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性与可证实性
基于实证的研究
基于实证的研究摘要: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以来实证研究发展迅速,打破了思辨研究垄断的局面,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
实证研究方法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和客观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局限性。
同时,文章重点对实证研究的步骤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如何进行实证研究提供很好的指导。
最后,还介绍了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
我们要善于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综合其他研究方法共同使用,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效率。
关键词: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科学Abstract:By Enlightenment thought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empirical research develop rapidly. It has broken the monopoly of Speculative Research, and became a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science.Empirical research is a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The article expatiates the verifiability, Falsifiability and objectivity of analysis, and pointing out its limitation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Meanwhile,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laborating the empirical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steps in detail, its provide good guidances what should we do in empirical research. Finally, it describes the main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tests, case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etc. We should not only make the good use of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but also integrate the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gether,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Keywords:Empirical Research ;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Positivism;Scientific在19世纪以前,教育研究的方法意识比较朦胧,还没有完全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其中思辨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育研究多以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分析归纳为特点的。
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引-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南研究方案撰写指南使用说明:1.《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方案撰写指南》是为申请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的研究者撰写研究方案时提供的参考;2.此指南是针对临床研究的,对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公共卫生、流行病、口腔、社会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使用时请参考方案设计的主要方面。
3.不鼓励照搬本指南语言,而鼓励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撰写研究方案;4.以下用斜体字标注的是为方便研究者理解本指南内容而提供的事例。
每个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都应该有一份详尽的、设计科学的试验方案,即一份准确描述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如何收集分析临床数据的综合计划。
为帮助北京大学临床研究项目申办者制定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及向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申报研究项目伦理审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姚晨教授、阎小妍博士和李会娟博士制定该指南。
本文件将根据临床研究的两大类别,分别是观察性研究(用于探索,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和证实性研究(用于验证假设,下结论)来进行方案撰写格式的阐述。
在医学研究中,观察性研究主要用于评估潜在有害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及环境暴露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描述疾病或治疗模式的流行病学,研究罕见转归(如某新药不良事件的上市后监测)或确定病因,以及为随后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研究假设等。
而证实性研究是指研究者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按要求随机分配受试对象,合理安排处理因素,以对比和分析处理因素施加于受试对象后所产生反应或效应间差别的一系列研究方法,一般会有干预存在。
对于观察性研究和证实性研究相互关系,详见下图:具体格式见下:1 一般格式要求做到封面、目录、页眉、页脚完全。
页眉页脚中需包括研究题目、方案版本号、日期和页码等信息。
2 标题页标题:应用常用的专业术语表述研究设计。
对于观察性研究,建议在标题中加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等”字眼,如:矽肺宿主、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于证实性研究建议加入诸如“随机对照”字眼,如评价××胶囊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
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摘要:介绍了科学划界标准的几种不同观点,阐述了科学与非科学的主要区别。
关键词:科学;非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这一词经常被大家提及。
但是科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却不是十分清楚,而且经常将科学与非科学,甚至是伪科学混为一谈。
这不仅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引起了混乱,比如关于是否废除中医的大论战。
因此,必须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加以研究,划分两者的界限。
