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完美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 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 《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 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写作背景
义熙元年(405年)。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一次出 仕,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 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 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 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 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 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 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自悔 自醒 自我宽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乘舟归家的轻松愉快 归家的迫不及待
文本研读
思考2:赏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用了什么手法,体 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 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 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文本细读
齐读“辞”,探讨行文线索及文章结构,作者 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
●叙事线索
归途 抵家 室内 园中
虚写
第一段
荒芜 为什么 ※使心志被形体所役使 被动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 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
挽回
补救 指出来做官
何,为什么
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作者简介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
知心话 名作动,
指耕种之事
弹琴读书
幽深曲折的样子
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
有时
名作动,划桨
暗含人生际遇之坎坷
形作动,欢喜羡慕
行将结束
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疏通第四段
回去吧
为什么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做官
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大概 是,正确;非,错误
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遗憾 取独
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
第一段小结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家之急切 自责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家之缘由
文本解读
总结:文章第二段作者抵家后有哪些活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心情和志趣?
抵家之乐 载欣载奔
室内之乐
自酌 怡颜 寄傲 易安
园中之乐
园日涉 以成趣
欣喜若狂
舒适安逸
留连忘返
怡然自得、淡泊孤傲、归隐之志
疏通第三段 停止
驾车 疑问代词,什么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助词
意动,认为...愉悦 意动,认为...快乐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
算了吧 寄生 天地之间 何 从心所欲 指生死
什么
立,扶着
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

神仙居住的地方 希望, 留恋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归去来兮辞》课件(共14张PPT)
结了十三年的三仕三去的矛盾挣扎,最后毅 然决然地弃绝官场,欣然回归,过上顺应天 命,宁静自适的田园躬耕生活。
诗人将拒绝官场的归隐意识作了真诚、 深刻、全面的表达。
小 结
本文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 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
文章表达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 恶和鄙视,大篇幅描写了他脱离官 场的无限喜悦和归隐田园的无限乐 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 活的向往和热爱。
载欣载奔
初进家门时的情景 乃瞻衡宇……
眄庭柯以怡颜 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居室之乐、庭院之乐 倚南窗以寄傲……
抚孤松而盘桓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有什么深刻内涵?
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田园生活的乐趣
亲戚情话
第 家庭之乐 三
琴书消忧
志趣之乐 段
告余春及
人情之乐
窈窕寻壑
出游之乐
抒发感慨
第 人生短暂,听从内心 四 不求富贵,不求修仙 段
有人认为陶渊明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消极避世。但我认为看一
个人生活是否积极,关键在于看其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不 能简单的归为意志消沉。恰恰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 书卷中追求安谧,在田园里追求平静心境,尽管物资匮乏,但精神却得 以充实和惬意。因此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追求自己理想的 表现,也正是他积极对待人生、热爱生命的体现。
内容

概括
写作时间
做官原因
辞官原因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文言 基础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 2、完成《同步导练》“课前预练——知识清点”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怎么”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盘桓huán:徘徊不去。
窈窕yǎotiǎo:幽深曲折的样子。
皋ɡāo:高敞之地。
翻译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怀良辰以孤往”
----孤独之感
愿你学有所获!
5.来者 古:未来的事情;今:来的人 6.征夫 古:行人;今: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手杖;今:扶持老人 8.风波 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指做官;今: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 等工作 10.去留 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 11.寻 古:不久;今:寻找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② 时矫首而遐观
3 文本细读,体味情感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这篇文章是表达他归隐田园的志 向,充满了喜悦之情。
也有人认为作者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喜中带忧。 你同意哪一种?
(一)讨论第一类看法
归心似箭 欣喜若狂 天伦之乐 安居之乐 山水之乐
小结
辞官归家 初抵家门 闲居在家 耕种闲话 纵情山水
归心似箭
欣喜若狂


天伦之乐
意动,以……为愉快 意动,以……为乐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并序)》(34张PPT)

