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图基础知识
MAPGIS基础知识
1.3、MAPGIS 功能简介
本节主要介绍与本系统有关的各部分的功能,其主要的操作见 MAPGIS 操作手册。
1.3.1、数据输入
在建立数据库时, 我们需要有转换各种类型的空间数据为数字数据的工具, 数据输入是 GIS 的关键之一,它的费用常占整个项目投资的80%或更多。MAPGIS 提供的数据输入有数 字化仪输入、扫描矢量化输入、GPS输入和其它数据源的直接转换。 1、数字化输入 数字化输入也就是实现数字化过程, 即实现空间信息从模拟式到数字式的转换, 一般数 字化输入常用的仪器为数字化仪。MAPGIS的图形输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设备安装及初始化功能---对输入设备(主要是数字化仪)进行联机测试、安装,并对图形的 坐标原点、坐标轴、角度校正等进行初始化,实现数字化仪与主机间的连接通讯。对 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仪,可根据用户设置的类型,自动生成或更新数字化仪驱动程序。 底图数字化输入功能---对原始底图可进行手动数字化,采集点、线图元间的关系数据和 属性数据,对三维立体图还可进行空间高程数据采集。输入方式有点方式和流线方式, 输入类型有圆线、弧线、多边形线、任意线及字符串、子图等。 输入图元的平差校正功能---对输入的点、线、面坐标数据自动进行平差处理,以校正人 工输入造成的误差。 输入数据的显示功能---通过设定显示窗口,比例因子,可显示当前输入的图形数据及图 元关系数据,并可进行分层管理。 属性联接功能---将指定图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关键字联接起来。 属性数据的编辑功能---可动态的定义属性数据结构,输入、浏览、修改属性数据。 2、扫描矢量化输入 扫描矢量化子系统,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象,然后通过矢量追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 置。对于高质量的原资料,扫描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式。MAPGIS 扫描矢量化的 主要功能有: 1) 图象格式转换功能 ---系统可接受扫描仪输入的 TIFF 栅格数据格式,并将其转换为 MAPGIS 系统的标准 RBM 格式。 2) 矢量跟踪导向功能---可对整个图形进行全方位游览,任意缩放,自动调整矢量化时 的窗口位置,以保证矢量化的导向光标始终处在屏幕中央。在多灰度级图象上跟踪 线划时,保证跟踪中心线。 3) 多种矢量化处理功能---系统提供了交互式手动、半自动、细化全自动和非细化全自 动矢量化方式,同时提供了全图矢量化和窗口内矢量化功能,供用户选择。 4) 自动识别功能---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及模式识别的技术,在我国率先成功地实现灰度 扫描地图矢量化和彩色扫描地图矢量化,克服了二值扫描地图矢量化的致命弱点, 使之彩色地图可达全要素一次性矢量化。 5) 编辑校正功能---系统提供了对矢量化后的图元(包括点图元和线图元) ,进行编辑、 修改等功能,可随时进行任意大小比例的显示,便于校对;对汉字、图符等特殊图 元,可直接调用系统库,根据给定的参数,自动输入生成。 3、GPS 输入 GPS 是确定地球表面精确位置的新工具,它根据一系列卫星的接收信号,快速地计算 地球表面特征的位置。由于 GPS 测定的三维空间位置以数字坐标表示,因此不需作任何转
初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地理课本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识图用图-地图知识教案
识图用图-地图知识教案第一章:地图的基本概念1.1 地图的定义解释地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用于展示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特征。
1.2 地图的种类介绍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分类,以及它们分别涵盖的内容。
1.3 地图的组成讲解地图的常见要素,包括、图例、比例尺、坐标系、方向指示等。
第二章:地图的阅读与使用2.1 地图的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地图,包括理解地图符号、文字说明和图例等。
2.2 地图的使用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测量距离、确定方向等实际应用。
2.3 地图的误解与避免分析常见的地图误解,如比例尺误解、方向误解等,并教授学生如何避免这些误解。
第三章:地图的绘制与制作3.1 地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地图绘制的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符号选择、布局设计等。
3.2 地图的制作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如使用Adobe Illustrator、ArcGIS 等软件。
3.3 地图的评估与改进讲解如何评估地图的质量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地图的建议。
第四章:地图的历史与发展4.1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地图的历史起源,以及不同文明时期地图的发展变化。
4.2 现代地图的发展探讨现代科技对地图发展的影响,如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4.3 地图的未来趋势展望未来地图的发展趋势,如数字化地图、虚拟现实地图等。
第五章:地图的应用案例5.1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图进行教学。
5.2 地图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讲解地图在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如徒步、露营等,并教授使用地图进行导航的方法。
5.3 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如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第六章:地图符号与图例6.1 地图符号的分类介绍地图上使用的不同类型的符号,包括自然地理符号、人文地理符号、数量符号等。
6.2 图例的作用与构成解释图例在地图中的作用,以及图例的构成要素,包括图例key、符号说明、等。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 1.3 地球的表面形态-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地形地貌的分类与特征### 1.4 地球的大气环境- 大气层的结构- 气候系统与全球气候类型### 1.5 地球的水环境- 水循环的过程- 淡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第二章:人文地理环境### 2.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征-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 2.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 2.3 政治地理- 国家与地区的划分-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2.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第三章:区域地理### 3.1 亚洲地理-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洲的经济与文化### 3.2 欧洲地理- 欧洲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3.3 非洲地理- 非洲的地理环境与资源- 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 3.4 美洲地理-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理特征- 美洲的经济与政治格局### 3.5 大洋洲与南极洲地理- 大洋洲的岛屿与环境- 南极洲的极地环境与研究## 第四章: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 4.1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类型与比例尺-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 4.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定义与功能- 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4.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4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结语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还了解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地形测量
