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模型和评价模型

合集下载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FCM)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问题中,如经济、管理、环境、教育等领域。

FCM能够处理多个评价指标同时存在的复杂评价问题,并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模糊化处理,最终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本文将介绍FCM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

FCM的基本原理是将评价指标和权重都表示成模糊数值,并进行模糊综合运算。

模糊数值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表示一些事物或概念的模糊程度。

在FCM中,评价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表示,权重通过模糊权重函数表示。

通过对这些模糊数值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可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FCM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经济领域,FCM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综合实力,帮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

在管理领域,FCM可以用于评估员工的绩效,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在环境领域,FCM可以用于评估环境影响,帮助政府进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在教育领域,FCM可以用于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帮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

FCM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FCM能够处理多个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其次,FCM能够考虑到不同指标的重要性,通过对权重进行模糊化处理,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

最后,FCM能够处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FCM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FCM的模型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业知识支持,对于一些复杂的评价问题,模型建立可能会比较困难。

其次,FCM的模糊综合运算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计算资源支持。

最后,FCM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依赖于权重的确定和模糊数值的选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一种灵活、有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问题中。

通过对评价指标和权重进行模糊化处理,能够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教学评价的模糊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

教学评价的模糊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

教学评价的模糊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模糊评价模型和算法在教育评价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模糊评价模型及其算法的定义、基本原理、应用示例以及发展前景。

一、模糊评价模型及算法定义模糊评价模型(Fuzzy Evaluation Model)是一种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教育事件进行评价的数学模型。

模糊评价模型可以将不可量化的评价转换为可量化和可计算的量化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教育事件的影响效果。

模糊评价模型中的算法也被称为模糊评价算法(Fuzzy Evaluation Algorithm)。

模糊评价算法是一种用于模拟不确定性的数学算法,它通常用来衡量不同的模糊评价模型。

二、基本原理模糊评价模型和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使用某种量化方法(如数值、比例等)将教育事件的影响效果分解为多个可量化指标;其次,基于这些指标运用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将不可量化的评价结果转换为精确的量化指标;最后,应用模糊评价算法,计算这些量化指标,从而得出教育事件的最终评价结果。

三、应用示例模糊评价模型和算法已经在诸如学生成绩评估、教师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以及其它教育相关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学生成绩评估方面,模糊评价模型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考评,从而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师教学评价方面,模糊评价模型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如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地量化分析;在课程评价方面,模糊评价模型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学校决策者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四、发展前景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模糊评价模型和算法的应用提供了很多机会。

未来,模糊评价模型和算法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评价领域,比如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为教育改革提供得力支持。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会深入研究不同领域的模糊评估模型,比如智能系统和机器人学习领域,并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准确和可靠的模糊评价算法来支持教育评价。

模糊数学在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在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n过大 ,语言难 以描述且不易判断等级归属。如果 1过小 ,又 3 . 不符合模糊综合评估的质量要 求。因此 , n应该在 37中取整
{… “ , 1 , 二 指 对 权 符 = 。 “ l …, 该 级 标 应的 重 合∑ , l 2 }
J =1
参考 ( 《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课堂教学评价表 ,结合 我校实际情况 ,可把评价指标体 系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 l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
4 、对 Ru) (,输入二级指标权重集Pu) ( ,经模糊转换 后输 出 级评价 向量 4。
:: 贯 彻教 师为主导 、学生 P 为 主 体 原 则 2-0 2 2 .0
5根 据表 1 定的模糊权 向量 P(={ P , P } 、 确 P P, 2 P , )
8 I 地21. 4 新天 01 1 1
能 日益做大做强 。 如 何才能做 到科 学 、合理 、准确地对课堂教 学进行评价 呢?现 今大 多学校 的评价指标体 系中, 每项 指标在分 等级 ( 优、
P 4 0 0 2" .9 -
“ :善用 启发式 性教 学 ,讲 授深 入浅 出 P 5 0 1 2" .5 -
: 兼顾个 体差异 ,注重学 P 生有效参 与 2"0 1 6 .3 -
权 重 系 数
“ 教 学 内容 符 合 大 纲 要 材 1 求 ,目的明确具体 教 学 。讲授 内容逻 辑性强 ,理 目标 P -0 3 论联 系实际 l .0
p 1 0. 0 I- 4
p 2 0. 7 1- 2
组 计算出各指标 等级评 语的频率 ( 记数/ 标 标记 总数 ) ,作 为 量化 评价的原 始数 据。 这些数据 的量化也就是确定从单因素来 看被 评估项 目对各等级模糊子 集的隶属度 R ) ( ,即 :Ru ()

