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考研王力版古代汉语考研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就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就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与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就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就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与“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就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与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就是与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与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就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与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瞧序与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

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就是“完备”的意思,现代就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
“重复”等义。

(注:“再”与“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
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

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

“洗”本以为洗脚,后泛
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词义的缩小。

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

“宫”本指一切
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词义的转移。

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

“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
鼻涕。

“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

“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
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就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

如“谤”在古代就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就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她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

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

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

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与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分三方面谈:
1、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可见本义就是勉力、奋力。

“醒”从酉,本义就是酒醒。

2、从语境上分析。

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证明“睡”的本义就是“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治乱”。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

如“款待”中的“款”古义就是诚恳。

“捐躯”中的“捐”古义就是舍弃。

“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就是触、碰。

“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就是“全”等。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古代单音词转化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如克——战胜;弈——下棋;常——规律;师——军队
(2)加上词头词尾。

如杯——杯子;虎——老虎
(3)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

如儿子,人民,言语,道路。

(许多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成词了,但还作为语素留存在现代汉语里。

如”虑”,在现代汉语中只保存在”考虑””深谋远虑”等几个词中,而不能作为单独语素存在。

)
二、古汉语中的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如“阻、隘、险”,“民人”也叫“人民”。

(2)对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分。

如“婚姻”很早就就是复音词,但也有所区分,如《说文》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

又如,“饥馑”也就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3)构成这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语素,往往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在这个地方它就是一个复音词,在其她地方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单音词。

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孟子·梁惠王下》:“吾甚恐。


三、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的变化情况:
(1)两个语素仍保持她们原有的意义。

如“蓄积”的“蓄”就是“积聚、贮藏”之意,“积”就是“积蓄、积累”之意,贾谊《论积贮疏》:“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蓄积”就是“储粮积蓄”的意思。

(2)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只有一个表示意义,另一个失去其意义,只就是充当陪衬,这就就是所谓“偏义复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的词的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质就是作为陪衬),如得失,园圃,缓急等。

(3)两个语素失去原义而产生一个新义。

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拆开来讲与原来意思完全不同,如天下,布衣,君子,小人等。

四、古汉语中单纯复音词的类型
单纯复音词绝大部分就是连绵字,通常有两个音节,但只表示一个语素。

(1)连绵词。

由两个音节连缀而成,就是一个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它只有一个语素。

多数连绵词就是双声词或叠韵词。

如倜傥、逍遥、忸怩、徘徊等。

(2)叠音词。

如昏昏、悠悠、斤斤等。

《诗经·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斤,明察也。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都不完全相同,可从四方面进行分析: (1)概念的不同。

1、概念的内涵不同。

如”府”与”库”,”府”就是收藏文书与财务的地方。

《国语·越语》:府仓实。

韦昭注:货财曰府,米粟曰仓。

”库”就是收藏兵器与战车的地方。

2、概念的外延不同。

如”人”与”民”,”人”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的人。

”民”指人中比较愚昧者。

注意:”泛指”与”特指”的不同。

段玉裁所说泛指即浑言,特指即析言。

”浑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有的含义。

”析言”重在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

(2)程度轻重的不同。

例如”饥”与”饿”,”饥”表示没有足够的食物吃,即吃不饱。

《孟子。

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饿”表示几天没有进食,已接近死亡的边缘。

如《史记·伯夷列传》:”饿死于首阳山。


3、感情色彩的不同。

如”杀”与”弑”,”杀”就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杀死;”弑”指下杀上,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就是贬义词。

《礼记·檀公下》:“臣弑君,凡在宫者杀无赦;子弑父,凡在官者杀无赦。

”中,“杀”与“弑”的区别很明显。

4、使用条件不同。

例如“能”与“得”,“能”一般用于主观上能力所及,《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有些使用条件的不同则显示出语法的差异,例如“耻”与“辱”,二词用作名词时同义,用作动词时,“耻”一般用于意动,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辱”则一般用于使动,《论语·子路》:“始于四方,不辱君命。


★六、“畏”与“惧”的辨析,以及“能”与“得”的辨析
1、“畏”与“惧”的区别
①“畏”多用作及物动词,“惧”多用作不及物动词;
②“畏”字很少用使动用法,“惧”字用作及物动词时,往往就是使动用法,(使……畏);③“畏”字有敬服的意思,“惧”则没有这个意思。

2、“能”与“得”的区别
①”能”与”得”,古代都有表示”可能”的意思,都用作助动词,但它们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

②”能”表示能力所及,如:《论语·》:夏礼,吾能言之;”得”则用于表示客观条件的容许,《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也就就是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

如“向”的本义就是向北的窗户。

二、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就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从词义演变来瞧,在一个词的众多意义之间,并不就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往往有源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就是最初的,即本义;其她意义就是在这个最初意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称为引申义。

如“向”的本义就是向北的窗户《诗经·幽风·七月》:“塞向土景户。

”由朝北这个本意,引申为朝着或对着。

又如”道”字,本意就是路。

《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应用:具体的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分析。