• 地物符号包括: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 和地物注记。 • 地貌符号一般用等高线和注记表示。
地形测量
1.4、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2、地貌符号——等高线
• 所谓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城的闭合 曲线。 h
•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
0.1mm0.1mm M 1
0.1mm M 0.1mm 500000 50m • (1)根据比例尺精度,确定实测距离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 (2)按照测图需要表示的最小长度来确定采用多大的比例尺地形图。
地形测量
2.2、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
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类比例尺
地形测量
2.2、地形图比例尺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眼睛只能清楚的分辨出图上大于0.1mm的两点间的 距离,因此实地平距按比例尺缩绘到图上时不应当小于0.1mm。 (1)例如,某工程设计要求在图上要能显示出0.1m的精度, 这种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可用下式表 则我们应采用多大的测图比例尺?
地形测绘记录手簿
测站: 6 后视点: 7 视距读 中丝读 数 数 点号 n l 1 0.392 1.30 仪器高i =1. 30m 竖盘读 水平角 数 ° ′″ ° ′ 119 53 88 32 竖盘指标差x =- 1′ 测站高程H A =38. 5 9 m 水平距 竖直角 高差 高程 离 备注 D (m) h (m) H (m) ° ′ 山脚
2、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矩形分幅法。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是按平面坐标来划分,编号则用图幅的图廓的西南角 坐标以千米为单位表示,通常采用正方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电子书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电子书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1.1.1 地球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1.1.2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1.3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季节变化、地球的五带1.2 地图的基本知识1.2.1 地图的定义与分类1.2.2 比例尺、地图符号与注记1.2.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第二章地质作用与地貌2.1 地质作用2.1.1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2.1.2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2.2 地貌类型2.2.1 陆地地貌:山脉、平原、高原、盆地2.2.2 海洋地貌: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2.2.3 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第三章气候与气象3.1 气候系统3.1.1 大气成分与大气层结构3.1.2 气候类型与气候带分布3.1.3 气候变化与气候异常3.2 气象现象3.2.1 气压、风、云、降水3.2.2 气象要素的观测与天气预报第四章水文地理4.1 水循环与水资源4.1.1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4.1.2 地表水与地下水4.1.3 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与保护4.2 河流与湖泊4.2.1 河流的形态与流域4.2.2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河流分类4.2.3 湖泊的类型与水文特征第五章人口与城市5.1 人口地理5.1.1 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与人口流动 5.1.2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 5.1.3 人口政策与可持续发展5.2 城市地理5.2.1 城市功能与城市结构5.2.2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5.2.3 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农业与工业6.1 农业地理6.1.1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6.1.2 农业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6.1.3 农业问题与农业政策6.2 工业地理6.2.1 工业类型与工业布局6.2.2 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6.2.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政策第七章地理信息技术7.1 遥感技术7.1.1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7.1.2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7.2 地理信息系统(GIS)7.2.1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7.2.2 GI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8.1.1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8.1.2 区域环境问题:水污染、土地退化8.1.3 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8.2 可持续发展8.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8.2.2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策略8.2.3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结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
高二地理补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补考必背知识点地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通过对地球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居住的星球。
而高二地理补考,则是基于高二学年的地理学习内容,对于一些必背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补考必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希望对需要进行地理学习的同学提供帮助。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天体,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km,两极半径约为6357km。