模糊综合评价法讲解

模糊综合评价法讲解
B1=(0.5,0.2,0.14,0.14,0.14) B2=(0.2,0.2,0.5,0.14,0.14) 归一化(即将每分量初一分量总和),得
B1=(0.46,0.18,0.12,0.12,0.12) B2=(0.17,0.17,0.42,0.12,0.12) 若规定评价“好”“较好”要占50%以上才可晋升, 则此教师晋升为教学型教授,不可晋升为科研型教
是由一个指标实际值来刻画,因此从这个角度讲,
模糊综合评价要求更多的信息),ri 称为单因素评
价矩阵,可以看作是因素集U和评价集V之间的一种 模糊关系,即影响因素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合理关
系”。
在确定隶属关系时,通常是由专家或与评价问题 相关的专业人员依据评判等级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
,然后统计打分结果,然后可以根据绝对值减数法
1.80 1.93 0.87 1.12 1.21 0.87 0.89 2.52 0.81 0.82 1.01
A=(0.2,0.3,0.5)
专家评价结果表
由上表,可得甲、乙、丙三个项目各自 的评价矩阵P、Q、R:
0.7 0.2 0.1 P 0.1 0.2 0.7
0.3 0.6 0.1
0.3 0.6 0.1 Q 1 0 0
0.7 0.3 0
0.1 0.4 0.5 R 1 0 0
0.1 0.3 0.6
例3:“晋升”的数学模型,以高校教师晋 升教授为例
因素集:
U={政治表现及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科 研水平,外语水平};
评判集:
V={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1)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当学科评审组的每个成员对评判的对象进 行评价,假定学科评审组由7人组成,用打分 或投票的方法表明各自的评价

模糊数学模型和评价模型

模糊数学模型和评价模型

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和主观性较强的多属性评价模型对于非标准化的电子作品难以用精确的百分制来进行评定的问题,可以引入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与多属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1.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评价学生成绩的因素可划分为若干类(如课堂平时成绩、电子作品集、其中成绩和期末考试),每类又有相应的评价权重(如课堂平时成绩占30%、电子作品集占20%、期中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占30%)和评价等级(如课堂平时成绩—优秀、电子作品集—良好、其中成绩—中、期末考试—良好),称为一级评价因素;而每一类一级评价因素(如电子作品集)又可包含若干二级评价因素(如电子作品集好坏的评价标准)和每个评价标准的权重,依次类推。

下面的模型只考虑具有二级评价因素的问题如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做出科学的评价。

假设考虑学生的成绩的因素中,一级评价因素有n 类,记为U ={u 1,u 2,u 3,…,u n },其权重为),,,(21n w w w W =,其评价等级对应的成绩为=D ),,,(21n d d d ,则该学生的成绩为:CJ==D W T)(2121n n d d d w w w ⎪⎪⎪⎪⎪⎭⎫⎝⎛下面求=D ),,,(21n d d d 。

