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有答案)1.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来,而无车马喧。

(___《饮酒》)2)“家住___,人在___”,出自北宋词人___的《青玉案·元夕》。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欲弹琵琶马上催,又恐琵琶声催泪”。

2.(2分)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B.___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曲艺是更是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的“自律的艺术”,在雅俗之间游弋。

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___的质疑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___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___用自己的行动对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___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艺术这个方程实际上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世界(指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或情感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他用示意图来加以说明:在这四个要素中,___并不看重“作品”本身。

对于他来说,作品不必是某种精湛的技艺或美感的表现,而是一种观念的表达。

艺术家的作用是发掘和表达这种观念,欣赏者的作用是理解和接受这种观念。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 ①②④③B. ③②④①C. ①③④②D. ②④③①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按要求填空。

______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闻角[唐]章孝标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

A.羁旅B.咏史C.边塞D.咏物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______ 。

A.慷慨激昂B.雄奇瑰丽C.平实质朴D.深沉悲壮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

黄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黄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黄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1分)1. (4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B .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C . 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D .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2. (2分) (2015高二上·永昌期中) 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 . 重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端午节B . 春节重阳节元宵节冬至清明C . 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冬至D . 元宵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3. (2分) (2017高三上·徐州期中)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 . 欲知别后思今夕,溪水东流是寸心。

4. (3分) (2017高三上·海安期中)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 《三国演义》故事起始阶段,刘备、关羽、张飞虽有英雄气度,能转战四方,但由于缺少具有宏观战略眼光的智谋之士,未能成就大业。

B . 《红楼梦》中,平儿心地善良,处事得体慎重。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积累运用专题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积累运用专题

积累运用专题奉贤区一、积累运用(10分)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 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俱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双照泪痕干(2)可堪孤馆闭春寒;郴州旅舍(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选择题(5分)(1)C (2)B宝山区1.按要求填空。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精校Word版)(教师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精校Word版)(教师版)

............身的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创新所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是事实而非价值。

换言之,创新本身并不足以确保其自身的价值。

,在个体的人格整体中一定有... .... 2020 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一)宝山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

(16 分)现代人与创新人格刘铁芳①创新品质固然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但创新品质就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核心特征乃至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标志吗?实际上,所谓现代人并不是对当代社会人的一种简单规定,其含义主要有二,一是从时间观念上看,指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它相对于古代人、近代人;一是从品质来看,指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它相对于传统人。

就现代性品质而言,它也不是一个既定的、规范的概念,而是一种生成性、开放性的指向。

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基本人格特征是基于封建伦常之上的人格的依附性、非独立性,义务意识,崇尚权威,强调服从,重共性,重守成等,那么,在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向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人格特征乃是人格的独立性,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强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意识,对新事物的开放性,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等。

显然,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所涉及的决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某种知识形态,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整体,以创新人格来涵括现代人的基本人格特征是远远不够的。

②不仅如此,如果说传统社会尚可以概括出某种基本的人格范式,以开放性作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人,恰恰拒绝对人的简单规约。

现代人在拥有现代性社会所需的基本品质外,还拥有更广阔的开放的自主发展空间,人们的个性发展不会简单地终止、停留在某种既定的发展被还原成某种简单化的范型。

这样,尽管创新可算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品质,但我们却并不可以因之而把现代人规约为以创新为核心的人格标准范型,从而把那些现代社会中创新品质不够的人统统打入另册。

现代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在观念中构造出来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一个的人,创新人格范型不足以涵括现代人的人格范型。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2020年上海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答案】1.(1)衣带渐宽终不悔(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2.(1)D (2)B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事实与价值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0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事实与价值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

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每个引进的名词术语都自带文化视角申小龙①一段时间以来,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话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就话语本身而言,是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文化的载体。

所以,当务之急是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把中国话语这个概念弄清楚。

②一个世纪前,我们的语言还属于古代范畴。

现代化之后引进了很多新的词语,导致我们的语言研究实际上是用欧洲的术语范畴分析中文,这就会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语言学上用的最基本单位:词。

