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五章)

合集下载

名老中医经验集赵绍琴

名老中医经验集赵绍琴

名老中医经验集赵绍琴赵绍琴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名老中医,他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卓越的医术,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健康和治愈。

他的经验集囊括了许多传统中医的智慧和实践,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赵绍琴先生一直秉承着中医的核心理念,即以人为本,注重以整体观念来看待疾病。

他认为,疾病并非单一的局部问题,而是身体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平衡失调。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他经常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病史、症状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赵绍琴先生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在他的经验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提倡“养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他常常与患者分享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养生方法,比如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等等。

他还强调了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赵绍琴先生深知中药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经常运用中草药、中药配方等传统中医方法来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如慢性炎症、过敏性疾病等。

他对中药的运用非常熟练,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症状,配制出适合患者的药方。

同时,他也注重中药的安全性,避免了中药滥用和副作用的问题。

除了中药治疗,赵绍琴先生还注重针灸和推拿的疗效。

他经常利用针灸来治疗一些慢性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调理的效果。

对于推拿疗法,他则重点强调了它对于改善人体气血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通过推拿可以有效缓解一些肌肉和骨骼方面的酸痛问题。

作为一位名老中医,赵绍琴先生的经验集不仅是他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传统中医学的传承和弘扬。

他的经验凝聚了中医学派特色和智慧,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对于广大医生和学者来说,学习赵绍琴先生的经验,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总结起来,赵绍琴先生的经验集是一部珍贵的中医学宝典,其中蕴含着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智慧。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赵绍琴温病学讲稿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赵绍琴温病学讲稿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通用26篇)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1我就是那个努力的少年。

夜深了,天上的繁星和月亮本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此刻却都怏怏不乐,天空像是被蒙了一层厚厚的雾,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屋内,没有令人睁不开眼的光,仅有一个小小的台灯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灯光下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红线条和令我感到刺眼的数字的数学试卷。

看着那张卷子我思绪万千,脑海中全是我为这场考试所做的一切努力,可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一瞬间我感到生活,生命都辜负了我。

“噔,噔”房门被敲响了,我上前打开了被封尘已久的门。

妈妈手里拿了一杯苦瓜汁和一杯西瓜汁,她打开了那让我感到刺眼,以及无法与小台灯那温暖的光线相媲美的灯,坐在书桌前,她让我喝下小半杯的苦瓜汁,我喝完后苦不堪言。

接着,妈妈又让我喝下了同等量的西瓜汁。

对于妈妈的这种做法我疑惑不解,但我并没有去思考,我仍然沉浸在我的数学成绩之中,对于妈妈的做法我只能感觉到无聊。

突然思绪被打断了,妈妈说:“刚刚你所喝的,就像是你的人生,不管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在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的成绩对你的打击很大,你感到很难受,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做好自己,自己无愧于自己就可以了。

”妈妈的话让我一下就清醒过来了,对于成绩只不过是对自己所做的努力的见证,我已经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再为此消沉。

应该像这盏灯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大雾散去,露出迷人的夜色,繁星和月亮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2走进胜利街,在错综复杂的枝叶间,阳光普照,照亮了街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棵草,照亮了这条老街70多年来的独特魅力。

在无数翻新过的街道上,斑驳的斑点让人仰望梧桐,与街道同龄的树木依然兴高采烈。

旧树干上布满了皱纹,但棕色树干的末端拉出了新年的绿色枝条。

他年复一年地结果、发芽、枯萎,浅棕色的羊群是他生日的烟火。

夏天尽可能的把绿色的地毯舒展开来,给日夜生活在一起的行人和房屋带来薄荷味的清凉。

国医大师赵绍琴先生讲温病(第五讲)

国医大师赵绍琴先生讲温病(第五讲)

国医大师赵绍琴先生讲温病(第五讲)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五讲(黑板:温邪在卫,当以疏卫为主,宣其阳,开其郁,佐以清热。

热多则清,郁多则宣,湿遏用芳化,火郁当升降。

切不可以解表求汗而用辛温,否则伤津损液,不利于病。

古人谓“在卫汗之可也”,非属方法,乃是目的,否则与温病相背矣。

)底下就是讲一讲火郁当发。

常常我们讲到了“郁”。

什么叫“郁”呢?它并不像感冒着凉一样,完全是郁热。

刚才我们讲了,火郁当升降,湿遏就应该芳化,郁多了就应该宣,热多了当清。

根据这些个呢,有多少治多少。

都是根据脉、舌、色来看看客观的情况,不是主观地想(像)用什么方。

真正的看病要根据病人客观的反应,我们才进行治疗,不是我熟桂枝汤,你熟麻黄汤,他会葛根汤,开一个就行,那不对的。

现在我们底下就讲一讲。

火郁当发。

——什么叫发呢?发,令其疏散也,就是让它疏开,散开。

重在调其气机,——主要的就是调其气机。

不管什么郁,湿郁要治湿,火郁要治郁热,痰郁要治痰,气郁要理气。

不是一个郁都用一个药,也不是一个药治几个气,都是某一个郁用(特定的药),根据它的病机道理,还要根据具体的体质情况来进行用药。

什么升降散啊,什么栀子豉汤啊,什么四逆散啊,都是治一些个郁的,这是我经常用的。

那么栀子豉汤,为什么我常用这个呢?豆豉,是一个(宣阳药),它能够宣阳,能够疏卫;栀子呢,味苦,能够降,栀子是(也是)宣阳的,它能够开。

所以三焦的郁热,用豆豉、山栀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用栀子豉汤,心中懊憹者,栀子豉汤主之。

像这个升降散,升降散用的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它主要是清血分之郁。

僵蚕呢,本身是吃桑叶生活的,本身就是桑叶,这样有一种清头目,祛风热,这样一种特征;蝉衣呢,本身它是凉的,清肝热的;片姜黄呢,活瘀的;大黄呢,能降血分的郁热,能推陈致新的。