假设某个评价因素u i 有m 个二级评价指标,记为V i ={v i 1,v i 2,v i 3,…,v im },权重分别为Q i ={q i 1,q i 2,q i 3,…,q im },有t 种评价等级,记为P ={p 1,p 2,p 3,…,p t },与各等级对应的分数是F ={f 1,f 2,f 3,…,f t },有k 个评委对每个指标的各个等级的投票人数为矩阵W m *t :W m *t =⎪⎪⎪⎪⎪⎭⎫⎝⎛3212222111211m m m t t w w w w w w w w w其中,m i k wtj ij,,2,1,1==∑=则D i ),,2,1(n i =为各矩阵的乘积:Q 1*m *W m *t * F t *1 = ()⎪⎪⎪⎪⎪⎭⎫⎝⎛⎪⎪⎪⎪⎪⎭⎫⎝⎛t mt m m t t im i i f f f w w w w w w w w w q q q 2121222211121121多级评价等级可以多次使用此法求得。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0 . 5 0 . 1 0 . 2 0 . 1 0 . 2 0 . 6 0 . 1 0 . 5 , 0 . 5 0 0 . 2 0 0 . 2 0 . 1 0 . 1 0 . 2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对于方案、人才、成果的评价,人们的考虑不仅要从多 种因素出发,而且这些考虑一般只能用模糊语言来描述。例 如,评价者从考虑问题的诸因素出发,参照有关的数据和情 况,根据他们的判断对复杂问题分别作出“大、中、小”; “高、中、低”;“优、良、可、劣”;“好、较好、一般、 较差、差”等程度的模糊评价。如用经典数学方法来解决综 合评价问题,就显得很困难,通过模糊数学提供的方法进行 运算以后,就能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解决模糊综合 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找到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决
(表中的数字是指赞成此种评价的专家人数与专家总人数 的比值)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的应用
评价 科技水平 高 中 低 成功概率 经济效益 大 中 小 高 中 低
项目
甲 乙 丙
0.7 0.2 0.1 0.1 0.2 0.7 0.3 0.6 0.1 0.3 0.6 0.1 0.1 0.4 0.5 1 1 0 0 0 0 0.7 0.3 0 0.1 0.3 0.6
加权平均型,主因素突出型。这两种算法总的来说大同小 异,但也各具特色。
12
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
二、模糊综合评价决策的数学模型
主因素决定型 加权平均型
M( ,)
M(,)
加权平均型算法常用在因素很多的情形,它可以避免信息 丢失;主因素突出型算法常用在所统计的模糊矩阵中的数 据相差很远的情形,它可以防止其中的“干扰”数据。

数学建模教师评价模型 模糊模型

数学建模教师评价模型 模糊模型

数学建模-教师评价模型班级:14-2组员:(01)(03)(04)(05)教师评价模型一、 摘要学校是一个公平充满正能量的场所。

是一个较为公平客观评价人的场所,每时每刻都在对各个人进行评价。

毫不夸张地说评价教师是学校里每个人的“日常功课”,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它是光荣的劳动,复杂的劳动。

不能仅仅用工作量来评价教师的劳动,同时评价教师的人员纷繁复杂,方式多种多样。

评价教师的标准往往束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评价的确定就显的很重要。

新课程强调:评价的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应从单一转向多元。

那么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帮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呢?此模型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同类模型的多种弊端,从学生角度更加合理地分析、评价,就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

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进行建模分析。

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角度出发,通过量化,加权,得出结果。

在学生评价方面采用的数学模型如下:表明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模型的客观性,公平、公开的原则。

9ji ij i d c a ==∑ija=ijnuija=A (U ,V )( U 为评价的主要因素,V 为评价因素分等。

C i 为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要求所付的权重 N 为填写有效调查表的人数)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和推广: 优点:(1)采用模糊数学建模,充分考虑许多因素。

评价尽量客观,真实,全面 (2)采用加权,分等。

使教师之间互相的竞争,同时也保护了教师的积极性 (3)模型以学生评价为主真正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发展性和促进性。

不足:(1)没有大量的数据来调整模型的系数,使模型更加贴进现实。

(2)对于结果有效性范围的确定不是很准确,采用人为划定。

(3)如果这次评价无效,其后的处理方法不太详细。

数学建模模型常用的四大模型及对应算法原理总结

数学建模模型常用的四大模型及对应算法原理总结

数学建模模型常用的四大模型及对应算法原理总结四大模型对应算法原理及案例使用教程:一、优化模型线性规划线性回归是利用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案例实操非线性规划如果目标函数或者约束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是非线性函数时的最优化问题叫非线性规划问题,是求解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有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