《归去来兮辞(并序)》(34张PPT)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恰逢
因为
表被动
在那时
害怕
距离
收获的东西
酿造
战乱
出使到外地的差事
任命,任用
名作状,到远处
恰逢有出使外地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我贫艰(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地服役。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求做彭泽的官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自己使精神被形体役使之后,为什么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我)明白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的。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地吹拂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还不亮。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朗读“序”这一部分,概括辞前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请根据序文内容分条概括。
1、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2、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3、交代了写作时间。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回去吧!让我跟外界断绝交游。他们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说说知心话使我喜悦,弹琴读书可以让我快乐,消解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归去来兮辞》课件 (共38张PPT)

《归去来兮辞》课件 (共38张PPT)

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斜 望着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很开颜。 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然自得的 情怀,深知这简陋狭小的小屋 容易得到安适。每天到院子里 走走,自成乐趣;小园虽然有 门却经常关闭着。拄着拐杖, 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 (的天空)。云气随意飘荡地 冒出山峰,小鸟飞倦了也知道 飞回巢中。阳光暗淡,太阳即 将落山,我手扶着孤松,徘徊 流连,不忍离去。
叙事线索
感情线索
辞官归田
(第1节)
自责自慰
居室之乐 庭院之乐
归 去 来 兮 辞
田园生活
(第2,3节)
自安自乐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乐天安命
(第4节)
乐天安命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 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 勇敢高洁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 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 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在当 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怡,使……现出愉快的神色)
(幼儿)
(自足自得的心情)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意思就是:
题 解
语气助词
回去吧!
归去来兮辞
回去 文体,赋的一种 助词,无义
作者简介
陶潜(365-427)一名渊 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 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 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 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受儒、 道思想影响很深,少年时曾怀 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 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 处两端,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中。
于 丹 品 读 陶 渊 明
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 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 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 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 ,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 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 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必须要把腰带端上 ,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 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 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 印一扔,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 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 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 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 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 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 身体享一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 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 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 回到自己的田园了。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33张PPT)全篇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33张PPT)全篇

归家隐居后的家园、 田野和劳作之乐。
情感 自责自悔 欣喜急切
自安自乐
第4段
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 ,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乐天安命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乐安天命,顺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这是作 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思想的确在历史上也引 起许多落魄文人的共鸣,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联系陶渊明 的经历和志向,是可以理解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 期”,他本人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无法将自己融 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官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 择,投身自然才可以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 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聊乘化以归 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作者历经人生曲折之后的真实 而复杂的感慨,饱含作者从官场(东晋时代)退出后的沉 痛反思和过来人切身感悟及深刻体验。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苏轼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重点字词句
1.请翻译下列含有疑问代词的句子。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②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独自悲伤呢?) 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④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乡村生活之乐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与乡邻交往之乐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躬 耕 之 乐
好读书,

琴 不求甚解;

书 每有会意,
之 乐
便欣然忘食。

归去来兮辞ppt-优秀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优秀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 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 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 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 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 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 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 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 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 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 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 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 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
01 曷不委心任去留 0 2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03 乐夫天命复奚疑
悟已往之不谏
默写:
• 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 2.舟__遥__遥_以__轻_飏____,风飘飘而吹衣。 • 3.引壶觞以自酌,_眄_庭__柯__以_怡__颜______。 • 4._景__翳__翳_以__将_入_____,抚孤松而盘桓。 • 5.策扶老以流憩时,_矫__首_而__遐__观__。云__无__心_以__出_岫_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前路问征 夫”,译为“拿前方的道路问行人” 以、而:连词,表修饰
学习第二段
01 三径就荒
02 眄庭柯以怡颜

