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横滨的开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横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一、横滨“开港场”的设立与开发 1858年7月29日,幕府全权代表井上清直、岩濑忠震在停泊于神奈川附近 海面的美国军舰“波哈坦号”上与美国代表哈里斯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 约》,近代日本藉此走向开港。 1859年春,幕府投资近10万两白银,开始筹 备横滨“开港场”的初期建设工作。1859年7月1日,横滨在神奈川的名义下正 式开港。 “说起来横滨本是个半农半渔的村庄,原来并没有市区。幕府为了赶上条 约所规定的开港日期而加紧了市区的建设。”为了避开在神奈川建港,幕府果 断地投入巨资,夜以继日地突击横滨开港地建设工程。幕府将横滨村的村民全 部迁移到堀川以东,而把腾出来的土地指定为开港专项用地。以“运上所”为 界,把东部定为“外国人居留地”, 西部定为日本人居住区。在户部村设置 了神奈川奉行所用以管辖横滨村。在1859年7月1日正式开港之前,基本完成了 为外国人服务的官邸、房屋、仓库,包括妓院等设施建设。新的街区初步形成: 沿着海边划分了海岸通、北仲通、本町通、南仲通、弁天通等5条街道;形成 江户风格的市镇。 其他开发项目包括:逐步填埋洲干湾一带,称其为横滨新 田、太田屋新田等;从吉田新田到野毛浦之间,架起了野毛桥、都桥,在太田 屋新田则架设了吉田桥。
与此同时,被幕府强行命令“进入横滨” 的江户商人沿街开起店铺。在 开港之前进入横滨的商人在70家以上,而且大部分店铺是短时期内建成的临时 房舍。可是“本町四丁目建成的中居屋重兵卫的居宅却在房檐镶上铜,墙壁和 天棚上还镶着金铂,取名为‘滨御殿’。据说遭到神奈川奉行所的叱责,因过 于奢华而重新改造。” 横滨的居民不断增加,日本人街区也人满为患,几乎 没有开设新店的余地。于是开始向吉田町、伊势佐木町、野毛等方向发展。 “从弁天社以南沿弁天通填埋了大面积的沼泽地,建起出租的房屋。一时间, 尝试着做生意的人往来不断。结果,市街很快繁华起来。”另外,神奈川辖下 的村镇以及关东各地的农民、町人纷纷加入开港地的建设。随着开港后市区面 积的持续扩大,参与土木工程建设成为这一地区的居民每天赚取现金收入的来 源。 随着开港地的开发建设,湿地和沼泽逐渐消失踪影,房屋越建越多。1864 年建成吉田町,紧接着福富町、末广町、山吹町、富士见町等新的街道相继诞 生。在外国居留民不断增加的影响下, 日本人街区也涌人大批本国移民。 “在13本各地的外国人居留地当中,横滨居留地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是最大的。 包括后来扩展的地域,关内与山手所占的总面积约为326000坪,1878年居住 的外国人共计约3200人,1880年进驻的外国商社有60家;位居第二的神户仅 有22家。”可见当时的横滨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三、休闲设施建设及社会发展状况 明治政府注重通过横滨的近代化建设,树立文明开化的样板,取得经验并 向全国推广。当时外国的人员、物资及情报几乎均通过横滨进入日本各地。铁 道、电信、瓦斯灯等近代文明产物最初均在横滨诞生、使用。到了1864年,居 住在横滨的外国人开始向幕府要求修建娱乐设施。这一年完成了外国人散步、 休闲用的“游步新道”。另外,应居留地外国人团体要求,1866底在根岸建成 日本最早的赛马场。与此同时,各类运动会也渐次举行。1864年5月,在英国 领事馆附属监狱的运动场举办了田径运动大会,是为日本最初的田径运动会。 1865年11月,在建于根岸村的打靶场兼练兵场举办了日本最初的射击比赛。 “这样,在横滨由外国人举行的正式体育运动会引起了日本人的关注。观看这 种运动会的日本人终于开始尝试体育运动了。”1866年的划艇、网球,以及 1868年的板球等俱乐部相继诞生,这些俱乐部经过重新组合,又产生了新的俱 乐部。
总的说,这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特别是文化遗产法和城市规 划法修订导致的城市景观保护和历史地段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促进了80年代 城市设计的勃兴,影啊到日本其他城市,如京都、神户城市设计活动的开展。 在国家这一层次上,政府则修补和增加了与城市环境改善相关的政策。 80年代的日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高峰期,这一阶段以私有 投资为特征。日本许多城市这时都抓住土地价格急剧上升的契机,实施了不少 城市环境的改善工作。起初,工作的焦点仍然是城市景观及其美学方面。然而, 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市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亦未能听取市民们的反馈 意见和评价,所以城市设计得到的支持和理解比较弱。