科学是怎么定义的呢?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
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
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99年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法国《百科全书》里说:“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
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里说:“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其实科学定义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难以划分。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在二者之间怎样划界,这个问题曾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
他们在反复思索、大量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首先是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证实标准。
这个标准的主要之点是:知识依赖于经验。
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此命题是否表述经验内容,即是否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
唯有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毫无意义。
可证实性是指能够想象出一个命题的证明方法来确定它的意义,至于这种方法能否被实际采用则是另外一回事。
《产品宣称通用准则》
《产品宣称通用准则》
1. 真实性:产品宣称必须基于客观事实,不得包含虚假、夸大或误导性的信息。
2. 准确性:宣称中的信息应当准确无误,避免模糊、含混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
3. 可证实性:所有宣称应具备可证实的依据,如科学研究、实验数据或第三方认证。
4. 完整性:宣称应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产品的特点、功能、优势、使用方法等,使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5. 合法性:产品宣称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6. 公正性:宣称不应偏袒或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应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7. 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的潜在风险、限制或不适宜使用的情况。
8. 时效性:及时更新宣称内容,确保与产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9. 责任担当: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企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务。
10. 行业标准:遵循行业内的宣称规范和标准,确保产品宣称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企业应严格遵守以上准则,确保产品宣称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证原则
“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蒯因把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归结为两个教条: ①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分
分析命题的标准或是同一性,或是必然性,或是语意规 则,这三者都要通过经验事实。不能与经验命题相区别。两 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②还原论
③”人工形式化语言“— 设想一种逻辑语言可以成为普遍 的物理语言。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依照实证原则,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属于分析命题,又 不属于可以用经验证实的综合命题。因而是”伪命题“。 (陈述的事实无事实与之对应)
卡尔纳普指出形而上学的伪命题有两种:①所运用的词 没有意义。②把有意义的词用违反逻辑法则的方式组合在一 起,没有逻辑结构。
关于事实的命题是关于周围世界认识的一部分,并不只 与个别的直接经验发生联系。单个的经验不能起检验作用。 命题组成一个体系,只是在边缘部分才和经验接触,体系的 核心是逻辑。
宽容原则
维也纳学派对形而上学和传统哲学的批判遭到同样激烈 的反击。
卡尔纳普于1934年提出“宽容原则”。“逻辑中没有道 义,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建立自己的逻辑, 自己的语言形式”。实证原则不再是一道禁令,而是一种建 议,一个常规。
但他继续反对形而上学所用水为形式的说话方式。即用 内容的说话方式来表达形式的说话方式所要表达的意思。但 是用后期的观点来看,形而上学命题充其量也只是违反了一 个常规,而不是无意义的伪命题。
总结和影响
逻辑实证主义在早期是主张通过经验事实来证明命题的 真理性,并有直接证实和间接证实的分别,但到后来由于本 身证实原则的不可靠性、不普遍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外界其他 哲学派别的攻击,它转向为对哲学语言的探究,从分析语言 开始探讨意义问题,并提出科学的或然性和相对性,但最终 也没有就从感官经验知识得来的知识进行满意的描述和提不 出有特殊威信的证实理论而受到质疑,并随着其他哲学观点 的兴起而走向没落。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说法?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个⽐较模糊的概念,很难具体说明,但⾄少涉及到以下⼏个问题。
1.会计信息应该与谁的需求相关。
谁是会计信息的使⽤者,关系到会计⽬标的定位。
相关性最初是指⼀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流量等信息,作为与所有信息使⽤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向他们提供通⽤的财务报告。
现⾏的财务报告已经达到了⼀般相关性的要求,基本能够满⾜“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供应商和债权⼈、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的需求。
但使⽤者还⾯临⼀些特定的决策问题,相⽐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特定需求的信息。
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更需要能够有利于做出“或购或持或售”决策的信息;⽽政府机构则更关⼼有利于决定税务政策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信息。
会计信息只有满⾜所有使⽤者的全部特殊需求,才能真正具备决策相关性。
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谁是会计信息使⽤者。
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三类信息使⽤者,即政府、企业外部的有关⽅⾯及企业内部管理部门。
这与其他国家将投资者和债权⼈作为会计信息使⽤者的概念框架有很⼤不同。
信息使⽤者的确定取决于经济环境和准则制定者的判断,外国的规定并不⼀定适合于我国的情况,但有⼀点是明确的,能满⾜三类信息使⽤者需求的会计体系,应不同于满⾜投资者和债权⼈需求的会计体系。
在修订基本会计准则时,我们⾯临着两种选择:其⼀是坚持三类信息使⽤者,并深⼊了解他们的共同需求,建⽴新的会计理念和会计体系;其⼆是采⽤其他⼤多数国家提出的会计概念,但我们必须放弃三⼤类信息使⽤者的想法。