所以用这些个药物,都是用来治疗这些个郁证。

下面,我就用一个病例,来看看这个郁证是不是常常(一治)就错。

有一个女病人,三十岁,身体很壮实,汗出如洗,就是多汗症,老出汗。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

名老中医赵绍琴经验集【温病要论】(一)论温病不可混同伤寒温病和伤寒虽同属外感热病,然其性质不同,故不可混为一谈。

从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温病和伤寒是混淆不清的。

《内经》中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之论,是把温病从属于伤寒。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以六经为纲领的外感辨治体系的确立,后世医家沿用成习,不思创新,束缚了温病学的发展。

历代医家中不乏有识之士,对伤寒温病混同一论所造成的恶果痛心疾首,宋代庞安时就严厉批评当时的医家对天行温病“一例作伤寒,行汗下”,以致“天下枉死者过半” ,元代王履更从病机、治法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伤寒、温暑为病不同” 。

直到明清之际,经过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一大批温病学家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治纲领的温病辨治体系,使温病全然脱离伤寒而自成体系。

时至今日,温病学已发展成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为战胜疾病,保障人类健康发挥着重大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人在临床中仍然将伤寒温病混同而治,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应有的疗效和优势,甚至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因此强调分辨温病与伤寒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外感病是完全必要的。

再者,近时有专家学者提出寒温统一论,意欲把伤寒的六经辨证和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统一在一种辨证体系里,以发展为中医外感热病学。

这种愿望是无可非义的,却超越了现实情况。

当务之急是分而不是合,只有将伤寒温病分辨清楚,才能提高中医诊治外感热病的水平。

赵氏曾回忆本世纪20年代猩红热肆虐北京,作伤寒治者皆不免于死,足证分辨伤寒温病的重要。

那么,分辨伤寒和温病的要点有哪些呢?其一,病原不同。

伤寒所受为寒邪,温病所感为温邪,寒温各异其性,即吴鞠通所谓“伤寒之原,原于水;温病之原,原于火” ,由此而决定了二者性质大异。

其二,感邪途径和初病邪客部位不同。

伤寒,寒邪自皮毛而入,首犯足太阳膀胱之经,太阳主表,故其病机为寒邪束表;温病,温邪自口鼻入,先犯手太阴肺金,肺合皮毛,卫之所出,故其病机为热郁肺卫。

[转载]读赵绍琴《温病讲座》心得

[转载]读赵绍琴《温病讲座》心得

[转载]读赵绍琴《温病讲座》心得读赵绍琴《温病讲座》心得最近在读赵师绍琴的《温病讲座》,通过这本书我对温病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书中的一些理论和经验都对传统的温病学有所发展,并有所提高,非常切合临床实际,其中对一些疑难疾病、对一些西医已经无能为力的疾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赵师的《温病讲座》取源于他的《温病治验提要》,《温病治验提要》这本书最能体现赵师温病独特的学术观点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篇辩治温病的纲领性文件,赵师将一生诊治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仿前贤之作,以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共23条,2555字,却以概括了温病诊治全过程。

由于时间的关系,赵师的《温病讲座》只是截取了其中的前10条,起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终于邪入血分证治。

在卫分时,“温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经口咽而至,非邪从皮毛所感受。

故温病初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嗽,甚则有痰,或胸痛而喘,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曰在卫。

”这一条赵师讲了温病的传入途径,是从口鼻而来的,并不是从体表而来,这是温病和伤寒的区别,这里的伤寒是仲景讲的伤寒,并非难经中所说的包裹温病的广义的伤寒,伤寒是从体表而来的,是邪气侵犯人的肌表而引起的,这一点吴又可就曾指出过,所以说赵师是对前贤的继承,当然也有所发展了,这一条还提出温邪在卫分的临床表现,他着重提出一定要看咽喉,温病的咽喉是红的,是充血的,这一点和伤寒不同,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表证悉具,与风寒无异,唯其咽红且痛,即可定为温邪。

若为风寒之邪,咽必不红。

虽然温病也可能出现恶寒、发热、咳嗽,但这并不是表证,这是由于温邪从口鼻而入,咽为肺胃的门户,邪就侵犯肺脏了,肺呢,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其受邪则郁闭,宣发肃降失常,因之咳嗽必有之。

肺主皮毛,肺气郁闭则皮毛失其所主,故而出现发热、恶寒等表现,但这是由于肺气郁闭造成的,并非邪犯肌表引起的,虽然古人说: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我听赵绍琴课的笔记:温病对神昏高热,不只有“三宝”

我听赵绍琴课的笔记:温病对神昏高热,不只有“三宝”

我听赵绍琴课的笔记:温病对神昏高热,不只有“三宝”导读:此文系赵绍琴教授30余年前在包头受邀会诊讲课内容的记录。

赵老治疗高热神昏,除了大家熟知的“三宝”外,让我们一起看看还有哪些认识。

赵绍琴教授对高热昏迷证治的经验谈作者/傅明光1983年受包头医学会的委托邀请了卫生部命名的热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赵绍琴来包讲学会诊学习之后受益颇深。

现将其讲授的内容和经验记录整理介绍于下,共同道学习鉴赏。

高热昏迷是指急性外感热病如伤寒、温热病、湿热病所引起的发热昏迷常见于“流脑”、“乙脑”、病毒性脑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等非指内科杂病。

如肝昏迷、酮症酸中毒等。

中医要治急症,就必须研究高热昏迷,一见高热昏迷就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这是一种错误的偏见。