这是对英语word的翻译,中文中没有这样一个基本单位,只有“字”。

而“字”在现代语法结构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因为按照拼音文字,“字”只是一个书写单位,并不是语法上的基本单位,所以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词”。

句子也是这样,句子的概念也是从欧洲翻译过来的。

古代汉语的“句”是“句读”的句,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句子”的“句”是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③由此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困扰。

在语言学里,词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但是一旦引入了欧洲语言中的这个概念之后,它在中文中变得模糊不清,我们说不清楚汉语的词,就是当两个汉字被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究竟是词组还是词。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搞不清楚还能不能再往下分析,不能确认它是不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

比如“睡觉”,是一个词,但是“睡” 和“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位,是可以拆开的,比如“睡了一个好觉”。

④在欧洲语言理论中,“字”是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我们现在渐渐认识到,中文语法肯定是要建立在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

汉字的组合对于中文来说是有根本意义的,而这个意义在欧洲语法的视角中是看不见的,因为它们只认词。

这意味着整个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是建立在西方范畴之上。

⑤其实每个学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⑥由此可见,几乎所有欧洲术语拿到中国来以后都要打个问号。

当它们被用来分析中国文化的时候,可能都不是一个具有合法性的表述单位。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__________《苏幕遮》)(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______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羞于见人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小明看到上观新闻上发布了本地的疫情数据,立即向同学通风报信。

B.这凹凸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作茶楼餐厅之名,更觉不落窠臼。

C.疫情期间,每个上海人都自觉在家,减少出行,整座城市万人空巷。

D.小明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1.构成快乐生活的不是无休止的狂欢、美色、鱼肉以及其他餐桌上的佳肴2.就像某些由于无知、偏见或蓄意曲解我们意见的人所认为的那样3.而是清晰的推理、寻求选择和避免的原因、排除那些使灵魂不得安宁的观念4.我们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不受干扰A. 2413B. 1324C. 4213D. 3214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1.道德记忆是人类对其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

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凭借天生的记忆能力刻写个体道德记忆;家庭、企业、政党、民族、国家等社会集体则具有集体道德记忆能力,但它们刻写集体道德记忆的方式远比个人刻写个体道德记忆的情况复杂。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道德记忆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它都具有选择性特征。

对此,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解析:2.道德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人类的道德生活经历是复杂的,而我们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加上我们的记忆还会受到“遗忘”的阻挠,因此,要记住过去的所有道德生活经历客观上是不可能的,人类积累的道德记忆在内容上往往少于我们的实际道德生活经历。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2020.5一、积累运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_________《苏幕遮》)(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______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鱼我所欲也》)(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羞于见人之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上初阳干宿雨 (2). 周邦彦 (3).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5). 犹抱琵琶半遮面【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文化常识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此题中需注意“琵琶”“遮”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二、按要求选择。

2.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 小明看到上观新闻上发布了本地的疫情数据,立即向同学通风报信。

B. 这凹凸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作茶楼餐厅之名,更觉不落窠臼。

C. 疫情期间,每个上海人都自觉在家,减少出行,整座城市万人空巷。

D. 小明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以致很简单的题目也常常出错。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黄浦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黄浦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黄浦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灯塔刘建超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

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

去,下海耍吧。

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

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

没啥说的!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就随着部队的改编成了海军。

他以为海军就是要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

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

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

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

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

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

父亲从没有一点儿的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

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

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

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

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宝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秋的旋律韩秀①入秋了,2008年的华府,空气有点冷,带着硬度。

②10月初,里诺从事玻璃艺术六十年的回顾展,在白宫对面的美国艺术艺廊 Renwick Gallery 盛大登场。

里诺如同一阵暖风,从玻璃之都威尼斯的莫拉诺飘然抵达华府。

10月3日,展览开幕,里诺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轻松自在地和华府人见了面,签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展品前人头攒动,一时间,白宫周遭的温度迅速上升,华府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③美国是莫拉诺艺术玻璃的巨大市场,而里诺却是整整一代美国玻璃艺术家的良师益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来没有念过英文、从来没有搭乘过飞机的里诺来到了西雅图北部的皮尔查克玻璃学校。

