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广州个物流园区的相关思考
城市物流园区整合物流资源的对策

物流 园区 可 以将本地 区众多专业 化程
度低 规模小 功能单一 的物流企业 聚集在
、
、
一 起 , 共 享物流 资源 , 补长取短 , 发挥规模
效应 。 从微观方面来讲 , 对于 单个企业 可 以
降低物流运 作成本 ,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 从
宏 观 方 面 来讲 , 可 以提高物流 资源 的利用
率 , 提高物流设 施设备 的社会化程 度 。
接地 , 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 同类型 的物流企
业 在空 间上 集 中布局 的场所 , 也 是一 个 有一
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 能的物流企业 的
集结点 。
在我国 , 物流园 区大致可 以分 为三 类 :
国际物流 园区 、 区域物流园区 和城市物流 园
区 。 城市物 流园区 的功 能主要 是为本城市服
务的 ,
如为工 业集群区设立 的物流园 、
为商
业 服务设立 的物流 园。 城市物流 园区 的建设
是将分布于城乡各个角落的物流结 点统— 起
来 , 通 过 功能整合 、 技术创新 、 规模运 作 ,
减少 物流系统给城市发展 造 成 的负面 影响 ,
改善城市的交通 、
生态环境 、
城市的景观 和
优化城市 的功能布局 , 增强城市 的综合竞争
源 , 增 强 物 流服 务功 能 , 降低物 流运 作成本 ,
提 高物流服务水平 。
2 物流 园区的信息化建设 . 物流信息 存在于 物流活动各个环节 ,
其通 畅 洼、 及 时 眭、 共享特性是保证 服务于
水平高质量 的前提与基础 。
构建 物 流 园 区 内信 息 网络 系统 , 与各
节 点企 业 相连接 。 物流 园区 内的业 务工 作分
物流园区资源整合与优化

物流园区资源整合与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整合和优化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物流园区资源整合和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施策略。
一、物流园区资源整合的重要性物流园区是一个集中化的物流设施和服务的综合体,集合了仓储、配送、运输、加工等环节,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运作平台。
而物流园区资源整合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园区内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以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
1. 提高运作效率:物流园区资源整合能够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物流运作流程,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比如,物流园区可以将相互配送的企业集中在一起,通过合理规划和协同作业,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碎片化的运输过程。
2. 降低成本:物流园区资源整合可以促使企业共享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企业可以共同使用仓库、货车、装卸设备等,减少投资和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规模化的采购和运作,可以获得更好的供应链成本效益。
3. 增加附加值:物流园区资源整合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物流园区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加工和包装服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物流园区资源整合也可以提供信息化和数据分析等服务,在物流链条上提供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管理。
二、物流园区资源整合的实施策略1. 支持政策:政府应制定有利于物流园区资源整合的支持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和园区进行合作,提供资金和税务优惠等支持措施。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园区的规模和功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 建立合作机制:物流园区应建立起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促使各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和信息。
可以建立起共同运营的机制,共同投资和管理园区内的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3. 信息化建设:物流园区应注重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建议

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建议广州物流公司(中北物流)对广州市物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物流业的建议。
广州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广州作为珠三角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地位日益重要,但物流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物流操作还停留在传统形态上,费用大、时效低、破损率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
落后的物流手段直接影响了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广州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 000 亿元,多年居全国十大城市第3 位。
虽然经营储运的企业有700 多家,却大多弱小分散,许多仓库、货物、铁路专线、码头等设施陈旧落后,导致广州物流公司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目前,除国有广州储运公司、民营的宝供物流公司开始向跨地区、集团化、网络化方面发展外,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经营阶段,即只能提供单项营运,而不能提供网络设计和货物的购、运、调、存、管、加工和配送等全过程服务。
而商业企业本身,目前仍没有一个能建立起上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与世界商业零售业巨头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如美国尔玛公司,在全球建有数十个、每个有数万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为系统内配送,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甚至已运用到卫星技术。
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其各商场的货物库存、流通、销售状况。
美国的FL EMING公司,有40 个配送中心, ,经营近9 万个品种的商品,为全美4 000 多个社会上的零售业提供委托配送服务,每年的配送额达数百亿美元。
在国内,上海连锁经营企业2002 年销售额已占到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 % ,而广州只占7 %。
在全国连锁经营企业销售额的排名中,广州最大的连锁企业在30 名以外。