一、病因病机1.温热邪气亢盛,来势猛烈,内闭心包。

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2.素体阴虚,心阴心气不足、感受温热之邪,内陷心包。

3.温热之邪炽盛、邪热炼津成痰、痰热上蒸、蒙闭心包。

4.感受湿热之邪,上犯蒙闭心包。

5.误治:①误用辛温发汗或苦寒攻下伤阴而内陷心包。

②误用滋腻或误用温补壅滞、使气机闭塞、邪不得外达、遂被通入心包。

二、证治外感高热神昏、多见于温热病和湿热病,因此高热昏迷要从卫气营血进行辨治。

1.热在卫分神昏初起发热、头痛、口渴微汗、咽痛、舌红、脉浮数而突然昏迷。

此乃“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卫气闭郁、邪热内扰心神而发热昏迷。

治宜辛凉清毒开窍,方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又如暑痫(暑风):起病则发热口干口渴心烦,昏迷抽搐。

治宜芳香疏解、苦甘泻热佐以疏风。

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

2.热在气分神昏①高热心烦、口渴大汗出、脉洪大而见神昏澹语者。

治宜清气泄热、开窍醒神。

方用白虎汤加味。

②气分热盛,(上述症状)兼有腑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而滑而昏迷者。

治宜通腑泻热、开窍醒神。

方用牛黄承气汤或白虎承气汤。

3.热在营分神昏心烦不寐、身热夜甚、神昏谵语、舌红绛无苔、脉细数。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六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六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六章)第六章温病治验提要************************************************************【1】温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入。

鼻气通于肺,经口咽而至,非邪从皮毛所感受。

故温病初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嗽,甚则有痰,或胸满而喘。

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曰在卫。

************************************************************注:此系指新感温病。

温为阳邪,蒸腾而上,肺是娇脏,其位最高,邪必先伤。

伤寒乃寒邪阴凝,外伤皮毛,太阳受病,其主一身之表,故曰表证。

温热病与伤寒,虽同为外感热病,二者迥然不同。

咽为肺胃之门户,温病热盛伤阴,故咽红肿口干舌红。

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其受邪则郁闭,宣发肃降失常,因而咳嗽为必有之证。

所以陈平伯《外感温热篇》曰:“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为风温证之提纲也”。

温病初起,邪在上焦肺卫,病轻邪浅,其发热微恶风寒,不同于伤寒之以恶寒为主,惟当以此为辨。

************************************************************【2】湿热病亦属温病之一部分。

重者湿与热合,如油入面,混成一体,名曰湿温。

其为温热与湿邪互阻而成,决非温热挟湿可比。

论其治法与温热病非一途也。

************************************************************注:湿热病范围广泛,其包括湿温、伏暑、温热病挟湿。

湿温病是因湿阻热郁的结果,热因湿阻,郁而热更炽;湿因热蒸,弥漫全身上下表里内外。

且湿裹热郁,热在湿中,互相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治之最为棘手。

因湿为阴邪,水之类也,其性重浊粘腻,法当温化;热为阳邪,是熏蒸之气,治应苦寒以清之。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展开全文赵绍琴分辨伤寒和温病的要点:1、伤寒,寒邪自皮毛而入,首先犯表,故其病机为寒邪束表;温病,温邪自口鼻入,先犯肺金。

2、初起证候特点不同。

伤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润,脉浮紧,尤以恶寒重,口不渴,苔白润为辨证要点;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恶风,咽红咳嗽,口干口渴,舌红且干,脉浮数,其恶风寒较轻微,咽红甚或肿痛,口干或渴,舌质红苔干可为辨证眼目。

凡属温热性温病,都是由于温热邪气引起的,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急,热变快,易伤阴;凡属湿热性温病,都是由湿热邪气引起的,其特点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三)论温病初起证属热郁不可言表温病初起,其病机病性为何?按传统的观点,常以“表证”二字概括之。

如称为“风热表证”、“热邪在表”等等。

既是“表证”,就当解表,是以中药中有辛凉解表药,方剂中有辛凉解表剂,治法中有辛凉解表法。

甚至在《温病学》教科书中也明文规定,温病初起的治疗当用辛凉解表法。

辛凉解表作为一种治法,固有其适应范围。

但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来规定为温病初起的主要治法,就未必合适。

因为温病初起证属郁热,不可言表。

这是温病和伤寒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

伤寒初起,乃由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足太阳经络受病,腠理闭塞,寒邪客于肌表,故称表证,必得发汗解表方愈。

温病初起乃温热之邪从口鼻吸受而来,必先犯肺金,肺主气属卫,其合皮毛,故温病初起多现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其状有类表证但决非表闭,乃热郁于肺,肺气失宣,故又多见咳嗽,咽红且痛,舌干或渴,一派热郁之象。

若以表证视之,则必以解表应治,临床上因此而致误者多矣。

况温病从其发病类型上看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

新感温病邪自外来,温邪犯肺已属热郁,并无表证可言;若伏气温病,则温热之邪久郁于内,病始则热自内外发,发于气分者口渴舌黄,发于营分者舌绛无苔,斑疹隐约,发于血分者,瘀斑骤露,或见出血诸证,甚则神昏,如此皆属温病初起,岂可概言为表证哉!又有温疫一证,病发急骤,热变尤速,初病即壮热口渴,或斑疹显露,舌绛如朱,甚则神昏不语,筋脉抽掣,往往不及救治而亡。

火郁发之---赵绍琴

火郁发之---赵绍琴

火郁发之---赵绍琴治温病要懂得火郁发之。

当然这些个火郁发之的理论,我在八零(年)啊(还)是七九(年)在中医杂志上讲过。

同时呢,那几年到别处讲去,我常讲火郁发之。

我记得我在西安给他们讲,他们都怪了,他们就认为真是(怪),他们就认为火啊,就应该泻火,凉(药才对),可是我讲了一次之后,后来又突出地讲了升降散,也别说,陕西他们那边治出血热,用升降散疗效很好,说这个跟我讲的有关系。