在确定会计报告体系时也有两种选择:其⼀是对所有使⽤者提供相同的信息即通⽤财务报告,由使⽤者⾃⼰选择所⽤的信息,但这样不能满⾜所有信息使⽤者的需求;其⼆是对不同的信息使⽤者提供不同的信息即专⽤财务报告,每种报告满⾜⼀类信息使⽤者的需求,不同报告可以满⾜不同使⽤者的需求。
●线索及有效线索定义 -回复
●线索及有效线索定义-回复线索及有效线索的定义【引言】线索是破案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对于警察、侦探、调查人员以及研究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线索是指相关信息或证据,可以提供关于案件、问题或事件的有用线索,帮助破案或解决问题。
然而,并非所有线索都是有效的。
本文将逐步介绍线索及有效线索的定义以及如何辨别和利用有效线索。
【正文】一、线索的定义线索是案件、问题或事件中的重要信息或证据。
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答案、推理或解决问题。
线索通常是暗示性的,它们指向一个方向或给人们提供特定线索,在调查或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
线索可以是文字、声音、图像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二、有效线索的定义有效线索是能为破案或解决问题提供关键信息的线索。
有效线索具有以下特点:1. 相关性:有效线索与案件、问题或事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它们与问题的核心有关,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
2. 独特性:有效线索是稀缺而独特的。
它们不是人们常见到的信息,而是具备特殊性和独特性的线索。
3. 可证实性:有效线索是可以验证的线索。
人们可以通过收集更多证据,验证线索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可操作性:有效线索是可以采取行动的线索。
它们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采取具体行动或决策,推进调查或解决问题的进程。
三、如何辨别有效线索辨别有效线索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背景知识:具备背景知识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线索的相关性。
了解案件、问题或事件的背景信息能够更好地判断线索是否有效。
2. 核实信息:线索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核实线索中提供的信息和证据来评估它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3. 交叉验证:将线索与其他已知事实或证据进行对比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与其他信息一致或相互支持。
4. 判断力:根据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对线索进行判断。
时刻保持警觉,避免被一些虚假或误导性的线索所迷惑。
四、如何利用有效线索有效线索的利用对于破案或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利用方法:1. 收集更多信息:基于有效线索,进一步收集更多相关的信息和证据。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
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作者:杨瑞芳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1期提要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两者之间经常出现矛盾。
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更迫切需要解决。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会计信息是会计部门通过在经济活动中收集数据并加工生成的,是决策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相关决策的依据。
会计信息既要相关,又要可靠,这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中心要求。
由于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所处的立场不同,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只有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才能显示其有用性,不可靠的信息或错误的信息不但无助于决策,反而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
因而,探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尤为重要。
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质量特征。
一项信息是否可靠,由三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即真实性、可证实性和中立性。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一项计量或叙述,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一致或吻合。
要反映真实性,就要求企业如实表述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就意味着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要真实反映经济事项,就必须选用正确的计量方法,可靠地计量,如果所选用的计量方法不适当,不论会计人员如何审慎无误地计量,所得出的结论仍是不可靠的。
(二)可证实性。
可证实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取得相同的结果。
逻辑实证主义
• 四、 统一科学 • 把各种次级科学的语言还原为物理学语言,就叫做“统一科学” 的运动。在这个运动背后是“物理主义”的观点。 • • “物理主义观点认为物理语言是一种普遍的科学语言——也就 是说,每一门次级科学领域的语言都可以意义不变地翻译为物 理语言。从物理主义可以得出,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并不 存在根本不同的对象领域,因此,在科学之间,比如自然科学 与心理学之间,并不存在鸿沟。这就是统一科学的观点。” • 统一科学的目标是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是确定“基 本对象”,它们构成科学体系的基础;第二,由这些基本对象, 逐步地建构较高层次的对象。但是,在设计“还原程序”的时 候,尽管逻辑实证主义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表现出很 大的创造性,他们从来没有完成这一宏大的计划。
• 关于确证句子,我们理解它的意义与确定它的真假是同时的。理解它 们的同时也就是证实它们;掌握它们的意义的同时也就掌握它们的真 值。
• 一个真正的确证句子是不可能写下来的,只要一写下来,它就变成了 基本句子。 • 确证句子是绝对无误的,但是却完全不可证实;它们是个人的、瞬间 的和私人的。基本句子是可证实的,但是永远不能完全地证实;它们 始终是假设,“具有不确定的特点。” 4、物理主义(Physicalism)(卡尔纳普) (1)卡尔纳普认为,摆脱这种困难的出路是,重新铸造基本句子,使它 们不再报道或记录观察者的经验,而是记录观察者的可观察的物理变 化。例如,我们可以指导奥托,当他看见黄色和蓝色融合时,按一个 操纵按钮 ,这样,我们的基本句子就不是记录“此时此刻,奥托看见 黄色和蓝色融合,”,而是记录如此这般的具体的身体运动的发生, 从而消除“奥托”、“看见”、“黄色”和“蓝色”这些含混术语。 同样,不是写下“此时此地奥托感觉痛”,我们记录血压、呼吸等等 的变化。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从“科学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到“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的哲学”:1。
反对抽象晦涩的哲学思辩2。
反对建立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3。
以自然科学为真理的范本4。