这位“驻校艺术家”讲的英文没人懂,手里握着奇奇怪怪的工具,吹着口哨,哼着意大利舞曲,玻璃就在他的手里舞动起来并成为他要的优美形状。

里诺笑说,“玻璃就是语言”,玻璃帮助他和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打成一片。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今天已经赫赫有名,但是他们回忆起里诺,还是一往情深。

“没有秘密,”里诺说,“我放手大干,一览无余。

”④美国艺术家们对里诺工作的热情和体力印象深刻:“早上七点钟,里诺就要大展身手,我们只好六点半准备好一切。

里诺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根本不停!我们的年龄是他的一半,都需要轮流躲在一边喘息一下!”⑤1934年里诺出生在莫拉诺,体力并非天生,他从十岁就开始吹玻璃了,十一岁的时候拿到第一份薪水。

那时候,里诺的工作时间就是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有时候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清早照样出现在滚热的炉前。

里诺二十岁的时候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Maestro(意思是“大师”)。

如同大指挥家一样,带领着四人团队在玻璃艺术的世界里扬名立万。

与里诺合作过的美国艺术家屈胡利一再告诉世人,在玻璃世界,没有人比意大利人更能发挥团队的威力。

里诺笑说:“玻璃知道今天是谁在指挥!”真是豪气十足。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汇集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汇集

上海市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汇集2020年徐汇区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①黄庭坚前日幽人②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③.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①此为黄庭坚于熙宁四年辞去叶县尉职务时所作。

平舆,在今汝南县,汝水流经此地。

②幽人,指李子先,与黄庭坚是同乡好友,时在并州担任佐吏曹的小官。

③青袍,品级低下的官吏所穿的服装。

(1)这首诗可能在以下哪本书中找到?A.《山谷外集》B.《草堂诗余》C.《古诗纪》D.《唐诗别裁集》(2)以下关于本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主客并提,构思巧妙。

B.颔联实写夜景,触动真情。

C.颈联巧用典故,寄意深远。

D.尾联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3)诗题中有一“怀”字,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着“怀”字来写的。

2020年闵行区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酬范记室云[南朝•梁]何逊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

风光【注】蕊上轻,日色花中乱。

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

清谈莫共理,繁文徒可玩。

高唱子自轻,继音予可惮?【注】:风光,指风中闪动的草木光色。

(1)诗歌中与诗题的“酬”字紧扣的一句是。

(2)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明白晓畅B.意境宁静清幽C.写景以景托情D.抒情凄寂哀婉(3)请对本诗的第二联进行赏析。

2020年浦东新区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易水歌陈子龙①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②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④.【注释】①陈子龙:明末抗清志士,明亡后,清兵陷南京,开展抗清活动,事败投水殉国。

②骊驹:《诗经》篇名。

③督亢:古地名,战国燕的膏腴之地。

202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2020年5月(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的一项是()。

(2分)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结论。

③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①②④③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事实与价值①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

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

我们总是从静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

然而,事实却不发生,也不发展、结束或改变。

“事实”这个词儿有很强的证据含义,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

事实是静态的,这跟事实的证据含义.......有关——证据当然不能一时这个样子一时那个样子。

③我们不妨把世上的事情比作树林,把事实比作木材。

树木生长、壮大、死亡,树根长在泥土里,又跟别的树的根系纠结在一起,枝叶互相交叉,又有藤蔓缠绕其间。

我们要打桌椅、盖房子,跑到树林里,伐下合适的树,截成立柱和檩子,制成木板。

树是自生之物,事实是有用之材。

我们从自生之物取有用之材。

我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里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④既然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我们自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截取。

