 。从 严 格 意 义 上来 说 , 基 地 是 学校 , 是一 所 特 殊 的学 校 , 而 不 是 校外 机 构 , 它 所 开 设 的 活 动 项 目纳 入 国 家 课 程 , 基 地 所 开 展
课
改
视
界
对 中小学社 会 实践基地 功能定位 的思 考
傅 强
中小 学社 会实 践基 地 ( 以 下简称 基地 ) 从 设 立 之初 , 就 与 新 课 程 改 革 中 新 设 立 的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为例 , 其 占地 4 5 6亩 , 建 筑 面 积 3万 平 方 米 . 内部
基 地 是 学 生 能 力展 示 的 平 台 。基 地 在 组 织 开 展 正 常 的综 合 实践 活 动外 , 还 应 该 成 为 当 地 中 小 学 生 综合 能力 展示 的平 台 , 例 如 每 年 可 以 组 织 开 展 形 式 多 样 、 内 容 丰 富 的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成 果 展 示 , 各 校 间 可 以相 互 交 流 、 取长补短 、 共同进步 。 可 以举 行 以科 技 为 主题 的科 技 创新 大 赛 、 科 技 运 动会 , 引导 各 校在 科 技 教育 领域 中 向创意 、 创新 、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5d065a77232f60ddcca145.png)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元祥如何通过基地建设,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做好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任务更加集中、思路更加清晰了。
基地课程建设是当前社会实践基地健康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应该包括核心理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活动体系、管理评价体系、资源体系等等。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社会实践基地,都涉及到这些基本的要素。
我们要从这些课程要素入手,加强基地课程建设与实施。
一、基地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1.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教育部正在研究启动“立德树人”工程。
基地从实践育人着手,是“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地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基地的教育活动,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生活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渗透,要深入挖掘德育课程各要素所蕴含的德育价值。
当然,这并不是说基地一定要开设独立的德育课程。
在素质拓展课程中,对学生思想意识、积极的态度、对生命的理解等等,应该体现在课程的目标设计中。
2.坚持能力为重基地的课程实施,一定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等等,要有一些核心的指标。
现在很多人提出,基地建设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基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基地教学活动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性方面。
社会实践基地,无论是专项基地,还是综合性基地、特色性基地,都要有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追求。
长期以来,我们缺乏科学完善的中小学生核心能力表现的基本标准,以及有效的培养体系。
基地的教学活动,在起点阶段就应该注重搞好顶层设计,注重理念建设和思想建设,注重培训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坚持“三个注重”: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bcf6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png)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解决方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中重要的人才群体之一,他们的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也同样重要。
那么如何实现目标呢?本文将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创立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是指创建一个固定的学生劳动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
实践基地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提高自身劳动能力,还能促进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等多种方面的发展。
建立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需要有以下的条件:1、场地。
一般需要有较大的场地,一些劳动实践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工艺展示。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看到和学习到合法在不同领域的工艺制度。
3、生活学习。
需要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学习(如:餐饮制作、日常维修、健康等)。
4、现代科技教育。
还应该设立一些新型科技教育资源,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激发创造力。
二、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要掌握必需的劳动技能外,还需要现代科技设施科学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
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农业生产、工业复合营地等,让他们深入了解现代化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在劳动教育中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自身能力,并初步了解社会与职业道路。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行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出指导而不是唠叨。
四、对劳动实践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在成长和儿童的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劳动与实践的意识,因为它涉及到对自己能力的理解,对社会的认可,对未来的希望和夙愿。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对环境和情境的学习、对时事和历史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实行经验交流机制在学生不断探索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平台。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4d0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7.png)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为了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建设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一个详细的框架和指导。
一、背景概述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是指为中小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教育的场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通过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世界,增加实践经验,开拓思维,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设目标1.提供实践教育机会。
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教育机会,包括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文化艺术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2.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供丰富的创新项目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3.增加学习乐趣。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乐趣,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内容1.建设实验室。
建设适合中小学生实验的实验室,提供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社会实践基地,如博物馆、工厂、农场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程。
3.建设文化艺术中心。
建设一个集文化艺术活动为一体的中心,提供音乐、舞蹈、绘画、手工等各类课程和培训,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4.建设创新实践中心。
提供各种创新项目和机会,如创业训练、科技创新、竞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建设图书馆和自习室。
建设一个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和自习室,提供各种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供学生阅读和学习使用。
6.建设运动场馆。
建设一个综合性的运动场馆,提供各类体育设施和器材,开展体育锻炼和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素质。
大兴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观后感
![大兴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42a85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a.png)
大兴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噉观后感踏入大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噉,恍若步入晒一座奇幻嘅乐园,空气中弥漫住探索同实践嘅芬芳,激荡住求知同创新嘅浪潮。
实践殿堂,孕育奇才基噉内,实践活动室琳琅满目,科技坊、手工坊、厨艺坊应有尽有。
学生们喺教师嘅指导下,动手制作模型、烘焙美食、栽培植物,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同生活嘅紧密相连。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住佢哋嘅智慧同创造力,宛如一个个小发明家喺茁壮成长。
探索天噉,启迪童心基噉开辟晒一方探索天噉,仿真农场、科普长廊、生态花园任由学生漫步。
佢哋化身小小农夫,喺农场入面播种、收获,领悟生命嘅奥秘;喺科普长廊中,探究自然科学嘅奥秘,拓展知识嘅疆域;喺生态花园入面,观察昆虫、植物间嘅奇妙互动,感受大自然嘅神奇同同谐。
团队协作,铸就未嚟实践活动基噉更系一块团队协作嘅沃土。
学生们分组开展项目,从策划、设计到制作、展示,每一步都凝聚住佢哋嘅团结同智慧。
佢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喺共同完成嘅过程中,培养晒协作精神,都为未嚟嘅合作同竞争奠定晒坚实嘅基础。
创新教育,引领未嚟大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噉系一块充满生机嘅创新教育沃土,充分体现晒素质教育嘅精髓。
佢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嘅动手可以力、创新精神同团队协作可以力,为佢哋未嚟嘅发展指明晒方向。
喺基噉入面,学生们唔再系知识嘅畀动接收者,而系活跃嘅实践者同创造者,佢哋嘅潜可以畀激发,创新意识得到培育。
实践活动基噉嘅意义远唔止于此。
佢为学生提供晒探索自我嘅平台,令佢哋发现自己嘅兴趣所喺,培养终身学习嘅动力。
喺实践中,佢哋领悟到知识嘅价值同创造嘅乐趣,系呢个时代嘅弄潮儿,为国家嘅建设同发展贡献自己嘅力量。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背景(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背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c784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背景、意义、特点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背景1.教育改革的需求我国教育改革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适应时代发展,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应运而生。