追求自然科学的明晰性、简洁性与实证性第一节逻辑经验主义“维也纳小组(Vienna circle)”石里克、卡尔纳普、魏斯曼、纽拉特、艾耶尔、汉恩、哥德尔、氟兰克、克拉夫特、考夫曼、门格尔、费格尔1929:《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一、理论来源:1.弗雷格、罗素与维特根斯坦开创的逻辑分析运动2.洛克、贝克莱与休谟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3.由孔德和马赫开创的实证主义思潮4.20世纪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相对论、量子力学、数理逻辑)二、主要观点:1.认识论上的经验主义: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来源于经验2.逻辑与数学的真理是分析真理,可由分析命题中词的意义得到,不反映经验世界的信息3.因此,若命题的真理性不仅仅来源于逻辑,则其中必包含经验内容,这一部分的真理性需要靠经验和观察证实4. 形而上学的命题不是错误的,而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是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科学的哲学)三、石里克(1882-1936)1904,在普朗克指导下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2: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教授,创立维也纳学派1936,去世《当代物理学的空间和时间》,1917《普通认识论》,1918《哲学的转变》,1930《意义与证实》,19361.“批判实在论”(1)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数学与几何学是先天分析判断时空与因果律失去了先天有效性(相对论与量子力学)(2)知识与经验经验:对个别事物或属性的体验知识:从经验中找出一般,达到对事物的概念的认识(3)“批判实在论”肯定作为经验知识的对象和科学观察不到的实体存在对于那些不能直观和想象的科学实体,就必须用“概念之网”抓住它们2.哲学的转变(1)以往的哲学史是按照一个绝对真理体系推翻另一个绝对真理体系的矛盾逻辑演进,哲学很难说有什么真正的进步(2)过去时代哲学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哲学家们总是追求建立一个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过去时代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再用陈述来表达,即可以用知识来阐明;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错误。
科学的真正特征是可证实性还是可证伪性
科学的真正特征是可证实性还是可证伪性摘要本文旨在比较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以探究它们在科学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定义和划分,讨论了它们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论述了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相关概念,如推理、经验观测和实验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科学研究。
最后,结合科学实践中的实例,总结了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在科学中的作用,以及科学的真正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可证实性不是科学的真正特征,而可证伪性才是科学的真正特征。
关键词:可证实性;可证伪性;科学;推理;经验观测Verifiability Is Not the Tru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Verifiability Is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compare verifiability and verifiability to explore their roles in science. Firstly, by the definition and division of verifiability and verifiability, their importance in science is discussed. Secondly, related concepts of verifiability and verifiability, such as reasoning, empirical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and how they affect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expounded. Finally, combining with examples in scientific practice, the roles of verifiability and verifiability in science and the tru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rifiability is not the tru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but verifiability is.Keywords: Verifiability; Verifiability; Science; Reasoning; Empirical Observation1. Introduction科学是一种认识规律的方式,它基于实验和观测,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理解自然现象的方式。
国家标准审编基础——技术要素(一):规范性技术要素
国家标准审编基础——技术要素(一):规范性技术要素作者:薛斌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8年第06期按照特殊性和普遍性这一纬度对要素进行划分,可以将标准中的要素分为技术要素(即规范性技术要素)和通用要素两类。
“技术要素”的内容具有特殊性。
技术要素及其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与标准化对象、标准的使用者及制定标准的目的有关,因此每个标准的技术要素的具体内容都会不同。
“通用要素”的内容具有普遍性。
它适用于各类标准,只要选择了某个通用要素,其要素的标题就会相同,要素内容的表述形式具有共同的特点。
一、不同类型标准的技术要素技术要素是表述标准技术内容的,是某标准区别于其他标准的关键要素。
标准中技术要素之外的要素的编写都与技术要素的内容有关,都源于这类要素。
标准的技术要素可分为核心技术要素和其他技术要素。
核心技术要素决定了一个标准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标准其核心技术要素就会不同,它是一个标准之所以成为某类标准的决定性要素。
一个标准的核心技术要素之外的技术要素可以统称为其他技术要素。
不同类型标准的技术要素见表1。
一项标准不一定包括表1中的所有的技术要素,可以包含表1之外的其他技术要素。
按照标准的表述需要,表1中的技术要素可以合并或拆分,其标题可做相应调整。
技术要素的构成及其在标准中的编排顺序根据所起草的标准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技术要素选择的考虑因素和原则(一)技术要素选择的考虑因素技术要素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点:1. 确认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与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内容密切相关,也就是标准化对象不同,标准中的核心技术的内容就会不同,标准中的其他技术要素也会不同。
2. 明确标准的使用者标准化对象相同,但编写标准所针对的使用对象不同,选择的技术要素也会不同。
标准针对的是生产者,则会选择性能要求;针对的是管理部门,则可能涉及健康和安全要求。
3. 确定标准的编制目的同一个标准化对象,如果编制标准的目的不同,所选择的技术要素也会随之不同。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和证实原则.