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首先要选定适当的目标变量和决策变量,并建立起目标变量与决策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目标函数。

然后将各种限制条件加以抽象,得出决策变量应满足的一些等式或不等式,即约束条件。

整数规划整数规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纯整数规划,记为PIP,它要求问题中的全部变量都取整数;另一类是混合整数规划,记之为MIP,它的某些变量只能取整数,而其他变量则为连续变量。

整数规划的特殊情况是0-1规划,其变量只取0或者1。

多目标规划求解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化多为少的方法,即把多目标化为比较容易求解的单目标,如主要目标法、线性加权法、理想点法等;另一种叫分层序列法,即把目标按其重要性给出一个序列,每次都在前一目标最优解集内求下一个目标最优解,直到求出共同的最优解。

目标规划目标规划是一种用来进行含有单目标和多目标的决策分析的数学规划方法,是线性规划的特殊类型。

目标规划的一般模型如下:设xj是目标规划的决策变量,共有m个约束条件是刚性约束,可能是等式约束,也可能是不等式约束。

设有l个柔性目标约束条件,其目标规划约束的偏差为d+, d-。

设有q个优先级别,分别为P1, P2, …, Pq。

在同一个优先级Pk中,有不同的权重,分别记为[插图], [插图](j=1,2, …, l)。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判法1.算法原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指当一个事物受多个要素的作用时,对其进行的一种多要素综合评价方法。

有些要素的范围没有清晰的界限,而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定性指标转换为定量指标,从而对受多个要素影响的事物作出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模糊数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因素众多、无法量化、等级划分没有清晰界限等一类问题的决策,模糊综合评判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柔性划分各个因素的隶属等级,解决人们主观难以确定的模糊界限问题。

模糊综合评判包括单层模糊综合评判和多层模糊综合评判。

影响因素较多时,为避免权重过于微小掩盖该因素的作用,可以根据问题的特征将影响因素分层,先求出一层内部的评判结论,再根据得到的N个一层结论再次求解,此过程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首先确定被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合评价集;再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矢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矢量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算法过程具体过程:将评价指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算,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

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2.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合设U={u1,u2,•…u m}为刻画被评价对象的m种评价指标,m是评价指标个数。

按评价指标的属性将评价指标分为若干类,把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因素,称之为第一级评价因素。

第一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因素,第二级评价因素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依此类推:U = U1 UU2 U-UU s其中,U j= u.i,u i2,…,u.m,U j q =①,任意i 牛 j,i,j = 12…,S。

U j是U的一个划分,U i称为类。

2.2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设V= v1,v2,…,v n,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评语等级的集合。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摘要】旅游业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是一种能够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评价方法。

本文首先对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接着探讨了在旅游业中如何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详细讨论了如何构建旅游业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通过分析模型的数学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揭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和应用模型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借助数学模型来提升旅游业的评价与决策能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模型、数学原理、实际应用、优势、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这一问题,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应运而生。

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是一种将模糊数学与多因素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能够处理评价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

在旅游业中,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构建旅游业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各个旅游业者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适用于旅游业的评价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通过对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对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和比较,以便消费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更全面地评估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质量。

旅游业中的各种评价指标往往是多样化且难以量化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情况。

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模糊信息和不确定因素,使评价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名词解释

模糊综合评价法名词解释

模糊综合评价法名词解释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采用数学模型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通过对多个指标的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以下是该方法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模糊数:是指数值不确定或难以精确表达的数值。

它由一个
实数和一个隶属度组成,隶属度表示该数值属于某一模糊集合的程度。

2. 模糊集合:是指元素的隶属度不是二元的,而是在0到1之
间的实数。

模糊集合可以用数学函数进行描述。

3. 模糊关系:是指元素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它可
以用模糊矩阵或模糊规则来描述。