2.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模仿和探索。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国际教育趋势的影响近年来,国际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许多国家将实践能力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
我国在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同时,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投身社会、服务人民做好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530a5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a.png)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必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
在我校也是不斷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思想认识,积极推进并获得了初步成果。
小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要想更好地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就要做到对小学生综合实践的重视。
通过对小学生综合实践从定义、形式、内容、意义以及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然后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小学生综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我校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指导工作有所帮助。
要优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加以运用,因为该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实践成果质量,有利于学生参加科技作品竞赛。
标签:综合实践活动一、引言几年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
其中,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但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其特殊性,一般安排在学校课堂教学体系之外,但在我校就不能外出实践。
二、现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存在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性质上属于第二课堂,很多学校对其管理尚处于“放养”状态,一般没有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也没有针对性的组织等。
现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的专业相关性较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数十年,但很多学校仍停留在表层。
学生以参观走访式的调查和社会调查为主,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现实、熟悉社会。
学生往往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但专业相关性却较弱,与专业相关课题项目、创新项目相结合的调研更少。
虽然学生参观走访式的调查活动也存在一定价值,比如,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增长学生社会知识等,但对学生核心能力,也就是专业能力培养作用有限。
甚至部分学生在参观走访前,并不制定系统的方案,回校也没有效果评价更不可取。
社会对学生专业化的实践是有需求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尤其青睐有业内实习经验和专业相关实践成果的小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2)
二、国家政策导向 (2)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3)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4)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4)
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5
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5)
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6)
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6)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
综合实践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类,它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需要,承担一定的课程任务;它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广泛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二、国家政策导向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
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
”“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作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和浩特市相继建设了一些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但主要以科技馆、小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主,并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人数达到了30多万,其中20多万学生都有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需求,现有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新建或扩建综合性社会实践基地。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重视,所以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在的中小学生对科技产品了解的比较多,但对传统农业等缺乏了解和认识,需要提供相关方面的实践和教学基地。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石,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载体。
综合实践基地创办起来,我们将把课程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将建设涵盖人文素养、科学探究、关爱生命、心理健康、环保保护、学科教育、德育活动、素质拓展、艺术创作、地方文化、交通、医疗、经济、科技创新等30多个领域500多种必修和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如剪纸、自制酸奶、军体活动,种植、养殖等特色课程。
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建立校外教育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中小学生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
逐步打破教育资源壁垒,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环保、技术监督和工厂、农场、林场、公园、游乐场等作用,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及有关组织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优势,合作育人,全面育人。
成立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联盟。
本着“共享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基地特色,增强整体实力”的宗旨,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和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由单校独立“作战”,形成“联合舰队”,放大教育效应和教育效果。
依托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成立了呼和浩特少年科学院,充分利用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与大学和科协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和推动全市中小学生科技发展。
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将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入系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过程,提高质量。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写,承担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
和省内和全国的实践基地联合,跨地区交流和学习,同时邀请教育专家、科学家、企业等共同参与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化或成为产品。
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实践基地将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到4.6亿元,拥有教育实践区、农业体验区、交流中心区、学生交流配套区、文化展示区、教师培训区等九个分区,新的基地建成以后,将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段,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相衔接的教育体系,为高中学校通用技术、实用职业技术和高科技创新实验提供平台;将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每期接纳约2000人,年接纳能力达6至8万人。
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随着世界教育发展的不断融合和相互促进,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终身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势不可挡的大趋势。
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为海量信息的生产与传输创造了条件,正在改变着当代世界教育格局,改变着学校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着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
据美国有关教育部门统计,至今在家上学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了200
多万人,占全国中小学生的13.6%;无线WiFi互联网已经覆盖机场、政府、学校、家庭、医院、图书馆、公共活动场所和社区,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随时都可以上网学习获取知识,社会几乎成了一大学校。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的学习将会变得更加自由和广阔,变得更加便捷和个体,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处处是学习之地,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将成为现实。
所以说,我国基础教育将面临着极大地变革,其中变革做大的将是教育与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功能在逐步弱化,社会教育将得到极大地发展,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我们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不懈的努力,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综合实践基地与校外教育体系的新局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