[收稿日期 ]2006— 07— 18[作者简介 ]黄其洪 (1979— , 男 , 四川隆昌人 ,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 , 主要从事黑格尔哲学、海德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研究。
论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和证实原则黄其洪(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 , 一个命题、 , 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 , 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
, 念为基础、物理主义时期和整体主义时期三个阶段 ,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A [文章编号 ]167325935(2006 0420041203, 所以对一切超验的命题和体系都给予拒斥 , 因为在他们看来 , 如果一个命题或体系没有包含“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推论” , 也没有包含“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 , 那么“它包含的没有别的 , 只是诡辩和幻想” [1](P145。
这就是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理由 (注意 :此处的形而上学是指与内在论哲学相对的超验哲学 , 而不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对逻辑实证主义来说 , 区分科学陈述和形而上学命题 , 如何去认识一个科学命题的含义 , 就成为他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 为此 ,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意义理论和证实原则。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逻辑实证主义认为 , 一个命题、一个理论 , 如果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 , 它就是有意义的 , 而有意义的命题或理论才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
石里克说:“陈述一个句子的意义 , 就等于陈述使用这个句子的规则 , 这也就是陈述证实 (或否定这个句子的方式。
一个命题的意义 , 就是证实它的方法。
”[2](P39进而 , 他们把科学和真理相等同 , 认为科学就是真理 , 应当加以研究。
相反 , 如果一个命题、一个理论在经验中找不到根据 , 不能证实或否证 , 它就没有意义 , 是形而上学的谬误 , 应当加以拒斥。
第二章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第二章科学、技术、工程的内涵及本质特征第一节科学的本质本质:根本性质或根本区别。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质对事物的类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了这些质,此物就会转化成他物,这样的质就叫本质。
比如人既有生理的质,又有社会的质。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社会的质才是人的本质。
一、“科学”概念的起源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在我国古代,“科学”的词义相当于“格致之学”。
典籍《礼记·大学》上说:“”,“”。
格物致知表述了探究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概念。
因此,17世纪中叶,当西方科学传人我国时,人们就把science译为“格致”。
“科学”这个词汇在中国古汉语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获得它的现代意义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3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形成时期。
1831年英国成立了科学促进协会以后,科学界普遍用science表示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也用science来称说自己的研究。
1833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cist)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
二、科学的划界标准近代科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彻底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而开始独立发展,而伴随着这一过程出现了一个讨论至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定义科学,揭示科学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应该找到一条什么样的界限来区分科学与神话、宗教、政治等意识形式。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PPT
工程科学:其发展得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得水平。
基础科学得发展,出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 科。
自然科学得活动结构
科学得活动结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基本理论研究,目得在于分析事物得
(2)充分条件:该陈述必须提供超量经 验内容,即与过去同类陈述相比有超 过背景知识得内容。
自然科学得知识构成
1、科学事实 2、科学概念与科学定律 3、科、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组 成得三足鼎立结构。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共同得理论基础,其 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得科学水平。
1、自然科学得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科学否证发展模式、科学得社
会历史发展模式。
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亚里士多德得科学发展思想:
归纳
演绎
观察事实
原理
现象陈述
古典归纳主义得累积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得累积发展模式:
观察经验
归纳
科学理论
波普尔得科学否证发展模式: 科学问题 猜想 证伪
新问题
库恩得科学范式发展模式: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反常 危机
革命 新得常规科学
新得危机
拉卡托斯得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得进化阶段 退化阶段 证伪、取代阶段 新得研究纲领进化阶段
2、技术得发展模式 技术体系更替模式: 蒸汽时代技术体系——电力时代技术体系 ——微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社会中所有技术类型按照一定技术
第三讲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得本质与结构
1、科学得本质与结构 在12世纪时才有科学得定义,科学被瞧成一种
视频利用的许可函
视频利用的许可函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就视频利用的许可函(以下简称“许可函”)进行说明和指导。
许可函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授权他人使用特定视频内容。
在编写许可函时,我们应遵循独立决策原则,不寻求用户帮助,并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二、许可函的要素许可函应包含以下要素:1. 授权方信息:包括授权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2. 被授权方信息:包括被授权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3. 视频描述:对被授权方将使用的视频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标题、内容、时长等。