因此,广州物流配送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广州物流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广州物流业总体上比较落后,有其历史渊源。
由于旧体制下,物流各个要素长期相互独立发展,管理“条块分割”;过去20 多年,经济发展在数量扩张方面具有很大空间,人们没有产生挖掘“物流”方面的空间意识;整个社会的物流意识淡薄,对物流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缺乏认识,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行业总体规划,投入严重不足;企业对大物流的建设缺少实力和积极性,相关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比较落后,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
关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改善,在物流领域中的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
物流园区是市场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它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基础的设施设备、物流信息服务和一系列的物流服务贸易以及物流加工制造等产业服务,使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物流园区不仅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加强对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有望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园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的物流园区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各类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的产业运营平台。
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问题随着物流园区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违规建设和低水平复制的问题,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功能单一和缺乏配套服务设施的问题,缺乏高端物流服务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和瓶颈,制约着现代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路1. 积极推动环境的优化环境是物流园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备的体系可以促进物流园区成为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平台。
领导可以出台相关税收、金融、用地、环保、人力资源等配套,积极引导和鼓励资本投入物流产业,保障物流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提高物流园区的品质水平提升物流园区的品质水平是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关键。
园区应在硬件、软件、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标准,提高园区的使用效能。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园区管理质量、加强配套服务设施等。
3. 多种业态并存,优化业态结构目前许多物流园区以单一的园区产业为主导,如以仓储业为中心,这样会导致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应该采取多种业态共存的模式,使园区内的产业互补性加强,形成良性产业格局。
广州市物流园区规划编制思考

了城 市 规 划 对 物 流 园 区 建 设 的 引 导从 宏 观 纲 要 层 面 走 向 可 操 性 较 强 的 实 施 控 制 层 面 , 在 构 筑 广 州 物 流 园 区体 系
的 同 时 ,切 实 落 实 了 物 流 园 区 的 选 址 与 规模 , 制 定 了具 有 弹 性 的 规 划 导 控 , 为 政 府 各 个 职 能 部 门提 供 了有 效 的 规 划 、 建 设 、 管 理 的法 定 依 据 。
维普资讯
广 J1 物 流 园 区规 划 编 制 思 考 l市 I '
对广州新塘物流园区建设的几点意见

市 的前 列 ,应 该 成 为 广 东 甚 至 南 中 国 的 物 流 中 意见, 参考。 供 建 设 好 新 塘 物 流 园 区对 广 州 地 区 的 经 心 , 必 须 有 若 干分 支 物 流 中心 , 成 组 团式 的 、 她 形 有 不 同 功 能 的 物 流 体 系 。物 流 园 区 是 多 种 物 流 济 发 展 具 有 紧 迫 而 重 要 的 意 义
维普资讯
物 流 论 坛
多 ( ) 地 处 珠 江 三 角 洲 腹 地 ,交 通 四通 八 综 合 性 、 功 能 的物 流 园 区 。如 可 以作 为 广 州 大 一 达 。既 是 粤 东 地 区进 出 广 州 的 东 门 又 邻 近 东 莞 都会 圈 国际枢纽性 物流 园区 ( 其规模 、 按 现代化 运 作 水 平 和 幅射 范 围 ,或 可 称 为一 级 物 流 园 区 ) 等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 广 惠 、广 深 高 速 公 路 及 京 九 、
维普资讯
物 流 论 坛
经 文 “ 州 新 塘 ( 合 )物 流 园 区建 设 与发 展 思 阶 段 。广 州 作 为 广 东 政 治 、 济 、 化 的 中 心 和 广 综 路 ”比较 全 面 、系 统 、 入地 对 新 塘 物 流 园 区 的 粤 港 澳 经 济 圈 的 中心 城 市 之 一 , 代 物 流应 该 有 深 现 个 大 的发 展 , 该 挤 身 于 全 国先 进 物 流 中心 城 应 建 设 作 了论 述 , 基本 赞 成 。我 想 重 点 讲 以下 几 点
从 广 东 物 流 业 发 展 的现 状 看 ,现 代 物 流 业 并 和招 商 结 合 起 来 , 体 探 讨 建设 物 流 园 区 的 问 具
的 宣 传 、 论 引 导 和 各 种 研 讨 会 逐 步 展 开 ; 的 题 , 是 建 设 物 流 园 区 的一 个 实 际 步 骤 。 既 可 以 舆 有 这 又 高 中 心 城 市 开 始 制 定 物 流发 展 规 划 ;商 贸 、交 通 、 广 泛 深 入地 宣 传 发 动 , 可 以集 思 广 益 , 起 点 工 矿 、信息 企 业 都 在 探 索 现 代 物 流 的各 种 模 式 ; 地 建 设 好 物 流 园 区 , 少 走 弯 路 和 重 复 建 设 , 减 这 出 现 了 少 数 真 正 具 有 现 代 物 流 特 征 的 物 流 企 对 广 州 市 和 全 省 类 似 物 流 园 区 的 建 设 可 以 起 到 续 进 入 ,等 等 , 仍 滞 后 于 形 势 的发 展 ,也 落 后 但 于 先 进 省 市 。 广 东 发 展 现 代 物 流 可 说 是 刚 刚 起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广州现代物流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一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一)物流总量与结构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物流总量呈加速增长的势头。
尤其是近两年增长势头更加迅猛。
2004年广州总货运量达3.48亿吨,比2000年的2.46亿吨增长了41.46%,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7.79%;货物周转总量达2746.9亿吨公里,比2000年的2189.2亿吨公里增长了25.48%,平均每年增长幅度为5.81%。