到了80年代下半期,社 会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人们这时意识到,城市开发和环境改善需要整体考虑, 要找到这两个方面的有效契合点,才能吸引各方面投资,尤其是私人投资。同 时,政府也开始把城市设计真正看作是环境改善的一种手段。大家公认,城市 开发既需要决策和实施的连续性,也同样需要有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就在这一 时期,城市设计小组升格成为城市设计室,作用也有所改变。虽然它本身依然 还是设计小组的概念,但做的项目急剧减少,管理、引导和协调成了工作的重 点。设计室与外界其他设计者相互合作逐渐增多。城市设计的实施面也大大拓 宽,甚至扩展到横滨市郊区。同时,又增加了“水与绿的城市创造”、“保护 和延续历史的城市创造”等主题。在市中心区,人们则利用风格不同的地段特 点,创造出丰富的城市景观。许多小公园、广场、滨河绿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形 成的。
作为一个整体的七项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创造一个令人舒适愉快的城市空 间环境;同时,促使政府引起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正当人们逐渐形成共识之时, 这些目标操作的现实性又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城市社会基础中,立法体制及操控城市空间布置的准则主要放到 了功能主义和经济理性上,忽视了文化理性和生态理性,从而阻碍了上述目标 的实现和城市设计的发展。其次,城市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和关联性,各自 为政。 因此,综合改革传统垂直式的行致架构,理顺条块之间的关系就成为 当务之急。同时,在日本公民心目中,城市设计尤其是公共空间环境的观念也 不如欧美那么普及。 为此,在城市设计实施的最初五年,即70年代上半期,横滨城市设计小组 的主要任务确定为,通过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步行商业街和 绿化开敞空间的复兴,向市民们传播普及城市设计的信息,同时,设想发展一 种能促进各行政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民问台作的工作体制。具体而言,这项工作 是由筑波大学副教授岩崎峻介尊三人负责的。他们除解决建设中的专门体制外, 大多数问题都是与市民委员会协商解决的。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首先在横滨城 市中心建立了都市轴心的步行系统概念,并且付诸实施。他们认为,当日本机 动急剧增加的公害逐渐为社会所关注的时候,提出“舒适步行空间的创造”的 主题是最容易被市民们所理解的。著名的大通公园就是在这一时期城市设计开 展的重要成果。
四、余论 “从幕末开港到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东 方封建民族(日本)被迫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改造和努力实现民族资本主义自立的 历史过程。”横滨开港的历史可以说是在外压背景下日本近代沿海开放城市兴 起与发展的缩影。从其开港源自文库的历史进程来看,大致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横滨是在短时期内急遽扩张而形成的城市,呈跨越式发展特征。城市 学理论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大致为:部落一村 庄一小镇一城市一大城市。而横滨的发展轨迹却打破了这种模式。 “横滨是幕 府权衡各种厉害关系后,特意以偏僻之地的贫穷村庄为核心建设起来的城市。 这与从奈良时代起就作为交通要道而繁荣起来的神户等城市相比,城市的形成 方式完全不同。”可见,横滨是在幕府通过行政命令、拨发经费以及提供特殊 优惠政策的前提下短期内从渔村直接发展起来的城市,绕过了小市镇这一发展 阶段。 (二)近代横滨发展极不平衡,伴有殖民地城市特征。幕末时期, 日本内 外矛盾尖锐,武士纷纷破产,流落到农村等地,传统城市城下町人口呈减少趋 势。 “江户时代的城下町并没有随着时代而悉数发展为明治以后的地方中心城 市。因为把军事要素作为建城的首要条件,难以适应新的时代的城下町就那样 衰落下去了。”∞与城下町相比,可以说横滨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从各地而来 的移民不断增加,开港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而世代半 耕半渔的横滨村民们就像继子一样被无情地抛弃在繁华之外。他们既没有做买 卖的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市容市貌的变化 横滨外国人居留地的警备体制日益完善,外国人团体逐渐有了安全感。他 们开始注重居留地环境的整治,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遂提上议事日程。