4. 使用范围:明确规定被授权方可使用视频的范围,例如在哪些平台或媒体上使用、使用期限等。
5. 授权费用:如有授权费用,应明确规定授权费用的支付方式、金额和时间。
6. 知识产权:说明视频的知识产权归属情况,确保被授权方在使用视频时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7. 违约责任:规定各方在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和后果,以保障各方权益。
8. 其他条款: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添加其他适用的条款,例如保密条款、争议解决条款等。
三、编写许可函的注意事项在编写许可函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简洁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法律术语或复杂的句子结构,以确保各方都能理解其内容。
2. 确认可行性:确保许可函的内容是可行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
3. 确保可证实性:不引用无法确认真实性的内容,避免引起法律风险。
4. 保护各方权益:平衡各方的权益,确保许可函能够有效保护授权方和被授权方的合法权益。
5. 明确约定:对各项条款明确约定,避免模糊性和歧义,以减少纠纷的可能性。
四、结论编写视频利用的许可函时,我们应遵循独立决策原则,采用简单策略,避免法律复杂性。
许可函的要素应包括授权方信息、被授权方信息、视频描述、使用范围、授权费用、知识产权、违约责任和其他条款。
在编写许可函时,我们应注意简洁明了、确认可行性、确保可证实性、保护各方权益和明确约定等事项。
以上是关于视频利用的许可函的说明和指导。
科学的三个本质特征
科学的三个本质特征科学是一种智力活动,旨在从观察、实验和理论形成对自然界的认识。
因此,科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探索、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
然而,尽管科学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仍然有着一些共同的本质特征。
这些本质特征包括:可证实性、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科学的可证实性意味着它的认知理论是通过实践方法检验的。
科学从来不会仅凭空想、想象或猜测形成观点,而是通过观察实验和质量的建模活动来获得知识或提出假设。
这种可证实性的活动有助于揭示客观真理,使新发现的结果更加精准可靠。
其次,科学在形成它的认知理论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普遍性。
这意味着科学家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具有同样的结果。
最后,科学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它的认知理论是有趣的,并可以被推广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
科学可能在其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它仍然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
这三个本质特征是可证实性、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可证实性意味着科学家通过实践方法来测试认知理论,而普遍性则意味着不同地点和时间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而可持续性则意味着科学可以被推广到其他相关领域。
它们都是衡量一个现象是否科学的关键要素。
科学的可证实性、普遍性和可持续性使它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只有被检验的结果才会被认可。
这种可证实性又有助于科学家们在未知的领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取得新的突破,从而使科学研究取得更多成果。
也就是说,这三个本质特征是衡量科学的核心,是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
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可以探索和推进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个人成功。
考虑到它具有的可证实性、普遍性和可持续性这三个本质特征,科学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只有拥有这三个本质特征的科学,才能够使人们发现和理解新的真理并开展对自然界的探索推进。
因此,培养科学精神,提倡科学发展,加强科学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特征。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会计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非常突出的地位。
理论上,会计信息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第一是相关性,第二是可靠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靠性和相关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的权衡,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能够帮助信息的使用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市场进行预测的难度也进一步提升,处理好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能够帮助生产者、消费者把握动态的市场信息,制定出科学的会计政策。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文中阐述了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最后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措施,希望对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含义1.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含义会计信息相关性指会计信息要具有真正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需求者投资、制定决策的要求,能够帮助需求者对企业发展全程情况进行了解、预测和评价。
当前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标准进行了界定,指出会计信息要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经营情况,例如,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能够真正对企业经营者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实践中即使有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但是如果对决策者而言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话,该会计信息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可靠性固然是重要的,但只有和决策者相关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其对于决策者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会计信息相关性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是预测价值,第二是反馈价值,第三是及时性。
你认为可证实性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是什么?