2003年、2004年增长速度尤其高,2003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35%和16.09%,2004年广州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8.77%和9.53%。
从货运量和周转量的构成来看,公路与水运是广州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在2004年广州实现的3.48亿吨货运量中,公路货运量占50%,铁路货运量占19%,水运货运量占30%,其他运输方式占1%;在2003年广州实现的2508亿吨公里的周转量中,水运周转量占87%,公路周转量占4%,铁路周转量占9%。
从广州物流流向结构看,大体格局是:区域物流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从货物量和周转量结构可看出这一点;城市物流,由于广州产业和零售贸易规模较大,其物流规模也不小,公路物流比重高也说明这一点;相对之下,国际物流规模较小,不但在本市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小,而且横向比较看,总量上远小于香港,也小于深圳。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运输平台建设现状近年来,广州物流运输平台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空港方面。
2004年8月5日,作为国内三大枢纽机场和国际知名的航空港之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广州航空运输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但极大地缓解和改善了广州航空运输运量与运力及场地设施条件的矛盾,也大幅提高了广州在航空物流市场上的竞争力。
(2)港口方面。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国际海运通达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个港口,腹地辐射范围包括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份。
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况漠(广州大学商学院,广州510006)摘要:分析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实环境、存在问题,探讨促进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物流,物流园区,优化对策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它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大,商品和原材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动。
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城市迅速扩张,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重新配置规划稀缺的土地资源,以便为城市生活和企业运营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珠三角地区发展物流园区的重要意义投资建设与运作管理好物流基地,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很好方式。
一是有利于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传化物流基地和基地内的物流企业通过优良、便捷、安全的服务,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物流园区的发展实现了多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建设,是培育和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很好的方法与途径。
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特点是:小、散、乱与传统;物流产业的特点是区域性明显,各自为阵,社会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建设,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企业,发挥积聚效应,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各个物流园区(基地)之间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这对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物流基地(或园区)的服务辐射半径一般为50-100公里。
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做好现代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合理规划布局与正确引导工作,因为物流市场的竞争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物流园区。
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考与研究—以广州为例

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考与研究—以广州为例摘要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是进一步发挥交通、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广州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短板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优势,提出了几点思路对策,为推动广州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交通物流融合枢纽1 前言近年来,我国保持着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经济不断增长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然而,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仍显不足,交通基础设施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统筹谋划,自2016年起已相继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近期重点工作及分工方案》等多份文件,指导地方政府加快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工作。
广州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综合交通体系优势明显,现代物流发展基础厚实。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保持广州在交通与物流领域的传统优势,打造“站城融合”枢纽经济的发展新动力已是刻不容缓。
2 发展现状2.1市场主体规模大,龙头少广州物流企业众多,物流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体量大实力强的物流企业龙头数量明显不足。
2018年,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102家(远低于上海207家,武汉170家,宁波162家,深圳130家),5A级物流企业14家,4A级物流企业55家,3A级物流企业32家。
全国50强物流企业中,德邦物流在广州起家发展后将总部迁至上海,现仅有广铁集团在广州设立总部,少于北京8家、上海7家、深圳2家。