“从 卫生保健的角度来看,横滨当时亟待解决的有下水道的完善、垃圾污物的处理 及屠宰场向关外迁移等问题。”外国人团体指出当时幕府正在居留地修建的下 水道工程缺陷很多,应该立即终止施工。这是因为“在这种没有覆盖的木制的 下水道中,在夏季阳光强烈的照射下,被遗弃的动植物急速腐败,从而带来严 重的后果。”而且, “至今当地发生流行疾病的原因,均归结于丢弃到木制 下水道中的大量污物。”在当时,不单是下水道敷设问题,从道路的修建与清 扫到消防设施的完善等等,都开始受到重视。这些对近代日本城市发展均带来 了积极影响。 1866年11月, 由末广町经营猪肉店的铁五郎家引发“豚屋火灾”,损失 惨重。这场大火烧毁了横滨日本人街道的三分之二和外国人居留地的四分之一。 以此为契机,居留地的外国人要求建立防灾都市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代表与 幕府当局于l866年12月签订了《横滨居留地改造及赛马场墓地等议定书》。议 定书制订.改造横滨中心地带的计划,有名的“日本大道” 即是根据此项协 议而建成的。换言之,这条宽36米的大道也是为了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而修 建的。 “日本大道大概是日本最早的近代式的道路”。
财力,也没有经营才能,只好迁徙到近郊,依靠出卖体力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 另外, 由于外国人享有各种特权,居留地如同“国中之国”,加之英法两国军 队在横滨驻军长达l2年之久,遂使这座开港城市带有一定程度的半殖民地化倾向。 (三)横滨是近代日本“文明开化”的中心地,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横滨作 为日本最早开埠的三个口岸之一和最大对外贸易港的特殊地位,使其在接受外 来文明时能够领先一步,其作用和影响也要高出一筹。“贪婪地摄取日本欠缺 的东西,可以看作是横滨发展的特征之一。”圆而把伦敦和巴黎“搬到”日本 来, 正是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政策的目标。 “与横滨同时决定 开港的神户、长崎、新泻、函馆等五港中,神户经常被作为(与横滨进行)比较的 对象。因为其实际的开放日期被拖延至明治初年,输入的西洋文化被调整成日 本风格后才得以普及。与此相对,横滨直接引进了近代西洋文物。”这种评价 客观地反映了横滨开港的独特之处,质言之, 横滨在日本文明开化中抢占先机, 确立了无可替代的地位。 总之,横滨开港的影响是多元的,体现了“殖民主义两重性”的特征,既 有破坏性的反面教训,也有建设性的积极经验。可以说欧美殖民国家对横滨的 早期现代化进程“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I889年4月1日,在幕末开港 3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在横滨实行了市制制度。 “这已从开港前约100户人家 的渔农村庄的状况取得飞跃式的增长—— 从而在当时即已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城 市。”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横滨是日本现代城市设计的诞生地,自从横滨开港向世界开放以来,它 不断引入世界上新的学术思想和有关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实实在在地开展 了许多有效的城市设计活动。横滨今天仍然在一条“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城市” 道路上向未来迈进。横滨城市设计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城市建设。特 别是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 迪价值。
现代横滨城市设计的实践
在横滨城市设计开展的最初几年,人们井未对城市特色问题引起足够的重 视.直到新市长飞鸟氏上任才有所改观。他认为横滨的问题需要靠城市规划和 设计来解决,随着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横滨市政府开始了独有的 城市风格的创建活动。
在改善城市环境的最初阶段,城市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争取公共使用 空间”。于是,横滨城市设计小组成立伊始,首先就制定了七个方面的城市设 计目标。 1、保证安全而令人愉悦的开放空间,保护步行者的权利。 2、尊重地形学和绿化的地域自然特点。 3、尊重地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4、丰富绿化和开放空间。 5、维护沿河和滨海开放空间。 6、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公共场所。 7、既要有形式的美,又要有内容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