10-2《归去来兮辞》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0-2《归去来兮辞》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 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 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 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 (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 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 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 (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yú)?"
《晋书·陶潜传》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
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尚著 《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 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 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 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 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 人谓之实录。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 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 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 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 并行中世。
第一段知识点
归去来兮
助词,无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 疑问代词为什么
悟以往之不谏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57张PPT)精选全文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57张PPT)精选全文

内容分析
承上而问 自我解答 卒章显志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反 )
恬然自乐 (正) 乐天安命
讨论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 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 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 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表面是消极的,但这里有他遗世独立, 超脱生死的旷达思想,也流露出了他无 可奈何的、听天由命的思想情怀;更是 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
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 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 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 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 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 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 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 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陶去
渊来

兮 辞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 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 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 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 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 决心去职归隐。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 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 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 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有的也宣扬 了“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 极思想。
“序”的作用:
交代了写作时间和背景,说明了自 己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正音:
西畴 chóu 轻飏 yáng 熹微 xī 酒樽 zūn 壶觞 shāng 眄庭柯 miǎn kē 矫 jiǎo 出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载欣载奔 zài 流憩 qì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第11页/共29页
抵家(欣喜若狂)
•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狂喜飞奔的样子,这和在官场时的“惆怅而独悲”的心情 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12页/共2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家中[家中之乐(亲切)]
• 意象:松、菊、幼、室、酒、樽
• 分析“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诗人一向是“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松菊犹存更让他
第22页/共29页
(二)虚词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知来者之可追(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第23页/共29页
课堂练习
解释有误 • 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的一项(

B
役 • A既自以心为形
(役使)
追 • B知来者之可
(追赶)
怡 • C眄庭柯以
颜(使---现出愉快)
谏 • D悟已往之不
(劝止、谏正)
第24页/共29页
不是词类活用 • 2:下列划线词
的一项是(

A
岫 • A云无心以出
,鸟倦飞而知还
日 • B园
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怡 •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 字里行间洋溢着安逸、闲适、宁静的情 趣,反衬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第15页/共29页
田园生活之一
归途(归心似箭)
居家
抵家(欣喜若狂) 家中(家中之乐)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 散文家。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
他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 对后代诗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被后世称作“田 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 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 来兮辞(并序)》。
山水田园,是失意的封建文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这篇《归去来兮辞》中,你能否读出——
• 痛苦孤寂的诗人, • 在努力自我宽慰,自我疗愈。
• 他内心矛盾挣扎, • 在努力与自己和解!
第一节
何,为什么
身体 役使 何,为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 形 役,奚惆怅而独悲?
被动句
规劝,挽回
赶上,补救
著名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全)令种秫 谷(shú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 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坚持) 请种粳( jīng:和大米相同,是稻谷的总 称)。乃使一顷(100亩)五十亩种秫,五十 亩种粳。素简贵(向来简朴自爱),不私事 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告诉)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 小儿!”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兮辞》。
第二节
横木为门,简陋的房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 门。省略句(于)
代指隐士住处
形作名,小孩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仅能容纳双膝,
拿起
看 使动,使愉快 形作名,傲世的情怀 知道 形容居处狭小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审 容膝 之易安。
树木枝茎,此指树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共41张ppt)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共41张ppt)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五柳先 生,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 仕宦家庭。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 其为“田园诗人”,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人生阶段
青少年阶段 (28岁以前)
读书游学
一方面潜心读书,不仅熟读六经,也对一些 神话、小说有所涉猎,对日后的思想和创作都有重 要影响;另一方面崇尚功业,内心有强烈的“兼济 天下”的政治情怀,但也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 丘山”的田园情结,表现出矛盾的思想倾向。
他种豆南山之下,虽草盛 豆苗稀,却依然自得,沉醉于 自己的世外桃源;
他虽然箪瓢屡空,环 堵萧然,却因不为五斗米 折腰,为世人称道;
他虽然仅有方宅十 余亩,草屋八九间,却 依然不戚戚于贫贱,不 汲汲于富贵。
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理想主义 者。当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 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 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镰的宣言书,是他 隐士情怀的最好表白。
时隐时仕
28岁的陶渊明先出任江州祭酒,因仕途不得
壮年时期
志,自行解职归家。后又分别做过江州刺史桓玄
(28—40岁) 的幕僚,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和建威将军刘敬宣
的参军。这期间他一直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挣扎,
直到40岁出任彭泽县令并在80余天后辞官归隐。
隐居躬耕
辞去彭泽县令后,陶渊明的人生可分为前后两
中晚年时期 期:由前期诗作可看出,他除了有农耕的快乐,也 (40岁以后) 有劳作的辛苦,心情仍不平静;后期生活日渐窘迫,
字词积累
归去来兮辞(并序)
从序文内容看,陶渊明为何接受官职?又为何辞去官职?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精神体现
拒绝同流合污
陶渊明在官场中目睹了种种丑恶 现象,他选择辞官归隐,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白和 独立。
坚守道德底线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他多次表达 了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对正义的 追求,这种精神情操成为了他作 品中的重要主题。
追求真我
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过上了简 单朴素的生活,他追求真我,不 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 纯洁。
从世俗纷扰到追求内心平静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逐渐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和束缚,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 转变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从个人得失到关注社会现实
虽然陶渊明归隐田园,但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现实。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 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文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04
陶渊明精神情操及价值观探讨
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 令仅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归隐田园,过上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 的诗歌和辞赋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归去来兮辞》创作背景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创作的抒情小赋,全文叙述了他 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东西方隐士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东西方隐士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这种交流与融合有助于促进不 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 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文章整体结构安排
散体序文与韵文辞赋相结合
文章采用散体序文与韵文辞赋相结合的形式,既保证了叙述 的流畅性,又增强了抒情效果。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66张PPT)