世界50强物流企业在广州设立大区总部或中国总部的数量为0(上海有20家,北京有8家,深圳有2家),仅DHL、UPS、中外运等3家企业在广州设立华南总部公司或广东总部公司。
2.2物流总费用高,增加值低广州社会物流总费用高但物流增加值低,增值能力弱,物流投入产出效率低。
广州白云机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分析(5篇范例)

广州白云机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分析(5篇范例)第一篇:广州白云机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分析广州白云机场物流园区发展战略分析广州白云空港物流园区是国家三大国际航空物流园区之一,已列入《广州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是广州市政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之一。
广州白云机场国际物流园区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与香港机场比邻。
面对世界货运第一的香港机场,才起步的白云机场如何开展自己的发展战略?针对香港机场目前的国际航空货运竞争优势,分析广州白云空港物流园区的潜在竞争优势,进而提出其发展战略。
一、广州白云空港物流园区的劣势分析劣势(Weaknesses)是指组织中的缺陷、失误、约束等因素,使组织不能实现目标;或者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组织拥有低下的能力和较少的资源,强调组织自身的内部功能(弗莱舍,2004)。
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目前针对香港机场的航空货运,可以说我们完全无优势可言。
不管是市场占有量,航空物流的运作模式,还是航运网络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1.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香港机场国际航空货运量优势明显。
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国际货运吞吐量多年稳居世界其他机场之首,2006年达到357.9万吨。
而我国所有机场2004年国际航线货邮吞吐量才171.5万吨(国家统计局网站),广州白云机场2005年国际货邮吞吐总量才17.2万吨(广州白云机场物流公司网站)。
香港机场对我国内地的国际货运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珠三角地区。
2006年对我国内地国际货运量达到35.8万吨。
随着香港机场的“珠三角及长三角的物流整合服务”战略的实施,加之珠三角便利的交通和进出港口,它将对广州白云机场国际物流园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冲击。
2.还没形成统一协调的运营模式香港国际机场由政府拥有和经营,经过多年的运营,已形成完善、高效的航空物流运作模式。
它多次获航空货运杂志(AirCargoNews)“最杰出货运机场”称号。
珠三角物流园区发展中的思考

珠三角物流园区发展中的思考伴随着全球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及合作效率的加快,现代物流理念迅速输入中国并冲击着企业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作为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高度密集的企业生产群落、发达的交通体系、毗邻香港国际物流中心的独特地理位置、先进的信息技术产业等等,有资料表明,一、充分认识物流园区设置的基本原则;物流行业涉及的领域广阔、对基础性建设的要求颇高,并非所有地区都适于建设物流园区;以德国政府为例,其对物流中心的选址和功能的要求为:物流中心紧靠港口或铁路编组站,周围有高速公路网,中心内至少有两种运输以上运输方式相连;该区域内有许多大型的工商企业;附近有从事运输、仓储的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上着名的大型物流企业;有银行、保险等机构或企业;物流中心要远离闹市区,面积至少在100公顷,周围要有发展空间,为工商企业发展留有余地。
参考美国、日本等物流行业发达的国家的情况,也不同程度的遵循这样一些规律。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物流园的设置标准在本质上应具备以下一些共同点;可)物吞吐量的要求、并且尽快建立相应完善的配套设施,从而为港口物流提供综合服务,发展具备仓储、装卸搬运、港口运输、信息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物流园区是必然趋势。
盐田港作为多种运输手段的衔接点及大型货物集散地,也满足了物流园设置的原则。
对照上述原则,再对佛山进行分析:佛山是珠三角重要的生产制造业基地,由于满足是经济发达的生产型城市的设置原则,在佛山设置物流园区势所必然;但是,由于大佛山刚刚成立不久,其各城市间的整合仍在进行,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佛山各城市的现有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具备适宜功能的物流园区应成为佛山物流园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考虑到佛山毗邻广州的独特地理位置,在物流园的规划选址上必须密切关注广州物流园的规划发展动态,并将其作为制定物流园总体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也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它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大,商品和原材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动。
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城市迅速扩张,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重新配置规划稀缺的土地资源,以便为城市生活和企业运营创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珠三角地区发展物流园区的重要意义投资建设与运作管理好物流基地,是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很好方式。
一是有利于GDP 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三是传化物流基地和基地内的物流企业通过优良、便捷、安全的服务,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物流园区的发展实现了多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建设,是培育和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很好的方法与途径。
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特点是:小、散、乱与传统;物流产业的特点是区域性明显,各自为阵,社会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建设,可以充分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企业,发挥积聚效应,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各个物流园区(基地)之间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这对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物流基地(或园区)的服务辐射半径一般为50-100 公里。
这就需要政府积极做好现代物流基地(或园区)的合理规划布局与正确引导工作,因为物流市场的竞争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物流园区。