所以他不懂啊,你非得讲明白它。

因为有火,就懂得凉,吃凉药你懂。

火郁发之,这个道理不懂。

假若不懂得火郁发之,治疗一定就是错误的。

因为你不能发,你错误地用凉药,你当然是错的。

我在这儿再注解几句:什么叫火郁发之?因为有时候讲火郁发之,有一回我讲三个小时,人都不明白呢。

当然这么说一句,你们肯定不明白。

什么叫火郁?怎么发?火郁,火是病机。

那么这个火呢,假若真正是火的病,它有它的特征。

可是(有)两类,一类就是郁的时候,一类就是火热的时候,两大类。

郁的时候,一定以发为主,热的时候,一定以清为主。

那么火热呢,很明显的时候很(能)认识,就是眼睛红,舌头红了,口干了,口渴了,脉数了,有力了,发高烧了,都看做是火热。

长疖子了,长了大的脓疮,起码从中医认识都是火热,都懂。

是不是?脉有力,脉洪滑,脉数,高烧,口干,舌燥,小便红,大便干,都是火。

火热,清之,应该用清的法子。

就是火热清之,也要分出阶段,也不是一个泄就行了。

可是火郁(就)不明白了,明明的看出是一个寒证,什么叫寒证呢?四肢逆冷,寒战,面色苍白,你认为是寒证,你认为得吃四逆汤,我一看是火郁,应该发。

距离(差)远了,天天错,从古到今,不知错了多少人。

为什么你说是火郁呢?为什么说寒战倒是火呢?你念过病机十九条,“寒栗,如丧神守”,冷得打哆嗦,脸都苍白啊,没了神了,冷的,皆属于热。

这句话是《内经》的话。

你得深钻钻这个,你就明白了。

火郁的时候常常出现的是寒证,怎么知道是火郁呢?第一个,虽然症状是冷,可是你看看脉,是数,是细数,或者沉滑数,他郁啊。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孙晓光;马重阳;翟昌明;彭建中【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发热性疾病疗效犹为突出.临床上运用赵老学术思想和经验治疗一些发热性疾病,疗效确切,经得起重复.本文旨在阐发运用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一些体会,以管窥赵老在温病学方面的造诣.%Deceased professor Zhao Shaoqin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deep attainments in treating febrile diseases,especially the fever.Clinical use of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Zhao in 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fever diseases achieves exact effect and is repeatable.This article aims to elucidate the use of Professor Zhao Shaoqin's clinical study of fever and some of the experience of treating fever,in order to learn about Professor Zhao's achievements.【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11【总页数】4页(P2724-2726,2730)【关键词】温病;发热;@赵绍琴;学术思想【作者】孙晓光;马重阳;翟昌明;彭建中【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9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发热性疾病疗效犹为突出。

赵绍琴:温病卫分证细解与误治

赵绍琴:温病卫分证细解与误治

赵绍琴:温病卫分证细解与误治温病卫分证, 因为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那么在上焦, 应该用些个轻清的, 很轻, 轻重的轻,清热的清,轻清的来清解它,用这些方法。

那么宣泄上焦,干什么呢?宣泄上焦,用这些“轻清” ,用这些“轻”的“清” ,来宣泄上焦之“热” 。

上焦的风热,风温,是风热,温邪在卫,卫分的热。

或者是在肺中的,咳嗽为主的, 我们也清肺热,都是用,要用清的方法。

用清的方法干什么呢?来宣泄上焦,来宣泄上焦之热。

什么叫宣泄呢?宣,是往外,不是发汗,是宣通宣通。

因为肺热,肺主皮毛, 热郁于内, 热出不去。

什么叫“郁于内” ?就是闭住了, 就等于我们屋里头窗户、门都不开,热闭在里头了。

怎么样呢?用一些宣泄的方法。

宣,不是发汗,泄,不是攻里。

就是开个门缝儿,窗户缝儿开一点儿,给这热往外宣达宣达,所以叫“宣泄” 。

宣泄什么呢?上焦的风热。

因为什么温病叫上焦篇呢?是不是?那么“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啊。

这儿说的是心肺,上焦的郁热。

“假若郁不能开,热就不能外泄,病必增重” 。

本来开始,风温在卫分的时候, 就是由于温邪口鼻吸进去,到了肺,肺热上蒸,形成的这些个,这个有点恶寒,有点发热,有点口干,有点咳嗽,嗓子有点红,头额上有点汗。

都是郁热,我们把它的郁热给宣通宣通,用宣泄宣泄,绝不许用发汗药。

什么叫发汗跟宣泄?宣泄跟发汗的区别在哪儿呢?发汗药, 要求的是皮毛开张, 强迫的把津液从皮毛这儿出来, 干什么呢? 因为是受了风邪或者寒邪,把邪驱除出去,这叫做发汗法。

宣泄法不是。

宣泄法就是因为热郁于内,皮毛开一点儿,就跟我们门似的,开一个门缝儿,窗户也开个缝儿。

不许发汗,不是让它出汗,让它把这热往外放一放。

放什么呢?放这个温邪的郁热。

那么这样,那么这郁热能够开,热能够外泄。

不然的话,越郁越热,所以把温邪从卫分不能够舒展,把它给宣疏出去。

一部分热给宣出去,一部分给郁开了,一部分热用些个甘寒药清它。

那么又不能这样,怎么样呢?表气越闭越热,这一下子,容易从卫分就走到气分证。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三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三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三章)第三章温病诊法温病的诊断方法,也必须以望、闻、问、切为主。

这里着重讨论在温病诊断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几个方面。

一、辨舌辨舌即通常所说的舌诊,是中医独特诊断方法之一。

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各科。

在温病辨证中意义更为突出,不论是辨邪气的深重和轻浅,还是辨识其正气盛衰,舌形、舌苔、舌质的变化都是重要的客观指征。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舌诊检查疾病一向是非常重视的。

尤其是在热性病、温病诊断上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应当十分珍视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认识都是根据客观现象所做出的理论推断,还不可能完全揭示事物的本质。