“李四打了张三一拳”是个事实,但这可能是从“张三先打了李四两个耳光,李四回了张三一拳”截取下来的。

由于截取的角度、长度、密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有时甚至会“歪曲事实”。

世界上每天发生无数多的事情,要论证某个结论,何须编造事实,两个人挑选的事实不同,足以引出完全相反的主张。

⑤那么,把所有事实都陈列出来如何?在法庭上,不仅要求“所陈述的都是事实”,而且还要求所提供的是“全部事实”。

然而,我们肯定无法从字面上穷尽“全部事实”。

所谓“全部事实”,说的是全部相关事实。

⑥我们为了论证什么才确立事实、寻找事实。

事实的主要身份是证据。

在有些领域,有些场合,我们需要从证据和结论的关系来看待世界。

典型的是法庭和科学研究。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在提供证据,所以,事实和价值通常是连在一起的。

“他跳进火海去救战友”“他骗走了他妹妹的钱”,这些话是在陈述事实抑或作出价值评判?根据同样的事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根据同样的情报,你主张进攻,我主张按兵不动。

但判断不同,并不意味着你我把自己偏好的价值贴到事实之上,而是把同一个事实跟不同的情况联系了起来。

⑦事实是判断和论证的理据,它因此已经有了价值,我们也的确经常说到“获得了有价值的情报”“发现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呢?宽泛地说,人们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可能是说它只具有工具价值。

弓箭因为能够用来射鸟射兔而有价值,改用火枪来打猎了,弓箭就没价值了,或只剩下博物馆收藏的价值。

在较为具体的意义上,人们把事实和价值分离开来,大概是要说明,无论你持有何种价值观,事实还是那个事实。

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并不把也不必把天下的事情分成事实和自己的感受。

然而,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

在甲方看来,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乙方却不这么认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是:张三未经李四允许就从李四那里拿走了1000元。

这个事实可以被解释为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但也容许其他的解释,例如,张三和李四是极好的哥们儿,你用我的我用你的一向不用事先打招呼。

法庭要求证人尽可能屏蔽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只陈述事实。

学术与科学以相似的方式专注于事实。

⑨并没有两个世界,一个事实世界,一个价值世界,我们也不掌握把价值贴到事实上的魔法。

倒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些事情从流变不息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中切割出来,确立为事实。

在这些情况下,在特定的意义上,事实与价值相分离。

3.第②段加点词“事实的证据含义”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

(2分)4.下列对“事实”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A.事实存在于事情之中且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B.作为判断和论证的理据事实本身已有价值。

C.根据同样的事实人们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D.同一件事情可以完全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

5.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3分)A.作战室里指挥官需要情报员报告对敌情的感受和事实。

B.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不太可能。

C.父母对孩子病情的焦急和忧虑,不是医生需要的事实。

D.老板通知员工下午3点钟开会并讨论决议应属于事实。

6.第③段的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4分)7.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是谁,在敲打我的窗①从前在村里住,邻家婶子来找母亲,也不进门,隔着窗户拉家常。

那时觉得窗户真是个好物件,既能隔离怀疑和危险,又能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的意思。

邻家婶子要走,也不讲什么客套话,仿佛她是路过窗前的一只鸟或一股风,毫无定性且自然而然。

下次再来,她在自言自语几句之后,会用手指关节嘣嘣地敲响窗玻璃,那时,母亲抬起头,对着她笑笑,声音被表情回应,便是彼此打了招呼。

禾苗喊我去外面玩,也会敲响我家的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就像电影里的电报密码一样,我很快就能听见并明白她说了什么,作为回应,也朝她一笑,跳下炕,穿了鞋推门出去,跟她跑出院子。