珠三角地区物流园区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物流园区可以整合珠三角现有各种物流资源,改善城市环境,带动物流企业及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城市招商引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广州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州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广州市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在当今社会,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作为我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物流园区的发展备受关注。
广州市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地理位置优势广州市处于南部沿海地区,临近香港和澳门,交通便利。
凭借着这一地理位置优势,广州市物流园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2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州市物流园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这里建立物流中心,形成了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
1.3 技术设备先进广州市物流园区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智能化的配送系统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广州市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然而,广州市物流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交通拥堵随着物流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压力也日益加大。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
2.2 环境污染随着物流园区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量的车辆和仓储设施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3 人才短缺物流园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目前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缺乏专业人才会影响物流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3.我的观点和建议针对广州市物流园区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3.1 加强交通建设应该加大对物流园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3.2 推进环保技术应用应该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周边环境。
3.3 加强人才培养应该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物流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总结回顾在全面了解广州市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我对其发展充满信心。
相信随着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广州市物流园区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物流园区发展,共同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共同促进广州市物流园区发展的提升与完善。
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浅析

广州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浅析摘要:本文简单剖析了广州港口物流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调整广州港口物流配货格局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加快南沙港物流园区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制定相关政策时参考。
关键词:港口物流存在问题发展对策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imply analyze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roblems and discuss the need to adjust the Guangzhou port logistics picking pattern, which proposes to speed up the Nansha Port logistics park building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levant un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ference.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problem,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1、概述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形势风起云涌。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已全部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正面临多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位列其中。
200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纲要》提出要实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在于交通一体化,其中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为主线,推动珠三角港口群协调发展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物流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物流园具有跨行业、跨地区、多功能、多层次的属性,规范管理有利于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科学规划,组织制定区域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宏观整合企业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实现物流园区的规模效益、集聚效应,促进园区更好的健康发展。
1、缺乏统一规划,影响区域合理布局目前,各级政府积极参与推动物流园区建设。
在政府规划推动建设的物流园区中,通过省级政府审批的占32%;地市级政府审批的占59%;区县级政府审批的占9%。
地市、区县一级政府审批建设的园区数量占比较高,该现象值得关注。