4. 模糊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对多个指标的评价,得出综合评价
结果的过程。

它通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5. 模糊综合判断矩阵:是指用于确定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和
相对权重的矩阵。

它通过对每个指标之间的比较,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6.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指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各指标的权
重和隶属度计算在一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数学模型。

7. 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是指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到实际评
价中的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

它包括评价对象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的确定、评价结果的计算等环节。

- 1 -。

模糊积分评价模型

模糊积分评价模型

模糊积分评价模型
模糊积分评价模型是一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它适用于对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或不完全性的对象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在模糊积分评价模型中,首先要确定因素集,即包含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的集合。

这些因素可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

然后,需要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即对系统的贡献程度。

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因素集:设U为包含n种元素的集合,它包含了模糊积分评判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称为因素集。

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因素集。

2.确定因素集元素的重要性:依据不同的评价要求,对各种因素的侧重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或者各种因素对系统的重要程度是不一致的。

因此,需要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即对系统的贡献程度。

这可以通过模糊评价模型来计算权重。

3.计算隶属度矩阵:隶属度矩阵是模糊积分评价模型的核心,它描述了每个元素在各个属性上的表现。

对于每个属性,都可以选择适当的隶属函数来描述该属性的表现,然后计算出每个元素的隶属度。

4.确定评价矩阵:根据隶属度矩阵和各因素的重要性,可以确定评价矩阵。

评价矩阵描述了每个元素在各个属性上的表现和该表现的重要程度。

5.计算最后得分并排序:最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个元素的得分,并根据得分进行排序。

得分越高表示该元素的表现越好。

通过模糊积分评价模型,可以对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或不完全性的对象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需了
解更多关于模糊积分评价模型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常见评价模型简介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

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

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 ,准则层C ,方案层P ;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图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步骤2构造比较矩阵标度值 含义1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以上各数值的倒数若指标i 与指标j 比较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j 与指标i 的相对重要性用上述数值的倒数标度表1 1~9标度的含义设要比较各准则n C C C ,,,21 对目标O 的重要性,记判断矩阵为A显然,A 是正互反阵。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完整版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完整版

数学建模常见评价模型简介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常见评价模型简介评价类数学模型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模型,如2005年全国赛A题长江水质的评价问题,2008年B题高校学费标准评价体系问题等。

主要介绍三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期帮助大家了解不同背景下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将所包含的因素进行分类,一般按目标层、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排列,构成一个层次结构,对同层次内诸因素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目标的权重,这样层层分析下去,直到最后一层,给出所有因素相对于总目标而言,按重要性程度的一个排序。

其主要特征是,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步骤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实际问题,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层(目标—准则或指标—方案或对象),上层受下层影响,而层内各因素基本上相对独立。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阵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借助1~9尺度,构造比较矩阵;步骤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做为权向量。

步骤4计算组合权向量(作组合一致性检验)组合权向量可作为决策的定量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层次分析模型的应用。

例(选择旅游地决策问题)如何在桂林、黄山、北戴河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旅途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步骤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O,准则层C,方案层P;每层有若干元素,各层元素间的关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

图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步骤2构造比较矩阵标度值 含义1 两因素相比,具有同等重要性 3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7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两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以上各数值的倒数若指标与指标比较相对重要性用上述之一数值标度,则指标与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上述数值的倒数标度表1 1~9标度的含义设要比较各准则n C C C ,,,21 对目标O 的重要性,记判断矩阵为A 显然,A 是正互反阵。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由于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评价需要研究的变量关系较多且错综复杂,其中既有确定的可循的变化规律,又有不确定的随机变化规律,人们对地质环境的认识也是既有精确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

用绝对的“非此即彼”有时不能准确地描述地质环境中的客观现实,经常存在着“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其刻划与描述也多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如某一斜坡地段的工程岩组为软“弱岩体” ,该地段岩体稳定性“较差”等等。