三、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主要凭借字形,还要结合该词的语音形式与古代的文献资料。

这里说的字形,主要就是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体。

如“解”,《说文》:“判也,从刀判牛角。

”这就是本义。

四、怎样分析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有远近之分,近引申义指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指间接引申义。

1、直接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如“好”本义指貌美,引申为一般事物的美好。

2、间接引申义就是指由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意义,有时不容易让人意识到,如“朝”由本义“早晨”辗转引申为“朝代”,长短的“长”辗转引申为“首长”的“长”。

两个不同的字在意义上可以发生关系,因为引申意义较远,一般人已经不能意识到它就是一个意义的引申,为了要求区别就另造了一个字来代替它。

如“树”由“栽种”引申为“树立”,另造“竖”字来代替,“竖”就就是“树”的引申义。

五、假借义:由“本无其意。

依声托字”而产生的,就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

如“解”字本义为“解牛”,《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同“獬”等,都就是假借义。

六、分析本义与引申义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词义引申与词义更替的区别。

①词义的更替,就是指某词在产生新意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思,如“脚”本意为小腿,变为“足”以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②词义的引申,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来的意义。

如“道”虽然产生了“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新意,但本义“路”的意义一直保留下来。

2、引申义与假借义的区别。

引申义就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假借义就是由于“本无其意。

依声托字”而产生的,就是因为音同被某字假借后所具有的与本义无关的意义。

如“解”字,从本义解牛,直接引申为分解动物,在引申为解体、解脱、解结等,发展的线索很清楚。

而《辞海》中所言“解”,又同“蟹”,
同“獬”等,都就是假借义。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一、“六书”的含义。

关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清代以后,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与班固的次序。

即: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日、月就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查而见意,上、下就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就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就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就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字,令、长就是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就是造字法,转注与假借就是用字法。

1、象形:以图画为基础,来表示一件东西或一件事情。

大部分象形字就是独体字,如日、月、山、川、人等,也有少数象形字把相关的事物一起画出使意识更明晰,如瓜、果、眉、巢等(合体象形字)
2、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指出事物特点以标示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因为抽象的概念就是画不出来的,所以有指事一类。

如上、下、本、末、亦、刀、寸、甘等。

3、会意:把相关的两个或多个字符按照表示某种意义的要求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常常就是两个象形字的组合。

如从、林、武、信、安、秉等。

4、形声:由意符与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字,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围,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类别。

如“过、征、举、叔”等。

形声字结构形式有:1、左形右声2、左声右形3、上声下形4、上形下声
5、内形外声
6、内声外形
7、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

8、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如:夜,从夕,亦省声。

9、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即会意兼形声)如:娣,从女从弟,弟亦声。

5、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就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6、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二、形声字的一些问题
1、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6种自然结构:
(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闽。

反常的情况:如:
“视、祁、锦、钦、冯、与、蚀”就是右形左声,“钊、到”就是左形右声,“闷、问”就是内形外声, “闺、阁”就是外形内声,“孟”就是上形下声,“笃、筑、竺”就是下形上声。

形符与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省形:省去意符的部分笔画。

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釜,从金省,父声。

省声:省去声符的部分笔画,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如:雷,从雨,田省声。

亦声:声符既表声又表意。

如娣,《说文》:从女从弟,弟亦声。

2、形声字的意符:
①意符就是表示形声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与假借义无关,与引申义没有必然联系。

②后起的形声字所谓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

如“影”字,古书一般写作“景”,以“日”为意符,而不就是以后起的“影”字的偏旁为意符,“阴影”就是引申义。

③有些意符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

如“言”与“心”有相通之处,所以“悖”又写作言旁。

异体字也可以就是声符的替换。

,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字,李善《文选注》引作“昵”。

三、文字的演变阶段:
①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

周金文。

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属大篆文字。

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就是“古文”。

秦小篆、秦隶。

②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四、简要说明什么就是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留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象形性,成为由笔画写成的文字。

当今汉字的笔画系统在隶书中已经形成。

隶变就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就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有三: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亻”,“心”变为“忄”。

2、简省或讹变。

如“春”,从艹从日,屯声,(上部讹变)。

“更”,从攴丙声(整体讹变)。

3、混同,就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

如“服”小篆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现在楷书的许多偏旁,与它独立成字时写法不一样,也就是隶变造成的。

如手旁写作,网头写作,衣旁写作,等等。

五、《说文》与梅膺祚《字汇》部首各有多少?它们的部首编排的性质有何不同?
许慎按照六书原则,把篆文的形体结构加以分析与归类,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凡一偏旁的字都归属其下,如“桃李松桂”都在“木”部。