由于省级以下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大局方面关注相对弱一些,容易偏重地方发展,所以很有可能会造成同一地区或小区域范围内有多个园区存在,同时各地政府也会出台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建设投资,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竞争出现。
从全国商贸物流的宏观角度看,我国物流园区的布局与规划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
在节点的设置、资源的联络与调配、重点战略物资与应急物资的储备等多个方面没有形成整体的规划,造成区域物流园区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政,难以较好地适应国家整体物流布局的需要和满足企业供应链运作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衔接不畅、配置不平衡。
2、战略定位不明确,导致发展不理想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查表明,存在多种因素影响物流园区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科学选址对物流园区的运营很重要。
交通便利、邻近交通枢纽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同时为工业园区或现货市场提供配套服务的物流园区往往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发展会比较顺利;第三,区域范围内的物流企业群体的规模和服务能力对物流园区的招商和运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主要原因中,依据选择频度依次是本地物流企业发展不具规模,离市中心太远,人员上班不方便,迁入费用昂贵,配套设施太差,租金太贵以及管理水平落后。
部分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时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造成了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困难,影响了园区整体效益的发挥。
广州市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可行性及策略思考

最终 目的 。而广 州发 展物 流 的劣
势和威胁因素 ,则涵盖了政府政 策 、微观竞争主体 、管理技术 、
人才 及 与周边 地 区的接 触 和交往 等 问题 。
( 二)广州市在广东省物流中 心空间等级体系划分中的地位
我 们 利 用 SS ( tii PS Sasc tts
P cae o o i c n e akg r c l i c)Q型 聚 f S aS e
分 。与国 民经济 的第 一 、第二 产业尤其 是制造 业存 在着很 强 的双 向关 联效 应 ,
重下降到 1% 3 左右 ,第三方物流 占物流 市场的比重达到 2% 3 左右,使现代物流
业发 展成为广州市 主要基础产业 和重 要
因此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第
三方物流 为主体 ,以供应链 管理为核 心
提 出 ,到 21 ,广州 现代 物 流发 展 00年
的总体 目标 为 :初步建成 功能健 全 的两
关活动,把商品资料从供应方向需求方 转移的实物运动过程。从产业经济学角
度 来 看 ,物 流业 属 于 第 三 产业 的一 部
大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运输平台、三大
国际性枢 纽型物流 园区 、若干 区域性综 合型物 流园区和一批 区域 型专业 型物流 中心及配送 中心 ;物流成本 占 G P的比 D
2 2 oo
2 7 .1 3 59
2 8 6 6 57
3 o14 0 .8
1 2 .7 1O9
14 . 2 39
1 7 68 3 0.
2 .4 61
6 .1 33
5 3 2.2
权重做合适安排,我们的顺序为:
GP D 、社 会 消 费 品零 售 总额 、物
关于国内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的思考

关于国内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的思考第一篇:关于国内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的思考物流园区规划无疑是摆在物流规划界的难题。
当前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下是其中最典型的几个。
第一,物流园区规划不准不细、定位不清不准。
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仅有部分地区制定了区域物流发展规划,这些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仅对区域内园区的数量进行初步规定,具体的园区选址、占地面积、投资规模等规划都不全面、不具体。
由于缺乏科学的物流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缺少审批的依据,造成政府无法对拟建园区的选址、设施设备等进行合理的约束和指导,以致出现部分地区园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
已经完成的部分物流园区规划方案理论性强、内容不完整、缺乏实际操作性、定位不清不准。
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建成或再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过分追求综合化和国际化,而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二,物流园区建设规模贪大求全。
我国现有物流园区单个园区规模过大。
据《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有53个,占17.5%。
2003年初,根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不完全调查显示,物流园区或基地中投资较大的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占地7000余亩。
而国外成熟物流园区中,荷兰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仅为0.448平方公里,并且这些物流园区其物流吞吐量远远超过我国的园区。
我国部分物流园区在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和周边的物流需求及应有的规模标准,只是简单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求大、求全而忽视了使用经济性和规模合理性的要求。
第三,物流园区规划没有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不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一些适合发展物流园区的区域在原城市规划中已作其他安排,甚至部分规划可能已经实施,这必然造成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矛盾,被迫修改城市规划适应物流园区发展,造成较大规模的拆迁,加大园区建设的成本与复杂性,拖延建设工期。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物流园区用地,正确处理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各个层面规划的关系,是物流园区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一。
整合广州个物流园区的相关思考