你认为可证实性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是什么?
1. 可证实性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可信度是其存在的基础,而可证实性正是确保新闻报道可
信度的关键因素。
当一篇新闻报道被证实为真实和准确时,读者就会
更加相信它所传达的信息,从而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2. 可证实性可以减少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谣言和虚假信息往往会以迅猛的速度传播,给社会带
来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而可证实的新闻报道可以帮助公众识别和抵
制虚假信息,减少谣言的传播,从而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利益。
3. 可证实性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只有确凿的证据和事实可以支撑一个消息或报道,并为其赋予说服力。
可证实的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能够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
态度,并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可证实性可以帮助新闻媒体树立良好的形象
新闻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坚持可证实
性的原则,新闻媒体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可证实性是新闻报道的道德底线
作为新闻从业者,保持可证实性是维护自身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的表
现。
只有遵循事实真相,坚持可证实性,才能不辜负公众的信任,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和启发。
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如何撰写
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如何撰写一、引言报告作为一种学术或专业性文书,一般包含了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其中,结论和建议部分是整个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读者最关注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讨论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如何进行撰写,以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二、结论的撰写要点1.精确而简明:结论是报告的核心部分,需要准确表达研究或调查的结果,同时要避免冗长和模棱两可的表述,突出主要部分。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使读者能够直接理解和接受,避免术语过多或专业性过强,让读者轻松把握报告的主要观点。
2.与目标一致:结论应该与报告目标一致,回答或解决报告提出的问题或研究目的。
要注意确保结论在逻辑上与报告的整体关系紧密,避免出现无关或矛盾的结论。
3.客观和可证实:结论应基于充分的研究或调查结果,并且能够通过相关的数据、实验证据或案例进行支持。
避免凭空给出个人观点或推测,否则会降低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建议的撰写要点1.实用和可行:建议是针对报告中的问题或研究对象,给出的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
建议应该具有可行性,能够实施和落地。
要考虑到实际的条件和资源,避免给出过于理想或不切实际的建议。
2.具体和细化:建议应该具体明确,不应过于笼统或泛泛而谈。
对于不同的问题或情况,可以给出具体的步骤、方法或操作指南,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实施建议。
3.可操作和可评估:建议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读者进行实际操作或行动。
在给出建议时,可以考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或计划,以帮助读者实施建议。
同时,建议的执行效果应该可评估,可以考虑给出一些评估指标或方法,以判断建议是否有效。
四、结论与建议的关系结论和建议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结论是对研究或调查结果的总结和概括,是对问题或目标的回答或解决方案。
而建议则是针对结论给出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撰写时,结论和建议应该相互关联,结论为建议的基础和依据,建议为结论提供可行性和实施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 本书是在 1922 - 1925 年期间酝酿写成的,在维也纳 学派内部经过讨论后,于 1928 年出版。这本书旨在 “提出一个关于对象或概念的认识论的逻辑系统,提 出一个‘构造系统’”。他把自我心理经验和性质概 念作为最低层次的概念,用重新定义的方法,在这些 最低层次之上构造出物理对象,由此又构造成他人心 理对象,最后构造出社会科学的对象,这样把一切知 识领域的对象或概念都从某种基本对象或基本概念中 构造出来,反过来,一切知识领域关于旧概念或对象 命题都是通过分析被还原到作为系统基础的基本概念 或基本对象的命题,由此构造统一科学的知识体系。 卡尔纳普称此为“理性重构”。