1.2 地球的运动:地球具有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方式。
公转使得地球绕太阳运动,自转则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
1.3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源头,它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对地球表面进行加热。
1.4 气候带:根据不同经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1.5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最薄,地核最热。
1.6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用经度和纬度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定位和导航。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问题: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是人口问题的核心内容,其中人口增长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而城市规划则是为了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按照一定的布局进行建设。
2.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理区域内的资源分布、经济活动状况和区域之间的联系,帮助人们了解经济发展规律。
2.4 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是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农业区划则是根据不同的农业适宜性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农业区域。
2.5 工业与工业区划: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区划则根据地理条件和产业分布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工业区域。
2.6 交通与交通通信:现代交通和通信网络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
3. 地理技能与方法3.1 地图的使用与制作:地图是地理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图的使用和制作方法有助于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空间坐标知识点总结
空间坐标知识点总结一、空间坐标的基本概念1.1 经度、纬度和高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一点与子午线的角度差,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东西方向的位置。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一点与赤道的角度差,用来表示地球表面南北方向的位置。
高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一点距离地球椭球体的高度,用来表示该点的海拔高度。
1.2 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坐标系是三维空间中的直角坐标系,由X、Y和Z轴构成。
地球空间坐标也可以用笛卡尔坐标系进行表示,其中X轴指向地球赤道,Y轴指向东方,Z轴指向地球北极。
1.3 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用经度、纬度和高度来表示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坐标,它更贴近实际地球表面的形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二、空间坐标的坐标系统2.1 地心惯性坐标系地心惯性坐标系是将地球看做一个质点,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地心惯性坐标系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坐标系。
2.2 地球固连坐标系地球固连坐标系是以地球为参照物,通过确定地球上的一些固定点来建立坐标系统,该坐标系在地球自转和地壳运动的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
2.3 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为了卫星导航系统而建立的全球定位系统坐标系统,由于其高精度和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广泛应用于地图制图、卫星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4 其他坐标系除了上述坐标系外,还有UTM坐标系、国家大地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等各种不同的坐标系统,它们在不同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三、空间坐标的转换方法3.1 大地坐标转笛卡尔坐标大地坐标转笛卡尔坐标的过程是将经纬度坐标进行三维投影转换,将地球表面上的点投影到笛卡尔坐标系中,常用的方法有球面三角法、椭球面投影法等。
3.2 笛卡尔坐标转大地坐标笛卡尔坐标转大地坐标的过程是将三维空间中的点投影到地球表面上,得到经度、纬度和高度的坐标值,常用的方法有大地水准面法、地心坐标法等。
地理知识-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山脉
地理知识-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山脉1. 引言1.1 概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各种自然文化现象的学科,其中包括了对山脉的研究。
作为世界地图上的重要元素,主要山脉不仅在地理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且对气候、降水和生态系统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山脉分布,并介绍它们在各大洲中的意义和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2. 基本概念:首先会介绍山脉的定义、形成方式以及其在地理上的意义和重要性。
3. 亚洲主要山脉:接下来将详细讨论亚洲大陆上的几个主要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和雪山山脉。
4. 南美洲主要山脉:随后会涵盖南美洲的几个主要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和凾齐克山系以及委内瑞拉沿海山脊。
5. 北美洲主要山脉:然后会对北美洲上的主要山脉进行讨论,其中包括美国洛基山脉、加拿大北部阿巴斯卡湖区的海拔区域和冰帽覆盖区域以及阿拉斯加地区的一些特殊地形。
6. 澳大利亚主要山脉:接着将介绍澳大利亚大陆上的几个重要山脉,如大分水岭、阿尔卑斯山脉以及古根达布尔群岛的长期变化与响应机制。
7. 非洲主要山脉:最后会介绍非洲大陆上的几个重要山脉,如乞力马扎罗山脉、阿提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8. 结论:最后会对本文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地理学研究发展方向和领域。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详细介绍世界地图上的主要山脉,帮助读者了解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和不同山脉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也旨在强调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促进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在了解各个大洲主要山脉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差异。