因此,对舌诊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科研课题。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能以客观指标反映疾病本质的舌诊仪必将出现,舌诊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舌与脏腑气血的关系在叙述温病舌象之前,首先复习一下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光泽,苔薄白。

如《舌苔统志》说:“舌为心之苗。

其色当红,红不娇艳;其质当泽,泽非光滑之意(若光滑如油者腻也);其象当毛,毛无芒刺。

必得淡红上有黄白之苔气,才是无邪之舌”。

我们认为,淡红舌的形成,是正常气血上荣的表现。

因五脏六腑皆通过其经络与舌相连,如心之别络系舌本;脾脉连舌本散舌下;肾脉挟舌本;肝脉络舌本等。

五脏六腑化生的气血津液都上注于舌。

只有在人体气血充足,阳气和畅,血流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见到这种淡红、活泼、润泽的舌质。

舌苔乃胃气蒸发而成的。

一般认为,舌尖部候上焦心肺之疾,主上焦疾患;舌中部候肝胆脾胃之疾,主中焦疾患;舌根部候下焦肾与大肠积滞之疾患。

当然严格说来舌诊这门学问是非常复杂的,常常能非常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的本质。

正常人的薄白苔是胃有生气的表现。

章虚谷说:“无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胃中之生气也”。

人一胃气为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胃气不仅指消化功能而言,也是全身的机能体现。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一、什么是温病和温病学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其常见病种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

这些病种虽然感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但就其共性而言,感邪性质总属温邪,临床见证均有发热,故可统称温病。

温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如风温、春温发于春季,暑温发于夏季,湿温发于长夏,秋燥发于秋令,冬温发于冬季。

江南气候炎热,雨湿较盛,多病湿温;西北气候干燥,多患燥热。

且大多数温病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其传染性强。

可造成大流行的温病则称为温疫。

温病按其病变性质分类可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

属于温热性质的主要是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其特点是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初起即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属于湿热性的主要有湿温和伏暑,其特点是起病较缓,传变较慢,初起以湿象为主,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势缠绵,易遏伤阳气,病程较长。

掌握两类不同性质的温病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和确立治疗大法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临床上还往往根据发病形式的不同,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即感邪之后,当即发作的温病。

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其临床特点,除暑温初起可见里热证之外,一般均表现为肺卫之证。

即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而伏气温病则不同,其感邪之后,并不立即发病,邪气潜伏体内,逾时乃发。

如冬感寒邪,至春发为春温;夏感暑湿,至秋冬发为伏暑。

其特点是初起虽可兼见肺卫之证,但总以里证为主;或纯属里证,不兼肺卫之证。

这两类不同形式的温病,其病理传变、预后情况、病情轻重、初起的治疗均不相同,故有鉴别的必要。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其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和病变性质,探讨诊断辨证方法,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温病治疗的效果。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

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应用作者:孙晓光马重阳翟昌明彭建中来源:《世界中医药》2017年第11期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发热性疾病疗效犹为突出。

临床上运用赵老学术思想和经验治疗一些发热性疾病,疗效确切,经得起重复。

本文旨在阐发运用赵绍琴教授温病学术思想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一些体会,以管窥赵老在温病学方面的造诣。

关键词温病;发热; @ 赵绍琴;学术思想Abstract Deceased professor Zhao Shaoqin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deep attainments in treating febrile diseases,especially the fever.Clinical use of academic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Zhao in 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fever diseases achieves exact effect and is repeatable.This article aims to elucidate the use of Professor Zhao Shaoqin′s clinical study of fever and some of the experience of treating fever,in order to learn about Professor Zhao′s achievements.Key Words Febrile disease; Fever; @ Zhao Shaoqin; Academic thoughts中图分类号:R229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11.040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发热性疾病疗效犹为突出。

“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这是当代温病大师赵绍琴常挂在嘴边、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温病重在清热,所以多用寒凉药物。

但是赵老作为温病大家,用寒凉药物则非常谨慎,就怕过用寒凉闭塞气机,反致疾病缠绵不愈。

赵老常被北京顶尖的大医院请去挽救重症垂危的病人,请他的人有很多是西医顶尖专家或卫生部长或中医管理局的领导,要救的人也都不是一般人(其中有一个是大将)。

这些病人得的病多是高热不退、神昏、肠粘膜脱落等危急重症。

之所以病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多是因为误治--过用寒凉闭塞了气机。

所以赵老的治法就是开郁,常用药是:荆芥、防风、白芷、藿香、佩兰、豆豉、山栀、葛根等--多是辛温药,每味药用量也不大,一般不超过10克,一副药也就一毛多钱。

过用寒凉所导致的疾病缠绵不愈在我们临床上也非常多见,比如儿童扁桃体肿大、慢性咽炎、长慢性咳嗽、长期发热、伤口长期不愈合、淋巴结长期肿大等等。

赵老生前就看到太多过用寒凉所导致的弊端,直到现在这种现象还非常多见。

前面的博文我讲了过用寒凉导致小儿扁桃体肿大的例子,以后我还会讲很多过用寒凉而导致疾病缠绵难愈的例子。

从一例心绞痛的治疗看温阳与清热现如今的中医,温阳派成了时髦,好像是谁会温阳谁就水平高,谁敢大量用附子谁就本事大,特别是在网上。

更有专家放言:天下没有真正的阴虚。

更有极端者或曰:天下没有真正的热症,都是假热真寒。

近些年来,我看十个病人,八个得用附子干姜麻黄桂枝,疗效尚可,有时还有点沾沾自喜。

但我发现也有些疗效不好,辩证明明是阳不足或寒凝,但加大附子干姜等药的用量,也不见的有效——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近来刚好看了一例心绞痛的病例,通过这个病案看看到底是要温阳还是清热:2010 12 15 某女 42 主诉:左胸时常痛2年多,象针扎样痛,痛连左臂和左小手指,遇到压迫(睡觉时)或冷(如碰到玻璃板)、或风加重;身体怕冷;头顶痛;舌淡红。