自然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模糊性。

从逻辑上讲,模糊现象不能用 1 真(是)或 0 假(否)二值逻辑来刻划,而是需要一种用区间 [0, 1]的多值(或连续值)逻辑来描述。

可见,运用模糊理论解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问题,是模拟人脑某些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地质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因此,地质环境质量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客观事物的需要 ,也是主观认识能力的发展。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特性,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判的一种方法,它把被评价事物的变化区间作出划分,又对事物属于各个等级的程度作出分析,这样就使得对事物的描述更加深入和客观,故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既有别于常规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又有别于打分法。

(1)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设 U={ u1,u2, …,u m}为评价因素集,V={v1,v2, …v n}为危险性等级集。

评价因素论域和危险性等级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用矩阵 R 来表示:式中, r ij = η(u i,v j)(0≤r ij ≤1) ,表示就因素 u i 而言被评为 v j 的隶属度;矩阵中第 i 行R i =(r i1,r i2, …,r in)为第 i 个评价因素 u i 的单因素评判,它是 V 上的模糊子集。

第五章模糊综合评

第五章模糊综合评

0 x 20 20 x 30 30 x 40 40 x 50 50 x 60 60 x 70 70 x 100
§5.1模糊数学基础
0 x 50 0 x 50 2( )2 50 x 60 20 A3 ( x) 1 2( x 70 ) 2 60 x 70 20 1 70 x 100 如图所示:
R S RS S RS R
R1 S1 , R2 S2 ,则 ( R1 R2 ) (S1 S2 ),( R1 R2 ) ( S1 S2 )
RS RS
对模糊矩阵,互补律不成立。
S ( Rt ) ( S Rt )
tT tT
= (0.6 0.5) (0.1 0.1)
(0.2 0.5) (0.8 0.1)
0.2 ( 0 .2 0 . 7 ) ( 0 . 8 0 ) = 0.5 ( 0 .6 0 . 7 ) ( 0 . 1 0 )
0.2 0.6
17:06 与祖父、祖母的相似程度为0.5、0.6。
此模糊关系表明:孙子与祖父、祖母的相似程度为0.2、0.2;孙女
模糊综合评价
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2.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综合评价是综合考虑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 或者系统对其进行总的评价,当评价因素具有模 糊性时,这样的评价就叫模糊综合评价。 一个模糊综合评价问题,就是将评价因素集 合U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 经过模糊关系 变 换为评语集合V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 ,即
S ( Rt ) ( S Rt )
tT tT

模糊数学模型实例

模糊数学模型实例

模糊数学模型实例模糊数学模型背景:模糊数学自1965 年创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的涉及面极为广泛,几乎遍及理工农医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已经取得较丰富的成果,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概率论的应用一样,模糊数学的应用越加广泛深入,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越加丰富,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就越大,就会使模糊数学的基础越加牢固,模糊数学的生命之花也就开得越加绚丽多彩。

1、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是教室评价的一个方面。

由于课堂教学优良的度量是模糊的,因此很难明确的界定。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与劳动,不仅涉及到所授课程的知识,而且旁及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跟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有相当的关系。

因此我们考虑在抓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和讲授的基本要求后,设计评定量表,采用先定性,后定量的二次量化的方法进行模糊评价。

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构成的集合U,评语构成的集合V。

U={u0,u1,u2,u3,u4,u5,u6,u7,u8,u9}V={v1,v2,v3,v4,v5}其中:u0,仪态端庄亲切:衣着整洁,须发及时修剃,既不紧张也不狂妄,对学生既亲切又能大胆管理。

u1, 讲话清晰:音量适中,学生既能听到讲解内容,又不觉得声音过大或过小,口齿清楚,快慢得当,语言通俗易懂。

u2, 板书工整:字迹工整好认,板书设计合理,不背对学生,边写边讲,板书能标明内容的条理、头绪和现在的进度。

u3, 条理清楚好记:叙述内容眉目清楚,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有点有线,笔记好记。

u4, 讲度掌握适中:既不拖堂,也不空余太多时间,做到快慢适中,轻重适度。

u5, 内容正确无误:力求讲解正确无误,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

u6, 讲授内容熟练:熟悉所讲的内容,致使课堂讲授连贯、深刻。

u7, 注意前后呼应:一堂课要有引入、小结,同时还应该交代本课内容在整个知识中的地位、作用,引导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1. 评价模型评价的含义:评价是指根据明确的系统目标,结构及系统的属性,用有效的标准确定出系统的性质和状态,然后与一定评价准则相比较并做出判断常用的数学模型评价方法: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数学: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概念与对立面之间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综合评判就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的评价,如产品质量平定,科技成果鉴定,某种作物种植适应性的评价等,都属于综合评判问题。