2. 基本概念2.1 山脉的定义与形成山脉是由一系列相连的山峰和山岭组成的高地地形,其特点是地表起伏较大、海拔较高。
山脉通常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构造抬升和岩石褶皱形成。
当地壳板块碰撞、挤压或拉伸时,便会引发剧烈的变形和挤压作用,从而导致岩层受到挤压和折叠,并最终形成山脉。
地图学导论
第一章:导论§1-1.地图的基本概念1-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特征:1.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即具有可量测性。
量测性:由于采用特殊的数学法则而产生的可量测性。
地球表面是不可展开的曲面。
将球体面投射到平面上,是用地图投影(图1-7)——特殊的数学法则解决的。
它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经纬线、直角坐标网)。
使地图具有足够的精度。
2.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即具有直观性。
直观性:由于采用了专门符号(图2-20)表示事物的特殊方法,使地图具有直观性。
地图不是地面物体形象的简单缩小,是用符号实现的,这是地图符号。
主要优点:1、大大的简化了物体的图形2、能根据需要显示那些小而重要的物体3、能显示出相互重叠的物体和现象4、能显示事物的质量特征5、能显示出不能直接看到的自然和社会现象3.经过科学概括;即具有系统性、总结性,也称一览性。
3)一览性由于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制图综合(图6-19)手段,使地图具有一览性。
地图要经过选择,舍去次要的突出主要的,概括出景观的基本特征。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即可记载性。
可记载性:由于地图种类的增多,数量上的扩大,使地图可以记载事物的发展变化。
同一幅地图上,可以显示出河流从幼年到老年期的变化、各种历史事件的变迁过程等,使地图成为科学研究的工具。
定义:过去对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字法则,使用专门符号,通过制图综合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
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的一系列变化:1、地图不再把用地图符号表示事物作为唯一的方法。
可用影像地图甚至数字的形式来存储和表示地图。
例如,用于巡航导弹的数字地图贮存在磁带中,使用时不需显示图形。
2、地图正在由“纸质”地图向“无纸”地图转变。
地图不仅可以印制在纸张上,也能进行屏幕显示。
3、地图不再单纯描绘地球表面。
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地图描绘的对象从地球扩展到其它星球。
4、更加强调制图对象的空间联系和随时间的变化。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复习提纲资料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复习提纲资料第一章地球与地理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1.1地球的形状1.2地球的结构1.3地球的运动2.年、月、日及其造成的地理现象2.1年的产生和影响2.2月的产生和影响2.3日的产生和影响3.地球的磁场和地理现象3.1磁场的产生和影响3.2地理现象的分布和变化第二章人口与城市1.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1.1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1.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2.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2.1城市化的定义和特点2.2城市化的影响因素2.3城市发展的模式和类型3.城市化问题与解决措施3.1人口过多和贫民窟问题3.2城市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3.3城市交通拥堵和住房不足问题第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意义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1.2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目标2.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与策略2.1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原因2.2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影响2.3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解决策略3.区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1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3.2环境保护对区域开发的影响3.3区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策略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土地资源与利用1.1土地资源的分类和分布1.2土地利用与规划1.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2.水资源与利用2.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2.2水资源管理与保护2.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3.能源资源与利用3.1能源资源的类型和分布3.2能源资源的利用与发展3.3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4.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4.1环境污染与污染源4.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策略第五章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方法1.地理信息系统1.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作用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2.遥感技术与地理研究2.1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分类2.2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3.地图制作与地理研究3.1地图制作的目的和步骤3.2地图在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4.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4.1地理调查的目的和步骤4.2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应用4.3地理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以上是浙江省高中地理学考复习的提纲资料,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复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备战地理考试。
地图学
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编绘的不同:
(1)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底图与专题内容是分别编绘的。
(2)专业人员先做专题原图,制图人员再做编绘原图
可以从地图底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
专题内容表示方法的特点:
定点符号法:不能依比例表示较小面状数据
线状符号法:狭窄条带状分布的数据
面状符号法:
质底法:连续分布并布满真个制图区域
等值线法:连续渐变的面状数据