许慎又把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部首体系。

《说文》的部首就是文字学原则(依六书体系)的部首,部首就标示着该字的本意所属的意义范畴。

梅膺祚《字汇》把部首减为214部,具体字的归部有了很大出入,变成了检字法的部首。

检字比较方便,但有些地方难免丧失《说文》部首原有的作用。

研究文字学的人,根据的就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就是检字法的部首。

(注:后代的《康熙字典》《辞海》都依据《字汇》的部首归字。

)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古今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就是意同而形不同的一组字。

如“莫→暮”“责→债”“说→悦”等。

二、异体字
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


1、异体字的四种情况:
①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就是会意字, 就是形声字。

岩就是会意字, 就是形声字。

②改换意符相近的意符。

③改换声符相近的声符。

④变换各成分的位置。

有的改变了声符与意符的位置,如有的改变了声符或意符的写法,如。

⑤有些异体字最初就是完全同义的,后来有了分工。


2、不能认为就是异体字的三种情况:
①意义相近,现代读音也相同的一些字,不能当做就是异体字。

如置与,就放置这一意思说,二者相通,可置还有一些意思就是没有的,况且二字古音也不一样,所以不就是异体字。

②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的一些字,也不能当做就是异体字。

例如
③有些通用的字就是有条件的,不能瞧作异体字。

如”沽”与”酤”,在买酒与卖酒这一意义上就是相通的,但”酤”的对象只能就是酒,”沽”的对象可以就是酒,也可以就是玉,也可以就是别的东西,也不能算作异体字。

三、繁简字
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

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就是简体字。

繁简字与简化字之间的三种关系:
①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

繁简字大多就是一对一的关系,只需记住繁体字即可。

如:
也有少数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如。

②繁简字的同音代替关系。

繁简之间词义本来不同,仅仅因为音近或音同而采用了其中笔画较简的,这样古书中原本有分别的一组字就有分别了。

如:
③繁简之间意义相通的归并关系。

有些简化字就是可以在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其中有些就是本字,有些就是异体字或通用字。

如。

古汉语通论(七)判断句也字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六种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一般就是不用系词“就是”的,而就是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①“主,谓+也”,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如:虢,虞之表也。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②“主+者,谓+也”,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表示判断。

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③“主+者,谓”,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谓语后面不用“也”字。

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④“主,谓”,者字、也字都不用,如:贾生,洛阳之少年。

(苏轼《贾谊论》)
⑤“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

”“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主+为+宾”,如:“余为伯倏。


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在判断句谓语的前面加上副词“非”,如:就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固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就是”,但它并不就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就是“不”与“就是”的结合体,而就是否定副词。

“非”就是对整个谓语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两种基本表达功能,主谓语除了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外,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关系:
①表示类属关系。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表示等同关系。

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另外,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就是:
①表比喻。

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②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如:夫战,勇气也。

③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二、“就是”的词性
1)“就是” 字就是一个指示代词,常常用来复指前文。

如:富与贵,就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论语·为政》
2)古代汉语里“就是”可当形容词,词义就是“对的”、“正确的”,意思就是“认为…对”、“认为…正确”。

出现在“名词+就是+名词”的组合中。

可单独作谓语,也可带宾语。

3)我们讲古代汉语不用“就是”,就是指文言文说的,至于白话,就是用系词“就是”的,先秦文献极少用系词“就是” ,汉代后有所增加。

三、“乃”、“为”在句子中的词性与作用
①副词“乃”在判断句谓语前加强肯定。

如:就是乃仁术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为”在判断句中作动词而非判断词。

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这里的“为”就是“算作”的意思。

另外,用“也”字煞尾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如:虢,虞之表也。

不能说成“虢为虞之表也。

”(通论八继续讨论。

)
★四、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的基本作用就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与分类,典型的判断句主语与谓语所指的应该就是同义事物或同一类别,但在语言实践中,某些判断句主谓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就就是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如:曹公,豺虎也。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用豺虎作隐喻构成判断句,就是说曹操好比豺虎。

②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其主语谓语不就是同一类事物,而表示一种比较复杂的内容,就是一种内容被压缩了的判断句,表示:带着百辆车子的使者就是显赫的使者。

③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因果,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宪问》
用带也的判断句作为后一分句来说明原因。

★五、“也”字的用法
1、煞句的也字:一般用在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就是也的基本用法。

其引申用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由果溯因,说明真相;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

《孟子·梁惠王上》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②用在陈述句的句尾。

表示对所说事情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就是表示肯定的语气。

如:老妇不闻也。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用在命令句的句尾。

如: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其中命令或祈使的意思就是由否定代词“无”来表示的,加上“也”字,则不单纯表示祈使,而就是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④用在疑问句的句尾。

如:孟尝君怪之:“此谁也?”《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此句中的疑问语气就是由疑问代词“谁”来表示的,“也”字在疑问句中,也带了疑问语气。

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等于“邪”,二者的不同在于: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字本身表示疑问。

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中,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语气词。

2、句中的也字:语气词“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表示顿宕。

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

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用在一般主语之后。

②用在时间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组之后。

如:当就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许行》;今也则亡。

《论语·雍也》
③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就是表示时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

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汉语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