整合广州3+5个物流园区的相关思考【摘要】:根据广州市“十一五”《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将建设“3+5个园区”,通过对比三大国际物流园区和五大综合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发掘出广州建设“3+5个园区”的阻力,最后提出了整合“3+5个园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定位整合物流园区自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出现以来,被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德国、英国、荷兰,法国都规划并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园区。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园区的概念进入我国,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⑴。
据估计,广东物流市场空间在1580亿左右,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具有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良好经济基础和地理优势。
广州目前物流成本约占整个GDP的17%-20%,第三方物流约占物流市场的10%预计未来5-10年将是广州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第三方物流将保持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港口物流和空港物流将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估计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达到10%以上,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 广州物流园区的规划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广州物流产业定位与巩固目前的华南地区物资集散中心和全国性的物资中心,努力建成国际性的贸易中心。
根据广州市“十一五”《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将建设“3+5个园区”: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要求,重点建设黄埔物流园区、南沙物流园区、广州空港物流园区3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见图1),规划建设芳村、白云、增城、番禺、花都(军田)5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⑵(见图2)。
按照“市场网络体系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市场动作信息化、市场交易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选择布局较合理、辐射面广、功能较完善的交通枢纽货运站和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现代化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专业性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到2020年,广州将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和黄埔萝岗开发区,基本建成以广州为基地,服务珠三角、泛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南方区域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全面实施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积极推进“3+5”物流园区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广州3+5个物流园区的相关思考
【摘要】:根据广州市“十一五”《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将建设??“3+5个园区”,通过对比三大国际物流园区和五大综合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发掘出广州建设“3+5个园区”的阻力,最后提出了整合“3+5个园区”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定位整合
物流园区自上世纪60年代在日本出现以来,被许多发达国家重视,德国、英国、荷兰,法国都规划并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园区。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园区的概念进入我国,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⑴。
据估计,广东物流市场空间在1580亿左右,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具有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的良好经济基础和地理优势。
广州目前物流成本约占整个GDP的17%-20%,第三方物流约占物流市场的10%预计未来5-10年将是广州物流业高速发展时期,第三方物流将保持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发展,特别是港口物流和空港物流将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估计机场货邮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达到10%以上,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 广州物流园区的规划
物流业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广州物流产业定位与巩固目前的华南地区物资集散中心和全国性的物资中心,努力建成国际性的贸易中心。
根据广州市“十一五”《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将建设??“3+5个园区”: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要求,重点建设黄埔物流园区、南沙物流园区、广州空港物流园区3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见图1),规划建设芳村、白云、增城、番禺、花都(军田)5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⑵(见图2)。
按照“市场网络体系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市场动作信息化、市场交易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选择布局较合理、辐射面广、功能较完善的交通枢纽货运站和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现代化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专业性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到2020年,广州将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和黄埔萝岗开发区,基本建成以广州为基地,服务珠三角、泛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南方区域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全面实施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积极推进“3+5”物流园区的建设。
图1 三大国际物流园区
图2 五大综合物流园区
2 3+5物流园区功能定位的比较
三个物流园区的特色与主要功能、基本框架都各不相同,互相竞争,又有互补,服务功能将呈差异化方向发展⑶。
三大国际物流园区定位比较(见表1)
功能
范围
定位
3.