范围法: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数据
6.2地图集
定义:围绕特定的主题与用途,在地学体系的影响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
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
中央经线投影后的长度比为0.9996
特性:
是一种“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椭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相割的经线上无投影变形
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中央的比例因子取0.9996是为了
保证离中央经线左右约330km处有两条不失真的标准经线
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将地球划分为60个投影带
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
高斯投影优点:投影精度高
变形小
计算简便,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
图上精确量测计算
5.2UTM(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投影条件: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细分类,或者取消低级分类
数量特征的简化:
将空间数据按数量排序进行分级,以等差分级,等比分级或任意分级处理
分级等级越多,概括程度越低
1.2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素材(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实际中积累的各种识别山峰、山谷和山脊的方法(方法汇总)等高线地形图相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难度较大,年年讲都觉得上一年讲的过程有纰漏、有缺憾,因为孩子们总是还有很多的困惑没有解决,总是希望自己这次再讲的时候要想的更周全,运用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几年的学习和实课讲解使得自己也收集了很多方法,今天正好有这个机会给自己汇总一下,写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一、口诀法:外低内高封闭的曲线是山顶,向低处弯曲是山脊,向高处弯曲是山谷,两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作用)背记口诀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也是基础。
在实物模型认识的基础上辅助理解山地的不同部位是有必要的。
因为等高线地形图落实到平面的地图上,掌握口诀更显重要性。
二、教具演示法:1、等高线模型图:这是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
因为学校里一般都有,并且都不止一组道具,因为我们一般都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对于山体的各个部位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清楚的看到感知到,甚至是用手触摸它们的凹凸,感觉地形与地形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的在脑中形成实物与地图的转换。
(我感觉视频中马燕文老师过多的以老师为中心讲解学生回答,不如先让学生对着模型图用自己知道的知识或者是小组讨论的方式猜一猜、试一试哪里是山体的部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去重点讲解学生容易混淆的部位)2、课件展示法:多媒体的运用让我更多了一个方式来讲解等高线地形图这一节。
常用的就是视频中马燕文老师运用的那种,可以在平面与实体之间转换的,这种动画很直观的再现了从两座山如何制作绘制成图的过程。
(视频中虽然展示了此动画,但是老师问:看明白了吗?学生的回答不是很肯定,老师又演示了一遍,又让一位学生上台解释了一遍,效果就出来了。
感觉上经过了好几遍的过程,但是对于这种难理解的知识点,我觉得马老师处理的方式很好。
我感觉如果在演示动画之前,老师加设一个提问就更好了,那就是:同学们,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度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的在平面地图上表示出来呢?你能自己试一试如何才能做到的吗?这个提问学生一般不会有正确答案,但是会给他们创造一个自我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图文版_最全面最详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图文版_最全面最详尽高一地理导学案Ⅰj121002习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二、地球仪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三、经纬网的应用 1. 确定地理坐标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120°E2.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 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 度数小的偏东。
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
(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 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纬度km 。
4.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复习课二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 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初一地理知识清单(一)
第一章地球——我们的家园(9月)1.1认识地球面貌一、知识清单(明确考点)(一)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4、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二)本节知识点细目表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的形状3、地球的大小(表面积、平均半径、最大周长)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地心)5、经线和纬线(定义、形状、大小、长度、指示方向、相互关系、数量、特殊经纬线)6、经度和纬度(起止线名称和标志物、度数划分、度数变化规律、低中高纬度的划分)7、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8、经纬网(作用、经纬网上坐标的确定、两点间方向的确定)(三)逻辑关系二、基础知识及方法(必备知识)1、地球形状和大小(1)列举某些自然现象能够推测地球是球体。
答:海边看船靠岸时先见船桅,后见船身;月食照片上的黑色弧形阴影;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为4万千米。
2、地球模型——地球仪(北极、南极、地轴、经线、纬线、赤道)(1)地球上的点和线:北极地球最北端南极地球最南端地轴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纬线与经线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0°纬线,最长或最大的纬线圈地球的形状:直觉推测科学证据地球是球体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认识地球面貌地球的模型纬线、经线、纬度、经度南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经纬网定位和作用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名称示意图形状相互关系长度指示方向经线(子午线)半圆(弧线)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等指示南北纬线圆圈(极点除外)所有纬线互相平行(两极点除外)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两极为0)指示东西注意:南北方向有尽头,东西方向无尽头,且东西方向是相对而言的。