②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生病时。

外面的风景也就窗格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仿佛小手帕上的景色,一块块移来动去。

看久了,人便发困。

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色暗淡。

盼望有谁的手指能敲响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

来自身体内部和房屋外部的声音,总是惊人的相似,有克服和超越当下困厄的力量。

但似乎不过是奢望。

窗外渐渐起风了。

风裹着尘沙,也会叩响窗户,啪啪啪啪,时急时缓,让人心里发毛。

大人们早早收拾完,钻到被窝里,在狂风不停叩击窗棂和撕扯万物的碎裂声中,渐渐陷入梦乡。

③早晨,窗台上落下白白的鸟粪,但并没有见哪只鸟停下来过。

母亲漫不经心地说好像房檐下住了麻雀,我一遍又一遍地抬头寻找,并无麻雀的踪迹。

怀疑我们睡着时,鸟雀叩响过窗玻璃。

那时,它们或许是在寻求救护,也或许只是想将一些惊人的消息带给人们。

燕子每年夏天都会来房檐下,修补旧巢,孵育小燕,出出进进,颇为从容。

过了几天,小燕子开始练习飞翔,有只小燕落在窗台上,它好奇地盯着窗玻璃看了又看,让我以为,它会用喙去叩响。

但从来没有叩响过我家的窗户。

④窗口是世界的出入口,而一块窗玻璃就是一面荧幕或者反射镜,会将正在发生的一切,毫无遮掩地透露给你,让你惊喜和忧郁。

对于一个喜欢蜗居在家的人来说,窗口在他的生活中,无疑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同时也最具权威,它既能证明你的猜测,也能驱散你的怀疑。

⑤如今我住六楼,窗户有九面之多,我既看到前面的世界,又可看到房子背后的一切,生出自己的身体内有无数双眼睛的错觉。

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

楼房住起来颇为清净,但邻居之间却不会走动,即便有特殊的事件,也不会敲响彼此的门板。

那年地震,邻居在楼下按响每家的门铃,而不是敲开你的门。

这种自觉远离对方、制造距离、各人自保的姿态,已成为彼此的习惯。

不打搅,不影响,也成为楼房住户基本遵从的规矩。

家更像是一座孤岛,我们各自守卫和躲藏的地方,不接纳,不敞开,也不交融。

⑥有失有得,有天竟发觉六楼原来刚好是鸟雀们停驻的空间。

它们喜欢立在厨房的窗户前,头朝着天空,背靠着我的目光,休息或者鸣叫。

偶尔忘形,转头来会叩响窗户,又让人惊喜。

喜鹊、斑鸠、燕子、鸽子、麻雀等等好多种类好多只鸟,还不够,我自己又开始在露台上养鸟,小小的文鸟,通黑的红嘴雏鸟。

如此这般,招得更多的鸟类前来,仿佛它们突然发现了一处根据地。

恍惚又是早年间村里情形,人们过来串串门,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它们在露台上走走停停,一缩一缩地伸着脖子踱步的情形,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

外面的鸟会对着笼子里的文鸟叫喊,试图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跟自己去往阔大的天空翱翔。

而有时,它们又跳到窗台上,敲我书房的窗户,嘣嘣,嘣嘣,嘣嘣嘣,发电报一样的声音,试图得到一些回馈的信号。

几只鸽子走离鸽群,停在撒了小米的露台上,陡然生出自己的前世也曾是它们中一员的假想。

我耐心而持久地训练红嘴鸟苏苏学飞翔,让它从我的手中飞到地面,再从我的头顶飞下来,后来,它就能飞到七楼楼顶了,再后来,它跟一群鸟飞到了田野和草丛,更远的河谷和森林中,再也没回来。

⑦夜里下雨了。

雨声急急缓缓,虚虚实实,淋淋漓漓,叩着窗户,如更鼓,似木鱼,渐敲渐灭,渐沉渐寂,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不在,你的急躁和贪心也不在,天地间,只剩下了它们,它们的幻舞,它们的沉静,它们的坦荡。

⑧早上却被冰雹声惊醒了。

风卷云动雨倾城,叩窗犹如瓦缶鸣。

轻轻拉帘,雨后的天地,被朝阳照耀,崭新得让人欣喜,哪有什么冰雹?却原来是一只斑鸠正在啄我的窗户,我笑笑。

隔着玻璃,第一次看清鸟的眼睛,那么专注,那么明亮,那么不设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