归去来兮辞+课件(共66张PPT)

●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
委心任去留 承上而问 遑遑欲何之 富贵浮云 自我解答
恬然自乐
第 四 段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诗人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 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 张心志,何必考虑那么多生死,为此惴惴 不安呢?高官厚禄非所求,寻访仙境也难以 如愿的。作者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
★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 句,并说出大意。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高洁志趣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 之易安。
淡泊明志
作者的形象:
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 合污,热爱田园,安贫乐道,超然 物外,有着高洁志趣的形象。
问题探究
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 道路?
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 田园生活。
词类活用
6.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走入歧途
7.眄庭柯以怡颜
使动:使……愉快
8.审容膝之易安 动宾短语作名词:容膝之屋 9.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10.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动:以……为乐
特殊句式
1. 既自以心为形役 2. 问征夫以前路 3. 农人告余以春及 4. 复驾言兮焉求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 乐夫天命复奚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陶潜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 渊 明
归 去 来 兮 辞
zxxk
姓名: 陶潜(或陶渊明)
字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22张
本段作者从那些角度表现归家之乐的,作者的乐又具体表现为哪 些情绪?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 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 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 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爱闲。
(欧阳修)
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 也。 ……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苏轼.《与苏辙书》)
解题
归去:回归(田园),点明一篇之旨 来:助词,无实义 兮:语气词。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辞:点明文体,可看成是赋的别称,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2.句式(整散、长短、感叹、反问.... 3.修辞 4.语言风格、节奏 5.语体(口语化、书面语 解题过程:角度+内容+情感
一位已考上大学的学长,回校讲座结束时,欲赠一句诗勉励高三 的学弟学妹努力学习,下面哪句诗文最为贴切?( )(2分) A.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B.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 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 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等到没几天,我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造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 人身心都感到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 到心烦感叹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 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 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而顺遂心愿, 写下这篇命名为《归去来兮》的文章。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主人公形象塑造过程剖析
01
02
03
形象定位
主人公被塑造成一个具有 高尚品质、追求自由与独 立精神的形象。
塑造手法
通过对其外貌、行为、语 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逐渐展现出主人公的性格 特点和内心世界。
形象特点
主人公具有坚韧不拔、敢 于反抗、追求真理和自由 等品质,同时也表现出一 定的孤独感和无奈情绪。
跨时代艺术价值评估
对古代文学的贡献
《归去来兮辞》作为一篇优秀的辞赋作品,丰富了古代文 学的艺术宝库,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该作品所倡导的自然、隐逸、旷达等审美理念,对现代文 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现代文学的多元 化发展。
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去来兮辞》所蕴 含的深刻思想和独特审美感受,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成就与审美体验分享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平及时代背景
生平经历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别元元亮,别署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 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 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独特审美感受分享
田园之美
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 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审美感受。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并序)》ppt课件