这不是寒凝胸脉吗?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四逆汤加味,温通胸中之阳:桂枝15 白术15 茯苓20 炙甘草10 干姜15 附子15 川椒10 丁香10 薤白12 桃仁10 红花10 丹参15,6剂。

【赵绍琴:辨温病常见症状之头身痛】

【赵绍琴:辨温病常见症状之头身痛】

【赵绍琴:辨温病常见症状之头身痛】1.头痛(1)机制:中医的认识,头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会于头,凡属邪气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头的经脉,都会发生头部的不适,概括说是头痛,有时不是痛,而是晕、沉、胀满或如裹、阵阵抽痛等。

①实证外感风寒,寒邪侵犯太阳之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

故头痛、项背强、周身痛。

热邪:上蒸则头痛且重,时轻时重,伴有口干,心烦,舌红,大便干等。

湿热之邪:上攻于头,故头目沉重如裹,鼻塞涕多,脉象濡滑。

阳明头痛:由于阳明腑实,大便秘结多日,有形之滞热上冲,故头痛,口臭,便秘,舌老黄厚,脉实且滑,当用通泄方法。

②虚证由于中气不足,中阳不能上养于头,故头部空痛,遇劳则重,若休息合适,如常人,脉虚弱,舌白胖,动则气短,当以补气为好。

血虚络脉失养,面色苍白,心烦夜寐不安,脉细小无力,当用养血方法,如四物汤之类。

肾虚头痛:肾为五脏六腑之根。

肾虚则脑髓空,脑为髓海,不足故常头痛。

常以补髓益脑法。

(2)辨证:①温热袭卫。

温热上灼。

头痛且胀,有时头晕。

此属风热上扰之象,故发热重恶寒轻。

②温邪在气分:阳明蕴热上蒸,头痛较重,以前额胀痛为主,乃阳明热邪亢炽,气血上攻所致。

③温热至营血:由于温热毒邪充斥,上攻清窍,剧烈头痛,或头疼如劈,甚则高热狂躁,喷射性呕吐,舌绛干,苔皲裂,当从清营汤或清宫汤治之。

④湿热上蒸:邪在卫分,头重昏蒙如裹,此湿热邪气上蒙清窍所致,清阳不升,脘痞纳呆,四肢乏力,大便溏薄不实,当以芳香醒(化)湿、分利三焦方法。

2.身痛(1)机制:身痛只是临床上的一个症状,在外感疾病中是常见的,风寒束表,遍体作痛;温热内蕴肌肉也痛;湿热阻于肌肉之间,周身沉重而疼痛。

(2)辨证:①风寒束于太阳经,故周身酸痛,其势甚重,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故周身体痛,脉浮紧,舌白腻且滑。

②温热病邪在卫分,身痛不重,头痛,咳嗽,舌红,咽痛,脉浮数或滑数。

浅述燕京名医赵绍琴之《温病讲座》 对中医重症医学之启示意义

浅述燕京名医赵绍琴之《温病讲座》 对中医重症医学之启示意义

浅述燕京名医赵绍琴之《温病讲座》对中医重症医学之启示
意义
陈腾飞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8(011)011
【摘要】赵绍琴为燕京名医、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温病讲座》(以下简称\"讲稿\")是首次系统讲解温病救治经验的讲稿.讲稿中涉及了大量的危重症救治病例,对于中医重症医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重症辨治应重证据忌空想\"\"重症治疗不可盲目用重剂\"\"西医知识宜参考不宜盲从\"\"面对新发疾病要勇于实践\"四个方面,对《赵绍琴温病讲座》的中医重症医学启示意义,进行了提炼总结.
【总页数】2页(P1735-1736)
【作者】陈腾飞
【作者单位】1000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浅述燕京名医萧龙友使用时令鲜药经验 [J], 陈腾飞;王帅;丁雪霏;刘清泉
2.一代名医千古流芳--深切怀念恩师赵绍琴先生 [J], 彭建中
3.赵绍琴教授治疗温病,湿温病的经验选介 [J], 赵文兰
4.赵绍琴从温病论治杂病经验 [J], 艾军
5.赵绍琴教授温病证治经验考释 [J], 夏云峰;余慧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五章)第五章四时温病一、风温(一)风温的传变情况叶天士说:“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