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3.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2.确定评语集;3.作出单因素评价;4.综合评价;4.举例问题:设有甲,乙,丙三项科研成果,有关资料如表1所示,现欲从中评出一项优秀成果。

甲接近国际先进70% >100万元乙国内先进100% >200万元解:设评价指标(目标)集合为U={科技水平,实现可能性,经济效益}为了简化运算,设评语集合为V={高,中,低}或V={大,中,小}在专家们讨论,统一认识后,得出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向量为)5.0,3.0,2.0(=A 专家评价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中的数据是指赞成此种评价的专家人数与专家总人数的比值)。

这样得到模糊评判矩阵⎪⎪⎪⎭⎫ ⎝⎛=1.06.03.07.02.01.01.02.07.0甲R ⎪⎪⎪⎭⎫ ⎝⎛=03.07.00011.06.03.0乙R ⎪⎪⎪⎭⎫ ⎝⎛=6.03.01.00015.04.01.0丙R于是三项科研成果的综合评判结果为)3.0,5.0,3.0(1.06.03.07.02.01.01.02.07.0)5.0,3.0,2.0(=⎪⎪⎪⎭⎫⎝⎛⋅=⋅=甲甲R A B),,(乙乙1.03.05.0=⋅=R A B ),,(丙丙5.03.03.0=⋅=R A B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甲27.046.027.03.05.03.03.03.05.03.05.03.05.03.03.0=++++++=B ),,(乙11.033.056.0=B ),,(丙46.027.027.0=B甲27% 46% 27% 乙 56% 33% 11% 丙 27% 27% 46%答:从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乙项科研成果应评为优秀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和主观性较强的多属性评价模型
对于非标准化的电子作品难以用精确的百分制来进行评定的问题,可以引入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与多属性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1.模糊数学方法的数学模型
评价学生成绩的因素可划分为若干类(如课堂平时成绩、电子作品集、其中成绩和期末考试),每类又有相应的评价权重(如课堂平时成绩占30%、电子作品集占20%、期中成绩占20%和期
末考试占30%)和评价等级(如课堂平时成绩—优秀、电子作品集—良好、其中成绩—中、期末考试—良好),称为一级评价因素;而每一类一级评价因素(如电子作品集)又可包含若干二级评价因素(如电子作品集好坏的评价标准)和每个评价标准的权重,依次类推。

下面的模型只考虑具有二级评价因素的问题如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做出科学的评价。

假设考虑学生的成绩的因素中,一级评价因素有n 类,记为U ={u 1,u 2,u 3,…,u n },其权重为),,,(21n w w w W =,其评价等级对应的成绩为=D ),,,(21n d d d ,则该学生的成绩为:
CJ==D W T
)(2121n n d d d w w w ⎪⎪⎪⎪⎪⎭

⎝⎛
下面求=D ),,,(21n d d d 。

假设某个评价因素u i 有m 个二级评价指标,记为V i ={v i 1,v i 2,v i 3,…,v im },权重分别为Q i ={q i 1,q i 2,q i 3,…,q im },有t 种评价等级,记为P ={p 1,p 2,p 3,…,p t },与各等级对应的分数是F ={f 1,f 2,f 3,…,f t },有k 个评委对每个指标的各个等级的投票人数为矩阵W m *t :
W m *t =⎪⎪
⎪⎪



⎝⎛32
1
22221
11211m m m t t w w w w w w w w w
其中,
m i k w
t
j ij
,,2,1,1
==∑=
则D i ),,2,1(n i =为各矩阵的乘积:
Q 1*m *W m *t * F t *1 = ()⎪⎪⎪