缺乏统筹规划
“珠三角”各城市在进行物流园区规划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并以特定城市范围为界限,而较少考虑与相邻城市间的沟通、协调。
如位于广州、深圳之间的东莞,规划有虎门港物流园区、常平大京九物流园、松山湖物流园区三个园区,但它们如何与广州、深圳现有的物流资源相整合和协调,以避免重复建设,彼此之间的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等问题在相关的规划中都没有被考虑⑷。
广州规划的8个物流园区,虽然规划中各个园区的功能各有侧重,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很难划分区别,加大了原有物流设施和新建物流设施的竞争,延长了土地投资的回报周期,经济效率的损失。
黄埔物流园区和南沙物流园区都是以港口为依托,并且具有其先天的优势,虽然两者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是两者的业务也难免有冲突,一个城市两个大港回出现功能定位不清,市场份额交叉的现象。
南沙物流园区它跟相邻的深圳盐田港有在区域竞争的重复,因为两个港口在空间范围内距离太近,容易形成不良竞争和重复建设,甚至在规划初期就缺乏相互的沟通与协调,导致日后不可避免.竞争。
此外,广州空港国际物流园区、深圳航空物流中心园区项目,香港国际物流中心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广州公路主枢纽白云货运站为依托,规划了的广州北部物流中心。
而所在地白云区编制物流规划时,没有考虑这个点,相反在附近规划了太和物流园区。
同样,在广州市芳村区与佛山南海区的交界处,广州规划了芳村物流园区,而南海则规划了更大的南海物流园区,两者距离很近。
从大区域来看,这种布局显然是不合理的⑸。
从整个珠三角来看,各个沿海城市都掀起了建设港口的热潮,虎门港,高栏港,惠州港等港口都相继规划和在建中,这在一定程度下导致了建设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天网”建设过程中公有制悲剧的问题
物流园区的良好运作试“天网”即物流信息系统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布局及其各主要流程之间的密切配合。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园区的中枢神经,对物流园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流园区是一个具有关联性、整合性、集聚性和规模性的总体,其规划应该是一个高起点、高重心的中长期规划,并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
依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五”计划》和《2001年至2003年广州市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中国南方国际物流信息共用(综合)平台或网站”和建设广州物流物信息共用(综合)平台的决议建设。
然而,成本的巨大和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了物流园区信息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动力不足,以及建设后系统维护等一系列的瓶颈。
缺乏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家没有明确物流的政策和计划,目前尚无关于物流园区的政策。
虽然广州在发展物流过程中出台了一些关于物流园区的政策,但是,这些还不是十分完善而且不配套,并且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因此,发展物流园区还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
物流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物流园区规划专业人才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实力较强的物流研究机构,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团队从事物流园区的研究,很多研究机构也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也是简单的从互联网的复制,并没有考虑物流园区所在市场的需求和具体情况,不能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作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物流园区方面的人才也缺乏科学、技术、教育和管理支持。
4.整合广州物流园区的建议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政府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中应当扮演好基础条件的创造者和运作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区域经济的功能、布局和发展趋势,依据物流需求量和不同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尤其要打破地区、行业的界限,按照科学布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思路进行规划,防止各自为阵、盲目布点、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广州市来说,要解决物流园区规划的矛盾,使各部门、各地区的物流园区规划协调统一,就必须作广州市市域范围这一层次的物流园区规划。
而要解决广州市物流园区规划与其它地级市物流园区规划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做珠三角,甚至是广东全省范围这一更高层次的物流园区统筹规划。
通过高层次的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实现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协调发展⑹。
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规划现代物流园区必须瞄准世界物流发展的先进水平,以现代化物流技术为指导,坚持高起点现代化。
物流园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重,成为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应用或转化的孵化基地。
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联合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天网”,积极引进资金雄厚的外资及其社会各界的力量,保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维护性和可拓展性。
物流产业政策扶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落实和规划用地扶持政策和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物流的标准化建设,规范物流运输车辆政策。
鼓励和保护外资、民营独资、控股、参股等物流企业的正当竞争;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不限定物流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制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和规范物流企业扶持标准,放宽对物流业准入条件,减少对物流业的限制⑺。
营造良好的研究开发和人才环境
物流园区建设的一切问题均可以归结为人才的问题,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政府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物流企业建立物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引进人才,加强高等院校、物流研究机构和物流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物流研究和开发基地,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和创造条件,引进物流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现代物流优秀专业人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参考文献
【1】郑文华.建设物流园区“最大阻力”思考.现代物流报.
中国管理咨询网
【2】广州立志构筑中国南方国际物流中心.
2003年4月27日
【3】伍煜洲、王震良、崔毅.提升广州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12期
【4】
【5、6】.广州国际货代网. 广州物流园区规划问题探讨
【7】广州市经贸委.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穗府【20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