吴鞠通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均指出温邪首先犯肺这一特点。

温乃火邪,性主炎上,故风温之邪,上先受之。

肺为华盖,其位最高,与鼻相通,故风温初起往往并见肺失宣降的病变。

称为卫分温病。

肺卫之邪,不得外解,渐入气分。

自上而下,由肺、胸膈、胃传至大肠,称为顺传。

肺卫之邪,骤然内陷,深入营分,闭阻心窍,发生神昏谵语之症,称为逆传心包。

所以造成逆传,原因与感邪的轻重和正气的强弱有关。

感邪愈重,正气愈虚,尤其是心阴心气不足,或素有痰浊内蕴者,最易造成温邪逆传。

叶天士说:“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即指此而言。

(二)风温的辨治风温的辨治,首先要划分其不同的传变阶段。

初起全是卫分阶段,继之根据其顺传和逆传的不同途径,可至气分或营分,很少深入血分。

要分清病位在肺、胸膈,还是在胃、在大肠。

再次就要辨识病变的性质,是风热初袭,还是郁热内蕴;是火热内炽,还是实热内结;是单纯邪热为患,还是兼食、挟痰等作祟。

风温的治疗亦有一定的规律。

初起为风热袭于肺卫,故治疗采用辛凉轻疏,清解热邪,使肺卫热解,三焦通畅,热退而病除。

如桑菊饮、银翘散等。

切不可辛温发汗,或解表药物。

若用发汗解表法,其邪不唯不解,反生他患。

亦不可一见发热,就过早重用寒凉,以免因凉遏阻气机,使邪热不得外透,反而内陷心包。

病至气分,自当以清为主。

但要区分火热、火郁、痰热、热结等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清法。

如热郁胸膈宜清宣郁热;痰热结胸宜化痰清热;热炽肺胃宜辛寒清热;热结肠腑宜攻下泄热。

热陷心包,炼液为痰,痰热闭阻心窍,而致神昏谵语者,以安宫牛黄丸等清心豁痰开窍。

风温后期,邪热渐退。

肺胃阴伤者,常有低热干咳、口渴舌燥、干呕纳差等症,不可再以苦寒清之,以免化燥伤阴,而宜甘寒生津养液之品,滋养肺胃。

肺阴复则气降而咳止,胃阴复则气降而得食,阴复而制亢阳,则低热自退。

此善后之法,不可不知。

风温卫气营血的见证及治疗1.风温初起必见卫分证。

是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影响肺卫功能。

在卫分时,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微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略干,脉象浮数、咳嗽、咽红肿痛等。

须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之旨,采用辛凉清解之法。

一般选用吴鞠通的银翘散。

银翘散方: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上药共杵为散,每服18g,鲜芦根煎汤服。

病重者,四小时一服,日三次,夜一次。

轻者可六小时一服,日二次,夜一次。

病不解时,再如前法服。

本方以银花、连翘轻清达上,清热解毒;薄荷、豆豉、荆芥辛宣肺卫,透郁热而外出;桔梗,甘草苦甘以泄热;牛蒡子开肺气而止咳;鲜芦根甘寒生津而利喉。

此辛温、辛凉、苦寒、甘寒相配,共奏辛凉宣解肺卫之功。

俾肺气宣,郁热解,卫气通,三焦调畅,津液充和,自然汗出而退。

故不称发汗法。

风温犯肺,肺气宣降失常,临床以肺部症状为主。

见咳嗽较甚、身不甚热、口微渴。

卫气郁闭和发热的程度均较银翘散证为轻,且侧重于肺。

故不宜再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可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以宣肺止咳。

桑菊饮方:杏仁6g、连翘4.5g、薄荷2g(后下)、桑叶7g、菊花3g、苦桔6g、甘草2g、苇根6g。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本方以桑叶、菊花、薄荷辛凉轻清,疏散风热;苦梗、生草、杏仁苦甘泄热,宣肃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诸药配伍,使肺气宣、卫气通,则咳止热退,其症自愈。

2.风温热入气分,病位广泛,可涉及肺、胸膈、胃、大肠等脏腑,而且病情复杂多变,故证情最多。

现择要述之。

热扰于胃,胃中浊气上逆则欲吐。

然因胸膈气阻,故欲吐而不得吐。

胸闷不舒,热郁于内,治之应抓住郁和热这两个关键环节,不可单清其热,也不宜仅宣其郁。

若单以苦寒直折其热,必然寒凝气机,使邪无出路,加重热郁;若仅投宣郁之品而不清里热,恐热不能解而风热增重。

故必须清宣兼顾,选用栀子豉汤加减。

栀子豉汤为张仲景所创,乃治胸膈郁热之祖方。

方中用药虽仅两味,配伍巧妙,切中病机。

栀子苦寒而性宣阳,故清胸膈之热且除烦,又能通利三焦,是宣中有清,苦泄折热而又宣畅郁结;香豆豉辛苦微寒,宣展气机而开郁,透邪外出而不伤阴,有火郁发之之能。

两药相须为用,宣降相因,清透并举,功效称奇。

但在使用本方时,要注意药物的用量比例和煎服法。

一般说,因以郁为主,其热不甚,寒凉药物易阻气机,故方中栀子用量要少,豆豉用量可多一些。

若以热为主则反之。

吴鞠通应用本方,以栀子5枚和豆豉18g相配,即是范例。

在煎法上,宜先煮栀子,后纳香豉,意在取香豉轻清,宣透气机,而畅胸膈,开达气郁。

服药后,若气机宣通,正气涌邪外出,有时可见呕吐,这说明气机已畅,可止后服。

但必须注意,呕吐非必见之象,只要胸膈舒畅,热退烦除,即可停服。

栀子豉汤主要解决郁烦之症。

若卫分之邪未净者,还须配合薄荷、牛蒡子等宣解肺卫,或再加入银花、连翘、桑叶等,以增清透邪热之功。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竹茹以降逆止呕。

若腑气不通,酌情加通腑泄热之品,俟腑气一通,则有利于胸膈气机宣畅。

邪热化火伤津,热灼胸膈,壮热烦躁、心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引饮,甚则咽红肿痛、口舌生疮、舌红赤、苔黄燥糙老且干,脉滑数有力,治当上清下泄,凉解膈热。