第一章_地图与地图学
2.模拟功能
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 与概念模型之分。
物质模型是 比较容易理解 的,因为地图 特别是表示各 种基本地理要 素的普通地图, 可以直观地感 受到是制图区 域的一种实体 模型。
概念模型是对实体 的一种概括与抽象, 它又可分为形象模 型与符号模型。形 象模型是运用思维 能力对客观存在进 行的简化与概括; 符号模型是运用符 号和图形对客观存 在进行简化和抽象 的过程。地图兼具 这两方面的特点, 被视为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作为一种时空模型,地图在科学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气象 预报、灾害性要素的变迁及过程预测。
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能容纳和贮存的信息量是十分巨大的,是空间信息的理想 载体,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直接信息是 地图上表示的 地理信息,如 道路、河流网、 居民点等用图 形符号直接表 示;间接信息 是经过分析解 译而获得有关 现象或物体规 律的信息。
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 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 尺、控制点等。
3.整饰要素 它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
提供的内容,其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地图编号, 编制和出版地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 数。辅助要素也是保证地图完整性及地图使用中不
可缺少的部分。
二、地图编号
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不重复性 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用自 然序数进行编号。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 列,也可以相反。分别由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 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每一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都规定有一定的图廓大小,每一幅图都具有相应的 号码标志,这项工作叫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我 国1:10万 7000幅; 我省1:1万 8090幅)
地球与地图练习题
地球基础知识练习题读经纬网图(图1)回答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的是 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的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3.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4.已知甲地(70°N,80°W)、 乙地(70°N,150°E),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地位于乙地正西方向 B .甲地位于乙地正东方向C .沿纬线向东走两地路程最短D .两地的最短距离的路线应经过北极 读我国极地考察站资料,完成5~6题极地考察站 地理坐标 建站时间 长城站 62°13′S,58°57′W 1985.2.20 中山站 69°22′24″S,76°22′40″E 1989.2.26黄河站78°55′N,11°56′E2004.7.28 5. 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6.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距离最接近 ( ) A .120km B .1000km C .1100km D .1 225km读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图2,)两幅图图幅 相同,乙地西临海洋。
完成7-8题。
7.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B .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C .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高温季节D .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8. 有关甲地地理特征的说法有错的是A .位于亚洲东部B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 .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雨热同期,但水旱灾害多。
学校购回一批直径为32厘米地球仪,据此回答9-11题:9.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 .1::400B .1: 40000000C .1: 32000000D .1: 32000000 10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 25 厘米 B . 40 厘米 C . 60 厘米 D . 80 厘米 12.如果原来地球仪的比例尺是新地球仪的2倍,那么原来地 球仪上60°N 的纬线长度( )A. 64厘米 B .50厘米 C .100厘米 D .200厘米图1图4图3330300●甲 32035074710●乙图2读图4回答13.若 b 、d 经线的经度为 150°E ,则 ab 、bd 、cd 、ac §1.2地图基础知识练习题某同学要根据一张1:50000的地图转绘成另一张1:10000的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150
100
3、地形图中的等高线特征
I
400
200
H
城镇
①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②同线等高 ③相邻等高线相差一个等高距,或者相等 ④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⑤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活动:读出图上各处的地形名称
一、常见地貌类型等高线特征与判断
(2)M、N、P、Q四点中,海拔 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 A A.M、N C.M、Q B.M、P D.P、Q
(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 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 C
A.风沙
C.滑坡
B.洪涝
D.寒冻
【练一练】
2.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 米),回答(1)~(2)题。 判断方法:
例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 完成8~9题。
区域宏观地形 8.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微观地形( 9.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地形部位)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答案.8 C 9 D
200
与河流相交的等高线总 200 P 100 是凸向上游方向即高处
200
300
Q 500
600
相对高度
500
500
300
500
(1) P点与 Q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90 m B.385 m C .550 m D .632 m
【答案】 B
(2)、陡崖相对高度: 活动:如图,有一 90 °陡崖,画出其等 高线,说说该处等高线的特点。 能不能表示出陡崖的准确高度? 如何在等高线图中推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范围?