翻译问题:
(1)第1、3自然段:“经验意义的要求”。 〔英〕“the empirical-meaning requirment”: 经验主 义意义观的要求。 (2)第3自然段:“…这就是:可以把规定概念应用 范围的构成命题的证实的那些经验项目一一指出”。 〔 英 〕p.343-3 : “ …that one can specify those empirical items which woul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or constitute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proposition”。能够详细列出那些 决定概念应用范围或构成命题证实的经验项目。
意义和证实
〔德〕莫里茨· 石里克
第2章 可证实性
2.1 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 2.2 “可证实性”的含义
2 .3
早期维也纳学派的强“证实”观及其根源
Clarence Irving Lewis (1883-1964)
A major American pragmatist educated at Harvard, Lewis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rom 1911 to 1919 and at Harvard from 1920 until his retirement in 1953. Known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modal logic and as a proponent of the given in epistemology, he also was an influential figure in value theory and ethics. --The interna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石里克谈到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一 个误解:
石里克澄清到: “语词上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这些词在 实际上是怎样使用的”,也就是知道这些词的 定义,知道它们最终通过实指定义实际上指称 什么。 “命题的可理解”就是要求“知道一个命题怎 样得到证实,就是在语词上和逻辑上理解该命 题,而不是什么在它之外和之上的事情”,并 不是超出命题本身的意义提出什么要求。
石里克的辩解:
(第6、9、10段) “‘可证实’并不意味着‘在此时此地可以证实’, 更不意味着‘现在得到证实’”,因此,证实“能 在将来出现,或是只能在当下出现,是无关紧要 的”。 也就是说,“可证实性”是证实的可能性,它可以 是一个命题的断定出现在当下的经验中,也可以是 它的断定出现在将来的经验中,经验并不限于我们 实际观察到的东西。维也纳学派是以“可证实性” 作为意义标准,而不是以“证实”作为意义标准,, 石里克认为这是不会陷于“意义的归谬法”的。
卡尔纳普在这本书中确实暗含有这样一种强 证实的观点:一个语句的真正被证实,意味 着,它只有在主体当下的、直接的经验中出 现,即在此时此地得到证实。因为一个关于 未来事件的命题其实只是断定现时存在着的 某种期望,谈论过去的事件实际上意味着谈 论现在的回忆,这些都不是当下经验上有意 义的真正的证实。
-“思想自传”,载《卡尔纳普哲学》,希尔普编,1968年,第12页。
石里克把这个错误的根源归于罗素:
因为卡尔纳普的那本书是在罗素的感召下写的,他 在“思想自传”中说谈到,他深受罗素和怀特海合 著的《数学原理》和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 识》两本书的影响,特别是后一本书号召未来的哲 学家运用从数理逻辑中提升为一种哲学方法的“逻 辑分析”去探究和澄清哲学问题,卡尔纳普说: 我觉得这个呼吁仿佛是向我个人发出的。从今 以后我的任务就是以这种精神去工作!此后我 的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应用这种新的逻辑 工具去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
2.2 “可证实性”的含义
刘易斯把维也纳学派的“可证实性”理解为: (第7-8段) (1)只有能够得到明确的证实的陈述才是有 意义的; (2)而证实只能出现在主体当下的经验中。 由此推论,这将导致“意义的归谬法”:如 果只有被此时此地的经验证实的陈述才是有 意义的陈述,那么绝大多数科学陈述都是不 能证实的,都是无意义的陈述。
2.1 刘易斯对经验主义意义观的表述
刘易斯把经验主义意义观表述为两层意思: 第一,所提出的任何概念或命题都有明确的所指, 这个所指“在语词上和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 这涉及“可证实性”问题。 第二,“进一步的意思”是:能详细列举出那些概 念的应用范围的经验项目,或者构成命题证实的经 验项目。这涉及检验方法的问题。 所以,刘易斯要求澄清“可证实性”和“检验方法” 这两个用语的意义。
( 3 )第 4 自然段:“检验办法”;“可以证 实”。 〔 英 〕“method of testing” - 检 验 方 法 ; “verifiability”-可证实性 test:v. n. 检验 testability:n. 可检验性 verify:v. 证实 verification: n.证实 verifiability: n.可证实性 verificationism:n.证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