用凉膈散加减。

凉膈散:大黄、芒硝、甘草、山栀、薄荷、黄芩、连翘、竹叶、白蜜。

本方以连翘、薄荷、竹叶、山栀、黄芩清透上焦,泻火解毒;大黄、芒硝咸苦软坚,通腑泄热,导邪下行;甘草、白蜜甘寒润燥,缓硝黄之峻烈,调和诸药,使热祛而正气不伤。

目前临床应用多改为汤剂,用量视患者年龄、体质及病情而增减。

尤其是方中之大黄、芒硝,用量要小,以大便得通,膈热已减即可。

余热未清时,可加银花、板蓝根等清热解毒之品;余热仍未清时酌情增减,以适为度。

若因肺热日久,炼液成痰,痰热阻肺,肺气不降。

肺热不解必然下灼大肠,肠燥津伤,糟粕内停,阻塞腑气,以致肠腑热结。

腑气不通,肺热难除。

症见喘促不宁、痰涎壅盛、潮热便秘,甚则腹满硬痛,阳明腑实。

其舌红而干,苔见黄腻或黄滑厚垢,脉数实有力,右寸为甚。

治当宣肺气清化痰浊,攻热结以通腑气。

选用宣白承气汤加减。

宣白承气汤方:生石膏、生大黄、杏仁、栝蒌皮。

本方为吴鞠通所创,属于加减承气之类。

方中石膏辛寒入肺,达热出表;大黄苦寒直达大肠,荡涤热结,通畅腑气,引热下行;杏仁辛微温,以利肺气,而止咳平喘;栝蒌皮清肺热,开胸中之气以助化痰。

此清、下并举,使肺及大肠之热并除。

宣肺通腑,肺肠同治,故曰宣白承气汤。

在临床时,常有肺热喘咳较重,而便秘不通、舌老垢黄而质绛者时,必须肺与大肠合治,否则单纯用凉以定喘止咳,难以速愈。

3.风温邪热入营,热势增剧。

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灼伤阴液,炼液为痰,痰热阻闭心窍。

症见身热灼手、神志昏迷、舌蹇言涩,或时时谵语或昏愦不语,甚则四肢厥逆,舌质红绛少津,舌黄燥,甚则干裂,脉见细滑而数或细数有力。

根据入营情况,先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方法。

若单纯属于痰热蒙蔽,内陷心包,必先清心豁痰,芳香开窍,透心包邪热外出。

可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神犀丹等皆可。

清宫汤方: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尖、连心麦冬。

清宫汤是吴鞠通所创。

清宫是清膻中之意。

因膻中是心之宫城,心包为心之外衣,膻中痰热能清则心窍自开。

方中以犀角为主清心热,辟秽解毒;配元参以滋水制火,补心阴之不足,并为方中之君药。

麦冬甘寒生津,散心中秽浊之气,故以为臣。

竹叶、连翘轻清透邪为佐。

莲心甘苦而咸,交通心肾,故以为使。

诸药皆用心者,取其入心,清秽浊而泄心热之意。

全方以清心养阴为主,豁痰开窍之力不足。

在痰热阻闭,神昏严重时,尚须配合安宫牛黄丸等豁痰开窍之品。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神犀丹均具有清心豁痰开窍醒神之功。

安宫牛黄丸有清热豁痰之长;紫雪丹兼有凉肝熄风,通腑泄热之能;至宝丹则擅于芳香辟秽开窍,对高热神昏、痰热闭阻之时用之;神犀丹功为开窍醒神,热闭时用之尤效。

4.入血之初仍当考虑透热转营转气而解。

若属阴亏津竭可用加减复脉汤或三甲复脉以定虚风之动。

灵活应用活血通络凉血育阴法。

(三)临床常见病的治疗1.温邪上受(如上呼吸道感染):温邪上受,就是风温邪气从口鼻吸受之后,经呼吸道而内郁于肺,发生风温卫分证。

因肺主卫而外合皮毛,所以发热而微恶风寒、头痛不重、咽红且痛、口干而渴、鼻塞、甚则微咳。

治疗时,但咳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加减;若但热不恶寒而渴者,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

桑菊饮方:桑叶9g、菊花9g、薄荷1.5g、连翘9g、杏仁10g、苦桔梗6g、生甘草3g、芦根10g。

加减法:A.咳嗽较重,咽关作痒,痰不易咯者,此风热在肺,蕴郁不解。

方中,加宣散风热之品,如前胡6g、炒牛蒡子5g、金沸草6g。

B.温邪蕴热较重,右手寸关弦滑数有力,舌红且干,痰渐稠粘。

方中当加黄芩9g。

C.风温蕴热渐重,热灼伤津液者,口干且渴,舌质渐红。

此时可加花粉9g,以生津止渴。

患者必须素食,防其停滞增热,否则可令蕴热加重,或转为气分阶段。

D.热邪初入气分,口干思饮,脉象洪数或滑数有力者。

方中可酌加清气热之药,如生石膏10g、知母6g,以撤其热。

但耀良不可过大,因热势虽初入气分,防其凉遏气机,反而生变。

E.胃热过甚,温热化火,火热上炎,唇焦干裂,舌疮心烦,夜不得睡,心中懊憹,热在胸膈者,可加生栀仁6g、黄芩10g。

F.若口干心烦、舌黄根厚,脉象滑数有力、大便干结、小溲赤黄,可加大黄1.5g、元明粉1.5g。

G.若热甚迫血,衄血或便血者,加鲜茅根30g、小蓟10g、鲜藕30g。

H.若小儿心烦、夜寐不安、舌黄根厚、舌尖起刺,此肝胆之热,胃不和,消化欠佳。

方中加焦麦芽3g、竹叶茹各3g、胡黄连3g、钩藤6g。

银翘散方: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0g、竹叶12g、生甘草15g、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

上药为散,每服18g,日四次,或每四小时一次。

根据病情转化,随时煎汤剂急治。

加减法可参考以上桑菊饮。

2.温热喉痹(如咽炎等)温热喉痹是风温在卫分的一个证候。

虽有卫分的症状,但以咽痛且红、脉象浮数为主。

舌苔多白干、质略红,或有头痛、寒热、咳嗽等。

治疗宜辛凉清解,甘寒泄热。

仿银翘散、甘桔汤意。

处方:苦桔梗9g、生甘草6g、薄荷1g(后下)、前胡3g、牛蒡子4g、银花9g、连翘9g、芦根10g、黄芩9g。

加减法:A.头痛、寒热较重、脉浮数、舌苔白、咽微红者,重点仍以疏卫为主。

方中用淡豆豉12g、炒山栀6g、荆穗3g、桑叶9g。

B.若以咽红、口干、心烦等热重为主,脉滑数较有力时,舌必干红。

方中加用大青叶12g、青果6g、山豆根9g、锦灯笼6g。

C.若肺热较重、口干心烦、咳嗽痰粘、大便2~3日未通,可于方中加瓜蒌15g、黄芩9g、枳壳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