二、地图三要素——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
3、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活动:读出图中公路的走向
C
B
A D
三、地图三要素——图例和注记
活动:图中这些符号代表什么地理事物,你能认识哪一些?
第二部分
等高线地形图
常见的地形图
• 分层设色图 • 等高线地形图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特征 (1)山峰:闭合等高线,中间数值最大。 (2)山谷:等高线显著弯曲的部位,且凸向高处(数 值大的方向) (3)山脊:等高线显著弯曲的部位,且凸向低处(数 值小的方向) (4)鞍部:等高线呈马鞍状分布,位于两山顶之间山 脊的最低处,两山谷的最高处。 (5)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
特殊等高线的数值判断 (1)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特征: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 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1、趋势:增加
例 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3、比四周高 2、高度:50--100 3、比四周低
拔范围各是多少? 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B:50米>HB>0米。
1.上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最可能 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0 m D.该处山地可见亚寒带针叶林
例题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顶部 底部
500米≤H顶<600米
200≤H <400
200米< H底≤300米
(2)、陡崖相对高度:
顶部 底部
陡崖顶部与底部的相对高度差
一看陡崖顶部 二看陡崖底部 三数等高距 重叠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陡崖的相对高度: 重叠等高线之 重叠等高线之 间的高度差 ≤ L < 间 的 高 度差 + 2 个等高距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推算等高线数值、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知识链接:等高线特征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
要求:推算出图上某一等高线的数值或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例题:求H与I、H与城镇的相 对高度 I 100m 400--500m 0--100m I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 容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 实地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内容越﹍﹍;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内容越﹍﹍。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 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 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答案 2. D
(4)借助经纬网估算比例尺
170° A 180° 170° 50°
B
60°
练习1: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离为2.22cm,
000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 000 , 用文字表达为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千米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
B.山脊 D.鞍部 )
6.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C.西南向东北 B.东南向西北 D.西北向东南
答案.5 C
6D
3、各种宏观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低于200M,且等高线分布稀疏。 (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 密集。500-1000低山,1000-1500中山,1500以上高山 (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 小。 (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中间高四周低;内部等 高线稀疏高差小,四周等高线密集高差大。 (5)盆地(山间谷地):中间低四周高,内部稀疏四周 密集,等高线闭合状。
2、各种地形(局部地形)的等高线剖面特征
A山谷
高
②
低
①
高
100 200 ③
B山脊
低
②
高
①
低
300 200 ③ 100
A
300
B
C鞍部
M
400 300 200 100
X
100
200
300 400
C
N
Y
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 :“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 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完成1-2题。
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4000000 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 C、 50 0 50千米 C )
D、1:2000000
4000000cm
4000000 km
4.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
活动:到一陌生的山区徒步露营,使用的地图比例尺有什么要求?
图幅大小相同时:
A . 1 : 4 0 0 0 0
B . 1 : 2 0 0 0 0 0
C . 1 : 4 0 0 0
D . 1 : 2 0 0 0 0
例题 (2012年合肥质检)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
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地形是(
A.山峰 C.山谷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 海拔: 又叫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 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5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150 100 200 200 200 200 150 100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题时要注意观察等
高线的数值、间距以及比例尺等关键点。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可以推算,图中右上角(东北部)
海拔最高,大于80 m,小于85 m;图中右下角(东南部)海拔最低,大于20 m ,小于25 m。据此可知,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正确 答案为C项。第(2)题,河水流速取决于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 流速越快;反之,流速越慢。从图中可以看出,③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坡度 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 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 ,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 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
400 300 200 100
H
城镇
H
城镇
[例2]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等高线数值的推算方法:
方法: 第一步:描一描 在图中描出一或两条基本能贯穿全图的已知等高 线作为基准线 第二步:看一看 看看地势海拔的升降变化趋势,河流通常是相对 较低处,由河谷向两侧对称逐渐升高 第三步:数一数 按地势变化趋势数一数所求等高线与基准线的相 对高度差,求出其数值
第一部分 地图基础知识
地图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