⎝⎛⎪⎪⎪⎪⎪⎭⎫
⎝⎛t mt m m t t im i i f f f w w w w w w w w w q q q 212
1
22221
112112
1
多级评价等级可以多次使用此法求得。

举例
假设有六个评估小组评定某个学生的某个电子作品的成绩,评价指标为:作品的主题是否清晰、作品的构思是否正确反映了主题、材料运用是否科学(有效性和可靠性)、所用的知识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作品的创新性如何、作品是否给人以想象力或震撼力、合作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等级有优、良、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具体见下表。

所以这个电子作品的成绩是:
(0.1 0.1 0.1 0.2 0.1 0.1 0.1 0.2)⨯⎪⎪⎪⎪⎪⎪⎪⎪⎪⎪
⎪⎭


⎛06
/36
/26/16/16/16/16/36/16/16/26/206/36/26/106/16/26
/36/16/26/306/16/26/26/16/16/16/26/2⨯⎪⎪⎪⎪
⎪⎭⎫
⎝⎛5.34678295 经计算为:73.625分,故该生的电子作品成绩为及格。

2.主观性较强的多属性评价模型
采用模糊数学法虽然可以计算出多人对某个作品的评价,但不可避免由于评价者对某人的感情问题带来评价的不公正性,针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情况提出了多属性评价模型。

n 个评委G ={G 1,G 2,……,G n }对m 个作品O ={O 1,O 2,……,O m }进行评价,其分数分别为e ij ,如果G j 没有对O i 评价,记e ij =0,得到初始评价矩阵P 0如下:
⎥⎥⎥⎥⎦
⎤⎢⎢⎢⎢⎣⎡=mn m m n n e e e e e e e e e p
2
1
22221
112110 设C j 为评委G j (j =1,2,……,n )对所评作品的平均值,则:
∑≠=
)(1
ij e ij ij j e e N C , 其中,)(ij e N 表示 0≠ij e 的个数。

则C 为所有评委的共同的评价尺度基准值:
∑==m
j j C m C 1
1
对初始矩阵P 0的各列进行线性变换L (m ,C j ,C ),将变换成与评价尺度无关的基本评价矩阵n m ij b B ⨯=)(,其中:
⎪⎩⎪⎨⎧
=≠----=0
0)
100(100))(,,(x x a
m b m x x b a m L
显然,若e ij =0,则b ij =0,否则,b ij = L (m ,C j ,C )(e ij )。

设评委G j 与作品O i 的作者的关系密切程度分为I 个等级,其关系密切程度矩阵为:
⎥⎥⎥⎥⎦
⎤⎢⎢⎢⎢⎣⎡=mn m m n n r r r r r r
r r r G O R
2
1
22221
11211),( 其中,},,2,1{I k r ij ∈=。

与评委G j 具有关系密切程度为k 的作品的评价值的平均值为:
∑==
k
r ij ij k ij e e N R )(1
, 其中,)(ij e N 表示 0≠ij e 的个数,k =1,2,……,I 。

将矩阵B 代入R k 的表达式,计算R k 值,显然R k 是评委对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作品评
价的倾向。

接着计算出所有作品共同的评价关系密切程度的基准值R :
∑==I
k k R I R 1
1
然后将矩阵B 中的元素按关系密切程度进行分类,设B k ={b ij |r ij =k }(k =1,2,……,I ),对B k 做变换L (m ,R k ,R ),得到矩阵n m ij p P ⨯=)(,显然矩阵P 与评价松紧的尺度无关。

最后根据矩阵P 计算出每个作品的评价分数即为最后公平结果:
∑≠=
)(1
)(ij p ij ij i p p N O P , 其中,)(ij p N 表示 0≠ij p 的个数。

相信通过以上的几种科学方法,结合原有的考试评价模式,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与
制作电子作品的热情。

更为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推动他们进一步努力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信息技术的考试与评价模式更加符合本学科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