助词
语气助词
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 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
今一般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 文整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 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 为辞赋。 ①以两句为一组,四句为一小节;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 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 ②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 ③注重文采,长于抒情,善于用典。
家叔陶夔,时任太常卿(掌管国家祭
祀礼乐)
以⑧:连词,因为。 见⑨:被。 邑⑩:边远的城镇,相当于现在的县。
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 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 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补充:寒素士人(落魄贵族)
于是怅然①慷慨②,深愧平生之志。犹③望一稔rěn④,当敛裳chá ng⑤ 宵逝⑥。寻⑦程氏妹丧于⑧武昌,情在骏奔⑨,自免去⑩职。
怅然①:失意的样子。
慷慨②:感叹。【古今异义,这里指
感叹;今义:①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如慷慨就义;②不吝啬】
犹③:只。
一稔④: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 年。稔:谷物成熟。
小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和辞官的原因。
我的家境贫困,耕田种植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多,米缸 里没有余粮,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办法解决。亲戚朋友多次劝我去 做官,我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恰逢有出使外 地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 荐),我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未停息,心里害怕到远方供 职,彭泽县距离家乡百里,官田收获的粮食足够用来酿酒。因此就请求 到那里。但过了没几天,便有辞官回家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 性天然这样,不是造作勉强得来的。受饥挨冻之事虽然迫切,但违反自 己的意志就会使人身心都感到痛苦。我曾经出仕,但都是为了谋生糊口 而役使自己。于是感到失意、感叹,深感有愧于平生的志愿。还是想等 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衣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 世,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季八月到冬季, 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 《归去来兮》。时间是乙巳年十一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
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 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 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 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 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 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 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 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 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 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 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 过自己的一生。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 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 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 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 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 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 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 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 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 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 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者档案
简历: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务农。29岁 开始入仕,从此3个年头,时官 时隐,做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 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 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 出仕。
作者档案
著作:《陶渊明集》,其中包括诗、文 辞、赋,如《桃《闲情赋》等。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 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 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义熙四年,即归隐 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 贫乐道;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 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 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兮
渊 明

学习目标
• 1、加强记诵,感知文章的 思想内容;
• 2、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 • 3、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
学法指导
• 了解作者守志归隐的思想
•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优 美,在风格上具有淡远潇洒的特点, 而这种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 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学 习本文对此要深入加以体会。
作品回顾
《陶潜传》节选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 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 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 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 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 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 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 。”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 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于 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 、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作品回顾
《陶潜传》节选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 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 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 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 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作品回顾
《陶潜传》节选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 。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 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 !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 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 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 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 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 ,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 ,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 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 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 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
事上官。郡遣督邮 至县,吏白应束带 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拳拳事乡里 小人邪!’ 义熙二 年,解印去县,乃 赋《归去来兮 辞》。”
作者档案
姓名:陶潜(或陶渊明) 字号:字元亮,号靖节先生 自号五柳先生 生卒年月:365—427 朝代:东晋 家庭出身:没落官僚地主 职业:农民,作家 个人爱好:喝酒 读书 写作 耕田
陶渊明(365-427),东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 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做过江州祭酒, 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 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 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